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数据处理共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原子吸收光谱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和仪器设备。

2.掌握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3.学习如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样品含量。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当原子或离子吸收具有特定波长的光时,会产生吸收线,其强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在实验中,使用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由光源、光栅、光程系统、光电转换器等组成。

三、实验步骤1.仪器准备:打开仪器电源,启动仪器,预热10分钟。

2.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稀释待测样品,使其浓度适合于测定。

3.设置光谱仪参数:选择合适的光谱波长,进入光谱扫描模式,设置光谱仪参数。

4.标定曲线制备:准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并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到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5.测定样品的吸光度:依次将各个浓度样品和待测样品放入进样池中,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6.作图和计算:根据标定曲线,将吸光度转化为物质浓度,并绘制出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图。

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出其浓度。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操作,记录下各个浓度样品和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数据。

使用标定曲线,将吸光度转化为物质浓度,并绘制出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图。

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出其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待测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如果待测样品的浓度超出了标定曲线的范围,可以通过稀释样品重新测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和仪器设备,掌握了使用该方法进行测定的步骤和技巧。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的制备和标定曲线的制备,这两个步骤对于后续的测定至关重要。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和样品制备误差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这些误差,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避免统计和计算上的错误。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数据处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数据处理
培训教材 18
用标准方法检查-比对检验 用标准方法检查-
计算
d = 0.0025

sd = 0.014

d − d0 0.0025 − 0 t= = = 0.51 sd / n 0.014/ 8
t0.05,7=2.37, t < t0.05,7说明两种方法没有显著 性差异。这种方法适合对不同类型样品的测 定结果进行比较。
3.25 − 3.13 t= = 3.58 0.058 / 3 单侧检验,t=3.58 > t0.05,2=2.92, 有显著性差异, .所建立的方法不能用于065号类型的样品。
培训教材 15
用标准方法检查用标准方法检查-平均值检查
x1 − x 2 t= sd
当两方法的总体方差一致时,求合并方差
sd =
2 s12 s2 n1 + n2 + =s n1 n2 n1 × n2
例题:
FAAS:
8.1 8.4 8.7 9.0
9.6, x =8.76,s2=0.333 s2=1.03
16
ICP-AES: 8.4 9.2 8.7 11.0 9.0, x =9.29,
培训教材
用标准方法检查用标准方法检查-平均值检查
• 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精密度是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各 次测定量值之间彼此相互一致的程度 准确度是测定的量值平均值与真值 相符合的程度 不确定度(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 不确定度 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 综合评价
培训教材 3
(1)评价分析方法的指标 (1)评价分析方法的指标
• 方法的适用性 方法的适用性: 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 抗干扰能力衡量 • 操作简便,利于普及推广 操作简便,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实验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实验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1.样品预处理:将待分析的样品经过适当处理,如消解、稀释等,以达到适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条件。

2.仪器调试: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调试,设置合适的波长、燃烧温度等参数。

3.校准曲线绘制:用标准物质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校准曲线。

4.样品测试:将样品溶液加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测量其吸光度,并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分析样品中的元素。

当样品中的元素原子处于基态时,它们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使得处于基态的原子变为激发态,并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会放出吸收的能量,产生特定的谱线。

根据元素的谱线特征和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该元素的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样品预处理要仔细,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

2.仪器调试时要按照说明书进行,以确保测量精度。

3.校准曲线的制备要求准确,要使用多个浓度的标准溶液制备校准曲线,并检查其线性和精度。

4.测量样品时要保持仪器稳定,避免环境和操作误差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校准曲线的制备和样品测量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应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以应用于多种样品中元素的定量分析。

再写一个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光度法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掌握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取适量果汁样品,将其加入稀释液中稀释到适宜浓度,以便于测量和操作。

2.标准曲线制备: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试:将待测果汁样品稀释后加入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其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其维生素C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演示文稿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演示文稿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演示文稿
01:06:39
优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1859年,Kirchhoff和 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 光谱时,发现Na原子蒸气发射的光在通过温度较低的Na原子 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产生暗线。
第一态
Na*
Na+hν(发射)
离子;AAS:气态的基态原子);分子吸收为宽带吸收,而 原子吸收为锐线吸收。 2.原子吸收与原子发射的比较
原子吸收光谱利用的是原子的吸收现象,而原子发射光 谱分析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二者是两种相反的过程。另 测定方法与仪器亦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01:06:3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三、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
VD 7.162107 V0
T M
在原子吸收中,原子化温度一般在2000~3000K,ΔνD一般在10-3~102 nm,它是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
01:06:39
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
3.压力变宽 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气中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而引起的
能级稍微变化,使发射或吸收光量子频率改变而导致的谱线 变宽。根据与之碰撞的粒子不同,可分为两类:
ΔνL=2NAσ2p[2/πRT·(1/A+1/M)]1/2 σ2--碰撞的有效截面积;M --待测原子的相对原子量; ΔvL和ΔνD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也是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
01:06:39
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
4.自吸变宽 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
吸收产生自吸现象。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 5.场致变宽 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场的作用
第一激发态
h
基态
M*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pptx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pptx

7.譜线轮廓
由于当光源波长λΔE时,才会出现原子吸收, 在波长大于或小于λ时都没有吸收。 因此原子吸收应该是 没有宽度的线状吸收。 但实际上谱线是有宽 度的,右图便是最常 见的吸收轮廓线。表 示吸收轮廓线的参数
中心频率或波长是指极大吸收系数所对应
的频率和波长,吸收线的半宽度是指最大吸收 的一半处的谱线轮廓上两点的频率(或波长)差, 用Δ 1/2或Δ 1/2表示。
1984年,马怡载等研制成了我国第一台Ⅰ型 塞曼效应原子吸收光谱仪。
1986年何华焜等研制了交流塞曼原子吸收光 谱仪。(日本日立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塞曼效应 校正背景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是1980年)。
人们还对灯光源进行不断改进,不仅大大延
长了灯的使用寿命,还使其发光强度大大提高, 干扰谱线大大减少。近年来,微机的引入又使原
⑶ 精密度高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相对标准偏 差一般达到1%没有困难,最好时可以达到0.3% 或更好。
⑷ 抗干扰能力强 原子吸收线数目少,一般不 存在共存元素的光谱重叠干扰。干扰主要来自 化学干扰。
⑸ 应用范围广 适用分析的元素范围广,可分
⑹ 用样量小 进样量为36,采用微量进样时甚至可 以小至10µ50µL。液体进样量为10µ20µL,固体 进样量为毫克量级。
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
优点: ⑴ 检出限低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量 级,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13~10-14g。 ⑵ 选择性好 由于原子吸收是线状吸收,又采用 待测元素特征谱线作为光源,即使在溶液中有多
谱线干扰带来的误差一般在2%以内,非火焰方 法的误差在4%以内。
1860年,克希霍夫(G. R. )和本生(R. )用钠光 灯照射含有食盐的火焰,发现这些火焰对钠 光有吸收现象。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一、引言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基于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吸收能量的原理。

通过测量样品溶液中吸收光的强度,可以得到元素的浓度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清洗玻璃仪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准备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以便后续的测量和比较。

2. 样品制备将未知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可测量的形式。

首先,将未知溶液与一定浓度的酸性溶液混合,使金属离子与酸反应生成金属离子络合物。

然后,通过加入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原子态。

最后,将样品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3. 光谱测量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器,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量。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单波长或多波长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光源的强度和样品吸收池的位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吸光度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用来计算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标准曲线的方程。

5. 测定未知样品使用标准曲线来计算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根据实验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的方程,即可得到未知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得到了标准曲线的方程。

利用该方程,我们可以计算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X mol/L。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光源的强度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光源强度过弱,测量结果可能会有较大误差。

因此,在进行测量前,我们需要确保光源的强度适中,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样品溶液的稀释程度。

如果样品溶液过于稀释,可能会导致吸光度值过低,难以准确测量。

因此,在进行稀释时,需要根据样品的浓度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

四、实验结论本实验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成功测定了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X mol/L。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11:45:55
原 子 化 器
11:45:55
(4)火焰
试样雾滴在火焰中,经干燥,蒸发,解离(还原)等 过程产生大量基态原子。
火焰温度的选择:
(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采 用低温火焰; (b)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越多; (c)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常用空气-乙炔 最高温度2600K能测35种元素。
11:45:5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利用特殊光源发射出待测 元素的共振线,并将溶液中离子转变成气态原 子后,测定气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而进行的 定量分析方法。
11:45:55
二、谱线的轮廓与变宽 line profile and broaden
1. 吸收谱线的轮廓
以频率为,强度为 I0 的光通过原子蒸气,其中一部分光 被吸收,使该入射光的光强降低为 I :
A
0.434 2
π ln
D
2
e2 mc
f
L N0
k
L N0
k' Lc
上式的前提条件: (1) Δνe < Δνa ; (2)辐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11:45:55
内容选择: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
principle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11:45:55
1. 积分吸收 integrated absorption
在吸收谱线轮廓内,对吸收系数进行积分。表示原子蒸气 吸收的全部能量。
Kvdv
π e2 mc
f N0
f-----振子强度, N----单位体积 内的原子数, e----为电子电荷, m---电子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