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来源: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讲义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彭卫军吴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中心灌注(Perfusion)是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
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 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与磁共振血管成像不同的是,它观察的不是血液流动的宏观流动,而是分子的微观运动。
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灌注成像可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灌注成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对水分子微量运动敏感的序列来观察人体微循环的灌注状况,二是通过造影剂增强方法来动态的研究器官,组织或病灶区微血管灌注情况。
肿瘤的灌注研究可以评价肿瘤的血管分布,了解肿瘤的性质和观察肿瘤对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后的反应。
MRI脑灌注原理及临床应用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免费看(仅限48小时)MRI零基础学习班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一、灌注成像的原理、技术及相关序列核医学对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成像的研究较早,CT、MRI灌注技术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成像方法。
1.CT灌注CT灌注(CT perfusion)技术最早由Miles于1991年提出,并先后对肝、脾、胰、肾等腹部实质性脏器进行了CT灌注成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所谓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层面通过连续多次同层扫描,以获得该层面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time-density curve,TDC)曲线,其曲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映了组浓度的变化,间接反织器官灌注量的变化。
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flow, BF)、血容量(bloodvolume, 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 time, 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ransit time to the peak,TTP、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参数,对以上参数进行图像重建和伪彩染色处理得到上述各参数图。
CT灌注成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研究现状
一
[ ] 吴 仁 大 . 层 螺旋 C 3 多 T对孤 立 性 肺 结 节 的 诊 断 价 值 [ ] J.
实 用 放 射学 杂 志 ,0 9 2 ( )9 69 9 2 0 ,5 7 :6 —6 .
[ ] T tsi Nsiaa Wa nb , t 1 T m r ni 4 ai e h U, i hr H, t ae e a. u o g — h a S a o
g n s s a d d na i e e i n y m c CT n u d n c r i o i l ng a e o a c n ma: a o o — r di l g
[ ] 彭德昌, 洪翰 , 润 , . 层螺旋 C 2 龚 刘 等 多 T动 态 增 强 对 孤
立性肺结 节 血 管生 成 的研 究 [ ]实 用放 射 学 杂 志, J.
2 0 ,5 1 0 9 2 ( 0):4 5 1 2 . 12 —4 9
集度 的差别 。肺部 恶性结 节 内的血管 有 2种 : 是宿 主血 一 管, 二是肿 瘤 自身生成 的血 管成 分 。所 以恶 性结 节 C T增 强后 的形态 学表现 比较复 杂 , 以强化 峰 值 时为 准 , 于 恶 对 性结 节的强化 形式 , 究 者 的观点 基 本 一致 , 以均 匀 强 研 即
i—a o g orl i J . o p t si o o r cpt l i cr a o hoc e t n[ ] J C m u A s t T m g , s
2 0 ,5 1 2 -7 0 1 2 ( ):32 .
致 , 以均匀 强 化 为 主 ,0例 恶 性 结 节 中 3 但 4 4例 均 匀 强
肝脏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疗研究
肝脏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疗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肝脏灌注成像来对肝脏病变进行形态学及功能学的诊断,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更早期、更准确的诊断原发性肝癌提供有力的影像学证据。
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e CTPI)不仅可以很好的显示癌灶的形态、分布及血供情况,还可分别评价肝脏动脉、门静脉总肝血流的灌注情况,以灌注特点及测得的灌注指标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肝癌诊断及小病灶的发现提供了生物功能学方面的信息,同时也为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提供更客观的影像学及功能学指标,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1]。
标签:原发性肝癌;CT灌注成像;肝功能评估;TACE1 CTPI对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根治的时机,而早期明确诊断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首要前提。
血清AFP含量检测是公认的HCC筛查和诊断的有效手段,然而,AFP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低,30~40%患者AFP呈阴性或低浓度水平[2]。
因此实验室检查须结合影像学检查才能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以往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对病灶的组织学成分(如血管含量)、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学特征的评定非常有限;自从多层螺旋CT的问世及造影剂的应用使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能准确的被区分,克服了在扫描过程中期像不准确的缺陷,但是常规3期增强扫描图像仅能够显示组织血供多与乏,不能提供血流动态信息,CTPI的应用,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同时检测出脏器局部微小病灶及肝脏总体血流信号的改变,达到功能性诊断的目的。
320排动态容积CT在全器官灌注实现”0时相差” ,全面评估肝脏全器官灌注特点同时可以全面了解病灶动脉期、门静脉期及静脉期血管的3D解剖结构[3,4]。
有研究将肝癌病灶与正常肝组织对照行CTPI,得到HBF、HBV、HAPI、MTT以及PS等灌注参数,对比病灶与非病灶区的灌注参数,研究中HCC病灶的HPI显著大于非癌区,HPP、MTT较非癌区明显降低,呈现出病灶肝动脉供血比重显著增大的特点,这一结论与原发性肝癌(HCC)主要有肝动脉供血的病理学特征的相符,与前期之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诊断和临床应用
脉 主干或分支) C 行 T灌 注成像 扫描 , 电压 10k 管 电流 管 2 V,
20m 层厚 6m 共 扫 描 24c 厚 度 。 造 影 剂 为 欧 乃 派 克 2 A, m, . m 3 0m Im 经肘 前 静 脉 以 5mV 的 速度 团 注 , 量 4 l 药 5 g l / ls 总 Om 注
算 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 结果 。 14 统计学处理 : . 采用统计学 软件 S S 2 0行 t P S1. 检验 。
标准 : 所有患者无 腹部 疾病 , B超 检杏 、 经 肝动 脉造影结合 临
床生化指 标 确 诊。单 发 4 0例 , 发 2 多 0例 , 瘤直 径 25~ 肿 .
后延迟 8S 同层动态 扫描 , 行 扫描 时间 07 , .5s 间隔时 间 2S , 连续扫描 5 , 2S每层得 到 2 6幅连续 图像 , 14幅 图像。 共 0
资料进行分析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3 观察指标 : . 观察患者治疗 前后肝脏血流 量( F 、 脏血 B )肝
林 医学 2 1 0 0年 3月 第 3 卷 第 7 I
・
93・ 4
Hale Waihona Puke 肝 细 胞 癌 C 灌 注 成 像 的 诊 断 和 临 床 应 用 T
李 亮, 王 钧 ( 苏省棒安市楚州医院 c 江 T宅 , 苏 江 淮安 230) 22 0
[ 摘
要 ] 日的: 探讨 C 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 的临床应用。方法 : 采用 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 分析我 院收治的 6 0例肝 细胞 癌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 ①P< .5 0 0
表 2 6 肝 细 胞 癌 患 者 治疗 前后 感 兴 趣 区 参 数 的 比较 ( O例 i±s )
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诊断价值
组数据进行 R o e曲线分析 , 当B F临界值设 为 1 3 9 . 4 7时 , 敏 感度为 8 4 . 6 7 %, 特异度 为 6 0 %; B V临界值设 为 2 9 . 1 3时 , 敏感度 为 7 8 . 6 %, 特异度为 1 0 0 %; H A F临 界值 设 为 0 . 3 1 时, 敏感度为 1 0 0 %, 特 异度 为 9 o %。
・
4 0・
哈 尔滨 医药 2 0 1 3年 第 3 3卷 第 1期
C 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诊断价值
王 恩峰 , 陈文军 , 苏保 民 , 程 明, 赵新 宇 (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7 6 )
摘要 目的 研究多排 螺旋 f i T ( M S C T ) 灌注成像对小肝癌( S H C C ) 的诊 断价值 , 提高S HC C的诊 断准确率。方法 使 用 多排 螺旋 C T对 2 3例小肝 癌 患者行动 态增强灌注成像 , 测量肝 癌病 灶及肝 实质的 c T灌注值 包括血流量( B F ) 、 血容量( B V) 、 肝 动脉分数( H A F ) , 平均通过 时间( MT r ) 、 血 管表 面通透性( P s ) 和对比剂到达时间, 并获得相应 的灌注伪彩 图。并分析接 受 者工作特征 曲线( R O C) 。结 果 小肝癌 血流量 、 血容 量及肝动脉分数值 均明显高于肝 实质 ( P< 0 . 0 5 ) , 其 它的灌注值在 两者 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小肝 癌 T— D C为速升型 , 峰值 明显早 于肝 实质 。结论 肝脏 C T灌注成像 对小肝癌的诊 断 有重要意义 , 尤其是肝动脉分数 的测定 , R O C临界值设 为 0 . 3 1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可分别达到 1 0 0 %和 9 0 %。 关键词 小肝癌 ; 动 态增 强; 灌注成像 ;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中图分类 号] R 7 3 5 . 7 [ 文献标识码]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2 0 6 7 文章编码 : 1 0 0 1 — 8 1 3 1 ( 2 0 1 3 ) 叭一 0 0 4 0— 0 2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 恶性肿瘤 , 早期发现及 治疗是 提 高肝 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通 过 比较 小肝癌 与肝实 质 在灌注成像上的差异 , 研究并探讨小肝癌灌注成像特 征及早 期 发现 、 诊 断小肝癌 的价值 。
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肝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
1 .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 院 2 0 1 2年 2 月至 2 0 1 3 年 3 月经 临床证实 的肝 转移瘤患 者共 2 5 例 。男 1 7 例, 女 8例 。 年龄 3 5~7 5岁 , 平均 5 6岁 。原发 病史 均 已 明确 , 来 源 胃肠 消 化 系 统 肿 瘤 1 1例 。 肺 癌 7 例, 胰腺癌 3例 , 乳腺癌 3 例, 甲状腺 1 例 。富血 供 6例 , 乏血供 l 9例 ( 癌灶 以动脉期血 流灌 注为 主则 定 义 为富 血供 转 移瘤 ) 。 1 . 2 检 查 方 法 采 用 西 门子 双 源 C T ( S O M A T O M D e f i n i t i o n F l a s h )行 全 肝 C T灌 注 检查 。选 择 B o d y V P C T模 式 扫 描 , 扫描参数选择 : 管 电压 8 0 k V, 管 电流 1 0 0 m As , 旋转时 间 0 . 2 8 S 。 单 次 往 返 扫 描 时 间1 . 5 S , 延迟 6 s 扫描 , 总扫 描 时间 5 1 S 。 层厚 5 m m, 层 间距 5 m m 。双筒高压注射器注人非离子型碘对 比剂 碘 佛 醇 ( 3 2 0 m g I / mL ) 5 0 mL ( 5 . 0 mL / s ) , 之 后 同样流率追加 2 0 m L生理盐水。 1 . 3 图像 后处 理 及 灌 注检 查 放 射剂 量 选用 西 门 子B o d y V P C T软件 进 行 数 据 处 理 。获 得 肝 脏 的灌
1 资料 与 方 法
注伪彩 图并得 到感兴趣 区( R O I ) 灌 注参数 。R O I 应选取 适 中 。 测量 时采 取多次 测量 , 均值 作 为最 终测量结果 。通过双 源 C T自带的辐射剂量评 估 软 件 计 算 本研 究 灌 注 扫 描 中有 效 剂 量 平 均 值 约 为
多排螺旋CT中灌注参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多排螺旋CT中灌注参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陈宗杰【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 T在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古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54例,根据临床病理分为3组,A组患者(n=51)为原发性肝癌,B组患者(n=52)为肝脏转移瘤,C组患者(n=51)为肝血管瘤.对患者进行肝脏灌注CT,统计分析肝脏中病灶及周围组织的灌注参数.结果病灶组织灌注CT参数中,HBF指标A组患者明显高于B、C两组,B组明显高于C组(P<0.05);HBV指标A组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与C组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MTT指标中A组明显低于B、C两组,B组明显低于C组(P<0.05).HAP、PVP、TLP指标C组明显高于A、B两组(P<0.05),HAP、TLP指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PVP指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HPI指标在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周围肝组织灌注CT参数中,HBF指标C组明显低于A、B组,A组低于B组(P<0.05);HAP指标和HPI指标B组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A、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HBV、MTT、PVP、TLP指标未呈现显著差异.正常肝组织灌注CT参数中,MTT指标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B、C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HBF、HBV、HAP、PVP、TLP、HPI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经过灌注CT检查获得的灌注参数在病灶区及病灶周围区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可以认为灌注参数对于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等有一定临床价值.【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年(卷),期】2018(039)001【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灌注CT;肝脏占位性病变;灌注参数;放射诊断【作者】陈宗杰【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甘肃武威 73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肝脏占位性病变包括了肝脏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1-2],常见良性肿瘤有肝囊肿、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等。
CT灌注成像对微小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2 结 果
能、 代谢 变化 的信息 。在肝 脏 占位性 病变 的诊 断 、 治
疗 和预后 判定 上具有 良好 的 临床应用 前 景 。本 文 主
要 收集 了肝转 移瘤患 者 2 例 , 3 2 共 4个病 灶 , 对其 灌
注 图像及 灌注参 数进 行分 析和 评价 。
比剂 与放射 性示踪 剂 在体 内的药代 动 力学相 似… 。 1
C 注 扫描 获 得 组织 器 官 及 病 变 的时 间 密度 T灌 曲线 ( D , 据 不 同 的 数 学 模 型 计 算 出血 流 量 T C) 依 ( Y 、 容量 ( Y) 对 比剂 平 均 通过 时 间 ( I 、 B )血 B 、 1 T)肝 W 动脉灌 注指 数 ( A ) 表 面 通 透 性 ( S 等 参 数 值 , H 1及 P) 并 可通 过色 阶赋值 形成 灌注 影像 , 而更 加全 面 、 从 直 观地 了解脏 器及病 变 的血流灌 注特 点及 血管特 性 。
1 材料 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收集 我 院 20 . 0 5年 1 0月 一2 0 0 7年 1 2月接 受 C T灌 注成像 检查 肝 脏 转 移瘤 患 者 2 2例 , 共3 4个病 灶 , 1 , 1 , 龄 3 男 2例 女 O例 年 2—7 5岁 , 平
均 6 2岁 。
肝转 移 瘤病 灶 中心 、 边缘 及 其 正常 肝组 织 各灌 注参 数特征 : 转 移 瘤 病 灶 中 心 B 、 V、 S H I 肝 F B P 、 A 较 病 灶 边缘低 , q M T较 边缘短 , B点 问差异具 有统计 A、 学意 义 ( 0 0 ) 如表 1 P< .5 , 所示 。
320排CT全肝灌注成像临床应用初探
评 价 组 织 和 病 变 的灌 注 状 态 , 因 了病 灶遗漏 及 因移动所 产生 的图像 血 , 常 引起 所 在 肝 叶段 供 血 动 脉
此 CP T I反 映器 官 实质 水平 的血供 漂 移伪 影 ,从 结果所 显示 各肝 叶灌 增 粗 ,血 供增 加 ,流速加 快 ,本
A 、H P 明显 高于血 管 情 况 ,显 示 病 变 的血 流 动 力 学 变 注 数据 的一致 性表 明了其 能正确 同 文 肝癌 组 H P A I 化 ,属 于功 能 性成 像 。随着 C T设 步反 映全肝 灌注 情况 ,这十分 有 利 瘤 、转 移瘤 ,体 现 了相 符 的血流 动 备 改进 及 灌注 技 术 发展 ,C P T I已 于肝脏 弥 漫性病 变 的分析 诊 断 。不 力学 改变 ,同时研 究 阳 l证 实肝脏 、] o 广 泛 应 用 于肝 脏 疾 病 的诊 断 。 同肝 纤维 化程 度及 C i d P g h — u h分 结 节 由 良性 发 展 到 恶 性 过 程 中 , l 肝动 脉与 门静脉 系统 的肝 脏血 级 肝硬化 患者 的肝组织 病理 生理改 肝 动脉供 血不断 增加而 门静脉供 血 供 比例约 1 3 4 :- ,两 者 问存在 丰 富 变会 对肝 组织血 流动力 学产 生相应 逐 渐 减 少 , 因而 可 通 过评 价 结 节 的交通 支 ,当肝 脏 出现病 变 时必然 的变化 , 同一 时期 的肝脏 各 区域 的两者血 供 比例 及变化判 断结节 的 且 此 会 导 致 两供 血 系统 的血供 改变 _ 。 纤 维化 及肝硬 化程 度 并非 一致 ,尤 良恶性 与恶性 程度 , 也可 从结 果 1 ] 正常肝 脏 C 灌 注 已有较 多研 究 , T 不 其 是早 期发 生病 变阶段 ,这不 一致 中肝 癌 P P 于血 管瘤 及 正常肝 组 V低 同文 献报 道 [ 灌注 参 数结 果存 在 必然 导致肝 脏不 同区域 的血流 灌注 织 得 以反映 。肝转 移瘤 的血 供存 在 2 ]
全肝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全肝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池嘉昌;沈加林;许建荣;唐睿;程杰军【摘要】目的探讨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检查在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6周在Siemens 128排CT 上行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和DSA造影.根据全肝灌注扫描图像获得肝脏灌注参数,与DSA造影结果进行对比,以DSA造影作为标准,分别分析CT灌注对TACE术后局部肿瘤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全肝CT灌注共检出病灶42处(100%),诊断正确率88.09%,灵敏度94.11%,特异度62.50%,阳性预测值=91.42%;阴性预测值=71.42%;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613.TACE术后局部肿瘤生长区的相关灌注参数与非瘤区肝组织的灌注参数,两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指数(HAI)和肝门脉灌注(P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能很好的显示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的活性,在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07【总页数】4页(P540-543)【关键词】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技术;栓塞【作者】池嘉昌;沈加林;许建荣;唐睿;程杰军【作者单位】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应用最广的非手术疗法[1-2]。
单次TACE治疗常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而需要多次治疗。
TACE术后残余肿瘤的活性及肿瘤血管的评估对是否需要再次行TACE治疗至关重要。
肝转移瘤CT灌注成像的研究与进展
tas i , T) 达 峰 值 时 间 (i Opa , TP 等 灌 注 参 rnit t meMT 、 t met ek T )
数, 以此 来 评 价组 织 、 官 的灌 注 状 态 。 器
肝 脏 CT 灌 注 丽 静 等 n 通 过 对 造 影 剂 注 射 流 率 影 响 肝 灌 注 指 标 的 测 定 , 为 5 / 的 速 率 较 为 合 适 。扫 描 层 厚 6 1mm, 隔 时 认 mls ~ 0 间
间为 3 s ~9 。文 献 报 道 的 灌 注 成 像 扫 描 模 式 各 异 , 的 是 在 注 有 射 完 造 影 剂 后 才 开 始 扫 描 , 的 是 注 射 造 影 剂 的 同 时 开 始 扫 有
1 .理论 基 础 及 灌 注 计 算 模 型 C 灌 注 成 像 主 要 是 通 过 了解 对 比 剂 在 脏 器 及 病 变 组 织 内 T
描 。从 理 论 上 讲 , 描 次 数 越 多 , 采 样 点 越 密 集 , 得 到 的 扫 即 所 T C 越 准 确 。但 扫 描 次 数 多 , 人 接 受 的 X 线 量 大 ] 一 般 D 病 “。 扫 描持 续 时 间 为 注 射 造 影 剂 后 3 ~ 8 s ’ ’ 由 于 时 间 较 7 8 口 ” ” 。 长 , 不 要 求 病 人 持 续 屏 气 , 间 断 屏 气 或 在 扫 描 期 间 尽 量 保 多 可 持平静 呼吸。 动 态 扫 描 所 获 得 的 一 序 列 原 始 图像 需 要 导 人 C 工 作 站 灌 T
肝 动 脉 灌 流 指 数 (h p t reil e f s n id x HP ) e a i a tr ru i n e , I , c ap o 为 HAP占 TL P的 比例 , HP 即 I— HAP T 。 / I P 门 静 脉 灌 流 指数 ( o tl e ef s nid x P I , HP p r i p ru i e , P ) 为 avn o n P 占 T I P的 比例 , P I HP / 。 即 P — P TI P 3 .肝 脏 灌 注 扫 描 方 法 扫 描 前 禁 食 6 2 , 分研 究 ’ 求 病 人 平 卧 1 ~1 h 部 要 h以 减 少 门静脉 的血 流 变 化 。先按 常 规 行 全 肝 C 平 扫 , 厚 1 T 层 O或 8 mm。然 后 选 定 靶 层 面 , 常 为 通 过 第 一 肝 门 的 层 面 或 病 灶 的 通 中 心层 面 , 尽 量 包 括 脾 脏 或 肾 脏 。经 肘 静 脉 注 入 非 离 子 型 造 要 影 剂 ; a e 等 研 究 发 现 , 注 射 速 率 过 快 可 选 择 中心 静 脉 导 Bdr 若 管 注射 。 然后 在 扫 描 床 不 移 动 情 况 下 进 行 靶 层 面 的 同层 动 态 扫 描 。 从 已 报 道 的 文 献 来 看 ,常 用 的造 影 剂 剂 量 为 2 ~ 5 ml 5 0 , 注 射 速 率 为 5 7 /c . 9, 也 有 的 注 射 速 率 达 到 2 mls 。 ~ mls 3 . 但 7 3 0 /
CT灌注检测肝血流临床应用进展
CT灌注检测肝血流临床应用进展肝血流是目前临床血流动力学中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肝病,而全身疾病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时肝血流的监测也是重要监测指标。
临床采用的肝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较多,而CT灌注技术能提供更精细、客观指标,随着其技术的发展,会进一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标签:CT灌注;肝血流1 CT灌注原理灌注是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的重要功能。
CT灌注成像(CTPI)则是以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功能性成像技术[1]。
CT灌注成像最早由Miles等在1991年提出,早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动物脑、肝、胰、脾、肾等实质性脏器的实验研究,而Axel[2]率先倡导从动态增强CT 资料中了解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
该方法可通过量化肿瘤内部的微循环状态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预测恶性程度;此外该方法可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微循环状态可反映活体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肝血流特点对CT灌注的意义肝脏具有特殊的双重血供,其中肝动脉约提供肝脏血供的25%,门静脉约提供75%。
正常门静脉血管有高度顺应性,因能适应大的血流变化而致门静脉压力变化很少。
门静脉的顺应性受其血管本身质量和肝脏柔韧性影响。
肝动脉主要维持肝脏结缔组织和胆管壁的血供。
两者最后汇入肝微循环。
而肝微循环是指以窦状隙为中心,流入窦状隙的门脉、肝动脉末梢支及其中流出的肝静脉末梢支(中央静脉)的循环。
血流灌注过程反映了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
研究显示CT灌注成像技术能通过灌注参数量化分析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状态。
通过从静脉团注对比剂,在同一区域行重复快速的CT扫描,建立动脉、组织、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灌注参数及彩色函数图[1],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临床根据以上技术可应用的相关参数及彩色函数有: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流量(PVP)、血管表面通透性PS图(PS)、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达峰值时间(TTP)等来了解肝微循环情况。
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临床应用分析
【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 c 灌注成像 【 中图分类号】 7 5 R3. 7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6 4 4 2 (0 0 0 ()0 3 0 1 7 - 7 12 1 )2 C - 7 - 1
义。见 表 l 。
表 1 5 0例 肝 细 胞 癌 患者 治 疗 前 后 B 、 V、 T P H F B MT 、 S、 AF的 比较 ( )
患者 C T灌注成 像临床 资料 。结果 :治疗 后 B 、 V、S H F B P 、 AF较 治疗前 均 明显降低 ,< .5Mar 治疗前 明显 升高 ,< P 0 , 较 0 P
0 5差 异 均有 统计 学 意义 。结 论 :T灌 注成 像可 以明显 反映 肝细 胞癌 血供 情 况 , ., 0 C 值得 临 床推广 应 用 。
[]车能雨.2例小肝癌 的 C 4 3 T诊断分析叨. 中国现代医生,0 8 4 (4 : 2 0 ,6 3 )
1 8,4 3 1 6.
0 5M r 治 疗 前 明显 升 高 ,< .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 ,T 较 0 P 05 0
( 稿 1 :o 0 O — 4) 收 3期 2 1一 10
1 . 2仪 器 与 方 法
准确 地反 映 门 静脉 、 脉 供血 参 数 变化 , 于肝 细 胞 癌 治疗 动 对
情 况观 察具 有 重要 意义圆 C 。 T灌 注成 像是 利用 核 医学 的放射 性 示踪 剂 稀 释原 理 和 中心容 积 定律 , 根据 T C 曲线 , 用最 D 利 大 斜 率法 或 去 卷积 法 计算 出平 均 通过 时 间 、肝 动 脉 灌 注分 数, 肝动 脉灌 流量 、 门静 脉灌 流量 , 血流 量 、 容量 、 比剂 平 血 对 均通 过 时 间 、 细血 管 通 透性 等 灌 注参 数 的 变化 情 况 , 毛 来评 价组织 器 官 的血流 灌注 状态 。 内结节 随着 恶性 病 变程度 肝 的加重 , 门静 脉供 血减 少 , 脉供 血增 加 , 过上 述 血流 参数 动 通 的测定 , 以准确 评价 肝 细胞 癌恶 性程 度 。本研 究 通过 比较 可 肝 细胞 癌 患者 治 疗 前 后 B 、 V、 r P 、 F血 流 参 数 的 F B MT 、S HA 变 化 。治疗 后 B 、 V、 S H F B P 、 AF较 治疗 前均 明显 降低 ,< . , P 00 5 MTr 治疗 前 明显升高 , < .5 差异 均有 统计学 意义 。提 示 较 P0 , 0 治疗后 Ma 明显增 高 , r 降低 了 B 、 V、S HA 治疗 后 血 供 F B P 、 F, 情 况得 到 明显 改善 。C T灌 注成 像 实现 了对 整体 肝脏 血 流 动
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邓明;黎昕;代海洋;陈康胤;邓凯军【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8(025)002【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应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进行CT灌注成像,观察并总结CT灌注成像的特征,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T灌注成像在良恶性肝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肝脏肿瘤患者的BF值为(329.15±52.11)mL·100 g-1·min-1,恶性肝脏肿瘤患者的BF值为(435.05±41.05)mL·100 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脏肿瘤患者的HPI值为0.24±0.05,恶性肝脏肿瘤患者的HPI值为0.6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9.29%,特异度为87.50%,敏感度为90.63%.结论 CT灌注成像应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更准确、更丰富的信息.【总页数】2页(P139-140)【作者】邓明;黎昕;代海洋;陈康胤;邓凯军【作者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相关文献】1.CT灌注成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周伟;付鑫;孙永凯;孙玉宁;葛立梅2.CT灌注、MR灌注成像与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恶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比较 [J], 史丽静;郭勇;林伟;张燕群;郑奎洪;黄敏华;钱明珠;王建和3.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脏良恶性肿瘤r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高琼4.CT灌注成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赵姝娟5.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赵红;夏文平;李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脏CT灌注检测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 ! ! : : :
・ 15 0 ・
・
综述 ・
肝脏 C T灌 注检测 技术 在肝脏 疾病 中的临床 应用
王 文晶 钟 院
摘要 : 肝脏具 有双 重血供 。在 各 种病 理 情 况 下 , 动 、 脉 和 门静 脉 之 间的 血流 动 力 学发 生复 杂 的 变 肝 静
化 。 此 文 综 述 了 C 灌 注成 像 在 肝 脏 疾 病 的诊 断 、 疗 及 评 估 中 的 重 要 价 值 。 T 治
关键 词 : 层摄 影 术 ; 体 x线计算机 ; 注 ; 脏 疾病 ; 流动 量 ( VP =1 4 13 大 致 与 肝 实 质 内肝 动 脉 、 P ) /~ / ,
C 灌 注 成 像 ( TP 的 概 念 在 十 几 年 前 由 Mi T C ) —
门静脉 的供 血 比例 相 近[ _ 2 ~。而 肝 血 流 量 ( F 、 HB ) 肝血容量 ( V) 肝动 脉灌 注 指数 ( I 和平 均通 HB 、 HP )
l 首次提 出 。随着 影 像 技术 的发 展及 各 种 后 处 e s 一 理软件 的研 发 , T C P技 术 不 断完 善 , 功 能 成 像 的 其 特点使 人们不再 满足 于 对疾 病 的诊 断 , 在疗 效 评 估
・ 0 ・ 1 6
垦
蓥查
! 生 旦 — 2 卷 第 9
第2 期
I Dg i A r 2 , 09 V 1 9 N . n J iDs pi 5 20 , o t , l .2, o 2
肝 癌 主 要 由肝 动 脉 供 血 。
的显 著 降低而 升 高 。研 究 者 推测 , 根据 肝 动脉 代 偿 反应 机制 , 人类 微小转 移瘤 的 HAP是 增 加 的 , 这 但
MSCT灌注成像在肝脏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思路总结
MSCT灌注成像在肝脏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思路总结发表时间:2019-03-11T15:01:57.2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2期作者:张代贵[导读] 目的:探究在肝脏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MSCT灌注成像的价值。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荆门 448000)【摘要】目的:探究在肝脏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MSCT灌注成像的价值。
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MSCT灌注成像检查的疑似肝脏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肝脏肿瘤类型不同对其进行鉴别和分析,并观察MS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
结果:本组入选的疑似肝脏肿瘤患者,最终均通过手术病理做出证实,而MSCT灌注成像结果则完全符合。
结论:将MSCT灌注成像应用于肝脏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其具有显著的价值,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脏肿瘤;MS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112-01肝脏肿瘤类型较多,包括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原发性肝癌等,作为肝脏部位的占位性病变,癌变发生后恶性程度极高,容易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临床需要及时对患者开展有效的诊断和鉴别,以期临床按照患者的诊断结果调整对应的治疗方案,进而促进患者得到有效恢复[1]。
本次研究则以笔者工作实际情况为背景,在2015年1月到2018年3月之间,对MSCT灌注成像在肝脏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出分析,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MSCT灌注成像检查的120例疑似肝脏肿瘤患者(疑似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3例、疑似肝转移瘤患者40例、47例患者为疑似肝细胞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疑似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32±2.14)岁,其中女性共计14例,其余19例为男性,患者的病灶最大直径为(4.23±0.62)cm;其中疑似肝转移瘤患者40例,其病灶的最大直径为(4.26±0.81)cm,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2±2.14)岁,男女分别有30例和10例;疑似肝细胞癌患者47例,患者的病灶最大直径为(6.56±0.69)cm,其年龄均值为(53.62±2.06)岁,其中女性患者共计9例、其余38例患者均为男性。
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分别与 A F P的差值 进行相 关性 分析。[ 结果] 原发 性肝癌 患者 3 3 例, 化疗前肿瘤组 织较 周 围正常肝组 织, H A P 、 H A P I 和T L P升 高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 P S和 P V P改 变差异无统 计学意 义( P > 0 . 0 5 ) ; 化 疗第 2 疗程 治疗后 , 肿瘤 H A P 、 H A P I 和T L P下降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P < O . 0 5 ) , P S
分析化 疗前 后 HA p、 P V P、 HA P I 、 T L P及 P s差值与 A F P差值 的相 关性 。应 用统计软件 包对 化疗前肿瘤组织 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血 流灌注采用 独立样本 t 检验; 对化疗前后 肿瘤组 织的血流 灌注 变化 采用配对样 本 t 检验 进行显 著性分析 ; 对化疗前后 HA P、 P V P、 HAP I 、 T L P和 P s的差值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A F P ; C T灌注; 体层摄影术 ; x 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R 2 5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5 0 9 ( 2 0 1 3 ) 0 1 - 0 0 2 5 - 0 4
Cl i ni c a l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CT Pe r f u s i on I ma g i ng i n Es t i ma t i n g t h e Ef ic f ac y o f Ch e mo t h e r a p y o f He p a t o c e i l ul a r Ca r c i n o ma J i n Pi n g , L i n Mi n, J i a n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oruzAv eE ,e adz da. 2 Rdi e ,l z LFr neC, 1  ̄ g l -  ̄ n a m _ i 印0 Ⅱmemn ∞褐 y t i d w hⅢ r pl 娃m ai  ̄ l
参 考文 献 :
[ ]ar ,rt S Sno, 1Ea ao f/ez im na a t h 1CsoR Pio ,atl t .vl t no8 y m nos ye - t eE ea u i 1n me s c n u o dt tno  ̄f ei gnt /Dll ai i ef e co f i d s  ̄ sTtoel pl q r ei b ea ' llt l  ̄
s o ae nr ate if T n o mI a - i n 吐ng unf sf so i i e r ̄- fao ttl e l n 叫
i nn i Ⅷj【]M mI t sa oC z 0 9:4. e e f mt 0 l a oi o f n sJ.e n  ̄l r , ,73 sO d u 7
维普资讯
2O O7年 1 2月
第 1卷 1
第 1 2
・———
—
16 6 3 ・— — — —
本的筛选 , 单一重 组抗 原建立 E I 但用 L A进行梅 毒感 S 染 的血清 学诊 断还 存在一 定 的漏检 率 , 故需 与其他外 膜蛋白合 用 , 一步 提高 检测 的敏 感性 l。因此 我们 进 6 J
d l n l o r ti mo g T e o e a i ̄n s b p ce n tan n a t i p en a n r p n ma p a d u s e i sa d sri s a d o p o
256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型肝癌的诊断价值
256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型肝癌的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8-08-01T10:46:41.60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作者:李靖翊刘建滨[导读] 肝细胞型肝癌(hepati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占位性病变。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5【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型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比较16例肝细胞型肝癌实性成分与癌周组织及远处肝组织的CT 灌注值。
结果:肝细胞型癌病灶实性部分的HPI和HAP水平明显高于病灶周围其他组织和远处肝组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灶实性部分的PVP低于灶周、远处肝组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病灶周围肝实质的HPI高于远处肝组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病灶周围肝实质的HAP、PVP与远处肝组织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肝细胞型肝癌病灶实性部分、病灶周围组织、远处肝组织的TLP不存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型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灌注成像;肝细胞型肝癌256 row helical CT perfusion imaging of hepaticellular carcinoma of the diagnosis value;LI Jing-yi,LIU Jian-bin,SHI feng-xia(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Hnnan Changsha 410005)[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T perfusion imaging of hepaticellular carcinoma of the diagnosis value.Method:Comparison of hepaticellular carcinoma of solid composition and focal weeks of hepaticellular carcinoma and the distant liver tissue CT perfusion values;Results:The HAP of Solid lesion component of hepaticellular carcinoma is 40.43±19.97ml/(min.100mg),PVP is40.43±19.97ml/(min.100mg),TLP is 61.77±30.22ml/(min.100mg),HPI is 66.63±13.55%。
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肝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
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肝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肝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确诊的肝转移瘤患者共31例,双源CT机进行全肝灌注扫描,观察记录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灌注参数、灌注伪彩图像,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
结果:1在ALP图上,31例肝转移瘤患者表现为高肝动脉灌注,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中心坏死区无血流灌注,在PVP图呈低门静脉灌注,明显低于周围肝实质。
2肝转移瘤与正常肝实质的各项灌注参数比较肝转移瘤患者BF、BV、HAP、HPI大于正常肝实质,PS和PVP小于周围肝实质,两组数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发现增强图像面积小于病灶ALP 及HPI 图灌注伪彩图面积。
结论:双源CT 灌注对肿瘤真实大小的检测、转移瘤术前指导及术后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源CT;肝转移瘤;灌注成像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肝转移瘤的发生率大概是原发性肝癌的1.2到1.5倍,是肝脏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肝转移瘤早期的确诊,病灶的程度、病灶的范围确定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大意义。
CT 灌注成像技术可以针对患者肝内肿瘤血供特点进行分析,对手术前的治疗指导以及手术后疗效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最主要CT 灌注成像技术无创,对患者伤害小[1-2]。
现在临床使用双源CT 肝脏灌注对肝转移瘤的研究比较少,此次研究选取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确诊的肝转移瘤患者共31例,采用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主要探讨通过双源CT灌注成像来分析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肝脏转移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确诊的肝转移瘤患者共31例,纳入标准:1入院前患者接受诊断并确诊;2原发肿瘤,肝内转移病灶经检查后明确,符合肝转移瘤的诊断标准;3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正常;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100021)王爽综述周纯武赵心明审校摘要CT灌注成像是利用CT的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了解组织及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及血管特性,并可通过色阶赋值获得灌注图像,达到功能性诊断的目的。
肝脏由于其双重血供的特点,在灌注扫描及后处理的过程中均需采用特有的方法。
介绍了CT灌注成像的原理、肝脏灌注成像的方法以及肝脏与部分肝脏肿瘤的灌注特点。
关键词灌注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肝脏肿瘤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早在70年代末期【l 就用于了解脏器及病变的血供情况,主要通过测量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在注射对比剂后不同时间的CT值,获得相应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curve,TDC),了解病变的强化特点,对疾病进行诊断。
随着CT扫描速度的提高及新型软件的开发,此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且深入。
目前的灌注扫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增加了新的评价指标,并可通过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影像,从而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脏器及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及血管特性,反映组织生理功能的改变,从而达到功能性诊断的目的。
本文仅就其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CT灌注成像的原理灌注扫描的目的在于了解对比剂在脏器及肿瘤内的分布情况及肿瘤的血管特点。
其理论基础是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及中心容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nciple),原因是对比剂与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似】。
灌注扫描获得组织器官及病变的TDC,依据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d volume,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1vr) 及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等。
它们的概念是:BF:单位时间内流经定量组织的血容量。
单位mL/(min。
100 g)。
MTT:血流从动脉流入到从静脉流出的时间。
单位s。
BV:局部区域的血流量,受血管的大小和毛细血管开放数量的影响。
单位mL/100 g。
根据中心容积定律,BV=BF×MTT。
PS:单位组织中(通常为100 g)对比剂经由毛细血管内皮进人细胞间隙的单向传输速率。
单位mL/(min·100 g)。
计算应用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非去卷积(non — deconvolution) 模型及去卷积(deconvolution)模型。
(一)非去卷积模型此类模型应用Fick原理,即组织器官中对比剂的蓄积速度等于动脉流人速度减静脉流出速度。
其数学表达式为:一t): FCa(t)一FCv(t)U L其中F为血流量,Q(t)为组织器官的TDC,Ca(t)为动脉的TDC,Cv(t)为静脉的TDC。
非去卷积模型的优点在于简单,便于理解,但由于利用此模型的进一步计算常需进行各种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的假设,而造成BF值偏低或偏高的情况。
(-)去卷积模型此模型是Cenic等⋯1999年提出的新的数学模型。
卷积的概念较复杂,数学表达式为:Q(t)=FCa(t)-kR(t)=Ca(t)★FR(t)其中★为卷积算子(convolution operator),R(t)为推动剩余函数(impulse residue function,IRF),是反映注射对比剂后组织器官中存留对比剂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Q(t)、F及Ca(t)的含义同前一致。
此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用对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人为的假设,计算偏差小,但对噪声很敏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二、肝脏灌注研究方法(一)肝脏的血供特点及灌注研究模式肝脏的血供特殊,有肝动脉及门静脉两套供血系统。
正常肝实质70%的血供来源于门静脉。
肝脏的双重血供使其灌注计算较其它器官复杂。
理论上可通过介入方法进行选择性动脉插管获得单一肝动脉或门静脉供血的模式进行灌注扫描,但均为有创性。
Miles等 1兼顾无创性及肝脏的双重血供特性,假设脾的强化达峰值的时间为肝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的分界,以该时间前的肝脏TDC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y perfusion,HAJP)[最大斜率/主动脉最高密度,单位mL/(min·mL)】,以该时间后的TDC计算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PVP)(最大斜率/主动脉最高密度),Tsushi—ma【7 称此方法为间接方法。
Blomley等隅也假设肝动脉期门静脉的灌注为零,HAP的计算方法与前相同,而PVP计算前需将肝脏TDC中的动脉部分去除。
用动脉期斜率比脾TDC最大斜率获得肝动脉与脾的灌注比,从而获得肝动脉的TDC,假设血液通过肝脏的时间与脾相仿,且动脉血到达肝脏及脾的时间一致,用肝脏TDC减去肝动脉TDC所获的曲线即反映肝实质在门静脉灌注下的密度改变。
而PVP=此曲线的最大斜率/门静脉干的最大密度。
Tsushima【7 1称此方法为直接方法。
其它评价肝脏灌注指标还有: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HPI)及门静脉灌注指数(portal perfusion index,PPI),其中HPI=HAP/(HAP+PVP),PPI=PVP/(HAP+PVP)。
Tsushima等口对比上述两种计算门静脉灌注的方法,认为两种算法都可反映门静脉的灌注情况,均可显示肝硬化及对照组的差别,但直接方法更符合生理状况,更可取。
Materne等提出“一室两进”模式(dual—inputone—compartmental mode1)(图1),也为无创性肝脏灌注的定量研究。
其数学表达式为:dQ (t)/dt=knCa(t)+k1P (t)一l Q (t)其中,Ca(t),Cp(t)及Q(t)分别代表主动脉、门静脉及肝脏的TDC,k 及分别代表主动脉及门静脉等的流人速率常数,为流出速率常数。
而C(t)=K×△HU(t),其中K 为比例常数,血管及肝组织曲线的K值相等。
“一室两进”模式提出的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分数[k /( + )×100%】,对比剂分布容积[(klA+ )/×100%】以及m (1/ )。
Cuenod等[101提出了双灌注的去卷积模式,其数学表达式为:Q(t)=[aCa(t)+(1一a)Cp(t)】★R(t)其中,Q(t)、Ca(t)、★、R(t)的意义与前去卷积模式一致,而a=HPI。
大多数能行灌注扫描的CT扫描仪都配备各自的灌注软件,但一般仅针对单进单出的灌注模式。
GE LightSpeed多层螺旋CT最新版本的CT Perfusion3软件包增加了肝脏肿瘤灌注模式,而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和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1)为此模式特有的灌注值。
定义分别是:HAF:肝动脉灌注占肝脏总的血液灌注的比值(0.0~1.0)。
相当于上文其它方法中的HPI。
到达时间:代表对比剂到达指定部位的时间,为强化开始的时间,即IRF不为零的最初时间(IRFT0)。
(-)肝脏灌注的扫描及成像方法扫描前禁食6~12 h,部分研究·n1要求病人平卧1 h 以减少门静脉的血流变化。
选取包括主动脉、门静脉主干、肝右叶、脾或目标病灶的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具体扫描方法因不同研究的具体情况略有不同·n-151。
一般每层扫描时间1 S,间隔2~7 S,连扫20~40层(120 kV,100 mA,层厚10 mm)。
由于时间较长,多不要求病人持续屏气,可间断屏气或在扫描期间尽量保持浅慢呼吸。
对比剂40~50 mL肘前静脉注入,速率5~7 mL/s,部分研究在对比剂注入后又以相同速率注射30 mL生理盐水以推动对比剂在静脉内移动,一般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Toggling—table”技术n引,即多层同层电影扫描技术,是多层螺旋CT特有的,可同时实现多层扫描,增大了同层动态扫描的范围,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层面设置ROI,使获得的灌注参数更准确。
GE公司的LightSpeed多层螺旋CT所设定的体部脏器灌注扫描模式即采用电影扫描技术,推荐的参数为管球旋转时间1 S,探测器结构4 mm x 5 mm,行10 mm层厚重组,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0.5 mL/kg 体质量或50 mL,3.5~4 mL/s,延迟5~10 S开始采集数据,共采集45 S,可产生180层5 mm及178层10 mm重组影像。
在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选择尽量大的ROI进行CT值测量。
由:rf-]静脉的位置受呼吸影响较大,选择门静脉ROI时应尽量兼飘所有臻面。
选择肝实质ROI时应避免包含肝内的大血管及病灶和其周围的异常强化。
选择病变ROI时应避免包含坏死区、成形肿瘤血管及动静脉瘘。
三、肝脏及其肿瘤的灌注研究(一)正常肝脏的灌注表现文献报道的正常肝脏的各项灌注结果因计算方法不同差异较大,Miles等 1计算的正常肝脏的PVP值为0.34 mL/(min·mL)。
Blomley等陴获得的正常肝脏的灌注平均值分别为HAP:0.19 mL/(min·mL),PVP:0.93 mL/(min·mL)。
而Tsushima等n 采用Blomley【8 的方法,PVP为(1.11±0.23)mL/(min·mL)。
Materne等采用“一室两进”模式计算的正常肝脏的HAP为(0.184±0.129)mL/(rain·mL),PVP为(0.899+0.311)mL/(rain·mL)(其中一组结果,组间无显著差异,P>0.1)。
(二)肝硬化肝脏的灌注表现肝硬化引起肝脏血供抵抗增加,门静脉灌注减少。
动脉代偿性生长会引起动脉灌注增加,但常不能阻止肝脏总灌注量的下降⋯。
Miles等 1的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肝脏的PVP较正常肝脏可下降50%。
Tsushima等[121得出PVP在肝硬化组【(0.66±0.21)mL/(min·m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 1),且与凝血酶原比明显相关(r=0.662,P=0.003 8),而两者的HAP无统计学差别。
Van Beers等n¨采用“一室两进”模式研究发现肝硬化组的肝脏灌注量明显降低【(67±23)mL/(min·100 mL),正常肝(108±34)mL/(min·100 mL),P:0.009,非肝硬化慢性肝病组(98±36)mL/(min·100 mL),P:0.O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