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3 抽象与具体
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包括感性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
感性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
对感觉具体的否定。
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人们认识的起 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
点。
成各个部分,区分开
思维的具体: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 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
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偶然的现象的方面,
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
可靠性
较差 强
创造性
强 一般
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 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 归纳和演绎互为补充。 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 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发散思维
陶行知
收敛思维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1 系统方法 2 控制论
3 信息论
-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 证思维方法
4 突变论 * 混沌理论
*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普普 通通 地化 质学 学
生物学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个体 - 类(种群)
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过程相一致。





力 学
量热学 - 热力学(热一、热二、热三)
动力学
运动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秀才对官员说:“官位贵,官印重,风吹官袍 动,官衙里面能藏凤。”
面对商人的回答则是:“金子贵,元宝重, 风吹银票动,红罗帐里能藏凤。”
对学士的回答又是一种格调:“书为贵,情为重, 风吹秋波动,君心深处能藏凤。”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矛盾性质 作用与反作用 排斥与吸引 化合与分解 同化与异化 前进与倒退
❖青花瓷之模仿19人.flv
一群商人在一条船上谈生意,船在行驶中出了故
障,渐渐下沉。必须让乘客跳水逃命。船长深谙世故, 知道这些商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必须用不同的方式说 服他们。于是他对英国商人说:“跳水是一种体育运 动”,英国人崇尚体育,听罢就跳;他对法国商人说: “跳水是一种时髦,你没看见已经有人在跳了吗?” 法国人爱赶时髦,听完即跳下;他对德国商人说; “我是船长,现在跳水,这是命令!”德国人严于纪 律,服从了命令;船长对意大利商人说:“乘坐别的 船遇险可以跳水,但在我的船上不准许!”意大利人 多有逆反心理,你不让他跳他偏要跳。对非常现实的 美国人,船长就说:“跳吧,反正有人寿保险的,不 亏!”对中国商人则说:“你不是家有八十多岁的老 母亲么,你不跳水逃命怎么对得起她老人家呀?”
联系的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康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 德 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
观念和意志决定的。
黑 格 尔
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的联 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 系的表现。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Nhomakorabea联系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承认联系客观性的意义
➢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的基 本要求。
拆字的故事
崇祯“友” 、“有”、 “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4、意义 、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导 教条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不承认真理是一个由相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承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主观随意 地对待真理。 地对待真理。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 列宁说: 任何真理, 过火’……加以夸大 加以夸大, ‘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 适用的范围之外, 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2页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1995年版
实 践 证 明 哥 白 尼 的 日 地心说 心 说 是 真 理 日心说
“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瞎子摸象
3、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它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尽管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推理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 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 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同一性中也包含着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 提;共存。
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 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 各自的发展;互利。
程中,即事事有矛盾; 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
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
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
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 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
物质本性永恒而其相用无穷,所以永恒 发展的真谛从现象上说是万事万物不断 的更新,而从本源上说则是物质本源无 穷的生发、展开自己;普遍联系的实质 从现象上说是万事万物都在相互作用, 而从本源上说是物质本源自我展开、自 我实现之一切相;所以物质本源与永恒 发展和普遍联系又构成体、用、相三位 一体的整体。
物质、运动[亦可说能量]、信息构 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相三位 一体的系统性整体:物质为体,为 一切事物之终极根源、绝对根据, 故可称体大;能量为用,物质本体 以此而化生出万物、化身为万物[也 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的否定 性”],故可称用大;信息为相,物 质本体所化生出的、所化身的万物 即物质之相,故可称相大。能量重 在动,信息重在静,动静一体即为 物质本源。
3、广义相对论在引力场框架下统一 了质能时空
引力场方程:质量-能量=时间-空间。
引力场方程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方 程和从杨振宁与米尔斯理论发展来 的亚原子粒子场方程并称物理学三 大场方程。三大场方程分别把人类 目前所发现的宇宙中的四种相互作 用(万有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本质 揭示出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 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 律

(2)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 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 他事物处在一定的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 过程。
(3)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 也是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区分,联系可分为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 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①古代朴素辩证法 ②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③唯物辩证法
小结: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究竟谁是世界本原
思维能否认识 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旧哲学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 殊的关系。
1、区别: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 律,具体科学则研究局部世界的特殊规律。
2、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通过各 门科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和提炼出一般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同时又反过来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词源学考察
“philosophy(哲学)” 是从古希腊的 philein和sophia两个词演化而来。前者 是“爱”的意思,后者是“智慧”的意思, 合起来即“爱智慧”。
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对“哲学” 一词的使用。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
相对的,无条件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讨论与举例
12
三、时间与空间
(教材第32、33页)
讨论与举例
人们关于时间、空间问题 的思考与追问
13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关
8
2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 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 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该论断: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②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④坚持了唯物史观,反对了唯心史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论与辩证法)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哲学?
(教材第27页)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
思考与讨论
哲学与人们关于世界人生问题的日常思考和感受,有何 联系与区别?
1
哲学的问题
哲学,是“爱智慧” 哲学,思考追问关于世界、人生的一般性、终极性问题 哲学的特点,是抽象性和思辨性 哲学史,即是一部问题史
本专业所属的实践形式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人类历史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方式?
17
教学资料影片赏析
思考与讨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神话、宗教信仰的区别与联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第28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

联系的特点之一:客观性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 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 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 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 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 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 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 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注意分寸”、“掌握火 候”、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质变 P39
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变化
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是发展的渐进性
是对度的突破 是发展渐进性的中断
表现为统一、平衡、静止、相持 表现为静止、平衡等的破坏
漱 , 虽 然 前 一晚凌 晨一点 才睡, 但是我 没觉得 困。洗 漱完我 看了眼 床上的 两只死 猪 , 还 是 决 定不叫 醒他们 了,让 他们睡 一会。 然后我 出发去 找她。 那 天 早 晨 下 着 细 细 密 密的小 雨,车 很少人 很少, 空气很 好,我 沿着路 边往她 的学校 走,听 着 树 叶 偶 尔 被风吹 的哗啦 啦响, 心情就 很好。 在路上 我给她 打电话 ,提示 对方关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
肯定
否定 否定
事物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前进是曲折中的前进 曲折是前进中的曲折
理论意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 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P38
事事有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本科(2018版)第一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本科(2018版)第一章课件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劳动实践——决定性环节 (二)物质生产实践——基础 (三)实践活动——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涵义和特点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1.发展的涵义、实质 2.新事物 (1)涵义 (2)区分的标志 (3)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4)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1.含义 2. 特点: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3.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4.重要意义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含义 2.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3.两种错误的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4.重要意义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含义 2.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3.重要意义 (四)内容和形式 1.含义 2.关系:对立统一、相互作用关系 3.重要意义 (五)本质和现象 1.含义 2.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3.重要意义
(3)扬弃 (4)方法论要求: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具体分 析,否定、肯定。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两次辩证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 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 折的。
(2)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 义。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涵义、方法论 (2)二者关系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 (2)矛盾的主次方面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1)含义 (2)掌握事物的度的重要意义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含义 (2)辩证关系 (3)要求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主要内容 (1)自我否定 (2)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PPT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中包含的三重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 (实践的目的性) 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 思想的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物质生活(基
础和决定作用)
政治生活
改造人自身
精神生活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①社会发展本质上即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 的过程; ②不同实践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A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阶 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
⑧气者,理之依也。
①②⑤⑧属于唯物主义;③④⑥⑦属于唯心主义
(二)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概念的演化
⑴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 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⑵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 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存在
②辩证法及其基本形态 含义: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发展观。 朴素辩证法
辩 证 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③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含义:凡是主张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物质)第二性 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看作是世界 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 础。 某种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 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 主观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矛盾的性质不同,其斗争形式也不同,有两种 基本形式,即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第一章

正文 . 第一章
第 17 页
01
律物 质 世 界 及 其 发 展 的 规
物 质 的 世 界 和 实 践
正文 . 第一章
第 10 页
01
律物 质 世 界 及 其 发 展 的 规
机械唯物主义,也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主要基本观点是将近代 自然科学所认为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原子)看作物质世界的本原。在
物 质 的 世 界 和 实 践
第一节
14一15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也应时代的要 求,逐渐兴起与发展起来。受此影响,人们也对物质结构的认知有了较快的发 展,并且不断地深化。尤其是在自然科学上,特别是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数 十种化学元素相继在这一时期发现。这一时期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创立了化学 原子论,他在实验中发现原子作为最小的单位在化学反应范围内,进行化合与 分解,是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这种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与方法, 反映到哲学上,就逐渐形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其主要基本理 论有: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属性也是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原子是“宇宙之砖 ”,即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
物 质 的 世 界 和 实 践
第一节
而言,就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者是联系不可分的。曾有诗句生动形 象地描述过二者的关系,即:“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简洁的两句诗 彰显了静中有动意,动中有静意,动静相映成趣的哲学思想。由此可以看 出,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同样,承认相对静止,也并不 否定绝对运动。孤立或分开两者中的任一个,即: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将相 对静止绝对化或者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都会走向形而上学不 变论。为此,要始终坚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要始终坚持绝对运动与相互静止的统一就是反对形而上学与相对主义诡 辩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讲课专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课件讲课专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 2、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
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 物主义。
(2)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精神派生物质。
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 心主义
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认识 存在的哲学。
(2)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认 识存在的哲学,它有两种形式:休 谟式不可知论和康德式不可知论。
(1)时间、空间的含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 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 性,特点是三维性。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A、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B、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空间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
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 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 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 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物 质 观
德谟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 = 原子
牛顿
物质 = 客观实在性





物 质 观
“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 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
抽象出来的。”
“物质是 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 反映。”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 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 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 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 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 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 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德 谟 克 利 特
“一切 赫
皆变,
拉 克
无物常 利
驻”。 特
“人不能 两次踏 入同一 条河 流”。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 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 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 上学。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德谟克利特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凡以知,人之性; 可以知,物之理也。
不可知论代表
可知论代表
荀 子
休谟(1711-1776)
康德(1724-1804 )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 识的关系 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主张社会 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 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 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 判了不可知论。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 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将来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
古人曰“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事不竭。”
1/2
1/4
1/8 ……
时间和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广





欧几里德几何学

物质、运动、时间、具有内在的统 一性。
思考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 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一元论
精神

物质

二元论

精神
一 性
多元论
物质世界 精神世界
客观知识世界
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1.物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教学案例
探寻宇宙之砖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大体上
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
思 各自都有哪些特征?从人类
考 题
认识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
物质认识过程的理解?
物质 = 具体的物质形态
由高等动 物的感觉和
由低等生 物的刺激感
理到人类 的意识
一切物质 所具有的反 应特性到低
应性到高等 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
等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 意识形成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 就是社会的产物, 而且只要人类存 在着,它就仍然 是这种产物。”
古人类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
朴素唯物主义唯 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个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原子 部分共性
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质=客观实在性 共性 物主义物质观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 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狼孩卡玛拉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主张社会 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回答世界 是怎样存 在的问题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坚持联系发 展矛盾的观点
坚持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 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 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 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条件
第一信号系统 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 文字
意识是物质世 界的主观映象
“观念的 东西不外是移 入人的头脑中 改造过的物质 的东西而已。”
“天才们无论怎样 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 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 ‘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 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 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 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 二、三尺而已。”
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 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 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
把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的意义。
(王夫之)
非静 不者 动动 也也 。,
2.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
“四方上下曰宇,
佛教
往古来今曰宙。”
“过去、现在、将来为
尸子
世,八方上下为界。”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过去
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现在

墨子
今 旦 暮 。 ”
久 , 合 古
•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神话世界观
宗教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