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专题讲解与练习16---不等式(培优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知识点不等式,在数学的世界里是一种常见的关系式,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七年级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初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内容。

一、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用不等于号<、>、≤、≥等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关系式。

二、不等式的表示1. 等于号:表示两个数相等,例如5=5;2. 大于号:表示大于的关系,例如3>2;3. 小于号:表示小于的关系,例如2<3;4. 大于等于号:表示大于或等于的关系,例如3≥3,3>2;5. 小于等于号:表示小于或等于的关系,例如3≤3,2<3。

三、不等式的性质1. 加减相等性:对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例如a>b,则a+c>b+c;2. 乘除相等性: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式的方向翻转,例如a>b(b>0),则a×c>b×c(c>0);a>b(b>0),则a÷c<b÷c(c>0);a>b(b>0),则a÷c>b÷c(c<0);3. 转换符号:不等式两边同时取反,不等式的方向翻转,例如-b<-a,则a>b;4. 移项:当不等式的符号改为“=”时,其左右两边可以通过移动数字和符号的方式转化来实现,例如a+b>c,可化为a>c-b。

四、不等式的求解不等式的求解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关系,通过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推导出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若a+b>c,且c+2<5,则求a+b的最小值。

解:由题得,a+b>c,即a+b-c>0;c+2<5,即c<3。

七年级关于不等式知识点

七年级关于不等式知识点

七年级关于不等式知识点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中,最基本的不等式就是一次不等式,即形如ax+b>c的式子。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为七年级学生详细介绍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点。

一、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说两个物体中有一个比另一个大或小。

其中,大于号“>”表示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小于号“<”则表示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等于号“=”表示两个数相等。

例如:5>3表示5大于3,3<5表示3小于5,7=7表示7等于7。

二、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就是求出使其成立的解集,也就是不等式中“x”的取值范围。

解不等式的过程可以利用数轴来展示。

以不等式2x+5>3为例,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2x>−2,再除以2,得到x>−1。

用数轴表示即可得到解集{x│x>−1}。

三、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式的成立关系不变。

例如:若a>b,则a+3>b+3。

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的成立关系不变;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式的成立关系改变。

例如:若a>b(且a,b>0),则2a>2b;若a>b(且a,b<0),则2a<2b。

四、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当不等式是一次不等式时,我们可以通过移项、整理得到解集。

以不等式2x+5>3为例:2x+5>32x>−2x>−1所以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另外,在考虑解一次不等式时,相比于方程,注意不等式中的不等号方向要考虑。

五、不等式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不等式也有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商场优惠活动中,满减活动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在解决物理、经济、生物等实际问题中,不等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举例:某家超市举办活动,满100元减20元,如果小明想买两瓶价值为30元的矿泉水和一袋价值为40元的薯片,问他还需要购买多少元的商品才能享受满减活动?解:设他还需购买x元的商品,因为他已经买了90元(两瓶矿泉水30元×2+薯片40元),所以有不等式90+x>100,整理解得x>10。

(完整版)初一数学培优专题讲义

(完整版)初一数学培优专题讲义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第一讲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一、知识结构框图:数二、绝对值的意义:(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也可以写成:()()() ||0a aa aa a⎧⎪⎪=⎨⎪-⎪⎩当为正数当为0当为负数说明:(Ⅰ)|a|≥0即|a|是一个非负数;(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三、典型例题例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b、c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则代数式|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A )A.-3a B. 2c-a C.2a-2b D. b解:| a | + | a+b | + | c-a | - | b-c |=-a-(a+b)+(c-a)+b-c=-3a分析:解绝对值的问题时,往往需要脱去绝对值符号,化成一般的有理数计算。

脱去绝对值的符号时,必须先确定绝对值符号内各个数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脱去绝对值符号。

这道例题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判断绝对值符号内数的符号,从而去掉绝对值符号,完成化简。

例2.已知:z x <<0,0>xy ,且x z y >>, 那么y x z y z x --+++的值( C )A .是正数B .是负数C .是零D .不能确定符号解:由题意,x 、y 、z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所以分析: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形结合的重要载体是数轴。

这道例题中三个看似复杂的不等关系借助数轴直观、轻松的找到了x 、y 、z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我们顺利化简铺平了道路。

虽然例题中没有给出数轴,但我们应该有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3.(分类讨论的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分析:从题目中寻找关键的解题信息,“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意味着甲乙两数符号相反,即一正一负。

初中数学培优专题学习专题16 不等式

初中数学培优专题学习专题16 不等式

专题16 不等式(组)阅读与思考客观世界与实际生活既存在许多相等关系,又包含大量的不等关系,方程(组)是研究相等关系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组)是探求不等关系的基本工具,方程与不等式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解题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只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但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且还要考虑这个数的正负性.2. 解不等式组与解方程组的主要区别是:解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对几个方程进行“代入”或“加减”式的加工,但在解不等组时,我们只能对某个不等式进行变形,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求公共部分.通俗地说,解方程组时,可以“统一思想”,而解不等式组时只能“分而治之”.例题与求解【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t x x x 235352恰好有5个整数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2116-<<-tB 、2116-<≤-tC 、2116-≤<-tD 、2116-≤≤-t(2013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试题)解题思路:把x 的解集用含t 的式子表示,根据题意,结合数轴分析t 的取值范围. 【例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71005)2(<>---x n m x n m 的解集为那么关于x 的不等式)0(≠>m n mx 的解集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关于x 的不等式,求出m ,n 的值或m ,n 的关系. 【例3】已知方程组⎩⎨⎧=+=-62y mx y x 若方程组有非负整数解,求正整数m 的值.(天津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组,求出m 的取值范围.【例4】已知三个非负数a ,b ,c 满足3a +2b +c =5和2a +b -3c =1,若m =3a +b -7c ,求m 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江苏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本例综合了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用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m ,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这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在约束条件下,求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例6】设765,4321,,,,,x x x x x x x 是自然数,7654321x x x x x x x <<<<<<,654543432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10,7654321765=++++++=+x x x x x x x x x x 又,求321x x x ++的最大值.(“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代入消元,利用不等式和取整的作用,寻找解题突破口.【例6】已知实数a ,b 满足,10,41≤-≤≤+≤b a b a 且a -2b 有最大值,求8a +2003b 的值. 解题思路:解法一:已知a -b 的范围,需知-b 的范围,即可知a -2b 的最大值得情形. 解法二:设a -2b =m (a +b )+n (a -b )=(m +n )a +(m -n )b能力训练A 级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4321432≥-≤+x mx x m 的解集是那么m 的值是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2、不等式组⎩⎨⎧<->+5242b x a x 的解集是20<<x ,那么a +b 的值为(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3、若a +b <0,ab <0,a <b ,则b b a a --,,,的大小关系用不等式表示为(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4、若方程组⎩⎨⎧+=++=+36542m y x m y x 的解x ,y 都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河南省中考试题)5、关于x 的不等式x a ax +>+33的解集为3-<x ,则a 应满足( ) A 、a >1 B 、a <1 C 、1≥a D 、1≤a(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预赛试题)6、适合不等式21414312-≥+->-x x x 的x 的取值的范围是( )7、已知不等式0)2)(1(>+-x mx 的解集23-<<-x 那么m 等于( )A 、31 B 、31- C 、3 D 、-3 8、已知0≠a ,下面给出4个结论:①012>+a ;②012<-a ;③1112>+a ④1112<-a ,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江苏省竞赛试题)9、当k 为何整数值时,方程组 ⎩⎨⎧-=-=+ky x y x 3962有正整数解?(天津市竞赛试题)10、如果⎩⎨⎧==21y x 是关于x ,y 的方程08)12(2=+-+-+by ax by ax 的解,求不等式组⎪⎩⎪⎨⎧+<-+>-331413x ax bx a x 的解集1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03b x a x 的整数解有且仅有4个:-1,0,1,2那么,适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所有可能的整数对(a ,b )共有多少个?(江苏省竞赛试题)B 级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03≥+ax 的正整数解为1,2,3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2、若不等式组⎩⎨⎧-≥-≥+2210x x a x 有解,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海南省竞赛试题)3、已知不等式03≤-a x 只有三个正整数解,那么这时正数a 的取值范围为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4、已知1121<-<-x 则12-x的取值范围为 . (“新知杯”上海市竞赛试题)5、若正数a ,b ,c 满足不等式组 ⎪⎪⎪⎩⎪⎪⎪⎨⎧<+<<+<<+<b c a b a c b a c b a c 4112535232611,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 b <c <aC 、c <a <bD 、不确定(“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6、一共( )个整数x 适合不等式99992000≤+-x xA 、10000B 、20000C 、9999D 、80000(五羊杯“竞赛试题)7、已知m ,n 是整数,3m +2=5n +3,且3m +2>30,5n +3<40,则mn 的值是( ) A 、70 B 、72 C 、77 D 、84 8、不等式5+>x x 的解集为( ) A 、25<x B 、25>x C 、25-<x D 、25->x (山东省竞赛试题)9、31,2351312++---≥--x x xx x 求已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10、已知x ,y ,z 是三个非负有理数,且满足3x +2y +z =5,x +y -z =2,若s =2x +y -z ,求s 的取值范围.(天津市竞赛试题)1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 ,对于n 存在正整数k 使137158<+<k n n 成立.12、已知正整数a ,b ,c 满足a <b <c ,且1111=++cb a ,试求a ,b ,c 的值.。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讲解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符号,它是“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的简称。

在数学中,不等式和等式一样重要,经常出现在数学题中。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将涉及到一些基础的不等式知识。

今天,我们将学习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的讲解。

一、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是一种比较两个数大小关系的符号表示。

如“1<2”,表示“1小于2”,“4≥3”,表示“4大于等于3”。

二、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例如:3x > 6,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6x > 12,x > 2。

再例如:5y < 10,两边同时乘以1/2,得到2.5y < 5,y < 2。

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式的方向改变。

例如:6a > 24,两边同时乘以-1,得到-6a < -24,a < -4。

再例如:9b < -18,两边同时乘以-1/9,得到-b > 2,b < -2。

3、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时,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例如:2x > 10,两边同时加上-4,得到2x-4 > 6,x > 3。

再例如:5y < -3,两边同时加上2,得到5y+2 < -1,y < -0.6。

4、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时,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例如:3a < 9,两边同时减去2,得到3a-2 < 7,a < 3。

再例如:4b > 8,两边同时减去3,得到4b-3 > 5,b > 2。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实质上是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项相等,但要注意要根据不等式的方向确定正负性。

例如:4x-5 > 7,首先将-5移到右边:4x > 12,然后将4移到左边:x > 3。

再例如:7y+2 ≤ 23,首先将2移到右边:7y ≤ 21,然后将7移到左边:y ≤ 3。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6 不等式_答案[精品]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6 不等式_答案[精品]

专题16 不等式(组)例1 C 提示:解不等式组得3220t x -<<,则5个整数解为x =19,18,17,16,15.结合数轴分析,应满足14≤3-2t <15,故-6<t ≤1162t -<≤-.例2 1345x < 提示:(2)5m n x m n ->+,20m n -<,51027m n m n +=-,0m <,1345m n =.例3 1m =或3m = 提示:解方程组得81621x m my m ⎧=⎪⎪+⎨-⎪=⎪+⎩,由,0x y ≥⎧⎨≥⎩得-1≤m ≤0例4 提示:由已知条件得325213a b ca b c +=-⎧⎨+=+⎩ ,解得73711a c b c =-⎧⎨=-⎩,m=3c -2.由000a b c ≥⎧⎪≥⎨⎪≥⎩ 得73071100c c c -≥⎧⎪-≥⎨⎪≥⎩,解得37711c ≤≤,故m 的最大值为111-,最小值为57- 例5先用x 1和x 2表示x 3,x 4,…,x 7,得312423125341264512756122233558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因此x 1+x 2+x 3+x 4+x 5+x 6+x 7= 2 010. 于是得121201013113100()20220xx x -==+-.因为x 2是自然数,所以1113()220x -是整数,所以x 1是10的奇数倍.又因为x 1<x 2,故有三组解:x 1=10,x 2=94,或x 1=30,x 2=81,或x 1=50,x 2=68. 因此x 1+x 2的最大值为50+68=118,所以x 1+x 2 +x 3的最大值为2(x 1+x 2)=2×118=236. 例6解法一 :∵0≤a -b ≤1①,1≤a +b ≤4 ②,由②知-4≤-a -b ≤-1③, ①+③得-4≤-2b ≤0,即-2≤-b ≤0④,①+④得-2≤a -2b ≤1要使a —2b 最大,只有a -b =1且-b =0. ∴a =1 且b =0,此时8a +2003b =8.解法二 :设a -2b=m(a+b)+n(a -b)=(m+n)a+ (m -n)b,知12m n m n +=⎧⎨-=-⎩,解得1232m n ⎧=-⎪⎪⎨⎪=⎪⎩. 而()11222a b -≤-+≤-,()33022a b ≤-≤,∴a -2b=()12a b -++()32a b -∴-2≤a -2b ≤1当a —2b 最大时,a +b=1,a -b=1∴b=0,a=1,此时8a +2003b =8.A 级 1.9102.11. 1提示:原不等式组变形为4252x a b x >-+<由解集是0<x <2知40502a b -=⎧⎪⎨+=⎪⎩,解得21a b =⎧⎨=-⎩故a +b =2+(-1)=13.a <-b <b <-a4.52<m <75.B 提示:由ax +3a >3+x ,得(a -1)(x +3)>0,.由不等式的解集为x <-3知x +3<0, 所以a -1<0,得a <1.6.C7.B8.C9.k =2或3.10. 提示:由非负数性质求得a =2,b =5,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3.11.原不等式组等价于322ax b b x ⎧≥⎪⎪⎨⎪-<<⎪⎩,因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一1,0,1,2不是对称地出现, 所以其解不可能是22bbx -<<必有32ab x ≤<,由整数解的情况可知213a -<≤-,232b<≤得a =-5,-4,-3;b =5,6.故整数对(a ,b )共有2×3=6对.B 级 1.314a -≤<- 提示:由题意可知:3x a ≤-.由正整数解为1,2,3知334a ≤-<-,解得314a -≤<- 2.a ≥-1 提示:原不等式组变形为1x ax≥-⎧⎨≤⎩由不等式组有解知-a ≤1,故a ≥-1 3. 9≤a <12 4.211x ->5. B 提示:原不等式组变形为1736c a b c c ≤++<,5823a a b c a <++<,71524b a b c b <++<.6. C 示:若x ≥2000,则(x -2000)+x ≤9999,即2000≤x ≤5999, 共有4 000个整数; 若0≤x <2000,则(x -2000)+x ≤9999.2000≤9999,恒成立,又有2000个整数适合若x <0,则2000-x +(-x ) ≤9999即-3999.5≤x <0,共有3999个整数适合,故一共有 4000+2 000+3999 = 9 999个整数适合.7. D 8.C 提示:由原不等式得x 2>(x +5)29.提示:解不等式,得711x ≤,原式=()()()41223143x x x x -≥⎧⎪---≤<⎨⎪<-⎩,从而知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3311- 10.提示:s =x +2,2≤s ≤311.提示:由871513n n k <<+,得151387n k n +<<,即7687k n >> .又n 与k 是都是正整数,显然n >8,当n 取9,10,11,12,13,14时,k 都取不到整数. 当n =15时,9010578k <<,即61121378k << 此时是k =13故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 =15,k =13. 12.由a b c <<得111a b c >>,故1113a b c a ++<,即31,3a a ><,又因为1a >,故a=2,从而有1112b c +=,又11c b <,则212b >,即b <4,又b >a=2,得b=3,从而得c=6,故a=2,b=3,c=6即为所求.。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梳理不等式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许多数学领域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习不等式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七年级的数学内容出发,对不等式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概念和应用。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描述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工具。

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b>c或ax+b<c,其中a、b、c都是实数,且a≠0。

不等式中的符号>(大于)或<(小于)表示大小关系,称为不等号。

二、不等式的性质在了解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后,我们需要掌握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1.如果一个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不等式的符号不变。

2.如果一个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正数,不等式的符号不变。

3.如果一个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负数,不等式的符号反向。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了解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键是将未知量(一般是x)移到不等式左边,将常数移到不等式右边。

需要注意的是,当不等号两边都乘以负数时,不等式的符号要反向。

举个例子,对于不等式2x+1>5,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求解:2x+1>52x>4x>2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2}。

四、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学习了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后,可以通过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商场正在打折,一种商品原价为120元,现在打8折。

假设小明要用不超过100元的价格购买这种商品,他能否达成目标?解:小明要用不超过100元的价格购买商品,设该商品的折扣后价为x元,则有不等式0.8×120≤x≤100。

0.8×120≤x表示商品的真实价格不会高于打折前的价格,即实际价格要小于等于折扣后的价格,而x≤100表示小明的购买价格不超过100元,不等式解得56≤x≤100。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初中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初中

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初中不等式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不仅在初中阶段,而且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也应用非常广泛。

在不等式中,学习不同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等式,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不等式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代数不等式以及几何不等式等等。

一、不等式的定义与性质1. 定义:不等式是两个数或者两个算式之间用“<”、“>”、“≤”、“≥”等符号连接而成的关系。

不等式中,左边的数或者算式称为不等式的左边,右边的数或者算式称为不等式的右边。

2. 性质:(1)不等式中,将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式的不等关系不变。

例如:a < b,那么a + c < b + c;a > b,那么a - c >b - c。

(2)不等式中,将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式的不等关系不变。

例如:a < b,且c > 0,那么ac < bc;a > b,且c > 0,那么a/c > b/c。

(3)不等式中,将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式的不等关系反转。

例如:a < b,且c < 0,那么ac > bc;a > b,且c < 0,那么a/c < b/c。

二、代数不等式1. 基本不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1 + 2 + 3 + … + n < n²。

证明: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1 + 2 + 3 + … + n = n(n + 1)/2,因此,不等式可以改写为n(n + 1)/2 < n²,简化得n < (n + 1)/2,两边同乘以2可得2n < n + 1,即n < 1 + n,恒成立。

2. 绝对值不等式:对于实数a和b,有|a + b| ≤ |a| + |b|。

证明:不妨设a ≥ 0,b ≥ 0,那么|a + b| = a + b = |a| + b ≤ |a| + |b|;若a ≥ 0,b ≤ 0,那么|a + b| ≤ |a| + |b| = a - b,两边加上b得a +b ≤ a + b,恒成立;若a ≤ 0,b ≥ 0,那么|a + b| ≤ |a| + |b| = -a + b,两边加上a得b≤ b,恒成立;若a ≤ 0,b ≤ 0,那么|a + b| = -a - b = -|a| - |b| ≤ -|a + b|,即|a + b| ≤ |a| + |b|。

初一数学七下不等式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一数学七下不等式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一数学七下不等式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1.不等式是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不等式的解是指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的不等式组。

3.不等式有三个基本性质: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练:1.选项(D)。

2.解集为$x\in(-\infty,1]\cup[3,+\infty)$,正确选项为(B)。

3.解集为$x\in(-1,2]$,正确选项为(C)。

4.选项(D)。

5.因为$x>1$,所以$a>x>1$,即$a>1$,正确选项为(A)。

6.将$y_1<y_2$代入得$5x<8$,即$x<\frac{8}{5}$,正确选项为(B)。

7.解为$x=3,4,5,6,7,8,9$,共7个整数解,正确选项为(C)。

8.点P的横坐标大于1,纵坐标小于2,因此P在第四象限,正确选项为(D)。

9.解集为$x\in(-\infty,-2)\cup(1,+\infty)$,正确选项为(B)。

10.设答对$x$题,则得分为$4x-2(25-x)=6x-50$分。

因为得分不低于60分,所以$6x-50\geqslant 60$,解得$x\geqslant18\frac{1}{3}$,因此至少答对19题,正确选项为(D)。

11.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8元,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1.5元。

某人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x千米,出租车费为15.5元。

求x的最大值。

解: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8 + 1.5⌈x-3⌉ = 15.5,其中⌈x-3⌉表示向上取整。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义16---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提高篇)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义16---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提高篇)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义16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提高篇)1.关于x的二次函数y1=kx2+(2k﹣1)x﹣2(k为常数)和一次函数y2=x+2.(1)求证:函数y1=kx2+(2k﹣1)x﹣2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2)已知函数y1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等于3,①试求此时k的值;②若y1>y2,试求x的取值范围.【分析】(1)证明△=b2﹣4ac≥0,便可得结论;(2)①函数y1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等于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k的方程,便可求解;②分k=1和k=−15两种情况,依据y1>y2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解之可得.【解答】解:(1)∵△=(2k﹣1)2+8k=4k2﹣4k+1+8k=4k2+4k+1=(2k+1)2≥0,∴函数y1=kx2+(2k﹣1)x﹣2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2)①设kx2+(2k﹣1)x﹣2=0的两根为x1,x2,则x1+x2=−2k−1k,x1x2=−2k,∴(x1−x2)2=(x1+x2)2−4x1x2=(2k+1)2k2,∵函数y1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等于3,∴|x1﹣x2|=3,∴(2k+1)2k2=32,解得,k=1或k=−1 5;②当k=1时,y1=(x+2)(x﹣1),y2=x+2∵y1>y2,∴(x+2)(x﹣1)>x+2,即(x+2)(x﹣2)>0,解得:x<﹣2或x>2;当k=−15时,∵y1>y2,∴−15(x+2)(x+5)>x+2,即(x+2)(x+10)<0,解得:﹣10<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及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二次函数y1=−12x2+bx+c(b,c是常数)与一次函数y2=kx+c(k是常数,k≠0).(1)若y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2,0),求b,c的值;(2)若y1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2c(a是常数,a≠0)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求出y1的函数关系式;(3)若k+b=3,当x≥2时,y1<y2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分析】(1)抛物线的对称轴x=−b2a=b=2,当x=2时,y1=0,即可求解;(2)由平移的性质即可求解;(3)两个函数交点的横坐标为2或2b﹣2k,当x≥2时,y1<y2恒成立,即:2b﹣2k≥2,即可求解.【解答】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x=−b2a=b=2,当x=2时,y1=−12x2+bx+c=﹣2+4+c=0,解得:c=﹣2,故b=2,c=﹣2;(2)由题意得:a=−12,则y=−12(x+2)2+2c+1=−12x2﹣2x+2c﹣1=−12x2+bx+c,故2c﹣1=c,解得:c=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2x2﹣2x+1;(3)联立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并整理得:x2=2b﹣2kx,解得:x=0或2b﹣2k,又∵k+b=3,故两个函数的交点的横坐标为0或6﹣4k,当6﹣4k≤0时,即k≥1.5时,恒有y1<y2;当0<k<1.5时,6﹣4k≤2,即1≤k<1.5;当k<0时,6﹣4k≤2,解得k≥1,故无解;当k=1时,b=2,当x=2时,有y1=y2,综上,k>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图形的平移、解不等式等,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3.如图,抛物线y1=ax2+c的顶点为M,且抛物线与直线y2=kx+1相交于A、B两点,且点A在x 轴上,点B的坐标为(2,3),连结AM、BM.(1)a=1,c=﹣1,k=1(直接写出结果);(2)当y1<y2时,则x的取值范围为﹣1<x<2(直接写出结果);(3)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BP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ABP 的最大面积及点P坐标.【分析】(1)将点B的坐标(2,3)代入y2=kx+1求得k值;再令y2=0,可求得点A的坐标;将A(﹣1,0)、B(2,3)代入y1=ax2+c,解方程组可求得a和c的值;(2)由A(﹣1,0)、B(2,3),结合函数图象可得答案;(3)如图,设平行于直线y2=x+1的直线解析式为:y3=x+b,则该直线与抛物线在第四象限相切时,△ABP的面积最大,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可求得b值,从而可得点P坐标及y3=x+b 的解析式,从y3=x+b与x轴的交点C向直线y2=kx+1作垂线段CD,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中,可求得CD的长;求得AB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1)将点B的坐标(2,3)代入y2=kx+1得:3=2k+1解得:k=1∴y2=x+1令y2=0得:0=x+1解得:x=﹣1∴A(﹣1,0)将A(﹣1,0)、B(2,3)代入y1=ax2+c得:{0=a+c3=4a+c解得:a=1,c=﹣1故答案为:1,﹣1,1;(2)∵A (﹣1,0)、B (2,3)∴结合图象可得:当y 1<y 2时,则x 的取值范围为﹣1<x <2故答案为:﹣1<x <2;(3)在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ABP 的面积最大.如图,设平行于直线y 2=x +1的直线解析式为:y 3=x +b由{y 2=x 2−1y 3=x +b得:x 2﹣1=x +b ∴x 2﹣x ﹣1﹣b =0令△=0得:1﹣4(﹣1﹣b )=0解得:b =−54∴y 3=x −54,∴x 2﹣x ﹣1+54=0解得:x 1=x 2=12∴P (12,−34) ∴当点P 坐标为(12,−34)时,△ABP 的面积最大 设y 3=x −54与x 轴交于点C ,则点C 坐标为:(54,0),过点C 作CD ⊥AB 由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知线段CD 的长度即为△ABP 的高的长度∵y 2=x +1与x 轴所成锐角为45°∴△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54−(﹣1)=94∴CD =√2=94√2=9√28 ∵A (﹣1,0)、B (2,3)∴AB =√(2+1)2+32=3√2∴△ABP 的面积为:12×3√2×9√28=278∴在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ABP 的面积最大;△ABP 的最大面积为278;点P坐标为(12,−34).【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的相关字母、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的动点的存在性、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的关系等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难度.4.已知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函数y 1=ax 2﹣2ax +b ,y 2=﹣ax +b ,其中ab ≠0.(1)求证:函数y 2的图象经过函数y 1的图象的顶点;(2)设函数y 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为M ,若点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M '在函数y 1图象上,求a ,b 满足的关系式;(3)当﹣1<x <1时,比较y 1与y 2的大小.【分析】(1)将函数y 1的解析式配方,即可找出其顶点坐标,将顶点坐标代入函数y 2的解析式中,即可证得结论;(2)设函数y 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M (m ,0),则点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M '(﹣m ,0),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am +b =0am 2+2am +b =0,解得b =﹣3a ; (3)两函数解析式做差,即可得出y 1﹣y 2=ax (x ﹣1),根据x 的取值范围可得出x (x ﹣1)的符号,分a >0或a <0两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证明:∵y 1=ax 2﹣2ax +b =a (x ﹣1)2﹣a +b ,∴函数y 1的顶点为(1,﹣a +b ),把x =1代入y 2=﹣ax +b 得,y =﹣a +b ,∴函数y 2的图象经过函数y 1的图象的顶点;(2)设函数y 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M (m ,0),则点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M '(﹣m ,0),由题意可知{−am +b =0am 2+2am +b =0,解得b =﹣3a ; (3)∵y 1=ax 2﹣2ax +b ,y 2=﹣ax +b ,∴y 1﹣y 2=ax (x ﹣1).∵﹣1<x <1,∴当﹣1<x <0,x (x ﹣1)>0.当0<x <1,x (x ﹣1)<0,当x =0,x (x ﹣1)=0, ∴y 1=y 2;当a >0且﹣1<x <0时,ax (x ﹣1)>0,y 1>y 2;当a >0且0<x <1时,ax (x ﹣1)<0,y 1<y 2;当a <0且﹣1<x <0时,ax (x ﹣1)<0,y 1<y 2;当a <0且0<x <1时,ax (x ﹣1)>0,y 1>y 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抛物线C :y 1=﹣x 2+bx +4.(1)如图,抛物线与x 轴相交于两点(1﹣m ,0)、(1+m ,0).①求b 的值;②当n ≤x ≤n +1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为3,求n 的值.(2)已知直线l :y 2=2x ﹣b +9,当x ≥0时,y 1≤y 2恒成立,求b 的取值范围.【分析】(1)﹣x2+bx+4=0,x1+x2=b−1=1﹣m+1+m=2,b=2;(2)分n+1≤1即n≤0、n≤1≤n+1即0≤n≤1、iii:n≥1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3)①:△≤0,(2﹣b)2﹣4(5﹣b)≤0;②:△>0,则b>4或b<﹣4,即可求解.【解答】解:(1)﹣x2+bx+4=0x1+x2=b−1=1﹣m+1+m=2,b=2;(2)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i:n+1≤1即n≤0,当x=n+1时,y有最大值,﹣(n+1)2+2(n+1)+4=3,n=±√2,又∵n≤0,∴n=−√2,ii:n≤1≤n+1即0≤n≤1,当x=1时y有最大值,﹣12+2<1+4=3不成立,iii:n≥1时,当x=n时,y有最大值,﹣n2+2n+4=3,解得n=1±√2,又∵n≥1,∴n=1+√2,综上所述:n=−√2或n=1+√2;(3)y1≤y2,﹣x2+bx+4≤2x﹣b+9,x2+(2﹣b)x+5﹣b≥0,①:△≤0,(2﹣b)2﹣4(5﹣b)≤0,﹣4≤b≤4;②:△>0则b>4或b<﹣4,i:−2−b2>0,不成立,ii:{−2−b2≤05−b≥0,b≤2,又∵b>4或b<﹣4,∴b<﹣4,综上所述b≤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主要考查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要求学生非常熟悉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顶点等点坐标的求法,及这些点代表的意义及函数特征.6.如图,已知直线y1=﹣x+3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抛物y2=ax2+bx+c经过点B,C并与x轴交于点A(﹣1,0).(1)求抛物线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的顶点D坐标(1,4);(2)当y2<0时、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x<﹣1或x>3;(3)当y1<y2时、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0<x<3;(4)将抛物线y2向下平移,使得顶点D落到直线BC上,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y=x2+2x+1.【分析】(1)列方程得到C(0,3),B(3,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由图象即可得到结论;(3)由图象即可得到结论;(4)当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对于y1=﹣x+3,当x=0时,y=3,∴C(0,3),当y=0时,x=3,∴B(3,0),∵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抛物线过点C(0,3),∴3=a(0+1)(0﹣3),解得:a=1,∴y=(x+1)(x﹣3)=x+2x+3,∴顶点D(1,4);(2)由图象知,当y2<0时、x的取值范围为:x<﹣1或x>3;(3)由图象知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为:0<x<3;(4)当x=1时,y=﹣1+3=2,∵抛物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x2+2x+1.故答案为:(1)(1,4);(2)x<﹣1或x>3;(3)0<x<3;(4)y=﹣x2+2x+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取函数的解析式,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已知抛物线y1=ax2+k经过点(﹣2,﹣2)和(0,2)(1)求y1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抛物线y1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12.【分析】(1)依题意得:k=2,将点(﹣2,﹣2)代入函数表达式得:﹣2=4a+2,解得:a=﹣1,即可求解;(2)y2=﹣(x﹣1)2+2,联立①②并解得:x=12,即可求解.【解答】解:(1)依题意得:k=2,将点(﹣2,﹣2)代入函数表达式得:﹣2=4a+2,解得:a=﹣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x2+2…①;(2)y2=﹣(x﹣1)2+2…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1 2,从图象可以看出,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1 2;故答案为:x<1 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主要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的方式来求解不等式.8.已知二次函数y=﹣x2+4x+m.(1)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2)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6,0),与y轴交于点B,点P是二次函数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B+P A的值最小时,求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可知△>0,从而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然后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即可;(2)连结AB,与对称轴交于点P,此时PB+P A最小.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B(0,1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于是得到结论;(3)根据图象即可求得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42+4m>0.解得:m>﹣4.(2)连结AB,与对称轴交于点P,此时PB+P A最小.把(6,0)代入y =﹣x 2+4x +m ,得﹣62+4×6+m =0.解得m =12.故该抛物线解析式是y =﹣x 2+4x +12当x =0时,y =12,则B (0,12).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mx +n ,∵A (6,0),B (0,12),∴{6m +n =0n =12,解得∴{m =−2n =12,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x +12,∵y =﹣x 2+4x +12=﹣(x ﹣2)2+16,∴对称轴是直线x =2.把x =2代入y =﹣2x +12得,y =﹣4+12=8,∴P (2,8);(3)∵A (6,0),B (0,12),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0或x >6.【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到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一次函数y =﹣2x +6的图象与y 轴交于A 点,与x 轴交于B 点,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x 取何值时,﹣2x +6>﹣x 2+bx +c >0;(3)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ABP 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 坐标以及△ABP 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先求出一次函数y =﹣2x +6与y 轴、x 轴交点A 、B 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得到答案;(3)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PQ 交AB 于点Q ,先利用图象上点的特征表示出P 、Q 两点的坐标,再求出PQ 的长,进而表示出△ABP 的面积,利用顶点坐标求最值.【解答】解:∵一次函数y =﹣2x +6的图象与y 轴交于A 点,与x 轴交于B 点,∴A (0,6),B (3,0),∵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c =6−9+3b +c =0, 解得:{b =1c =6,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解析式为:y =﹣x 2+x +6;(2)当y =0时,﹣x 2+x +6=0,解得x 1=﹣2,x 2=3,∴抛物线与x 轴交点坐标为(﹣2,0),(3,0),当﹣2<x <0或x >3时,﹣2x +6>﹣x 2+bx +c ,但只有当﹣2<x <0时,﹣2x +6>﹣x 2+bx +c >0,当﹣2<x <0时,﹣2x +6>﹣x 2+bx +c >0;(3)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PQ 交AB 于点Q ,由点P在y=﹣x2+x+6的图象上,可设P(m,﹣m2+m+6)(0<m<3),则Q(m,﹣2m+6),则PQ=﹣m2+m+6+2m﹣6=﹣m2+3m,∴S△ABP=12OB×PQ=12×3×(﹣m2+3m)=−32(m−32)2+278,∵﹣2<0,∴当m=32时,即P点坐标为(32,214)时,S△ABP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78.【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观察图象、求出特殊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二次函数y=x2﹣4x+3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交于点A及点B,与y轴交于点C.(1)求点A、B、C的坐标;(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x﹣1≥x2﹣4x+3的x的取值范围;(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 A+PC最小,求点P坐标及P A+PC的最小值.【分析】(1)根据题意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函数图象点A以及点A右边的部分,点B以及点B左边的部分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为不等式的解集;(3)根据点B 是点C 关于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对称的点,于是得到直线AB 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点P ,P A +PC 最小值=AB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 ,把x =2代入y =x ﹣1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在y =x 2﹣4x +3中,令x =0,得y =3,∴C (0,3),解{y =x 2−4x +3y =x −1得,{x =1y =0,{x =4y =3, ∴A (1,0),B (4,3);(2)由图象可知,满足kx +b ≥x 2﹣4x +m 的x 的取值范围为:1≤x ≤4;(3)存在,∵点B 是点C 关于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对称的点,∴直线AB 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点P ,则P A +PC 最小值=AB ,∴AB =√(4−1)2+(3)2=3√2,把x =2代入y =x ﹣1得,y =1,∴P (2,1),P A +PC 最小值=3√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轴对称的性质,难点在于求出点B 的坐标.11.直线y 1=x +m 与抛物线y 2=ax 2+bx +c 交于P 、Q (2,3)两点,其中P 在x 轴上,Q (2,3)是抛物线y 2的顶点.(1)求y 1与y 2的函数解析式;(2)求函数值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求出Q 点的坐标,再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再把Q 、P 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a 的值即可;(2)根据函数的性质和交点坐标得出即可.【解答】解:(1)把点Q(2,3)代入y=x+m,∴3=2+m,∴m=1,∴y1=x+1,∴令y=0,x+1=0,∴x=﹣1,∴P(﹣1,0),∴顶点为(2,3),∴设抛物线y=a(x﹣2)2+3,把P(﹣1,0)代入得:0=a(﹣1﹣2)2+3,解得:a=−1 3,∴y2=−13(x−3)2+3,即y=−13x2+43x+53;(2)∵直线y1=x+1与抛物线y2=−13(x﹣3)2+3交于P(﹣1,0)、Q(2,3)两点,∴函数值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1<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能求出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12.已知抛物线y=x2+(1﹣3m)x﹣3m,(−14<m≤2).直线l:y=(k+1)x﹣3m+4.(1)若该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4,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证明:该抛物线与直线l必有两个交点.(3)若该抛物线经过点(t,﹣4),且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2+(1﹣3m)x﹣3m≥﹣4都成立;当k﹣2≤x≤k时,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2k+1.求直线l的解析式.【分析】(1)依题意可知﹣3m=﹣4,即可求解;(2)将y=(k+1)x﹣3m+4代入y=x2+(1﹣3m)x﹣3m,整理得:x2﹣(k+3m)x﹣4=0,△=[﹣(k+3m)]2﹣4×(﹣4)=(k+3m)2+16>0,即可求解;(3)分k<1、1≤k≤3、k>3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1)依题意可知﹣3m=﹣4,解得:m=4 3,∴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x2−3x−4=(x−32)2−254,∴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2,−254).(2)联立y=(k+1)x﹣3m+4和y=x2+(1﹣3m)x﹣3m并整理得:x2﹣(k+3m)x﹣4=0,∵△=[﹣(k+3m)] 2﹣4×(﹣4)=(k+3m)2+16>0,∴该抛物线与直线l必有两个交点.(3)∵由抛物线经过点(t,﹣4),且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2+(1﹣3m)x﹣3m≥﹣4都成立,∴抛物线y=x2+(1﹣3m)x﹣3m的最小值为﹣4,∵y=x2+(1﹣3m)x﹣3m=(x+1−3m2)2−3m−(1−3m2)2=(x+1−3m2)2−9m2+6m+14,∴−9m2+6m+14=−4,整理得3m2+2m﹣5=0,解得m=1或m=−53(−53<−14,舍去),∴当m=1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x﹣1)2﹣4,①当k<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k时,y min=k2﹣2k﹣3,∴k2﹣2k﹣3=﹣2k+1,解得k=﹣2或k=2(舍去),∴直线l的解析式为y=﹣x+1;②当k﹣2≤1≤k时,即1≤k≤3,当x=1时,y min=﹣4=﹣2k+1,解得k=5 2,∴直线l的解析式为y=72x+1;③当k﹣2>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k﹣2时,y min=(k﹣2)2﹣2(k﹣2)﹣3,∴(k﹣2)2﹣2(k﹣2)﹣3=﹣2k+1,解得k1=k2=2(舍去),综上,直线l的解析式为y=﹣x+1或y=72x+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和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函数图象的交点,根据交点处图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不等式的解集.13.如图,二次函数y=(x+2)2+m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C,点B在抛物线上,且与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A(﹣1,0)及点B.(1)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满足(x+2)2+m≥kx+b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将点A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m的值,再根据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C的坐标,然后求出点B 的坐标,最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求解即可;(2)根据函数图象点A 以及点A 右边的部分,点B 以及点B 左边的部分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1)∵抛物线y =(x +2)2+m 经过点A (﹣1,0),∴0=1+m ,∴m =﹣1,∴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2﹣1=x 2+4x +3,∴点C 坐标(0,3),∵对称轴x =﹣2,B 、C 关于对称轴对称,∴点B 坐标(﹣4,3),∵y =kx +b 经过点A 、B ,∴{−k +b =0−4k +b =3, 解得{k =−1b =−1,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1;(2)由图象可知,满足(x +2)2+m ≥kx +b 的x 的取值范围为x ≤﹣4或x ≥﹣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难点在于求出点B 的坐标.14.如图,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0的二根x 1,x 2(x 1<x 2)是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的两个交点B ,C 的横坐标,且此抛物线过点A (3,6).(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写出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3)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P,对称轴与线段AC相交于点Q,求点P和点Q的坐标;(4)在x轴上有一动点M,当MQ+MA取得最小值时,求M点的坐标.【分析】(1)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即可知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进而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B、C两点的坐标可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根据A、C两点坐标可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再联立两个方程即可求出Q点的坐标;(3)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当此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MQ+MA取得最小值,作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进而求得M点的坐标.【解答】解:(1)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二根x1,x2(x1<x2)为:x1=﹣3,x2=1.∴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为B(1,0),C(﹣3,0).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3)(x﹣1),∵抛物线过点A(3,6).∴6=a(3+3)(3﹣1),解得a=1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3)(x﹣1)=12x2+x−32.(2)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3或x≥1;(3)由y=12x2+x−3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P(﹣1,﹣2),对称轴方程为x=﹣1.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b,将A(3,6),C(﹣3,0),代入解得:k=1,b=3,直线AC解析式为y=x+3.将x=﹣1代入,得y=2.∴Q(﹣1,2).(4)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3,﹣6),连接A′Q,A′Q与x轴交于点M即为所求的点.设直线A′Q的解析式为y=kx+b,将A′(3,﹣6),Q(﹣1,2)代入解得:k=﹣2,b=0.∴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令x=0,则y=0.∴M(0,0).【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综合运用二次函数相关知识.15.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点A(﹣1,0),点C(0,5),点D(1,8)都在抛物线上,M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求△MCB的面积;(3)根据图形直接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A点、C点和D点坐标代入y=ax2+bx+c得到关于a、b、c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求出a、b、c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2)连接OM,如图,先把(1)中解析式配成顶点式得到M(2,9),再利用对称性得到B(5,0),然后利用S△BCM=S△OCM+S△BOM﹣S△OBC进行计算;(3)观察函数图象,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抛物线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解答】解:(1)∵A(﹣1,0),C(0,5),D(1,8)三点在抛物线y=ax2+bx+c上,∴{a−b+c=0c=5a+b+c=8解方程组得{a=−1b=4c=5,∴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5;(2)连接OM,如图,∵y=﹣x2+4x+5=﹣(x﹣2)2+9,∴M(2,9),∵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5,0),∴S△BCM=S△OCM+S△BOM﹣S△OBC=12×5×2+12×5×9−12×5×5=15;(3)x<0或x>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利用两个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上下位置关系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作图利用交点直观求解,也可把两个函数解析式列成不等式求解.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16.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x2+c的图象相交于A(﹣1,2),B(2,n)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二次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y=﹣x2+c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AC,BC,求△ABC的面积.【分析】(1)把A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c的值,确定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把B坐标代入求出n 的值,把A 与B 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k 与b 的值即可;(2)根据函数图象,确定出所求x 的范围即可;(3)连接AC ,BC ,设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D ,三角形ABC 面积等于三角形ACD 面积+三角形BCD 面积,求出即可.【解答】解:(1)把A (﹣1,2)代入y =﹣x 2+c 得:﹣1+c =2,解得:c =3,∴y =﹣x 2+3,把B (2,n )代入y =﹣x 2+3得:n =﹣1,∴B (2,﹣1),把A (﹣1,2)、B (2,﹣1)分别代入y =kx +b 得{−k +b =22k +b =−1, 解得:{k =−1b =1, ∴y =﹣x +1;(2)根据图象得:使二次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 <2;(3)连接AC 、BC ,设直线AB 交y 轴于点D ,把x =0代入y =﹣x 2+3得:y =3,∴C (0,3),把x =0代入y =﹣x +1得:y =1,∴D(0,1),∴CD=3﹣1=2,则S△ABC=S△ACD+S△BCD=12×2×1+12×2×2=1+2=3.【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7.如图,抛物线y1=ax2+2ax+1与x轴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A,经过点A的直线y2=kx+b交该抛物线于点B,交y轴于点C,且点C是线段AB的中点.(1)求a的值;(2)求直线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直接写出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a2﹣4a=0,然后解方程和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可确定a 的值;(2)把抛物线的解析式配成顶点式得到A(﹣1,0),则把A点坐标代入y=kx+b中得b=k,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可表示为y=kx+k,则C(0,k),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得到B(1,2k),然后把B(1,2k)代入y=x2+2x+1求出k即可得到直线AB的解析式;(3)利用函数图象,写出抛物线在直线AB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解答】解:(1)∵抛物线y1=ax2+2ax+1与x轴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A,∴△=4a 2﹣4a =0,而a ≠0,∴a =1;(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1=(x +1)2,∴A (﹣1,0),把A (﹣1,0)代入y =kx +b 得﹣k +b =0,解得b =k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k ,当x =0时,y =kx +k =k ,则C (0,k ),∵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B (1,2k ),把B (1,2k )代入y =x 2+2x +1得2k =1+2+1,解得k =2,∴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x +2;(3)当x ≤﹣1或x ≥1时,y 1≥y 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利用两个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上下位置关系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作图利用交点直观求解,也可把两个函数解析式列成不等式求解.也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和二次函数的性质.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C 1:y =32x 2+6x +2的顶点为M ,与y 轴相交于点N ,先将抛物线C 1沿x 轴翻折,再向右平移p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抛物线C 2:直线l :y =kx +b 经过M ,N 两点.(1)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32x 2+6x +2<kx +b 的解集; (2)若抛物线C 2的顶点与点M 关于原点对称,求p 的值及抛物线C 2的解析式.【分析】(1)令抛物线C 1的解析式中x =0,求出y 值即可得出点N 的坐标,再利用配方法将抛物线C 1的解析式配方,即可得出顶点M 的坐标,结合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2)找出点M 关于x 轴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找出点M 关于原点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二者横坐标做差即可得出p 的值,根据抛物线的开口大小没变,开口方向改变,再结合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即可得出抛物线C 2的解析式;【解答】解:(1)令y =32x 2+6x +2中x =0,则y =2,∴N (0,2);∵y =32x 2+6x +2=32(x +2)2﹣4,∴M (﹣2,﹣4).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2<x <0时,抛物线C 1在直线l 的下方,∴不等式32x 2+6x +2<kx +b 的解集为﹣2<x <0. (2)∵y =32x 2+6x +2抛物线C 1:的顶点为M (﹣2,﹣4),沿x 轴翻折后的对称点坐标为(﹣2,4).∵抛物线C 2的顶点与点M 关于原点对称,∴抛物线C 2的顶点坐标为(2,4),∴p =2﹣(﹣2)=4.∵抛物线C 2与C 1开口大小相同,开口方向相反,∴抛物线C 2的解析式为y =−32(x ﹣2)2+4=−32x 2+6x ﹣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1)求出M 、N 点的坐标;(2)根据点M 找出抛物线C 2的顶点坐标;19.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2,0),且对一切实数x ,都有2x ≤ax 2+bx +c ≤12x 2+2成立.(1)当x =2时,求y 的值;(2)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当x =t +m 时,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值为y 1,当x =t 2时,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值为y 2,若对一切﹣1≤t ≤1,都有y 1<y 2,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分析】(1)可令x =2,可得4≤4a +2b +c ≤4,即有4a +2b +c =4;(2)通过图象过一点点(﹣2,0)得到4a ﹣2b +c =0,由x =2得4a +2b +c =4,再将b 、c 都有a 表示.不等式2x ≤ax 2+bx +c ≤12x 2+2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可转化成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即{ax 2−x +2−4a ⩾0(a −12)x 2+x −4a ⩽0恒成立,即可解得a =14; (3)当﹣1≤t ≤1时,y 1﹣y 2<0,可得3t 2+(8+8m )t +4m 2+16m <0 恒成立.设W =3t 2+(8+8m )t +4m 2+16m ,则{3+(8+8m)+4m 2+16m <03−(8+8m)+4m 2+16m <0,由此求得t 的范围. 【解答】解:(1)解:∵不等式2x ≤ax 2+bx +c ≤12x 2+2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当x =2时也成立,即4≤4a +2b +c ≤4,即有y =4;(2)根据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2,0), 可得4a ﹣2b +c =0 ①,又f (2)=4,即4a +2b +c =4 ②.由①②求得 b =1,4a +c =2,∴y =ax 2+x +2﹣4a ,∴2x ≤ax 2+x +2﹣4a ≤12x 2+2,即{ax 2−x +2−4a ⩾0(a −12)x 2+x −4a ⩽0恒成立, ∴{ a >0△1=1−4a(2−4a)⩽0a −12<0△2=1−4(a −12)⋅(−4a)⩽0, 解得:a =14,∴c =2﹣4a =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14x 2+x +1.(3)∵当﹣1≤t ≤1时,y 1<y 2,即:y 1﹣y 2<0,即[14(t +m)2+(t +m)+1]−[14(t 2)2+t 2+1]<0. 整理得:3t 2+(8+8m )t +4m 2+16m <0,∵当t =1或﹣1时均成立,∴{3+(8+8m)+4m 2+16m <03−(8+8m)+4m 2+16m <0,整理得:{4m 2+24m +11<04m 2+8m −5<0解得:{−112<m <−12−52<m <12,∴−52<m<−1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赋值法(特殊值法)可以使问题变得比较明朗,它是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常用的方法.20.二次函数y1=ax2+2x过点A(﹣2,0)和点B,过点A,B作一次函数y2=kx+b,若点B的横坐标为1.(1)求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当y2>y1时,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若P点在抛物线y1上,且横坐标为﹣1,求△ABP的面积.【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2>y1时,﹣2<x<1;(3)过P作PQ∥y轴,交AB于Q,依据S△ABP=S△APQ+S△BPQ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1,把A(﹣2,0)代入y1═ax2+2x中得:4a+2×(﹣2)=0,a=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1═x2+2x,当x=1时,y1=1+2=3,∴B(1,3),把A(﹣2,0)、B(1,3)代入y2=kx+b中得:{−2k +b =0k +b =3, 解得:{k =1b =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 2=x +2;(2)由图象得:当﹣2<x <1时,y 2>y 1;(3)过P 作PQ ∥y 轴,交AB 于Q ,y 1═x 2+2x ,令x =﹣1,则y =﹣1,即P (﹣1,﹣1),y 2=x +2,令x =﹣1,则y =1,即Q (﹣1,1),∴PQ =2,∴S △ABP =S △APQ +S △BPQ =12×2×(1+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是解决第2小题的关键,第3问中需要运用割补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七年级不等式部分的知识点

七年级不等式部分的知识点

七年级不等式部分的知识点不等式是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数值之间比较大小的工具。

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不等式部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学符号,常见的不等式符号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四种。

例如:3 > 2 8 < 10 5 ≥4 6 ≤ 7解释:第一个不等式表示“3大于2”,第二个不等式表示“8小于10”,第三个不等式表示“5大于等于4”,第四个不等式表示“6小于等于7”。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

例如:2x - 1 > 3 5y + 2 ≤ 9解法如下:1. 移项:把等式中的一部分移到另一边,使未知数得到分离。

注意:移项时需要改变符号。

2. 化简:将不等式化简成未知数在一边,常数在另一边的形式。

3. 解出未知数:将不等式中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4. 检验解是否正确:将求解出的未知数代入原不等式中,检验解是否成立。

例如:2x - 1 > 32x > 4x > 2当x>2时,不等式成立。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不等式。

例如:x^2 - 3x - 10 > 0解法如下:1. 把不等式化成标准形式:不等式中的所有项移项,化成x^2 + bx + c > 0的形式。

2. 求解不等式中的零点: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法等等找出不等式中的零点或根。

3. 判断不等式解的区间:根据因式的正负与不等式的符号关系,判断不等式解的取值区间。

例如:x^2 - 3x - 10 > 0(x - 5)(x + 2) > 0x < -2 或 x > 5当x小于-2或大于5时,不等式成立。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知识点数学不等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的变形、不等式的解法等都是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的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知识点。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指包含不等关系的式子,其形式通常为 a < b 或者 a > b。

在不等式中,符号 < 和 > 分别表示小于和大于的意思。

而且,一个不等式中如果同时出现了小于等于符号“≤”和大于等于符号“≥”,则该不等式解的范围即为两者的交。

还有一个与不等式有关的概念是绝对值不等式,其形式为 |x| < a 或 |x| > a,其中 a 是一个正实数。

在解绝对值不等式时,我们需要将其拆分成两个不等式再分别求解。

二、不等式的变形不等式的变形需要根据不等式的特点、性质和条件灵活变通。

一下是常见的不等式变形方法:1、移项变形法:将不等式中的某一项移动到另一侧,并改变其符号。

例如将 a + b < c 的 b 移动到两侧变为 a < c - b。

2、等式变形法:将不等式中的等式变为同号相加或者同号相减的形式。

例如将a + b < c - d 变形为 a - c < -b - d。

3、乘除变形法:不等式两侧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或者除以一个正数。

如果乘除的数是负数,则需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例如 2x + 3 < 5x 可以变形为 3 < 3x,再除以3便可得到 x > 1。

三、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通常包括图像法和代数法两种。

1、图像法:绘制符号为 > 或 < 的曲线或线段,并用阴影表示解集的方法来解决不等式。

例如 x > 3 的解集可以用一条过点 (3, 0) 的垂直于 x 轴的直线表示,直线右侧的部分为解集。

2、代数法:将不等式看做一个等式,通过代数运算将其化为可求解的形式,得到不等式的解。

七年级不等式相关知识点

七年级不等式相关知识点

七年级不等式相关知识点一、不等式的基本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表示形式,包括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

例如:5>3、8<10、4x+1≤9 等。

二、不等式的解法1. 加减法原理对于不等式ax+b>c,可以通过加减法原理移项得到ax>c-b,再除以a即可得到解集。

例如:3x+4>10,移项得到3x>6,再除以3即可得到x>2。

2. 乘除法原理对于不等式ax>b,当a>0时,可以通过乘法原理得到x>b/a;当a<0时,可以通过乘法原理得到x<b/a。

例如:2x>6,乘以1/2得到x>3。

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对于不等式|ax+b|>c,可以将其转化为两个不等式ax+b>c或ax+b<-c,再按照加减法原理解法即可。

例如:|x-2|>3,化为两个不等式x-2>3或x-2<-3,解得x>5或x<-1。

三、不等式的应用1. 区间表示法用区间表示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大于或大于等于号表示左端点,小于或小于等于号表示右端点。

例如:2x-3≤5,解得x≤4,用区间表示法可以写作(-∞,4]。

2. 问题求解应用不等式可以解决很多和数量大小关系相关的问题,例如:(1)一个数的两倍大于另一个数,它们的差至少为多少?设较大的数为x,较小的数为y,则有2x>y,且x-y≥0,解得x≥y=2x/3。

因此,两倍大的数至少比另一个数大1/3。

(2)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如何使一个式子的值最大或最小?例如:在x+y=10且x,y均为正整数的情况下,如何使得x*y的值最大?由于x,y均为正整数,可以通过不等式解法来求解:2xy≤(x+y)²=100,因此xy≤50。

当x=y=5时,xy达到最大值50。

以上就是七年级不等式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初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初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初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嘿,咱来说说初一数学的不等式知识点哈!想象一下,不等式就像是一个奇妙的跷跷板!比如说,3x>6,这不就像跷跷板的一边比另一边重嘛!
不等式里有解集呢,就好像要找到满足这个跷跷板平衡条件的所有答案。

比如说,x+3<7,那解出来 x 就得小于 4 呀,这可太有意思啦!
还有哦,不等式也有一些特别的性质。

好比说,就像你有一堆糖果,加几个或者减几个,整体的情况就会变哟。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呢。

那要是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也没问题呀,但要是除以一个负数,那可就得反过来啦!举个例子,-2x<4,两边同时除以-2,不等号方向就得反转,变成 x>-2 啦,神奇不神奇?
反正呀,这不等式知识点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小世界,等你去探索呢!初一的同学们,可一定要好好掌握呀,这可是数学里超重要的一部分呢!。

不等式七年级知识点

不等式七年级知识点

不等式七年级知识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等式是一个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帮助大家轻松掌握。

一、符号介绍不等式中最常用的符号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4种,下面进行详细介绍:1. 大于:>,表示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要大。

2. 小于:<,表示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要小。

3. 大于等于:≥,表示一个数值大于或等于另一个数值。

4. 小于等于:≤,表示一个数值小于或等于另一个数值。

二、不等关系在不等式中,数学家们定义了很多不同的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等。

这些关系构成了不等式的基础部分,我们需要掌握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1. 大于和小于的关系转化规律a >b 等价于 b < a。

2. 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的关系转化规律a ≥b 等价于b ≤ a。

三、解不等式在学习不等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学会解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操作方法和解方程类似,只有把不等式中的变量的值确定下来才能求出式子的取值范围。

1. 消元法通过变形的方式将不等式转化为一个含有一个变量的方程,进而求出方程的解。

2. 间隔法将不等式中的变量分成多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解出方程的解,再将每个区间的解集合并在一起得到不等式的解。

四、常用不等式以下是几个比较常用的不等式,需要掌握:1. 两个数的大小关系:a > b 或 a < b。

2.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a > b > c 或 a < b < c。

3. 奇偶性关系:偶数 > 0 或奇数 < 0。

4. 绝对值大小关系:|a| > |b| 或 |a| < |b|。

五、总结通过本文对不等式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基本的符号、不等关系的转化规律、解不等式的方法和常用不等式的特点。

相信在后续的练习和实践中,大家能够逐步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不等式组
2xx+23+35−−t
x <
> x
−5 恰好有
5
个整数解,则
t
的取值范围是
() A、 − 6 < t < − 11 2
B、 − 6 ≤ t < − 11
C、 − 6 < t ≤ − 11
D、
2
2
1 / 11
− 6 ≤ t ≤ − 11 2
(2013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试题)
解题思路:把 x 的解集用含 t 的式子表示,根据题意,结合数轴分析 t 的取值范围.
40、所 以 其 解 不 可 能 是 − b < x < b 必 有 a ≤ x < b , 由 整 数 解 的 情 况 可 知
2
2
3
2
−2 < a ≤ −1 , 2 < b ≤ 3
3
2
41、得 a=-5,-4,-3;b=5,6.故整数对(a,b)共有 2×3=6 对.
42、B 级
43、1. −1 ≤ a < − 3 提示:由题意可知: x ≤ − 3 .由正整数解为 1,2,3 知 3 ≤ − 3 < −4 ,解得
(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 3、若 a+b<0,ab<0,a<b,则 a,−a, b,−b 的大小关系用不等式表示为
(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
4、若方程组
4xx++y5=ym=
+2 6m
+
3
的解 x,y 都是正数,则 m 的取值范围

(河南省中考试题)
5、关于 x 的不等式 ax + 3a > 3 + x 的解集为 x < −3 ,则 a 应满足( )
24、①+③得-4≤-2b≤0,即-2≤-b≤0④,①+④得-2≤a-2b≤1
25、要使 a—2b 最大,只有 a-b=1 且-b=0. ∴a=1 且 b=0,此时 8a+2003b=8.
26、解法二
:设 a-2b=m(a+b)+n(a-b)=(m+n)a+ (m-n)b,知
m+n =1
,解得
m
2. 解不等式组与解方程组的主要区别是:解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对几个方程进行 “代入”或“加减”式的加工,但在解不等组时,我们只能对某个不等式进行变形, 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求公共部分.通俗地说,解方程组时,可以“统一 思想”,而解不等式组时只能“分而治之”.
例题与求解
【例
1】已知关于 x
x3,x
4



x7,

x5 x6
= x3 + x4 = x4 + x5
= 2x1 + 3x2 = 3x1 + 5x2
,因此
x7 = x5 + x6 = 5x1 + 8x2
x1+x2+x3+x4+x5+x6+x7= 2 010.
20、于是得
x2
=
2010 − 13x1 20
= 100
+
(1 2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专题讲解与练习 专题 16 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客观世界与实际生活既存在许多相等关系,又包含大量的不等关系,方程(组)
是研究相等关系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组)是探求不等关系的基本工具,方程与不等 式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解题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重要区 别;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只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不等式两边 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但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且还要考虑这个数的 正负性.
=

1 2
.
m − n = −2
n=
3 2
27、而 −2 ≤ − 1 (a + b) ≤ − 1 , 0 ≤ 3 (a − b) ≤ 3 ,∴a-2b= − 1 (a + b) + 3 (a − b)
2
22
2
2
2
28、∴-2≤a-2b≤1
29、当 a—2b 最大时,a +b=1,a-b=1∴b=0,a=1,此时 8a+2003b=8.
30、A 级
31、1. 9
10
32、2.11.
1
x > 4 − 2a
提示:原不等式组变形为 x < b + 5 由解集是
2
0<x<2

4b
− + 2
a 5
= =
0 0
,解得
a=2 b = −1
33、故 a+b=2+(-1)=1 34、3.a<-b<b<-a 4. 5 <m<7
2
35、5.B 提示:由 ax+3a>3+x,得(a-1)(x+3)>0,.由不等式的解集为 x<-3 知 x+3<0,
B、 − 1 3
C、3
D、-3
8、已知 a

0 ,下面给出
4
个结论:① a2
+1 > 0 ;②1− a2
< 0 ;③1+
1 a2
> 1 ④1−
1 a2
< 1,
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江苏省竞赛试题)
4 / 11
9、当 k 为何整数值时,方程组
x x
+ −
36、所以 a-1<0,得 a<1.
37、6.C 7.B 8.C 9.k=2 或 3.
38、10. 提示:由非负数性质求得 a=2,b=5,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3.
39、11.原不等式组等价于
x≥ a 3
,因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一 1,0,1,2 不是对称

b 2
<
x
<
b 2
9 / 11
地出现,

2 5 2
b
<
a
+
c
<
3 11 4
b
A、a<b<c B、 b<c<a
C、c<a<b
D、不确定
6、一共(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个整数 x 适合不等式 x − 2000 + x ≤ 9999
A、10000
B、20000
C、9999
D、80000
(五羊杯“竞赛试题)
7、已知 m,n 是整数,3m+2=5n+3,且 3m+2>30,5n+3<40,则 mn 的值是( )
45
2m − n 7
13m = 45n .
15、例 3
m =1或 m = 3
提示:解方程组得
x
=
8 m+
1
,由
y
=
6 − 2m m +1
16、
x

0
,
得-1≤m≤0
y ≥ 0
17、例 4
3a + 2b = 5 − c
提示:由已知条件得
,解得
a
=
7c

3
,m=3c-2.由
a b
≥ ≥
0 0
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所有可能的整数对(a,b)共有多少个?
(江苏省竞赛试题)
B级 1、如 果 关 于 x 的 不 等 式 ax + 3 ≥ 0 的 正 整 数 解 为 1 , 2 , 3 那 么 a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5 / 11
2、若不等式组 1x−+2ax≥≥0x − 2 有解,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7 / 11
专题 16 不等式_答案
13、例 1 C 提示:解不等式组得 3 − 2t < x < 20 ,则 5 个整数解为 x=19,18,17,
16,15.结合数轴分析,应满足 14≤3-2t<15,故-6<t≤ −6 < t ≤ − 11 . 2
14、例 2 x < 13 提示: (2m − n)x > m + 5n , 2m − n < 0 , m + 5n = 10 , m < 0 ,
A、a>1
B、a<1
C、 a ≥ 1
D、 a ≤ 1
(2013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预赛试题)
6、适合不等式 2x −1 > −3x +14 ≥ 4x − 21的 x 的取值的范围是(

7、已知不等式 (mx −1)(x + 2) > 0 的解集 − 3 < x < −2 那么 m 等于(

A、 1 3
【例 2】如果关于 x 的不等式 (2m − n)x − m − 5n > 0的解集为x < 10 那么关于 x 的不等式 7
mx > n(m ≠ 0) 的解集为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关于 x 的不等式,求出 m,n 的值或 m,n 的关系.
【例
3】已知方程组
mx −x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例综合了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用含一个字母的 代数式表示 m,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这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在约束条件下,求 m 的 最大值与最小值.
2 / 11
【例 6】设 x1, x2 , x3, x4, x5 , x6 , x7 是自然数,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