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反刍动物配合饲料配制技术h

合集下载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调控技术Microsoft Word 文档 (4)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调控技术Microsoft Word 文档 (4)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调控技术反刍动物的能量需要以及不同饲料满足这种需要的程度是动物营养学家们必须首先了解的,它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进行日粮配合以及生产体系的优缺点,而在现行的饲养体系中,饲料中的能值是被看作具有可加性来使用的,它假设饲料营养成分之间无相互影响,加工与混合也不引起营养成分利用率的改变,各个饲料的能值是稳定的。

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日粮采食水平、蛋白含量和饲养水平会改变单个饲料的消化率,当然也就改变了饲料的能量利用效率。

其实早在19世纪末,德国学者Forbes 1931就首次提出混合饲料的非加性效应或组合效应这一术语,他们发现一种饲料的净能在喂牛时随日粮的组成而变化,并于1933年进一步提出单个饲料的净能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其配合的其它饲料。

当某日粮的表观消化率不等于组成该日粮的各饲料消化率的加权和时就意味着产生了组合效应,但是必须指出,尽管某些饲料配合后其营养价值提高了,如在粗料中补加一些蛋白饲料时,粗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提高的现象是缓解了营养素的缺乏而不是组合效应,Gill等1993认为衡量组合效应的指标应包括采食量的变化,这突破了组合效应仅仅限于非加性的传统界限,并提出日粮配合中的组合效应实质上应指来自不同饲料的营养物质间的整体效应,并应包括营养因素与非营养因素或措施之间的互作效应。

反刍动物饲料间存在组合效应是对已往饲养体系的挑战卢德勋,1993,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体CNCPS充分考虑了饲料间的互作,是一种科学的动态和系统。

1.组合效应产生的原因:当在某一日粮中加入少量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或葡萄糖时,纤维消化率提高,但当易降解碳水化合物加入量增大时,日粮中粗料的消化率就会降低,这是最常见的组合效应Mould 1988,淀粉消化的下降也被看作为引起组合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玉米用作精料时更明显。

为证实是否存在组合效应,科研人员研究了许多种饲料饲喂反刍动物。

这些日粮所提供的营养水平对组合效应的产生似乎有很大的影响,当日粮的营养水平高于维持能量需要时,才产生组合效应。

第七章 反刍动物配合饲料配制技术 h

第七章 反刍动物配合饲料配制技术 h

三、育肥牛
肉牛育肥,一般是前期放牧为主,补饲精料,可以利用非 蛋白氮饲料。 育肥期后三个月进行强度育肥,肉牛需要能量多,以谷物 类为主,在精料中添加5%左右的油脂,精饲料可占饲料总进 食量的85%。 肉牛精料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强求达到某一具体数值, 应根据现有条件和经济合理性调整。
四、羊
实践证明,人工补饲营养平衡的日粮,虽然饲料成本有所增 加,但由于所获产品增多,收益也增加。 羊的营养需要,就产奶而言,与奶牛相近;就产肉而言,与 肉牛类似。而产毛用羊,硫的营养相当重要。 由于粗饲料利用率高,对饲料调制要求相对宽松。强度育肥 羔羊可采用精料型。
二、奶牛
犊牛尽早采食优质干草和代乳饲料,刺激瘤胃发育,完善 消化系统的功能,代乳品或开食料中添加脱脂奶粉、维生素、 矿物质以及抗生素等,粗蛋白质含量应在20%以上。 育成期和妊娠前期不需要太高的营养水平,合理供给优质 干草和农副产品以及适量的精料,饲料种类不可单一,注意 矿物质饲料的供给。
二、奶牛
三、配方技术
例1 用青干草、胡萝卜、玉米、麸皮、棉仁饼、骨粉、食盐 为一头体重500千克,日产15千克奶,乳脂率4%的成年奶牛 设计精料混合料配方。
三、配方技术
第一步:查出乳牛维持需要和产奶需要。 第二步:查出所用饲料营养成分,并折算成绝干物质成 分含量。 第三步:拟定配方。试算产奶净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以 及粗纤维的百分含量(根据反刍家畜的生理特点,要求粗纤 维含量不低于17%)。 第四步:补充矿物质饲料。首先计算出该配比中钙和磷 的含量,再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三、配方技术
第一步:根据奶牛生理阶段或生产水平考虑干物质和粗 纤维的供给量。 为保证奶牛健康,发挥奶牛生产潜力,须先考虑进食量。 我国奶牛饲养标准 ( 冯仰廉 2000) 中提出有关干物质进食 量估计公式: 精料型(精粗比 60 :40):DMI (kg)=0.062W0.75+0.4Y 式中, y 为 4 %乳脂率标准乳产量。 粗料型(精粗比 45 :55):DMI(kg)=0.062W0.75+0.45Y CF 以饲粮中含15 %~ 20 %为宜,最低不低于13 %。

反刍动物_反刍动物饲料配制方法

反刍动物_反刍动物饲料配制方法

反刍动物_反刍动物饲料配制方法说起反刍动物,大家先想到的应该是家畜类动物了。

反刍动物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哺乳类动物或者食草类动物,具有四个胃,分别是瘤胃、瓣胃、网胃和皱胃。

反刍是指动物进食完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将胃里还没消化的返回嘴里进行二次咀嚼。

反刍动物饲料制作方法自然和其余的饲料有所不同了,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反刍动物-微生态制剂作用1、对幼龄反刍动物的作用新生反刍动物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其瘤胃发育、提早断奶和调节瘤胃的pH值。

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是乳酸菌制剂。

乳酸菌较致病菌更耐受酸性条件,可在较低pH值下存活。

酸菌除产生有机酸外,还可产生次生性代谢产物和抗微生物蛋白,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肠道病原菌和调节肠道的PH值。

2、对成年反刍动物的作用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它们通过饲料或动物间接触进入瘤胃。

在瘤胃发育过程中,易被降解的精饲料被微生物发酵终形成酸和氨。

粗饲料能增加动物唾液分泌量,提高瘤胃pH值,降低氨含量。

因成年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喜中性环境,故唾液及粗饲料能增加纤维分解菌的数量,促进成年反刍动物微生物区系的建立。

反刍动物饲料-配制方法超高蛋白含量并没有获得好的效果:当蛋白质与能量两大营养素中的一类远低于正常标准、而另一类却远远高于正常标准的情况要禁止。

在2015年我做过的试验中发现:精料配方中淀粉类谷物比例只用10,蛋白质含量高达30,在精料配方中无论是豆粕用至40还是DDGS用至60,都没有获得理想的增重效果,其平均月增重仅为正常营养指标的65左右,当调整精料配方将淀粉类谷物比例提升至50左右、精料蛋白质含量水平降至18--20的时候,增重量迅速提高,平均月增重达到85斤左右;在反刍动物饲养过程中:体重3酒糟与体重1+的精料禁止同时使用,如果不是酒糟价格便宜到极低的程度,就根本不用考虑使用,酒糟酸度太大,如果大量使用将阻碍精料采食量并导致消化障碍,即使糟渣类价格比较便宜,就算是免费的也不能过度使用;合理的草料浓度比例搭配方案。

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

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

配方设计的原则
经济性
科学性
在满足动物生长需求的 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 饲养标准,合理搭配各
种饲料原料。
安全性
确保饲料无毒、无害, 不含有对动物健康造成
危害的物质。
环保性
减少饲料生产和使用过 程中的环境污染,合理
利用资源。
配方设计的步骤
确定饲养标准
根据动物的生长需求和生产性能、阴凉的环境,避免饲料受潮、霉变和虫蛀 。定期检查储存饲料的质量,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05
配合饲料的质量控制
原料的质量控制
原料的采购
确保从可靠的供应商采购高质量的原料,并确保原料的储存条件符 合要求,防止变质和污染。
原料的检测
对每批原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营养成分、卫生指标等,确保原料 质量符合标准。
产品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产品检测
对配合饲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包括营养成分、卫生指标、感官 指标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产品评价
通过养殖试验、饲养效果观察等 方式对配合饲料进行评价,了解 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养殖户的需求。
产品反馈
建立产品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养 殖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产 品配方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 量。
通过烘干工艺去除颗粒中的多余水分 ,防止饲料发霉变质。烘干温度和时 间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和环境条件进 行合理设置。
冷却
烘干后的颗粒需要经过冷却降低温度 ,防止热敏性成分变质和饲料结块。 冷却方式包括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包装与储存
包装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规格,确保饲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潮、不变质、不 破损。包装上应有清晰的标签,注明饲料名称、成分、使用方法等信息。

《配合饲料学》复习思考题

《配合饲料学》复习思考题

《配合饲料学》自学考试复习思考题(补充材料)第一章序论一、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1、精料补充料:是为补充以青、粗饲料为基础的草食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2、稀释剂:是与高浓度组分混合以降低其组分浓度的可饲用物质。

第二章饲料的组成成分一、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1、干物质:饲料中去除水分后所得部分。

2、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物。

3、粗脂肪:动植物体内油脂类物质的总称。

4、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5、必需脂肪酸:指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需由饲料中供给的脂肪酸。

6、常量元素:动物体内含量大于0.01%的元素。

7、微量元素:动物体内含量小于0.01%的元素。

8、游离水:分布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9、吸附水(束缚水、结合水):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内的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二、简答题(请简单回答下面问题)1、简述饲料含水量与饲料质量及贮存稳定性的关系。

(1)饲料含水量高,其干物质含量则少,该种饲料营养价值就低。

(2)饲料中水分含量过高会使饲料发热、发霉或变质,这种饲料不易贮藏。

第三章配合饲料原料一、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1、矿物质饲料:是指天然和工业合成的含矿物质丰富的饲料。

2、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为60%以上的饲料。

3、维生素饲料: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

二、简答题(请简单回答下面问题)1、简述高粱的主要营养特点。

(1)高粱淀粉含量与玉米相近,但有效能值低于玉米。

(2)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玉米,但品质不佳,缺乏赖氨酸、含硫氨酸和色氨酸。

(3)脂肪含量低于玉米,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比玉米稍多,而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含量比玉米低。

(4)矿物质中含磷、镁、钾较多,而钙含量少,磷中有40-70%为植酸磷。

(5)单宁是高粱主要的抗营养因子。

(完整word版)配合饲料配方技术.docx

(完整word版)配合饲料配方技术.docx

配合饲料配方技术一、配合饲料的定义标准的配合饲料又称全价配合饲料或全价料,是按照动物的营养需要标准(或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价值表,由多种单个饲料原料(包括合成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非营养性添加剂)混合而成的,能够完全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配合饲料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所确定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养分的生物效价(营养价值)的准确程度。

研究和提高营养需要量和饲料养分生物效价的准确度,也就成为营养学和饲料学长期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二、制作配合饲料配方的原则和制作手续1、必须以饲养标准为依据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对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用途以及不同生产性能的畜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应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即营养指标。

幼龄畜禽需要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而老龄畜禽则蛋白质需要理降低。

设计饲料配方时,先要根据饲养动物有针对性的选择饲养标准,然后依据饲养标准提供的各项主要营养指标为参数,选择相应的饲料原料。

如设计肉仔鸡的饲料配方则参考肉鸡的饲养标准,选择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蛋白、能量值均较高的原料。

从而使饲料配方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

凡是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无论使用的饲料原料有多少种,都是以饲养标准为所提供的营养指标为依据的,所以能表现出良好的饲喂效果。

2、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和平衡配合饲料不是各种原料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有比例的复杂的营养组合。

这种营养配合愈接近饲养对象的营养需要,愈能发挥其综合效应。

为此,设计饲料配方时不仅要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含量,还要考虑各营养素的全价性和平衡性。

营养物质的含量应符合饲料标准;营养素的全价性即各营养物质之间以及同类营养物质之间的相对平衡,否则影响饲粮的营养性。

若饲粮中能量偏低而蛋白质偏高,动物就会将部分蛋白质降解为能量使用,从而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若赖氨酸偏低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影响体蛋白的合成;若钙含量过高会阻碍磷和锌的吸收。

因此,在制作饲料配方时要充分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不足部分必须用添加剂补足。

反刍非蛋白氮复合饲料配方

反刍非蛋白氮复合饲料配方

反刍非蛋白氮复合饲料配方
非蛋白氮复合饲料配方如下
原料配比
制备方法
(1)将脲及其衍生物、醛类物和水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讣和同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用酸(可以是醋酸、乳酸、硫酸、稀盐酸等)调节pH=2~3,于温度40~70℃反应0.5~1.5h;
(2)将步骤(1)所得反应物移入较大的反应瓶中,加入赖氨酸残液、秸秆粉,凋节pH=3.5~4.5,于回流温度下继续反应1~2h,获得非蛋白氮复合饲料。

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殖户们不错的选择。

原料配伍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赖氨酸残液90~220,秸秆粉0~95,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48~90,水0~350。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中各组分的质量配比范围:脲及其衍生物50~95,醛类物18~60,水140~220。

赖氨酸残液中氨基酸含量为4. 2g/100mL;秸秆粉粒径为0.1~1. 27mm。

非蛋白氮复合饲料添加剂为脲及其衍生物缩二脲、乙酰脲和/或尿囊素与醛类物乙醛、丙醛、丁醛、丙二醛、丁二醛、异丁醛和/或戊:醛中至少一种的缩合物。

产品应用
本品适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

产品特性
本品具有以下优点:
(1)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牛产工艺简单,周期短,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均为通用化工设备。

(2)产品质量稳定,收率较高,无次、废品。

(3)无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过滤后的母液和第一次洗涤废水可以循环利用,特别是利用农副产物和某些生化或食品行业牛产中的下脚料,变废为宝,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饲料饲喂对象是初次产犊以后的乳牛。 泌乳牛粗饲料比例大,其品质变化大,乳牛体重、产奶量 个体差异大,产品设计较复杂。 为维持瘤胃正常发酵,不致使乳脂率降低,日粮粗纤维需 达13%以上。粗精饲料比在70:30至30:70之间。 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发育较大影响胃的容量,应提高营养浓 度,增加精饲料比例。
三、育肥牛
肉牛育肥,一般是前期放牧为主,补饲精料,可以利用非 蛋白氮饲料。 育肥期后三个月进行强度育肥,肉牛需要能量多,以谷物 类为主,在精料中添加5%左右的油脂,精饲料可占饲料总进 食量的85%。 肉牛精料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强求达到某一具体数值, 应根据现有条件和经济合理性调整。
四、羊
三、配方技术
第二步:查中国奶牛饲养标准确定养分进食量列表。
表 例举奶牛的每日养分需要量
维持需要 产奶需要
合计
DM / kg 7.52 12
19.52
能量/ NND 13.78
30
43.78
CP / g 钙量/ g 磷量/ g
559
36
27
2550 135
90
3109 171 117
三、配方技术
二、奶牛——后备奶牛
饲养控制使其在适宜时间内达到适宜体重,为配种、繁殖、 产奶打下基础。 弄清奶牛种类、年龄和体重,估计在规定年龄内达到规定 体重所需日增重。从饲粮配方设计上保证奶牛能如期发情配 种,同时也不致过肥而影响以后的繁殖和产奶。 应保证足够青饲料。估算由青饲料和粗饲料平均每天能提 供给生长奶牛各种营养素的确切数量。 注意精粗比。粗料高于60%或低于40%时,应注意调整。 确保后备奶牛达到预期日增重。
奶牛精料补充料:GB8961; 肉牛精料补充料:GB/T10079; 长毛兔精料补充料:GB/T10078。
四、制作技术
第三节 全混合日粮(TMR)配制与应用
一、TMR概念和意义 二、设施与加工设备 三、TMR设计 四、饲料准备 五、TMR制作技术 六、TMR饲喂技术
一、TMR概念和意义
1.04
0.87
三、配方技术
第五步:设计精料补充料配方。 可用试差法计算,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三、配方技术
表 奶牛的精料补充料配方与营养水平
玉米
麦麸
豆粕 石粉 磷酸 食 预混 合 氢钙 盐 料 计
46.4 20.0 28.47 2.42 1.21 0.5
营养水平:能量 CP/% 钙/% 磷/% ( 每千克 ) / NND
二、奶牛——产奶牛
先掌握产奶牛年龄、胎次和产奶阶段。如第一、第二泌乳 期奶牛除产奶外,身体还未达到成年体重。 高产奶牛产奶高峰期应提高精料补充料比例和营养浓度, 但防止因瘤胃代谢异常导致营养代谢病,酸中毒、酮病。 选择原料时考虑其对乳品质影响。如菜籽粕、糟渣、鱼粉 和蚕蛹粉等使牛乳产生异味,影响奶品质。 饲喂大量低蛋白质粗饲料时尽可能少用或不用非蛋白质含 氮化合物饲料。 蛋白质指标应采用新蛋白质营养体系。
二、奶牛
非蛋白氮总量不宜超过饲料干物质的1.5%或总含氮量1/3。 对高产乳牛如日粮粗蛋白含量超过12.5%, 或者说每升瘤胃 液的氨浓度超过40毫克,则饲喂NPN不能提高产乳量。 高产乳牛须添加过瘤胃氨基酸或羟基类似物。如蛋氨酸羟 基类似物不会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失效。 为发挥乳牛潜力,考虑在高产乳牛饲料中补充B族维生素, 尤以烟酸、泛酸较为突出。
TMR设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反刍动物饲料配方设计要点 第二节 精料补充料配制技术 第三节 全混合日粮(TMR)配制与应用技术
第一节 反刍动物饲料配方设计要点
一、幼牛 二、奶牛 三、育肥牛 四、羊
一、幼牛
1、代乳料 可代替母乳喂小牛,以脱脂奶粉为主,由维生素、矿物质、 抗生素等组成。溶于温水中喂给。 注意乳糖不可过多,以免引起腹泻。 抗生素添加剂可用硫酸黏杆菌素(5~40克/吨),杆菌肽锌 (42万~420万国际单位/吨),盐酸金霉素(10 ~ 50克/吨)。
实践证明,人工补饲营养平衡的日粮,虽然饲料成本有所增 加,但由于所获产品增多,收益也增加。 羊的营养需要,就产奶而言,与奶牛相近;就产肉而言,与 肉牛类似。而产毛用羊,硫的营养相当重要。 由于粗饲料利用率高,对饲料调制要求相对宽松。强度育肥 羔羊可采用精料型。
第二节 精料补充料配制技术
一、概念和意义 二、确定标准 三、配方技术 四、制作技术
DM /
kg
4 kg 稻草 3.58
18.5 kg 青料 4.22
合计
7.8
需精料补充 11.72 的部分
能量/ NND 4.24 6.48 10.72 33.06
CP / 钙量/
g
g
100 2.8
315 27.8
415 30.6
2694 140.4
磷量/ g 2 9.3
11.3 105.7
三、配方技术
二、奶牛
产犊后奶产量上升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是奶牛饲养的重 要时期。给奶牛优质粗饲料(玉米青贮、豆科牧草、啤酒 糟),保证其瘤胃功能,提高产奶量。 奶牛精饲料常用能量饲料是玉米、高粱等谷物类;蛋白质 饲料多为葵花饼粕、菜籽饼粕、胡麻饼粕、棉籽饼粕等,注 意棉籽和菜籽饼粕应有限量。 日产奶>20千克头/日,应补充过瘤胃蛋白质。
三、育肥牛
为保证正常瘤胃功能,应注意选择部分纤维素含量较高的 饲料。能量饲料尽可能多用大麦,少用玉米、小麦,再适当 增加一些糠麸类、糟渣类饲料。 育肥后期精料消化能从13.8MJ/kg降12.9MJ/kg,避免过肥 育肥后期脂肪沉积能力强,饲粮不饱和脂肪酸过多会使体 脂不饱和程度提高,后期饲粮适当限制不饱和油脂含量。 育肥后期肉牛精料中,草粉、苜蓿粉等叶黄素含量高的饲 料用量宜适当限制,以免引起牛体脂变黄,影响胴体肉质。
第四步:确定精料补充料的营养浓度
精料混合料 DM 含量按 87 %计,由表可计算出每天需 13.5 kg (11.72/0.87) ,于是可计算出每千克精料补充料的营 养浓度如表所示。
表 每千克奶牛精料补充料的营养浓度
DM /% 能量/ NND CP / % 钙含量/% 磷含量/%
87
2.45
20.0
第三步:先考虑满足奶牛对粗料需要 ( 包括青料和青贮 饲料 ) 计算出需精料补充的养分量。 如按 40 %的 DM 进食量由青料提供,则需 DM 7.8kg 。 再如每天每头喂 4 kg 稻草,则还需黑麦草 18.5kg (DM: 22.8 % ) 。
三、配方技术
表 奶牛各类饲料中营养素的日供给量
概念: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是根据动物在不 同生长发育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 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将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和精料 补充料按比例充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加工而成的一种营 养相对平衡的混合饲料。 意义:
➢考虑到反刍动物的生物学特点 ➢TMR保证了牛所采食饲料具有均衡性的营养。 ➢便于集约化生产,减少劳动强度
一、概念和意义
概念: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 食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也称混合精料。 组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 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占饲粮15%~40%。 适于喂草食动物,用以补充采食饲草不足的那一部分营 养。给予适量精料补充料,可全面满足各种营养需要。 饲喂时必须与粗饲料、青饲料或青贮饲料搭配在一起。 在变换基础饲草时,应根据动物生产反应及时调整给量。
二、奶牛
非蛋白氮仅限用于后备和低产奶牛,不可用于高产奶牛。 精料补充料粗蛋白含量依粗饲料品质而变化,品质不良则 应提高。 高产奶牛泌乳高峰淀粉超量易造成酸中毒,应尽量多用优 质粗饲料。泌乳高峰精料蛋白质可超标准2个百分点。 蒸煮、压扁谷物有利于消化,粒度过大则影响进食量,而 过细虽进食增加,但过消化道速度加快,不利于消化吸收。
二、确定标准
选择相关饲养标准和饲料标准。 调查和了解动物生产状况及季节,青饲料、粗饲料、青 贮饲料等的饲喂量,精料与粗料比例,饲料的营养组成等 情况。 明确动物从青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等获得的营养量。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养标准和饲料标准。
三、配方技术
1、根据日粮配方计算精料混合料配方 查出饲喂对象的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 查出饲料营养成分,并把风干基础养分含量折算成绝干 基础养分含量。 用试差法进行配合 将所用饲料绝干物还原为饲料原物数量 去除青粗饲料,计算出精料混合料配方。
三、麸皮、棉仁饼、骨粉、食盐 为一头体重500千克,日产15千克奶,乳脂率4%的成年奶牛 设计精料混合料配方。
三、配方技术
第一步:查出乳牛维持需要和产奶需要。 第二步:查出所用饲料营养成分,并折算成绝干物质成 分含量。 第三步:拟定配方。试算产奶净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以 及粗纤维的百分含量(根据反刍家畜的生理特点,要求粗纤 维含量不低于17%)。 第四步:补充矿物质饲料。首先计算出该配比中钙和磷 的含量,再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1 100
2.47
20.5 1.05 0.87
三、配方技术
2、根据国家颁布的饲料产品标准进行设计 因不同养殖场供应青粗料种类或用量配比不同,生产精 料混合料厂家很难掌握青粗料能达到的养分含量。 为了能在较大面积上推广应用精料混合料,建议根据国 家颁布的饲料产品标准进行设计。 国家颁布有关饲料产品标准如:
一、幼牛
2、人工乳 适于第一胃尚未充分发育,主要依靠第四胃消化吸收的3月龄 前小牛。
一、幼牛
3、育成牛料 超过6个月龄的牛喂此料,虽然未区分公牛、母牛料,但饲 喂方法有所不同。 母牛仅喂优质干草,也能达到发育标准,但此种干草不是 到处都可得到,以粗料为主体时,要注意补充精料; 公牛为了后期能大量食入饲料,在喂较多精料时,应该尽 可能多饲些粗料。
二、奶牛
设计产品时应考虑如何满足瘤胃微生物蛋白生成之需要; 还要考虑如何提高适度的过瘤胃蛋白。 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条件:NH3浓度5~29毫克/100毫升瘤胃 液;发酵能量和碳骨架,与氮释放同歩,纤维(慢)、糊化 淀粉(中)、可溶糖(快);满足微生物营养需求,如N:S =15:1。 过瘤胃蛋白:选择降解率低的蛋白质,如菜粕、玉米胚芽 饼;经保护处理(如甲醛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