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4《古代的经济政策》ppt课件
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 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臵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户关
26 个,工关 5 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 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 动辄对商人以违反规 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 之弊、 包揽之弊、 关牙之弊、 量船之弊等五弊。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 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答案:B
反馈点2
重农抑商
5.汉景帝时期,曾经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 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这表明我 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C.农商皆本 B.工商皆本 D.重商抑农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主要是限制 商人的措施及重视谷物和丝麻的言论, 这明确表明了重农抑商的态 度。
解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海外贸易,而是严格 限制,故选 B 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 分,共 52 分) 反馈点4 拓展与综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
而土地止有此数, 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 兼收倍获, 欲家室盈宁, 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 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
答案:C
10.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 用在于( ) ②延缓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共19张PPT)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 濒海居民,私载海舡(chuán ),交通外国,因以 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 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 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 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 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4、根本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5、表现
(1)汉朝: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①措施
②原因
材料一:汉初,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 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 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 加重征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材料二: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
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
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5、表现
(2)明清时期
①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 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②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 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 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氏族公社 井田制
所有制
(土地国有)
封建土地 所有制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含义: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首倡者:商鞅(在秦国变法时)
农业
工商业
生产粮食布帛
脱离农业生产
本业
末业
鼓励
限制
3、原因
①商业的发展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 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原创资料)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
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
理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对其统治的特殊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进行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教师应注重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现实意义。
另外还要学生明白节俭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爱之情。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重农抑商1、“重农抑商”的目的⑴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此后,中国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⑵“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2、《吕氏春秋》的重农思想《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特别强调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可以安定人心。
如此,则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这种思想,对于后来历代统治者有很大的影响。
3、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及结果⑴西汉初年,政府曾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商人社会地位虽低,但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大商贾以财力同朝廷抗衡。
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迫使他们弃其本业,流亡他乡,成为所谓的“末技游食之民”。
⑵“百姓多离农亩”的状况,使执政者深感不安。
汉武帝商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4、直到唐代,西汉时期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一人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实行,商人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
代 C.投资工商业风险大
的 经
D.经营土地风险小、获利高
济
政
策
A
第
4 4.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
课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古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代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的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经
济
政 策
B
第 5.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
4 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课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出现) 根本
经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济 D.其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 8.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⑵西汉:严格控制民营商业,加征重税。
8.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政策 A 明清时期“衣食租税”的土地经营盛行,根本上是因为(
A.经济基础决定的
古 B.统治者的心态决定的
代 C.中外关系决定的
的 D.阶级关系决定的
经
济 政
A
策
第课4 8不A..正下有确列利的关于是于农古业(代的重发)农展抑商政策的评价,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古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代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的
经
济 政
D
策
第
4 9.历史上清朝的“十三行”指 课 的是 ( )
第
14.封建所有制的束缚。(根本原因)
课
2.自然经济的限制作用。
3古代.封建政府的压制。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 政的策,采取许多妨碍手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 萌经芽发展的措施如:闭关锁国等
江苏省金湖县第二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四讲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共16张PPT)
1、清朝“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
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
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和禁海
C.限制造船业的发展
D.保护渔业资源
2、下图是乾隆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 书,并规定由特许“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一切事务。清 政府采取上述措施主要是为: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B.扩大海外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2、【材料】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 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 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 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从材料中归纳雍正帝的观点。雍正帝的观点 在当时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1、明朝海禁: (1)原因:
倭寇的侵扰 (2)内容:
禁私;不禁官。 2清朝闭关锁国: (1)原因: 抗清、列强骚扰、思想观念、自然经济 (2)影响:
A消极 B积极
A积极: 一定程度阻止列强对中国侵略,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B消极: ①“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 ②与世隔绝,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
二、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经济思想和政策) 1、含义
重视农业、限制手工业、商业发展。 2、原因
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 社会稳定。
②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3、目的
保护农业和小农经济 ,保证赋税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4、表现: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4)
3. 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内容在本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中处于一种总结和提升的位置。 前面三课分别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从单方面来看,它们的发展都是 很好的,但从整个中国古代经济结构来看,这个结构是不合理的。存在严重的缺陷。其 主要原因就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正是因为这样的政策,即便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也不可能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也没有产生任何冲击。 所以在提升学生的 认识时,要在经济结构的框架下,把古代和近代,中国与西方联系起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对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两大历史概念的把握,对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的原因的理解,以及对世界潮流的认识。两大政策是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 重要原因,而缓慢发展更让我们看清了世界的形势。
1
教学重点:理解重农抑商政策和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含义及影响; 教学难点:从两大政策出现的原因与影响看同时代东西的差距。从而明白“与时俱进”、 “落后就会挨打”等道理。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 恤。
总结回答:自然经济是乾隆拒绝英国贸易要求的根源 4.影响 扼杀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在 19 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
姿态走向近代 这里可以比较郑和及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及结果来说明(通过教师设计的表格与学生共同 探讨)
4
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
生产以交换为目的
劳动力也变成商品(雇佣劳动)
4.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和海禁政策的影响
通过分析开设手工工场所必需的生产要素说明政策的影响(通过教师设计的表格与
学生共同探讨,表格见下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
2、“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 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根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过界固守疆域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主要形式:(特点) (2)土地兼并: ●概况 抑制措施 结 原 果 因 1.根本原因: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
并不可避免。 2.主要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 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明朝:按人口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主要形式:(特点)
①国家土地所有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
2、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要他行双 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 (3)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闭关锁国政 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 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 不仅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 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 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 物,是以加恩体恤。”把马嘎尔尼赠送的地球仪、 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当作贡 品、玩好收藏。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经济文明历程考点归纳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b)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 a)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
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b c)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9·北京文综·14)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
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考点】古代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相关内容【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知县张咏下令毁百姓茶树、改种桑麻,以及要求百姓自己种菜可知,作为地方官员的知县反对百姓从事商业活动而要求其致力于农桑,这是宋代地方官员固守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表现,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知县反对百姓种茶获利,但并没有说明政府对茶叶实行垄断经营,故A项错误。
材料中从事商业活动的并非商人,而是经营商品性农业生产的农民,不能说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9·江苏单科·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这说明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
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没有涉及世袭制度的变化,也没有体现对商业的抑制,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直接关系,故排除D项。
【答案】A2018年题组(2018·全国卷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完美版
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知识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1)一切土地属于,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2)国王层层分封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 贡赋。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1)税制改革:公元前 594 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2)法律确认:秦国,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土地兼并问题 (1)出现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 分化。
(2)抑制兼并: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 田亩多寡收税。
(3)影响: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轻巧识记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主干梳理知识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①战国时期:首倡“重农抑商” 。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③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点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的“海禁”①原因: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②表现:明太祖开始实行“海禁” ,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继续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①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③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原创2: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均田制 明后期——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 )
[解析] 图中的“鱼鳞图册
”是明代登记土地的文书,
明代随着租佃制经营方式的
日益普遍化,土地登记越来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 外国,因而为寇。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三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 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导言
“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 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 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 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明清 时期为防止倭寇等பைடு நூலகம்侵扰,几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 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请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雇佣③
充足资金的作坊
经营
主、商人①
利润
手工工场 ⑤
劳动
自由的劳动力②
工资
被雇佣④
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
探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4课
【资料回放】 (教材第17页)这段文字阐述了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 因。汉代的大商人囤积居奇,小商人投机钻营,他们男不耕女不织,不用 付出农民的劳苦,却购得很多的田地;他们因富足而结交王侯,权势大过 官吏;他们兼并农民土地,迫使农民失去土地而流亡。鉴于此,汉代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
【图解历史】 “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思考: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在材料二中黄遵宪为什么
材料二 著名爱国诗人黄 说“此事实大错”。此“大错”对我们有何启示?
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答案] 提示:原因:自我封闭阻碍了中国先进生产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 方式的成长,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中国近
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 代的落伍。启示:“闭关锁国”妨碍了自身的发展,
【漫画解史】 鲁国“初税亩”
【历史纵横】 (教材第16页)材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西晋时,土地兼 并相当严重并且十分普遍;二是当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抑制兼并, 但是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抑制兼并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 兼并的问题。
【图解历史】 古代中国的土地兼并
【图解历史】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D.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 材料信息是:皇帝的功劳,在于勤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重视 农业生产,减少商业活动,这样农民就能够变得富裕,普天之下的百姓, 就能集中心志,不去作乱。由此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 累和社会的稳定,故C项正确;秦朝历经二世而亡,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 是在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指的是经不起天灾和人祸, 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地私有制。
法律
(2)弊端——土地兼并
①出现原因:地主依靠 ____________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一(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必修二专题一: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2011年12月衡阳市六校联考18题)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④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点拨】分析材料“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大意是说:现在外国商人仰慕我明王朝从很远地方赶来,如果向他们征税,得到很少,却失了我们的体面。
反映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本题选C项,①②项根据理解,说法错误。
2.(2011年11月江西四市联考14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海外远征的原因是国力匮乏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从制度结构上把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C.经济形态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外推动力的出现根本差别D.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海禁政策”。
根据“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说明是在明朝时期出现的额“海禁”政策,明朝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转入衰落的时期,中央集权加强是“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西方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寻找市场而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但是国力仍然是强盛。
3.(2011年10月无锡一中月考16题)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 36% 30% 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答案】D【点拨】考查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高考历史 回头系列练习四(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回头系列练习四必修二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一、选择题: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2.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3.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是“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
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代,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
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X围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5.X蠡提出,“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
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
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
”“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政府调控物价 D.自由放任6.东汉X寔《政论》中说:“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人厚,故农夫辍来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使农业发展缓慢B.农业的主导地位正在丧失C.作者反对重农抑商政策D.当时社会出现追商逐利的民风7.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
河南省淅川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专题一 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自主学习】一、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1、含义:也叫“”、“”,都是强调要发展,限制和的发展。
2、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的:①经济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_________;②政治目的: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的稳定,巩固的地位;③根本目的:_____ _______。
4、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2)抑商:①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举例)②实行______制度,限制民营商业范围。
③对民营工商业不断加征赋税。
④_____以前政府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
⑤明清时期实行“_______”政策,严格限制民间海外贸易。
⑥组建庞大的_______________,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5、影响:(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有利于____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_______ ②政治上:有利于______ 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_ _(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的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_______ __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工商业的管理㈠概况:对于私营工商业,古代王朝通常通过的方式加以控制。
1、秦王朝:2、汉代:3、唐代:㈡消极影响:三、“海禁”的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注意:是禁止民间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在官方控制下进行。
)明清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主要体现为:①朝贡贸易:A、含义: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关系。
B、代表:郑和下西洋。
C、评价: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而是宣扬,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共45张PPT]
◎认知反馈
(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
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
产品基本为贵族所有 由奴隶和庶民耕种 千耦其耘
(3) 形成于商,鼎盛于西周,破坏于春 兴废 秋,废止于战国
3.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进步,私 田大量产生
(1) ② 耕作井田的劳力减少(由于战争 背 等因素) 景
③周室衰微,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发 展(化公为私)诸侯视土地为私产
均田制
1.内容: 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掌握的无 主荒地分配给农民。 2.特点: ①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②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 3.政府实施的主要目的:促进生产、增 加税收。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土地制度 土地公有制 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战国以来) 多种土地所有制
贫富分化 →激化矛盾 →危害统治
影响: ①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
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 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③农民: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地主:地租重,使其乐于买田置地,影响
手工业再扩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④土地兼并下的两种矛盾: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
④各国的改革(直接原因)
(2)过程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
历史意义
井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 的土地制度之一,对研究 古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均田制
起源与背景
均田制起源于北魏,为封建社会土地 国有制度,目的是限制土地兼并。
历史意义
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封 建经济的发展。
内容与特点
国家将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只 有使用权,不得转让或买卖。同时, 农民需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
地主土地私有制
起源与背景
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起,地 主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主 要土地制度。
内容与特点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并出 租给农民耕种,从中获取 收益。农民则需向地主交 纳地租。
历史意义
地主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 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 加剧了土地兼并和贫富分 化。
土地政策的影响
社会影响
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远影响。例如,井田制加强了 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均田制 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商业逐渐从官府 控制中解放出来,私商逐渐兴起。
秦汉时期
实行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但同时也鼓励对 外贸易。
隋唐时期
商业政策相对宽松,出现了商业繁荣的局面。
宋元时期
商业政策更加宽松,城市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 展迅速。
明清时期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商业发展受 到一定限制。
重视民生福祉
古代税收政策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现代政府应该更加注重 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民生性。
加强税收监管
古代税收政策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对现代税收监管提供了启示,政府应 该加强对税收征管的监管力度,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部编版
历史必修二电子课本部编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发达的古代农业
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3 古代商业的发展
4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5 开辟新航路
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7 第一次工业革命
8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8 罗斯福新政
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3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
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2.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错误的 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影响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C.保证封建国家的税收 D.使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D
3.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 果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 D.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封建社 会后期为主消极作用.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 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 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 商人。——《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 ,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 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18世纪中后 期开始工业革命 “海禁”、“闭关锁 新航路开辟,殖 民扩张 国”;闭目塞听,盲目 自大 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文艺复兴、启蒙 运动,思想解放
练一练: 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 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 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课堂探究4:如何评价“海禁”和“闭 关锁国”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海禁”和“闭关锁国”
3.评价
局限性(主要影响):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 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 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明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清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材料三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 。
”,……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 。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引自《台湾外记》
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课堂探究3: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 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 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 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 有资,并沾余润。”
二.“重农抑商”
重农:农业是本业,重视农业,鼓励农业发展。
1.含义
抑商:工商业是末业,限制工商业发展。
2、表现:
(1) 秦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2)西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 (3)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课堂探究2: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 政策?
材料一: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 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 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也。 ··· ————班固《汉书· 食货志》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 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 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三: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西方 的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 动规律。
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
中 政治 经济 国 西 方 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开始资产阶级革 命
材料二: 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 ,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 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 · 小民舍轻利而 ·· ·· 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 ————《清实录》 (雍正)
二:“重农抑商”
3.原因
(1) 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和农业争夺 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 问题
D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 外学者曾展开长期的争论。 观点一: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有利于资本主 义发展的因素,但传统的儒家思想起了阻碍作用。 观点二:明清封建专制政权推行的一整套方针 政策,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难发展成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观点三: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成熟的封建社会, 经济结构比较坚固,自给性比较完整,上层建筑比 较强大,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机能,不容易被冲 破和瓦解。 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 为什么?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商鞅变法 (法律形式 确认土地 私有)
→
封建土 地私有 制
感悟历史:
材料一: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 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材料二: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就连他的 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 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 拥有土地高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 材料三:据统计,明代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面积仅 2.2亩,清代康熙年间为1.9亩,道光年间只1.5亩。而 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均拥有耕地“约得四亩,十 口之家,即须四十亩”才能维持温饱。
文化专制,缺乏实 用性人才
“重农抑商” 、“ 海禁” 、“闭关锁 国”
课堂感悟: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 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 ,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 现代化,观念意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 族兴旺的关键;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 ,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才能于世界 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2)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 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目的)
(3)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4)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决定
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你认 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影响)
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弊:阻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阻碍了资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
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自卫作用,保护封 建自然经济。
三.“海禁”和“闭关锁国” 启示:
1.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坚持对外 开放。 2.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 球化的浪潮中。 ··· ···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于 “康 乾盛世”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 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三.“海禁”和“闭关锁国”
1.背景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闭 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①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②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③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④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 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2.表现
◆明朝: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 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严格限制≠绝对禁止) ◆清朝: 1.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2.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 海。 3.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开放广州一处与外 国通商,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思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 现象?土地兼并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古代封建 政府对此采取什么措施?
原因:土地的私有,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 民土地。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 收入。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明朝后期按照人丁和 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阅读并思考: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一切土地归国家(王)所有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田里不鬻。
——《礼记· 王制》
土地不得出售
课堂探究1: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为何会发生变化?
铁器、 牛耕的 使用
→
私 田 出 现
→
井田制 逐步瓦 解
→
初税亩 (承认 土地私 有)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出
台16项措施稳定物价。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 国” 政策及其影响。 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请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有哪些 土地制 Nhomakorabea?(社会形态)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 氏族公社 _________所 有,成员共同 劳动,平均分 配劳动产品。
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封建制度如何阻碍发展?
地主和商人将赚 来的钱大量买房 置地,严重影响 了手工业的扩大 再生产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 品,缺乏国内 市场。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 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趋 国内 资金 势 市场 : 国际 发 劳动力 市场 展 缓 慢 国家
技术 政策
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束缚在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