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代谢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专题
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

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 TP的部位是线粒体
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叶·小时)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 mg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

若将温度提高到
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
2、下列是四幅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
B.图乙中如果再提高CO2浓度,则b点一定上移
C.图丙中,温度为t4℃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D.图丁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e代表类胡萝卜素
3、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
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4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
5.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 ℃、15 ℃、25 ℃和35 ℃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

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 ℃与15 ℃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相同
C.图2表示在5~35 ℃条件下该植物光饱和点的变化
D.图3表示在5~35 ℃条件下该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

如图为
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
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 TP的
部位是线粒体
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叶·小时)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 mg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

若将温度提高到
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
1.如图甲所示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
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

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红色液滴所在位置。

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________毫升。

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熵(CO2/O2)为0.8(呼吸时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的比值),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________毫升CO2。

(3)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
实验组实验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毛细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无菌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值。

该方法测得的实验数据不能较准确地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专题
1、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
2.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两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
3、(2010·浙江卷)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4、(经典高考题)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5、(2009·山东卷)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6、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

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
A.使细胞膜膜内电位变正B.使钠离子通道开放
C.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D.抑制细胞兴奋
7、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
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材料和用具: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胰高血糖素溶液,生
理盐水,注射器,血糖测量仪等。

(2)方法与步骤:
A.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干只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________。

B.用注射器给甲组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给乙组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

C.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并记录两组鼠的血糖含量。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以耗氧量为测定指标,请你根据以
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材料与用具:体重相同的正常同龄雌性小鼠若干只、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耗氧量测定仪等。

(注:答题时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张表格,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