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馆设计
不垮的家园——记青川地震博物馆设计
念和重要价值。在设 计策略中 , 对地方 传统建筑形 态的借鉴 当然是一种简单 直 白、 有效 的方 式。如川北 民居 的形 态 , 也 可 以从符号学人手 , 在建 筑形式 外 砸赋予特 定 的传统 符号 , 如穿斗式屋架等 。但 我们认 为这些 建筑语 言不 足 以表达地
地震博物馆 的新建是为 了帮助 民众能够记忆 灾难 、 深 更 刻地理解灾难 ,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 探讨其应 对策略 , 并 提高 防震救灾意识 。我们 明白这绝不是普 通的建筑设 计 , 而是场
契 人 … …
而废墟 的留存却 给了我们 长久回望的可能。
1 设
问
2 场
所
灾 难 是 应 该 记 忆 的 , 为 面 对 灾 难 “ 一 种 感 动 让 人 泪 因 有
我们认为博物馆 的设计 首先是场所 的解读 , 强调对地震
后 场 景 的 精
流满 面 , 有一种爱 叫血浓于水” 。但若 干年后 , 时此 景也会 此 成为遥远 的记 忆 , 让人 陌生。灾难 是不 应忘记 的 , 而我们 用
是 山 地 不 同 高 差 台 地 常 用 的 交 通 方 式 , 地 状 多 台 层 次 空 间 利 用 是 城 镇 格 局 的 特 色。
景 象 与 援 建
图 1 东河 口 5・1 2纪念 碑
队 伍 的 紧 张
有 序 的 建 设 形成强烈 的反差 , 喧嚣 、 忙碌 , 虽未 有“ 埃落定 ” 但在 时间 尘 ,
的梳 理 下 一 切 将 复 归 平 和 。
将有助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复兴 , 何况建造从 来就不仅
仅是物质问题 , 是 文化 问题 , 也 因此 地 域 性 是 设 计 的 核 心 理
映秀地震遗址公园游客中心设计
景区建筑设计3
彭炜炜 旅游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设计范围
背景概述
设计任务
• 功能定位:
• 游线、票务管理 • 游客餐饮、住宿 •来车辆停车场、内部车辆停车场、候车厅、车辆
调度室、汽车修理库等 • 票务管理部分
谢谢!
10 景区建筑设计3——游客中心设计开题
5 一草
11 景区建筑设计3——游客中心设计一草评图
5 一草
12 景区建筑设计3——游客中心设计二草辅导
5 二草
13 景区建筑设计3——游客中心设计二草评图
5 二草
14 景区建筑设计3——游客中心设计三草辅导
5 三草
15 景区建筑设计3——游客中心设计三草评图
建筑密度等 (5)制定各空间的细致请求 (6)肯定平、立、剖、作风特征等设计请求 (7)合理预测空间生长和感官环境 (8)导入空间方式对想象中止评价 (9)以评价结果反响反馈任务书
成果:PPT 内容:任务书指标细化
• 布鲁克林植物园 • 游客中心建筑设计
• 游客中心的弧形玻璃墙 壁使植物园的景色变得 朦胧,烧结多孔玻璃可 过滤光线,防止鸟类冲 撞客人。建筑北立面与 南立面形成对比,建造 在原有的狭道中,从而 提高了热效率。北立面 的天窗玻璃连同南墙的 烧结多孔玻璃,可最大 限度地减少热增量,并 使自然光照最大化。地 热交换系统为室内空间 供暖和制冷,而一系列 的雨水庭院收集雨水径 流并过滤,改善对暴雨 的治理。
•
• 树叶形状的生态屋顶 种植了超过4万株植 物,其中有草坪、春 季花球、多年生野花 ,为植物园增添了新 的试验性植物种类。
• 绿色屋顶将在一年中不断变化,在每个都能改变建筑的特色。靠近华盛顿大 道的建筑屋顶由褶皱铜皮覆盖,与植物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7年的 McKim, Mead & White行政大楼相互呼应,而且最终将会被风化成绿色。
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原则与要求
82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2 卷
难疏散场所的所有权人或者授权管理者管理, 临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灾害发生时转换为避难疏散场所。地 震避难疏散指挥部门应协同有关单位为实现功能转换作必要的准备工作,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 4) 综合防灾。地震、 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水灾、 海啸、 严重工业技术灾害等发生后 , 都有可能组织居民 避难。城市规划部门应当综合制定包括地震避难疏散场所在内的适用各种灾害的避难所和避难疏散道路。 并制定不同灾害的避难规划, 结束各专业部门防灾减灾各自为政的局面。充分发挥避难所和避难疏散道路 在抵御各种灾害中的避难疏散作用。 ( 5) 步行为主。居民到避难所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 , 避难所用地比较紧张, 中 小型避难所内一般不设停车场。而且 , 地震灾害发生后, 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 , 且道路上人多、 车 多 , 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 , 乘坐私人汽车到避难所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 冒更大的风 险。据日本地震避难疏散的实践, 有的居民骑自行车或乘自家汽车到避难所或亲友家避难或利用置于安全 处的自家汽车作临时避难所或固定避难所。 1999 年我国台湾省集集地震时 , 部分居民乘坐出租汽车避难。 ( 6) 照顾灾害弱者。灾害弱者是指残疾人、 老年人和儿童。在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时, 必须考虑他们 避难疏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例如避难步行时间的确定 , 避难道路的设计, 残疾人代步工具的开发、 储备 物资的品种与供应、 临时厕所的设施、 避难引导人员的组织安排等都要充分考虑灾害弱者的实际需求。灾害 弱者集中的单位 , 例如小学、 幼儿园等 , 宜妥善组织集体就近避难。 ( 7) 动态性与灵活性。城市住宅建设不断发展, 人口逐年增加 , 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必须适应城市的 发展。通常每 5年规划一次或修订一次。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与其它次生灾害的并发、 连发性, 震后的实 际灾情与规划设定的灾情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震后有可能修正原来规划的避难疏散方案, 应根据震后的具体 灾情组织避难疏散。
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
1、参与者来到展项观看了解操作说明; 2、参与者通过触摸屏选择题的类型进行答题。
展品尺寸:3.5*1.5*3.3米
模拟地震体验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展项通过地震屋模拟体验地震相关知识,让参与者了解在 家居环境感受不同震级的地震并了解地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 造成人员伤亡。参与者进入地震屋,犹如进入真实的地震环境 中,可以提高观众对地震的认识,普及地震知识。 展项由模型 道具、感应系统、语音系统等多种声光电方式共同组合完成。 当参与者进入地震屋后,开始时感觉正常,一会儿,风雨的呼 啸声、房屋倒塌声、呼救声、玻璃破碎声等连成一片,即而房屋 地板开始上下左右不均匀的晃动,观众会感到摇晃,仿佛真实 的感觉到了地震的发生。专用运动平台可以进行震动模拟,随 着控制台输入不同的震级 和不同的震动方式,包括横波与纵波 的震动,并根据输入的时间,可以持续进行不同震级的震动, 如:10秒、20秒和30秒。逼真的体验让参与者感受到地震的危 险和基本了解如何寻找正确的避震点实行自救。 操作说明: 地震屋、显示器 进入地震屋通过模拟体验了解不同的地震级别所带来的危害。 展品尺寸:3*4*3.3米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序
言
科普中心设计是由消防安全、地震避险 、 交通安全三个主题
展区支撑,其设计理念是因地制宜,合理划分,以求将其功能最大
化、最优化。展厅以增强安全观念、防止意外事故、激发科学兴趣、
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以情景认知与青少年实践拓展为展教思路, 努力为广大参与者营造从实践中学习安全常识、感受科学魅力的情
新奇互动,通过模拟,互动的项目将地震科普知识传播给大众,使青少年了解 地震的构造和防震抗震的方法,探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 外)规划纲要
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第一部分 (3)第一章任务来源、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3)第二章规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6)第二部分 (9)第三章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 (9)第三部分 (11)第四章中心城人口、建筑及其特点 (11)第五章中心城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情况 (12)第四部分 (19)第六章避难场所用地分类、等级和场所建设类型 (19)第七章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21)第五部分 (26)第八章规划实施步骤 (26)第九章避难场所建设必要的保障条件 (30)第十章规划实施条件 (32)第六部分 (33)第十一章后续工作 (33)附件 (34)第一部分第一章任务来源、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第1条任务来源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精神,市规委会同市地震局委托市规划院编制《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市园林局、民政局、体育局、市政管委、教委等配合参与工作。
第2条规划编制的重要性(1)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要确保北京的城市安全。
(2) 北京是我国防灾减灾重点设防城市,也是世界上三个历史上曾遭受过八级以上地震灾害的国家首都之一。
北京地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
(3) 要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有关综合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以及国家地震局《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
(4)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安全方面的需要。
北京在全国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在国际上占有的重要位臵,决定了北京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总体综合防灾体系,以抗御可能发生的包括地震在内的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这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
另外,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等领导机构所在地、外国驻华使馆、国家交通、通讯、金融部门集中的城区,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外国大公司和企业纷纷汇聚北京,北京地区一旦发生类似唐山那样的大地震破坏性大地震,如果事先没有很好的防范、疏散准备措施,没有抗震救灾减灾系统和应急避难场所,那就不单是北京市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问题了,将会对全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地震安全教育基地规划方案
地震安全教育基地规划方案一、基地选址地震安全教育基地的选址非常重要,一般需要选择离城市中心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区。
基地周围应远离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建筑物的质量应符合地震安全标准。
同时,基地周围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宽敞的场地,以便进行地震模拟和逃生演练。
二、基地建筑规划1. 基地建筑物应包括教室、模拟地震中心、急救中心、食堂、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建筑物的结构应符合地震安全标准,采用抗震设计和结构加固措施,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2. 基地内部应设置紧急逃生通道和避难点,以应对地震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和避难需求。
3. 教室内部应设置模拟地震设备,通过模拟地震场景,让参与者体验地震带来的危险和逃生困难,从而提高他们的地震安全意识。
4. 急救中心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及时处理地震中受伤的人员,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救治。
5. 食堂应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食,并且要有足够的存储和供应食物的能力,以满足地震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紧急需求。
6. 办公区应带有电源设备和通讯设备,并且有备用电源和通讯系统,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及时组织救援和应急工作。
三、基地人员培训1. 基地应配备专业的地震安全教育培训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地震知识和临场教学经验,能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与者,进行全方位的地震安全培训。
2. 基地应制定详细的培训大纲和计划,包括地震知识传授、地震模拟体验、逃生演练等内容,以提高参与者对地震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培训课程应注重实践和操作,例如设置模拟地震逃生场景,人员需要在模拟地震中学会正确的逃生姿势和方法,以提高他们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四、基地管理1. 基地应有专门的管理团队,他们需要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包括场地维护、设备检修、人员培训、安全督导等工作。
2. 基地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化作业流程,确保基地的运行符合地震安全要求,保障参与者的安全和健康。
3. 基地应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包括参与培训的注意事项、地震模拟时需要遵守的规定等内容,以提高参与者的配合度和安全意识。
地震馆设计方案
地震馆设计方案地震馆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目标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建立一个地震馆非常有必要。
地震馆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展示地震的原理和特点,向公众宣传地震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
二、设计理念和内容地震馆的设计理念是“科普、体验、安全”。
馆内应设置多个展区,包括地震原理展区、地震模拟体验区、地震安全知识区等。
1. 地震原理展区地震原理展区通过模型、图文、声音等直观的展示方式,向观众介绍地震的形成原理、传播规律和破坏特点。
在展示中应重点突出地震的破坏力和不可预测性,让观众对地震产生强烈的认知和警觉。
2. 地震模拟体验区地震模拟体验区通过模拟地震震感的方式,让观众亲身体验地震的情况。
可以设置地震震感模拟装置,让观众感受到地震的震动和摇晃,增强其对地震的感知能力。
同时,还可以设置紧急避难演练区,让观众在模拟地震灾害情景下,学习如何正确逃生和自救。
3. 地震安全知识区地震安全知识区通过图文、动画等方式,向观众传达地震的预防和应对知识。
可以设置多个展板,介绍地震的预警系统、应急疏散路线、避震建筑设计等内容,让观众获得实用的地震安全知识。
三、空间布局和设施设置地震馆的空间布局应分为多个展区,并设置合理的过道和导视系统,保证观众有序参观。
1. 展区布局地震原理展区、地震模拟体验区和地震安全知识区可以设置在馆内的不同区域,通过设置屏风、玻璃墙等隔断,使不同的展区互相独立但又有着明确的联系。
2. 设施设置地震馆内应设置地震模拟器、震感模拟装置、展板、多媒体设备等,以满足展示和体验功能。
另外,还应配备应急疏散指示灯、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确保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安全。
四、设计特色和创新点1. 科技互动通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屏幕等,提供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地震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手持设备,自行选择展示内容、参与地震模拟等,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抗震纪念馆档案的体系规划及震中纪念地设计
抗震纪念馆档案的体系规划及震中纪念地设计摘要:地震的纪念场所如何设计,在抗震纪念馆档案的体系如何规划,在现今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区别于以往的烈士墓、纪念堂和英雄纪念碑,震中的纪念地具有其本身的规划背景、历史意义和规划意图。
它首先是属于人民的,如何回归于人民,而又作用于人民百姓呢?本文抛砖引玉,作出探讨尝试。
关键词:震纪念馆纪念地设计灾后重建一、前言灾难,关于一场灾难的纪念馆,在灾难的事发地点进行灾后重建,这个地方应该是如何的呢?项目的规划设计是如何的呢?在一个庞大的事件之中,这个纪念地又如何能够找到立足点呢?体系的规划、场地的设计等等都迎面而来,一份关于地震的集体记忆,关于人民关怀的社会关爱,关于宏大事件的叙述,关于细节的临摹,关于社会价值观的传递,关于心灵的交汇互动,关于这些,如何在灾后重建中体现呢?唐山抗震纪念馆、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北川地震纪念馆和青川地震纪念馆等都为抗震纪念馆档案的体系规划做出指示。
本文以功能性和风格性作为出发点,探讨抗震纪念馆的体系规划与设计。
二、教育基地功能性笔者认为无论任何一个抗震纪念馆的体系规划上都应该应该具有这个功能性,那边是教育性。
不得不说,地震频发和震灾严重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在我国地震死亡数字达到五十五万,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三。
建国以来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的省份有22个。
针对这个国情,向公众普及科学的地震防、抗、救知识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增强全社会性的防震意识,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不容忽视,更不容置疑的。
社会发展猛烈,地形变化迅速,抗震防震的设备日新月异,而城镇人口越来越密集,那么需要不断加强抗震的宣传力度,抗震纪念馆必须具备这个教育的功能性。
失去这个功能性,对参观者和地方抗震管理人员没有警惕意义和教育意义,那么这个震中的纪念地便无法得到它应有的前瞻性和指向性,社会意义失去的同时,它也失去了它的革命意义。
震中纪念馆的教育性功能展示地划分为地震灾害总括、抢险救灾方法、灾后重建实录、抗震技术传授、人与自然关系等。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_映秀_四川_中国_d85e4e3c_7801_42e2_8
设计团队/Architects: 何镜堂,郭卫宏,郑少鹏,何正强,陈晓虹,黄瑜等/HE Jingtang, GUO Weihong, ZHENG Shaopeng, HE Zhengqiang, CHEN Xiaohong, HUANG Yu, etc.占地面积/Site Area: 15 300m 2总建筑面积/Total Floor Aera: 5 148m 2设计时间/Design Time: 2009竣工时间/Completion Time: 2011大地的纪念: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那一刻,大地颤抖,山河移位,家园破碎……为纪念那一刻,当地政府决定在震中映秀修建一座纪念馆,最终选址于一个高于城镇中心超过50m、可以俯瞰全镇的山岗上。
以植根于大地的地景式建筑为概念,来表达这大地的纪念主题,呈现一个自然、平和、静谧的纪念场所。
我们在场地中形成3条控制线,分别指向映秀镇的其他3个重要纪念节点——震源牛眠沟遗址、中滩堡地震遗址公园、新城镇中心,以此确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并依此对地面进行切割、抬起,形成最主要的建筑体量;再通过下沉广场将公共开敞空间向外延伸、逐渐升起、融入场地。
在内部空间组织上,以流水、地殇、崛起、希望为主题的4个庭院作为3大主题展厅之间的重要空间节点,分别以水、石、树、光为构成要素营造场所精神。
在完整的空间序列中,庭院在建筑中打开了与自然对话的窗口,为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有节奏地与山体、天空、自然形成多次不同方式的对话,在对话中缅怀逝者、平复心灵、思考未来。
在色调和材质控制上,我们希望回应平和、深沉的纪念主题。
除了环境的自然绿色外,我们采用质朴的清水混凝土和当地黑砂岩的自然灰调,不仅与山体环境形成整体、和谐的关系,同时也烘托出建筑的场所精神。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映秀,四川,中国EPICENTER MEMORIAL HALL IN YINGXIU, SICHUAN, CHINA, 2011建筑设计:何镜堂工作室ARCHITECTS: HE Jingtang Studio7126354in YingxiuOn May 12, 2008, one great earthquake ofmagnitude 8.0 on the Richter scale happened inSichuan Province, China. At that moment, the earthtrembled,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shifted and ourhome broke into pieces....In order to commemoratethe mo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decided to builda memorial hall in the epicenter of Yingxiu. Finally,the memorial hall was built on the top of mountainoverlooking the whole town, and 50m higher thanthe town center.We took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rooted deep in the earth to express the theme"Memory of the Earth" and create a natural,peaceful and quiet memorial place. We formedthree control lines on the site, respectively pointingto three important memorial sites of Yingxiu Town-the Hypocenter Niumiangou Site, ZhongtanbaoEarthquake Site Park and the center of the newtow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with the town; and according to the lines to cut9and lifted the ground to form the architecturevolume; then through the sinking square, extendedthe public space outward, lifted gradually andintegrated into the field.In the interior spatial organization, fourcourtyards themed by "water", "dying", "rising" and‘hope’were used as the important space nodesto connect three major theme exhibition halls. Itused water, stone, tree and light as the constituentelements to create the spirit of place. In the spatialsequence, the courtyards as the window openedto communicate with the nature, and formedmany different types of rhythmical dialogues tothe mountain, sky and nature during the visiting,enabling people to recall the deceased, ease thesoul and think of the future in the conversation.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of color andmaterial, we hope to respond to the peace anddeep memorial theme. Besides the natural greenof the environment, we used the concrete andlocal black sandstone, both forming integrated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untainenvironment, but also highlighting the site spirit ofthe architecture.□109 -5.000m标高平面/-5.000m level plan10 0.000m标高平面/0.000m level plan111312151411 东立面/East elevation 12 南立面/South elevation 13 1-1剖面/1-1 Section 14 3-3剖面/3-3 Section15 功能与流线组织分析/Func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希望庭植被屋面灾后重建展厅变配电房展廊植被屋面消能减震器序厅512地震灾害展厅山体161716 希望庭/Hope plaza17 崛起庭/Rise courtyard18 与山体相连的植草屋面/Planted roof connecting to the hill19 总体外观/Overview of the project1819。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将地震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与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并称为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以“永恒北川”为主题的《方案设计》,将县城和任家坪都纳入保护的核心区,其中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
今日,继续解读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核心区的详细方案。
地震博物馆及服务区部分:50万平方米博物馆让记忆永恒选址任家坪的地震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位于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入口位置,设计主题为“永恒的记忆”,包含地震破坏威力、抗震救灾事迹、人类无私大爱以及各种地震知识的记忆。
规划控制区域总占地面积为50万平方米。
地震博物馆建筑主体将以对灾难、事迹、大爱和知识的记忆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地展示灾害在自然、人文和科学各方面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以地景结合遗迹保护的设计手法,对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并以此为线索对参观流线进行组织。
以实物、模型、多媒体等互动展示方式,使参观者切身体会到地震的威力和影响,并获取相关知识。
50万平方米规划区域中,包括地震博物馆建设用地范围16万平方米,老建筑保护范围6.6万平方米,曲山镇中心建设用地范围7万平方米,泥石流及断裂带等高风险地质灾害控制范围2万平方米,绿化保护范围15.4万平方米,以及道路用地3万平方米。
博物馆主体:原北川中学校址地震博物馆主体位于原北川中学校址,主体建筑由3个标高层组成,除了可以对北川中学遗址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也使博物馆更具纪念功能。
主体由室内展区、遗址展示与利用区、科研教学区和爱心纪念林区组成。
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效果图3层地震博物馆3个标高层分别为:地面层——“地震知识普及教育”;二层——“5·12地震灾难记忆”;屋顶层—“5·12地震纪念”。
室内展区分为曾经的家园、无情的灾难、感人的事迹、大爱的力量、生存的智慧5个篇章。
地震科普馆设计方案
地震平台体验
性能说明 多媒体要介绍地震发生过程的科普知识, 配合播放强震、弱震时的不同相关内容。 配合地震台的运动使观众体验到地震时人 站立不稳的感觉。目的是让观众逼真地感 受地震以及掌握必要的避震自救知识,以 降低地震给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镇江市地震背景
本展品采用投影的方式介绍镇江市地理地貌 概况及特点、地震断裂构造、历史地震等内 容和信息。由触摸一体机控制投影机直接将 视频投影至投影幕,投影幕同步触摸一体机 播放相关视频,警示人们时刻注意提高地震 发生警惕性。
综述:
利用多媒体系统介绍了洪水、海啸发生的原因、 著名的水灾、火灾事件、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煤 气、化学品、核辐射等)、滑坡和泥石流和相应 几十种情况下的避险自救措施。
地震次生灾害避险自救
性能说明:
触控多媒体介绍由地震所导致的火灾、水灾(海啸)、 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灾害产生的原因以及著名的灾 害案例及面临各种次生灾害时避险方法,提高灾害来临 时的自救互救技能。
二.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 1.大地震时不要急 •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 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 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 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 • 2.人多先找藏身处 •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 ,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 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 3.远离危险区 •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 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 停车。 • 4.被埋要保存体力 •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 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防震避难场所的抗震设计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防震避难场所的抗震设计摘要: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针对一些特殊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建筑在结构设计中不可避免,这些建筑有时还有着对防震避难场所的特殊要求,针对这种建筑结构设计需求结构设计人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本文即针对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防震避难场所的抗震设计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防震避难场所;框-剪结构;抗震设计一、工程概况北京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大河镇胡村,在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以内。
总建筑面积22350.67m2,主要包括教学区,艺术类教学区,体育馆食堂餐厅区等,其中体育馆规划为防震避难场所。
该单体建筑的地下一层战时为甲6级人防(二级人员掩蔽所)平时为地下车库,建筑层高4.5米;地上一层为学生食堂餐厅,层高为5米;地上二层为体育馆,地面到屋架最低下弦净高为7米,屋顶建筑最高点标高为17.80m。
根据《关于下发北京援建项目规划信息的确认函》雄安启动区内中小学体育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
并明确防震避难场所的设计基本加速度值、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不再按照《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以下简称避难场所规范)表7.3.1乘以调整系数。
防震避难场所的最终抗震设计参数为: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为0.55s。
拟建场地对建筑属于抗震一般地段,可不考虑土层液化影响。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并采用钢筋混凝土双向井字楼板,屋顶采用在框架柱顶上弦支承的正交正放四角锥螺栓球节点钢网架,屋面采用双层钢板岩棉夹层板。
体育馆为大跨度矩形平面,轴线间距离长×宽=33.3m×20.7m。
地震科普教育基地设计方案
产品介绍
5、真实地震体验小屋
展品介绍: 全方位立体式的真实地震过程体验可以 使观众感受大地震来临时的紧张感,通 过真实可怕的灾难再现促使体验观众了 解和学习地震中避免灾难以及如何逃生 自救等知识技能,提高体验者的灾难意 识,减少地震及次生灾害所带来的生命 财产损失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6、地震VR逃生体验
表现形式: 多媒体播放
产品介绍
4、地震形成演示仪
展品介绍: 展品详细介绍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当地 震发生时,地球内部是怎样变化的让我 们更直观的了解地震的发生过程。同时 还配有文字和语音讲解,可以深入的了 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 合,配合灯光控制,使演示效果更加逼 真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相关研发专利
本公司研发团 队根据相关市场需求,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现在已经在多个领域 拿到了四个领域的多 项专利证书。
地震体验区:真实地震小屋、VR地震逃生体验、建筑物抗震演示
震后救援区:紧急救护训练、防震避险游戏、知识抢答
场馆需求
现场需求
1、建议选择一楼 2、层高≥3.5m
供电需求
1、需380V电压
02
设计方案
平面布局图
空间效果图
空间效果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03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1、小球大世界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8、防震避险游戏
展品介绍: 防震避险游戏是一款高科技体验游戏, 它利用大型显示器及压力系统将参观者 的动作与计算机互联。该游戏模拟地震 发生的恶劣情况下,应该如何正确的逃 生。每个场景都有多种避险方法,试探 观众是否能正确的选择逃生方式
防震减灾中心智能化建设方案
物联网技术
实现地震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 采集和远程控制,提高监测效 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于地震预警、灾害评估、 应急指挥等领域,提升防震减
灾的智能化水平。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 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访问控制
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对不同用 户和数据设置不同权限,防止数据泄 露和非法访问。
数据中心服务器
用于存储、处理和分析地震数 据,具备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能 力。
备用电源设备
确保在电力中断情况下,硬件 设备能够持续运行。
网络拓扑图展示及解析
核心交换机连接各个区域交换机,构 建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实现数据的高 速传输。
地震监测仪器和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 网络或有线网络接入区域交换机,实 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指挥调度平台
建立可视化的指挥调度平 台,实现对应急救援行动 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
协同会商机制
建立多部门、多机构之间 的协同会商机制,提高应 急救援的协同效率。
灾害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
1 2
灾害快速评估
利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地震灾害进行快 速评估,为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辅助决策支持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指挥员提供 辅助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验收流程
组织专家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 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使 用需求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投入 使用。
软件系统开发与集
05
成实施方案
软件系统开发计划安排
需求调研与分析
深入了解防震减灾中心业务流程,明确 用户需求,形成详细的需求文档。
系统开发
永不倒塌的建筑——汶川地震纪念馆创意设计
永不倒塌的建筑——汶川地震纪念馆创意设计作者:张俊竹来源:《艺术评论》 2016年第9期张俊竹任何纪念性场馆设计都必须有明确主题,以营造精神氛围。
汶川地震纪念馆的设计不仅要记录灾难的历史,还要再现大地震的灾难场面,以场景再现的展示方式给人心灵震撼的空间体验,更要表达中华儿女在大灾大难面前,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不倒的“万里长城”。
汶川地震纪念馆用“三角形、人字形”构建成一个“金字塔”形态的建筑,唤起人们对灾难的回忆。
倾斜的建筑形态则提示人们,这座“永不倒塌的建筑”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而“人”字支撑结构,象征着灾难来临后中华民族同心同德抗震救灾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设计元素的选择地震灾区形态元素:山体滑坡、地裂、堰塞湖、房屋倒塌废墟、桥断、路断、救灾场景;祈福:孔明灯、蜡烛、千纸鹤;象征元素:金字塔、手、众志成城(图1)。
二、设计元素提炼与推敲在进行设计元素提炼时,做了众多的比和选择,最终明确了最能代表汶川地震形态的是:坍塌、滑坡——斜,地裂、堰塞湖——破碎,手拉手心连心众志成城——联结,烛光、天灯祈祷——小吉灯(图2)。
在建筑学上金字塔是指角锥体建筑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
相关古文明的先民们把金字塔视为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陵墓、祭祀地,甚至是寺庙。
汶川地震纪念馆模仿金字塔的形态设计,以此来表达纪念性建筑,同时倾斜的造型形态又与地震坍塌、滑坡的现象极其相似,而三个主体建筑倾斜之状,并有水下两层和空中的连廊连接成一个整体,正好表达了手拉手心连心众志成城——联结的理念。
地下(水下)两层建筑和玻璃楼层面与水体的结合恰好表现了当时由于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堵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表现了人们当时的恐慌与绝望,好似进入了地狱之海。
该地下两层恰好展示了地震时惨烈景象和人民解放军从天而降的壮观画面。
蜡烛、天灯的运用正好符合中国民间的传统——天灯祈福。
二初操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中小学规划设计XX大地震、XX地震,以及XXXX年X月发生的XX地震,这些字眼时刻提醒城市规划工作者,自然灾害的警钟长鸣。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作为防灾重要环节,其内涵外延不断拓展,目前我国已逐步将中小学纳入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中,但就其建设的深度及广度而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中小学规划设计,任重而道远。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XXXXXXXXXXXXXXX》中指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类型划分:《XXXXXXXXXX》根据避难场所庇护时间的长短,分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二、中小学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分析1、当前中小学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发展现状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是由建立了网络化连接的、不同级别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构成。
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多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如公园绿地、广场或健身活动场,其中又以城市公园绿地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主体,在XX地震后,随着地方政府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视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健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有所拓展,逐步发展吸纳室内的公共建筑,如体育场馆、中小学校的校舍和大型商业建筑等。
2、作为避难场所的中小学现状分析现阶段大部分城市仅将中小学操场纳入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中,这种粗犷的做法不仅使纳入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中小学校的数量甚少,且难以保证场所的质量及效果。
中小学校成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影响因素远大于城市中能作为避难场所的其他类型的用地的影响因素,如规划中是否对中小学校场所变动的情况予以分析,将何种类型中小学校划分为固定避难场所等,中小学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缺乏应有的重视,其地位和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市地震背景
镇江市地震背景
性能说明
展品通过互动控制技术使观众通过点击 触摸屏选择演示展品内容,来控制前方 大屏幕投影上的视频播放,实现观众与 展品进行实时互动学习相关知识。
自救知识
综述:
采用触摸屏技术,让参观者查找地震相关知识及 近年来地震场景,并学习相关地震自救知识。
地震次生灾害避险自救
三.在地震时的应急防震工作室内应急防震行动 • 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如果有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 告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 的应急行动,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应立即 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 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 三角形空间(可参考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要用 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 ;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 方容易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 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 公园等地,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 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 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也可躲在柜台、框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自救相关知识
一.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则 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 • .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 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 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 •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 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 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 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 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地震馆设计
目
录
• • • • • •
序言 展品功能与技术方案说明 设备解析 设备效果图 设备性能介绍 自救相关知识
序 言
本展馆以防震减灾自救 为核心主题,采用主题 展开的方式,以地震知 识科技普及和防震避险 体验训练内容为主线进 行全方位的设计,融地 震科普、防震减灾、避 震自救为一体,变观众 客观被动观看为主动参 与。全景式全方位、多 角度宣传地震知识,使 观众减少对地震的恐惧 、树立地震来临时与其 做斗争的信心。
地震平台体验
小屋内部效果图
内部结构示意透视图
驱动结构示意图
地震屋体验意义
•
地震时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引起世界震惊,给灾区人民 带来巨大的损失的心灵创伤。认识地震、感受地震、预防地震、震中自救,是人类面 对的共同课题。其实地震时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认识地震。增加防范意识,我们可 以把地震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地震屋体验模拟器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亲身 感受地震的环境。该环境主要是通过环境模拟和虚拟技术的结合,真是再现地震的“ 可怕场景”,模拟各级地震和各类地震让观众体验地震,了解和学会在地震中避免灾 难,如何逃生,如何自救,介绍和了解地震科学知识,以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
四.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 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 、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 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 大楼里,以免砸伤。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 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 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二.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 1.大地震时不要急 •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 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 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 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 • 2.人多先找藏身处 •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 ,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 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 3.远离危险区 •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 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 停车。 • 4.被埋要保存体力 •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 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遇到次生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怎么办
• • • • • • • • • • 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水灾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迅速离开桥面。 毒气泄漏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 方向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 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 • • • • • • • • • 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设法隔断火源。 毒气泄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乱拥挤;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综述:
利用多媒体系统介绍了洪水、海啸发生的原因、 著名的水灾、火灾事件、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煤 气、化学品、核辐射等)、滑坡和泥石流和相应 几十种情况下的避险自救措施。
地震次生灾害避险自救
性能说明:
触控多媒体介绍由地震所导致的火灾、水灾(海啸)、 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灾害产生的原因以及著名的灾 害案例及面临各种次生灾害时避险方法,提高灾害来临 时的自救互救技能。
感谢您的关注
展品功能与技术方案说明
其中展项包括: (一)地震模拟器 (二)镇江市地震背景 (三)地震次生灾害避险自救(北通道)
(四) 地震自救知识学习
地震平台体验
地震模拟器是通过振动平台发生模拟装置,真 实再现地震 “可怕场景”,模拟各级地震和震 中就在脚下时的直下型地震体验(伺服电机)等各 类地震,让体验者从直接体验地震中,提高体 验者防灾减灾意识。让参观者在体验“地震” 时地动山摇、前后左右晃动、人站立不稳的同 时,感受到“地震”发生时的视觉冲击,真实 地再现地震过程并使体验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 及了解地震。
地震平台体验
性能说明 多媒体要介绍地震发生过程的科普知识, 配合播放强震、弱震时的不同相关内容。 配合地震台的运动使观众体验到地震时人 站立不稳的感觉。目的是让观众逼真地感 受地震以及掌握必要的避震自救知识,以 降低地震给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镇江市地震背景
本展品采用投影的方式介绍镇江市地理地貌 概况及特点、地震断裂构造、历史地震等内 容和信息。由触摸一体机控制投影机直接将 视频投影至投影幕,投影幕同步触摸一体机 播放相关视频,警示人们时刻注意提高地震 发生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