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五节正确对待坐立行的姿势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肝脏将无活性药物水解成活性药物过程迟缓,不易 出现应有的疗效。
肝酶 O2 乳酸钠
NaHCO3
四 排泄
大多数药物最终通过肾脏排泄,新生 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低,均约为 成人的1/3左右。使用某些经肾脏排泄的 药物(如抗生素)后,血中药物浓度高, 且持续时间长。一周内新生儿抗生素使 用多主张12小时给药一次,而一周后相 应增至每8小时一次。
4.肌肉注射 新生儿肌肉组织少,特别是 局部血流灌注不足(如缺氧、低体温、 休克)时,肌肉注射的药物不可能有效 吸收。
5.静脉给药 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抢 救危重新生儿的可靠给药途径。此外静 脉给药可调节药物的浓度和速率而达到 不同的治疗目的。静脉给药一般不用脐 血管。
二分布
1. 新生儿总体液和细胞外液较多,故水溶 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被稀释,受体部位药 物浓度降低。
2. 病原菌不明时可依据日龄选用药物或联合用 药。 <3天 杆菌感染多见(如大肠杆菌),可 选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物为主。 >3天 球菌感染多见(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多选用抗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药物。
二 抗生素的药物动学特点
(一) 脑脊液的药物浓度 在治疗新生 儿化脑时,应加大剂量使用易透过血脑 屏障的药物。
抗生素在新生儿的合理用药
一 新生儿感染的特点
(一) 新生儿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 疫功能均低下,不但易发生感染,且感 染易扩散,故最好选用杀菌性抗生素。 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发生感染后易 并发脑膜炎,在选用抗生素时应注意此 特点。
(二)病原菌
1. 有条件时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选用相 应的抗生素。
2. 非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 万古霉素和 β-内酰胺类的浓度>MIC时,杀菌作用均相同, 应尽量争取维持治疗期间的药物浓度>MIC。
(四)首过效应
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甙类,第一次 作用于细菌后再次使用间隔时间过短,反 会降低细菌的药物摄取,而疗效降低。
(五)抗生素使用的后续作用
1.治疗反应 抗生素杀灭细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菌的
五种不正确站姿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
新生儿药物动力学特点
一 吸收
1. 口 服 新生儿胃酸少,胃排空时间延长。 肠蠕动也不规则,故口服给药的吸收量难以 估计,且吸收功能的个体差异也较大。
2. 直肠给药 虽简便易行,但多不能达到预期 的吸收效果。
3. 皮肤粘膜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 角质层薄,吸收作用强,某些外敷或滴入眼、 鼻的药物常引起严重反应。
• 第二种:身体立直,抬头挺胸,下颌微收, 双目平视,嘴角微闭,双脚平行分开,两脚
之间分开,两脚之间距离不超过肩宽。一般 20厘米为宜,双手指自然并拢,右手搭在左 手上,轻贴于腹部,不要挺胸或后仰。
• 第三种:身体直立,抬头挺胸,下颌微收,双 目平视,嘴角微收,双脚平行分开,两脚之间 距离不超过肩宽,一般以20厘米为宜,双手在 身后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贴于臂部。
第五节正确对待坐立行的姿势 分析
前言 站姿与坐姿的方式正确、不正确,反映出一个人的
文明礼仪素质,所以我们要懂得正确的站姿(相)正确 的坐姿。
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孩子与女孩子的站姿和坐姿是
有不同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正确站姿 和坐姿。
男孩子站姿
• 第一种:身体立直,抬头挺胸,下颌微收, 双目平视,嘴角微闭,双手自然垂于身体 两侧,双膝并拢,两腿绷直,脚跟靠紧, 脚尖分开呈“v”字形。
(二)肺组织的药物浓度 各类抗生
素在肺部各组织和支气管分泌物中 的浓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对肺部感 染时药物的疗效有极大的影响。
药物
支气管分泌物浓度/血清浓度
β-内酰胺类、庆大霉素 红霉素、氯霉素 喹诺酮类 阿齐霉素
5~20% >50%
80~200% 50~100倍
(三)抗生素的作用方式
1. 浓度依赖性 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的杀 菌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即感染部位的浓度越 高作用越迅速。
女孩的站姿
• 第一种:身体直立,抬头挺胸,下颌微收, 双目平视,嘴角微闭,面带微笑,双手自 然垂直身体两侧,双膝并拢,两腿绷直, 脚尖分开呈“v”字形。
第二种
• 身体直立,抬头挺胸,下颌微收,双目平 视,嘴角微闭,面带微笑,两脚尖略分开, 右脚在前,将右脚跟靠在左脚脚弓处,两 脚尖呈“v”字形,双手自然放在两脚上,也 可放在一只脚上,并通过重心的移动减轻 疲劳。
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联结点的药物
作用强度
药物
极强 较强 弱 无作用
X线造影剂 阿司匹林、消炎痛、磺胺类 速尿、磺胺嘧啶 抗生素、抗组织胺药、镇静剂、 麻醉药、其它利尿剂
三 药物代谢
1. 肝脏为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药物代谢过程包括 Ⅰ期反映(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和Ⅱ期反应(结 合反应)。新生儿肝内参与Ⅰ、Ⅱ期反应的酶活性均 低,因此药物在肝内的代谢率减慢,半衰期延长,仅 按公斤体重给药亦造成药物的蓄积作用,如氯霉素所 致的“灰婴综合征”。
细胞壁发生溶解,其中部分产物作用于某些可 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 从而引起脓毒症、休克和临床症状恶化。杀灭 作用迅速的抗生素能减少细菌胞壁炎症产物生 成和治疗过程中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使细菌释 放的内毒素减少,从而减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 应。
2.抗生素后效应
抗生素停用后,在药物水平低于MIC 时仍然保持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称 为抗生素后效应(PAE)。各种抗生素的 PAE持续时间不一,对革兰氏阴性菌的 PAE以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较长。
2.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脂肪含量低,因 此脂溶性药物(如地高辛)不能与之充 分结合,则血中游离浓度升高。
3. 新生儿血浆蛋白与白蛋白浓度均低, 且白蛋白为胎儿蛋白,与药物的亲合力 较差,因此在血药总浓度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游离药物量增加,而使药物作用增 强,而半衰期缩短。
4. 与白蛋白具有高度联结力的药物可与 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上的联结点,致使 游离胆红素增多造成核黄疸。
1. 氨苄青霉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为青霉素的 2 倍,可达血浓度的32%。
2. 第一代头孢类脑脊液渗透性差,第二代的 西力欣及第三代的复达新、菌必治、凯复 隆渗透性好。
3. 氨基糖甙类一般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4. 万古霉素进入脑脊液的浓度为血浓度的 15%。
5. 氯霉素、磺胺类渗透性虽好,但在新生 儿慎用或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