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3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8秋)五年级数学下册

合集下载

2016-2017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品)

2016-2017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品)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法
1 3 1 3 4 1 + = = = 8 8 8 8 2
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教学反思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根据 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合作交流的过程 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交流,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共同归纳出结论。
在前面某一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3.约分 师:刚才有同学得到的答案有的是 案更好一些呢? 学生交流:
1 4 中只含有一个公因数1,而 的分子、分母除了含有公因数1外, 2 8 4 1 还有公因数2、4, 不是最简分数,得化简成最简分数,通关画图发现 更直观。 8 2 4 1 ,但有的同学的答案是 ,你们觉得哪个答 8 2
2 6 2) 和 都是最简分数。 9 15
)。 )

3.第三关:智力陷阱 张玲和陈静都喜欢课外阅读。张玲一天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的1/2,陈静
1 1 1 11 一天看了《蓝猫淘气3000问》的 。两人一天共看完了 + = =1(本)。你认为 2 2 2 2
对吗?为什么?
5
[设计意图]这道题既可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中单位“1”的理解,又可对以后学习 分数乘除应用题作铺垫。
4
师:同学的计算方法可真多呀,下面请同学仔细观察以上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 种算法? 生交流质疑:比如计算
3 3 + ,由此得出:图示法直观明了,但分母较大时比 120 120
较麻烦;分数组成法要用文字叙述,也比较麻烦;转化法不能适用于任意的分数。唯 有第四种方法既简便,又适用,易于操作。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则。 【设计意图:多样化的算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独特的思路可以张扬学生个性, 但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的必要性,不能只停留在对不同方法数量的追求上,尽 可能地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算法的 优化。】 5.规范计算过程,总结计算法则。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
第6课时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QD五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
1.填空。
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1)简便计算 2-194-154可以先计算( 194+154=1 ), 再计算( 2-1=1 )。
(2)减数是112,差是1121,减数和差的和减去被减数,结果 是( 0 )
7.乐乐计划一天练习写 30 个字,实际上午完成 了计划的175,下午完成了计划的1151。乐乐全 天超额完成了计划的几分之几?
175+1115-1=15 答:乐乐全天超额完成了计划的15。
8.五(1)班170的人订阅《趣味数学》,190的人订阅《趣味阅 读》,如果每人至少订阅一种刊物,那么这两种刊物都
(1)14+34-34+14=0 (2)85-25+35=85-1=35
() ()
提 升 点 应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计算解决问题
6.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省五常市,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 产品。福来德超市原来有171吨五常大米,卖出151吨, 又运来了141吨,现在福来德超市有多少吨五常大米? 171-151+141=161(吨) 答:现在福来德超市有161吨五常大米。
订阅的人占五(1)班的几分之几? 170+190-1=35 答:这两种刊物都订阅的人占五(1)班的35。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bபைடு நூலகம்+ac-da=b+3ca-d(a≠0)
()
(2)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 )
(3)252+151-252+151=0
()
3.直接写得数。

3.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3.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3.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也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进而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a. 请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式,如1/4 2/4,3/5 2/5等,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b.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小组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a. 请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式,如3/5 - 2/5,4/8 - 2/8等,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规律。

b.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 小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请学生预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

《信息窗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科书第36页自主练习的第6-13题教学目标:1、进一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会用所学新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

4、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难点:约分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1.什么是最简分数?2.什么是约分?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师生小结: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

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二、 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相关习题)1. 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计算。

(自主练习第8题)92+94 87-81 65+65 1211-1271813-187 103+10943+41 2517-257先让学生板演,发现问题补充订正, 集体订正时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并强调计算的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

(2) 自主练习第6题。

40分=( )时 75cm =( )m 20秒=( )分 35dm =( )m 500千克=( )吨 60 c ㎡=( )d ㎡先让学生说出名数改写的方法,再在练习本上完成,订正时引导学生说出单位间的进率及错题原因,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2. 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自主练习第7题。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后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要求上半月完成全月计划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如何列式,对出错的同学让其说出错题原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97页到第9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同分母的分数,比如2/5和3/5,然后提问学生们这两个分数相加应该怎么计算。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们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

3.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法则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计算法则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一些示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和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计算4/7+2/7和7/103/10,并解释计算过程。

答案分别是6/7和4/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对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观察。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相关的拓展资料,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并针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学习了第97页到第99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青岛版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在具体情境中对整数加、减法的含义进行迁移,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培养归纳、概况能力。

3.能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通过找分数引出同分母分数的概念(老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师:这是什么?(长方形)师:他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了长方形,我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了“1”。

你发现了吗?我们可以把这张长方形纸看作(单位1)师:我现在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展开以后,你能发现哪些分数?(2/4 )师:你能摸一摸哪里是四分之二呢?师:还发现了哪些不同的分数?(1/4 3/4)师:四分之三里面有几分四分之一?(3个)师:有5/4吗?现在呢?(老师再拿出一张同样平均分成4份的纸)师:大家一起说,还有哪些分数?(6/4至8/4)师:再添上一张纸呢?(9/4)师:同学们,我们发现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呢?(分母相同)师:这样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同分母分数。

(板书同分母分数)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加减法)二、探究新知师:吃过饼吗?师:妈妈买了一张饼,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饼被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师:爸爸吃了3块,你能用学过的分数来表示,爸爸吃了几分之几张饼吗?(3/8)师:妈妈吃了1块,你能用学过的分数来表示,妈妈吃了几分之几张饼吗?(1/8)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1个数学问题吗?(生1: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生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几张饼?生3:妈妈比爸爸少吃了几张饼?生4:还剩几张饼?)师:这4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一边思考怎样解决,一边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的计算结果是怎样得出来的?师:好了,做完了吧!谁来汇报第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8+1/8)师: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生……)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就是把爸爸吃的饼妈妈吃的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第3单元第3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及解析)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第3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及解析)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精品】第3单元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9秋)-五年级数学下册“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4【解析】:1可以看成14“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最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随课重点习题

最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随课重点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母分数加减法(一)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法及约分一、填空我最强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个81是85,137里有( )个131,3个121是( ),化成最简分数为() 3. 92+95表示( )个91加上( )个91,一共是( )个91,也就是( )4. 减数是121,差是1211,被减数是( )。

5. 同父母分数相加减,( )不变,只把( )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 )的要约成( )。

二、看图列算式并写出答案。

① ②( )列式: 列式:三、约分1812= 2416= 6045= 8064= 9113= 5445=四、计算201+207= =+187185=+2422247 72=+5152 =+2117214 =+102105 五、做一做1.一块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妈妈吃了2份,一共吃了几分之几?2.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75,第二次用去全长的274,两次一共用去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参考答案:一、填空我最强1. 22. 5 73. 2 5 74. 15. 分母 分子 约分 最简分数二、看图列算式并写出答案。

① 83+83=86=43②103+105=108=54 三、约分1812= 32 2416=32 6045=43 8064= 54 9113=71 5445=65711234197四、计算201+207= 54 =+187185 32 =+24222472429=+5152 53 =+2117214 1 =+102105107 五、做一做 1.83+82=85 2.275+274=279=31。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_青岛版(2018秋)(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_青岛版(2018秋)(含答案)

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第1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一、填空1.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2.两个数为互质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为.4.8与9的最大公因数是;48、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30 、15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30.()2.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两个数不是互质数.()3.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4.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5.1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短除法)65和39 48和108 144和36 28和98四、应用题1.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的红花朵数都相等,每个花束里的白花的朵数也都相等.每个花束里最少有几朵花?2.两根铁丝分别长65米和91米,用一根绳子分别测量它们,都恰好量完无剩余,这根绳子最多有多长?3.王叔叔买了一些观赏热带鱼,花了48元,李叔叔也买了一些同样的热带鱼,花了54元。

如果这些热带鱼的单价都相同,单价最高是多少元?(单价是整数)第2课时约分一、填空。

1.一个分数约分后,分数的大小。

2.分数624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化成最简分数是。

3.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4.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积是8,这个分数是。

二、判断1.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2.分子和分母是偶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3.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4.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叫做约分。

()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三、选择题1.下列各数中,()与16的最大公因数是1.A.10B.14 C.25 D.322.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AB.BC.ABD.13.下列()组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A.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B.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C.两个不同的奇数D.两个不同的质数4.两个不同的质数的积一定是()A.奇数B.偶数C.公因数D.合数5.在下面的分数中,()不是最简分数A.421B.156C.31346.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个A.4B.3C.5D.67.18小时=()日A.950B.34C.310四、把下面的分数先约分后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一、口算二、脱式计算三、在○中填入“>”、“<”或“=”四、解决问题1.新风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情况如表。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__同分母分数的加减1作业pdf无答案青岛版六三制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__同分母分数的加减1作业pdf无答案青岛版六三制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1)一㊁旧知链接1.计算㊂28+58=㊀㊀㊀㊀㊀㊀69-59=㊀㊀㊀㊀㊀㊀45+15=㊀㊀㊀㊀㊀㊀810-510=2.(1)3个18是(㊀㊀㊀),4个15是(㊀㊀㊀)㊂(2)59里面有(㊀㊀㊀)个19,(㊀㊀㊀)个110是910㊂3.找一找下列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㊂16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153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30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355二㊁新知速递1.预习信息窗2,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说一说什么是约分㊂3.试一试:把下列分数进行约分㊂6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810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5101.判断㊂(1)分数的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㊂(㊀㊀㊀)(2)分子与分母有公因数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㊂(㊀㊀㊀)(3)1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㊂(㊀㊀㊀)(4)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㊂(㊀㊀㊀)(5)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分数是最简分数㊂(㊀㊀㊀)2.下面每组数中,(㊀㊀㊀)既有公因数3,又有公因数5㊂A 8和18㊀㊀㊀㊀㊀B 15和45㊀㊀㊀㊀㊀C 27和32㊀㊀㊀㊀㊀D 71和95第三单元㊀剪纸中的数学3.某厂九月份计划生产6000台影盘机,实际上半月完成3600台,上半月完成全月计划的几分之几?4.把下列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㊂2540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1216㊀㊀㊀㊀㊀㊀㊀1435基础训练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㊀㊀㊀),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㊀㊀㊀)的分数,叫作约分㊂2.分子㊁分母只有公因数(㊀㊀㊀)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㊂3.同分母分数相加㊁减,分母(㊀㊀㊀),分子(㊀㊀㊀),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㊀㊀㊀)㊂4.分数624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㊀㊀㊀),化成最简分数是(㊀㊀㊀)㊂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7,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㊀㊀㊀)个㊂A 4㊀㊀㊀㊀㊀㊀㊀B 3㊀㊀㊀㊀㊀㊀㊀C 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 66.把2832化成最简分数后,它的分数单位是(㊀㊀㊀)㊂A 18B 116C 132D164拓展提高7.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有(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它们的和是(㊀㊀㊀)㊂发散思维8.一个分数,约分后是13,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36,求原分数㊂。

3.4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练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青岛版

3.4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练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青岛版

3.4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3. 讲解新课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了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核心,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这部分内容。

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中,首先需要确保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如果分母不同,需要先进行通分,将它们转换为同分母的分数。

通分的方法是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LCM),然后将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以适当的数,使得两个分数的分母都等于这个最小公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第3单元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
减法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9秋)-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4
【解析】:1可以看成
14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答案】:14
141 5.减数是121,差是1211,被减数是( )。

【解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 121+1211=1 【答案】:1
二、判断
1. 同分母分数连加,把分母相加,分子相加。

( )
【解析】:同分母分数连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答案】:×
2.8米的91和1米的9
8同样长。

( ) 【解析】:先计算再比较。

【答案】:√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
【解析】: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

【答案】:√
4. 1-52+5
3=1-1=0 ( ) 【解析】: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答案】:×
5.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减法不能适用。

( )
【解析】: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答案】:×
三、计算。

1-81-83 127+121-125 76-72-7
4 【解析】:按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答案】:67、56、35、21、4
1、0 四、解决问题。

1. 1千克黄豆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营养成分 蛋白质 淀 粉 脂 肪 其他成分
含 量 209千克 207千克 203千克 ()
()千克 其他成分是多少千克?
【解析】:把总含量看作单位“1”,减去前三种物质的含量,就是其他成分的含量。

【答案】:1-
209-207-20
3 =20
1(千克) 答:其他成分是201千克。

2. 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一条边长
258米,另一条边长259米,第三条边长多少米?
【解析】: 总长度减去两条边的长度就是第三条边的长度。

【答案】:1-
258-259 =25
8(米) 答:第三条边长25
8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