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板的计算表格书

合集下载

碳纤维布梁加固计算书

碳纤维布梁加固计算书

碳纤维梁加固计算书一、基本资料1.设计依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以下简称规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 50367-2006)(以下简称加固规范)图纸所提供的相关数据2.问题类型:因荷载增加原有混凝土梁承载力不足,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式采用碳纤维布。

3.梁底受拉碳纤维片材参数:碳纤维布等级:Ⅰ级弹性模量E cf = 2.30 × 105 MPa (见加固规范表9.1.6-1)抗拉强度设计值f f = 2300.00 MPa (见加固规范表9.1.6-1)单层厚度t cfv = 0.167 mm重量:300g/m2不考虑二次受力二、计算结果1. KL3梁荷载增加后缺筋面积为750mm2,采用等强代换原则换算碳纤维布粘贴尺寸:HRB4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360N/mm2碳纤维布抗拉强度设计值:2300 N/mm2缺筋面积*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碳纤维布厚度*宽度*碳纤维布抗拉强度设计值750*360≤0.167*宽度*2300宽度≥702.94KL3梁截面尺寸为400*900,结构梁宽度为400不能满足碳纤维布粘贴宽度,考虑粘贴双层碳纤维布,计算碳纤维布多层粘贴折减系数:(见加固规范9.2.4-2)折减系数=1.16-(粘贴层数*弹性模量设计值*单层厚度)/308000≤0.9=1.16-(2*230000*0.167)/308000=0.91折减系数=0.9750*360≤0.167*宽度*2300*0.9宽度≥781.05KL3梁宽度为400mm,碳纤维布粘贴双层面积:2*400=800≥781.05,满足强度要求。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说明:1、表中计算采用单位,除有说明外,长度宽度均为毫米,面积为平方毫米
2、使用时请不要修改非数据输入部分数据。

绿色部分为可修改数据。

3、计算依据《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
4、加固计算书按照规范要求,以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来判断采用的计算公式
5、梁剪跨比λb,对于集中荷载取a/h0,大于3.0时,取3.0,小于1.5时,取
6、柱剪跨比λc,对于框架柱取Hn/2h0,大于3.0时,取3.0,小于1.0时,取
7、加固形式系数取值:封闭粘贴为1.0,U型粘贴取0.85,侧面粘贴取0.70。

8、有效约束系数,取0.45;轴压比大于0.5且加固时未卸载时取0.36。

9、在判断是否需要考虑二次受力影响时,先输入Mi值,根据结论区的“是
10、工作表保护密码为123
米,面积为平方毫米。

为可修改数据。

程》(CECS146:2003)。

判断采用的计算公式。

3.0,小于1.5时,取1.5。

A为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距离。

对于均布荷载取3.0。

3.0,小于1.0时,取1.0。

Hn为框架柱净高度,h0为框架柱截面的有效高度。

5,侧面粘贴取0.70。

卸载时取0.36。

,根据结论区的“是否需要考虑二次受力影响”的判断结果,在梁参数输入区的“考虑二次受力 1否则
布荷载取3.0。

入区的“考虑二次受力 1否则取0”栏中填入相应的数字。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国标GB50367-2013版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国标GB50367-2013版

抗拉钢筋 配筋率
#VALUE! #VALUE! #VALUE!
1350 #VALUE! #VALUE!
3 0.030675
计算过 程
设计弯矩值 (KN.M)
二次受力
截面宽度 b(mm)
截面高度h(mm)
截面有效 高度 h0(mm)
受压钢筋 边沿距a'
受拉钢筋 面积As
受压钢筋 面积 As'
1350
考虑 400
梁底计算纤维面积 相对界限受压
Af
区高度ξb
#VALUE!
0.517647059
加固后相对界 限受压区高度
ξfb
0.44
β1
εcu
0.8 0.0033
计算系数过程
1.20 1.30
ES 200000.00
原梁承载能力计算
加固后承载能力计 算
混凝土受压区高 度x
#VALUE!
抵抗弯矩值 Mu
#VALUE!
混凝土受 压区高度 #VAxLUE!
#VALUE!
#VALUE!
ξ= #VALUE!
ξ'=
计算系数 α1
混凝土受 压区高度
x1
混凝土受 压区高度
二次受力
初始弯矩 (KN.m)
粘贴纤维类型
纤维厚度
先预输入 纤维 层
tf (mm) 数 nf
考虑
50 高强度Ⅰ级碳布 0.167
3
结论区
混凝土受压区 高度x(mm)
纤维计算 折减系数
ψf
加固前弯 矩计算值
(KN.m)
加固后抵抗弯矩 值(KN.m)
加固弯矩 提高系 数%
抗拉计算 纤维宽度

碳纤维加固板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板计算表格

251.00
mm*mm
210.00
Mpa
5.58
mm
7.36
kN.m
布带宽200,净间距400
ξ<ξb
钢筋保护层厚度 加载后的பைடு நூலகம்筋
实际配筋 钢筋抗拉强度值 满足受压区高度限制
5.17 5.80 1.00
9.21
2300.00 1.00
1.00 100.00 0.167 16.70
mm
mm*mm Mpa
当nf=1时,km=1;当nf=2时,km=0.9; 当nf=3时,km=0.83;当nf=4时,km=0.73
mm
mm mm*mm
实际粘贴碳纤维面积Afe'>Afe, 满足要求
碳布的编号 板的位置 布条方向 板的混凝土强度fc0 板的计算宽度b 板的高度h a(a') 计算需要配的钢筋 原有的钢筋总面积(As0) 钢筋强度fy0 计算受压区高度x (As*fy/(fc0*b)) 计算极限荷载Mu (fc0*b*x*(h0-x*0.5)
粘贴碳纤维之后需要的受压区高度x' M+fy0*As0*(h-h0)=fc0bx'(h-0.5*x') ψf=(0.8*0.0033*h/x')-0.0033)/0.01 ψf取值 当ψf>1,取1.0,否则取ψf 计算需要的碳纤维面积 Afe=(fc0*b*x'-fy0*As0)/ψf/ff
实际粘贴碳纤维强度ff 实际粘贴碳纤维层数nf
实际碳纤维层数折减系数km
实际粘贴碳纤维宽度(1000mm内总宽度) 粘贴碳纤维厚度t 实际粘贴碳纤维截面积Afe'
注:黄色填充为输入信息
碳纤维加固板

碳纤维楼板加固计算表(2019版加固规范)

碳纤维楼板加固计算表(2019版加固规范)
(mm2)
碳纤维复合材厚度 折减系数km
实际应粘贴面积 Af(mm2)

10.01
10.01
结 论
加固后相对受 压区高度
判断相对受压区高 度是否满足要求 (ξbf=0.85ξb)

0.125
满足
3.30
碳纤维布宽度 (mm)
100
1.00
碳纤维布间距 (mm)
400
26.58
0.90
29.54
每米宽碳纤维布 加固后受弯承载力 实际粘贴面积 受弯承载力
碳纤维复合材加固楼板计算书
工程名称:*****楼
加固部位:
板厚h(mm) 100
计算宽度b(mm) 1000
截面有效高度 h0(mm) 80
楼板信息 实配钢筋 8 @ 200
实配受拉钢筋 面积As(mm2)
250
加固前板受弯承 载力(kN·m)
6.48
板加固后弯矩 设计值M(kN·
m) 11.80
混凝土参数
HRB400
360
250
360
0
弹性模量 Ec(N/mm2) 3.00E+04
弹性模量 Es(N/mm2) 2.00E+05
相对界限受压
区高度ξb
0.518
受压钢筋合力 点至截面近边 距离a'(mm)
0
强度等级 单层厚度tf(mm)
高强度Ⅱ级
0.167
层数 2
碳纤维复合材参数
抗拉强度设计值 拉应变设计值
等效个数
(kN·m)
(mm2)
提高幅度
3.00
15.9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第10.2节及相关公式而编制。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碳纤维布类型
63
混凝土柱受压加固计算表格
混凝土柱参数输入区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截面宽度 b(mm)
截面高度 h(mm)
柱计算长度 l0(mm)
截面棱角圆 化半径r(mm)
柱纵筋面积
混凝土标号 C15-C60
构件类型1/2 (重要构件1) (一般构件2)
受压钢筋级 别1/2/3
初始弯矩 M(KN.m)
表9.5.2 ψvc值
计算轴压n
轴压比
≥0.1
0.3
0.6
0.7
0.9
0.87
受力 条件
均布荷载或λc≥3 λc≤1
0.95
0.84
0.72
0.62
0.51
0.9
0.72
0.54
0.32
0.16
注:1、λc为柱的剪跨比,对框架柱,λc=Hn/2h0,Hn为柱的净高,h0为柱的有效高度
2、中间值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载力 (KN.m)
加固后构 件抗弯承
载力 (KN.m)
抗弯承载力 提高百分比
1
4
300
0.167
211.01
132.49
200.39
18.12
300
551.94
211.01
18.12 467.29 546.09
16.86
31
32
33
34
抗剪碳纤维类型 梁的类型(1框架 荷载形式 集中荷载至近
1/2/3/4
截面高度 h(mm)
受拉钢筋面积 Aso(mm2)
受拉钢筋级 别1/2/3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Aso(mm2)
1256
受压钢筋面 积A'so(mm2)
1256
大偏心受压加固结论区
71
72
73
加固材料类型 1/2
碳纤维布层数 碳纤维布厚 碳纤维布层数nf 碳纤维布厚 碳纤维布宽 柱加固前轴心受压承载力 柱加固后轴心受压承载力 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
(布高强度I级1) (布高强度II级2) nf (4≥nf≥2) 度 tf(mm) (4≥nf≥1)
基于《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范的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第 1 页,共 3 页
梁抗弯抗剪加固计算表格
抗弯加固混凝土参数输入区
侧贴碳纤维片材参数输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6
27 28(结论区)
弯矩设计值 (KN.m)
构件类型1/2 (重要构件1) (一般构件2)
截面宽度 b(mm)
柱抗剪加固结论区
抗震加固结论区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加固材料类型 1/2
碳纤维布层数 碳纤维布厚 碳纤维布宽度 碳纤维条带中 抗剪强度折
(布高强度I级1) (布高强度II级2) nf (4≥nf≥1) 度 tf(mm)
bf(mm)
心间距sf(mm) 减系数ψvc
0.85 0.58
纤维体积含量(%) 单位面积质量(g/m2)


200、 200、 250 300 250 300

碳纤维加固板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板计算表格
实际粘贴碳纤维强度ff 实际粘贴碳纤维层数nf
实际碳纤维层数折减系数km
实际粘贴碳纤维宽度(1000mm内总宽度) 粘贴碳纤维厚度t 实际粘贴碳纤维截面积Afe'
注:黄色填充为输入信息
碳纤维加固板
-
200@400
B1
横向跨中部分
14.30
Mpa
1000.00 120.00 25.00 380.00
mm mm mm mm*mm
碳布的编号 板的位置 布条方向 板的混凝土强度fc0 板的计算宽度b 板的高度h a(a') 计算需要配的钢筋 原有的钢筋总面积(As0) 钢筋强度fy0 计算受压区高度x (As*fy/(fc0*b)) 计算极限荷载Mu (fc0*b*x*(h0-x*0.5)
粘贴碳纤维之后需要的受压区高度x' M+fy0*As0*(h-h0)=fc0bx'(h-0.5*x') ψf=(0.8*0.0033*h/x')-0.0033)/0.01 ψf取值 当ψf>1,取1.0,否则取ψf 计算需要的碳纤维面积 Afe=(fc0*b*x'-fy0*As0)/ψf/ff
251.00
mm*mm
210.00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5.58
mm
7.36
kN.m
布带宽200,净间距400
ξ<ξb
钢筋保护层厚度 加载后的配筋
实际配筋 钢筋抗拉强度值 满足受压区高度限制
5.17 5.80 1.00
9.21
2300.00 1.00
1.00 100.00 0.167 16.70
mm
mm*mm Mpa
当nf=1时,km=1;当nf=2时,km=0.9; 当nf=3时,km=0.83;当nf=4时,km=0.73

粘碳纤维、粘钢板加固板计算表(2013版加固规范)

粘碳纤维、粘钢板加固板计算表(2013版加固规范)

混凝土参数
计 算
强度等级
等效矩形应力图 等效矩形应力图 轴心抗压强度设 极限压应变
系数α1
系数β1
计值fc0(N/mm2)
εcu

C30
1
0.8
14.3
0.0033

受力钢筋参数
输 入 区
强度等级
抗拉强度设计值 受拉钢筋面积 抗压强度设计值 受压钢筋面积
fy0(N/mm2)
As0(mm2)
fy0'(N/mm2) As0’(mm2)
受拉钢板截面面 积Asp(mm2)
136.54
加固后相对受压区 高度
0.131
高度是否满足要 求(ξbf=0.85ξ
b) 满足
结 受拉钢板宽度 受拉钢板布间距 每米宽受拉钢板

(mm) (中心距)(mm) 布等效个数
实际粘贴面积 加固后受弯承载 受弯承载力提高幅
(mm2)
力(kN·m)







100
500
2.00
200.00
13.01
49.84%
本计算表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第9.2节及相关公式而编制。
实配钢筋直 实配钢筋间距 实配受拉钢
径(mm)
(mm)
筋面积As
8
150
335.10
承载力复核 x
11.44
HRB400
360
335
360
0
弹性模量 Ec(N/mm2) 3.00E+04
弹性模量 Es(N/mm2) 2.00E+05
相对界限受压

碳纤维加固楼板的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楼板的计算表格

200@400
Mpa mm mm mm mm*mm mmt;ξb
满足受压区高度限制
粘贴碳纤维之后需要的受压区高度x' M+fy0*As0*(h-h0)=fc0bx'(h-0.5*x')
ψf=(0.8*0.0033*h/x')-0.0033)/0.01
碳布的编号 板的位置 布条方向 板的混凝土强度fc0 板的计算宽度b 板的高度h
a(a') 计算需要配的钢筋 原有的钢筋总面积(As0)
钢筋强度fy0 计算受压区高度x (As*fy/(fc0*b)) 计算极限荷载Mu (fc0*b*x*(h0-x*0.5)
碳纤维加固板
B1 横向跨中部分 25.00 1000.00 100.00 20.00 740.00 251.00 210.00 6.22 11.95
ψf取值 当ψf>1,取1.0,否则取ψf
计算需要的碳纤维面积 Afe=(fc0*b*x'-fy0*As0)/ψf/ff
5.13 4.30 1.00 14.78
mm mm*mm
实际粘贴碳纤维强度ff 实际粘贴碳纤维层数nf
实际碳纤维层数折减系数km
实际粘贴碳纤维宽度(1000mm内总宽度) 粘贴碳纤维厚度t
实际粘贴碳纤维截面积Afe'
1400.00 0.00
1.00
333.33 0.167 0.00
Mpa
当nf=1时,km=1;当nf=2时,km=0.9; 当nf=3时,km=0.83;当nf=4时,km=0.73
mm mm mm*mm
实际粘贴碳纤维面积Afe'>Afe, 满足要求
注:黄色填充为输入信息

板面粘碳纤维抗弯加固计算书

板面粘碳纤维抗弯加固计算书

板面碳纤维加固计算书该工程地上第五层至二十五层部分阳台板出现露筋显现,即保护层厚度不够,故对该部分的阳台板进行采用板面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阳台板基本资料:该板为预制叠合板,总厚度为160mm,预制板厚度60mm,现浇混凝土层厚度100mm. 本次计算只考虑现浇混凝土层影响计算参数:截面1000x1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级别:三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0mm(设计值)钢筋排数:单排板面钢筋:纵向12@150,横向8@150板底钢筋:双向8@150计算过程:原板截面极限弯矩Mu:先求原板受压区高度x'x'= fy* (As - As') / (fc * b)=30mm当x'≤2a时,x'取2a,当x'>ζbho(ζb界限受压区高度)时,x'取ζbho当x'=2a时,Mu= fy * As * (h - 2 * a)当x'>ζbho时,Mu = fc * b * x' * (h - x' / 2) + fy * As' * (h - a)当2a<x'≤ζbho时,Mu=fc * b * x' * (h - x' / 2) + fy'* As' * (h - a) - fy'* As * a综合以上三个公式选择判断后计算:Mu=10.85KN.M若M>1.4Mu时则无法加固,M<Mu则无需加固。

其余情况按加固处理如下:经过加固后的板根据规范要求重要构件不得大于0.75ζbho(ζb界限受压区高度)故做如下判断:相对受压区高度x当x≤2a时,x取2a当2a<x'≤0.75ζbho时x=(fc * b * h - Sqr((fc * b * h) * (fc * b * h) + 2 * fc * b * (fy * As' * (h - a) - fy * As * a - M ))) / (fc * b)其中M为加固后的弯矩值代入数据计算x=30.00mm.考虑二次受力情况影响,纤维复合材的滞后应变εfoεfo=αf*Mok/(Es*As*ho),其中Mok为加固前的弯矩αf值可依据表9.2.8查得采取线性插值法取准确数据求得:εfo=0.93*4.3/(2000000*335*105)=0.00057经过计算:x=2a,碳纤维布宽度=(M - fy * As * (h - 2 * a)) / (εf * ef * (h - a) * nf * tf)其中εf为拉应变设计值,ef为碳纤维布的弹性模量设计值nf为层数,tf为单层厚度 nf=1层 tf=0.167mmwf为考虑纤维复合材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值而引入的强度利用系数ff为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km为纤维复合材厚度折减系数经过判断计算,碳纤维布的宽度=87.9mm粘贴长度计算:lc=ff*Af/ffy*bf+200=956.1mmAf为实际粘贴复合材的面积ffy为纤维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bf为纤维复合材的总宽度计算结果如下:碳纤维布强度级别:高强度I级,面积质量300g/m2且不得采取预浸法生产的材料碳纤维布层数:1层碳纤维布厚度:0.167mm碳纤维布宽度:87.9mm粘贴延伸长度:956.1mm一米板加固碳纤维布量选用:一层×100(宽)×0.167(厚)@400。

碳纤维片材加固计算

碳纤维片材加固计算

一、梁基本数据梁结构类型: 重要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1.9 (n/mm2)梁钢筋级别: HRB400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360 (n/mm2)梁受压区钢筋排数: 1 排梁受压区钢筋排数: 1 排二、梁加固设计数据初始弯距: 200 (KN.m)进行二次受力影响计算查GB50367-2006表9.2.8 αf= 0.7εf0=αf×M0k/(Es×As×H0)= 0.00218采用碳纤维片材类型: 高强Ⅰ级碳布碳纤维片材拉应变设计值: 0.007碳纤维片材设计强度: 1600 (n/mm2)试算碳纤维片材层数: 2 层梁正截面抗弯加固计算书混凝土标号: C25梁截面尺寸: 240 × 500 (mm)选用碳纤维片材厚度: 0.167 (mm)三、计算过程ρte=As/Ate= 0.005设计弯矩值: 302 (KN.m)二次受力影响: 考虑碳纤维片材弹模设计值: 230000 (Mpa)根据(9.2.3-1)式解出XX= 173.14 (mm),代入(9.2.3-3)式ψf= 0.31 取ψf= 0.31 代入(9.2.3-3)式按(9.2.4-2)计算 km= 0.93428 (mm)选用2层0.167mm厚3428mm宽的高强Ⅰ级碳布,满足计算要求。

so yofe f f so yo co A f A f A f bx f a ′′−+=ψ1)()(2(1o so yo so yo co h h A f a h A f x h bx f a M −−′−′′+−≤ffocu cu f x h εεεεψ−−=)/8.0(fe fe fe fe n t b A ××==××=mf fe f fe k n t A b e f A=m fe f k A A /=。

碳纤维加固计算书(课件)

碳纤维加固计算书(课件)

cfv = 3(0.2 + 0.12 b)cfu = 3×(0.2 + 0.12×3.00)×0.00800 = 0.00299
碳纤维片材承担的剪力: Vbcf = 2 ncf wcf tcf E h (scf + wcf) .00× 0.111 = 0.85 × × 0.00299× 2.50× 10 5× 300.00 = 61049.86 N = 61.05 kN (100.00 + 150.00) 使用碳纤维加固后, 梁的剪力设计值: Vb = Vbrc + Vbcf = 201519.74 + 61049.86 = 262569.59 N = 262.57 kN
碳纤维片材的极限拉应变(参见规程 4.1.4):
cfu = E = 2.50 × 105 = 0.00800 cf
碳纤维片材的允许拉应变(参见规程 4.3.2): [ cf] = min( kmcfu, 2 2 , 0.01) = min(0.934× 0.00800, × 0.00800, 0.01) = 0.00533 3 cfu 3
受拉钢筋拉应变不均匀系数:
= 1.1 - 0.65
si te
= 1.1 - 0.65 ×
根据《GB50010-2002》8.1.2 的规定, 当 < 0.2 时, 取 = 0.2。
受压边缘混凝土压应变综合系数:
=
(1 + 3.5 'f) E (1 + 3.5 ×0.00) × 5.75 × 0.00661 = = 0.089 0.2 (1 + 3.5 ×0.00) + 6 ×5.75 ×0.00661 0.2 (1 + 3.5 'f) + 6E 加固前初始弯矩 Mi 作用下受拉钢筋的拉应变: Mi 0.200 22.00× 106 · = × = 0.00011 0.87 210000.00 × 603.19 × 365.00 Es As h0 Mi 22.00× 106 = 0.00020 2 = ·Ec b h0 0.089 × 36500.00 × 250.00 ×365.00 h 400.00

板开洞碳纤维布加固计算书09.03.07

板开洞碳纤维布加固计算书09.03.07

大厦楼板开洞碳纤维加固计算书2009.03.09(1)、计算碳纤维布粘贴折减系数:K m=1.16-N f E f T f / 308000N f和T f为纤维复合材料的层数和单层厚度。

E f为纤维复合材料的的弹性模量设计值。

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本工程所用碳纤维布均为300克碳纤维布,弹性模量设计值为:2.3x105帕,所以:当粘贴层数为3层时折减系数为:K m=1.16-N f E f T f / 308000 =1.16-3*2.3*100000*0.167/308000=0.79取值:0.79。

(2)、计算:取较大洞口进行计算;取B1M层3-4/C-D轴,标高-4.05m楼板开洞,洞口尺寸为350*3250。

原板上铁配筋14@150, 下铁配筋12@150。

三级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360牛/平方毫米,14@150每米板带钢筋为1028mm,洞口宽3.25m,3.25*1028*360=1202760 N用三层300克碳纤维进行代换:设需要粘贴碳纤维的宽度为b(mm),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第53页,300g/m2碳纤维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300 n/mm2, 计算厚度为0.167mm,粘贴层数为3层,b*3*0.167*0.79*2300≥1202760b≥1321mm实际板上粘贴1600mm >b=1321mm所以板上粘贴满足要求!同理计算板下:12@150每米板带钢筋为754mm,洞口宽3.25m, b*3*0.167*0.79*2300 ≥3.25*754*360b≥970mm实际板下粘贴1200mm >b=970mm所以板下粘贴也满足要求!。

包钢,碳纤维加固计算

包钢,碳纤维加固计算

加固计算
1.框架柱包钢计算
计算KZ6所需箍筋的面积为:235平方毫米,箍筋间距为100;
实际原有框架柱的箍筋面积为:100平方毫米,箍筋间距为100;
框架柱包钢箍筋的面积为80*4*2=640平方毫米,包钢间距为300;
加固后框架柱的箍筋面积为100+640/3=313>235,满足要求;
2.框架梁碳纤维加固计算
JXL1计算:梁顶部计算钢筋所需面积为2100平方毫米(支座)实际梁端钢筋面积为1240平方毫米
所需碳纤维的面积为(2100-1240)/(2000/210)=90.5平方毫米
所需碳纤维的厚度为90.5/200*2*2=0.113<0.167,满足要求
(一层碳纤维的厚度为0.167毫米)
(2000为碳纤维的抗拉强度,210为箍筋的抗拉强度)。

碳纤维片材加固计算表格(GB50367-2006)

碳纤维片材加固计算表格(GB50367-2006)

一、梁基本数据梁抗震等级: 三级梁形式:框架梁梁结构类型: 重要构件梁截面尺寸: 300 × 700 (mm)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 1.71 (n/mm2)荷载形式: 集中荷载剪跨比λb:2.4截面腹板高度hw: 600 (mm)楼板厚度: 80 (mm)梁纵筋排数: 2 排纵向钢筋直径: 25 (mm)梁箍筋级别: HPB235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210 (n/mm2)箍筋肢数: 2 肢箍箍筋间距s: 100 (mm)箍筋直径: 6 (mm)弯起钢筋级别: HPB235弯起钢筋角度:30(°)弯起钢筋直径 20 (mm)弯起钢筋数量:1(根)二、梁加固设计数据采用碳纤维片材类型: 高强Ⅰ级碳布碳纤维片材设计强度: 1600 (n/mm2)选用碳纤维片材厚度: 0.167 (mm)试算碳纤维片材层数: 5 层纤维侧面粘贴高度hf: 600 (mm)纤维条宽度ωf: 100 (mm)加锚方式: 环形箍及加锚封闭箍剪跨比λb:2.4 加锚方式:环形箍及加锚封闭箍查GB50367表9.3.3计算抗剪强度折减系数 ψvb=0.804加固梁为框架梁, 纤维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调整系数=0.28原梁抵抗剪力值综合下列各式求解:当 时(9.3.2-1)当时 (9.3.2-2) (7.5.4-2)(GB50010)(7.5.5)(GB50010)原梁抵抗剪力值Vb0=351.22(KN)先选用 3 层 0.167 (mm)厚 100 (mm)宽 高强Ⅰ级碳布 试算(9.3.3-1)(9.3.3-2)Sf=62(mm)选用3层0.167mm厚100mm宽间距62mm的60加固,满足计算要求。

梁斜截面抗剪加固计算书三、计算过程设计剪力值: 700 (KN.m)混凝土标号: C404/≤b h w o co c bh f V β25.0≤6/≥b h w 0025.17.0h S A f bh f V sv yv t cs +=o co c bh f V β20.0≤bfbo V V V +≤ff f f vb bf s h A f V /ψ=p p py s sb y p cs a A f a A f V V V sin 8.0sin 8.0+++≤GB50010)。

碳纤维楼板加固计算表(2013版加固规范)

碳纤维楼板加固计算表(2013版加固规范)

强度等级 HRB400 强度等级 高强度Ⅱ级
360 0 碳纤维复合材参数 抗拉强度设计值 拉应变设计值 ε f ff(N/mm2) 2000 0.007
计算流程→
计 算 过 程 及 结 论 区
碳纤维复合材有 砼受压区高度 砼受压区高度实际 碳纤维确定利用 ψ f实际取值(满足 碳纤维复合材厚度 实际应粘贴面积 效截面面积Afe 计算值x 取值(满足x>2a 2 系数ψ f计算值 折减系数km ψ f<1.0) Af(mm ) 2 (mm) ’)x(mm) (mm ) 10.01 判断相对受压区高 加固后相对受 度是否满足要求 压区高度 (ξ bf=0.85ξ b) 满足 0.125 10.01 3.30 碳纤维布宽度 (mm) 100 1.00 碳纤维布间距 (mm) 400 26.58 0.90 29.54 实际粘贴面积 2 (mm ) 50.10 受弯承载力 提高幅度 35.21%
每米宽碳纤维布 加固后受弯承载力 等效个数 (kN·m) 3.00 15.96
本计算表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第10.2节及相关公式而编制。
承载力复核 x 13.30
碳纤维复合材加固楼板计算书
工程名称:*****楼 楼板信息 板厚h(mm) 100 计算宽度b(mm) 1000 截面有效高度 h0(mm) 80 实配钢筋 实配受拉钢筋 面积As(mm2) 250 极限压应变 ε加固后弯矩 载力(kN·m) 设计值M(kN· m) 6.48 11.80 弹性模量 Ec(N/mm2) 3.00E+04 弹性模量 Es(N/mm2) 2.00E+05 弹性模量 Ef(N/mm2) 2.00E+05 相对界限受压 区高度ξ b 0.518 受压钢筋合力 点至截面近边 距离a'(mm) 0 是否考虑二次 受力影响 否 加固部位: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国标GB50367-2013版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国标GB50367-2013版

二次受力
初始弯矩 (KN.m)
粘贴纤维类型
纤维厚度
先预输入 纤维 层
tf (mm) 数 nf
考虑
50 高强度Ⅰ级碳布 0.167
3
结论区
混凝土受压区 高度x(mm)
纤维计算 折减系数
ψf
加固前弯 矩计算值
(KN.m)
加固后抵抗弯矩 值(KN.m)
加固弯矩 提高系 数%
抗拉计算 纤维宽度
计算纤维 层数
受压区 钢筋排数
2 60
受压区钢筋
面积 钢筋弹模
As(mm2)
4908
200000
#VALUE!
实际应贴 实际应贴 碳纤维面积 碳纤维宽度
#VALUE!
#VALUE!
混凝土标号 C30
混凝土抗压 强度fc
二次受力弯 矩值
受拉区纤维类型
纤维强度设 纤维弹性
计值
模量
#VALUE!
50
高强度Ⅰ级碳 #VALUE! #VALUE!
梁底计算纤维面积 相对界限受压
Af
区高度ξb
#VALUE!
0.517647059
加固后相对界 限受压区高度
ξfb
0.44
β1
εcu
0.8 0.0033
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梁基本信息
结构类型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 B(mm) H(mm)
混凝土标号
重要构件
400
800
C30
受拉钢筋 级别
受拉区 钢筋排数
受拉区钢 筋面积 As(mm2)
受压钢筋 级别HRB400 Nhomakorabea2
360
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a mm mm mm mm*mm mm*mm Mpa mm kN.m ξ <ξ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满足受压区高度限制
5.13 4.30 1.00 14.78 1400.00 1.00
mm
mm*mm Mpa
1.00 333.33 0.167 55.67
当nf=1时,km=1;当nf=2时,km=0.9; 当nf=3时,km=0.83;当nf=4时,km=0.73 mm mm 实际粘贴碳纤维面积Afe'>Afe, mm*mm 满足要求
碳纤维加固板
碳布的编号 板的位置 布条方向 板的混凝土强度fc0 板的计算宽度b 板的高度h a(a') 计算需要配的钢筋 原有的钢筋总面积(As0) 钢筋强度fy0 计算受压区高度x (As*fy/(fc0*b)) 计算极限荷载Mu (fc0*b*x*(h0-x*0.5) 粘贴碳纤维之后需要的受压区高度x' M+fy0*As0*(h-h0)=fc0bx'(h-0.5*x') ψ f=(0.8*0.0033*h/x')-0.0033)/0.01 ψ f取值 当ψ f>1,取1.0,否则取ψ f 计算需要的碳纤维面积 Afe=(fc0*b*x'-fy0*As0)/ψ f/ff 实际粘贴碳纤维强度ff 实际粘贴碳纤维层数nf 实际碳纤维层数折减系数km 实际粘贴碳纤维宽度(1000mm内总宽度) 粘贴碳纤维厚度t 实际粘贴碳纤维截面积Afe' 注:黄色填充为输入信息 B1 横向跨中部分 14.30 1000.00 90.00 20.00 380.00 251.00 210.00 5.58 5.36 200@400 布带宽200,净间距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