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交变应力
材料力学课件-11交变应力(结束)
1 车辆零部件
2 航空航天领域
将以汽车发动机传动轴为 例详细介绍交变应力的作 用,并具体说明钢铁材料 与铝合金材料表现的异同。
将介绍飞机导弹、航空发 动机、火箭卫星等领域如 何应对交变应力的影响,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 限度的发挥机体性能。
3 铁路线路设施
铁路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 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 交变应力对于路轨、轴承 等部件的疲劳寿命影响尤 其显著,此节将详细解释。
应力-应变关系
将深入探讨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变化规律,为交变应力疲劳 生命的计算奠定基础。
交变应力概述
定义与特点
将系统分析交变应力的定义及其 经典的S-N曲线特点,并介绍交变 应力在材料中的作用。
分类
将通过实例介绍离散型和连续型 交变应力的基本类型,分析其性 能差异及其可能引起的疲劳本质 差异。
3
疲劳裂纹扩展
将深入介绍裂纹扩展的实验方法和影响机理,并分析其与应力幅值的关系。
疲劳寿命预测
SN曲线
将介绍工程结构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SN曲线法,并且向您展示典型的SN 曲线。
Miner准则
将详细介绍Miner准则的应用原则及其特点,并强调其在预测中的重要性。
应力幅值归一化
将介绍应力幅值归一化的重要性,其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法。
材料力学课件ppt-11交变 应力(结束)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交变应力及其疲劳机理和寿命评估方法,包括常见应力类 型、应力-应变关系和影响寿命的因素,以及交变应力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学 生提供完整的材料力学知识体系。
背景知识
常见应力类型
如拉应力、压应力、弯曲应力、剪切应力等,将为您介绍它们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工 程意义。
材料力学习题
材料力学作业册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前言本作业题册是为适应当前我校教学特色而统一筛选出来的题集,入选题目共计72个,教师可根据学时情况有选择性的布置作业。
本题册中列出的题目仅是学习课程的最基本的作业要求,老师根据情况可适当增加部分作业,部分学生如果有考研或者其他方面更高的学习要求,请继续训练其他题目。
本题册仅用于学生课程训练之练习,任何人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目的,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由于时间仓促,并限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王钦亭wangqt@ 2013年2月27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拉伸与压缩 (2)第三章扭转 (7)第四章弯曲应力 (11)第五章弯曲变形 (18)第六章简单超静定问题 (20)第七章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25)第八章组合变形与连接件计算 (32)第九章压杆稳定 (36)第十章能量法 (41)第十一章动荷载.交变应力 (49)附录I 截面的几何性质 (53)第一章绪论1-1 材料力学的中所讲的构件失效是指哪三方面的失效?1-2 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有哪些?1-3 材料力学中研究的“杆”,有什么样的几何特征?1-4 材料力学中,杆件的基本变形有哪些?第二章 拉伸与压缩2-1(SXFV5-2-1)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2-2(SXFV5-2-2)一打入地基内的木桩如图所示,沿杆轴单位长度的摩擦力为2f kx (k 为常数),试作木桩的轴力图。
A2-3(SXFV5-2-3)石砌桥墩的墩身高=10 m l ,其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荷载 1 000 kN F =,材料的密度33=2.3510 kg/m ρ⨯。
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2-4(SXFV5-2-6)一木桩受力如图所示。
柱的横截面为边长200 mm 的正方形,材料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其纵向弹性模量10 GPa E =。
如不计柱的自重,试求: (1)作轴力图;(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 (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 (4)柱端A 的位移。
材料力学刘鸿文版全套课件
M (x)
M (x)
N ( x)
N ( x)
T (x)
T (x)
V
L
FN 2 (x)dx 2EA
L
M 2 (x)dx 2EI
L
T 2 (x)dx 2GIP
所有的广义力均以静力方式,按一定比例由O增加至最终值。任一广义位移 与
整个力系有关,但与其i 相应的广义力 呈线性关系。
Fi
产生位移1 , 2 ,, i ,
变形能的增加量:
V
1 2
Fi
i
F11 F2 2
Fi i
略去二阶小量,则:
V F11 F2 2 Fi i
如果把原有诸力看成第一组力,把 Fi 看作第二组力,根据互等
F F 功的互等定理:
1 12
2 21
若F1 F2,则得
位移互等定理:
12 21
例:求图示简支梁C截面的挠度。
F
B2
wC1
解:由功的互等定理 F wC1 M B2
得:F
wC1
M
Fl 2 16EI
由此得:wC1
Ml2 16E I
例:求图示悬臂梁中点C处的铅垂位移C 。
有效应力集中因数 理论应力集中因数
K
1
d
1
K
或
K
1
d
1 K
K
max n
目录
2.零件尺寸的影响——尺寸因数
( 1)d 1
查看表11.1
( 1 )d 光滑零件的疲劳极限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或
K
1
d
1 k
15
K
2.60 2.40
b 1000MPa
M
2.20
800
2.00
900
1.80 700
1.60 600
1.40
b 500MPa
1.20
1.00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一、交变应力
构件内一点处的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种应力称为交变应力.
二、产生的原因
1、载荷做周期性变化 2、载荷不变,构件点的位置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3
火车轮轴上的力来自车箱.大小,方向基本不变.
即弯矩基本不变.
P
P
假设轴以匀角速度 转动.
横截面上 A点到中性轴的距
离却是随时间 t 变化的.
Pmin A
50000 1 104
500MPa
a
max
min
2
600 500 2
50MPa
m
max
min
2
600 500 2
550MPa
r min 500 0.833 max 600
11
§11–3 持久极限
一、材料持久极限(疲劳极限)
循环应力只要不超过某个“最大限度”,构件就可以经历无 数次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这个限度值称为“疲劳极限”,用 r 表示.
二、S-N 曲线(应力-寿命曲线)
通过测定一组承受不同最大应力试样的疲劳寿命,以最大应力 max 为纵坐标,疲劳寿命N(破坏时的循环次数)为横坐标,即可绘 出材料在交变应力下的 应力—疲劳寿命曲线,即 S-N曲线.
材料力学C11_交变应力
对称循环,r=-1 ②查图表求各影响系数,计算构件持久限。 求K:
D r 1.4 ; 0.15 ; b 600MPa 查图 d d 求 :查图得 0.79
r=7.5
K 1.4
求 :表面精车, =0.94 0 1 0.79 0.94 1 250 69.8MPa 1 1
第11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1.3 持久极限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持久极限曲线 11.7* 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8*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 11.9* 变幅交变应力 11.10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1.* 习题**
2 max min 应力幅(~ Amplitude): a 2 min 循环特征、 r max /应力比(~ ratio):
5特征量仅2个独立,如m+a 或max+r
不稳定
max m min max m min a
t t
a
对称循环(symmetric reversed
加工方法 磨 削 车 削 粗 车 未加工的表面 轴表面粗糙度 Ra/m 0.4~0.2 3.2~0.8 1.25~6.3
b/MPa
400 1 0.95 0.85 0.75 800 1 0.90 0.80 0.65 1200 1 0.80 0.65 0.45
下降明显
b高者
表面越差,下降越多 b越高,影响越显著
m, ra
K
1
a rm m
a rm
11交变应力
温度不变 3 21
312
初始弹性应变不变 T1T2 T3
T3 T2 T1
初应力越大,松弛旳初速率越大 温度越高,松弛旳初速率越大
四、冲击荷载下材料力学性能 ·冲击韧度·转变温度
温度降低,b增大,构造反而还发生低温脆断,原因何在? 温度降低,b增大,但材料旳冲击韧性下降,且抗断裂能
力基本不变,所以,构造易发生低温脆断。
PP
P P
折铁丝
二、疲劳破坏旳发展过程: 材料在交变应力下旳破坏,习惯上称为疲劳破坏。
1.亚构造和显微构造发生变化,从而永久损伤形核。 2.产生微观裂纹。
3.微观裂纹长大并合并, 形成“主导”裂纹。
4.宏观主导裂纹稳定扩展。
5.构造失稳或完全断裂。
三、疲劳破坏旳特点:
1. 工作 jx 。
2.断裂发生要经过一定旳循环次数。
构件旳工作阶段不能超出稳定阶段!
破坏
阶段 E
不稳定 阶段
B A
稳定阶段
加速阶段 D
C
0
t O
材料旳蠕变曲线
4 3
2 1
温度不变 4 3 21
应力越高蠕变越快
T4 T3 T2
T1 应力不变 T1T2T3T4
温度越高蠕变越快
三、应力松弛: 在一定旳高温下,构件上旳总变形量不变时,弹性变形
会随时间旳增长而转变为塑性变形,从而使构件内旳应力变 小。这种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11–4 构件持久限及其计算
一、构件持久限—r 0
r0 与 r 旳关系:
0 r
K
r
1. K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K
无应力集中的光滑试件的持久限
同尺寸有应力集中的试件的持久限
成人高考工程力学题库
成人高考工程力学题库一、填空题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P2)2、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以下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P2)3、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
(P2)4、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P2)5、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
(P2)6、一般力系——各力作用线既不相交于一点,又不相互平行。
7、两个不同的力系,如果对同一物体产生相同的外效应,则该两力系互为等效力系。
(P3)8、作用于刚体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作用点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P4)9、柔索的约束反力作用在柔索与物体的接触点,其方向沿着柔索离开被约束物体。
即必为拉力。
(P5)10、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力必通过接触点,方向沿着接触面在该点的公法线,指向约束物体内部,即必为压力。
(P6)11、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分为: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中间铰链。
(P6) 12、在求解静力平衡问题时,必须首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即进行受力分析。
(P8)13、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是力系的两个基本特征量。
(P25)14、两力系相互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该两力系的主矢和对同一点的主矩分别相等。
(P25)15、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都是等于零。
(P25)16、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力系的合力或主矢等于零。
(P32)17、力偶对任一点O的主矩Mo 与矩心O的位置无关,是一常矢量,称为力偶矩矢。
(P37)18、力偶既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相平衡。
(P37) 19、作用于刚体的两力偶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它们的力偶矩相等。
(P37) 20、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力偶系的合力偶矩矢等于零。
(P39) 21、摩擦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又可分为静滑动摩擦和动滑动摩擦。
(P66)22、构件的承载能力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足够的稳定性三方面衡量。
材料力学 交变应力
的 应力幅
s max
用sa 表示
sa
smaxsmin
2
O
s min
4.平均应力
sa sa
t
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代数和的一半,称为交变应力的
平均应力.
用sm表示.
smsmax2smin
二、交变应力的分类
1.对称循环
在交变应力下若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等值而反号.
smin= - smax或 min= - max
限;
表示光滑小试样的持久极
限。
显然,有:
s 1, 1
右边表 格给出了在 弯,扭的对称 应力循环时 的尺寸因数.
表11-1 尺寸因数
直径 d(mm)
s
碳钢
合金钢
>20 ~30
0.91
>30 ~40
0.88
0.83 0.77
>40 ~50
0.84
0.73
>50 ~60
0.81
0.70
>60 ~70
0.78
r smin 1
s
smax
r = -1 时的交变应力,称为 O
对称循环交变应力.
smax
smin
t
sa smax sm0
2.非对称循环
r1时的交变应力,称为非对称循环 交变应力.
(1)若 非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中的最小应力等于零( smin=0)
s
r s min 0 s max
smax
O
s三、疲劳破坏
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习惯上称为疲劳破坏
1.疲劳破坏的特点
(1)交变应力的破坏应力值一般低于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 极限值,有时甚至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
第11章动荷载与交变应力
俯冲跳
蹦极的由来
亨利·冯·阿施曾预言蹦极会成为一种风尚,现在这个风尚 已被带入中国。2006年12月,233米的世界最高蹦极点在 澳门旅游塔落成启用。
蹦极中发生的意外
大连星海公园意外
(1)2007年8月,一个小男孩从55m高的跳
台上跳下来时一头扎进海里,令人宽慰的
是落水孩子仍旧被保险绳索牵引着,并且
1. 疲劳寿命 材料发生疲劳破坏所经历应力循环次数成为
疲劳寿命,用N表示。
2. 疲劳极限(持久极限)
材料经历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
max
坏的σmax称为疲劳寿命,用σr 表示。
max,1 max,2
S-N曲线
1 2
钢和铸铁:S-N曲线趋于水平 其它材料:N0=5×106
r
N1 N2
N
四、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因素 1. 构件外形的影响 越平整、越均匀,疲劳极限越高
m R F
意外反映出的安全隐患在哪里
蹦极安全取决于蹦极者身体在弹性冲击振动中的运动范围 (1)在运动中身体不能与任何其它物体接触。相应的规定 是最大高度点低于跳台2m以上,最低点高于水面3m以上, 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控制在4g以下。这取决于弹性绳的长度 和拉伸刚度的选择,应与蹦极者的体重相适应。 (2)应该防止偏离中垂线过的横向震动。 (3)从本例已知信息判断事前成人蹦极是正常的,而小男 孩却意外落水,说明后者肯定换用了刚度更低或规格相同 但更长的绳子。小男孩虽然年龄不大但毕竟胖乎乎的,属 于体重偏大的特立,工作人员忽略了这一特点,可能是导 致判断失误的根源。
1. 冲击物为刚体, 2. 不计被冲击物的质量, 3. 冲击物不回弹, 4. 忽略其它能量损失, 5.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工作。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5版)章节题库(交变应力) 【圣才出品】
第11章 交变应力一、选择题1.在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为:;若按非对称循环的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进行了疲劳强度校核,则()。
A .是偏于安全的B .是偏于不安全的C .是等价的,即非对称循环的构件的疲劳强度条式也可以用来校核对称循环下的构件疲劳强度D .不能说明问题,必须按对称循环情况重新校核【答案】C2.一交变应力的应力变化曲线如图11-1所示,则其平均应力σm ,应力幅σa 和循环特性r 为( )。
A .σm =-20 MPa ,σa =30 MPa ,γ=-5B .σm =-20 MPa ,σa =30 MPa ,51-=γC .σm =30 MPa ,σa =-20 MPa ,γ=5D .σm =30 MPa ,σa =-20 MPa ,51=γ【答案】A【解析】从图可知,σmax =10 MPa ,σmin =-50 MPa ,则有因此答案选A。
图11-1 图11-23.如图11-2所示,在σa-σm坐标系中(σa为交变应力的幅度,σm为平均应力),C1,C2两点均位于一条过原点0的直线上,设C1,C2两点对应的两个应力的循环特征为r1,r2,最大应力分别为σmax1,σmax2,则()。
A.γ1=γ2,σmax1>σmax2B.γ1=γ2,σmax1<σmax2C.γ1=γ2,σmax1>σmax2D.γ1=γ2,σmax1<σmax2【答案】A【解析】在射线OC1上,有σa+σm=σmax则C1,C2的循环特征相同,且C2的最大应力比C1的大。
因此答案选A。
4.在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的持久极限为()。
A.B.C.D.【答案】B5.图11-3所示为传动轴在匀速运行中,危险截面危险点处,弯曲正应力的循环rσ和扭转切应力的循环特征rτ分别为()。
图11-3A.rσ=-1,rτ=1B.rσ=1,rτ=-1C.rσ=rτ=-1D.rσ=rτ=1【答案】A6.有效应力集中因数Kσ和尺寸因数εσ的数值范围分别为()。
11交变应力讲解
裂纹尖端一般处于三向拉伸应力状态,不易出现塑性变形。
(4)、裂纹扩展
已形成的宏观裂纹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逐渐扩展, 扩展是缓慢的并且是不连续的。因应力水平的高低时 而持续,时而停滞,裂纹两侧时压、时离,似相互研 磨,形成光滑区。
(5)、脆断
随裂纹的扩展,构件截面逐步削弱, 应力增大。当削弱到一定极限时,应 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在突变的外因 (超载、冲击或振动)下突然断裂, 断口出现粗糙区。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1–1 概述 §11–2 交变应力的几个名词术语 §11–3 材料持久限及其测定 §11–4 构件持久限及其计算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动荷的分类及其研究方法
⑴ 构件做匀加速运动(如圆周运动) ——加上惯性力 机械结构中常用
⑵ 加速度周期变化——用振动理论 ⑶ 加速度剧变(如冲击 Δt=0.01s)
•疲劳破坏产生的过程可概括为:
裂纹形成 裂纹扩展 断裂
四、疲劳破坏的发展过程: 1.亚结构和显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永久损伤形核。 2.产生微观裂纹。 3.微观裂纹长大并合并,
形成“主导”裂纹。 4.宏观主导裂纹稳定扩展。 5.结构失稳或完全断裂。
目录
疲劳失效的解释
材料的疲劳失效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中裂 纹的形成和逐渐发展的结果 而裂纹尖端处于严重的应力集中是导致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
疲劳破坏案例1
1979年,美国DE-10型飞机失事,死亡270人,原因螺旋桨 转轴发生疲劳破坏,该型号飞机停飞一年,全面检修,是 设计问题。
疲劳破坏案例2
1981年初,欧洲北海油田“基尔兰”号平台覆灭,死亡 123人,原因疲劳破坏,横梁在海浪的交变应力作用下, 横梁承孔边裂缝,当时大风掀起7米巨浪,10105吨的浮台 沉没于大海之中
材料力学-第十一章交变应力
在一定的循环特征 r 下:
max , N ; max , N
疲劳极限或有限寿命持久极限:
材料在规定的应力循环次数N下,不发生疲劳破环的最
大应力值,记作
N r
(
N r
)
。
无限寿命疲劳极限或持久极限 r :
当
m
a
不超过某一极限值,材料可以经受“无数次”应力
x
循环而不发生破坏,此极限值称为无限寿命疲劳极限或持久极限。
r 1
(2)脉动循环:如齿轮
max 2 m 2 a min 0
r 0
max
a
m in
t
max m
a t
材料力学 2019/10/30
8
(3)静应力:如拉压杆
max min m
a 0
r 1
(4)非对称循环:
max min 0
甚至小于屈服极限 s 。
2、破坏时,不论是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均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且为突然断裂,通常称疲劳破坏。
3、疲劳破坏的断口,可分为光滑区及晶粒粗糙区。在光滑区可 见到微裂纹的起始点(疲劳源),周围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 展的弧形线。
材料力学 2019/10/30
3
材料力学 2019/10/30
劳极限),疲劳曲线不出现水平渐近线。
步骤:
max
min
M W
Pa/ 2
1 d 3
16Pa
d 3
32
材料力学 2019/10/30
11
材料力学 2019/10/30
12
步骤:
材料力学课件第11章 交变应力zym
( 1 )d k ( 1 )k
(11.5)
二、构件尺寸的影响: 1、影响趋势: •构件的持久极限随尺寸的增 大而降低。 2、修正因数:
( 1 )d
1
(11.6)
•
( 1 )d
k
1
1 n
• n 构件在弯曲单独作用时的工作安全系数 • n 构件在扭转单独作用时的工作安全系数
整理上三式得:
n n n n
2 2
n
或:
n
n n n n
2 2
n
(11.19)
二、强度计算步骤: 1、确定工作应力; 2、确定修正因数; 3、强度条件计算; 4、结论。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一、交变应力 •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或循环应力。
2 3 4 2 3 1 4 1
二、疲劳失效 1、疲劳失效的定义: •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脆性 断裂失效称为疲劳失效或称为疲劳 破坏。 2、疲劳失效的特点: (1)破坏时名义应力值远小于静荷载 作用下的强度极限值; (2)呈脆性断裂;
•结构构件持久极限: r , r
4、持久极限的确定: •试件的持久极限由试验确定。 •构件的持久极限由材料持久极限修正确定。
二、标准试件对称循环弯曲正应力持久极限的测定
1、试验装置: 2、试件:
d 7 10mm
3、试验方法: •应力-寿命曲线。 •循环基数: 钢制试件: 0 107 N 应力-寿命曲线
§11—3 持久极限 一、持久极限的概念 1、定义: •杆件在无限次应力循环作用下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 力称为杆件的疲劳极限或持久极限。 2、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应力循环类型、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等等。 3、持久极限的表示符号: •材料持久极限(光滑小试件持久极限): r , r(r为循环特征) •非标准试件持久极限: 如光滑大试件: ( 1 ) d
第11章疲劳和断裂
K 1 qK t 1
此式对于正应力和切应力集中都适用。 一般来说,静载抗拉强度越高,有效应力集中因数 越大,即对应力集中越敏感。
18
§11-4 构件持久极限及其计算
尺寸因数
前面所讲的疲劳极限为光滑小试样(直径6~10 mm)的 试验结果,称为“试样的疲劳极限”或“材料的疲劳极限”。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样直径的增加,疲劳极限将下降,而 且对于钢材,强度愈高,疲劳极限下降愈明显。因此,当零 件尺寸大于标准试样尺寸时,必须考虑尺寸的影响。 零件尺寸对疲劳极限的影响用尺寸因数度量:
构件持久极限
光滑试件持久极限
( 1 ) ( 1 )d
20
§11-4 构件持久极限及其计算
一般来说,表面加工质量越低,持久极限降低越多; 静载抗拉强度越高,加工质量对构件持久极限的影响越
显著。
上述各种影响零件疲劳极限的因数都可 以在有关的设计手册中查到。
21
§11-4 构件持久极限及其计算
形而强化,同时产生较大的残余压应力。
27
第11章完
§11-3 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三、条件疲劳极限 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其 - N曲线如图所示,它没有明显的 水平部分,规定疲劳寿命N0= 5×106-107 时的最大应力值为条
O
N0=5×10 6 ~10 7 N
件疲劳极限,用 r 0 表示。
N
13
§11-4 构件持久极限及其计算
前面介绍了光滑小试样的疲劳极限,并不是零件 的疲劳极限,零件的疲劳极限则与零件状态和工作条
久极限(疲劳极限)。用r表示,r代表循环特征。
r与材料变形形式,循环特征有关,用疲劳试验测定。
9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六版(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第6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目录第1章绪论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拉伸、压缩与剪切2.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扭转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弯曲内力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弯曲应力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弯曲变形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组合变形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压杆稳定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动载荷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交变应力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能量方法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超静定结构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平面曲杆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厚壁圆和旋转圆盘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矩阵位移法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杆件的塑性变形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
试件分为若干组,最大应力值由高到底,以电动机带 动试样旋转,让每组试件经历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直至 断裂破坏。
记录每根试件中的最大应力 (名义应力,即疲劳强 度)及发生破坏时的应力循环次数(又称疲劳寿命), 即可得S—N应力寿命曲线。
材料力学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max
m ax,1 m ax,2
max
m in
a
a m
循环特征:r min max
om1源自2 max min
t
a
1 2
max
min
max m a min m a
材料力学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对称循环
循环一次
2 max
1
3
材料力学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解:
n
1
K
max
n
1 200 MPa n 1.5
M 0.105F 8400N.m, r 10 0.083, d 120
K 1.54
W d 3 1.696 10 4 m3 , D 140 1.167
用尺寸因数 或 表示。
1d 1
或
1d 1
其中: 1, 1 为光滑小试件 1d , 1d 为光滑大试件
且 1, 1 ,d 越大, 越小, r 愈小。
材料力学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32
d 120
材料力学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max
M W
49.5MPa,
11-1交变应力公开课教案课件
2,经过一定的时间发生忽然断裂;
3,破坏面呈脆断;
4,“断口”明显分为∶ 裂纹源、光滑区、粗糙区
5
二、疲劳破坏的发展过程: 1、亚结构和显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永久损伤形核。 2、产生微观裂纹。 3、微观裂纹长大并合并,形成“主导”裂纹。 4、宏观主导裂纹稳定扩展。 5、裂纹失稳,结构忽然断裂。
1、K ——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o
r
K r
K
无 应 力 集 中 的 光 滑 试 件的 持 久 限
同 尺 寸 有 应 力 集 中 的 试件 的 持 久 限
( r )d ( r )k
2、 —— 尺寸系数:
大 尺 寸 光 滑 试 件 的 持 久限 光滑小试件的持久限
( r ) r
3、 —— 表面质量系数: 构件持久限 ( r ) 光滑试件持久限 ( r )d
( r ) r
3、 —— 表面质量系数: 构件持久限 ( r ) 光滑试件持久限 ( r )d
12
如果为切应力,将上述公式中的正应力换为切应力即可∶
o
r
K r
对称循环下(r=-1)上述各系数均可查表而得。
13
§13-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一、对称循环的疲劳容许应力:
1
r=7.5
r min 1 max
为对称循环
② 查图表求各影响系数,计算构件持久限。
(1)求K
D d
1.4
;
r d
0.15
;
b
600MPa
查图得∶
K 1.4
15
70 50
M
M
r=7.5
(2)求 ,查图得∶
Dang Van准则和大多数传统疲劳准则的关系
Dang Van 准则和大多数传统疲劳准则的关系
G Peridas, A M Korsunsky and D A Hills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1 原文为 localization,意为定位、地方化。相关中文资料近似描述是晶粒对外载荷的弹性 调整。 2 相关中文资料中对这段有更准确地表述:Dang Van 认为疲劳裂纹的萌生是由于材料内部 临界体积内特征滑移带上晶粒所经历的塑性形变所引起。
2
2 Goodman 方法和 Dang Van 准则的异同
S 2 S3
(6)
因而残余应力 9 可表示为:
A 1 R A1 1 R A1 1 R dev( ) 1 , , 3 1 R 6 1 R 6 1 R
微观应力偏张量 10 就可以表示为: A s1 1 sin( wt ) 3 A s2 s3 1 sin( wt ) 6 由此最大切应力和静水应力就可以表示为:
t A1 1 R sin( wt ) 6 1 R
(7)
(8)
(9)
11
t
max (t )
Tresca( s) A1 sin( wt ) 2 4
(10)
6 7 8 9
此处缺专业用语。
t 1 2 3 ¤3 。
Si i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 —表面质量因数: 表面质量因数: 表面质量因数
β=
(σ −1 ) β (σ −1 ) d
表面为其它加工情况的试样的持久极限 表面为其它加工情况的试样的持久极限
表面磨光的试样的持久极限 表面磨光的试样的持久极限
综合以上三种因素,在对称循环下,构件的持久极限为 综合以上三种因素,在对称循环下,
σ =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 平均应力 §11.3 持久极限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11.10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交变应力—— 交变应力—— 某一点的应力若随时间作 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这种应力称为交变应力 (alternating stress) 疲劳失效—— 疲劳失效—— 材料与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 下的失效,称为疲劳失效 简称疲劳 简称疲劳。 下的失效,称为疲劳失效,简称疲劳
0 −1
εσ β
Kσ
σ −1
σ −1 为光滑小试样的持久极限
上述各系数均可查表而得 如果循环应力为切应力, 如果循环应力为切应力,将正应力换为切应力即可 ετ β 0 τ −1 = τ −1 Kτ
*§11.10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疲劳裂纹的形成主要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和构件表面。 疲劳裂纹的形成主要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和构件表面。 应力集中的部位 提高疲劳强度应从减缓应力集中、提高表面质量等 提高疲劳强度应从减缓应力集中、提高表面质量等 减缓应力集中 方面入手。 方面入手。 1、减缓应力集中 、 2、降低表面粗糙度 、 3、增加表层强度 、
2
3.静循环: 3.静循环: 静循环 t
静应力可看作交变应力的特例
σ min r= =1 σ max
σa = 0
σ m = σ max
六、稳定交变应力: 稳定交变应力: 循环特征(即应力比)及周期不变。 循环特征(即应力比)及周期不变。
P367习题11.2 例 发动机连杆大头螺钉工作时最大拉力Fmax= 58.3 kN,最小拉力 Fmin = 55.8 kN ,螺纹内径为 d = 11.5 mm,试求应力幅 σa 、平 均应力 σm 和应力比 r。 解:
σm σmin σa
t T
σm =
σ max + σ min
2
三、应力幅: 应力幅: 四、周期 T
σa =
σ max − σ min
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五、几种特殊的交变应力: 几种特殊的交变应力: 1.对称循环: 1.对称循环: 对称循环
σ σmax σm σmin σa
一、构件外形(应力集中)的影响 构件外形(应力集中) Kσ — 有效应力集中因数: 大于 有效应力集中因数: 大于1
持久极限(疲劳极限, σ r 持久极限(疲劳极限, 寿命) 寿命)
σ min = −1 应力比 r = σ max
对称循环
(σ −1 ) d Kσ = (σ −1 ) k
无应力集中的持久极限
1
y = r sin ωt
2
σ max
3 4
1
O
σ min
t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非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疲劳失效有以下特点: 疲劳失效有以下特点:
1、交变应力的破坏应力值一般低于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极限值, 交变应力的破坏应力值一般低于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极限值, 低于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极限值 但经历时间长。 但经历时间长。 2、无论是脆性还是塑性材料,交变应力作用下均表现为脆性断 无论是脆性还是塑性材料, 裂,无明显塑性变形,断口表面可明显区分为光滑区与粗糙 无明显塑性变形,断口表面可明显区分为光滑区与 光滑区 区两部分。 两部分。 3、疲劳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 疲劳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扩展到临界尺寸瞬时断裂
最后断裂部位
裂纹萌生部位(应力集中处 裂纹萌生部位 应力集中处) 应力集中处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扩展到临界尺寸瞬时断裂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一、循环特征(应力比): 循环特征(应力比)
σ σmax
σ min r= σ max
二、平均应力: 平均应力:
处于高应力区的晶粒多, 处于高应力区的晶粒多,容易疲劳
三、构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一般情况,构件的最大应力发生于表层, 一般情况,构件的最大应力发生于表层,疲 劳裂纹也大多在表层出现。 劳裂纹也大多在表层出现。 表面加工的刀痕、划伤等将引起应力集中, 表面加工的刀痕、划伤等将引起应力集中, 降低持久极限。 降低持久极限。
N 0 = 107
时的最大应力值为条件疲劳极限 时的最大应力值为条件疲劳极限 ,并用 σ
N0 表示。 r 表示。
650
σr
550
104
105
106
107
N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影响持久极限的几种主要因素: 影响持久极限的几种主要因素: 1、构件外形的影响 、 (应力集中会显著降低构件的疲劳极限) 应力集中会显著降低构件的疲劳极限) 2、构件尺寸的影响 、 (随着试件横截面尺寸的增大,疲劳极限会相应地降低) 随着试件横截面尺寸的增大,疲劳极限会相应地降低) 3、构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表面质量越高,疲劳极限越高) 表面质量越高,疲劳极限越高)
σ max
M Fa = = W W
使试样纯弯曲 保持载荷F 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以电动机带动试样旋转 每旋转一周,试样截面上的点便经历一次对称应力循环
疲劳寿命:试样疲劳破坏时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
通过测定一组(例如 根 承受不同最大应力试样的疲劳寿命, 通过测定一组(例如10根)承受不同最大应力试样的疲劳寿命, 为纵坐标,疲劳寿命N为横坐标 为横坐标, 以最大应力 σmax为纵坐标,疲劳寿命 为横坐标,即可绘出材料 在交变应力下的应力-寿命曲线, 曲线。 在交变应力下的应力-寿命曲线,即 S - N 曲线。 应力 曲线 令第一根试样的应力较高, 约为强度极限的70%,经历N1 σmax (MPa) 次循环后,试样疲劳。 令第二根试样的应力略低于第一 根试样,经历N2次循环后,试样 疲劳。 一般来说,随着应力的降低,循环 次数(寿命)迅速增加。 重复第三根,第四根,……
水平,表示材料可经历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 水平,表示材料可经历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相应 的最大应力值称材料的疲劳极限, 表示。 的最大应力值称材料的疲劳极限,用 σ r 表示。 疲劳极限 对于 S-N 曲线没有明显水平部分 的材料, 的材料, 一般规定疲劳寿命
750
σmax (MPa)
750
650
550
104
105
106
107
N
右下图为40Cr钢在对称弯曲循环交变应力下的 钢在对称弯曲循环交变应力下的S-N曲线。由图可 曲线。 右下图为 钢在对称弯曲循环交变应力下的 曲线
σ 越低, 越高; 降低至某一值后, 见, max 越低,N 越高;当σ max 降低至某一值后,S-N 曲线趋于
σ max
Fmax 4 × 58300 = = = 561 MPa 2 A π × 0.0115
Fmin A = 4 × 55800 = 537 MPa 2 π × 0.0115
σ min =
561 − 537 σa = = = 12 MPa 2 2 σ max + σ min 561 + 537 σm = = = 549 MPa 2 2 σ min 537 r= = = 0.957 σ max 561
有应力集中的持久极限
二、构件尺寸的影响
εσ —尺寸因数: 尺寸因数: 尺寸因数 小于 小于1
εσ =
(σ −1 ) d
大试样的持久极限 大试样的持久极限 尺寸越大,持久极限越低。 尺寸越大,持久极限越低。 小试样的持久极限 小试样的持久极限
σ −1
α1 < α 2 ,大试样衰减慢,高应力区大, 大试样衰减慢,高应力区大,
σ max − σ min
§11.3 持久极限
交变应力下,应力低于屈服极限时金属就可能发生疲劳。因此 静载下测定的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已不能再作为强度指标。 金属疲劳的强度指标应重新测定。
疲劳的强度指标—— 疲劳极限(持久极限)
弯曲疲劳实验设备(疲劳试验机) 弯曲疲劳实验设备(疲劳试验机)
(对称循环) 对称循环)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脉动循环的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
P367习题11.1
交变应力的例子 —— 观察轮轴上某个点
F F 3 a l a 2 r O 4 y
ωt
1
y z
σ
My M σ= = ⋅ r sin ωt IZ IZ
0 → σ max → 0 → σ min → 0
T t
σ min r= = −1 σ max
σ a = σ max
σm = 0
σ σmax σm σmin σm σ σmax σmin σa
2.脉动循环: 2.脉动循环: σ min = 0 或 脉动循环
σ max = 0ຫໍສະໝຸດ σ min r= = 0或 − ∞ σ max
t
σa =σm =
σ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