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史有群老师的h指数
浅析欲望深渊前的堕落与升华—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小说中女性的人性意识启蒙的论文
浅析欲望深渊前的堕落与升华—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小说中女性的人性意识启蒙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文关键词〕施叔青物欲启蒙理性情感[论文摘要]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小说中有一系列处境类似的女性,她们在物质欲望面前皆曾一度沦为俘虏,有些人能够走出来,完成人性启蒙的初级阶段,而有些人则沦落在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堕落的女性们只能拥有物质的满足而缺乏精神的富足,而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们则在启蒙之路上开始了新的旅程。
作为一位出生于台湾的女作家,施叔青是当代台湾文学中颇为特殊的一位,她以书写繁华尽现的香港,形形色色的生活在香港的人物而名闻于世。
王德威曾经说:“施以写台湾的故乡鹿港起家,反以写侨居的香港,攀上她创作的一个新的高峰。
施叔青笔下的香港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的是珠光宝气、名牌服装云集的酒会,绅士淑女、尽显彰华的高级场所,还有就是金银堆砌、感情淡薄的露水姻缘。
这个世界是施叔青所熟悉的,是她周旋于其中的各种社交活动的写照。
“这是施叔青的香港,吃尽穿绝的香港,上下交征利的香港,人欲与物欲合流的香港。
”川她延续了张爱玲没有说完的香港的故事,把香港这个物质世界在范柳原与白流苏的故事之后再一次推到人们面前。
在施叔青的小说中,我们看到欲望在香港这个物质世界中占据了一切,人人为了满足各自的物欲、情欲、权利欲而使尽各种手段,以求得到满足。
施叔青以一个香港外来者的眼光来观察这个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社会,从而写出了很多生活于其中的真正香港人所不曾注意的问题。
香港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金钱是这个城市里人人趋之若鹜的东西。
《维多利亚俱乐部》中曾经写道,碧加大律师被派到香港做律政司,可是他一下飞机,就“嗅到了一股金钱的味道”fzl(,于是自己开起了律师楼。
可见香港这个社会中,金钱占据着太重要的位置,以至于一个外来神甫一来港,即可感受到金钱的威力。
《浪史》《肉蒲团》比论——兼谈艳情小说的若干问题
收稿日期:2012-09-09作者简介:石麟(1953-),湖北黄石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6,2012长期以来,以描写男欢女爱为主要内容的“艳情小说”大都被视为禁书。
对“艳情小说”的评价,也大多吞吞吐吐。
近十多年以来,有些出版社公开出版了一批艳情小说,不少历来的“禁书”实际上已经流向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小说评论界如果继续“欲说还休”,恐怕不行。
我们应当力争给这些艳情小说以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全面地理解这些作品,而不至于对这些作品产生神秘感或完全被作品中的某些不健康的内容所迷惑。
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本文欲对此类小说中的代表作《浪史》《肉蒲团》二书进行一些初步研究,并兼及“艳情小说”中的若干问题。
一将那些描写男女之情欲的小说称之为“艳情小说”,其实有几分片面和含糊。
严格地说,这些小说应称之为“浓欲艳情”小说。
在描写男女“情”与“欲”二者之间的关系时,这类小说与明末清初大量涌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大异其趣。
“才子佳人”小说大多以写男女之“情”为主,而“欲”次之;“浓欲艳情”小说则以“欲”为主,“情”次之。
本来,如同吃饭穿衣一样,男欢女爱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诚如保加利亚伦理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所言:“研究和观察表明,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是男子和女子的性欲,是延续种属的本能。
这个结论得到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和对社会生活的唯物史观的证明。
”①性欲,作为男女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理应被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去。
问题在于,作者是怎样反映性欲的,是丑的张扬抑或是美的召唤,这是作品中对性爱的描写是否能敏感地抓住了时代心理的脉搏,是否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值得后人研究、分析的一个重要标志。
乱伦调查,新浪博客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乱伦调查,新浪博客篇一:清官的灰色收入清官的灰色收入(20xx-04-0913:24:04)转载▼分类:旧闻新读·非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有贪官,也都有清官。
严嵩是贪官,嘉靖皇帝抄他的家,抄出黄金10万两,白银200万两,历代名人字画3200幅,另外还查到大批豪宅,仅在江西一省就拥有38所别墅,共计6600多间房产。
海瑞是清官,为官十八年,才积攒120两银子,回海南老家买一所小院就花光了。
他死以后,其生前挚友王用汲为其料理后事,找到的遗产只有白银十几两、衣服两三件,凑一块儿不到20两银子,连买墓地都不够,如不是王用汲组织大伙捐款,海瑞可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和珅是贪官,其家产经过估价的约有26400万两银子,相当于当时中央财政三年以上的收入。
于成龙是清官,身为方面大员,连肉都吃不起,常年食素,其死后遗物只有白银3两。
当然,评判一个官员是否清廉,不能光看他的家产和遗产,更重要的是看他在岗位上受不受贿、贪不贪赃、有没有灰色收入。
明朝的海瑞、清朝的于成龙,做官时从不受贿,从不贪赃,在俸禄和赏赐之外从不妄取一文钱,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清官,铁骨铮铮,成色十足。
严嵩与和珅是十足的贪官,海瑞与于成龙是十足的清官,这两种官员在明清两朝都不多见,最常见的倒是那些半清半浑的官员:你说他贪吧,他一不受贿,二不挪用公款;你说他清吧,他却拥有不可忽视的灰色收入。
清代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的官员。
青年学者张宏杰在其新著《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一书中考证出了曾国藩做京官时期的收入构成,结论是灰色收入在曾国藩的总收入当中一直占相当比重。
以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在翰林院上班时为例,他身为从七品京官,每年基本工资(正俸)45两,职务工资(恩俸)45两,粮食补贴(禄米)45斛(折合30两),办公津贴(公费)15353文(折合10两),全年所有合法收入加起来共有130两。
就在这一年,曾国藩至少收受了六名地方官馈赠的银钱,共计“九十八两五钱七厘”,将近100两。
最污的真心话237个
《最污的真心话237个》可能是您在寻找真心话大冒险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1、想过自己以后是干什么的吗?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2、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愿意拥有什么呢?3、收到过最难忘的礼物是什么4、如果有一天我和你吵架,你会怎么办5、说出3个含有“我们”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句子,比如“我们现在都在这个房间里”。
6、你通常用那只指头挖鼻子?7、年幼的时候,你爱哪部动画片?8、每天睡觉前都会想起的人是谁?9、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10、高中时代你看哪位老师最不顺眼?11、你难过的时候会做什么?12、你会为了爱情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吗?13、你的小癖好是什么?14、描述一次最差的约会?15、什么罩杯的?16、你认为真爱是什么样子的?17、你能用舌头舔到手肘么?18、你对姐弟恋有什么看法?19、认同没有xing的爱情么?20、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21、你会在意身高问题吗?22、你觉得自己的脾气很大吗?23、你现在的恋人和那个你一直惦记的她同时约你的话,你会跟谁见面?24、如果有来生,你选择当?25、你最想要的5样东西?26、蹲在凳子上作便秘状?27、出题人和你右手边第一位的人一起约你,只能选一个,你会选谁啊?28、初吻是在什么情况下没有的?29、你怎样看待**?30、打算什么时候结婚?31、写首自己最最喜爱的歌?32、最想忘记的事情是什么?33、你最怕的事情是什么?34、是否想过自杀?35、什么是你最好的才能?36、吃下每个人为你夹得菜?37、到目前为止写过多少封情书。
38、晚上睡觉要上几次厕所。
39、现在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40、这周末你有空吗?我约你你会出来吗?41、最近浮现于你脑海的邪恶念头是什么?42、当你被我点名的时候是什么心情?43、你最奇怪的癖好是什么?44、与喜欢的人见面,想要穿成什么样?45、你有没有钟意的人?是谁?46、年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47、你有没有钟意的人?是谁?48、你最受不了别人对你做什么。
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_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国学者为例_邱均平
可以发现对h指数的数值大小有贡献的只是那些被引频次 足够高的文章,绝大部分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都没有被 用来支撑对这位研究学者的评价。
在图 3 中,我们也分析了 h 指数与总被引频次(含图 书)的相关关系,正如我们在此文前半段提到的原因书籍 的被引频次和论文的被引频次不可用同样的标准进行比 较,它们的相关系数明显低于前者。
● 系列论文的分别统计 笔者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有 部分论文虽然作者、题名都相同,但是属于系列论文(或 系列讲座),即每个子系列都是一篇完整的、有独立内容 的论文。例如,情报学报的《科学信息离散分布规律的研
2.2 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的图书情报学研究学者是在 2000-2004年
图书情报学被引用最多的前 50 名作者[5]。在 CSSCI 数据 库“被引文献”中精确检索作者名,并选定 1998 - 2005 年期间的被引情况。笔者在统计和整理数据中发现 CCSCI 的数据录入存在部分规范和文字错误,影响了数 据统计的准确性,为了尽量避免数据不准确引起的结论偏 差,笔者参照其他数据库,对用到的数据问题进行了修 正。为了确保搜集的数据准确统一,利于计算,特对统计
篇均 被引
5.15 7.42 5.49 5.95 4.72 4.56 4.79 3.94 3.06 3.46 5.61 3.57 7.29 3.22 3.57 4.85 5.43
18 SCIENCE FOCUS Vol. 2 No. 3 2007
研究论文
序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统计一个人发表的所有论文的总被引用频次是一种常 用的简单方法。h指数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系数为0.915 (显著水平为 1%),表现为高度相关。但总被引用频次这 也不是一种准确的方法,如果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 频次很高的论文,即使其他论文被引频次低,他的总体成 就也会因此被夸大,特别是如果被引次数高的论文有多名 共同作者的话,其水分就更多了。此外有的特殊体裁的文 章(如综述)的被引频次会比原创论文高得多,但是它并 不代表作者的学术成果。在 h 指数的统计计算中,我们也
文献检索H指数查找
文献检索
分别查询李凤民在Web of science和CNKI 上的H指数,回答为什么有这个差异?如何计算某个老师总的H指数?
步骤如下:
1.找到ISI Web of Knowledge 数据库,点击即进入检索界面。
.
2.右面框框中可以选择作者或者地址等,在作者中输入Li FM, 下面的添加另一个字段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界限,缩小检索范围。
3.点击检索之后会出现下面界面,这就是检索的结果。
4.在右上角有“创建引文报告”,点击后就可以出现关于文献的信息。
5.这就是包含H指数的所有信息。
即指数为20
CNKI中H指数
找到下面界面后点击“被引频次”就可以对频次进行排序,进行降序排序后可以更容易的找出指数,比较“序号”和“被引频次”,前面几个都是被引频次大于序号,继续找会发现频数和序号会有相等的情况,此时相等的这个数“23”就是H指数。
如果没有相等的情况,那么最后一个频次大于序号的那个文献序号就是H指数。
序号频次
19 30
20 25
21 20
以上情况下,指数是20。
尺度的种类——精选推荐
「姑且嘗試著收集數據,但使用這些數據要進行何種的分析才好呢?……」「雖然一度嘗試進行分析,但它的結果要如何解釋才好呢?……」在講習會的休息時間,這是時常被問及的問題。
被大量的意見調查資料所包圍,報告期限迫在眉睫卻束手無策。
不太了解前任者過去所進行的分析方法,只是依樣畫葫蘆……。
吃盡苦頭收集了數據,卻無法活用而感到苦惱的人似乎還真不少。
為了高明地活用數據,最重要的事情是選擇合適的分析手法與解釋它的結果。
本章是為了選擇合適的分析手法,確認應該要掌握的重點。
Section1選擇分析手法的重點查明以下2個重點,即可選擇能執行的分析手法。
Point 1查明意見調查的目的或假設進行意見調查或分析時,目的或假設可能有一個或多個。
首先請查明它。
它是探討數據的傾向呢?或是估計母體呢?依目的之不同必須要確認的統計量是有所不同的。
【目的】是指想知道什麼?是為了什麼進行該調查或分析?【假設】用語言明確地表示2個以上變數的關係。
譬如,假定使用〔企業歸屬意識〕與〔工作滿足感〕2個變數。
想了解〔企業歸屬意識]與〔工作滿足感]是否有關係。
此時,雖然使用2個變數,但因為未明確定義它的關係性,因之無法成為假設。
此情形相當於目的。
〔工作滿足感]影響〔企業歸屬意識]吧!這是將2個變數的關係以因果關係明確定義,所以可以成為假設。
依調查之性質沒有假設的情形也有,但目的是在分發問卷之前請先決定好。
如此,不僅可以特定分析手法,問卷中應列入的詢問項目可以確定,而且可以有效活用有限的詢問項目。
問卷中要列入何種的詢問項目(以下簡稱問項)才好呢?被問及此問題感到相當意外的似乎還真不少。
當然,依調查內容而有所不同。
一概而論是不可能的。
可是,掌握意見調查的目的即可減少無謂的詢問。
譬如,某企業想「促銷商品A」而進行意見調查時,調查的最終目的是在於「提高商品A的業績」。
此時,將顧客的〔年收入〕列入問項中,進行數據的收集。
分析結果儘管可以使用〔年收入〕非常精確地預測〔購買意願〕,但進行銷售活動時,如果不知道顧客的〔年收入〕,那麼就無法使用該模式。
中国城乡关系政策70年调整与演进
㊃专题论坛: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9.06.002中国城乡关系政策70年:调整与演进漆向东,彭荣胜(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乡关系政策经历了从 城乡兼顾 到 城乡二元 ,再从 城乡统筹 到 城乡一体 城乡融合 的演变过程㊂政策调整推动着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㊂总体上看,这一调整和演进与马克思㊁恩格斯城乡关系发展理论相一致㊂实践表明,适宜的城乡关系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稳定器㊂中共十九大立足于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现状,适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据此,今后的城乡关系政策应继续沿着以工哺农㊁以城带乡㊁城乡互补㊁工农互促㊁全面融合㊁共同繁荣的思路来谋划㊂关键词:城乡关系;政策调整;政策演进O S I D :中图分类号:D 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9)06-0007-09 城乡关系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㊁最根本的关系㊂其演进轨迹和演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反映了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及趋势㊂马克思㊁恩格斯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城市诞生于乡村㊁乡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主导地位阶段;第二是从工业革命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分割与对立日渐加剧阶段;第三是随着城市化深入发展,城乡之间的依存度大大加强,城乡通过协调合作逐步走向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阶段㊂马克思㊁恩格斯的城乡关系发展理论科学描述和预见了人类历史上城乡关系发展的过程及趋势,是对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的经典概括㊂为更好地遵循城乡关系发展规律,作为上层建筑的政策调整必不可少㊂通过政策手段协调城乡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乡共同而长远的发展,达成经济社会快速㊁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㊂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政策演变历程,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 城乡二元 到 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 再到 城乡融合 的转变㊂这一转变与马克思㊁恩格斯城乡关系发展理论相一致㊂本文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若干历史阶段城乡关系调整演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描绘和反映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轨迹及其政策效应,希望能为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㊁破解三农 难题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㊂一㊁1949-1957年:着眼于构建新中国互助合作㊁协调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这一时期的城乡关系政策可以分为1949-1952年和1953-1957年两个阶段㊂1.1949-1952年:在城乡兼顾方针指引下推进城乡互助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了夺取革命政权,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㊂党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得到了人口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农民的衷心拥护,为实现 农村包围城市 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㊂在革命取得重大胜利之后,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进入到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㊂未来 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与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农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的话,那是完全错误的 [1]1333㊂1949年4月,刘少奇在天津的讲话中也强调: 必须切实地㊁快速地沟通城乡关系,城乡之间过去是对立的,今天要使之畅通,使货畅其流,城乡物资周转宜灵活,过去打断了,今后要改善这种状况,使城市工业品与农村农业品相互交换的关系发收稿日期:2019-09-16;收修日期:2019-10-2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 R K 008)作者简介:漆向东(1966 ),男,河南商城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关系与城乡经济;彭荣胜(1969 ),男,河南光山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农村经济㊂㊃7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第39卷 第6期 2019年11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9N o .6N o v .2019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达起来,灵活起来㊂ [2]80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政府施政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了 城乡互助 的经济政策,内容包括:消除过去城乡长期分割对立局面,逐步建立起新型城乡互助合作的经济关系;政府根据国家计划和人民生活需要,争取于短时期内恢复和超过战前粮食㊁工业原料和外销物资的生产水平,充分保证城市所需的工业原料和粮食供给,进一步扩大城市工业生产,解决农民生活消费品及生产工具的供应;贯彻城市对乡村的领导;在政治上加强城乡的密切联系,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㊂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乡关系的定位与正常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㊂在 城乡兼顾 和 城乡互助 方针指引下,城乡之间㊁工业与农业之间密切联系㊁相互促进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建立㊂这首先始于在农村进行的土地改革㊂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乡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㊂根据城市郊区地域的特殊性,1950年11月政务院又颁布了‘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更好地推进了城乡接合部的土地改革㊂到1952年底,全国大部分乡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大约有3亿农民通过土地改革无偿分得了约7.5亿亩耕地及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以前每年向地主交纳的3500万吨实物地租和巨额高利贷[3]㊂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生产恢复㊁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安居乐业奠定了深厚的制度基础,也使得农村对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需原材料㊁粮食等生产生活资料的稳定供应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联系和巩固工农联盟㊂接着,中央政府又在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地区开展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将农民按照自愿互助的原则组织起来,用集体的力量解决因战争导致的农业生产资料缺乏和农民单独难以抗拒自然灾害的问题,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采取组织兴修水利㊁防洪抗旱㊁恢复和发展畜力㊁增加肥料㊁改良农具和种子㊁防治病虫害㊁救济灾荒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㊂农业的恢复带动了工业的复苏,工业的复苏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㊁化工原料等生产资料,从而为形成工农业相互支持的新型城乡关系打下了基础㊂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政策调整使农业生产恢复得很快,逐渐具备了农业支持工业㊁农村支持城市的条件,城乡关系较为协调㊂城市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40亿元增长到1952年的349亿元,3年共增加209亿元,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0%增长到1952年的43.1%㊂城镇人口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952年的7163万人,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52年的12.5%[4]84㊂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迅速有了改观,为接下来制定和实施国家 一五 计划奠定了基础㊂2.1953-1957年: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发展协调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1953年我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㊂1952年制定的 一五 计划报告指出,工业化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㊂以政府为主导和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由此拉开序幕㊂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建设需要兴建㊁扩建一部分城市和大量的劳动力,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新增加城市22个,城镇人口从7163万增加到9949万人,全国净增城镇人口2786万,其中由农村迁到城市的人口为1500万左右,平均每年300万左右[5]284,城市人口比重由12.5%上升到15.4%[6]㊂与此同时,国家也鼓励城市人口流向农村就业,动员和组织城镇失业㊁无业人员下乡插队或去农场开荒生产㊂据北京㊁上海㊁天津㊁沈阳㊁旅大㊁重庆㊁浙江㊁黑龙江6市2省的统计,从1955年到1956年,共有86万城镇失业㊁无业人员及其家属下乡插队和插场[7]47㊂另外,国家还组织人多地少的内地向边疆地区移民,组织动员城市人口支援内地㊁支援边疆㊁支援农业建设㊂总之,这一时期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比较活跃,由城市迁往农村和由农村迁入城市的人数之比大约为1ʒ1.8[6]㊂在支农政策方面,国家致力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㊂5年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提高了24.6个百分点,而农村工业品的收购价格指数只提高了2.4个百分点,农民从价格上得到了好处,对发展工业生产㊁巩固工农联盟起到了积极作用[8]26㊂在互动协调政策导向下, 一五 计划时期的城乡关系总体上是协调共进㊁对流开放的㊂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的确立,使得工业化的资金积累模式只能是 以农补工 ,因而刚刚建立起的协调共生的新型城乡关系,其动摇的苗头便开始出现㊂直接起因是这一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的食品供应短缺及农村非种粮人口和因灾减产造㊃8㊃第39卷第6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11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成的缺粮人口增加(约1亿人)而形成的商品粮供应短缺问题的出现㊂为了应对当时粮食市场出现的混乱和日益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1953年下半年,中央和政务院先后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和‘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次年又对食油和棉花实行统购统销㊂针对人口流动中出现的 盲流 问题,1956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此后又多次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农民外流,禁止工矿企业私自招用农村劳动力,禁止城市粮食供应部门向没有城市户口人员供应粮食,鼓励农民开展生产自救战胜灾荒㊂期间,国家还发起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在1956年底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实现农民由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㊂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与市场㊁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为以后工业直接从农民手中提取剩余进行资金积累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㊂二㊁1958-1978年:以农补工㊁以乡促城㊁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强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到全新的工业化发展阶段㊂为改变我国农村贫穷落后面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1958年中央发动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中的 共产风 浮夸风 ㊁瞎指挥㊁强迫命令和干部特殊化现象使人民公社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甚微㊂ 大跃进 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比例完全失调㊂1957-196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由704亿元增加到1637亿元,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由537亿元降至457亿元,降低14.9%㊂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57年的1850亿公斤降至1600亿公斤,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降到475.5斤[9]100㊂粮食大量减产,城市人口却不断增加㊂为保证 大跃进 对劳动力的需求,国家从农村大量招工,1958-1960年三年间,城市人口共增加3124万,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达2000万以上,城市人口占比提高了3.4%[9]100㊂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产生了粮食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矛盾,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城乡关系失衡㊂为此,1961年1月中央正式提出 调整㊁巩固㊁充实㊁提高 方针,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之后城乡之间的不协调问题遂得以缓解㊂但随后发生的 文化大革命 又造成我国城乡关系的重大逆转㊂资料显示,1965 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00%,农业总产值只增加了67.7%[9]103,农业产值的滞后引发了工农业的严重不协调㊂同时,由于国家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被冻结,甚至出现了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 上山下乡 的人口 倒流 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化进程㊂据统计,1966-1977年,城市人口年均增速仅为2.06%,低于总人口平均增速0.21个百分点;1977年城市化率为17.55%,比1965年的城市化水平下降了0.43%[10]305㊂这期间,为实现 以农补工 以乡促城 的目标,国家出台种种措施持续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控制㊂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㊂1962年底,公安部‘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 对农村迁往城市的必须严格控制;城市迁往农村的,应一律准予落户,不要控制㊂ 1963年以后,公安部人口统计中直接把是否吃国家供应的商品粮作为划分城乡户籍人口的标准㊂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进一步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迁入城市㊂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强调: 从农村迁往市㊁镇,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他市迁往北京㊁上海㊁天津三市的,要严格控制㊂ 1975年修订后的‘宪法“更是取消了 公民迁徙自由 的条款,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同样取消了公民的自由居住权和迁徙权㊂至此,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正式形成并不断固化,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被人为地从‘宪法“中取消,全体公民被人为地划分为不可逾越的 农业户口 和 非农业户口 ,城乡壁垒日益森严,耸立在城乡之间的 户籍墙 坚不可摧,二元社会结构也逐步形成 [11]㊂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户籍制度已超出了其管理的基本功能,扩大到与户籍登记㊁身份认定相关的就业㊁教育㊁社会保障㊁人口迁徙等方面的社会经济和管理制度㊂这一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带有强烈的国家直接管理生产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的色彩,成为维系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石[12]㊂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全面领导和控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即一切经济活动都要服从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㊂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调节城乡关系㊁实施 以农补工 ㊁保证重工业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强有力手段㊂国家通过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体制实现了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全面㊃9㊃漆向东,等:中国城乡关系政策70年:调整与演进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控制,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获取城市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巨额资金㊂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国家仅以工农产品价格 剪刀差 形式从农业中提取的经济剩余估计在6000-8000亿元[13]㊂三㊁1979-2002年:以改革开放为引领,先乡后城㊁城乡联动求发展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㊁统购统销㊁人民公社及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作为实现以农补工㊁以乡促城的体制与政策工具,促成了农业剩余和积累向城市工业和城市居民的大规模转移,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㊂大量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使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㊂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农业的边际生产力为零或负,加之各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入的减少,这些问题不断积累形成对 三农 新的历史欠账,加上后来的 文化大革命 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强调 政治挂帅 和 以阶级斗争为纲 ,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农㊁轻㊁重三产业比例严重失调,城乡关系失衡,经济效益下降,经济发展缓慢㊂粉碎 四人帮 后,经过两年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全党的思想认识和方针政策逐步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上来㊂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㊂会议做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任务,实行简政放权,指出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㊁纠正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失调以及调动农民积极性㊁重视农民利益㊂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㊂ 缴足了国家的㊁留够了集体的㊁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一 搞活 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㊂改革后的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㊂1978年至1984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397亿元增加到3214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了56.4%;粮食产量由30476.5万吨增加到40730.5万吨,基本解决了十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14]155-156㊂1979-1984年,农业出现了持续6年的超常规增长,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7.6%,农民人均年收入年均递增近15%,这两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15]141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保障了农民自主经营权和对剩余产品的收益权㊁支配权,使农民逐渐成为市场经营主体和财产主体,并拥有了出售自己产品和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为后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及非农产业提供了条件㊂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所体现的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状,改革旧体制而代之以政社分设和村民自治治理的新体制已迫在眉睫,于是中央自1979年8月启动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改革㊂在一些地方先行探索的基础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㊁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以原公社管辖范围为基础建立乡政府,并于1985年完成这项改革,从而为进一步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体制保障㊂1979年9月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农业发展问题㊂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若干调整工农业发展关系的具体措施,如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提高农业分配的比例,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调减粮食征购指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免部分地区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的财政信贷投入,对贫困地区进行生产发展的专门扶持,放开部分农产品价格和流通管制,引入市场调节机制,恢复发展城乡集市贸易,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以增加收入,支持社队企业发展并分不同情况实行减免税政策等㊂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取消了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派制度,逐步放开了大多数农产品的经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了市场定价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极不合理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得到了显著调整㊂1991年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包括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㊁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实施科技㊁教育兴农,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㊁为农村发展服务,建立国家㊁集体和农民个人相结合的农业投资体系,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㊁逐步理顺农产品价格㊁实行多渠道流通,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㊂这些举措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农村经济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㊂此外,国家还启动探索建立经济协作区的努力㊂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先后批准在湖北沙市市(1981)㊁江苏常州市(1982)㊁四川重庆市(1983)㊁湖北武汉市(1984)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并在一些省实行省辖市与市带县管理体制,探索条块合㊃01㊃第39卷第6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11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理分工㊁城乡紧密结合㊁发挥中心城市优势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㊁实行以城带乡㊁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㊂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农村经济中的另一喜人局面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㊂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既是农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国家政策不断放宽的结果㊂早在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指出 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 ,并要求全国各级 计划㊁工业㊁交通㊁基建㊁商业㊁供销㊁财政㊁银行㊁科技等部门,都要从财力㊁物力和技术上积极支持社队企业 ㊂1984年3月,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在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中,对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战略意义作了全面论述㊂到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到2015万个,实现增加值207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7%;2002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16]106㊂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为农村富裕和农业发展积累了资金㊂另外,乡镇企业还改变和优化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使原来城市办工业和乡村搞农业的局面转变为城市工业㊁乡村工业和农业 三位一体 的格局,这种经济结构促进了城乡产业间的衔接与融合,缩小了城乡经济差别,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㊁市民化步伐,有利于城乡联动和一体化发展㊂与此同时,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也在不断加快㊂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实行 计划经济为主㊁市场调节为辅 的经济体制开始,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 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的重要论断㊁1987年中共 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是 国家调节市场㊁市场引导企业 ,再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价值观念被逐步确立起来㊂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㊂市场作为经济运行基础性调节手段的重要地位被突显出来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经济,它要求打破城乡壁垒,实行城乡通开,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使资源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最终变城乡二元经济为城乡一元经济㊂市场经济是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先决条件㊂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以后,我国市场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 市场失灵 ,一度出现大量农村资金㊁人力㊁物力流向工业领域,致使农业发展滞后,出现粮食连年减产,粮价上涨,农民负担过重,农民增收困难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㊂对此,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要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着力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稳定中央农村工作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㊂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㊁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按照自愿㊁有偿原则探索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以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为基础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加快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㊂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渐深入,二元户籍制度也开始松动㊂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 允许务工㊁经商㊁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给予更明确的支持,这些举措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规模跨产业跨地区流动的 民工潮 ㊂199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允许在小城镇就业㊁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常住户口,并规定与当地原有居民享有同等待遇㊂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㊁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户口可办理 农转非 ,在子女入学㊁参军㊁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取消进城农民的一切不合理收费,农民进城门槛逐步降低㊂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农村剩余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截至2000年,我国流动转移人口达1.21亿人㊂2002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达到34%[17]24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优化了城乡就业结构,缩短了就业结构水平与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城乡协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外出农民的非农收入优化了自身的收入结构,增㊃11㊃漆向东,等:中国城乡关系政策70年:调整与演进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文章的h指数
中文文章的h指数
H指数是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成就的指标,而在中文文章中,H
指数同样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
H指数是指一个学者发表的文章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前h篇文章的总被引用次数大于或等于h,但排名第h+1篇文章被引用次数要小于等于h。
在中文文章中,H指数同
样可以反映出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
然而,在中文文章中,H指数的计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由于中文数据库的存在,中文文章往往被引用的次数相对较少,导致H指数相对于英文文章偏低。
其次,一些学者为了提高自己的H 指数,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例如刻意引用自己的文章、与同行之间互相引用等,这些行为都会影响H指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H指数的方法,例如引入中文文章引用计数时加上一个修正因子、采用相对引用数等方法。
同时,也需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杜绝不正当的行为,保证H指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总之,中文文章的H指数是反映学者学术影响力和贡献的重要指标,但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中文数据库和学术道德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科学公正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评价。
- 1 -。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代表作?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边城》D.《呐喊》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李清照D. 辛弃疾4.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代诗歌?A.《再别康桥》B.《滕王阁序》C.《琵琶行》D.《春江花月夜》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勃答案:1. C2. C3. A4. A5.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______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现代诗歌《再别康桥》的作者是______。
4. 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__。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
答案:1. 曹雪芹2. 孟浩然3. 徐志摩4. 杜甫5. 《离骚》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点。
答案: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不仅记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多样,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2.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后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司马迁的作品特点在于史实详实、文笔生动、评价客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法律㊃经济研究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23.01.005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张咏梅,王晓艳,赵金凯(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 要:数字经济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㊂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5-2019年数据,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不同省份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组态路径㊂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可分为单核驱动型和双核驱动型㊂单核驱动型以产业数字化为主导,双核驱动型包括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㊁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活两种组态㊂非对称分析表明,导致非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㊁数字产业发展不充分㊁数字生活水平较低㊁数字政府建设不完备㊂(2)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组态路径为综合驱动型,中西部地区驱动路径为双核驱动型㊂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组态效应;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O S I D :中图分类号:F 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23)01-0028-07一㊁引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粗犷型发展模式已很难维持[1]㊂近年来,伴随互联网㊁云计算㊁大数据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㊂数字经济具有发展速度快㊁辐射范围广㊁影响程度深的特性,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应[2],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3]㊂现有不少研究探讨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㊂从数字经济整体角度出发,一些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不仅可以直接促进高质量发展[4],而且还通过提高创新绩效[4]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等路径间接促进高质量发展㊂此外,从数字经济单个因素角度出发,一些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5]㊁数字治理[6]等均可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㊂数字经济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已得到广泛证实[3],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可完善之处㊂首先,数字经济是一个综合系统且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7],但针对数字经济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不足,这限制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力度;其次,数字经济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但现有研究较多采用回归分析探讨变量间相互独立的线性关系,忽略了数字经济各因素相互影响的事实[8],需要进一步挖掘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现有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并且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也存在区域差异[9],然而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区域差异研究却涉及较少,从而难以体现不同区域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非对称路径㊂揭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助于各省份㊁各区域因地制宜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策略㊁合理安排有限的社会资源[8],更好驱动高质量发展㊂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组态视角探究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尝试回答以下问题:数字经济单个因素是否构成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二㊁文献综述(一)数字经济内涵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㊂数字收稿日期:2022-10-11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022L Z 35)作者简介:张咏梅(1969 ),女,山东莱阳人,博士,教授㊁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成本管理;赵金凯(1990 ),男,山东武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通信作者㊂㊃82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第43卷 第1期 2023年1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43N o .1J a n .202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经济的内涵较为丰富,G20杭州峰会提出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㊂大量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数字经济展开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是一个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综合系统[7]㊂关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的划分,不同机构与学者各有侧重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数字经济划分为数字产业化㊁产业数字化㊁数字化治理以及数据价值化(简称 四化 )四个方面㊂陈岳飞等在 四化 基础上,认为数据价值化蕴含在前三个方面之中,故将数字经济划分为数字产业化㊁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简称 三化 )三个方面[8]㊂葛和平和吴福象在 三化 基础上,将数字发展环境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10],且该划分得到了蔡延泽等的借鉴[11]㊂袁徽文和高波将数字经济划分为数字基础设施㊁数字产业发展㊁数字企业应用㊁数字渗透程度四个方面[12]㊂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将数字经济划分为数字基础设施㊁数字产业化㊁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四个方面㊂(二)高质量发展评价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经历了从单一指标评价向综合指标评价的演进㊂部分学者采用人均实际地区生产总值[10]㊁全要素生产率[8]等单一指标进行衡量,然而,单一指标无法揭示高质量发展全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好地涵盖高质量发展的多个维度㊂因此,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高质量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青睐㊂王伟认为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体现 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故应从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五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3]㊂王婉等同样从这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14]㊂宋洋和李先军基于新发展格局,从内生动力与外在表现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5]㊂本文所探讨的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袁晓玲等的观点[16]相近,即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同步实现,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一种可持续发展㊂(三)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4]㊂然而,数字经济内部发展并不均衡[7],各因素相互依赖㊁相互竞争㊂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17]㊂数字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㊁大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其为推动我国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5]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既可以直接促进高质量发展[5],又可以通过提升数字化能力[5]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8]等路径间接促进高质量发展㊂郭朝先等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具有数字化平台㊁固定资产投资㊁现代基础设施三重属性,故其通过新动能㊁促增长㊁强支撑三条路径促进高质量发展[19]㊂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12]㊂借鉴现有文献[10,20],本研究认为数字产业化包括信息传输与数字技术应用两个因素㊂刘家旗和茹少峰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化通过提升技术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㊂此外,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21]㊂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2]㊂借鉴现有文献[10],本研究认为产业数字化包括数字生活与智能制造两个因素㊂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产业把握机遇进行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规模不断壮大㊂一方面,企业利用大数据对市场供需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客户需求偏好,提供定制化服务;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无人车间 ,助力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20]㊂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23],其主要指数字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情况[8]㊂借助数字技术构建数字政府,可以提高治理效率㊂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涵盖数据治理㊁政务服务以及数字治理三个方面,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对提升我国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㊂推动政府进行数字化建设可以起到先导性作用,进而激发社会和经济各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24]㊂综上,数字经济共包含6个因素,分别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㊁信息传输㊁数字技术应用㊁数字生活㊁智能制造与数字政府㊂现有研究较多关注以上6个变量相互独立的线性关系,忽视了变量间存在的组态效应,无法解释因素间的复杂因果关系㊂因此,本文借助f s Q C A软件探究不同省份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组态路径㊂三、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创新为第一动力㊁以协调为内生特点㊁以绿色为普遍形态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㊁以共享为根本目的,通过质量变革㊁效率变革㊁动力变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动力㊂本文借鉴王伟[13]㊁王婉等[14]关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选取经济增长㊁创新发展㊁绿色发展㊁协调发展㊁开放发展㊁共享发展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构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㊂本㊃92㊃张咏梅,王晓艳,赵金凯.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研究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得到综合指标值㊂表1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目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属性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正政府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正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正技术市场成交额正R&D 从业人员全时当量正R&D 经费内部支出正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正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负城镇化率正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负单位G D P 能耗负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正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正森林覆盖率正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正外商投资总额正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正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正公共图书馆个数正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正四、研究方法与设计(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 s Q C A )方法进行数据分析㊂f s Q C A 方法相较于传统回归方法,可以探究多个条件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揭示变量间的组态效应[25]㊂本文采用f s Q C A 方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f s Q C A 方法可深入探究数字经济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26],揭示数字经济各因素间的多重并发机制㊂第二,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借助f s Q C A 方法可以探究数字经济各因素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25]㊂第三,我国不同省份资源禀赋不同㊁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不同㊁数字经济发展策略不同,借助f s Q C A 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定位每条路径所解释的案例省份[26],识别不同省份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差异,并且可以深入挖掘被测各省(直辖市㊁自治区)自身发展策略的优势与不足㊂第四,本文以我国30个省(直辖市㊁自治区)(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下同)作为研究对象,传统量化研究方法对中等规模数据难以得出准确结论[25]㊂而f s Q C A 方法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优点,并且对样本量要求不高㊂(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1.结果变量结果变量是高质量发展水平㊂借鉴王伟[13]㊁王婉等[14]的方法,从高质量发展内涵出发,选取经济增长㊁创新发展㊁绿色发展㊁协调发展㊁开放发展㊁共享发展6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㊂2.条件变量(1)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㊂目前采用互联网普及率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进行衡量的方法受到普遍认同[6],但由于近两年省份数据缺失,因此借鉴蔡延泽等[11]的方法采用互联网宽带端口密度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进行衡量㊂(2)信息传输㊂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数字产业化的核心部分,借鉴郭蕾和黄郑恺[6]的方法采用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对信息传输进行衡量㊂(3)数字技术应用㊂在数字技术应用层面,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明显,借鉴巫景飞和汪晓月[27]的方法采用软件业务收入对数字技术应用进行衡量㊂(4)智能制造㊂关于智能制造衡量指标,借鉴葛㊃03㊃第43卷 第1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和平和吴福象[10]的方法采用企业每百人使用计算机台数对智能制造进行衡量㊂(5)数字生活㊂互联网的应用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消费优化升级,进而可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需求保障[3]㊂因此,本文采用电子商务销售额对数字生活进行衡量㊂(6)数字政府㊂数字化治理借助政府数字化实现㊂ 互联网+政务服务 成为建设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因此借鉴郭蕾和黄郑恺[6]的方法采用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得分对数字政府进行衡量㊂限于数据的完整性与可获得性,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直辖市㊁自治区)(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针对其2015~2019年数据进行研究㊂本文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㊁各省(直辖市㊁自治区)统计年鉴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㊂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㊂图1 分析框架五、实证分析(一)变量校准借鉴杜运周和贾良定[25]的研究,本文采用直接校准方法进行校准,即将三个锚点分别设为样本数据的80%分位数(完全隶属点)㊁50%分位数(交叉点)㊁20%分位数(完全不隶属点)㊂对于模糊集隶属分数为0.5的情况,为了避免其不被分析,将其修正为0.501㊂结果变量与条件变量的校准锚点如表2所示㊂表2 各变量校准锚点变量校准锚点完全隶属点交叉点完全不隶属点高质量发展46.50039.84534.346新型数字基础设施0.0360.0130.006信息传输0.0490.0140.004数字技术应用3162.745423.59071.556智能制造31.16024.60021.800数字生活4886.7482663.935639.926数字政府86.34679.93375.653 (二)必要条件分析首先检验数字经济的单个因素(包括其非集)是否构成高质量发展或非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26]㊂一般当一致性水平高于0.9时,该变量就是结果的必要条件[25]㊂关于高质量发展与非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分析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对于高质量发展还是非高质量发展,单个条件变量的一致性水平均低于0.9,不构成必要条件㊂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条件组态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㊂表3 必要条件分析条件变量高质量发展非高质量发展一致性覆盖度一致性覆盖度新型数字基础设施0.8490.8600.3560.361~新型数字基础设施0.3690.3640.8620.851信息传输0.7310.7760.3140.333~信息传输0.3720.3520.7890.745数字技术应用0.8150.8560.3230.339~数字技术应用0.3710.3540.8630.824智能制造0.4490.4620.6000.617~智能制造0.6280.6110.4770.464数字生活0.8560.8840.3190.330~数字生活0.3510.3410.8880.860数字政府0.7790.7730.4430.440~数字政府0.4350.4390.7710.777注:~表示非 ㊂㊃13㊃张咏梅,王晓艳,赵金凯.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三)条件组态分析1.全国层面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条件组态的充分性分析可以揭示构成结果的可能路径组合㊂借鉴杜运周和贾良定[25]的研究,将一致性阈值设为0.8,案例频数阈值设为1,P R I 阈值设为0.75㊂通过软件分析可得到简单解㊁中间解㊁复杂解㊂当一个条件变量被简单解和中间解同时包含时,该条件变量就是核心条件;当一个条件变量仅被中间解包含时,该条件变量就是边缘条件[26]㊂根据现有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中间解,辅之简单解㊂最终结果如表4所示㊂表4 产生高质量发展与非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组态条件变量高质量发展非高质量发展A 1A 2A 3B 1B 2B 3新型数字基础设施••ʻʻʻ信息传输•Әοοο•数字技术应用•Әʻοο•智能制造ӘοοӘӘ数字生活Ә•Әοοο数字政府Әʻʻʻ一致性0.9500.9620.9420.9800.9430.893原始覆盖度0.3650.3370.1720.5430.4430.151唯一覆盖度0.2750.2310.1010.1800.0800.068总体覆盖度0.7150.691总体一致性0.9630.952注:Ә代表核心条件存在,ʻ代表核心条件缺失,•代表边缘条件存在,ο代表边缘条件缺失,空白代表相应条件可有可无㊂下同(1)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分析由表4可知,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共有三条路径,即A 1㊁A 2㊁A 3㊂三条路径的一致性与总体一致性均超过阈值0.8,说明这三条路径均为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且三条路径整体上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㊂三条路径的原始覆盖度分别为0.365㊁0.337㊁0.172,说明有相应比例的案例是通过这三条路径实现的;总体覆盖度为0.715,说明这三条路径可以解释超71%的案例㊂根据核心条件存在情况,可将三条组态路径归纳为单核驱动型㊁双核驱动型两大类型㊂具体路径分析如下㊂第一,产业数字化主导型㊂在该条路径下智能制造与数字生活同时作为核心条件存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㊁信息传输㊁数字技术应用作为辅助条件存在㊂该路径所解释的省㊁市包括北京市㊁上海市㊁广东省㊁天津市㊁辽宁省,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㊂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产业数字化为主导的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㊂第二,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驱动型㊂在该条路径下信息传输㊁数字技术应用㊁数字政府同时作为核心条件存在,数字生活作为边缘条件存在,智能制造作为边缘条件缺失㊂该种路径说明,即使产业数字化水平较低,但是借助数字产业化与数字化治理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㊂该路径解释的省份包括江苏省㊁浙江省㊁四川省㊁福建省㊁湖北省㊂第三,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活驱动型㊂在该条路径下数字生活作为核心条件存在,数字技术应用㊁数字政府作为核心条件缺失,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辅助条件存在,信息传输㊁智能制造作为辅助条件缺失㊂该路径覆盖度较低,仅包括河南省㊂该路径说明只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仍有机会实现高质量发展㊂(2)导致非高质量发展的组态分析由表4可知,导致非高质量发展共有三条路径,即B 1㊁B 2㊁B 3㊂在这三条路径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均作为核心条件缺失,即使智能制造条件存在,也无法产生高质量发展㊂这三条路径解释的省(直辖市㊁自治区)包括青海省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㊁内蒙古自治区等㊂2.区域层面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①㊂对两者进行组态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㊂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共有一条路径,即C 1㊂在C 1路径中没有条件变量缺失,说明数字经济各方面发展相对均衡㊂在数字基础设施的支㊃23㊃第43卷 第1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撑下,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共同驱动高质量发展㊂该路径解释的省㊁市包括北京市㊁上海市㊁浙江省㊁广东省㊁江苏省㊁山东省㊁福建省㊁天津市㊁辽宁省㊂表5 不同区域产生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组态条件变量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C 1D 1D 2新型数字基础设施•Ә信息传输•Әο数字技术应用Ә•ʻ智能制造οο数字生活Ә••数字政府Әʻ一致性0.9840.9170.929原始覆盖度0.8420.3650.344唯一覆盖度0.8420.2260.205总体覆盖度0.8420.570总体一致性0.9840.922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共有两条路径,即D 1㊁D 2㊂具体路径分析如下:第一,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驱动型㊂在D 1路径中信息传输㊁数字政府同时作为核心条件存在,数字技术应用㊁数字生活作为辅助条件存在,智能制造作为辅助条件缺失㊂该路径解释的省份包括四川省㊁湖北省㊂第二,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活驱动型㊂在D 2路径中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生活条件存在,其他条件缺失,与产生高质量发展的A 3路径相同,解释的省份是河南省㊂3.稳健性检验本文借鉴唐开翼等[26]的方法,将P R I 阈值由0.75提升到0.8,对全国以及分区域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进行稳健性检验㊂结果显示无论单个组态还是整体,其一致性水平均高于0.8且所得组态与原组态一致或是原组态子集,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㊂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本文以我国30个省(直辖市㊁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借助f s Q C A 软件揭示不同省(直辖市㊁自治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组态路径㊂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的单个因素不构成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包括单核驱动型(产业数字化主导型)㊁双核驱动型(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驱动型㊁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活驱动型);非对称分析表明,导致非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是数字基础设施㊁信息传输㊁数字技术应用㊁数字生活㊁数字政府条件缺失㊂第二,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类型是综合驱动型,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态类型是双核驱动型(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驱动型㊁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活驱动型)㊂(二)建议十四五 规划再次强调发展数字经济㊂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立足 十三五 时期的发展基础㊁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㊂综合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优化数字经济内部结构㊂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且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㊂对于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的省份,需要加大5G 基站建设力度㊁提高互联网普及率㊂数字产业化与数字化治理组合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两者应该协同发展㊂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应加强工业互联网㊁人工智能㊁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运用,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㊂第二,各区域因地制宜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策略㊂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各方面发展相对均衡,应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㊂对于中西部地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任务,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数字产业集群并协同推进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㊂㊃33㊃张咏梅,王晓艳,赵金凯.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NTT Bas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an optimal concurrent computation of an expression w.r.t. S consists of optimal computations of its S-independent subexpressions. All these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我的性启蒙教育老师
我的性启蒙教育老师回想起我的性启蒙教育,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她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她为我打开了性知识的大门,让我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接受性教育,为我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对性知识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会因为尴尬或者其他原因而避开这个话题,导致我对性知识一直充满了困惑。
然而,我的性启蒙教育老师却以她亲切、耐心的态度为我解答了许多疑惑,让我逐渐明白了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而性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重要教育内容。
在我的性启蒙教育课堂上,我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她还向我们介绍了性别平等、性别意识、性别角色等概念,让我们懂得了性别是社会构建的,而不是生理决定的。
通过她的引导,我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性别选择和性取向,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除此之外,我的性启蒙教育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性健康知识,包括避孕方法、性疾病预防等内容。
她告诉我们,性行为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在成熟和理智的情况下进行。
她强调了性行为的重要性,并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避免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在性启蒙教育课堂上,我的老师还鼓励我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培养积极的性情感。
她告诉我们,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去面对。
她引导我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性需求,学会尊重他人,建立健康的性关系。
通过我的性启蒙教育老师的教导,我逐渐认识到性是一个自然而美好的事物,应该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去面对。
她的教诲让我在性知识方面建立了正确的观念,为我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由衷地感谢我的性启蒙教育老师,她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是我性启蒙教育中的恩师。
h指数25 -回复
h指数25 -回复什么是H指数?H指数是评估学术研究成果重要性的一种指标,其由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于2005年提出。
H指数通过综合考量学者的发表文章数量和被引用次数,提供了一个衡量学者学术成就的指标。
H指数的含义是在一个学者的发表文章中,有h篇文章至少被引用了h次。
例如,一个学者的H指数为25,则表示该学者至少有25篇文章被引用了25次。
这个指数代表了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H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学者的发表文章按被引用次数降序排列,找出排在第h位的文章,其被引用次数大于等于h。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将学者的发表文章按被引用次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2. 找到排在第h位文章,其被引用次数大于等于h。
3. 若找到了第h位文章,那么学者的H指数为h。
若没有找到,那么H 指数为h-1。
举个例子来说,一位学者发表了10篇文章,分别被引用了1, 3, 5, 10, 11, 12, 15, 20, 25, 30次。
按照H指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排序后的文章被引用次数:30, 25, 20, 15, 12, 11, 10, 5, 3, 1。
2. 第10位文章被引用了1次。
3. 第9位文章被引用了3次。
4. 第8位文章被引用了5次。
5. 第7位文章被引用了10次。
6. 第6位文章被引用了11次。
7. 第5位文章被引用了12次。
8. 第4位文章被引用了15次。
9. 第3位文章被引用了20次。
10. 第2位文章被引用了25次。
11. 第1位文章被引用了30次。
根据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H指数为8。
这个结果的含义是,该学者至少有8篇文章被引用了8次。
H指数的优缺点H指数与传统的引用次数指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考虑了学者的整体学术影响力,不会被某些高被引文章所主导。
2. 能够有效衡量学者的长期学术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热门和最近发表的文章。
3. 能够避免学者人为操纵引用次数的情况,更加客观和公正。
h指数是16 -回复
h指数是16 -回复什么是H指数?H指数(H-index)是对科学家或学者学术产出的评价指标之一。
它的提出者是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旨在综合考虑学者的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以评估其学术影响力和贡献。
H指数是如何计算的?具体来说,H指数是指某个学者的h篇论文中,每篇论文至少获得h次引用。
换句话说,h篇论文中每篇至少被引用了h次,而其他论文的引用次数不超过h次。
例如,一个学者的H指数为16,则代表他(她)的16篇论文中,每篇至少被引用了16次。
同时,他(她)有超过16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低于16次。
为什么H指数是重要的?H指数可以客观地衡量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而不仅仅是看重发表的数量。
相较于简单地计算总发表量和被引次数,H指数考虑了学者的学术成就的同时也避免了少数高引用论文的影响。
H指数的局限性是什么?虽然H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界,并被学者们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学术贡献,但它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H指数没有考虑论文的引用来源质量,而只是计算引用次数,这可能导致对学者真实影响力的低估。
其次,H指数会受到研究领域的影响,不同领域的学者引用频率可能有很大差异。
同样的,不同学科的引文习惯也可能影响一个学者的H指数。
如何提高H指数?提高H指数需要学者在学术研究和发表论文的同时注意一些策略。
一方面,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是关键,毕竟只有被同行认可的论文才会有高引用率。
此外,寻求合作合著也是提高H指数的方法之一,与知名学者合作可以提高论文的可见性和引用率。
另一方面,学者可以多次参与同一个话题的研究,发表一系列相关论文,从而增加H指数。
此外,主动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公众演讲、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向更多的人传播自己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H指数。
结语:H指数作为学术界评价学者影响力和贡献的一种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H指数并非完美,它只是评价学者综合学术产出的一种指标之一。
在研究者评估和选拔过程中,应该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论文质量、研究创新性等来综合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和贡献。
h指数 h10指数 -回复
h指数h10指数-回复什么是h指数和h10指数?h指数和h10指数是用来评估学术研究影响力的指标。
它们被应用于评估学术领域中学者的学术成就,并用来衡量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产出的质量与数量。
h指数的计算方法很简单,首先将某个学者的所有文章按照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序,然后找到最高的h篇文章,这些文章至少被引用了h次。
例如,如果某个学者的前5篇文章分别被引用了30次、20次、10次、10次和5次,那么他的h指数就是3。
h10指数则是指学者的最高10篇被引文章的被引次数之和。
以同样的例子来说明,如果这个学者的最高10篇文章的被引次数分别是30次、20次、10次、10次、5次、3次、2次、1次、0次和0次,那么他的h10指数就是91(30+20+10+10+5+3+2+1+0+0)。
h指数和h10指数能够综合考量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贡献。
较高的h指数和h10指数意味着学者的文章在同行界广泛被引用,说明他们的研究对其他学者的学术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些指标通常用来评判学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地位,并被用于学术聘任、评估和奖励等方面。
然而,h指数和h10指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们仅仅考虑了学者的最高被引次数和被引文章的数量,并没有考虑被引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质量。
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学者拥有相对较高的h指数和h10指数,但其研究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影响力的情况。
其次,这两个指标对于学术领域差异较大的学科来说,评估的公平性不足。
有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可能并不常被引用,但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却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学者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研究界也发展出了其他一些衡量指标,如i10指数和g指数。
i10指数是指学者拥有至少被引用了10次的文章数量,而g指数则是一种更全面考量学者学术成就的指标,它将学者的文章根据被引次数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
综上所述,h指数和h10指数是用来评估学者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的指标,它们主要关注学者的最高被引次数和被引文章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