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PPT课件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1c91f2804d2b160b4ec0e4.png)
三、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 1、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 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 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 素通常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 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由大气组成大 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由生物体 组成生物群 落,全部生物群落构成生物圈等等。
二、人类的环境 人类环境的结构
1、自然环境
➢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 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 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 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 素的总和;
➢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漫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 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生和发展,被利用和改造。
自然环境的要素构成
自然环境的层次结构
自然环境
地球环境 外围空间环境
岩石圈
土圈
水圈
生物圈 其他圈层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特性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组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但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 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PPT课件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ecfd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9.png)
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
一、政治冲突与犯罪 政治犯罪通常表现为犯罪人与现存国
家政府有冲突而谋求另一个政府或国家取 而代之。
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
二、政治体制弊端与犯罪 1、政治权力过于集中 (1)就业的趋向:公务员 (2)单位一把手现象 2、政治运作过程缺乏透明度
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犯罪社会原因,是指能够引起犯罪发生的 各种社会因素及其过程 。
1、宏观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微观层面:社区、教育、家庭因素
第一节 概述
二、犯罪社会原因的特性 1、决定性 (1)犯罪的定义 (2)犯罪现象 (3)个人与社会因素的作用
第一节 概述
2、普遍性 3、系统性 (1)社会原因本身是一个系统 (2)社会原因是一个动态系统 4、间接性 5、可控制性
第一节 自然原因论发展历史概要
澳大利亚地理学家G.泰勒批评老式的决定论, 认为孟德斯鸠和巴克尔等人把气候对人类 的影响说得过分了,但他提出一种决定行 止论(又称有限决定论),认为人类可以 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但如果不顾自 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难。
第二节 概述
一、概念 犯罪的自然原因,是指触引、促发犯
第四节 地理与犯罪
一、城、乡与犯罪 城乡犯罪的规律:
(1)城市犯罪率明显高于农村; (2)犯罪类型看,农村暴力犯罪率高,城 市财产犯罪率高,城市的性犯罪率高; (3)白领犯罪和具备一定身份的越轨行为, 为城市所独有。
第四节 地理与犯罪
城乡犯罪差别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差别 2、经济类型及其发展程度的差别 3、民情风俗的差别。比如“远亲不如近
第一节 自然原因论发展历史概要
三、19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认为 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外 部因素,并认定印度的贫穷落后是气候的 自然法则所决定的。
环境描写的作用ppt课件(27页)
![环境描写的作用ppt课件(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ddc681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6.png)
• 例2 • 《爸爸的花儿落了》:进了家门 ,静悄悄
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 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 旁边的夹竹桃 不知什么 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 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 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渲染了一种不祥的气氛
三、烘托人物心情
• 例1《孤独之旅》 • 它们〔指鸭子〕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
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四下里一 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 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 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 店门四周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 分析:压抑的社会环境是军警宪兵当道的 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交代了狗 咬人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分析:
《孔乙己》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 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 和喝酒方式的差异。 显示了清末社会 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状况,交代了 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孔乙己》社 会背景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孔乙己活 动的舞台,注定下文中他不被人同情, 而被冷馍社会吞噬的悲剧命运。
例2
• 《变色龙》中开头的环境描写句子 • “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
环境描写的作用
•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自然景物〕。
•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 写〕。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 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 社会环境:
• 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 陈列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பைடு நூலகம்会环境是指一定的 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60ee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6.png)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述
1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指人类和生物生存
的空间。
2
二、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依属性分类 ➢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人类出 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 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 量的总体。包括各种物质(气、水、石、土、生 物)、能量(气温、阳光、引力、地磁)、自然 现象(地震、海啸、火山)等。 ➢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31
小结: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了解环境的分类,掌握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几 个基本概念,如公害、公害病、二次污染、生 物富集等;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了解 其评价四步骤。
32
在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 发生分布或迁移、生物转化、生物富集 和自净作用的全部过程。
11
1、分布或迁移 污染物发生分布或空间位置 的移动。
在非生物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发 生转移。
在生物环境中,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各种 生物体内进行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 的浓度逐渐提高。
12
非生物环境中转移。
6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几个概念
环境污染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 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 类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公害(public nuisance) :严重的环境污染,其突出 的标志是许多人因此出现急、慢性中毒或死亡。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cb3ae4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9.png)
材料一 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运转和冷却 耗电量大。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数”是数 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全国共规划了京津冀枢纽、 长三角枢纽、粤港澳枢纽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和张家口集群、中卫集群 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
材料二 图甲为我国算力 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 示意图,图乙为宁夏中卫位置 示意图。
针叶林气候区
做到采育结合
自然资源 我国分布
资源;能源既有可再生的,如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也有非
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有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如汽油、
焦炭等。第(2)题,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
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因此可认为
是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知识点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资源的统计图表、资
源分布图,分析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综合分析自然
2.掌握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质 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
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自然资源的特
3.利用要求 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 供给资源的__极__限___。 特别提醒:许多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 在极限,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对其造成破坏,使其转变为非可再生 资源。
知识点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总体特征 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 2.衡量标准 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 人类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环境与健康精品PPT课件
![环境与健康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bd9ee331126edb6e1a1082.png)
2. 主要成分: O3( >80%)、PANs(10%)、醛类; 3. 对健康的危害:
刺激作用: 眼---PANs和醛类;呼吸道---O3 免疫抑制作用: 变态反应: 全身影响:影响氧的输送
25
【NOX 】
1.来源:机动车辆、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等 2.理化特性: 难溶于水 3.危害:
刺激腐蚀作用: 组织乏氧:NO+血红蛋白 (亚)硝酸基高铁血红蛋白 促癌作用: 102.8mg/m3 形成光化学烟雾 COPD形成原因之一 4. 标准: NO2一次 0.15mg/m3
26
2. 慢性危害
1. 急性中毒 2. 慢性危害 3. 远期危害 4. 间接效应
21
1. 急性中毒
(1)煤烟型烟雾事件
时间:
1952年12月5日— 9日
地点:
英国·伦敦
主要污染物: 烟尘、二氧化硫
结果:
一周内多死亡4000人;
45岁以上死亡数为平时3倍,
1岁以内婴儿死亡数为平时1倍。
22
【SO2】
1.来源:80%来自于燃料燃烧 2.理化特性: 易溶于水,易被上呼吸道富水粘膜吸收 3. 危害:
(有生命物质) (无生命物质)
生物系统 + 环境系统 →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
(动植物微生物) (阳光空气水土岩石)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 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动态平衡
5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人与环境通过
“新陈代谢” 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3.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动性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53de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7.png)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野外模拟环境条件, 研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数学模型法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环境模型,预 测和评估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 影响。
01
观察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直 接观察,收集环境信息和数据。
02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 看法和态度。
水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 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利 用策略。
土壤环境
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改良与保护
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 组成部分及其性质。
土壤退化原因、改良措施及保护策略 。
土壤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危害及防 治方法。
生物环境
04
02
自然环境系统
大气环境
01
02
03
大气组成与结构
包括干洁空气、水汽、气 溶胶等组成部分,以及大 气垂直分层和各层特征。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源、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大气环流与气候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季风 环流、气候类型及影响因 素。
水环境
水体类型与特征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 海洋等水体类型及其各自 特征。
加强国际间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生 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 监管和治理。
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
自然环境与社 会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 会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f68bd1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c.png)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世界中。
这两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它包括了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大气等等。
这些自然元素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丰富的食物以及美丽的景观。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蓝天白云,没有了清澈的溪流,没有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首先,空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
这不仅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还会影响人们的心血管健康。
清洁的水源同样至关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许多河流、湖泊受到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使得水中的生物难以生存,也威胁到了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森林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
但是,由于过度砍伐和森林火灾等原因,全球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自然环境的变化还会引发自然灾害。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暴雨、干旱、飓风等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社会环境则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劳动和交往所形成的。
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法律等各个方面。
社会环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在政治方面,一个稳定、公正、民主的政治环境能够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反,政治动荡、腐败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经济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经济的繁荣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而经济衰退则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贫困加剧。
文化环境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
丰富多样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传播人类文化艺术和人类文明的地方。但是,如今
它已成了“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
,而且喧闹得很”的伤病医院。传播人类文化艺术的
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病医院形成了巨大反差,本
应在学校安心读书的17
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并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
种荒悖的结果正是对纳粹德国的欺骗教育和所发动的
残酷战争的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
9
❖ 5、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 本质特征。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
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 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 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 ,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10
8
❖ 4、环境和主题之间的关系:烘托(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 ,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 例题分析:为什么小说反复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 作品进行描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答案解析: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我们
从这些反复描述中可以知道这是一所艺术学校,应该
❖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 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这“风大雪紧”的景物描 写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 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 ,替人物捏着两把汗。更重要的是,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 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 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 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 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 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 飞跃。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 可缺少的。
托人物性格、心境。
• 2、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烘托(刻画)人物形 象。
• 3、环境和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
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
• 4、环境和主题之间的关系:烘托(深化)作品主
题
4
❖ 1.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 ❖ 渲染(营造)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境。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 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 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 系等的描写。
3
•
环境描写的作用
•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应注意环境描写在小说 中不同位置所起的不同作用,关注环境描写 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之间的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环境描写一般有下面四种作用:
• 1.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渲染(营造)气氛,衬
❖
❖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上生 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 ,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 7
❖ 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 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 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 例题分析:简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小说《上山与下山》)
❖ 答案:小说借登山过程中的环境衬托学生的仕途发 展,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比如“地上有树桩残留, 再有,就是几颗弯曲低矮的老树”,衬托了学生为 稳固官位贬斥了威胁他的栋梁之材,暗示学生采用 卑劣手段来对付有才华的人。比如描写山顶鸭头峰 的形状衬托了学生当官后的趾高气扬。生动刻画了 “学生”这个人物形象。
❖ 例题分析: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 并简析其作用。(09年浙江卷《魔盒》)
❖ 答案 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烘托)
“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5
❖ 2、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烘托(刻画)人 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
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 务的。
自然环境与社会 环境 (2)
1
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 环境一般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 具体有: ❖ ①具体的风景描写、生活场景描写。 ❖ ②主人公活动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 ③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
2
•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
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 鸟虫鱼等自然场景的描写。
6
❖ 3、环境和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为 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 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 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 例题分析: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 花枪,与差拨一同辞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 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 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 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 玉帝门。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