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政府组织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

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

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在中国的角色日益凸显。

这些组织以多元化的形式和目的,广泛参与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然而,与其日益增长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相比,中国NGO的法律政策环境却显得复杂且充满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NGO法律政策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NGO的法律地位、注册和管理制度、资金筹措与监管、以及与国际NGO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本文旨在为中国NGO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将对中国NGO的法律地位进行阐述,探讨其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关注NGO的注册和管理制度,分析现有制度的优缺点及其对NGO发展的影响。

再次,资金问题作为NGO运作的重要支撑,本文将详细探讨NGO的资金筹措与监管机制,以及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实现资金的合理流动和有效使用。

本文还将关注中国NGO与国际NGO的合作与交流,分析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的法律政策障碍及其可能的解决路径。

通过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期望能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NGO从业者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研究素材,共同推动中国NGO法律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二、中国NGO法律政策概述在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法律政策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体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民社会的逐渐崛起,NGO在促进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国政府对NGO的法律政策也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中国NGO的法律政策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包括《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NGO的设立、登记、运作、监管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例如,NGO必须依法进行登记注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的监督管理,同时也享有相应的合法权益。

《非政府组织概论》课件

《非政府组织概论》课件
《非政府组织概论》PPT 课件
非政府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独立于政府与营利性组织之外,由 诸多成员共同组建并自愿参与的社会组织。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非政府组 织的历史、分类、组织结构和管理,以及其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什么是非政府组织
社会福利
为社会提供服务和福利,解决社会问题,促 进社会进步。
影响力
如今,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 内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影 响力。非政府组织的分类及特点 Nhomakorabea1
按领域分类
包括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2
按性质分类
包括慈善组织、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
3
特点
公益性、自治性、自愿参与和非营利性是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点。
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非营利性质
不以牟利为目的,通过公益事业为社会做贡 献。
独立自主
独立于政府和商业利益的控制,保持自主性。
社会参与
由各界人士自愿参与,形成多元力量。
非政府组织的历史和发展
创始人
早期非政府组织由慈善家和改 革者创立,如亨利·杜兰特和 简·亚当斯。
社会运动
20世纪,非政府组织与社会运 动紧密联系,推动社会变革。
3 监督机制
通过透明度、财务报告和社会监督等机制来监督非政府组织的资金使用。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非政府组织迅速增长,涵盖教育、环保、 扶贫等多个领域。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公益事业日益重视,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总结与展望
非政府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管理、资金管理和社会 监督,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中国非政府组织

中国非政府组织
上的非政府组织 上世纪末一共有165000个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合法登记 中国最有名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
来的
I.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史
• 在这一时期,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还没走上正轨,虽然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初步的法律文件,例如1988 年9月27日颁布的基金会管理办法和1989年12月25日 颁布的非政府组织登记办法。
其中最有名的非政府组织有: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中国儿童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 中国职业教育协会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3.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筹资
(1) 在中国,年平均慈善捐赠只占其年GDP的0.1%
3.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筹资
(2)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筹资量 就很少,中国非政府组织筹集的慈善资金总数只有50 亿元(5.25亿美元)
但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政府主导产生了一些非 政府组织,作为社会团体或者民间组织
I.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史
当时存在的非政府组织不到100个,主要包括: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华全国妇联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红十字会 中华全国工尚联合会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要是中国西部地区
4.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的概述
全国性的非政府组织
名称 建立时间 总收入 主要成就
项目范围
中国儿童基金会
1981
2004年底6亿元
主要项目包括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前者 帮助了150万贫困女童,建造了300座春蕾 学校;后者建造了604间安康教室,12个安 康家庭,380个远程教学教室和9个电脑室, 帮助241个近视或弱视儿童在北京接受治疗, 98%痊愈。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非政府组织(NGO)是指由个人或团体组成,以社会公益和公共利益为宗旨,自主组织和开展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性社会组织。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NGO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NG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NG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Open门推进组织成为中国第一家NGO。

90年代初,伴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社群团体和NGO开始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21世纪初,中国政府也开始承认NGO的合法地位和发展权利。

目前,NGO在中国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历程。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已有社会团体33.8万个,其中,约7万个为NGO。

2.影响范围NGO在中国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涉及环保、公益、文化、教育、妇女儿童权益、残疾人事务、社区建设、灾难救援等多个领域。

有些NGO的工作成果被各级政府官员公开表扬和鼓励,引起社会对NGO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3.法律地位中国对NGO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

2016年,《境内非政府组织境外活动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明确了非政府组织在境内、境外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

二、NGO在中国的问题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虽然中国对NGO的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

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阻碍非政府组织合法活动的规定,导致NGO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和限制。

2.融资难度大NGO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国际捐款和社会捐赠。

受到政策和管理的限制,NGO在国内无法接受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赞助和支持,这导致NGO在资金方面的发展困难。

3.专业人才匮乏由于NGO的办公条件和薪酬待遇不够优厚,许多领域的专业人才难以加入到这个领域。

在这样的情况下,NGO有时难以招募到足够专业的人才,从而影响了NGO在某些领域的发展。

NGO非政府组织

NGO非政府组织

中国NGO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展望杨晓娟2010171345在当今中国,“NGO ”还不是一个被很多人知晓的名词。

它的全称是“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意为“非政府组织”,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愿者的组织。

也就是说,NGO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使;NGO不是企业,不靠利润驱使。

NGO的原动力是一种志愿精神。

NGO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于20世纪80 年代,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种回应,NGO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西方社会学理论认为,当国家体系中的政府不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政府失灵)、市场体系中的企业又囿于利润动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市场失灵)时,NGO 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

在这种意义上,人们把NGO称为与政府和企业相平行的“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或者将其组成的整体叫做“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

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三足鼎立”的社会。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各国对NGO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对其叫法也不相同。

例如西方一些国家称其为“第三世界”、“公民社会”等。

而在我国由于很大程度上考虑了我国的文化习惯和历史因素,我们采用“民间组织”这个概念。

而这也正隐喻了当下我国NGO生存现状。

事实上,NGO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因此,它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基督教传统、人道主义传统和慈善传统。

基督教传统早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前,教会在欧洲就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财富。

和其他几大宗教一样,基督教也教诲人们要行善、要有怜悯之心。

基督教堂和修道院具有各种功能,例如传播农业技术,同时还是学习和艺术的中心,另外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分发救助物资。

当进入了现代民族国家和工业资本主义时代,教会仍旧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已逐步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是国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则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大举涌入,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

对此,需要正确认识并引导其健康发展。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进入大发展时期(一)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及大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

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以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为特征,与政府及企业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它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人类社会与政治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仅靠政府与企业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所以非政府组织就应运而生,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推动公民社会发展为相对独立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

当今非政府组织的大发展则是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为特定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全球化阶段中,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一是各国产业结构与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变,政府改革与私有化导致非政府组织大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开始成为重要力量;三是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大量介入国际事务。

至此,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出现了欲与国家、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势头。

(二)中国非政府组织大发展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经过长达27年的经济持续高增长,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3.65万亿元,财政收入2.63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

2003年,中国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2.16部,其中手机普及率为每百人21.02部,出国旅游人数高达2000万。

中国现有1亿网民,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届三年,并从2005年开始进入“后过渡期”。

大致上,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1949年到1966年的初始发展期;2、从1966年到1978年的停滞期;3、从1978年到1995年,因改革开放导致社会团体大量涌现;4、从1995年中国举办世妇会至今,中国非政府组织自主性有所增强,整体能力和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数量激增。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NGO在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探讨NGO的发展现状。

首先,NGO的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

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数以百万计的NGO。

这些NGO涵盖了各种领域,包括环保、人权、教育、卫生等。

不仅如此,NGO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些NGO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非政府儿童组织。

同时,许多国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本土NGO,如中国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中国红十字会”。

其次,NGO的专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也在提高。

随着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许多NGO开始注重员工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不仅如此,在某些领域,如环保和医疗救援,一些NGO还与学术机构和专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发展。

再次,NGO的筹款模式发生了变化。

以往,大多数NGO依靠政府资助或个人捐赠来维持运作。

然而,随着社会对NGO作用的认可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私人捐赠者开始支持NGO的工作。

此外,一些NGO还通过开展商业活动来筹集资金,实现自给自足。

最后,NGO间的合作与合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许多NGO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跨NGO合作如同产品的普通合资企业,不同领域的NGO共同开展行动,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互补。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NGO还利用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等工具,促进公众参与和组织协调。

虽然NGO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如资金问题、管理问题和监管不足等,但其在推动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

对于未来,NGO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同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组织的透明度和效能,是NGO发展的关键。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DPF) 中国村络工程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国际矿业企业工作组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CANGO) 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CBCSD)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欧盟商会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CYDF) 中国消费者协会(CCA)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COSHA)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ACFTU) 亚洲基金会
十、解决措施:逐步完善监管制度与机制
(1)改革现有监管体制,建立统一监管机构。 a. 降低监管门槛,建立备案制度。 b. 变限制竞争为鼓励竞争。 c. 厘清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之间的职责 分工,建立独立统一的监管机关。 (2)加强日常监管,引人监管定期评价制度。 (3)严格非政府组织的财政监管。 (4)强化对非政府组织的司法控制。 (5)推荐民间组织领域的自律联盟,鼓励社会监督。
九、中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 • • • • (一)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问题: (1)法律体系不健全,社会公信力低。 (2)双重管理机制,治理效率低下。 (二)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资金不足 NGOs的经费缺乏。经费匮乏是全球NGOs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则显得更为突出。 • 人力资源水平偏低 NGOs的人力资源不足。从调查情况看,中国NGO 的专职 人员较少,志愿者就更为缺乏。 • 内部治理不足 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二、什么是非政府组织
•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定义及兴起 • 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其决议中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 “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 府组织”。在当时,这主要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近二三 十年来,非政府组织一词在国际活动的各领域里得到日益 广泛的应用。 • 非政府组织(NGO)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 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 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 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联合国是最早使用非政府组织一词并赋予它积极的制度性含义和参与国际公共决策的特殊地位的机构。在联 合国的官方网站上,对非政府组织给出了如下定义: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 性的、志愿性的公民组织。非政府组织面向任务,由兴趣相同的人们推动,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 主义的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它们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 充当早期预警机制,帮助监督和执行国际协议。有些非政府组织是围绕诸如人权、环境或健康等具体问题组织起 来的,它们与联合国系统各办事处和机构的关系会因其目标、地点和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
联合国1296号决议规定,非政府组织如要在经社理事会中得到咨询地位,首先应致力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及 其附属机构所**的问题,如国际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人道主义和人权,以 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问题。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宗旨与使命,不得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宗旨以及原则相抵触。它们 应支持联合国的工作,传播有关联合国所遵行原则的知识。在经社理事会享有咨询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必须要有 一定的代表性和国际性,应具有代表其成员发言的权威。这个决议还规定,非政府组织如要在联合国注册,其组 织成员必须以民主的方式参与组织活动,应有民主决策机制,应具有责任机制的安排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
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中,专门设有一个非政府组织委员会,负责审核批准接纳非政府组织,并且认可它们在 联合国的咨询地位和观察员身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有权要求在经社理事会注册的非政府组织提交书面陈述。获 得经社理事会中咨询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有权以咨询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出席经社理事会议并参加联合国的各种会 议,并有权在会上作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它们还可以应经社理事会的请求提供各种形式的咨询。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称NGOs)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受到关注。

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独立于政府机关的、以非营利形式从事社会服务的组织形式。

本文将从制度的角度对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法律与政策制度法律与政策制度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在制定法律与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为非政府组织的注册和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明确了非政府组织的定位和职责,规范了其组织运作的原则。

此外,政府还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例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公益法人捐赠税前扣除试点办法》等。

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出台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然而,在实践中,非政府组织面临着一些制度性的挑战。

例如,非政府组织的注册、审批和年检等手续繁琐,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给非政府组织带来了困扰。

此外,有些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在注册和活动过程中仍面临限制和限制,这制约了其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因此,完善非政府组织相关法律和政策,减少对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组织能力建设与服务体系组织能力建设与服务体系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

组织能力建设包括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组织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政府和社会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提升了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了一定的合作机制,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支持和服务。

然而,非政府组织在组织能力建设与服务体系方面仍面临一些制度性挑战。

例如,一些非政府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导致组织的运作效率和能力有限。

此外,缺乏资源和资金的非政府组织难以开展有效的服务和项目,这制约了其发展的空间。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一、名词解释:(重)1、非政府组织:在特定的法律体系下,不被视为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团体、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而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

2、公民社会: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团队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

3、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4、志愿失灵:志愿失灵是个人或集体自愿的非政府组织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在以筹款志愿为基础而建立的非政府组织中,实际上也是问题重重,由此便诞生了志愿失灵的说法。

5、国际非政府组织:是从非政府组织演化而来,是组织目的与活动范围具有国际性,或机构设置与成员构成具有国际性,或者资金或其他的主要资源或用途具有国际性的现代组织。

6、战略:指导全局工作、决定全局命运的方针、方式和计划。

7、战略管理:是对组织的活动和发展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决定。

8、慈善主义的特殊主义:就是由于非营利组织服务的狭隘性,使得其公益只是组织所服务的特定对象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整个社会的公益,甚至出现为了本组织的共同利益而去损害社会其他成员利益的情况。

9、政府的内部性:指政府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的成本和效益。

二、简答:1、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答:(1)组织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二是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及固定的人员;(2)非政府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二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三是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3)非营利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不能进行剩余收入的分配,三是不得将组织的资产转变为私人财产。

(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能控制自己的活动,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5)志愿性,主要表现在组织的志愿性、活动的志愿性及服务的志愿性。

第三讲中国的非政府组织

第三讲中国的非政府组织

• 环境保护领域 • 这些非政府组织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以下 几个方面: • (1)生存扶贫活动。 • (2)技术扶贫活动。 • (3)教育扶贫活动。 • (4)救助贫困母亲活动。 • (5)合作扶贫活动。 • (6)实物扶贫活动。 • (7)文化扶贫活动
• 非政府组织在扶贫开发中所发挥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4)在长期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非政府组 织的工作人员逐步积累经验和知识、技能, 成为各个扶贫领域的专家。
• (5)协助并监督各级政府贯彻执行有关扶 贫开发的方针政策。
• (6)作为企业和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救助、 支援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机构。
• (7)作为国际社会各种力量救助、支援中 国贫困地区的中介机构和当地草根组织。
• 第二类是互助与慈善组织,包括各种“互 助会”、“合作社”、“协会”等
• 第三类是学术性组织,包括各种“学会”、 “研究会”、“协会”、“学社”等,
• 第四类是政治性组织,如学联、工会、妇 联、青年团等。
• 第五类是文艺性组织,各种剧团、剧社、 文工团、棋会、画社等
• 第六类是中国近代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面 纱的“会党”或秘密结社,如哥老会、洪 帮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起源 • 从我国现代历史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主要经过了三大阶段: • 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在这一阶段中,据有关资料,至少包括了 这样六类:
• 第一类是行业协会,包括“会馆”、“行 会”等,它们是由传统的手工业者、早期 工商业者等组成维护群体利益和行业秩序 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其中一部分是传统商 会、行会的延续
• 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 结束。
• 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是指与政府无直接隶属关系、自愿组织并进行公益活动的社会团体和组织。

本文将探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日益增多。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已达到48.5万家,其中包括公募基金会、教育慈善组织、环保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各类类型。

这些组织在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贫困救助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公益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不可能独立承担所有公益事业,这时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教育慈善组织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资助,环保组织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社区服务组织为社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等。

这些非政府组织填补了政府无法覆盖的领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公益选择。

然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受到限制。

当前,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和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这给一些机构带来了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也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阻碍。

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公益捐赠文化尚未成熟,社会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意愿不足,导致很多非政府组织难以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

同时,缺乏专业的人才也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水平。

为了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综合施策。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专门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法。

这将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更明确的法律依据,规范其活动,同时也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加大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社会捐赠,为非政府组织提供稳定的资金。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培训,提升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NGO,非政府组织概述

NGO,非政府组织概述

NGO,全称“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意为“非政府组织”,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志愿者组织。

在中国NGO的发展被认为是对传统金字塔式社会结构的革新。

NGO活动将有助于增进政府与民间的和谐沟通,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

NGO可以以‘社会人’而非任何利益集团的身份出现。

因此,NGO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润滑剂”。

云南可以称得上是NGO的摇篮NGO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200家之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在偏远的西南边陲省份云南,目前有超过200家国际NGO组织和不计其数的中国本土NGO在这里设立机构或开展项目。

这一数量甚至超过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位列全国各省区之首。

是中国非政府组织最活跃的地方。

一、NGO在云南的蓬勃发展云南的NGO从事着慈善、扶贫、生态保护、医疗卫生、禁毒宣传等诸多领域的工作。

据统计,仅2006年,云南省接受多、双边政府及国际NGO的援助项目共计230个,援助金总额2256.98万美元。

在云南的NGO分为国际、国内和本土三类。

国际NGO 有英国救助儿童会、香港乐施会、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等;全国性的NGO地产商王石为会长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等;云南本土的NGO主要包括各种专业协会、行业商会,也有纯民间的草根组织,如云南生态网络。

在NGO发展交流网上有一张2004年版的云南NGO项目点统计表格,标注了30个NGO在云南的项目。

其中世界宣明会有10个项目点,英国救助儿童会有8个项目点,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研究会有6个项目点,香港乐施会有5个项目点。

国内的NGO“多背一公斤”在云南也有40所小学的定点项目。

二、NGO在云南与政府建立深层次互动合作关系云南地方政府对NGO采取开放的态度。

从2007年开始,NGO和云南的政府部门之间开展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互动合作,在香港乐施会与云南省扶贫办2004年签署的最新协议中,乐施会承诺在3年内力争为云南省提供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扶贫发展与赈灾资金,并向云南省扶贫办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物资、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援助。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第四类主要指实体性公共服务机构,如各 种民办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 究所、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 第五类NGO,可称之为“未登记或转登记团 体”,其中包括一部分没有依法登记注册 的NGO和一部分采取工商注册的NGO。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
(1)非政府性 (2)非营利性 (3)志愿性 (4)组织目标的中立性
三、非政府组织兴起的主要原因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非政府组织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兴起和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全球化是非政府组织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社会多元化是非政府组织兴起的又一原因 非政府组织的自身优势是其兴起与发展的内 在原因
全球化与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首先,国际格局的巨变及各种全球问题的凸显是 全球非政府组织兴起的根本原因 其次,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转 型和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暴露是非政府组织在各 国兴起的重要原因 复次,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浪 潮的迭起及其所推动的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 社会问题和技术可能,也为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注 入了推动力量。
第三种模式是, 第三种模式是,一些非政府组织设立了许多募捐 办公室,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 办公室,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一个非 凡的遍布世界的专业组织, 凡的遍布世界的专业组织,如国际红十字联合 其雇员和治理人员都是当地人——来分配 会——其雇员和治理人员都是当地人 其雇员和治理人员都是当地人 来分配 这些资金。 这些资金。 第四, 第四,某些非政府组织只经由当地的不属于本组 织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工作。 织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工作。没有这些当地非政府 组织的帮助,它们就不能独立地开展实际工作。 组织的帮助,它们就不能独立地开展实际工作。 如基督教儿童基金和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 如基督教儿童基金和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

了解中国的群众团体与非政府组织

了解中国的群众团体与非政府组织

03

组织性质与目标比较
群众团体
通常是由具有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的人们自愿组成的团体,其性质较为广泛 和灵活。主要目标是维护成员权益、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和促进社会进步。
非政府组织
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 其目标通常更加具体和明确,如环境保护、人权保障、扶贫济困等。
群众团体与非政府组织在社
05
会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治理的定义与内涵
社会治理的定义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 、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 过程。
社会治理的内涵
社会治理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其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 谐,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进步。社会治理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合作,强调法治、德治、自治的 有机结合。
群众团体的发展历程
01 初始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团结各阶层人民,发展经 济和文化事业,政府开始组建各种群众团体。
02 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群众团 体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 泛。
03 规范阶段
近年来,政府对群众团体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加 强了对群众团体的登记、监管和指导。
中国的群众团体与非政府组
04
织现状
中国群众团体的发展现状
群众团体的定义与分类
群众团体主要指由广大群众自愿结合 、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 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工、共青 团、妇联等。
群众团体的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群众团体经 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 的重要力量。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在中国的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对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

在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这些建立了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明确了非政府组织的合法地位和权益保障。

然而,目前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登记审批程序繁琐、运作规范不够明确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因此,在法律制度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

其次,我们来看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金融支持制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为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设立各类基金会、社会公益捐赠等方式,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

此外,银行、企业和个人等也积极参与到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活动中。

然而,在金融支持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捐款渠道不畅、审核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也制约了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和运作能力。

因此,继续完善和改进金融支持制度,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来看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宣传推广制度。

宣传推广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政府通过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渠道,积极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工作。

一方面,政府设立了专门的非政府组织宣传机构,负责宣传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价值,推动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由于传统宣传方式的制约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复杂性,非政府组织的宣传推广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国历史上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研究

中国历史上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研究

中国历史上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研究中国历史上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人们似乎更多地关注政府和官方机构,但在这背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令人佩服的发展和创新。

在古代,只要有群众的需要,就会有人义务自发组织。

比如诸如民间修建水利等基础建设的组织,而其中的道德规范和契约制度还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合同制度。

古代还有公益组织,比如寺庙团体,他们在收纳孤儿,给予灾民物资援助等方面贡献了力量。

这些组织对于古代人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比如说刚立国的秦始皇多次下令禁止公民私下擅自组织协助修建高水平的坟墓,就是在为私人组织的发展设限。

近代,有一些更具影响力、更为活跃的非政府组织。

其中一个打斗过镇压的神秘教派太平天国,他们主张平等、共同拥有财产等理念,吸引了一批群众和士绅的追随。

虽然太平天国最终战败,但他们的活动给了中国人民探讨更加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机会。

在19世纪末,随着道光和咸丰之后洋务运动的兴起,一些归隐的士人开始组织起来聚会谈论,这些士绅组成一些文化团体,他们发起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比如一些寺庙修缮活动,甚至组织起来为水灾和地震灾区筹款捐赠物资,并积极宣传现代学科,倡导民众提高文化修养。

在20世纪初,一些具有进步思潮的先进青年开始组织起来倡导革命,并为社会主义和民主化做准备。

孙中山三次革命的组织便是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史上最为显著的一次。

他们发起很多群众性的宣传活动,如播放报刊和地下刊物,组建新学会等。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着教育背景的人称为“大学先生”出现。

他们自发为民众开办教育,举行科学讲座等,预设用自己的影响力触及更多群众的心灵。

到了现代,特别是21世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的活跃程度有所回归。

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社会组织在儒家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摸索,并形成了完整的组织体系和规范的户口登记。

他们在救灾、民主宪政、环保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作用。

总之,中国历史上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都与群众自发性的组织活动不可分割,从诞生到成熟,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并不受政府干预或私人利益制约,乃是新时期世界全体群众共有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和社会行为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加,被看作公共管理领域重要的新兴组织。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非政府组织(NGO)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

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银行则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就业,经济与志愿服务的贡献是衡量非政府部门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与问题:
1.中国非政府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是初具规模。

截止2004年底,中国各类民间组织28.9万个。

其中社会团体15.3万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5万多个,基金会936个。

主要种类有:扶贫、支教、社会(社区)、三农、环保、医疗卫生及行业协会等。

2002年,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总支出大约为865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704%。

中国非政府部门的支出规模占GDP的比重不仅远远地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中国非政府组织相比较下少于发达国家,这也与中国对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要求很高有关,并且只对少部分非政府组织全额免税,这无异于阻碍了中国非政府主组织的发展。

2.就业规模
根据调查报告估算,2002年中国非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了275万全职就业机会,占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0.36%,相当于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7.4%。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非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促进了就业。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工作岗位所占全国工作岗位的比重很小,没有充分发挥非政府部门存进就业的作用,中国非政府部门在提供就业方面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

如果中国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占经济活动的比重达到36国平均水平4.4%的话(20实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中心的推动下,全球450多位学者联合起来在数是个个国家开展了非政府部门的国际比较项目),那么中国的非政府部门将能够提供3316万就业岗位。

不仅可以吸纳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人员也可以吸纳大量农村人员,促进中国的城市化。

3.近年来,中国社会对于非营利性质的志愿者活动热情越来越高,这在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在后表现的很明显。

中国非政府部门的志愿者所占的全职就业量占整个政府部门全职就业量的3.13%,远远低于36国的平均水平38.4%。

这反映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严重缺乏志愿者,也反映了中国的志愿服务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

二.解决方案
1.政府适当降低对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要求,当非政府组织增多时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社会捐款,调动更多的资源。

政府要给更多的具有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减免税收以促进其发展。

尽管公众对于非营利机构的作用越来越了解,我们仍需加大宣传力度,使它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2.大力挖掘非政府组织促进就业的潜能,当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带来更多就业时,那么又将反过来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应以就业为突破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得非政府组织不断壮大。

3.中国公民的志愿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应该大力推广志愿者文化,增加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

4.增加非政府组织地资金来源,政府增加资金投入,鼓励私人捐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