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
以“旱区农业”为主题的2010年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隆重召开
来 自世 界 各 国 的 气 候 变 化 、 旱 作 农 业 的 可 末 9 续 发 展 、 旱 区 作 物 养 分 管 理 与 环 境 保 护 、 旱 区 粮 食 安 全 、 早 区 水 资 源 管 理 、 旱 区 森 林 保 护 等 面 提 出 了 独 到 的 见 解 。 发 言 内 容 分 别 是 : 旱 作 农 业 的 持 续 发 展 问 题 (中 国 农 科 院 梅 旭 荣 研 罗
全 的 影 响 ( 大 利 亚 西 澳 大 学NelCT re教 授 ) , 气 候 变 化 条 件 下 玉 米 生 产 对 粮 食 安 全 的 重 要 澳 i unr 性 : 以 中国甘 肃 为例 ( 肃 农 业 大 学黄 高 宝教 授 ),干 旱 森林 生 态 系统 可 持续 经 营 面 临 的挑 占 甘 ( 兰 东 芬 兰 大 学 P v oP lo e 教 授 ) , 干 旱 半 干 旱 地 区 的 碳 循 环 ( 国 马 里 兰 大 学 Xij 芬 a v ek n n 美 uu
员 ) , 美 国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历 史 及 现 状 ( 国 加 州 理 工 大 学 J s p .e 教 授 ) , 水 稻 灌 区 : 美 o e hJ Jn { 水 高 产 减 污 增 效 综 合 技 术 ( 汉 大 学 茆 智 院 士 ) ,气 候 变 化 对 中 国 黄 土 高 原 作 物 生 产 与 食 品 宝 武
民 教授 >, 中 国的水 资源 管理 一一 来 自荷 兰 的教 训 ( 兰格 罗宁根 大 学HekF l r 荷 n ome教授 ) ,生
物 技 术 介 入 的 牧 业 生 态 学 研 究 ( 蒙 古 大 学 李 光 鹏 教 授 ) , 加 拿 大 草 原 农 业 的 调 整 应 对 气 候 变 内 化 ( 拿 大 阿 尔 伯 塔 大 学J h . n el教 授 ) , 气 候 变 化 导 致 的 森 林 死 亡 : 全 球 范 围 的 生 态 后 加 o nJ Ke n l y 果 和 未 来 的 挑 战 ( 拿 大 魁 北 克 大 学 彭 长 辉 教 授 ) , 气 候 变 化 条 件 下 农 业 的 选 择 ( 国 马 里 兰 加 美 大 学 R b r L Hi 教 授 ) , 全 球 生 态 系 统 服 务 与 功 能 评 估 的 变 化 趋 势 ( 国 密 歇 根 州 立 大 学 o et . l l 美 Ja u 教 授 ) ig oQi 此 外 , 论 坛 还 分 为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与 旱 区 农 业 、 自然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 生 态 建 设 与 环 境 保 护 , 早 区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旱 区 水 资 源 管 理 与 节 水 农 业 , 旱 区 畜 牧 业 与 疫 病 防 控 等 四 个 方 面 进 行 了 专 题 讨 论 。 与 会 专 家 围 绕 干 旱 半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发 展 的 关 键 问 题 , 对 土 壤 与 植 物 营 养 及 肥 料 管 理 、 水 土 保 持 与 环 境 修 复 、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及 水 资 源 管 理 、 动 植 物 良种 选 育 、 气 候 动 态 、 旱 区 畜 牧 业 发 展 新 技 术 及 畜 病 防 治 、 旱 区 农 林 经 济 管 理 等 诸 多 专 题 展 开 了 热 烈 讨 论 , 以 探 求 干 旱半干 旱地 区农 业可 持续 发展 的新途 径 。 这 次 论 坛 为 各 国提 供 一 个 共 享 科 学 信 息 和 探 讨 有 关 旱 地 农 业 技 术 、 气 候 变 化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等 关 键 问 题 的 重 要 平 台 , 加 强 了 国 际 问 旱 农 研 究 机 构 之 间 的 合 作 与 交 流 。 国 内 外 专 家 通 过 论 坛 展 示 世 界 旱 农 发 展 动 态 及 农 业 科 教 领 域 的 新 理 论 、 新 技 术 、 新 成 果 , 彼 此 交 流 , 相 互 借 鉴 , 在 交 流 的过 程 中 建 立 长 久 的 合 作 关 系 , 对 促 进 国 际 旱 地 农 业 合 作 研 究 起 到 了重 要 的 推 动 作 用 。
西北干旱区设施农业土地利用效益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
— —
A CaeSu yo eT r a t nin s td ft u p nCi i Xij g h yn a
Z HANG a g— y o, L U a g— y a Gu n a I Gu n u n, CUIL — n i a,YU n— q n Ya ig
( o eefE oo i n ngm n ,Xna gA r u ua U i  ̄t C lg cnmc adMaa e et ii gi l rl nv i l o s jn c t e y,Uu q , 30 2 h a rm i 80 5 ,C i ) n
A s at【 bet e h ups fhs t yit poiere necsso cie arut el d bt c:O jcv】Teproeotis d r d fec ae fraits gclr n — r i u so v e r f li i u a uee c nyi ot et hn . Me o 】 at nl i,adA a t iacyPoesw r ue . s f i c n Nr ws m C i 【 t d Fc raa s f e i h e a h o y s n nli He r rcs ee sd yc r h 【 eutTeoe lbnf faitsaruuei qi i log e etnf c ao f c db R sl h vrl eet cie g clr s ueh hahuht r i acri l t tnaet y ] a i of li i t t g t h es a u u i e eoo i,sc l cl i n te f ts【 oculn Tef u m rv o psee c nyo f its cnmc oi ,eo g aado ra o .C nlt ]h cst ip ecm oi f i c fa li a oc l h cr o o o o t fe i cie
2024届河北省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地理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VⅢ)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位于昆明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半山腰上的某村寨(图1),彝青文化独特,曾是一个偏远落后的村寨。
2019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该村寨被当地政府选为实验点,并依托文旅融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和谐美好的发展之路,成为云南山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据此完成1~2题。
图11.该村寨被选为乡村振兴实验点,主要得益于A.经济贫困落后B.独特民族文化C.生态环境优美D.人口大量流失2.云南山区实现乡村振兴,应致力于A.保护环境,生态宜居B.文旅融合,发展旅游C.完善设施,生活便捷D.因地制宜,产业兴旺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附加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
具体而言,就是在基本电信业务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技术、市场策略为客户提供新的电信业务与新的应用,如互联网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服务等。
2024年我国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部分试点地区取消一些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一家在海南经营跨境数据业务的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扩大外资准入政策,将对他们有切实利好。
据此完成3~4题。
3.发展增值电信业务的根本目的是A.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C.扩大增值电信业务的影响力4.材料中的“切实利好”,且体是指使这类企业B.促进我国云计算快速发展D.推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完善①提升行业服务水平A.①②③②产品迭代升级B.①②④③增加海外合作伙伴④放开安全监管休昆明(北纬25°,东经102°41')位于贵阳(北纬26.5°,东经106°)的西南方向,因四季如春而被人称赞。
基于SPEI干旱指数的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分布
基于SPEI干旱指数的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分布滕怀颐1冯克鹏1>2>3(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01;2.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3.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摘要:基于中国西北地区14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0—2017年逐月降水量数据和逐月平均气温数据,通过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逐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西北地区的不同季节、年际以及年代际下的干旱时空分布,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以及样条函数空间插值等方法对西北地区57a的干旱时空变化特点进行了探讨。
结果发现,从年际变化来看,西北地区整体SPEI呈下降趋势,表明该地区干旱情况逐渐加重。
从季节变化来看,西北地区四季极度干旱和重度干旱频率均随时间尺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中度干旱频率除秋季干旱频率一直增加外,春、夏、冬3季干旱频率均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
由小波分析可知,西北地区在年际上存在着3~8a的周期的小尺度信号,在年代际上存在着12~ 15a和28~30a的大尺度信号,而7a和14a这2个周期在西北地区过去57a的干旱变化中起了主要作用。
由Mann -Kendall检验法可知,西北地区SPEI值在1995年发生突然减小的变异点,说明西北地区在1995年后由湿润转变为干旱,西北地区SPEI值下降趋势在2000年附近达到0.05显著水平,表明西北地区在2000年后干旱化加重趋势明显。
与历史资料对比发现SPEI干旱指数在表征西北地区干旱状况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SPEI干旱指数;西北地区;干旱变化趋势;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10430024干旱是普遍发生在全世界的一种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水分收支或供求关系不平衡,从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1]。
干旱区水资源问题
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的思考摘要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北干区的水资源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面对大多数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恶化;植被退化,草地面积减少;沙尘暴肆掠,生态环境恶化,给西部大开发中的的西北干旱区任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而水资源问题是限制西北干旱区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
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思考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35°N以北,106°E 以西的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 24.5%。
由于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平均降水量在 160mm 以下,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形成世界上最严酷的干旱区之一。
水资源属于一种不断循环更新的自然资源,但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还相当有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
水资源不足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因素。
而水资源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活跃要素,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热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兴起,城市的扩张,热泪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用水需求,热泪采取的种种措施扩大水资源的开发,但是在取得短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如何科学合理的管好和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是短缺的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重大课题。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少,只有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
西北内陆干旱区土地面积约为全国的35%,耕地占全国的5.6%,人口占2.1%,水资源量为1303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6%。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区农 业综 合 发 展 技 术 研 究 ” 目 , 包 含 l 项 共 3个 年 开 始 , 宁 夏 南 部 地 区 干 旱 、 温 、 态 环 境 在 低 生
行 综 合 治理 , 得 了 明 显 的 生 态 、 济 、 会 效 大 改善 了 生 态 环 境 , 得 了 农 业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取 经 社 取 益 。 由原 西 北 林 学 院 主 持 的 “ 化 县 泥 河 沟 流 展 。 治理 前 试 区 森 林 覆 盖 率 2 1 , 食 平 均 亩 淳 .% 粮
一
、
生 态 农 业 是 西 北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发 展 的 最 佳 模 式
西 北 地 区是 我 国 自然 生 态 环 境 最 为 恶 劣 的 年 , 食 亩 产 8 . 0公 斤 , 均 纯 收 入 1 2 4 粮 95 人 0 . 地 区 , 要 表 现 为 严 重 的水 土 流 失 、 主 土壤 荒 漠 化 元 ,9 8年 该 流 域 林 草 覆 盖 率达 到 4 .2 , 19 5 0 % 控 和干 旱 缺 水 , 约 着 该 区 农 业 经 济 的 发 展 。 经 制 水 土流 失 面 积 达 到 8 .O , 土 流失 模 数 降 制 12 % 水
过 广 大 农 业 科 教 人 员 和 人 民群 众 多 年 的 努 力 探 业 , 现 区域 经 济 不 断 发 展 的典 型 经 验 和 样 板 , 实 为 西 北 干旱 地 区农 业 发 展 指 明 了 道 路 。 由 中 国科 学 院 承 担 的 “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黄 子课题 , 别 由有关科 研 、 学 单 位 负责 实施 , 分 教
是 西 北 干 旱 地 区农 业发 展 的 最 佳 模 式 。发 展 生 态农 业 必 须 形 成 良好 的 生 态农 业 系统 ,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
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
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
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
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
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
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稀少,造林技术便成为改善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也逐渐受到关注。
一、选种造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第一步就是选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进行造林。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求树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高,同时还要能够形成较好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结构,以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适宜的树种包括沙柳、胡杨、柳树、沙棘等。
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良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二、土壤改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大多贫瘠,对于树木的生长影响极大。
在进行抗旱造林时,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
主要的土壤改良手段包括施肥、翻耕、植物迹地、覆土等。
通过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树木生长的条件。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树木的根系生长。
植物迹地和覆土可以减缓土壤水分蒸发速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度。
三、水源管理水资源是植物生长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进行抗旱造林时,需要合理地管理水源。
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项目,可以通过建设蓄水池、设立人工灌溉系统、采取雨水收集等方式,增加树木生长所需的水源。
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水分过多滞留,有利于减少土壤的盐碱化,保持土壤的适宜湿润度。
四、灌溉管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抗旱造林,灌溉管理尤为重要。
适当的灌溉可以保持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抗旱能力,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在进行灌溉时,需要注意避免出现水浪费和水分过多滞留的情况,可以通过定时定量地进行滴灌、渗灌等方式,减少水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管理与维护抗旱造林后,对树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至关重要。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提要本文根据西北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依据系统论和生态学、水利科学等理论,兼顾节水与生态平衡,提出了较为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做了有益的探讨。
一、自然、社经概况1、自然地理特点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六省(区)。
该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44.5%,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水土资源极不均衡。
(1)地形地貌复杂,土多水少。
该区山脉、高原、沙漠、盆地相间分布,地区内差异很大,贺兰山以西为巨大的内陆盆地,东部则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山区面积约占70%。
河流湖泊较多,水量偏少。
主要河流为黄河和西北内陆河。
黄河流经青、甘、宁、蒙和陕西,内陆河主要有河西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和南疆的塔里木河,长江上游一些支流分布在青、甘、陕的南端,有少数河流流出境外。
湖泊多分布在封闭半封闭的内陆盆地中,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也有少量的淡水湖。
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44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8%,单位面积产水量为6.2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
(2)气候恶劣,降雨稀少。
该区大部分位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为温带、寒温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干燥少雨,蒸发强烈,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35mm,除陕西南部年均降雨量大于600mm外,青海和甘肃及宁夏三省区的南部、陕西北部地区为400~600mm,青海和甘肃及宁夏三省区的中部、新疆北部地区为200~400mm,其它地区基本都在50~200mm之间,部分沙漠和戈壁地区甚至在10mm以下。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般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70%,干旱区达80%以上。
全区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1000~3000mm之间。
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西北风盛行,加之黄土高原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沙漠众多,自然植被以草为主,较为薄弱,因此,扬尘、扬沙以及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波及范围越来越大,是我国沙尘的主要来源地区之一。
西北干旱地区节水与社会、经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0期—349—西北干旱地区节水与社会、经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祁永靓(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1西北干旱地区概况1.1地理气候特征 西北干旱地区指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四个省(区)。
由于地处欧洲和亚洲的大陆腹地,它远离海洋,四面环山,山脉和盆地交替分布,平原辽阔,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稀疏。
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例如阳光充足,日温差大,冬夏温度差大,湿度低,蒸发力强等。
1.2社会经济状况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水资源的区域分布极为不平衡,西北地区的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8%,制约了农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制约西北干旱地区工农业经济生产发展,这也是恢复生态平衡的最重要因素。
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黄河上游和内陆河水电资源丰富,从战略上讲,它们是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河流径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化的补充。
由于一年中温度和降水变化很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分布非常不均匀。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有效利用率很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在某些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井的密集和无限的过度开采,水位下降,甚至形成了区域下降漏斗。
近年来,地区利用水库工程,渠道调水和灌溉等水利工程措施改善缺水地区的水源状况,但上游和下游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再分配不合理,导致地区生态平衡失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染物排放和工业污染源造成的水污染日趋严重。
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在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方面,水利管理体系不健全,工程项目严重老化。
流域的地方当局缺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监督和管理。
配水的能力被削弱,供水计划难以执行。
而协调用水的效率低下导致最终用户无法满足其用水需求,从而导致工程用水短缺的格局。
2节水措施的运用情况2.1水资源综合规划 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制度,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和节水改造,完善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工程技术体系以促进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的利用。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它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振兴西北经济, 必须振兴西北农业, 要振兴农业, 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1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开发利用现状西北地区(指甘、青、新、宁、陕、内蒙6省区)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36%,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 5.84%, 入均水资源量2000 年为全国人均的80.50%, 人均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单位GDP 用水量分别比全国平均值高1.20 倍、40%、1.85 倍,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为53.30%(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 这说明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足或不合理,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超量开采超量开采是北方地区大部分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机井灌区的超量开采, 造成甘肃民勤县等地当地地下水位下降, 形成地下漏斗; 因为上游渠道灌区的超量开发水资源, 造成黄河下游断流; 甘肃景电一期工程等一些灌区出现大面积耕地返碱现象, 都是不合理开发、开采、配置和利用水资源的沉痛教训。
1.2.2 浪费严重西北地区一方面水资源极为匮乏,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美国、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 水的利用率已达到或超过99%, 我国水的平均利用率仅有52%, 而西北大部分地区水的利用率平均不到40%, 有些地区、灌区还低于30%。
偷水、漏水、跑水的现象在各个灌区极为普遍, 造成水的成本增加, 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程度。
1.2.3 污染严重尽管国家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水污染的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一些地区、一些企业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 有法不依, 城市污染、工业污废水违规排放, 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
还有上游水电站、电灌工程的泥沙排放, 使下游水体的污染程度再度加重。
西北旱区农业节水现状及对策分析
西北旱区农业节水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的发展需要水资源作为保障,为了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节水措施被应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应用节水措施。
本文主要探讨了节水措施在西北干旱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西北旱区农业节水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西北旱区,农业节水,现状,对策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大约为2304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左右,降雨季节性明显,主要发生在7~9 月份[1-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需要,甚至许多地方人畜用水也发生困难。
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深化实施,必然会提高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比例,而恢复和建设自然环境,也必须一定的水资源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农业用水必然会受到挤占。
解决西北地区农业缺水的重要有效途径是发展节水型农业,而且是发展节水高效农业[4-5]。
西北地区目前的农业用水现状呈现两个特征,一方面水资源在总量上短缺,另一方面用水浪费严重。
除陕西外,农田灌溉用水定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内外灌溉实践表明,农田有效灌溉是一种最易提高干旱地区农业产量的方法。
1.节水现状及存在问题现阶段,国内多数农村地区都采用粗放式灌溉,高效喷灌以及滴灌等有关设施尚未完善,而普遍分布落后的漫灌,这样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同时也显著提高农民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农民增收。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强化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强化财政投入力度。
尽管近几年节水灌溉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资金支持。
在农业投入方面不足,导致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造成基础设施落后,有的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进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渐下降。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又是什么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又是什么西北地区是太阳辐射高值区,光照条件好,一般利于长绒棉等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该地区的温差大,也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这便是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而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则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正因为这个特点,因此西北地区主要的特色农业一般为绿洲农业,即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
一、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又是什么1、有利条件(1)光照充足:因为海拔比较高和云量比较少的原因,使得西北地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所以该地区光照条件好,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
(2)昼夜温差大:该地区温差大,通常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2、制约因素干旱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因此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西北发展农业的条件。
二、西北地区主要的特色农业1、主要的特色农业是什么西北地区主要的特色农业一般为绿洲农业。
2、绿洲农业简介(1)一般将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称为绿洲农业,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老绿洲农业与新绿洲农业。
(2)老绿洲农业一般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保证的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而新绿洲农业指的是,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水利条件的改善,在干旱荒漠地区宜农地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开辟的新垦区。
(3)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绿洲农业一般也属于一种生态农业,在我国的西北部,因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比较少、风沙比较大的原因,因此水量通常不足,而水却又是生命之源,有了水才能够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发展农业,因此便需要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土地进行改造,即荒漠变绿洲的改造,而防风治沙便成了农业发展的先行条件,在新开垦土地需要种植防护林,需要引水,使其在不断的改良下能够形成一定的局部小气候,随后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农业。
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 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认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km2,其中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地区253万km2,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29万km2,半干旱、半湿润的黄河流域63万km2。
到2000年底,人口9178万,为新中国成立时的2.78倍,耕地面积1800万hm2,为原来的1.5倍,灌溉面积713万hm2,为原来的3.82倍;粮食产量3169万t,为原来的3.96倍,粮食增产比人口增加为多。
工业城镇大发展使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3%。
全区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1635亿m3,其中黄河流域为533亿m3,内陆河流域为1102亿m3,全区人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81m3,其中黄河流域838m3,内陆河流域3906m3,是较全国人均水平为少的,而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缺水严重地区如:宁夏黄河流域人均为217m3,渭河流域326m3,湟水河流域618m3,河西走廊石羊河761m3。
2000年全区总供水量871亿m3,其中农业用水771亿m3,工业53亿m3,生活40亿m3。
全区耗水率62.8%,黄河耗水率53.9%,内陆河耗水率67.2%,农业耗水量占91.8%。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全区53.3%,黄河流域55.0%,内陆河流域52.5%,开发利用率高的地区河西走廊92%,石羊河112%,塔里木河79%,远远高于全国的20%。
西北地区水资源较少,分布不均匀,而人口激增,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加,因此水资源十分紧缺。
在此情况下,生态环境出现危机,河湖干枯,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
主要危机为土地荒漠化。
在干旱化的气候条件下,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而有可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约60万km2。
在大中型灌区,灌溉不当,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草原牧区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
城镇工矿地区发生水污染,严重的有黄河干流、渭河干流、河西走廊河流等,中度污染的有乌鲁木齐等。
西北干旱区环境与资源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资源与环境1. 干旱区整体环境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35°N以北,106°E以西的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24.5%。
由于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平原降水量在160mm以下,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形成世界上最严酷的干旱区之一。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
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
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
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
随距海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
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
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
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
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
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
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
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
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
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
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断续出现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植物逐渐旱生化,种属较少。
第四纪初曾经有过比较湿润的时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较为发育。
湖岸阶地的存在,也可以作为地质时期中气候向干旱变化的证据。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
但在与东部季风区接壤的地区,以及有流水可资灌溉的地域等,也可看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优质文档】北方部分地区干旱的严重影响调查报告-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方部分地区干旱的严重影响调查报告篇一:干旱对我国农业的严重影响及应对措施干旱对我国农业的严重影响及应对措施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其出现次数、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造成的损失等均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据统计,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6×l09 80~10 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气象灾害l1l。
近40年来。
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升高,我国气候总体出现变暖变干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农业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研究表明,在现有的种植制度、种植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2030-2050年,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会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降低约10%。
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且对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圜。
因此,研究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极为重要,并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1 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干旱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尤其是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历史上.干旱造成的危害就十分严重。
如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在总面积100万km 的土地上。
田地龟裂,河流干涸,树木枯槁,青草绝迹,更没有任何庄稼,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大旱灾共饿死了l 000多万人f31。
20世纪的前50年中.曾发生过11次死亡逾万人的特大旱灾。
近年来,旱灾更是频繁发生,如201X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持续大范围的特大旱灾,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加上其他地区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773.33万hm ,其中作物受旱604.53万hm 。
重旱190.10万hm 、干枯101.O0万hm ,待播耕地缺水缺墒168.40万hm ;有2 425万人、1 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问;而201X年秋至201X年初华北多省也遭遇严重干旱,部分达到特大干旱,比西南干旱更为严重.甚至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也承受了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剧痛。
渭北旱塬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渭北旱塬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渭北旱塬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水资源作为根底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生产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之一。
在渭北旱塬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下,充分了解和分析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当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和决策。
本文通过对合阳澄城两县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的经济特性进行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渭北旱源地区;水资源利用;经济特性;对策引言渭北旱塬地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以北,陕北丘陵沟壑区以南。
在黄土高原中,属地势较平坦的局部,土地面积大,土质良好,是陕西第二粮仓,也是国家二十个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全省粮、油、果、畜一半以上的生产基地都分布在这一区域内,以盛产优质小麦而著称。
随着近几年来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传统的取水和用水方式引发了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区农业可持续开展。
因此,调查研究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对渭北旱原地区水资源综合有效利用,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可持续开展、加快该区农业现代化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工程主要对位于渭北旱源地区腹地的合阳澄城两县的水资源现状以及洽川湿地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对当地乃至整个渭北旱源地区农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合阳澄城两县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合阳县合阳县地处陕西省渭北旱源东部,总面积1437km2。
全县人口总数45.7万,耕地面积94.72万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有苹果、红提葡萄、花椒等。
1、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合阳县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1亿m3,可利用总量为12991.6万m3。
一是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为4664万m3/年,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972万m3。
全县地表径流自北向南逐渐减少,年降雨量为553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60%。
二是地下水资源。
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1. 引言1.1 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的背景瓜州县地处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属于典型的半干旱气候区域,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日照充足。
由于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这种气候特点造就了瓜州县独特的种植环境,适宜发展一些特色作物。
瓜州县是个盛产葡萄、苹果、甜瓜等特色作物的地方,这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瓜州县地处丝绸之路南北腹地,水土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有利于特色作物的生长。
特别是葡萄和苹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受市场欢迎,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瓜州县的特色作物种植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的背景,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推动该地区特色作物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瓜州县位于甘肃省最西部的瓜州县,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瓜州县适宜种植一些特色作物,如中药材、沙棘、核桃等。
这些特色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对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深入分析气候条件对特色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生态环境对特色作物的适应性,为种植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特色作物种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可持续的种植模式,推动瓜州县特色作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对于提高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的效益、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计条件,为瓜州县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瓜州县特色作物种植现状瓜州县位于甘肃省的西部,地处河西走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种植特色作物的理想之地。
西北干旱区三类国土空间分类及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西北干旱区三类国土空间分类及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张云霞;高敏华;赵娟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2(61)14
【摘要】以新疆麦盖提县为研究区域,根据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完成麦盖提县3类国土空间分类与布局分析,通过单一动态度指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与景观格局指数从时空尺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农业空间占县域国土空间最大比例且面积逐年递增、分布绝对均匀,景观斑块类型紧凑度高、多样性丰富、优势度凸显;2009—2019年城镇空间面积增长3倍,以麦盖提镇为中心城区集聚分布、各个乡镇散落分布,基尼系数递减,城镇空间集中扩张促进分布格局趋于均衡化;生态空间转化为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面积逐年减少、景观连续性与优势度随着斑块面积减少而降低。
【总页数】8页(P46-52)
【作者】张云霞;高敏华;赵娟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3
【相关文献】
1.西北干旱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以巴彦浩特为例
2.西北干旱区绿洲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其动因分析——以库尔勒为例
3.优化国土资源配置分类调控国土空
间--解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土规划(2014~2030年)》4.西北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5.基于"三生空间"的昆明市国土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为535.08亿 m3,地表水供水量为439.19亿 m3,地下水供水量为95.15亿 m3,中水利用量0.74亿 m3,其
中农田灌溉供水量为495.95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93%。 综 上,2010 年 西 北 旱 区 6 省 中 除 了 陕 西 和 青 海 省
外,其他4省(自治区)农田灌溉供水量比例 远 高 于 同 期 全 国 平 均 农 田 灌 溉 供 水 量 比 例 (2010 年 全 国 农 田 灌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基尼系数法 和 [5] 单位面积耕地 所 拥 有 的 水 资 源 量 法 估 [5-6] 算 水 土 资 源 匹 配 情 况,尽 管 可 以 从 整 体 宏 观 尺 度 研 究 水 土 资 源 的 匹 配 状 况 ,但 没 有 充 分 考 虑 气 候 、区 域 种 植 结 构 以 及 灌 溉 利 用 水 效 率 等 的 变 化 对 水 土 资 源 利 用 的 影 响 ,难 以 反 映 区 域 农 业 水 土 资 源 潜 力 的 时 空 变 化 ,对 农 业 水 土 资 源 高 效 利 用 的
41
指导性不足。基于此,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过程中由于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资源 ,只能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
和 水 资 源 调 度 (引 水 、输 水 、配 水 )进 行 时 空 的 优 化 配 置 ,并 兼 顾 区 域 农 业 、社 会 、生 态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将 水 土 资
源匹配指数定义为:区域耕地面积上的农业水资源量与区域耕地面积上需要的灌溉需水量的比值 ,结合种植
作物系数法计算,采用 FAO-56推荐的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ERi 为 第i 种 作物生 育
期内有效降雨量(mm),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有效降 雨 量;ESi 为 第i 种 作 物 生 育 期 内 地 下 水 补 给 量 (mm);
EPi 为第i 种作物播种(插秧)时土壤水可利用 量 (mm);EFi 为 第i 种 作 物 的 附 加 用 水 量 (mm)(播 前 灌、洗
结构计算区域灌溉用水量。该指数从水资源供应和耕地资源的需求角度反映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程
度 ,具 体 计 算 式 为 :
I= n
Wnη
,
(1)
[(ETi -ERi -ESi -EPi +EFi)Abi]
i=1
式中:I 为区域水土资源匹配指数;Wn 为区域内农业水资源量(m3);ETi 为第i 种作物的需水 量(mm),采 用
2.1 西 北 旱 区 耕 地 资 源 现 状 根据西北旱区6省2011年统计年 鉴 ,西 [7-12] 北 旱 区 新 疆 自 治 区、内 蒙 古、宁 夏、青 海、陕 西、甘 肃 各 省 区
耕 地 面 积 分 别 占 各 省 区 总 土 地 面 积 的 0.02% 、0.06% 、0.17% 、0.11% 、20% 、56% ,土 地 利 用 除 甘 肃 地 区 外 , 大部分地区以牧草为主,其比重远高 于 全 国 水 平。 各 省 耕 地 面 积 中 大 部 分 为 旱 地 (包 括 雨 养 耕 地 和 灌 溉 耕
省份
内蒙古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降 水 量/mm
260.6 729.5 263.9 343.6
293 226.9
降 水 总 量/ 108 m3 3 014.3 1 499.9 1 199.1 2 454.4 151.8 3 729
与多年 平均比较 -7.6% 11.2% -4.7% 18.3%
水供水量为5.42亿 m3,当地地表水0.88亿 m3,其中 农 田 灌 溉 供 水 量 为 66.37 亿 m3,占 总 供 水 量 的 92%。
甘肃省各类供水量为122.32亿 m3,内陆河流域75.21亿 m3,黄河流域 43.96 亿 m3,长 江 流 域 3.16 亿 m3,
其中农田灌溉供水量为89.79亿 m3,占总供水量的73%。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各类供水量为105.21亿 m3,
农业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事关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食物安全性[1],农业水土资源开发 利 用 问 题 已 成 为 全 球 性 的 热 点 问 题 之 一 。 西 北 旱 区 地 域 辽 阔 ,光 、热 、土 资 源 丰 富 ,是 中 国 重 要 的 粮 食 生 产 和 耕 地 资源后备基地。该区属 于 温 带 大 陆 性 干 旱 半 干 旱 气 候,大 部 分 年 降 水 量 在 200 mm 以 下,且 主 要 集 中 在 6—8月[2],除了当地降雨资源外,各地水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条 件 也 不 尽 相 同,存 在 较 大 差 异,造 成 了 西 北 旱 区 农 业水土资源匹配不当。西北旱区内部由于降雨及水资源开采利用存在差异引起的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和西北 旱 区 各 省 水 土 资 源 匹 配 差 距 尚 无 强 有 力 的 证 据 ,尤 其 是 定 量 分 析 证 据 。 为 此 ,提 出 水 土 资 源 匹 配 指 数 的 概 念 及 计 算 方 法 ,以 西 北 旱 区 2010 年 为 基 础 ,分 析 农 业 水 土 资 源 匹 配 情 况 ,并 进 一 步 探 讨 其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发 展 对 策,以期为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地 ),仅 有 宁 夏 、新 疆 少 部 分 水 田 面 积 ,近 几 年 其 种 植 面 积 也 在 逐 渐 压 缩 。
2.2 西 北 旱 区 降 水 资 源 概 况
表 1 2010 年 西 北 旱 区 各 省 降 水 量
西 北 旱 区 境 内 多 高 山 高 原 、盆 地 沙 漠 ,地 形 差 异大,气 候 复 杂,降 水 量 分 布 极 不 均 匀,总 体 由 东 南向西北递 减。 雨 量 最 多 在 陕 西 省 境 内,而 新 疆 干旱的沙漠地区 降 水 量 极 少,有 些 地 区 年 降 水 量 不足 10 mm,降 水 差 异 较 大,并 存 在 明 显 地 域 差 异 ,2010 年 西 北 旱 区 各 省 降 水 量 详 见 表 1。 2.3 西 北 旱 区 农 业 用 水 现 状 西 北 旱 区 水 资 源 十 分 短 缺 ,各 省 供 水 量 差 距
地表水供水量为68.36亿 m3,地下水供水量为36.36亿 m3,其中农田灌溉供水量 为 75.15 亿 m3,占 总 供 水
量的71%。青海各类供水量为36.23亿 m3,地表水供水量为25.71亿 m3,地下水供水量为10.42亿 m3,其
他水源供水量0.11亿 m3,其中农田灌溉供水量为 18.40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51%。新疆自治区各类供水
收 稿 日 期 :2014-12-2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 项 目 (2011BAD29B09);国 家 现 代 玉 米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建 设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nycytx-02);国 家 863 计 划 项 目
(2011AA100502) 作 者 简 介 :南 纪 琴 (1983-),女 ,陕 西 延 安 人 。 助 理 研 究 员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节 水 灌 溉 理 论 与 新 技 术 研 究 。E-mail:nanjiqin2006@163.com 通 讯 作 者 :王 景 雷(1972-),男 ,河 南 开 封 人 。 研 究 员 ,硕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节 水 灌 溉 及 作 物 用 水 空 间 变 异 研 究 。E-mail:firiwjl@126.com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研 究 区 域 概 况 西北旱区范围为东到内蒙古锡林郭 勒 盟 界 及 陕 西 省 界,西 至 新 疆 边 境,北 达 中 蒙 国 界,南 线 为 新 疆、青
海 、甘 肃 省 界 及 秦 岭 — 淮 河 北 麓 地 区 ,包 括 新 疆 、青 海 、甘 肃 、宁 夏 4 省 的 全 部 ,陕 西 关 中 平 原 与 陕 北 高 原 及 内 蒙古锡林郭勒以西地区,涵盖了西北6省(自治区)的394个县(市、旗),总 面 积 约 3.69×106 km2,占 全 国 国 土面积的38.4% 。 [3-4] 1.2 研 究 方 法
2015 年 5 月
灌溉排水学报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文 章 编 号 :1672-3317(2015)05-0041-05
第 34 卷 第 5 期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
南纪琴,王景雷,陶国通,肖俊夫,刘战东,宁东峰,秦安振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田灌溉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 新乡 453002)
碱、育秧等);Abi 为第i 种作物的播种面积(hm2);η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
1.3 数 据 来 源
气象资料来源于国家 气 象 局 网(http://www.cma.gov.cn/2011qxfw/2011qsjcx/);农 业 水 资 源 数 据 及
灌溉水利用系数来源于2010年水资源公报[7];种植面积来源于 各 省 2011 年 统 计 年 鉴 ;生 [8-13] 育 期 及 作 物 系
数 来 源 于 “全 国 灌 溉 试 验 资 料 数 据 库 ”;地 下 水 补 给 量 、土 壤 水 利 用 量 和 秋 浇 用 水 量 根 据 实 际 走 访 调 研 整 理 所
得 。 空 间 图 形 数 据 主 要 参 照 1∶400 万 的 全 国 政 区 图 。
2 西 北 旱 区 水 土 资 源 概 况
2% 46.6%
水文年份
平水年份 丰水年份 平水年份 丰水年份 平水年份 丰水年份
较大。根据2010年水资源公报[7],陕西省中 北 部 地 区 各 类 供 水 量 为 58.42 亿 m3,其 中 农 田 灌 溉 供 水 量 为
31.44亿 m3,占总供水量的54%。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供水量为72.37亿 m3,引扬黄河水为66.08亿 m3,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