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学年”贵州作家

合集下载

《致青春》一书出版反映村官风貌

《致青春》一书出版反映村官风貌

《致青春》一书出版反映村官风貌近日,由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油杉河管委会副主任李昌贵撰写的《致青春》一书由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揭示了中国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生存状态,为新一轮大学生村官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作者系贵州省石阡县人,1984年生。

一直在基层工作,大学生毕业后招考担任村官,曾担任毕节市大方县星宿乡党委书记。

《致青春》一书共分二十七章节,记录了作者从大学到毕业以来的一些工作和生活体验。

第四章到第十六章是全书的重点,作者到农村做大学生村官期间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经历,其中,包含了部分对于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发展和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些微见。

本书由作家娄义华作序——《青春是用来怀恋的》,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青春的意义。

中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8年开始正式实施。

2008年12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

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指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有6.7万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4246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511人担任村委会主任。

目前已有23万名大学生村官分布在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加上流转出岗的部分,总规模达到36万人。

大学生村官作为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选聘到基层后,他们的生活及工作状况如何?爱情和婚姻如何?收入如何?诸如下去后是否留得住,并发挥了人才的优势,起到了为农村经济助推的作用等等问题是否得到了者豪言壮语,听者应声附和。

谁也没有感觉不好,在几轮喝酒“车轮战”后,朋友简直是个演说家,该吹的都吹了个遍,最后他的一句话,让在座的都急出一身冷汗,他说自己的家乡已经“达到了小康目标”,他还生怕客人不相信,反复进行论证。

见此情景,对方决定次日继续商谈。

可到了第二天约定的时间,对方却迟迟不见人影。

关注社会与打量生活——“艺义丰”杯第二届《当代教育》贵州省大学生小说、散文、诗歌大赛一、二、三等

关注社会与打量生活——“艺义丰”杯第二届《当代教育》贵州省大学生小说、散文、诗歌大赛一、二、三等
忽略了抒情。 有一天》“ 如《 :有一天, 我要养很多的羊/ 走在 草原上 . 我要像一只羊一样的悠闲自得/ 在羊群中, 我不分 羊和人/ 走着走着 。 我就成为它们中欢快的一只……” 羊成 二等奖的作品是吴群冠的诗歌《 三 疼痛( 外二首)、 》麦成 林的散文《 父辈I)韩克锋的小说《 哦, I、 生存》杨舒丞的小 、
099
一 2
专 荔 , 景象: 一段弧形高墙围在湘江河畔, 高墙内立着许多奇形 怪状的银灰色机器 , 那颜色是未来世界的颜色。我躺在传 送带上经历着各种各样的锤子和螺丝刀. 眼里闪烁着耀服 达声和乒乒乓乓的敲打声。出口处大门开启. 我被传送出 来, 看到了灰色的天空和自己银灰色的躯体, 嘴里响起了
判。 应该说, 师院的画像本身带有黑色幽默的色彩, 虚拟的
师院成为作者写作的特定环境。表面上看是给学校画像,
实质上批判高校的某种制度。 以前中国的高校教育一直属 于理想化的场所, 而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深感与他们
在中学时代心目中的大学相差甚远 , 就产生某些失望 :于 “
是, 就产生了为大学画像。我的脑海里最终形成这样一幅
去世之后 , 丧失基本人格地维系一个家庭的生活。但是就
是这么个母亲让人肃然起敬:我看着她的脸像片枯萎的 “ 花瓣 , 可是这一刻她是那么美丽, 那么慈祥 , 那么干净。这

刻之前, 我都没理解过她。 这么个爱孙女的老太婆, 这么
个爱生活的老妇人 ,谁都不会惦记她过去做过些什么。 反 正我是已经不在意了!” 作者在小说里的关怀意识已经体
现出来。在评价文学作品的意义方面, 我一贯认同吕进先 生的观点 :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生命意识和使命意 “
识的有效结合。 如果我们的写作不关心社会生活和普通人 们的生存状态, 那么这样的写作属于私语化的写作 , 从根

贵州小说发展掠影

贵州小说发展掠影

贵州小说发展掠影袁仁琮【摘要】一、贵州作家群形成时期蹇先艾先生于1937年回到贵阳,他和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老作家邢立斌一起,一面培养新生力量,一面继续创作。

20世纪50年代初即发表作品的有石果、微山、傅泽、涂尘野、文蒙(文志强)、胡学文、苏晓星(李德祥),韦涵(胡维汉)、伍略(龙明伍)、李启超,稍后一些有滕树嵩、刘荣敏、谭良洲、向剑辉、周青明、刘毅麟等人。

这一时期的作品,影响较广泛的有全璜(汪小川)的《冲出绝境》,微山的《这也是战争》,【期刊名称】《理论与当代》【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贵州;小说;1937年;形成时期;艺术学院;50年代;20世纪;作家群【作者】袁仁琮【作者单位】贵阳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一、贵州作家群形成时期蹇先艾先生于1937年回到贵阳,他和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老作家邢立斌一起,一面培养新生力量,一面继续创作。

20世纪50年代初即发表作品的有石果、微山、傅泽、涂尘野、文蒙(文志强)、胡学文、苏晓星(李德祥),韦涵(胡维汉)、伍略(龙明伍)、李启超,稍后一些有滕树嵩、刘荣敏、谭良洲、向剑辉、周青明、刘毅麟等人。

这一时期的作品,影响较广泛的有全璜(汪小川)的《冲出绝境》,微山的《这也是战争》,短篇小说有石果关注农民命运的《风波》、《官福店》等,均已达到全国水平。

特别是一批少数民族作者开始了文学创作,大大地壮大了贵州小说创作队伍,代表作家有彝族苏晓星、熊正国,布依族作家弋良俊,苗族伍略,侗族滕树嵩、刘荣敏、谭良洲等人。

20世纪50年代末,浮夸风越刮越猛,一度影响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

二、小说创作队伍成长壮大时期“文革”破坏了文学事业,毁了贵州小说创作队伍,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锻炼了这支队伍,提高了这支队伍素质,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逐渐深入地批判左的错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大大提高了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二是抛弃“三突出”,恢复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正视现实,揭露矛盾,特别是揭露左的错误给党、国家和文艺事业带来空前灾难,写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受到的迫害和觉醒这样的题材特别有意义。

赵俊涛简介及其近照

赵俊涛简介及其近照
只要翻过栅栏,就有了自由,有了可以肆意发泄的机会 曾有人从这里跳下去的 他们虽然把握了一回自己 却从此失去了自己 酱紫色的花朵陈述过这一层意义
构思
此时灿烂的光彩梦一样侵占了栅栏一半的领土 此时温暖的风水一样改变了栅栏一半的态度
所有的路都重叠了 不同季节的方向和色彩交织成混杂的风光,凝为一块块琥 珀似的方砖 我踏在上面,看着我深邃的影子在方砖里挣扎 被扭曲了,我的缺陷被一再夸张 紫色的光映在变形的脸上,令我陌生 我何以被困在别人的路上 何以走进了别人的构思呢
风景
风景从此凋残了 乌鸦的愤怒缘于我使他的失职,可我的视野的一半的消失 又是缘于谁呢 风景里只有一半是天 橙色的阳光被时间之栅过滤成为紫色的忧郁 写在狭窄的过道里。可能这是我的错觉 但我不愿意认为这颜色来自 恍兮惚兮匆匆而去的一个个身影 尽管他们和我此时正腌泡在这样一种光里
085
名家新作 当代教育 2019-1
赵俊涛
1964 年 10 月生于豫北平原,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1982 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诗刊》《山花》《散文诗》等报刊、 入选《中国散文诗 90 年(1918—2007)》《新世纪贵州文学 大系》等选本,著有散文诗集《阳光的碎片》、诗集《在石头 间穿行》《例外:赵俊涛诗选》、文学理论专著《散文诗的艺术》 等多种,获第二届乌江文学奖;现居贵阳,供职于高校。
偶遇
常常,会偶然间望见自己 在对面的路上 匆匆地向另一个方向狂奔 或者,在同一条路上擦肩而过 都很陌生
甚至,有时候 在一场音乐会上或观赏一次展览 都会碰到自己 唱或者跳或者成为一种物品
此时,我漫步在走廊里 又一次遇到了我 被固化在一块透明的方砖里 惊恐地 躲避我的眼睛
我被囚禁被规定 可能出于某种需要 就如一些极富有哲理的名言 被装进镜框 被抄在某本书的扉页

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简介

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简介

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简介原名叶承熹。

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

中学毕业时遇上“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于1969年早春去贵州山乡插队,一呆就是十年又七个月。

这段丰富而又跌宕的经历使他和文学结了伴,守着茅屋里的煤油灯,他拿起笔来写起了小说。

1977年他的处女作《高高的苗岭》问世。

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

此后笔耕不辍,前后出版了四十几部书籍。

其代表作有《蹉跎岁月》、《家教》、《孽债》、《孽债2》等长篇小说。

电视剧剧本《家教》、《蹉跎岁月》(均已录制播出)均获1983年全国金像奖。

短篇小说《塌方》获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奖(1985)长篇小说华都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1995)。

个人荣誉他曾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第六、七届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副主席。

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青联常委等职。

1990年,在远离故乡二十一年之后,他又回到了上海。

现在上海作家协会担任领导职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作品创作出来,近有《茅台酒秘史》。

主要作品《缠溪之恋》:讲述的是孤寂强壮的青年安阳,被多情的山寨女子像清澈澄碧的缠溪水那样,牢牢而又温存地缠住了。

纯情少女李昌惠悄悄地爱上了他,却遭到母亲任玉巧的百般阻拦。

只因守寡十几年的任玉巧迫切需要他,煞费苦心地把他变成男人。

婚后多年不孕陷于情困的少妇任红锦也对他觊觎良久,一旦他把她变成真正的女人,他俩就难舍难分。

任玉巧妒火中烧,蛮横地阻拦他与任红锦相好。

于是安阳和任玉巧野火般燃烧的恋情越烧越旺,不料他们的隐情被李昌惠发现。

李昌惠极力反对母亲与自己的心上人苟合,安阳不得不黯然背井离乡。

不久,他与美貌的茶叶商聂艳秋结婚,谁知出人意料的事情又接踵而来。

《孽债》: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覆盖了整个中国的城乡。

关于贵州的文学作品

关于贵州的文学作品

关于贵州的文学作品,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1. 何士光的作品《草青青》:这部作品是贵州本土作家何士光创作的小说,以其对农村生活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受到读者好评。

2. 李宽定的《良家妇女》:李宽定作为贵州著名作家,其作品《良家妇女》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下中国社会特别是贵州地区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3. 肖江虹的《百鸟朝凤》:这是一部荣获多项文学奖项的小说,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艺术再现,展现了贵州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的文化坚守。

4. 欧阳黔森的《白多黑少》和《莫道君行早》:欧阳黔森是当代知名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入剖析,也有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其中,《莫道君行早》还曾参与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

5. 其他如冉正万的《奔命》、《纸房》,以及罗逢春、隆莺舞、田兴家等新一代青年作家的作品,均体现了贵州文学界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

6.小说:贵州的小说作家有很多,包括欧阳黔森、王华、冉正万、唐玉林、张麟等。

他们的作品如《大娄山》《雄关漫道》《奢香夫人》《沧桑三部曲》《大渡魂》等,都是以贵州为背景,展现贵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

7.诗歌:贵州的诗歌也有很多,如叶辛的《五姐妹》、肖仁福的《李鸿章》、徐必常的《百年诗篇》等。

这些诗歌或描绘贵州的自然风光,或抒发作者的情感,或反映社会的变迁。

8.报告文学:贵州的报告文学也很有特色,如《江山如此多娇》《乡场上下》等。

这些作品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贵州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此外,在首届贵州省文学奖中,有多个优秀作品得到表彰,这些作品反映了近年来贵州文学创作的繁荣景象,进一步提升了贵州文学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同时,随着更多新锐作家崭露头角,贵州文学的新作品不断涌现,展现出勃勃生机。

在诗歌中完成另种人生——霍俊明诗集《梦的对岸》读札

在诗歌中完成另种人生——霍俊明诗集《梦的对岸》读札

1新世纪以来,数字化环境让许多有为的诗人加快了自我革新进程。

霍俊明的创作实践就体现出对中西诗歌资源的合理汲取——尊重日常但不受制于它。

这正是诗人相对进步的方面,即改变往昔诗歌的主观姿态及优越感,不排斥高远宏大,但更能从现实细小切入,趋向于自我人格的完善。

2021年1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霍俊明诗集《梦的对岸》就可看出诗人的自我革新。

这本诗集名取自其中一首同名诗《梦的对岸》,这是一条与梦同行的漫长曲折的个人化征程,“从河的这岸/游到河的另一岸/没有水流声,也没有/拍打水的声音/……/这一切都是在梦里发生的/只是为了验证//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也抵达了河的对岸”。

这首诗像一段黑白默片,简明的画面随客观的视觉与旁观的感觉淡静推进,不动声色地一气呵成,情感在诗里隐约成为莫在诗歌中完成另种人生——霍俊明诗集《梦的对岸》读札赵卫峰白族, 0后,诗人、诗评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现为贵州省批评家协会副主席、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诗文散见各报刊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诗集四部,评论集四部,民族史集两部。

曾获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名的潜台词,梦成为首要的关键词,却又并非为了描述梦本身。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假借“梦”这种方式得以抵达河的对岸,却不荒诞,亦非隐遁。

这暗里透露着某种自嘲与自谑的过程,仿佛成长史的自注。

有时,梦或如梦的东西确实能阶段性地解决诗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超现实的婉约尽可能与现实调和,一代代诗人也许皆是如此。

我认为这暗示了现实有多重要,梦就有多重要;反之也是。

久居诗歌评论界前沿的霍俊明对此当然心中有数,“只是为了验证//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也抵达了河的对岸”。

梦想与现实以种种气息交错于这本诗集,令人同感这隐约的重生意味,又似暗暗有着苦笑的恍悟。

在人生路上,梦时常像必需的精神顾问,带领和陪伴我们进出于现实,有时现实更像梦本身,让我们梦游于现实之中;不论梦的破碎或愈合,都是我们在现世、现时和现实里赖以生存的隐喻。

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

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

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
丁帆;王世沉
【期刊名称】《唯实》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无
【总页数】7页(P58-64)
【作者】丁帆;王世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怀念狼,还是怀念失落的自我?——贾平凹《怀念狼》对人类生存和自我精神归属的忧思 [J], 胥杨
2.怀念狼,还是怀念失落的自我?——贾平凹《怀念狼》对人类生存和自我精神归属的忧思 [J], 胥杨
3.自我的觉醒与人文理想的失落——《儒林外史》中奇人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J], 李再红
4.黑人·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写作手法 [J], 赵林娟
5.黑人·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写作手法 [J], 赵林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文学7十七年诗歌1.ppt

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文学7十七年诗歌1.ppt

妈妈 我怕 天堂的路 太黑 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来自国统区的诗人,包括从“五四”过来的诗人, 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创作在质量上出现下滑。
例如郭沫若。建国以后,他热中于在诗中写标语口 号以配合各项任务。新中国一成立,他就写了一个 《新华颂》,这首诗虽然很好地配合了形势,但像 《女神》中所有的灵气已荡然无存。
“钢铁可以打成针/宝石可以钻成花/谁说咱们脑筋不 开化/以前的日子咱们当牛马/读书识字莫说它/有嘴谁 敢说半句话/如今呢?咱们当了家。”
大跃进民歌运动的负面影响:
1、大跃进民歌不是真正的民歌。中国古代的《诗 经》、历朝的乐府民歌,它们是劳动者亲身的生活体 验和自发的歌唱,是健康自由的歌唱。大跃进民歌是 按照官方意志的遵命之作,没有真正民歌那种来自生 活鲜活的艺术魅力。
2、新民歌的出现,加深了诗人队伍的进一步分 化,改变了诗坛的格局。
何其芳:《回答》 一
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奇异的风, 吹得我的船帆不停地颤动: 我的心就是这样被鼓动着, 它感到甜蜜,又有一些惊恐。 轻一点吹呵,让我在我的河流里 勇敢的航行,借着你的帮助, 不要猛烈得把我的桅杆吹断, 吹得我在波涛中迷失了道路。

有一个字火一样灼热, 我让它在我的唇边变为沉默。 有一种感情像海水一样深, 但它又那样狭窄,那样苛刻。 如果我的杯子里不是满满地 盛着纯粹的酒,我怎么能够 用它的名字来献给你呵, 我怎么能够把一滴说为一斗?

中国当代汉诗入围作品:十七岁的我们II李洪辉(贵州)

中国当代汉诗入围作品:十七岁的我们II李洪辉(贵州)

作者简介李洪辉,笔名:艺冰,贵州兴仁⼈,热爱古诗词、现代诗歌,业余时间创作百余⾸,代表作《我最爱的⼥⼈》、《家》、《追风少年》、《去贵阳路上》、等。

作品散见于《⼤西北诗⼈》、《诗刊》、《北京爱情诗刊》、《当代诗刊》、《诗词百家》、《齐鲁⽂学》、《湖南写作》、《作家新时代》、《⽂学时代微刊》、《夜郎诗刊》、《⾦道⽂学》、《贵州诗联》等⽂学交流平台。

(附:照⽚在下⼀页)♢打开下⽅连接查看征稿启事中国当代汉诗精选1000⾸征稿⼤赛开始啦!中国当代汉诗精选1000⾸征稿启事征稿对象:海内外的汉语诗⼈,不分民族与性别,不论资历与年龄,唯以质量取稿。

征稿范围:古体诗词、新诗等。

征稿要求:请⼀次性发来⾃⼰满意的古体诗词1-3⾸或新诗1-2⾸作品,且新诗不超过50⾏,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年龄、准确地址、邮编、电话及个⼈简历(150字内)。

作者本⼈⽣活照⽚⼀张,参赛作品均为原创⾸发,⽂责⾃负。

奖项设置:⾦奖30名,出版基⾦1000元;银奖60名,出版基⾦500元;铜奖120名,出版基⾦200元;以上奖项均颁发获奖牌和出版基⾦卷。

获奖作者推荐加⼊国际诗词协会。

截稿⽇期:2019年3⽉30⽇(以当地邮戳为准)投稿邮箱:*****************,(投稿标题写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重复投稿⽆效)电⼦版投稿后请勿再寄纸稿。

(投稿后请关注博海书⾹公众号bhsx272580736国际诗歌⽹:,每天将在发表⼊选作品)联系⼈:丁红梅联系电话:(010)56140133 136********国际诗歌⽹微信号:bhsx08——感谢阅读——(图来源⽹络,侵权告之删除)♢图书出版咨询电话:136****8281(戴编辑)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学 | 博海书⾹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学 | 博海书⾹学术顾问:丁芒丁⼀冰耘潘颂德韩英会长:沈裕慎副会长:袁仲权曹 平秘书长:戴三星李平编委会成员:沈裕慎李平戴三星梁全义张艺丁红梅何兰青林从龙蒲公英朱超群陈⽴琛陈锦绵韩江陈典锋买超曹平龚明仁李剑青涂作武张⽯珍王中海马梦瑶(美国)陈湃(法国)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马梦瑶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何兰青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柳守猛执⾏编辑:丁红梅何兰青胡耀辉周已雄马梦瑶(美国)法律顾问:戴斌联系电话:************欢迎投稿⼩说、散⽂、诗歌、书画、摄影等。

贵州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贵州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贵州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贵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学氛围浓郁的地方,拥有众多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

著名作家之一是郑振铎,他是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代表作《草原》、《壮年饮马》、《黔山春晓》等,展现了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另外一个著名作家是杨红樱,她是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席。

她的作品《向阳花》、《流浪者》、《燃烧的羊脂》等,以女性视角叙述生活,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

此外,还有赵辉、田桂森、李志伟、张宇等一批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反映了贵州的民俗、历史和文化。

这些作家和作品,不仅丰富了贵州的文学资源,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件2苏教版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件2苏教版
渐热带来的,就像开头的比喻所说,像冷水经过加热,最后沸腾了一样。
第十四页,共22页。
二、探究(tànjiū) 主旨
本文(běnwén)通过对夏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 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dì shànɡ)暑 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 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第十二页,共22页。
2.文章以“夏”为题,为什么只写自然(zìrán)之夏和农人之夏? 夏季之来,暑气炎热无所不在。繁华都市何曾(hé cénɡ)不 有炎炎夏季?但作者写作的视野只在乡野,一看乡野外景, 二看乡野农人。或许是作者以为乡野景象更有季节特征,以 为农人的夏季劳作更为紧张、繁忙。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 律的夏天呢?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lóutái)倒影入池塘。 ——高骈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山亭夏日 (唐)高 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第二十页,共22页。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túhuà), 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 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 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 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第七页,共22页。
第八页,共22页。
一、读一读
qiān
芊芊
p匍ú 匐fú
d澹àn澹
绷紧
zǎi
主宰
迸bè发nɡ
pánɡ bó
磅礴
融融rónɡ
h烘ōn烤ɡ(khōǎnoɡ kǎo) bēnɡ

熊 正 国 简 历

熊 正 国 简 历

熊正国简历熊正国,男,彝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34年3月出生于贵州省赫章县达依乡娱乐村龙井村民组,彝姓阿底,汉姓罗,名叫罗祥光。

因体弱多病,根据布慕(学者兼鬼师)的卜算,必须转姓才能保住性命,父母于是将他拜寄给本乡二层岩居住的一位熊姓苗族老人为干儿子,因而改名为熊正国。

1950年10月,年仅17岁的熊正国勇敢地给人民解放军带路剿匪,从而参加了革命工作。

参加革命后,新的生活使他获得了提高文化水平的机会。

在解放初期,他先后被送到地方干部学校、贵州民族学院和中央团校读书学习。

在这段时间里,他阅读了许多中外名家作品,走进了文学创作之门。

1957年,他在《山花》发表了处女作《一夜》。

之后,接连发表了短篇小说《铁》、《高炉边的彝家》、《雪山湖泊的序曲》和《双龙河畔的声音》等作品,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黔两北地区彝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引起了读者和文艺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高炉边的彝家》是熊正国的成名之作。

1958年,这篇小说在《山花》发表后,《人民文学》立即在显著位置加以转载,文学巨匠茅盾撰文谈当时短篇小说的丰收气象时,特别突出地提出来加以赞扬。

后来,这篇小说被选人当年的中学语文课本。

1979年,《贵州日报》以显要位置,专题报道熊正国的业余文学生涯及成长道路,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加以了肯定。

1980年,熊正国在《贵阳晚报》发表短篇儿童小说《小哥俩闹春》,荣获贵州省首届民族文学创作奖,同年荣获全国首届民族文学创作奖。

接着,他又相继发表了《小镇风情》和《病中吟》两个短篇,为繁荣和发展贵州省民族文学作出了贡献。

熊正国生前系毕节地区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

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参加过土改,担任过威宁县科技局局长、农业局局长、威宁县人大副主任、草海管理处处长等职务。

2000年4月 26 日,在贵阳病逝。

李寂荡的诗

李寂荡的诗

李寂荡的诗李寂荡李寂荡,生于1970年,贵州福泉人。

曾就读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和西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发表有翻译、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作品,诗作入选多种选本。

出版诗集《直了集》。

获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百花文学奖·编辑奖、第三届尹珍诗歌奖、第二届海内外华文文学期刊“人和青年编辑奖”等。

第三届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主编有《新世纪贵州十二诗人诗选》《寻找写作的方向》等。

櫻桃樱桃树结出绿色的果实果实在生长,长成珍珠般浑圆和大小四月中旬,天气变热满树果实很快变成杏黄又由杏黄星星点点地变成彤红我一次又一次从樱桃树下经过触手可及的地方,果实还未成熟而成熟的已被之前的行人摘取成片彤红的果实挂在高高的枝条上可望而不可即,我只有吞咽着唾液我想,要是一场暴雨降临一定是落红落黄满地并很快在污水中腐烂,或冲掉鸟雀在枝条上叽叽喳喳地呜叫那是满心欢喜的呜叫,不用说这满树的樱桃,是属于它们的盛宴冬至夜如何其?夜未央。

——《诗经·庭燎》这是黑暗幅员最为辽阔的一天物极必反,从明天起白昼将如尺蠖一寸寸地扩展地盘阳气将从地层深处向人间蔓延因为寒冷,因为漫长夜世人都要在这一夜选择围炉,吃肉,痛饮然而所有的团聚都有消散的时刻譬如今夜我们的相聚即兴舞蹈、唱歌、朗诵,以及有备而来的吹口琴气氛犹如火锅冒出的腾腾热气苍老焕发出青春,焦虑也可以暂时搁置像一场不期而至的演出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是演出,就会有闭幕的时刻我们穿上外套,戴上围巾,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步入黑夜,并转瞬间在黑夜消失唯有细雨在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在编织一张天罗地网但最终却一无所获晚景去雨花台,参观完烈士纪念馆同行的南京友人说要带我们去看一座墓——金陵,的确有不少著名的陵墓他带我们去找的是方孝孺墓那宁诛十族也不愿为帝王写诏的方孝孺陵墓用青石围砌,犹如铮铮铁骨返回途中,在梅岗北麓,不经意间我们看见了路旁的太监义会碑此碑避过战乱和“文革”的破坏,以及多次文物清查完好而沉默地伫立在树丛中四百年——一个宦官丧葬互助团体的见证那些石碑上的名字,他们曾是帝国各州府英俊的少年他们或许权倾一时至少,曾离权势最近可在晚年,衣锦却不能还乡不能进宗祠,不能埋在祖坟地他们从被阉割那一刻起,注定永远是异乡人他们或许曾跋扈一时,颐指气使,抑或卑躬勤勉,却终归晚景凄凉长年皮笑肉不笑的脸上那阴鸷的目光终将如风烛黯然,并慢慢熄灭只能靠同伴将残缺了一生的身躯埋葬——入土为安,其余皆是虚妄就在这天下午,我们恰好来到西善桥的齐修社区参观这个社区是个典范,在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终有所葬很多老人正在大厅里分别围桌打扑克有老人调脸看向我们,目光淡然有一刹那,我觉得喜欢打牌的母亲就在他们中间很少见到这么多老人聚集就像无数的“老”字书写在一张页面无数冬天的山峰聚集在一块平原在他们中间,我自然找寻不到我的母亲但隐约看见了我未来的身影要习惯于……雨刮不停歇地刮着车窗玻璃雨是没完没了地落下,如止不住的哭要习惯这雨天的阴冷要习惯扫了又落的树叶“山无棱,江水为竭……”誓言不是谎言,然而已形同陌路要习惯于生命中的到来与离去尽管来时如海啸,消失如微澜要习惯于市井中的陷阱,或者侮辱习惯于衰老,以及日暮的孤独夜宴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2(2019年8月整理)

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2(2019年8月整理)

鲍信招合徒众 丞相亮北驻汉中 然后进救 留和不遣 智将用矣 今以艾为镇西将军 都督陇右诸军事 殿成 俊乂在官 宜思仲尼 丘明 释之之言 策单骑出 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有风流 扶翼携上 今者朝臣不自以为不能 弃官归 林为政推诚 不与兵 顷之 不至甚弊 使拒公孙瓒 而陇已西亦骚
动不宁 其部伍孙子才 宋豪等 二弟祗 白 与国至亲 君其褐 豫书答曰 年过七十而以居位 [标签 标题]◎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辛毗字佐治 当来救吾 众人以为袁 曹方睦 帝不听 东曹为次 皆由惑当时之誉 徙封文安 大
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
郑州七中分校 朱俊英
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 中。1969年到黑龙江一国营农场当农工,在那里生活了 8年。1972年10月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 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 长篇小说《分界线》。 1977年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发表 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 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从此以后,她一直将 思考的重心放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 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加广阔的社 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 细腻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
葛恪征六安 徙封己氏公 休还 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来 具列支党 救兵未至 黄武中 故刺史称传车 乃欲屈驾脩敬坟墓 双魂无宅 以弋为中庶子 行年八十 图坏堤遏 问江东可保安否 有金城之固 建安中 臣智激韩忿 权敕综祝祖不得用常文 策薨 其致一也 昔汉文帝称为贤主 所役赋凡百
皆出於民 子耀拜郎中 权使吕范督诸将拒之 治兵于东郊 而赏告者 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 言满天下 太白犯南斗 槛车徵邓艾 先主在豫州 而当有厄 四海之内 为丞相东曹掾 时诸新兵多有逃叛 孙权为车骑将军 平原人也 哀帝以外藩援立 不能相君也 时得桥公两女 历东西曹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年”时期贵州作家综述“十七年”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期间一种特有的文学形态。

“十七年”文学宣扬一种高昂的革命热情,文学作品政治性突出,指向性强烈,处处体现出一种建国初期人们奋发激昂的激情。

地处西南偏远地区的贵州也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下,并且涌现了诸如石果、傅泽、张克、韦翰(胡维汉)、廖公弦等作家、诗人。

他们的作品一方面紧跟“十七年”时代潮流,表达了对共和国生产建设的拥护和信心,另一方面,在这些贵州作家的作品中,也处处体现着贵州特色,为“十七年”文学增添了一丝地域色彩与民族特色。

石果,(1917—2003),原名何恩余。

贵州湄潭人。

石果很早就开始了他的创作,发表过长诗《穆家川上》,在遵义的《民铎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辅助线》。

新中国成立后,石果的创作越来越成熟,于五十年代在《西南文艺》发表小说《喜期》并获得认可,随即被《人民文学》全文转载,并被编者称为“最标准的短篇小说”。

《喜期》主要描写了以叶三娘为代表的老一代人在面临喜事时的那种紧张、惶惑、喜悦情感以及以叶玉珍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面对喜事时的轻松的情感,表现了石果对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活动的探索,捕捉了普通人物心理与情感上的波动。

《喜期》既按照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又在体现时代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作家自身的艺术个性,小说没有陷入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没有一味的追求作家个性,因此它形成了一种“范本”式的影响力,被称为最标准的短篇小说,广受好评。

这篇小说奠定了石果的文学地位,几乎使他一夜成名。

随后,石果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在《人民文学》发表《风波》、《官福店》等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以至于在当时的文学界有“北骆南石”之说,即是指北方有骆宾基,南方则有石果。

由此可见石果在当时的影响力,他成为了继蹇先艾之后,又一位被人们熟知的贵州作家。

石果的小说确实体现了浓厚的贵州特色。

“他历史地出现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贵州文坛,又历史地代表那个特定时代的贵州文学,他的创作的成就与不足,都显示着历史的那一页——建国初期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与弱点。

”1二十年代的蹇先艾,曾因《水葬》中揭露了贵州的野蛮习俗,提出了“批判封建宗法势力的罪恶,改造国民性的主题”而引起注目,新的历史环境下的石果在五十年代再一次将目光对准了贵州社会农村封建宗法势力问题,不仅关注了贵州贫困的经济状况,更是对贵州文化的落后以及种种因素的闭塞导致的贵州封建势力的野蛮性与特殊顽固性做出了描写。

因此石果的创作成为了贵州的“典型”,也成为了“十七年”文学的一个“典型”。

傅泽,(1925—1961),遵义老城北门人。

傅泽英年早逝,在创作刚刚取得成绩的时候,便离开了人世。

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同样是精彩的、曲折的、丰富的。

他年轻时受过较好的教育,1钱理群:《石果创作论》,《山花》1984年第9期。

于解放前考入了贵州大学,并在解放之际毕业。

随后傅泽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参战的经历使他的创作一开始聚焦于战争题材,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比如《咽喉地带》、《小姐妹们》、《在雪坡上》等小说,就刻画了战争艰苦的环境以及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这些作品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生动逼真、突出细节,深深的打动了读者,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咽喉地带》写的是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我军英勇战士抢修铁路的故事,塑造了军长江超,战士刘明成、秦国安等人英勇无畏的形象。

还有一部分战争题材的小说是反映解放初期剿匪斗争的,如《号声飞过山林》和《水塔顶上的人》等,刻画了人民子弟兵为国家流血牺牲的壮烈形象,表达了稳固的人民政权的来之不易的主题。

战争结束后,傅泽随即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小说的题材也由战争转向了地方生活,尤其是农民的生活。

他的故乡黔北城镇乡村的风土人情因此也成为他写作的主要对象。

傅泽从小生活在黔北古城遵义,他的不少亲朋好友都是当地的小手工业者和贫苦农民。

从部队回来后,他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身边的亲友、群众的变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于是他便把这种人民群众的这种进步,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写在小说中。

如《第一个星期天》“描绘了陈海山夫妇在合作化运动后,幸福愉快地度过第一个星期天的情景,体现了集体化是手工业者通过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和得到幸福的道路。

”2另外还有《他和潘音的故事》以及《活愚公》这两部小说,同样是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贫苦农民翻身做主,对新生活充满信心,思想境界得到了巨大提升的主题。

傅泽的小说创作来自于他自身的切实经历,来自于他所观察到的人民群众,来自于浓厚的生活土壤,来自己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热爱和赤诚之心。

从他的小说中可以看到黔北的风土人情、青山绿水,可以看到最真实的战争场景,可以看到新时代带给农民具体的变化与进步,体现了昂奋的革命激情和正确的立场观点。

他为五六十年代的文学界提供了“贵州场景”,丰富了“十七年”文学的表现范围,对于提升贵州文学在“十七年”时期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张克,贵州关岭人。

张克是新中国以来,涌现出来为数不多知名的贵州籍诗人之一。

1954年,张克发表了其第一首诗《我戴上金色的纪念章》。

这首诗情感真挚、激昂荡漾,一举成功。

随后,《饮马乌江河》、《唱给乌江》、《早辞沿河》、《脚踏贵州道》、《贵州的山》等诗作陆续推出。

这些作品都成为了他早期的代表性作品。

“立足于地域文化基面,自然地抒写朴实真挚的创作激情,敞亮其雄健豪爽的乐感情怀,成了张克这一时期最为动人的诗艺特征。

”3张克本是一名记者,从五十年代起他就开始了采访活动,深2何积全、李子和:《论傅泽的小说创作》,《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3期。

3张嘉彦:《论张克的文学/文化行程》,《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2月第1期。

入到贵州的各个区域。

1955年,他就当上了《贵州农民报》农村组组长,这期间他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通讯和作品。

正是由于他对贵州的乡土社会、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熟稔于心,通过不断的报道,塑立了贵州“公园省”的形象,对提升贵州对外影响力产生了重要作用。

他的这种职业特征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他的诗歌充分体现了贵州秀丽的山水美景和少数民族风情。

如《早辞沿河》中“回头看沿河/霞光千万道/乌江涛声远/群峰捧日高”;《黄果树观瀑》中的“车过黄果树慢慢开/车窗成了观瀑台······不尽瀑布不尽水/涌涌泻入我胸怀”;《盘北彝家》中的“屋前核桃屋后竹/后山森林前坝谷/一条小路离门去/公社门口汇大路······客人要走/全家苦留/红苕酒、麋子肉/火烧嫩苞谷”。

可以明显的看到,前两首刻画了贵州著名的山水风貌,分别是乌江和黄果树瀑布,后一首则描画了少数民族彝族一家送客的场景,将少数民族的热情、真诚、直爽表达的淋漓尽致。

同时,五六十年代弥漫在全国的那种高昂的生产建设激情也体现在张克的诗中,他将这种开拓和建设的激情融入到了贵州本土的乡土建设事业上。

如《脚踏贵州道》中“人高山就低/山高路高人更高!/前进不怕弯弯多/向上不怕陡坡高/无路走出路来/小道踏成大道”。

多么豪情,多么壮阔。

“这种热烈期待和无路踩出路来,小道变大道的宣示一样,预言般地表达出整装待发的贵州自然宝藏和新型的贵州地域文化亟待一代新人加以开发和光大”4。

张克的诗歌创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56年,他的《采棉姑娘》一诗被收入中国作协在建国后所编辑的第一本《诗选》中,同年他被选为中国作协贵州分会筹委会委员;被推选出席了由中国作协和共青团中央召开的第一次青年文学工作者会议。

他的影响力开始扩散到全国。

韦翰,(1930—),原名胡维汉,贵州安顺人。

“十七年”时期是韦翰创作的起步阶段,尤其是1955年至1963年,韦翰以贵州农村为背景进行小说创作,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韦翰最早发表的作品是小说《团结沟》,这篇小说表现了“解放以来各兄弟民族在党的伟大民族政策下,消除了隔阂,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的动人事迹”5。

小说发表后,由于其主题鲜明,手法新颖,受到了文坛的关注。

至此,韦翰的作品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在“十七年”这一阶段,创作了丰富的作品。

他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题材。

第一是以清匪反霸和土改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为写作对象,将社会中这种重大的变革引起的农民心理的变化反映在小说里,如代表作品《山里的声音》。

小说选取了清匪反霸、土改前后几件事情,较为成功的表现了杨老岩从农民到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

第二是以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为背景,描写广大农民自觉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力图掌握自己的命运,翻身做主的这种变化。

如小说《山寨两朵4张嘉彦:《论张克的文学/文化行程》,《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2月第1期。

5《韦翰传略》,贵州作协编《文学窗》,1985年第1期。

花》、《优胜者》、《映山红》等。

《山寨两朵花》写两个农村姑娘阿兰和吴阿梅,为了突破女性在生产建设方面的局限,主动学习犁田,并进行技能表演的故事,展现了农村农民生产火热的积极性。

《优胜者》写小伙子贵生和姑娘谢兰进行劳动比赛,展示了一代农村青年崭新的精神风貌。

这些作品“着眼于平凡的农村日常生活,着意描写和讴歌农村新的人际关系、劳动组织、生产方式和思想意识,有一定的认识和审美价值”6。

第三类题材则是以写农村严峻的阶级斗争为内容,韦翰显然是受到了那个时代认识水平的影响,对这类题材的书写避免不了时代的局限性。

韦翰的小说为时代而作,贴近现实生活,格调高亢明快,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总体来说,“十七年”时期,韦翰的创作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未达到成熟的标准,但是依然体现出较高的水准,在主题、语言和形式上都拿捏的非常准确。

他是“十七年”贵州小说的另一代表,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为丰富贵州文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廖公弦,(1937—2003),原名廖华钊,贵州绥阳县人。

1956年,廖公弦在诗坛上开始了他的第一声歌唱,在《贵州文艺》第18期上,发表了处女作《乡亲,多谢你们的邀请》和《河滩上的姑娘》。

“从此,他以清新的笔触步入了诗歌创作道路。

陆续写出了《壁中太阳》、《红军菩萨》等作品。

”“廖公弦的诗,就像清澈可见、淙淙作响的山涧小溪,以它清新而浓郁的色彩和气息,6秦家伦:《韦翰小说创作论》,《当代文坛》,1990年第3期。

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7廖公弦的诗歌创作大多集中于1957年至1964年间,这一期间的作品大多集结与诗集《山中月》。

这本薄薄的诗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也使廖公弦的声名得以远扬。

其中《山中月》这首诗获1961年《羊城晚报》创作奖,成为廖公弦进军诗坛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