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圆 第30课时 与圆的有关计算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圆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圆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圆中的有关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相关计算公式,包括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2.学会使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计算。

2.圆的周长的计算。

3.圆的面积的计算。

4.圆内接多边形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圆的相关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难点:灵活运用圆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圆内接多边形的计算。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相关教学软件(如PPT)。

3.教学模型:圆形纸板、圆规、量角器等。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教学策略: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圆的相关计算方法。

3.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圆的绘制和计算,培养其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引导学生进入圆的相关计算的学习。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圆的相关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重点是讲解公式及其适用范围,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圆的绘制和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深对圆的相关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圆的相关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在家中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圆的相关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的方式,拓展知识面和视野。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小测验、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圆的相关计算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交流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数学圆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圆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圆复习教案【知识与技能】1. 理解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如圆心、半径、弦、直径、圆弧、半圆、等圆、等弧等。

2. 掌握圆的性质,如圆的对称性、唯一性、无限性等。

3. 学会使用圆规和量具进行圆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 圆的性质。

3. 圆的画法。

【难点】1. 对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已学过的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弦、直径等。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圆的一些基本概念,那么你们能总结一下圆的性质吗?(二)讲解新知1. 讲解圆的性质,如对称性、唯一性、无限性等。

2. 通过示例,讲解圆的画法,如使用圆规和量具。

3. 结合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圆的概念和性质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 练习圆的画法,提高操作技能。

3. 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圆的基本概念、讲解性质和画法,让学生对圆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和圆有关的知识点教案

初中和圆有关的知识点教案

初中和圆有关的知识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性质和有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性质2. 圆的有关概念:弦、直径、弧、圆心角3.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4. 过三点的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和有关概念,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2. 难点:过三点的圆的作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利用图形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圆的性质和有关概念。

3. 运用举例法,讲解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4.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过三点的圆的作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线段、射线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圆的定义和性质:讲解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说明圆的位置由圆心确定,圆的大小由半径确定。

3. 讲解圆的有关概念:讲解弦、直径、弧、圆心角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4. 讲解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讲解过三点的圆:引导学生利用中垂线找圆心,学会作过三点的圆。

6.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制作一个圆的模型,观察并记录圆的性质和有关概念。

3. 思考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了解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学会作过三点的圆,提高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圆的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圆的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圆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2. 提高学生解决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几何问题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 圆的应用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2. 复习圆的性质:圆的对称性、周长、面积等;3. 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画法和相关工具。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5分钟)1. 讲解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三种情况;2. 引导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3. 举例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5分钟)1. 讲解圆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三种情况;2. 引导学生掌握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定理;3. 举例讲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圆的应用问题(15分钟)1. 讲解圆的周长、弧长、扇形面积等概念;2. 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弧长、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 举例讲解圆的应用问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2.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应用;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3. 强调圆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2. 对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学生的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练习题;3. 几何画板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解答问题;2.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圆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3. 加强对学生几何画板等工具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数学中考圆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圆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及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圆的运算方法。

3. 圆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圆的证明和推导。

2. 圆的方程和不等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圆规和直尺。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探讨圆的定义和性质。

2. 学生分享对圆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半径;圆上任意两条切线垂直;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讲解圆的运算方法:圆的加减法、乘除法。

4. 举例说明圆的实际应用,如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圆的切割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

2. 强调圆的重要性质和运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巩固圆的定义和性质。

2. 熟练掌握圆的运算方法。

3.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圆的证明和推导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中考复习之——与圆有关的计算 优秀教案

中考复习之——与圆有关的计算 优秀教案

一、课题:中考复习之——与圆有关的计算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会计算圆的弧长及扇形面积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计算,归纳平移、旋转、轴对称、割补、等积变换等方法,掌握平行线、三角形、圆的有关性质定理的运用;2、鼓励学生在认真观察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探索最优解题途径;3、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把复杂图形转化成简单几何图形进行求解,掌握转化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计算认真、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

通过自主编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重点、难点:重点:与圆有关的面积计算难点:灵活运用转化思想,将复杂问题(图形)转化为简单问题(图形),提高求综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能力四、学法、教法:学法: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正多边形、弧长、扇形面积的计算;学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类比迁移。

重视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在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五、教学过程图1 图2 图3②在图2中画出上述的角和线段。

③就这三个图你能否尝试编一道、知识点二:弧长及扇形面积公1,圆内接正六边形、从图中找出一段弧________、一个扇形______________图1 图2 图3你能否计算出你找的弧长,扇形的面积?并思考是否有更简单的图1 图2 图3图4 图5课件准备:C 3πD 9π2图1 图22、如图2,ABCD⊥AB,∠CDB2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智力冲浪六、评价分析: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态度、表情而做出即时性评价。

在评价时,坚持“积极评价”的原则,采用“激励”机制,始终运用以下三种“激励”方法:①预先性激励(期待性激励);②及时性激励;③总结性激励。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与圆有关的计算复习课教案设计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与圆有关的计算复习课教案设计

《与圆有关的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北兴初级中学李金环一、课题:与圆有关计算的复习课二、学情分析:《与圆有关的计算》复习课这节课的内容是中考选择题或填空题甚至是在大题也要考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对于记住有关的公式非常重要。

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本人在教学中不按照传统的教师复习基础知识-学生做练习-教师讲解的模式进行,而是采用练习发现-归纳方法-综合应用-数学思想转化的模式。

这种教法主要是针对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与圆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但又记忆不清的情况下进行,通过让学生在解题中回忆知识、运用知识,最后把知识系统化、情境化。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样模式下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设想:本节课采用练习-归纳-应用-转化的教学思想通过让学生练习,在练习中有目的的回顾旧知识和梳理有关圆计算的知识网络,接着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回归到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转化思想,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

四、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侧面积及全面积等有关圆计算的公式2、能应用有关圆的公式进行计算五、重点:有关圆的公式应用六、难点:知识的迁移,变式和综合运用七、教学过程:(一)以题点知:1、已知圆的半径是5cm,则圆的周长是 cm2、已知圆的半径是4cm,则圆的面积是 cm23、半径为6cm的圆中,120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cm4、已知扇形的半径是4cm,圆心角为450,则扇形的面积是 cm25、扇形的半径R=5cm,弧长是6πcm,则扇形的面积是 cm26、如果圆锥的母线长为5cm,底面半径为2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cm27、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母线长为6,则它的全面积是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再进行小组合作议论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相关公式。

(二)、知识归纳: 名称 公式 名称公式 圆的周长 扇形面积圆的面积 圆锥侧面积弧长圆锥全面积 设计意图:把公式归纳并板书黑板,便于学生更牢固的记住公式。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圆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圆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圆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圆的概念、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特征,能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圆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概念、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形的?圆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圆的概念和特征,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圆的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成果。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六、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圆 第30课时 与圆的有关计算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 第七单元 圆 第30课时 与圆的有关计算教案

第七单元圆第30课时与圆有关的计算教学目标【考试目标】1.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2.正多边形的概念3.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教学重点】1.掌握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关系2.学会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的计算3.掌握圆锥侧面积与全面积的计算教学过程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二、引入真题、归纳考点【例1】(2016年威海)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其边长为4,则⊙O的内接正三角形EFG的边长为 . 【解析】连接AC、OE、OF,作OM⊥EF于M,∵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BC=4,∠ABC=90°,∴AC 是直径,AC=4 ,∴OE=OF=2 ,∵OM ⊥EF , ∴EM=MF ,∵△EFG 是等边三角形, ∴∠GEF=60°, 在RT △OME 中,∵OE=2 ,∠OEM=0.5∠CEF=30°,∴OM= ,EM= , ∴EF= . 故答案为 .【例2】如图,□ 在ABCD 中,AB 为⊙O 的直径,⊙O 与DC 相切于 点E ,与AD 相交于点F ,已知AB=12,∠C=60°,则FE 的长为(C )【解析】连接OE 、OF ,由切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 OE=90°.∵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60°,∴△AOF 是等边三角形,∴∠EOF=90°-60°=30°,OF=OA=0.5AB=6.由弧长公式,得l FE = =π.【例3】(2016年宁波)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r 为6cm ,高h 为8cm , 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C )A.30π cm 2B.48π cm 2C.60π cm 2D.80π cm 2【解析】圆锥的母线长为: =10(cm),圆锥的底面圆周长为 2×π×r=12π(cm).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可 得S=0.5×12π×10=60π(cm 2).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2626306180π⨯22268+2226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同步导练教学反思学生对圆的有关计算的掌握情况很好,望多加复习巩固,做到熟练会用.。

圆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教学设计

圆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教学设计

圆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教学设计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圆的概念与计算是初中阶段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讨论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并设计了一节针对初中学生的圆的计算教学。

一、圆的基本概念圆是由平面内与一个确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在圆中,以任意一点为圆心,长度为半径的线段与圆上另一点相连,构成圆的直径。

圆的直径是圆的特殊情况,它等于两倍的半径。

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称为弦,而连接圆心和弦中点的线段称为弦的中垂线。

圆的计算与应用1.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圆的周长是圆上一周的长度,等于直径与圆周之间的比例关系:周长= π × 直径。

而圆的面积是指圆内部的空间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

2. 圆的计算应用圆的概念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

例如,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像渲染、建筑学中的建筑设计与规划、物理学中的运动轨迹分析等都离不开对圆的概念与计算。

在技术领域,工程师需要准确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和圆盘的表面积等等。

三、圆的计算教学设计针对初中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设计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圆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与基本特性;2.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3. 培养学生应用圆的概念与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导,让学生回顾直径、半径、弦和圆心角等概念,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简要讲解圆的定义与基本特性,强调半径、直径、弧度、圆心角等概念的重要性。

3. 计算公式讲解:详细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例题演示应用。

4. 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题与问题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设计与分析,引导学生将圆的概念与计算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

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增强团队精神与互助合作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案圆的性质与计算

初中数学教案圆的性质与计算

初中数学教案圆的性质与计算初中数学教案圆的性质与计算一、引言数学中的圆是一种重要的几何形状,我们经常能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见到圆形的物体和运动轨迹。

了解圆的性质以及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对于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都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以初中数学为基础,详细介绍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圆形的知识。

二、圆的性质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圆的要素(1)圆心:圆的中心点,用O表示。

(2)半径: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用r表示。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半径的两倍,用d表示。

(4)弧:连接圆上两点的弧,可以用一条实线段表示。

(5)圆周:圆的边界,也就是所有的弧,用C表示。

3. 圆的性质(1)半径相等性质:圆的所有半径相等。

(2)直径性质:直径是圆的最长弦,在同一个圆中,可以找到多个直径。

(3)弦性质:在同一个圆中,如果两个点在同一条弦上,那么连接这两个点的弦的长度是相等的。

(4)切线性质:圆的半径垂直于切线在切点处。

(5)弧度:以半径为单位衡量弧长的大小,1弧度等于圆周上的1/360度。

(6)圆心角性质:指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其对应的弧长正好是弧度的大小。

三、圆的计算1. 弧长计算(1)公式:弧长 = 弧度 x 半径;s = θr(2)例题:已知半径为5cm的圆,圆心角为30度,求弧长。

解:弧长= 30/360 × 2π × 5 = π / 3 × 10 ≈ 10.47cm2. 扇形面积计算(1)公式:扇形面积 = 弧度 x 半径² / 2;S = θr² / 2(2)例题:半径为8cm的圆的圆心角为45度,求扇形的面积。

解:扇形面积= 45/360 × π × 8² /2 = π × 8² / 16 ≈ 16π cm²3. 圆环面积计算(1)公式:圆环面积 = 外圆面积 - 内圆面积;S = πR² - πr²(2)例题:内圆半径为6cm,外圆半径为10cm,求圆环的面积。

中考数学几何温习第七章圆第30课时两圆的公切线二教案

中考数学几何温习第七章圆第30课时两圆的公切线二教案

第七章:圆第30课时:两圆的公切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圆内公切线长的求法.2.使学生会求出公切线与连心线的夹角或公切线的夹角.二、使学生在学会求两圆内公切线长的进程中,探讨规律,培育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3、培育学生会依照图形分析问题,培育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两圆公切线等有关概念,会求两圆内公切线长及切线夹角.教学难点:两圆内公切线和内公切线长容易弄混.教学进程:一、新课引入:上一节咱们学会了求两圆的外公切线长,这一节咱们将学习两圆内公切线长的求法及两圆公切线夹角的求法.事实上,咱们第一要清楚,什么样的两圆的位置关系存在两圆内公切线?有几条?什么样的两圆位置关系有内公切线长?请同窗们打开练习本,动手画一画,结合图形,考虑上面的问题.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巡视,当所有学生都画完图后,教师打开运算机或幻灯作演示,演示进程由学生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并认定只有两圆外离时,存在内公切线长.二、新课讲解:有了上一节求两圆外公切线长的基础,学生不难想到求两圆的内公切线长也要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完成,只要略加提示,学生便会作出直角三角形,同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两种公切线长的求法中,三角形的边有所不同.例2 如图7-106,P.142已知⊙O1、⊙O2的半径别离为4cm和2cm,圆心距为10cm,AB是⊙O1、⊙O2的内公切线,切点别离为A、B.求:公切线的长AB.分析:仿照上节的辅助线方式作辅助线,咱们会发觉,不论从O1或O2向另一条半径作垂线,垂足都落在半径的延长线上,因此O2C是两圆半径之和.例题解法参照教材P.142例2.结论: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1.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长相等,两条内公切线长相等.2.若是两圆有两条外(或内)公切线,而且它们相交,那么交点必然在连心线上.练习一,如图7-107,已知⊙O1、⊙O2的半径别离为和,O1O2=6cm.求内公切线的长.此题分析类同于例题.解:连结O2A、O1B,过点O2作O2C⊥O1B交O1B的延长线于C.在Rt△O2CO1中:∵O1O2=6,O1C=O1B+BC=4,结论:在由公切线长、圆心距、两圆半径的和或差组成的Rt△中,已知任意两量,都能够求出第三量来,同时,咱们也能够求出所需角来.例3 P.143要做一个如图7-108.那样的V形架,将两个钢管托起,已知钢管的外径别离为20mm和80mm,求V形角α的度数.分析:第一指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两圆外公切线问题,V形角α事实上确实是求两圆公切线的夹角.由矩形、外公切线的大体图形知,矩形A BO2C的边O2C∥AB,则Rt△O1CO2中的锐角∠CO2O1=∠解:设两圆管的圆心别离为O1、O2,它们与V形架切于点A、B,AB与O1O2交于点P,连结O1A,O2B,过点O2作O2C⊥O1A,垂足为C.∴∠CO2O1=25°23′.∴∠α=50°46′练习二,P.145中1.如图7-109,⊙A、⊙B外切于点C,它们的半径别离为5cm,2cm,直线l与⊙A、⊙B都相切.求直线AB与l所成的角.分析:这是两圆外公切线与两圆连心线夹角问题,属于两圆外公切线的大体图形,只要在Rt△ADB中求出∠ABD的度数即可.解:设l与⊙A、⊙B别离切于点M、N,连结AM、BN,过点B作BD⊥AM,垂足为D.∴∠ABD=25°23′.∴∠1=25°23′.答:直线AB与l所成的角为25°23′.三、课堂小结:为培育学生阅读教材的适应,让学生看教材P.142—P.145,从中总结出本课要紧内容:1.求两圆的内公切线,仍然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注意大体图形中的直角三角形,圆心距仍然为斜边,内公切线长、两半径之和作直角边,三个量中已知任何两个量,都能够求出第三个量来.2.若是两圆有两条外(或内)公切线,而且它们相交,那么交点必然在两圆的连心线上.3.求两圆两外(或内)公切线的夹角.要依照大体图形,归结为求Rt△中的锐角.从而依照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进而求出两公切线的夹角.四、布置作业教材P.153中12、13、14.。

圆复习课教案初中数学

圆复习课教案初中数学

圆复习课教案初中数学教学目标:1. 复习并巩固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2. 提高学生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定义、圆心、半径;2. 圆的性质:圆的对称性、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3. 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圆的定义:一个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2. 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性质,如对称性、周长和面积公式等。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复习圆的性质,总结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2.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圆的性质和公式的应用。

三、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2. 各小组选取一道实际问题,进行展示和讲解,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圆的性质和公式的应用;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圆的性质和公式的掌握程度;3.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教学资源:1. 圆的性质和公式PPT;2. 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练习题。

初中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

初中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

初中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2.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与圆相关的实例,如车轮、圆桌等,引发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思考。

2. 新课讲解:a. 圆的周长讲解圆的周长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b. 圆的面积讲解圆的面积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圆桌的直径等。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和解答过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拓展与应用: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和发散思维。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中考数学复习第30课时《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第30课时《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第30课时《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与圆有关的计算》是中考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圆的周长、面积、弧长、扇形的面积等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圆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圆的定义、圆的性质等基础知识。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圆的计算方法,尤其是涉及到圆的周长、面积等公式的灵活运用上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面积、弧长、扇形的面积等计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圆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弧长、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计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圆的计算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和面积。

提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周长和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2.呈现(10分钟)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例题,展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再次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

5.拓展(10分钟)讲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5篇范例]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5篇范例]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课题: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巩固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明确其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归纳和类比。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意识。

重点和难点:1.巩固相应位置关系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理解它们的对应。

2.能够明确图形中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情境导入:近期,中国航天科技有了重大突破,神八顺利升空,并且和先期升空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分离之后,神八按照原计划回顾地球。

欣赏以下图片,体会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明确我们以后的学习目标,观察圆在航天科技的广泛应用。

2、出示学习目标,限时阅读理解,明确学习的方向。

二、讲解:1、回忆、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

(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填空,结合图形,理解、记忆相关位置关系的名称,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规律。

)2、例题解析:例题一:已知:P是非⊙O上的一点,P点到⊙O的最大距离是d,最小距离是a. 求⊙O的半径r.解析:点P可能的位置有几种?作出正确的图形,通过图形解决这个问题。

(限时4分钟,解决这个问题。

完成后,教师检查,并且展示一个同学的解题过程,指出出现的问题。

)例题二:已知⊙A的直径为6,点A的坐标为(-3,-4),则⊙A 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A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解析:通过直径,求出半径;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圆心的正确位置,作出正确的图形,问题即可以得到正确的解决。

(限时3分钟)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同学们纠正失误。

例题三:两个圆的半径的比为2 : 3 ,内切时圆心距等于 8cm,那么这两圆相交时,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析:利用方程的思想,合理设未知数,正确列出方程,先解决半径的问题。

初中圆的复习教案

初中圆的复习教案

初中圆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2. 圆的性质:圆的对称性、旋转性、圆周率等。

3. 圆的运算: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4. 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和性质。

2. 复习圆的运算: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讲解其应用。

3. 探讨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几何图示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与直线、圆与圆的相切、相离、相交等关系。

4.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和面积,估算圆的直径等。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练习,评价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 教具:黑板、粉笔、几何图示、实例图片等。

3.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和性质。

2. 复习圆的运算(10分钟):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讲解其应用。

3. 探讨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0分钟):利用几何图示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与直线、圆与圆的相切、相离、相交等关系。

4. 解决问题(5分钟):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中考总复习《与圆有关的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中考总复习《与圆有关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与圆有关的计算课型:复习课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3.会利用基本作图作圆的内接正四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的面积公式.难点:灵活运用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的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中考调研,考情播报活动内容:(多媒体出示复习目标)1.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3.会利用基本作图作圆的内接正四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处理方式:利用多媒体出示复习目标.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目标的揭示,让学生明确了复习内容和要求,为本节课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二、基础梳理,考点扫描活动内容:(复习导学案出示回顾内容)考点一正多边形1.正多边形的概念: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把圆分成n(n≥3)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就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判定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或作出一个正多边形.这个圆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半径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3.对称性:①正多边形的轴对称性: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 边形共有n 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 边形的中心.②正多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中心是对称中心. ③正多边形的旋转对称性:正多边形都是旋转对称图形,最小的旋转角等于中心角. 考点二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1. 弧长公式:(其中l 为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2. 扇形的面积公式:213602n R S lR π==考点三 求不规则图形和阴影部分图形面积的几种常见方法(1)公式法; (2)割补法 ;(3)拼凑法; (4)等积变形构造方程法;考点四 图形的变换在图形的翻(旋)转、滚动、翻折中求弧长或面积考点五 圆的计算的综合应用求弧长、求面积以及与函数有关的综合题设计意图:这一节课的知识点较多,如果用课堂时间来看书梳理很占用时间,因此通过“导学案”形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回顾整理相关知识,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三、典例分析,导练结合活动内容1:(多媒体出示)考点一:正多边形例1 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6cm ,求这个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R 、边心距r 6、面积S 6.处理方式:学生讨论交流,在导学案上完成后再展示说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评,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所考查知识点.设计意图:本活动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正多边形的有关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由理解到应用的质的跨越.跟踪训练:180n Rl π=n°OBA1. (2013山东滨州)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其外接圆半径与内切圆半径的大小分别为 ( )A .6,32 B.32,3 C .6,3 D .62,32 2.圆内接正五边形ABCDE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P ,则∠APB 的度数是( ).A .36°B .60°C .72°D .108°活动内容2:(多媒体出示)考点二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例 2 (1) 如图,AB 与⊙O 相切于点B ,A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C ,连接BC ,若ABC ∠=120°,OC =3,则BC 的长为( ) A .π B .2π C .3π D .5π(2)在平面内,将长度为4的线段AB 绕它的中点M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则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____ .处理方式:对于(1)中求弧长,让学生讨论交流怎么办?需要加什么辅助线?教师不要直接给出做法,要适时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办法.(2)中线段AB 扫过的面积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设计意图: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连过切点的半径是圆中常作的辅助线之一;熟记弧长公式180n rl π=是求弧长的基础,设法求出弧所对圆心角的度数是关键;要善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画出图形利用公式求解.跟踪训练:(1) 在半径为6cm 的圆中,60º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cm .(结果保留π) (2) 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_____(结果保留π) 处理方式:由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对板演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题组的处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活动内容3:(多媒体出示)考点三 求不规则图形和阴影部分图形面积的几种常见方法例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CDB =30°,CD = ,则阴影部分B233π2图形的面积为( )A .4πB .2πC .πD .处理方式:由于题目中的图形不是规则图形,因此要将该图形的面积转化成易求的规则图形来解决,让学生思考:怎样添加辅助线来达到转化的目的?动员学生先尝试解决,然后交流.设计意图:圆的有关性质是中考高频考点,而图形面积也是多数地方必考之处,将它们结合可谓珠联璧合.解答此题需在多处转化:一是将阴影面积转化为扇形面积问题解决;二是由圆周角度数求出圆心角度数;三是发现图中存在的全等三角形,这一点是解题关键.跟踪训练:1.如图,在⊙O 中,直径AB=2,CA 切⊙O 于A ,BC 交⊙O 于D ,若∠C =45°, 则(1)BD 的长是 ;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2,AB =4,∠A =30°,以点A 为圆心,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E ,连接CE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结果保留π).处理方式:由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完成后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题组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活动内容4:(多媒体出示)考点四 图形的变换例4 (1)如图,Rt △ABC 的边BC 位于直线l 上,AC =3,∠ACB =90o ,∠A =30o ,若Rt △ABC 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地翻转,当点A 第3次落在直线上l 时,点A 所经过的路线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用含л的式子表示).AO B DC30°A'CA A''(2)如图,等边△ABC 的周长为6π,半径是1的⊙O 从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出发在△ABC 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滚动,又回到与AB 相切于点D 的位置,则⊙O 自转了 ( ) A .2周 B .3周C .4周D .5周处理方式:由学生先分析确定旋转中心、旋转半径以及旋转角度,第(2)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在顶点处的旋转,难度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一下,正确答案就出来了.设计意图:解答旋转问题,确定旋转中心、旋转半径以及旋转角度是前提,另外计算连续的弧长问题,注意旋转规律,进行多次循环旋转的有关弧长之和的计算. 跟踪训练:(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则顶点A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A .10πB .103C .103π D .π(2)如图,在扇形OAB 中,∠AOB =90°,半径OA =6.将扇形OAB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点O 恰好落在弧AB 上点D 处,折痕交OA 于点C ,求整个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处理方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要视情况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网格中的勾股定理求AC ,第(2)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辅助线的作法.活动内容5:(多媒体出示)考点五 圆的计算的综合应用例5 如图在△ABC 中,BE 是它的角平分线,∠C =900,D 在AB 边上,以DB 为直径的半圆O 经过点E 交BC 于点F .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已知sin A =12 ,⊙O 的半径为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ODABC处理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添加正确的辅助线,同时学会转化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及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过切点且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来判定切线. 四、回顾反思,提炼升华经过本节课的回顾与复习,你对这部分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还存在哪些困惑?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处理方式:给学生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交流课堂实践的经历、感受和收获,然后找2—3名学生尝试谈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交流课堂实践的经历、感受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反思意识及总结能力.五、达标检测,反馈提高活动内容:课堂检测(出示多媒体)1.如图,将边长为1 cm 的等边三角形ABC 沿直线l 向右翻动(不滑动),点B 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路径的长度为( )A .32π cmB .(2+23π) cmC .43π cm D .3 cm2.(2014·黔西南州)如图,点B ,C ,D 都在⊙O 上,过C 点作CA ∥BD 交OD 的延长线于点A ,连接BC ,∠B =∠A =30°,BD =2 3.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求由线段AC ,AD 与弧CD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处理方式: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所复习到的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程度. 六、布置作业 课后促学 《初中复习指导丛书》 强化训练126—128题板书设计。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圆的定义、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2)学会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圆的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与性质(1)圆的定义;(2)圆的性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连线与圆的切线垂直。

2. 圆的直径与半径(1)直径与半径的定义;(2)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 圆的周长与面积(1)周长的计算公式:C = 2πr;(2)面积的计算公式:S = πr²。

4. 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x h)²+ (y k)²= r²(2)圆的一般方程:x²+ y²+ Dx + Ey + F = 0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外切;(2)内切;(3)相离;(4)相交;(5)内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公式、方程及位置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2. 难点:圆的方程求解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圆的相关知识;2. 通过例题、习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过的圆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2. 讲解:讲解圆的定义、性质、公式、方程及位置关系,重点讲解圆的方程求解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3. 示范:通过示例,展示圆的相关知识的应用;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与圆有关的计算(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圆心角与弧度的关系,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一个给定直径的圆的周长。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一个圆的周长,并验证周长公式。
举例:计算一个给定底面半径和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圆的切线、割线性质:理解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长、割线长的计算;
举例:求一个给定圆的切线长度和割线长度。
2.教学难点
(1)圆心角与弧度的关系:理解圆心角与弧度之间的关系,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互换;
难点举例:将一个给定的圆心角转换为对应的弧度,或反之。
(2)弧长与圆心角的关系:理解弧长与圆心角的比例关系,能根据圆心角求出弧长;
难点举例:已知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求对应的弧长。
(3)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状,能根据展开图计算表面积;
难点举例:根据圆柱或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计算其侧面积。
(4)综合应用问题: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一段弧的实际长度、计算不完整圆盘的面积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圆的基本概念:例:圆的周长公式C=2πr,面积公式S=πr²的掌握。
(2)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弧长公式L=θr和扇形面积公式S=θr²/2的应用;
举例:如何计算圆的某一段弧的长度和对应扇形的面积。
(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圆柱体积公式V=πr²h和圆锥体积公式V=1/3πr²h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圆
第30课时与圆有关的计算
教学目标
【考试目标】
1.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2.正多边形的概念
3.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关系
2.学会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的计算
3.掌握圆锥侧面积与全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
二、引入真题、归纳考点
【例1】(2016年威海)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其边长为4,则⊙O的内接正三角形EFG的边长为 . 【解析】连接AC、OE、OF,作OM⊥EF于M,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BC=4,∠ABC=90°,
∴AC 是直径,AC=4 ,
∴OE=OF=2 ,∵OM ⊥EF , ∴EM=MF ,
∵△EFG 是等边三角形, ∴∠GEF=60°, 在RT △OME 中,
∵OE=2 ,∠OEM=0.5∠CEF=30°,
∴OM= ,EM=

故答案为 .
【例2
ABCD 中,AB 为⊙O
的直径,⊙O 与DC 相切于
点E ,与F ,已知AB=12,∠C=60°,则FE 的长为(C )
【解析】连接OE 、OF ,
由切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 OE=90°.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C=60°,∴△AOF 是等边三角形,
∴∠EOF=90°-60°=30°,OF=OA=0.5AB=6.
由弧长公式,得l FE = =π.
【例3】(2016年宁波)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r 为6cm ,高h 为8cm , 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C )
A.30π cm 2
B.48π cm 2
C.60π cm 2
D.80π cm 2
【解析】圆锥的母线长为: =10(cm),圆锥的底面圆周长为 2×π×r=12π(cm).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可 得S=0.5×12π×10=60π(cm 2).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306180π⨯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教学反思
学生对圆的有关计算的掌握情况很好,望多加复习巩固,做到熟练会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