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辐射防护监测的一般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及标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辐射类型与来源
电离辐射
包括X射线、γ射线、β射线和α射线等,主要来源于核反应、医疗设备和自然放射 源等。
非电离辐射
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主要来源于太阳、照明设备、家用电器 等。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确定性效应
高剂量辐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皮肤损伤等,长期低剂量辐 射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免疫系统受损等。
随机性效应
高剂量辐射可增加癌症风险,低剂量辐射可增加遗传变异风 险。
辐射测量与评估
01
02
03
辐射量单位
包括伦琴(R)、居里( Ci)、西弗(Sv)等,用 于衡量不同类型辐射的强 度和能量。
辐射防护仪器
包括盖革计数器、剂量仪 等,用于测量环境中辐射 强度和个体所受辐射剂量 。
辐射风险评估
根据辐射剂量和类型,评 估个人或群体所受辐射风 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
该组织制定和推广辐射防护标准 和建议,促进辐射防护的全球合 作。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该机构致力于全球核安全和核能 发展,提供辐射防护的国际准则 和建议。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 (NRC)
该委员会负责监管美国的核材料 和核设施,制定辐射防护相关标 准和规定。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EURATO…
该组织为欧洲的原子能和核能提 供框架,制定辐射防护标准和建 议。
注意工作环境
对于低强度辐射源,应注意工作环境,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和网 络连接等。
避免接触高强度辐射源
对于高强度辐射源,应尽量避免接触,如使用机器人或自动化设 备进行操作。
个人防护用品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的一些行为准则,以确保辐射对人体不造成危害或对环境造成极小的影响。
它是基于辐射防护学所发现的物理、生物学和医学原理,规定了人们在处理辐射问题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行动方法。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避免原则:即尽量减少或避免接触辐射的机会,以减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这要求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对自己造成危害的物质,如放射性物质、X射线、γ射线等;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接触辐射的时间和强度。
二、控制原则:即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有效控制辐射水平,使其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以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当有效地监督和管理辐射使用,定期检查辐射水平,确保辐射水平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同时,也要求人们在正常生活中,应当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有效控制辐射接触,以保障个人和环境的安全。
三、预防原则:即在可能接触到辐射的环境中,应当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因辐射而造成的危害。
这就要
求使用辐射源时,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搭建屏蔽护栏等;同时,在正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防辐射,避免接触到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物质,尤其是对婴幼儿应当更加注意。
以上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它们主要是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减少辐射对人体和其他物质的伤害,从而确保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虽然这些原则有其独特的特点,但它们的实施仍然需要人们的积极配合,才能真正起到预防作用。
第六章 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和
3.2 导出限值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年摄入量限值,因 而也有不同的导出空气浓度。比如氚(H)水 的导出空气浓度为1.2106Bq/m3,碘-131(I) 的导出空气浓度(吸入)为7.1102Bq/m3。
3.2 导出限值
之所以规定导出限值,其目的在于确定一个数值, 只要监测结果不超过这一数值,几乎可以肯定辐射
则一年总计工作2000小时。工作人员吸入的空气量按工作
时每小时吸入空气1.2m3计算,则一年工作2000小时吸入 的空气量为2.4103m3。于是,导出空气浓度DAC就等于 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限值ALI除以工作人员一年工作时 间内吸入的空气量,即:
DAC = ALI / 2.4 103(Bq / m3)
10mSv。
3.4参考水平
参考水平是决定采取某种行动的水平。对于辐射防护
中测定的任何一种量(比如受照剂量或摄入放射性物
质的活度等),都可以建立参考水平,不管这些量是 否确定了限值。参考水平它不是一个限值,它的用途 是当一个量的数值超过或预计超过制定的参考水平时, 提示应采取某种行动。这些行动可以是单纯的数据记 录;或调查原因与后果;甚至采取必要的干预行动等。 最常用的参考水平有记录水平、调查水平和干预水平。
(3H)水的年摄入量限值为 2.9109Bq,碘-131(131I) 的年摄入量限值(吸入时)为1.7106Bq。
因此,在内外照射均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年剂量 当量限值必须满足外照射产生的年剂量当量加上 摄入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内照射待积剂量当量的 和小于50 mSv。
3.2 导出限值
辐射防护监测中,有许多测量结果如有效待积剂量当量和
剂量当量的总和;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a. 明确所面临的防护问题,确定防护目标;
b. 分析并确定危险的来源和各个危险的大小,从而确定与辐射防护有关
的因素,明确防护的重点;
c. 针对各个辐射照射来源,列出控制和减少辐射照射的各种防护方案;
d. 对列出的各种防护方案进行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比较,选出最优防
护方案,并确定最优防护水平,形成初步决策。最优化的防护水平必须满足
简介-辐射防护最优化概述
先进行正当性判断 对三种照射景象都适用 源相关过程 使受照可能性、受照人数目和受照剂量合
理可能尽量小,考虑社会与经济因素
辐射防护最优化过程
评价照射景象 选择剂量约束值或参考水平 鉴别可能的防护方案 选择目前条件下最好的方案 执行所选方案
辐射防护最优化过程
剂量约束值与参考水平
照射类型
1990年和2007年建议书防护指标的比较
1990年及随后的出版物
本建议书
剂量约束
职业照射
≤ 20 mSv/a
公众照射
——一般
——放射性废物处置
≤ 0.3 mSv/a
——长期放射性废物处置 ≤ 0.3 mSv/a
——长期照射
<~1—~0.3mSv/a
——长寿命核素的长期成分 ≤ 0.1 mSv/a
线性无阈线性无阈资源有限资源有限简介辐射防护最优化概述简介辐射防护最优化概述最优化原则定义为源相关的一个过程在最优化原则定义为源相关的一个过程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后要保证产生照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后要保证产生照射的可能性不论是否一定会受到照射射的可能性不论是否一定会受到照射受照人数个人剂量的大小全部保持在可受照人数个人剂量的大小全部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水平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水平简介辐射防护最优化概述简介辐射防护最优化概述先进行正当性判断先进行正当性判断对三种照射景象都适用对三种照射景象都适用源相关过程源相关过程使受照可能性受照人数目和受照剂量合使受照可能性受照人数目和受照剂量合理可能尽量小考虑社会与经济因素理可能尽量小考虑社会与经济因素辐射防护最优化过程辐射防护最优化过程评价照射景象评价照射景象选择剂量约束值或参考水平选择剂量约束值或参考水平鉴别可能的防护方案鉴别可能的防护方案选择目前条件下最好的方案选择目前条件下最好的方案执行所选方案执行所选方案辐射防护最优化过程辐射防护最优化过程明确所面临的防护问题确定防护目标
辐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是什么
1.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2.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原则对於因进行任何活动,而增加了个人或群体的辐射照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内,列出三项基本辐射防护原则:1.实践的正当化─任何涉及辐射照射的行动都必须具备充分理由,即该行动对受照射的个人或社会利多於弊;2.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及受辐射照射的人数,应在合理可行和顾及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情况下减至最少;以及3.个人剂量限值─个人所受的照射须符合剂量限值,确保没有人需要承受不能接受的辐射危害。
对於因核意外而令自然环境辐射水平增加,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及一九九一年的建议书(第63号刊物)内,均建议需进行干预(即通过某些活动影响已存在的照射原因,从而降低总照射量),保障受到影响的人的健康,其防护原则为:1.正当化─在降低剂量而减少危害的同时,干预本身带来的危害与代价,包括社会代价,必需是值得的。
2.最优化─干预的形式、规模及持续的时间应当谋求最优化,令减低辐射危害而得到的好处,扣除干预带来的危害后,得到最大的净利益。
剂量学中常用的量吸收剂量是辐射防护剂量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它是量度物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吸收能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定义: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电离辐射能量。
单位:戈瑞,简称戈,其符号为Gy。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除了与吸收剂量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电离辐射的种类及其能量有关。
当量剂量是量度不同种类及能量的辐射,对人体个别组织或器官造成的影响的一个物理量。
定义:特定种类及能量的辐射在一个组织或器官中引致的当量剂量,就是该辐射在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乘以该辐射的权重因子。
这个权重因子称为「辐射权重因子」,它反映不同种类及能量的辐射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辐射有多个种类和能量时,在一个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就是个别辐射所致的当量剂量之和。
单位:希沃特,简称希,符号为Sv。
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
2) 防护的最优化
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受照剂量越低越好, 而是通过利益/ 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 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简言之,辐射防护最优化就是要使辐射实践的纯利 简言之,辐射防护最优化就是要使辐射实践的纯利 益最大,代价最小。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防护方面 投入最少,而降低的受照剂量最多。 投入最少,而降低的受照剂量最多。
3.2 导出限值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年摄入量限值,因 而也有不同的导出空气浓度。比如氚(H)水 而也有不同的导出空气浓度。比如氚(H 的导出空气浓度为1.2× 的导出空气浓度为1.2×106Bq/m3,碘-131(I) ,碘-131( 的导出空气浓度(吸入)为7.1× 的导出空气浓度(吸入)为7.1×102Bq/m3。
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任何决策应经过防护的研究 过程,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任何必要的照射 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而不是盲目追求无 限的降低剂量。
2) 防护的最优化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也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 低的原则。随机性效应不存在阈值,也就是不存 在安全和危险的明显分界线,所以应当尽量避免 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只要是合理的,应当采取措 施把辐照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但是过于要求 更低的辐照,必将提高防护费用,而带来的好处 只不过把已经低的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再降低一 点这样不能认为是合理的。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是: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是:
① 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 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工作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 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 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 ② 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达到的 尽量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减低人员、环境和设备等受到辐射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辐
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时间、距离和屏蔽。
下面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时间原则
时间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辐射的危害与人体暴露时间成正比,暴露时间越长,受到的辐射就越大。
因此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受到辐射的可能性。
各类辐射的作用时间限值是必须遵守的。
二、距离原则
距离也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辐射危害与人体和辐射源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
离越远,受到的辐射越少。
因此,在需要接近辐射源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远离辐射源,以保证身体安全。
三、屏蔽原则
屏蔽也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辐射的危害与其穿过的物质的密度和厚度成正比,屏蔽物的厚度越大,受到的辐射就越小。
因此,在必须靠近辐射源的情况下,应使用适当
的屏蔽装置降低辐射的强度。
常用的屏蔽材料有混凝土、钨、铅等。
总之,时间、距离和屏蔽原则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应在辐射工作中密切遵循。
同时,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护衣、穿戴防护鞋、戴上防护面罩等,以保证辐
射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的要素是距离、时间和屏蔽,或者说辐射防护的主要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俗称为辐射防护的三大方法,其原理如下:
(1)时间防护.时间防护的原理是: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所接受的剂量,或者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作,就可能使他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仅在非常情况下采用此法),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时间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减少人体与射线的接触时间(缩短人体受照射的时间)。
(2)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外部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距离防护的射线基本原理是首先将辐射源是作为点源的情况下,辐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吸收剂量均与该点和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我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平方反比定律,即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变化(在源辐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剂量率或照射量与离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增加射线源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便可减少剂量率或照射量,或者说在一定距离以外工作,使人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就能保证人身安全。
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距离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增大人体与射线源的距离。
(3)屏蔽防护.屏蔽防护的原理是:射线包括穿透物质时强度会减弱,一定厚度的屏蔽物质能减弱射线的强度,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物(屏蔽材料),便可降低辐射水平,使人们在工作所受到的剂量降低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达到防护目的。
关于辐射防护原则小编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拉。
明天的咨询会更精彩哦!请大家不要错过哦!本材料由龙口三益医疗器械提供,。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1. 最小化辐射剂量:辐射剂量越小,对身体的伤害越小。
因此,应尽可能降低个人和环境的辐射暴露。
2. 防护措施优先:防护措施应优先于补救措施。
也就是说,应该首先致力于降低辐射暴露,而不是仅仅关注治疗辐射损伤。
3. 辐射防护组合原则:防护措施应综合考虑,不应依赖单一措施。
例如,应结合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和辐射监测等措施。
4. 辐射实践正当性原则:只有当辐射实践带来的利益远大于风险时,才应该进行辐射实践。
实践正当性应在考虑社会、环境和个人风险后进行评估。
5. 正当性监督原则:对于所有正当的辐射实践,都应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包括记录和报告所有辐射暴露和损伤,以确保遵守防护措施优先原则。
辐射防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辐射类型、能量、暴露时间、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等。
因此,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需要详细了解情况和评估风险。
在实践中,应遵循上述原则,制定有效的辐射防护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辐射监测和培训计划等措施。
此外,应定期评估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调整计划以满足当前需求。
防辐射墙用什么材料防护材料射线防护材料有各种类型各种材质,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防辐射材料有:铅、硫酸钡、混凝土及铅玻璃等。
1.铅--铅作为辐射防护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不但广泛用于墙面、地面、顶面的固定式防护,还能用于制作铅门、各类移动式防护和贮源容器等。
铅板的防护性能稳定、便于施工、防护效果耐久且可以循环使用,后期风险低、投入小且便于外装饰施工,但其初次投入较高且物理属性较软,需解决支撑工艺问题。
2.硫酸钡--硫酸钡射线防护涂料主要成分为硫酸钡,硫酸钡也叫重晶石,是高能射线防护很好的防护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含钡矿物,具有化学惰性强、稳定性好、耐酸碱、密度大、硬度适中、高比重、高白度、能吸收有害射线(X 射线和 Y 射线)等优点。
相对于这些有点,其缺点主要表现于:墙体所占空间较大;容易开裂、无法重复使用、需要作为医疗废物进行专业处理,后期风险高、投入大;使用初期完好,但耐久性差,投入使用后易漏线及施工较为繁琐等。
辐射防护原则及标准课件
02
辐射防护标准
国际辐射防护标准
01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该组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辐射防护建议和指导方针,包括辐射防护的基
本原则、剂量限值、风险评估等。
02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作为联合国系统内负责核能安全和发展的专门机构,IAEA制定了一系
列辐射防护标准和建议,旨在确保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他行业标准
如科研、教育、环保等领域也根据 自身特点制定了一些辐射防护标准 和规定,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 安全。
03
辐射防护措施
区域划分与控制
区域划分
根据辐射强度的不同,将工作场 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控制区、 监督区和防护区。
区域控制
对各区域实施不同的管理和控制 措施,如对控制区实施严格的管 理,对监督区实施常规监测,对 防护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废旧辐射源处理
对废旧或退役的辐射源进 行妥善处理,防止其造成 环境污染或安全隐患。
04
辐射防护应用
核能设施的辐射防护
核能设施的辐射防护是确保核能安全利用的关键环节。
核能设施的辐射防护设计应遵循“纵深防御”原则,通过多层次的安全措施来降低 事故发生的风险。
核能设施的辐射防护措施包括实体屏障、控制辐射泄漏、应急响应等,以确保工作 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辐射剂量监测与控制
通过精确的剂量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作业人员的 辐射剂量,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剂量,保障人员的健康。
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更新
国际辐射防护标准的修订
国际辐射防护组织不断对辐射防护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实际 情况,保障人员的安全。
国家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 时间:尽量减少暴露在辐射源旁的时间。
越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旁,受到的辐射剂量越高,潜在的健康风险也就越大。
2. 距离:尽量保持与辐射源距离的远离。
辐射源与身体的距离越远,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小。
3. 屏蔽:使用适当的屏蔽物阻挡辐射。
例如,穿戴防护服或者使用铅屏蔽物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4. 辐射源管理:采取有效的辐射源管理措施,保证辐射源的安全性。
例如,加强辐射源的固定和密封,减少辐射泄漏的可能性。
5. 监测与记录:定期进行辐射监测,记录辐射剂量的变化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辐射超标的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6. 教育与培训:对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进行辐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对辐射风险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7. 法律与规定: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辐射防护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辐射安全防护原则
辐射安全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有三个原则,指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和剂量限制,这三项基本原则构成了辐射防护体系。
为了达到完全防止确定性效应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应当灵活运用这三项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是指对任一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要大于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是指在进行辐射实践时,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之后,应保证将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剂量限制是指由所有可被控制的源所引起的个人照射要服从剂量限值,并对潜在照射所致危险要实施某些控制。
正当性和最优化原则主要与辐射源有关,其涉及的是对某项辐射源的应用和防护是否适宜。
剂量限制涉及的是职业性人员个人和公众个人,所以剂量限制与人有关。
而个人剂量限值是不允许接受剂量范围的下限,也不能直接作为辐射防护设计和工作安排的依据。
正当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前提,而个人剂量则是最优化的约束条件,所以,辐射防护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关联的。
(摘自《核辐射防护手册》P60,编号:12)。
辐射安全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常称辐射防护三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
对于任何一项辐射实践,只有在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它有关因素之后,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只有当该项辐射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辐射实践才是正当的。
(2)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辐射实践中所使用的辐射源(包括辐射装置)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这也是有时称之为ALARA原则。
剂量约束小于等于国家辐射防护标准中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
(3)个人剂量限值。
由于利益和代价在人类群体中分配的不一致性,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性要求,防护与安全亦达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够对每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
因此,必须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来自各项得到批准辐射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辐射存在危害,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或少受辐射的危害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或少受辐射的危害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既要对人及其环境提供恰当的防护,又要能促进核能和核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首先确定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然后通过立法,将这些原则转化为法律和法规,从而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①实践的正当性: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都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即能够获得超过代价的正的纯利益;②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辐射照射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③个人剂量限制:用剂量限值对个人所受的照射加以限制。
辐射防护监辐射防护监测-原则
精品课件
9
辐射防护监测——主要内容
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严格地说, 也属于辐射防护监测。流出物监测是环 境监测和放射性区域监测的交接部,同 时在某些情况下,也与辐射工艺监测有 关系。流出物监测能够及时发现从而有 可能迅速控制异常排放和事故排放,同 时流出物监测结果还是环境评价的依据 (源项)。因此,流出物监测是防护监 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辐射防护监 测
精品课件
1
辐射防护监测-原则
辐射防护监测是指为估算公 众及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 而进行的测量,它是辐射防 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监 测是衡量公众和工作人员生 活环境条件的重要手段。
精品课件
2
辐射防护监测-评价
监测不等于测量,监测包括 纲要的制定、测量和结果的 解释。监测必须从辐射防护 的基本原则出发,并满足评 价的要求
精品课件
7
辐射防护监测-分类
依照监测目的的不同,个人监测和工 作场所监测又可分为常规监测、操作监 测和特殊监测三种类型。
常规监测与连续作业有关 操作监测是为了提供与某一作业有关的 资料而进行的 特殊监测则应用于实际存在的或怀疑会 发生异常的情况
精品课件
8
辐射防护监测——主要内容
辐射防护监测按其内容分为 放射性区域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 控制区出入管理。
19
工作场所的外照射监测
由于工作场所的辐射性质和水平常 随空间、时间而变化,而工作人员 在其中的活动方式既不能预测,也 难以确切了解,因此要用工作场所 的测量结果推测工作人员所受的照 射剂量一般是极为困难的。因此, 必须引入一些简化假设
精品课件
20
工作场所的外照射监测
为了安全和方便,可假定工作人员, 在整个工作时间内都处于工作场所中辐 射水平最高的那一点,这样可确定工作 人员所受照射的上限值。其优点是只要 这个上限值远低于相应的导出限值,则 无需限制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内的活动, 也无需限制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内逗留 的时间。实际上,在这样一个工作场所 内,工作人员所受的照射将远低于相关 的剂量限值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辐射防护的措施
物理防护
屏蔽材料:铅、 混凝土等
屏蔽结构:墙 体、屋顶等
距离防护:远 离辐射源,控 制人员接触时
间
通风系统:设 置合理的通风 系统,降低空 气中的辐射剂
量
距离防护
定义:通过增加 与辐射源的距离 来减少辐射剂量
应用场景:核电 站、放射性工作 场所等
方法:设置控制 区、限制进入、 使用防护服等
提高辐射防护标准和要求
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标准 和规章制度
加强辐射防护设施的研发 和建设
提高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 和知识水平
强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共 同应对辐射防护的挑战
推广先进的辐射防护设备和技术手段
开发更高效的辐射防护材料和设备
结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智 能化辐射防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确保 控制区的安全, 遵循防护服的使 用规定
减少照射时间
时间防护
避免连续照射
适当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
遵循“最小剂量”原则
屏蔽防护
定义:利用屏蔽体来减弱或防止 射线照射的防护方法
屏蔽材料:铅、混凝土、砖、铁、 铅玻璃等
屏蔽厚度:根据射线强度和屏蔽 材料选择
注意事项:需要考虑屏蔽体的重 量、厚度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
添加副标题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 则
02 辐射防护的措施
03 辐射防护的方法
04 辐射防护的意义和 作用
05 辐射防护的未来发 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定义: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是指遵循一系列原则和措施以保护人类和环境抵御辐射的潜在危害。
以下是辐射防护的主要原则:
1. 限制辐射剂量:通过控制辐射源的使用、加强辐射设备的防护措施和减少辐射接触时间等方式,限制人们接收到的辐射剂量。
2. 最低剂量原则:尽量避免接收到辐射剂量较高的辐射,遵循“尽量少,尽量远,尽量短”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3. 个人防护:使用辐射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例如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等,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4. 辐射监测:定期对辐射工作环境和辐射设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环境和设备符合辐射安全标准,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教育和培训:提供相关的辐射防护教育和培训,让人们了解辐射的危害、控制方法和自我防护技巧,以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
6. 相互协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辐射防护研究成果和经验,制定国际标准和指南,以促进全球的辐射防护工作的发展。
总的来说,辐射防护原则旨在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通过合理控制辐射剂量、加强个人防护、定期监测和教育培训等措施,确保辐射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辐射防护的三个准则
行业资料:________ 辐射防护的三个准则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8 页辐射防护的三个准则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
辐射实践正当化是指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
只有当该项所带来的社会总利益大于为其所付出的代价的时候,才认为该项实践是正当的。
辐射防护最优化(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ALARA,合理可能尽量低)在实际的辐射防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在对几个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优化程序,也就是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后,应当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剂量限值是不可接受的和可耐受的区域分界线。
它也是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约束上限。
做这个约束限制的本意在于群体中利益和代价的分布不均匀性,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化的要求,防护也做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对每个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因此,对于给顶的某项辐射实践,不论代价与利益分析结果如何,必须用此限值对个人所受照射加以限制。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考核办法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切实做好各种事故及障碍的防范工作,第 2 页共 8 页杜绝输、配电线路各种事故及障碍的发生,按照安全生产重奖重罚、奖惩分明的原则,依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范围:10kV及以上输、配电线路。
二、考核:1设备异常:1.1 10kV线路发生接地:1.1.1未发现接地原因扣2分;1.1.2对于未发现接地原因又在8小时内造成线路跳闸或隐瞒故障原因扣3分。
1.2 66kV线路发生接地:1.2.1未发现接地原因扣6分;1.2.2对于未发现接地原因又在8小时内造成线路跳闸或隐瞒故障原因扣12分。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是指采取措施以减轻人类或周围环境中辐射的危害,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辐射防护原则:
1. 辐射源的安全控制:对辐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其不会失控或泄漏辐射。
2. 辐射泄漏的防控措施:采取措施以防止辐射泄漏,例如密封设备、加强检验和维护等。
3. 个人辐射防护:个人应穿戴合适的辐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眼镜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4. 环境辐射防护:对周围环境进行辐射测量和监测,以监测和预警环境辐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5. 辐射安全规定和标准:制定辐射安全规定和标准,以确保辐射防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这些原则相互交织,构成了辐射防护的基本框架。
在实际应用中,辐射防护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辐射源的类型、辐射剂量、辐射环境等,遵循相关的辐射防护原则和标准,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同一类型辐射的LET值将随辐射粒子的能量而变 化,这时能量响应和LET量有依赖性。希望有一个比较宽 的能量范围,但往往难以满足。一般要求仪器对X、γ的 辐射响应,在50keV~3MeV能量范围内的响应与对137Csγ 参考源辐射响应的差别不得超过30%。
3. 重复性、均匀性、和准确性
剂量计读数的重复性,又叫精密度,它是单个剂量计在短 时间内相同条件下相继受到同样照射时读数的一致性。重复 性决定于辐射场和测量装置的统计涨性质。热释光剂量计和 辐射光致发光剂量计等固体剂量计必须经过退火处理后才能 重复测量,其重复性还依赖于退火处理后剂量计性能的再现 程度。
常规监测;操作监测;特殊监测。 3
第一节 个人剂量监测
1.个人外照射监测
目的: 评定、记录和限制工作人员的剂量;或当事故 发生时,测出并估算受照人员所受的剂量。
原则: 并不是任何外照射条件下都需要进行个人剂量监 测,只对受照剂量达到一定水平或偶尔可能发生 大剂量照射的地方,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4
ICRP
仪器选择: 足够灵敏、合适的量程、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等。
佩戴部位: 胸部、头部、腹部、手与前臂
监测周期: 一周、两周、一个月、一个季度 6
2.个人内照射监测
监测对象:
➢ 天然铀、钍矿的开采、粉碎和精炼; ➢ 经常从事天然铀、浓缩铀的加工及燃料元件的制造; ➢ 操作铀、钚等的后处理车间; ➢ 操作大量气态或挥发性放射性物质的场所,如发光粉涂
➢ 当怀疑或确知吸入或摄入了放射性核素时,还需进行内照 射个人剂量的监测。
➢ 在核设施事故时,β、γ和中子辐射剂量都应进行监测。
第二节 工作场所监测
目的:在于保证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及放射性污染水平低于预 定要求,以确保工作人员处于合乎防护要求的环境,同时还要 能及时发觉偏离上述要求的情况,以利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的 防护措施,从而防止或及时发现超剂量照射事件的发生。
28
9. 环境条件
➢ 要使剂量计给出准确值往往与使用和储存的环境条件密切相 关。保存和佩带玻璃剂量计时,都应避免直射日光。 ➢在使用核乳胶片时,为了防止潜象衰退提出了许多方法,其 主要之点是将核乳胶贮藏或密封在温度较低和干燥的环境中。 ➢ 在具体进行实际监测时,必需考虑到实际情况,例如监测中
子剂量;混合辐射场、内照射监测、事故监测、生物剂量计 的使用等,它们都各有其特殊性。 ➢ 以上各条不可能在一种监测仪表中都能满足,例如用G-M计 数器构成的照射量仪时具有简单、稳定和环境适应性好等优 点,但其灵敏度较差,自身本底较高。因此在选用监督仪表 时必须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20
1. 灵敏度
➢ 对于一个探测器、剂量计或测量装置都有一个灵敏度的 要求。以测量装置灵敏度为例,它表示对于一个给定的 被测量的数值来讲,被测量观测值的变化除以相应的被 测量的变化所得的商。
➢ 在使用荧光玻璃剂量计测量中子时,荧光玻璃的中子灵 敏度取决于它们的成分、尺寸以及过滤包装方法。荧光 玻璃对快中子的灵敏度相当低,一般只相当于γ射线灵敏 度的1%,最高仅达到γ灵敏度的1/10左右。
24
5. 量程和线性
➢ 量程是剂量计可以测量的剂量或剂量率范围。量程下限 决定于本底读数的涨落;测量上限决定于剂量计自身的 饱和(如乳胶中所有银颗粒形成了显影中心)效应和辐 射损伤,也受到外部仪表或器件的限制。
➢ 仪表读数在量程范围内的一致性称作线性。良好的线性 对简化刻度方法和方便测量是很必要的。在使用荧光玻 璃剂量计时,线性范围和玻璃的尺寸、读数仪的类型有 关。
甲种工作场所:
一年内工作人员的受照水平有可能超过年 剂量限值的3/10的工作场所。
乙种工作场所: 一年内工作人员的受照水平很少可能超过年 剂量限值的3/10的工作场所。
5
监测方法: ➢X或射线 — 直读式袖珍剂量计、热释光剂量计; ➢射线 — 胶片剂量计和热释光剂量计; ➢中子 — 固体径迹剂量计、热释光剂量计等。
23
4. 探测限和测定限
➢ 探测限是在辐射监测中,用于评价探测能力的一种统计量 的值。探测限是剂量计能够可靠地探测到的剂量下限,也 就是剂量计的读数明显地不同于零的最小剂量值。这里所 谓可靠地探测到是指漏测的几率很小。探测限与测得量的 可靠性相关联,它不涉及测量值的精密度。
➢ 测定限,或剂量读数下限是剂量计能够以指定的精密度测 得的剂量下限。一般都希望有较低的测量下限。在使用热 释光剂量计时,探测下限取决于磷光体本身的特性(制备 方法、材料的物理状态、制成元件的尺寸),使用过程度 中的环境条件(摩擦、化学浸蚀表面、紫外光照射),测 读方法和设备以及精度要求。
⑧当存在低能β放射性核素如3H、14C、35S或低能γ放射性如 55Fe时,对其监测问题,应作专门考虑。
19
第五节 辐射防护监测中对仪表的 基本要求
辐射防护监测的内容繁多,监测的对象十分复杂, 因此,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和使用的仪表也很多,各有特 点。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的目的、项目、内容、 方法、评价等。这里仅将在监测过程中对仪表的基本要 求,即具有共性部分归纳如下。
1、工作场所的外照射监测 、 和中子的外照射 监测的方法:
➢ 固定或可移动的辐射监测仪(电离室、G-M计数管、 闪烁体等)
监测的频度:
➢与装置的变动导致周围辐射场的 变化频度相关 12
2、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监测 主要辐射类型、 监测的方法: ➢直接测量:表面污染仪 ➢间接测量:擦拭法(不易测量、高本底)
7. 角响应 ➢ 仪器的响应与入射辐射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对于恒定
的照射量或照射量率,仪器的响应 与探测器对辐射源 取向的关系。对60Co或137Cs发射的γ射线,在所有方向 的平均响应与特定方向的响应的差值不大于15%。 ➢ 在实际监测中,中子入射方向往往是变化的,因此要 求中子剂量计的角响应尽可能小。
➢ 应注意灵敏度的变化,例如热释光剂量计,它的灵敏度 改变包括两方面,即仪器本身不稳定,其次是热释光元 件的灵敏度改变。
2. 能量响应
➢能量响应:表征辐射探测器的灵敏度与入射辐射的能量 的依赖关系。
➢剂量计的能量响应:对于给定类型的辐射,仪表的读数 与辐射能量有关,尤其是测量剂量时,剂量计的响应R与 吸收剂量Dm的比值将随辐射能量而变化。在实际监测中 必须考虑或利用能量响应。
18
⑥在流出物中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与浓度可能变化很大时 ,为了选择取样和测量方法,应该仔细研究流出物中可能存 在的放射性核素的情况;
⑦除隋性气体以外,仅仅测量总放射性(总α和β、γ放射性) 通常是不满足要求的。但是在下述情况下可能是合适的:流 出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组成已经完全清楚并保持不变、或者, 排放的放射量极小,以至很难或不必要分析放射性核素;
应用等)引起的环境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等。 15
环境监测方案:与被监测设施规模的大小和性质有关。不是每 一个操作放射性物质或处置放射性废物的设施都必须有环境监 测计划,对于排放量很小的设施,不必制定环境监测计划,但 在开工前,仍有必要提出环境评价报告。 环境监测计划可分为:运行前的、运行时的和事故应急的。 环境监测方法按其取样方式可分为:就地监测、实验室监测。 ➢ 就地监测时不改变欲测样品在环境中的状态。 ➢ 实验室监测是取样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测量。
27
8. 潜象衰退
➢潜象衰退:胶片及核乳胶片,它们受到辐射照射时形成 的潜象是不稳定的,它会随着辐射照射与暗室处理之间 的间隔时间延长而逐渐地消失。 ➢衰退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乳胶成分、颗粒大小和贮存 条件等。由于衰退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相关,潜象衰退随 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增加而加快,而且在实际监测中难 于修正。 ➢热释光剂量计也有热释光衰退的问题,即磷光体经过辐 射照射后热释光随时间而裒减的现象,随温度的增加衰 退也变大,不同的热释光材料,由于它们具有不同深度 的俘获陷阱,所以衰退也就不同。
16
第四节 流出物监测
➢ 流出物监测的目的:
①检验核设施放射性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管理标准和运行限值;
②为环境评价提供源项;
③提供证明核企业运行和流出物处理与控制系统是按计划 进行的信息;
④迅速探测和鉴别任何非计划排放的性质和大小,在需要 时能触发警报和应急系统;
⑤提供用于迅速评价对公众可能危害的信息,并据此来确 定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或特殊环境调查。
料车间、操作碘同位素及重水堆中氚的氧化物等。
3. 皮肤污染监测 监测仪器: 表面污染监测仪 注意事项: 仪器的标定,计数与污染水平的换算
8
4. 核事故监测
➢ 事故发生后应快速鉴别受照射人员和测出个人剂量数据。 因此事先必须准备好设备及测量方法。
➢ 在事故情况下,应模拟事故的真实情况及时确定出个人剂 量。
➢ 流出物的监测一般有气载流出物的监测及液态流出物监
测两大种类。
17
流出物监测的一般原则 : ①对任何可能存在放射性污染的流出物,在其最终排放点上
,应进行常规监测; ②流出物监测必须独立于工艺监测,并能提供用于上述监测
目的的所有信息; ③流出物的监测方案与核设施的性质有关,每种核设施的监
测方案均有自己的特点; ④监测点的选择应使得监测结果能代表真实排放情况; ⑤取样和测量的频率决定于流出物排放率的可变性;
13
3、空气污染监测 ➢放射性气溶胶的测量:衰变法、能量甄别法等
注意排除氡、钍子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气溶胶:气体中悬浮有固体或液体微粒
➢放射性气体测量:
反应堆、加速器厂房及周围空气, 中子活化:14Ar、16N、19O; 反应堆裂变:131I、85Kr、133Xe; 重水堆:3H
第三节 环境监测
25
6. 辐射响应
仪器的响应值R等于仪器的测量值与同样测量条件下给 出的约定真值之比。有时也表达成定值剂量除以空气吸收 剂量约定真值的商。这个比值或商,对同一个探测器或同 一个剂量计在测量不同的辐射时是很不相同的。这就是辐 射响应。因此在实际监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辐射场或混合 场,按需测的量选用不同的剂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