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文献之“小子”考释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 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五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

苟以哗众取宠。

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寝衰。

此辟儒之患。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

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

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

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易》曰“先生以明罚饬法。

”此其所长也。

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

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

及?者(喜欢攻击别人隐私的人)为之,则苟钩?析乱(屈曲破碎、支离错杂)而己。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孔子曰“诵《诗》三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1、①“文献”概念: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2、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

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

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3、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1、先秦(起源)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国学知识精华必备

国学知识精华必备

国学常识整理1.有先生之称者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靖节先生→东晋、陶潜五柳先生→东晋、陶潜羲皇上人→东晋、陶潜昌黎先生→唐朝、韩愈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逍遥先生→五代、郑遨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南丰先生→北宋、曾巩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明道先生→北宋、程颢伊川先生→北宋、程颐横渠先生→北宋、张载紫阳先生→南宋、朱熹考亭先生→南宋、朱熹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潜溪先生→明朝、宋濂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望溪先生→清朝、方苞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随园先生→清朝、袁枚惜抱先生→清朝、姚鼐中山先生→民国、孙文2.有居士之称者青莲居士→唐朝、李白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东坡居士→北宋、苏轼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3.人物并称(一)孔孟→孔子、孟子孟荀→孟轲、荀况杨墨→杨朱、墨翟老庄→老子、庄子屈宋→屈原、宋玉马班→司马迁、班固枚马→枚乘、司马相如曹王→曹植、王粲徐庾→徐陵、庾信李杜→李白、杜甫王孟→王维、孟浩然高岑→高适、岑参元白→元稹、白居易刘白→刘禹钖、白居易刘柳→刘禹锡、柳宗元韩柳→韩愈、柳宗元韩欧→韩愈、欧阳修沈宋→沈佺期、宋之问温李→温庭筠、李商隐欧曾→欧阳修、曾巩苏辛→苏轼、辛弃疾苏陆→苏轼、陆游苏黄→苏轼、黄庭坚张柳→张先、柳永程朱→二程、朱熹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孙洪→孙星衍、洪亮吉康梁→康有为、梁启超4.人物并称(二)儒家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渊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大戴、小戴→戴德、戴圣儒家、墨家→显学晁错、贾谊→政论家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阮瑀、孔融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二陆→陆机、陆云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南徐北廋→徐陵、廋信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老杜、小杜→杜甫、杜牧小李杜→李商隐、杜牧郊寒岛瘦→孟郊、贾岛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吉刘基、宋濂→明初文宗刘基、高启→诗齐名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乾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南袁北纪→袁枚、纪昀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5.儒家圣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渊宗圣→曾子述圣→子思6.九流十家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名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杂家→吕不韦、淮南王农家→许行小说家→宋牼7.集大成者孔子→集我国文化之大成孔子→集古代圣人之大成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吕氏春秋→集先秦各家思想之大成郑玄→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庾信→集六朝骈文之大成郦道元→集当时地理学之大成杜甫→集古今诗学之大成朱熹→集宋代经学之大成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高明→集南曲(传奇)之大成戴震→集清代学术之大成聊斋志异→集志怪小说之大成8.双璧之称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先秦诸子→孟子、庄子历史文学→史记、汉书五言古诗→曹植、陶潜五言叙事诗→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唐诗→李白、杜甫南宋文学→陆游、辛弃疾元散曲→张可久、乔吉清戏曲→洪升、孔尚任9.著作并称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朱熹所取)五经→易、书、诗、礼、春秋(汉之五经)五经→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唐之五经)风骚→国风(诗经)、离骚左马→左传、史记(司马迁)史汉→史记、汉书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廿五史→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晋书(房乔)/宋书(沈约)/南齐书(萧子显)/梁书(姚思廉)/陈书(姚思廉)/魏书(魏收)/北齐书(李百药)/周书(令狐德棻)/隋书(魏征)/南史(李延寿)/北史(李延寿)/旧唐书(刘昫、张昭远)/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薛居正)/新五代史(欧阳修)/宋史(脱克脱)/辽史(脱克脱)/金史(脱克脱)/元史(宋濂)/新元史(柯劭忞)/明史(张廷玉)四大韵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金圣叹)三本说话经典→左传、战国策、世说新语抒情文杰作→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哀祭文三绝→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袁枚-祭妹文北朝三大散文杰作→水经注(郦道元)、洛阳伽蓝记(杨衒之)、颜氏家训(颜之推) 三通→通典(唐、杜佑)、通志(宋、郑樵)、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明朝五大传奇→荆(荆钗记)、刘(白兔记)、拜(月亭)、杀(杀狗记)、琵琶记小说界四大奇书→水浒传(盗)、三国演义(奸)、西游记(邪)、金瓶梅(淫)、(明末清初李渔)10.体裁又名甲骨文═卜辞═殷虚书契═契文═贞卜文字═龟甲文孔壁古文═蝌斗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大篆═籀篆═籀书小篆═秦篆═玉筋篆隶书═汉隶═古隶═左书═八分楷书═正书═真书═今隶疏═奏═上疏═上书序═叙═引═说墓表═灵表═阡表汉赋═大赋═古赋俳赋═骈赋═小赋═物赋文赋═散赋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绝句═短句═断句唐传奇═小说宋传奇═诸宫调元传奇═杂剧明传奇═南戏剧骈文═骈俪文═四六文(唐骈文)考据之学═朴学═汉学理学═性理学═道学═宋学词═填词═诗余═长短句═倚声═乐府═曲子词小令═令中调═引═近长调═慢曲═词余═乐府═余音八股文═制艺═制义═时文═时艺═四书文散曲═清曲套曲═散套=套数杂剧═北曲传奇═南曲现代诗═新诗═白话诗11.书籍又名易═周易═易经书═书经═尚书诗═毛诗═诗经周礼═周官═周官经═周官礼(亡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补之) 礼═仪礼═士礼═礼左传═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国语═春秋外传小戴礼═礼记六经═六艺四子书═四书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南华真经荀子═孙卿新书孙子═孙子兵法═武经═兵经战国策═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吕氏春秋═吕览淮南子═鸿烈═淮南═淮南鸿烈史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汉书═前汉书说文解字═说文世说新语═世说═世说新书昭明文选═文选新五代史═五代史记三国志演义═三国演义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玉缘═情僧录═金陵十二钗12.著名注疏汉、赵歧→孟子章句西汉、毛亨→诗经传汉、刘向→校定孙卿新书东汉、高诱→战国策注东汉、高诱→淮南子注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东汉、郑玄→诗经笺东汉、郑玄→礼记注三国吴、韦昭→国语注魏、何宴→论语集解魏、王弼→老子注晋、杜预→左传集解晋、郭璞→山海经注晋、郭象→庄子注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南朝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易、诗、书、礼记、左传)唐、杨倞→荀子注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颜师古→汉书注唐、李善→文选注宋、朱熹→四书集注宋、朱熹→诗集传宋、朱熹→楚辞集注元、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清、杨守敬→水经注疏清、全祖望→七校水经注清、孙诒让→墨子闲诂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汉书补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清、焦循→孟子正义13.创始尚书→我国最早之史料、散文之祖尚书、禹贡→开后世地理之学周易→我国最早之哲学书诗经→为我国韵文之祖、纯文学之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北方文学的代表六书→中国文字的创造方法甲骨文→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春秋→为编年史之祖尔雅→我国最早的训诂之书(字义分类的字书) 论语→语录体之祖孟子→南宋光宗刻十三经,将孟子列人经部荀子→着有王赋篇,为后世赋体之祖国语→国别史之祖庄子、天运→最早把儒家传道之书称为经孙武、孙子→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兵书竹书纪年→四库总目,列为编年之首屈原→楚辞之祖楚辞→辞赋之祖南方文学的代表楚辞→四库全书列为集部之首李斯→骈文初祖,汉赋先驱李斯→仓颉篇为小篆之始乐府→汉武帝时设立司马迁、史记→通史之祖、纪传体之祖司马迁、史记→第一部正史贾谊、治安策(一名陈政事书)→万言书之祖刘向、别录(刘歆、七略)→我国目录学之祖刘向→始为战国策定名刘向→始为楚辞定名考据之学→始于汉章帝时考定之白虎通义班固、汉书→断代史之祖班固、咏史诗→五言诗正式成立汉书艺文志→为现存最早之书目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现存最早之字典说文解字→我国最早讲字形结构(小篆)之字书曹丕、典论论文→强调文章的价值,始予文学以独立的生命。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

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

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

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

群蛮怒,酉溪蛮王田头拟杀攸之使,攸之责赕千万,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

其弟娄侯墓立,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

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

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

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

时太祖辅政,嶷务在省约,停府州仪迎物。

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

疑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

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

二千石...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诸曹吏听分番假。

百姓甚悦。

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

仆射王俭笺曰:“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

古人期月有成,而公自日致治,岂不休哉!”二年春,虏寇司、豫二州,嶷表遣南蛮司马崔慧景北讨,又分遣中兵参军萧惠朗援司州,屯西关。

虏军济准攻寿春,分骑当出随、邓,众以为忧.。

嶷曰:“虏入春夏,非动众时,令豫、司强守,遇其津要;彼见坚严,自当溃散,必不敢越二镇而南也。

”是时纂严,嶷以荆州接蛮,虑其生心,令镇内皆缓服。

既而虏竟不出樊、邓,于寿春败走。

寻给班剑二十人。

年四十九,薨。

其日,上再视疾,至薨,乃还宫。

诏曰:“嶷明哲至亲,勋高业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今便临哭。

九命之礼,宜备其制。

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

大司马、太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B.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C.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D.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武帝时五经每经设一博士,称为“五经博士”。

艺文志诸子略原文注释

艺文志诸子略原文注释

艺文志·诸子略班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渐衰,此辟儒之患。

【译文】儒家那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司徒之官。

他们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

涵泳于六经的文章当中,特别注意仁义之间的事务,远遵尧舜的道统,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礼法,尊崇孔子为师表,来加重他们言论的重要性,在各派道术当中最为崇高。

孔子说:「若是对别人有所称赞,就一定先对他有所试验。

」唐尧虞舜的兴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业,是已经经过试验而有成效的。

但是迷惑的人已经失去了(儒家经典中)精深奇奥的道理,而邪僻的人又追随时俗任意曲解附会经书的道理,违背离开了圣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哗的言论来博取尊宠。

后来的学者依循着去做,所以五经的道理就乖谬分离,儒学就逐渐的衰微的;那就是那些邪僻的儒者所留下来的祸患啊。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译文】道家那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

他们连续记载成功失败、生存灭亡、灾祸幸福、古今的道理。

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

(这想法)相符于尧的能够谦让,易经上所说的谦虚,一种谦虚可以得到四种好处;这就是他们的长处。

等到无为的人来实行道家学术,那么就断绝了礼仪,抛弃了仁义;认为只要用清静无为,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文献通考文言文翻译

文献通考文言文翻译

一、《文献通考》原文:昔者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盖欲以明道也。

后世学者,或失之太简,或失之太繁,莫能尽其义。

予尝论之,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盖欲以明道也。

然其道非独在经,亦在史,在子,在集。

经史子集,各有其义,不可偏废。

翻译:往昔,孔子删订诗书,整理礼乐,赞述周易,创作春秋,是为了阐明大道。

后世学者,有的过于简约,有的过于繁琐,都不能完全理解其义。

我曾经论述过,孔子删订诗书,整理礼乐,赞述周易,创作春秋,是为了阐明大道。

然而,大道不仅仅存在于经书中,也存在于史书、子书、集书中。

经、史、子、集各有其义,不可偏废。

二、《文献通考》原文:自秦焚书坑儒,天下思想大乱,汉兴,诸子百家,始得复兴。

自是以后,学者纷纷,著述如林,莫能详其源流。

予尝论之,秦焚书坑儒,实为天下之大不幸。

然而,亦因此使得后世学者得以广博涉猎,深入研究,各抒己见,遂成今日之学术繁荣。

翻译: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思想大乱,汉朝兴起,诸子百家才得以复兴。

从此以后,学者纷纷涌现,著作如林,没有人能详尽地了解其源流。

我曾经论述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实为天下之大不幸。

然而,也因此使得后世学者得以广泛涉猎,深入研究,各抒己见,从而形成了今日的学术繁荣。

三、《文献通考》原文:《史记》者,司马迁所著也。

迁以博学多才,通经术,善属文,遂著《史记》。

其书以述史为主,旁及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卜筮,无所不包。

迁所著《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翻译:《史记》一书,为司马迁所著。

司马迁博学多才,通经术,擅长作文,于是撰写了《史记》。

此书以记述历史为主,旁及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卜筮,无所不包。

司马迁所著《史记》,堪称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看到《文献通考》中部分文言文的韵味和内涵。

这部书不仅是一部历史类书,更是一部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百科全书。

它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文献通考·经籍考

文献通考·经籍考

文献通考·经籍考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四经籍考一伏牺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

故曰:书契也。

一云:以书契约其事也。

郑元:以书书木边言其事,刻之木,谓之书契也,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坟,大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也,求其义也。

九州之志,谓之《九邱》。

邱,聚也。

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按:古书之流传于今者惟《六经》,《六经》之前,则《三坟》、《五典》、《八索》、《九邱》是已。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则国家之所职掌者此也。

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则学士大夫之所诵习者此也。

今其书亡,而其义则略见于孔氏《尚书》之序,故录之以为经籍之始。

《索隐史记三皇纪》言:“《春秋纬》称自开辟至于获麟,凡二百二十六万七千岁,分为十纪,凡世七万六百年。

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疏仡纪。

”则上古之书盖不可胜计,然其说荒诞,故无取焉。

《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八法,以逆官府之治;八则,以逆都鄙之治太史,日官也。

凡辨法者考焉,不信者刑之。

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以贰六官六官各有一通,此太史亦副写一通,故云“以贰六官”。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志,犹记也。

《春秋传》所谓《周志》,《国语》所谓《郑书》之属是也。

史官主书,故韩宣子聘于鲁,观书太史氏。

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

小史主定之。

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国法:六典、八法、八则;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叙,六叙也。

纳访,纳谋于王也。

六叙六曰:以叙听其情。

文献通考自序

文献通考自序

文献通考●自序昔荀卿子曰:“欲观圣王之迹,则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

君子审後王之道,而论於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

”然则考制度,审宪章,博闻而强识之,固通儒事也。

《诗》、《书》、《春秋》之後,惟太史公号称良史,作为纪、传、书、表,纪、传以述理乱兴衰,八书以述典章经制,後之执笔操简牍者,卒不易其体。

然自班孟坚而後,断代为史,无会通因仍之道,读者病之。

至司马温公作《通鉴》,取千三百馀年之事迹,十七史之纪述,萃为一书,然後学者开卷之馀,古今咸在。

然公之书详於理乱兴衰,而略於典章经制,非公之智有所不逮也,编简浩如烟埃,著述自有体要,其势不能以两得也。

窃尝以为理乱兴衰,不相因者也,晋之得国异乎汉,隋之丧邦殊乎唐,代各有史,自足以该一代之始终,无以参稽互察为也。

典章经制,实相因者也,殷因夏,周因殷,继周者之损益,百世可知,圣人盖已预言之矣。

爰自秦汉以至唐宋,礼乐兵刑之制,赋敛选举之规,以至官名之更张,地理之沿革,虽其终不能以尽同,而其初亦不能以遽异。

如汉之朝仪、官制,本秦规也,唐之府卫、租庸,本周制也,其变通张弛之故,非融会错综,原始要终而推寻之,固未易言也。

其不相因者,犹有温公之成书,而其本相因者,顾无其书,独非後学之所宜究心乎!唐杜岐公始作《通典》,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

其後,宋白尝续其书,至周显德,近代魏了翁又作《国朝通典》。

然宋之书成而传习者少,魏尝属稿而未成书,今行於世者,独杜公之书耳,天宝以後盖阙焉。

有如杜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然时有古今,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问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焉。

盖古者因田制赋,赋乃米粟之属,非可析之於田制之外也。

古者任土作贡,贡乃包篚之属,非可杂之於税法之中也。

乃若叙选举则秀、孝与铨选不分,叙典礼则经文与传注相汨,叙兵则尽遗赋调之规而姑及成败之迹,诸如此类,宁免小疵。

至於天文、五行、艺文,历代史各有志,而《通典》无述焉。

古史新证

古史新证

古史新证总论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

二者不易区别。

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

在中国古代已注意此事,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君子于其不知,盖阙如也”。

故于夏殷之礼,曰“吾能言之。

杞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于不足信者曰“好事者为之”。

太史公作《五帝本纪》,取孔子所传《五帝德》及《帝系姓》,而斥不雅训之百家言;于《三代世表》,取《世本》而斥黄帝以来皆有年数之《谍记》。

其术至为谨慎。

然好事之徒,世多有之,故《尚书》于今古文外,在汉有张霸之百两篇,在魏晋有伪孔安国之书百两。

虽斥于汉,而伪孔书则六朝以降行用迄于今日。

又汲冢所出《竹书纪年》,自夏以来皆有年数,亦《谍记》之流亚。

皇甫谧作《帝王世纪》,亦为五帝三王尽加年数,后人乃复取以补《太史公书》,此信古之过也。

至于近世乃知孔安国本《尚书》之伪,纪年之不可信,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

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所谓纸上之史料,兹从时代先后述之:(一)《尚书》。

《虞、夏书》中,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商书》中,如《汤誓》,文字稍平易简洁,或系后世重编,然至少亦必为周初人所作,至《商书》中之《盘庚》、《高宗彤日》、《西伯勘黎》、《微子》;《周书》中之《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诸篇,皆当时所作也)(二)《诗》。

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是由宋代学者邹衍所撰写的一部历史
文献,其内容系将春秋七十二门的公羊注释、释义及其判断集中记录
而成,可以说是中国春秋研究的宝库。

该书一共分两卷,第一卷主要记录公羊之解,包括每个章节的公
羊文章、各个派学说有关公羊文章的解释,以及邹衍本人的客观性解释;第二卷主要记录公羊之诂,包括各个派诸学说的内容及其各自的
驳斥,以及邹衍对古代文献的校勘析说。

通过《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读者可以深入探讨古代春秋的
思想变迁,认识到古代时期不同学者的学术争论及其得出的多样观点,有助于把握春秋历史时期的历史发展概况。

同时,邹衍亦针对春秋经
典各分支派学说提出了他自己的独到观点,使得其作品对后代学术史
乃至整个文化历史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本春秋公羊传解诂》,是宋代哲学家兼诗人司马光于公元1076年所创建的。

该书是一部重要的国学经典,它汇集了春秋公羊传统叙事体系、历史思维与评论实践,代表着中国古代儒学思想和文化研究的一种独特形式。

该书旨在整理春秋著作,整理春秋文献,以传解诂之策为主,保持其原有的内容,但又加上宋人的理解和评论。

书中分为武、文、行三部分。

其中武书即记录国家的战争文化,文书即记录国家的文化活动,行书即记录国家的历史发展历程。

司马光尝试以春秋文献为基础,融合不同的文化理念,以及宋朝的实践经验,构建出一种“春秋宋学”的哲学思想体系。

他认为,古代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应该从道德、行政、对外战略角度进行解读和复盘,从而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赋予其一种启发性的观点。

司马光在书中运用了春秋时代著名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思想,来解释古代历史上发生的事物,以及构成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原理,主张师法自然、物以类聚,实事求是,明理通达,兼容并蓄,把握历史的启示,赋予历史叙事以一种更加深刻的现代视角,发挥了其巨大的国学价值。

《宋本春秋公羊传解诂》被誉为“四书五经精华”,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的瑰宝,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文字考释三则

古文字考释三则

古文字考释三则
贾文
【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2
【摘要】<正>一、释“瘜” 甲骨文(?),从肉从自。

①王国维疑为鼻液之滋字。

②《甲骨文编》隶定作(?),以为《说文》所无。

③《甲骨文字典》同。

④按字从肉从自,自亦声。

自即鼻之初文,应释(?)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贾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古文字考释三则:释狐、释蒦、释飲/(飮)/酓 [J], 谭步云
2.集成类古文字考释成果的检索及其数字化问题 [J], 刘志基
3.古文字考释三则 [J], 徐山
4.古文字考释三则 [J], 徐山
5.古文字考释成果之集成,研究者之津梁——评《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 [J], 朱葆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典释文引字书考

经典释文引字书考

经典释文引字书考1. 经典释文引字书考经典释文引字书考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研究方法,它既可以帮助学者们更深入地理解经典文献,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经典释文引字书考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它结合了文献研究、语言学研究和历史研究,以便对经典文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经典释文引字书考的过程包括对经典文献的深入阅读和分析,以及对经典文献中的字词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不仅要深入理解文献的内容,还要研究文献中的字词,以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语义和语法等。

此外,学者们还要研究文献中的字词在其他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字词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

经典释文引字书考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学者们更好地理解经典文献,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者们更深入地理解经典文献,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结果。

2. 引字书考的重要性引字书考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典文献中的思想内容。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经典文献的背景和深层次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探索其中的思想内容。

引字书考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检验经典文献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发现其中的误解和错误。

此外,引字书考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提炼经典文献的思想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经典文献的主要思想。

总之,引字书考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典文献中的思想内容,从而更好地探索其中的思想内容。

它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检验经典文献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发现其中的误解和错误,从而更好地提炼经典文献的思想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经典文献的主要思想。

因此,引字书考在经典文献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引字书考的研究方法:引字书考的研究方法包括经典文献搜索、经典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史料研究、数据库检索等。

经典文献搜索是指通过检索古籍、古文献等,以获取有关经典释文的信息。

经典文献分析是指对经典文献中的文字、图片、符号等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内涵。

白於蓝:释“玄咎”答辩

白於蓝:释“玄咎”答辩

白於藍:釋“玄咎”作者:白於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i]《子羔》篇中有一段話是孔子向弟子子羔講述三代始祖禹、契、后稷誕生之傳説,內容十分重要,原文如下:[禹之母……之女]也,觀於伊而得之,(娠)三【11上段】(年)而畫(?)於背而生,生而能言,是禹也。

契之母,有娀氏之女【10】也,遊於央臺之上,有燕銜卵而措諸其前,取而吞之,(娠)【11下段】三(年)而畫(?)於(膺),生乃呼曰:【中文大學藏簡】“欽(?)!”是契也。

后稷之母,有邰氏之女也,遊於串咎之內,冬見芺攼而薦之,乃見人武,履以祈禱曰:帝之武,尚使【12】是后稷之母也。

三王者之作也如是。

子羔曰:然則三王者孰為【13】[ii]該簡當中有一地名“串咎”,原考釋云:“地名,史籍未載。

今按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太昊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

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首人身。

’自注:‘按伏犧風姓,出《國語》。

其華胥以下,出《帝王世紀》。

然雷澤,澤名。

即舜所漁之地,在濟陰。

成紀,亦地名,按天水有成紀縣。

’華胥生庖犧‘履大人跡于雷澤’,和簡狄(引者按,當是姜原之誤)生后稷的得孕方式相同。

‘串咎’或可讀為‘串澤’。

‘澤’從睪,‘睪’與‘皋’為通假字,如《戰國策·秦策三》‘則成皋之路不通’,《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睪’作‘皋’,即‘皐’。

‘澤’亦可通假為‘睪’,《隸釋·楚相孫叔敖碑》‘收九睪之利’,洪适釋:‘澤去水而為睪。

’依華胥得孕的傳說模式,此‘串咎’讀為‘串澤’。

周本在西戎,西戎有串夷之國。

《詩·大雅·皇矣》:‘帝遣明德,串夷載路。

’毛傳:‘徙就文王之德也。

串,習。

夷,常。

路,大也。

’鄭玄箋:‘串夷,即混夷,西戎國名也。

’”按,以上考釋不確。

所謂“串”字原篆作“”,實為“玄”,張富海先生已詳論之。

[iii]除張文中所列舉出的證據之外,今可補充一條證據,郭店簡《老子》甲有“是胃(謂)玄同”語(簡28),“玄”字作“ ”,亦可與該字比較。

(完整word)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

(完整word)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

浙江省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王国维的阙疑”精神李学勤王国维先生的研究领域广博,成就卓越,在学术史上早有公论。

他一生学风笃实矜慎,不轻易立说,也不任意争辩,虽已多年闻名于海内外,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

大家知道,王国维先生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贡献。

他的论文集《观堂集林》,开卷《生霸死霸考》、《高宗肜日说》、《洛诰解》,一直到《〈书〉顾命同瑁说》等好多篇,都是关于《尚书》的,可说达到了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他却再三声明《尚书》有许多地方不能解”《观堂集林》卷二收有《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其中王国维先生自述说:《〈诗》《书》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

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此非独弟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失儒亦不能解也。

”王国维坦承他对《尚书》好多文句不能解”并且指出前人的解释不可通”是强为之说”他不能与之苟同。

1924年夏,王国维先生为容庚先生的《金文编》撰序,首先引用孔子讲的多闻阙疑”和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二语,认为:阙疑之说出于孔子,盖为一切学问言。

”接着他讲到《易》和《书》的难解”并说:余尝欲撰《尚书》注,尽阙其不可解者,而但取其可解者著之,以自附于孔氏阙疑之义。

”他于1925年到清华研究院任导师,曾专讲《尚书》,确实体现了阙疑”这一点。

据当时听课的学生吴其昌先生的《王观堂先生〈尚书〉讲授记》和刘盼遂先生的《观堂学〈书〉记》,他上课先讲述历代《尚书》传流和注释的历史,其间便强调其不可通音,终不可通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_1期 .2017年1月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Journal of Jim ei U 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 ciences)Vol.20,No.1Jan. ,2017上古文献之“小子”考释陈光田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小^商獨时期的甲骨;fc、蠢变以及早期的传世文献中便用频率_$ #本畀#其貪义的理解也棊众通_。

怠体上来迸s _不同的时代、不词的语言环境中:s其»钵内涵差异很太、_要有 谦称、小參之长、门人,藥以及职霄等方面的含义。

隨看財代的发展,其早期的含叉逐渐消亡,一些新的 含义随之产論w[关键词]小I s!:宗子i门人[中图分类号]H 121 [文献标识码]A“小子”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习见且由来已久,在商代的甲,■文中就已经出现,西周时期的 铜器铭文中使用频率则更高。

对其含义的理解和 考证也是众说纷纭,单纯就铜器铭文中“小乎”的含义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 “小子”是商代的爵称,到周代还一直沿用。

[1] (2)认为“小子#殆系属官无疑,为佐其长以 为治者a[2](3)认为“小子”当为与•‘子”相 对__一种称呼.,表示一种特萣前身份——小攀之 长。

[| (4)认为西周金文中的“小乎”有职官和非职官两种解释。

P|(5)认为“小子”是军 队中掌管祭祀的神职官员。

W通过上述众多观点 我们不难看出,“小子”在铜器铭文中的含义并 不单纯指代职官或贵族子弟等,在不同的语言环 境中,其含义也有所不同$到春秋战国时期,文 献中“小子#的称呼虽仍经常出现,但与铜器铭文中的所指又有所区别。

所以,无论在甲骨 文、金文中还是在传世文献中,“小子”的含义 非常复杂,绝非单纯用职官和非职官噚以概括。

因此,对“小含义的理解应当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把握。

一、用来称代自己在上古文献中,“小宇"一词在很多情况下[文章编号]1008-889X(2017) 01-116-04被用作天子或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商周时期,天 子、国君祭祀祖宗神灵或册封群臣时,为祈求祖 先或J t天的庇佑,一般首先追述先王的丰功伟 业,然后再行赏赐、册封之事为了表示对祖先或上天的虔敬,往往用“小子”,有时也用“余 小子;’“台(F)小子”"予小子”等称代自己。

,这种情况在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或传世文献经常见到。

,兹摘举几例:(1)(康)壬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

”(《尚书•顾命》)(2)唯皇J t帝、百神保余小乎,朕猷又(有)成无竞。

(《麩钟》)(3) …吏归.,|“有余虽小子,余亡(康)昼夜,经拥先3/(《鈇簋》)(4)秦公傾:“……余虽小子,穆穆帅秉德,烈烈桓桓(《秦公簋》)(5)公及王姬叫“余小子,佘夙夕虔敬祀。

”(《秦公钟》)(6)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尚书大语》)(7)予小子履,敢吿玄牡,敢昭告于皇后帝。

(《论语.尧曰》)(8)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礼记曲礼下》)(9)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

(《尚书-[收稿日期]3016-09-13 [修回日期]2016-10-31[作者简介]_光田(1970—),萬.,山东丨(§沂人,教授,傳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李'学和古代文献学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l i会科学规划项画(F J2〇l6A〇27)第1期陈光田:上古文献之“小子”考释117武成》)(10)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

(《尚书•毕命》)(11)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尚书•汤誓》)上引诸条文献中的“小子”“余小子”“予小子”和“台小子”均为第一人称,是天子或国君为寻求祖先或上天庇佑而使用的一种自谦表述方式。

《论语•尧曰》刘宝楠正义云:“称小子者,王者父母天地,为天之子,汤告天,故谦言小子也。

”《礼记•曲礼下》郑玄注曰:“以为谦,未敢称‘一人’。

”孔颖达疏:“称‘予小子’者,言我德狭小也。

”有时“小子”同先秦文献中的“小人”有点相似,均用来表示谦称,如《左传•隐公元年》云:“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但“小人”一般是为地位相对较低的人所用。

商代甲骨文中也有“小子”一词,但一般不是谦称,往往用来指代他人。

甲骨文中的“余一人”往往是称代自己,有点类似于铜器铭文中“小子”,但“余一人”一般用来专指商王,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商王往往自称“余一人”,其含义并不是谦称,反而有点用来显示商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之意。

二、用来称代宗小子西周时期,中国的宗法制度日溱完善,就周天子和王室而言,天子为大宗,那些同姓的兄弟或诸侯为小宗。

小宗对大宗有纳贡、親见等乂务,大宗可以对小宗进行赏赐或册封等。

在甲骨文、金文中,“小子”一词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从属于大宗的分族族长的称谓,即小宗之长。

前辈学者对此问题曾有过精辟的论述。

[3]同时,早期传世文献中的“小子”有时也用来称代小宗之长。

如:(12)才(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 室。

(《何尊》)(13)拜稽首曰:“王弗忘厥旧宗小子。

”(《盡驹尊》)(14)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尚书•酒诰》)曾星笠《尚书正读》注曰:“小子,盖同姓小宗也。

”(15)宋仲子曰:“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郎为小邾子。

”(《世本•居篇》王谟辑本)(16)晋人乃立哀侯子小子为君,是为小侯。

(《史记•晋世家》)周代称族长为宗子或子,小子即小宗族长。

所以,铜器铭文中的“宗小子”当属于周王的 小宗宗子,表亦一'种特定的身份,即小宗之长。

[3]或认为“宗小子”是指周王的同宗子弟。

[6]也有学者认为“宗小子”是宗人一类执掌 祭祀之官的谦称。

[7]通过对周代铜器铭文的文例 对比,并结合传世文献所载的分析来看,笔者认 为,“宗小子”为周王小宗宗子的观点更为可 取。

这是因为,《何尊》中的器主何与周王同 姓,且为小宗,“宗小子”当仅仅是对何一个人 而言。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周王同时在京室 召见众多的同宗子弟,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同时,虽然文献中确有以小子主祭的文例,如 《周礼•夏官•司马》郑玄注云:“小子,主祭 祀之事。

”[7]但据《周礼》所载我们可以发现,小子的地位相对比较低;同时,在周代铜器铭文 中主持祭祀的小子因功受赏的记录也不多,而且 主祭者往往是地位比较高的人。

所以,铜器铭文 与传世文献中的“小子”的含义应该是有区别 的。

当然,通过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的对比我们 还可以发现,自战国时期以降,家庭社会组织发 生剧烈变化,宗族制逐步走向解体,“小子”一 词也就慢慢失去了小宗之长的含义。

只是在传世 文献中偶尔出现,《世本•居篇》和《史记•晋 世家》所载就是其例。

三、用来称代年轻人或门人弟子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铜器铭文或早期的传 世文献之中,“小子”在很多情况下用来称代年 轻人或门人弟子。

至于把“小子”解释为年轻 人还是门人弟子,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

如:(17)乙卯卜,贞,今夕小子有彗。

贞,翌庚小子有彗,五月。

...,小子有彗。

(《甲骨文合集》3%6)(18) 丁酉卜,其乎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 戒。

(《殷契粹编》1162)(19)王射,有司及师氏、小子恰射。

(《令118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0卷鼎》)(20) 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

(《尚书•康诰》)(21) 尔小子乃兴,从尔迁。

(《尚书•多士》)(22) 文王诰教小子。

(《尚书•酒诰》)(23) 呜呼!尔有唯小子无识。

(《何尊》)(24)我君小子,朱儒是使。

(《左传•襄公 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时襄公有 生母定拟之丧,故人可称君为小子。

”过去不少学者对上引例句中的“小子”进 行过讨论。

或将上引诸条文献中的“小子”理 解为年轻人;[4]或认为是以长上的口吻称呼他 人,并不一定指年龄幼小的人。

[7]上述两种观点 均有可取之处,但不是特别准确。

笔者认为,将 其理解为年轻人或以长上的口吻称呼他人是可以 接受的,而且也不带有蔑视的含义。

至于该处的 “年轻人”究竟是针对多大年龄的人而言,我们 还不得而知。

但有一则史料可以为我们了解春秋 战国时期的“小子”的含义提供参考。

战国后 期,秦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曾使用大量的 “小子军”。

明代学者董说在《七国考》卷十一 分别叙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兵制,《秦兵 制》下有“小子军”条。

刘向《别录》云: “长平之役,国中男子年十五者尽行,号为‘小 子军’。

”[8]由此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小子军” 当为年龄15岁左右的未成年人组成的军队。

云 梦秦简中也有不少关于“小子军”的记载。

所以有学者认为,“小子军”与后世的“童子军” 的历史关系具有探究的必要。

[9] “小子军”虽然 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产物,不具有普遍性,但对 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小子”的年龄仍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小子”还经常用来称代门人弟子。

《论语•先进》云:“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 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 而攻之,可也。

’”郑玄注:“小子,门人也。

” 有学者认为,“小子”当是对地位极高的人的称 呼,孔子所说的“小子”应该就是指鲁哀公。

[1°] 这种观点恐怕很难成立。

有学者对此问题曾有过 系统论述和分析。

[11]其实,该句话中的“小子”是孔子对门人的称呼,不可能存在其他的含义。

与此相类的例句还有。

(25)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 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朱熹 注:“吾党小子,指门人之在鲁者。

”(《论语• 公冶长》)(%)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包咸注:“小子,门人也。

”(《论语•阳货》)(27)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28)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 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自取 之也。

”赵岐注曰:“小子,孔子弟子也。

”焦循 正义:“此小子自孔子呼之,是孔子弟子也。

” (《孟子•离娄上》)通过对上引例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 《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文献中的“小子”, 在很多情况下均为对“门人弟子”的称呼。

当 然,有时“小子”也是门人弟子或晚辈在尊者面前的自称。

如:(29)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论语•阳货》)邢疏: “子贡闻孔子不欲言,故告曰:‘夫子若不言,则弟子等何所传述?’”(30) 宰予请问帝颛顼。

孔子曰:“五帝记,三王用度,女欲一日辨闻古昔之说,躁哉予 也!”宰予曰:“昔者予也,闻诸夫子曰:‘小子无有宿问。

’”(《大戴礼记•五帝德》)(31)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史记•太史公自 序》)(32)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体乎允非小子之所能及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