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中的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
06 安全生产文化与意识培养
安全生产意识培养
1 2
了解安全事故的危害
让员工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包括对个人、家 庭、企业和社会的影响,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 重视程度。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让员工掌握各类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了 解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和应对突发情况。
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03
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04 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
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潜在事故类 型,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明确救援流程和责任人。
预案演练与评估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并对演练结 果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
汇报人: 202X-12-29
目录
•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 • 职业病防治与健康监护 • 安全生产文化与意识培养
01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 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有效消除和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保障 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维护与保养装备
对应急救援装备进行定期 维护和保养,确保装备始 终处于良好状态。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报告与响应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进行事故报告,并组织 救援工作。
事故调查与分析
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改 进措施。
安全生产十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十大基本概念(一)系统根源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事故可能是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所导致的,找到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或某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作为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纠正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或消除这个不安全的状态,没有进一步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
事故多种原因理论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分析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系统原因)。
“系统原因”原理认为,不要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仅归结为某个单独的直接因素,而是要拓宽我们的视野,考虑导致事故的系统原因。
因此,每个事故都会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改善改善安全管理的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整个管理系统和我们的管理程序。
把事故、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看作系统不正常、系统缺陷的征兆。
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和事故为起点,研究为什么这个行为和事故会发生,为什么这种状态会存在。
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将要重新确定事故的调查程序,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不管是重大事故,还是小事故,都尽可能地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消除管理体系的缺陷,消除和整改系统缺陷是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管理系统,而不仅为了寻找某个人的错误。
在手指伤害的案例中,如果说直接原因是没有穿戴防护手套,那么纠正措施是戴上手套。
然而,这种纠正措施仅仅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
其结果是:类似的事情可能在明天还会发生在其他地方的员工身上。
事故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没有安排培训、缺乏安全作业标准或是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等系统缺陷。
只有找到事故的根源所在,才可以长期有效地预防与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风险管理衡量风险的要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
通过分析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对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进而管理、降低或消除风险。
另一方面,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侧重于控制事故发生的频率来减少事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在某些方面、状况下是可以评估的、预测和控制的。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是指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职业病和其他安全危害,保护环境,维护公众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原则。
首先,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劳动者、设备、管理和环境的方方面面。
仅仅依靠一项措施或方法是不够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其次,预防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原则。
预防矛盾于事故治理,强调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消除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这包括对潜在危险进行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另外,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
不论是雇主还是员工,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安全规定,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或组织应建立起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培训员工、设立安全设施和监控等。
此外,安全生产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装备。
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最后,安全生产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生产活动应当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基本概念包括系统工程、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先进技术和环境保护。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基本概念,才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完整版)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述第一节安全生产基本概念一、安全与危险安全,就是某一系统(事件)在某一特定时刻或特定时间内,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危害等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状态。
危险也是一种状态,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二、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三、安全管理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四、事故事故时人(个体或集体)在为现实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五、危险源(一)概念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二)分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六、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就是隐藏的、可能导致事故的祸患。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概念有区别,又存在很大的联系。
(一)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不同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的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
七、安全色(一)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及答案考题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安全生产?答案: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预防和控制各类危险因素,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工作。
2. 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营。
3. 安全生产的原则有哪些?答案:安全生产的原则包括责任原则、预防为主原则、综合治理原则、风险控制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
考题二:安全管理体系1. 什么是安全管理体系?答案: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规范、全面、科学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而建立的一套制度体系。
2. 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包括哪些?答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包括组织管理要素、安全责任要素、安全生产要素、应急管理要素和管理评审要素。
3. 安全管理体系的好处有哪些?答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考题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 列举一些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答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
2. 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定责任主体是谁?答案: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定责任主体是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3.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依据是哪个?答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
考题四: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1. 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2. 安全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安全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3. 安全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答案:安全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和风险应急处置。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1、安全: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事物,在外部环境和自身行为的作用下,足以保持其完好状态,免遭非期望损害的现象。
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生产法律: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4、安全生产法规: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两种。
5、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是为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或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而制定并颁布的一系列具体规定,是我们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
6、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指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职权与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施行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
7、安全生产规章: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行为或者某一类人员的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8、劳动保护:就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与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9、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10、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11、风险:是危险源危险程度的衡量也称危险度。
12、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13、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4、安全标准的含义是规范生产作业行为,改善生产工作场所或领域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伤害,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所指定并实施的相关准则和依据。
安全生产中的六步工作法介绍
安全生产中的六步工作法介绍安全生产中的六步工作法介绍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和员工福祉的重要基石,而安全工作的依据和指导是六步工作法。
六步工作法是一种系统性、规范化的安全管理方法,旨在确定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全面介绍安全生产中的六步工作法,包括其基本概念、主要步骤和操作流程,以及它对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安全生产的意义和目标- 解释安全生产的概念和涵义- 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目标,包括保护员工生命健康、降低事故风险和保护企业财产。
2. 六步工作法的定义- 介绍六步工作法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特征- 强调六步工作法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以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步骤和操作流程1. 第一步: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 解释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的重要性- 介绍如何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包括确定目标、明确职责和分工等。
2. 第二步:识别和评估风险- 介绍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强调风险识别和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3. 第三步:控制和减少风险- 介绍控制和减少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强调风险控制的原则和策略,如预防措施、工程控制和个人防护等。
4. 第四步:建立预警机制和紧急处理措施- 解释建立预警机制和紧急处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 介绍如何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培训和演练等。
5. 第五步:推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强调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和影响- 介绍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6. 第六步:建立安全绩效评估和改进机制- 介绍安全绩效评估和改进机制的作用和意义- 解释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绩效评估和改进机制,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第三部分:对六步工作法的观点和理解1. 六步工作法的优势和益处- 分析六步工作法的主要优势,如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强调六步工作法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积极影响和效果。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区。 4、严禁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
用具和衣物。 5、防止雷击和静电危害。
(六)火灾现场逃生急救常识: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7、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 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 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8、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 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 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 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资料
克拉玛依工程处
内部资料
大 纲:
◆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 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 主要危化品基础知识 ◆ 防火防爆知识 ◆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 常见危险作业安全知识 ◆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 事故案例及分析
我国的安全管理机制
● 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2、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 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4、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 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5、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 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环境危害分类: 对大气的破坏:破坏臭氧层、酸雨、光化学烟 雾。 对土壤的危害:土壤酸化、土壤碱化、土壤板 结。 对水体的危害:水体的“富营养化”、“赤 潮” 。重金属如汞、农药等在水生生物体内富 集。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茂昌公司安全培训资料(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一、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安全的概念:GB/28001对“安全”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状态。
安全的概念可理解为:安全是指人与物在其系统中按规律运行,且人员未受到伤害或死亡,财产未受到损失,环境为受到污染的状态或条件。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安全的对立面是事故。
危险:是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事故:如今一般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企业安全一般包括:消防安全、职业安全、生产经营安全。
安全的范围:人、物、环境、职业病等。
安全的特有属性:“没有危险”。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消防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教育不放过;4、事故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指: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三级教育:厂、车间、班组。
安全警示牌颜色的含义:红色:禁止。
黄色:警告。
蓝色:指令。
绿色:提示。
安全生产中的两个观念转变: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安全管理管什么:人二、事故致因理论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一、安全与安全生产1、安全在安全生产领域,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伤害的状态。
包括两个方面:安全条件和安全状况。
安全条件是指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以及环境危害的条件。
安全状况是指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败、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
2、安全生产(1)安全生产的定义在辞海里面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或要求。
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安全的因素,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称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危害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2)劳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安全文化的最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
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
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最有力武器。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系可以由四个层次的立法组成:一是法律,主要有《宪法》和《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消防法》《劳动法》《建筑法》《煤炭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工会法》《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矿产资源法》等;二是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我国已颁布多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当前尤其需要修订事故报告和调处理方面的法规,制定综合性的、规范执法工作的法规和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法规;三是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目前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劳动保护条例》或《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实施《矿山安全法》办法等;四是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生产标准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1.安全与安全生产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系统工程中认为,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
根据现代系统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指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管理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3.危险、危险度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 = f ( F, C )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岗前安全培训
岗前安全培训岗前安全培训教育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安全生产方针一、安全生产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
要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就要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行为,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以人为主体,与能量系统关联中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期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
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死亡事故。
二、安全生产方针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方针对安全管理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安全教育培训也同样如此。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各级政府、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头等大事。
对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而言,更要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当生产任务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应首先解决安全问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诸多工作中,认真做好预防工作也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安全工作中,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把各种事故和职业危害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一般安全管理规定、要求1、参加本企业生产的职工应热爱本职工作,努力研究,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
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
3、参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学徒工、实生、代培人员和民工)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听从班组长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服从分配,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好生产任务。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预先识别和控制各种潜在危险因素,
避免生产过程中发生损害人身安全的事故,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保障环境安全和公共安全。
在进行安全生产时,必须遵循下列基本概念:
1.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指在生产和工作环节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前预防事
故的发生。
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职责分工,定期组
织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等手段,保证危险因素再生产过程中得到
有效地控制。
2. 人为因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关注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提高职工
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营造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企
业文化。
3. 法律法规的遵守
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种种危险,为了防范这种危险,我们必须要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来确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实施惩处制度,从而形成规范有序的生产环境。
4. 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化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进行安全生产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求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5. 反复检查和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不能罢休,需要反复检查和总结。
要确保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频繁地检查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安全生产基本概念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事故、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是指导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对于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技术、管理、法律等手段,从各个方面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人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其次,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包括安全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责任制是指企事业单位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和权益。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指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和治理,消除任何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
安全培训教育是指通过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
另外,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还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规范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是指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科学的事故应急预案,保障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置。
安全检查是指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防范,确保安全生产。
最后,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还包括安全文化建设、安全设备设施建设和事故调查处理。
安全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宣传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价值观。
安全设备设施建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建设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安全设备和设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事故调查处理是指在事故发生后,进行全面调查和处理,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产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安全?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就是指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要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行为,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二)什么是事故和伤亡事故?通俗的说,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以人为主体,与能量系统关联中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期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
也就是说,事故是意外的变故和灾祸。
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死亡事故。
(三)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员工)在工作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或死亡。
一般而言,意外事故必须与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的时间、地点有关;而职业病必须与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的环境、接触有害、有毒物质的浓度和时间有关。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四)什么是危害和危害识别?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而危害识别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五)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如,电能、有毒化学物质等。
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故障的各类因素。
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为失误和环境因素等。
(六)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生产作业过程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安全生产领域必须弄清的8项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领域必须弄清的8项基本概念xinanli20031、安全与危险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忘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事故与事故隐患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4、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3)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到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全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
5、安全生产方针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6、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新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企业)、项目部和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1)、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施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近年来,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安全生产,简单来说就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保护和管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安全健康。
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使得安全生产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防为主。
预防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在工作中,预防意味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消除或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可能性。
这些预防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安全制度和规范、提供员工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完好性等等。
通过预防为主的思想,可以将事故和灾难的发生降到最低。
第二,全员参与。
安全生产是一项集体事业,需要全员的参与。
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层,还是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
上级领导应该带头讲究安全,为员工树立榜样,员工也应该积极投身于安全生产事务,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三,责任要明确。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企业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岗位和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
同时,每个员工也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循安全操作流程,确保安全意识贯穿工作始终。
第四,综合管理。
安全生产需要综合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
除了上述提到的预防、全员参与和责任明确外,还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及时纠正和改进不安全的工作方法和环境。
此外,还需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综合管理能够使企业做到全面、系统地防控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法规,企业和员工都必须遵守。
法律法规的遵守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和员工的法律责任。
只有时刻遵守法律法规,才能够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和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V1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V1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而采取的技术、管理和法律手段的综合应用。
下面就关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做以下简单介绍。
一、安全生产的基本内涵安全生产是保障个人和社会安全的基础,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俗地讲,安全生产是集合的多种保障措施以及各种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有序协调来保证生产运作及其相关活动的安全。
二、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是“预防第一、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公开透明”。
预防第一,严把安全生产基本红线,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实现技术、管理、法制、文化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加强各种资源的充分协调,形成保障措施之间的密切联系;整体推进,利用市场、责任、权力等机制,构建党政主体、企业主体、社会主体共同推进的安全生产格局;公开透明,推动信息透明,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科学素质。
三、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安全生产环境、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四个方面构成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
安全生产环境要素包括了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设施等一切与人们的工作有关的环境设施;安全生产设施要素包括了火灾防范、电气安全、机器安全、危险源处置等安全设施的管理维护;安全生产管理要素包括了安全生产政策、规章制度、责任制、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要素包括了安全防护技术、危险源防控技术、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四、安全生产的基本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一个管理技术体系,包含设施、技术、教育等多重手段,也关涉到管理、法制、市场等方面。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应该由企业主管部门、工会、职工代表、监管部门等共同构成。
企业主管部门应承担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对相关人员违法违规的行为和安全事故负有最大责任。
总之,安全生产是我们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要让安全生产成为我们常态,永续不断。
安全生产中安全的定义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中安全的定义1、安全生产的正确定义?安全生产概念及重要意义安全生产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一、安全生产概念安全,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比如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道路交通中的人身和车辆安全等等。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
简言之就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工作。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可见,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
2、安全生产法定义是指什么?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中的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管理(1)定义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2)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包括文件和记录。
文件主要有:安全手册、文件管理、安全法规管理、安全目标与绩效、安全投入管理、设备制度、危险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职业防护管理、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安全隐患与整改、安全培训等。
安全记录是上述管理过程产生的记录表,如安全整改报告单,安全责任制、安全会议纪要等。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
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经长期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实践证明的成功制度与措施。
这一制度与措施最早见于国务院1963年3月3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即《五项规定》)。
《五项规定》中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各自在生产过程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必须加以明确的规定。
《五项规定》还要求: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劳动保护的法令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即“五同时”制度);企业单位中的生产、技术、设计、供销、运输、财务等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在各自的企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企业单位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劳动保护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工作;企业单位各生产小组都应设置不脱产的安全生产管理员;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操作制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制度,《安全生产法》把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呼经十七条第一款作了明确规定,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其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厂长、经理是法人代表,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有关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必须在自己的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职工必须遵守以岗位现任制为主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不违章作业,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
国务院196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生产工作的几项规定》要求企业劳动保护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并明确规定:企业领导(厂长、经理)对本单位构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或总的责任),在管理生产的同时要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978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规定:一个企业发生伤亡事故,首先要追查厂长的责任,不能姑息迁就。
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采取的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常常不是哪一个职能部门就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和车间相互配合,因此,没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全面负责,这些措施就难于实现。
实践证明,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增加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职工的责任感和调动他们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由各个行政部门、采区、车间、班组(工段)和个人组成,各自具有本职任务或生产任务。
而安全不是离开生产而独立存在的,是贯穿于生产整个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的。
只有从上到下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安全工作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各类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无机可乘,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因此,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在实行中、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安全工作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并与奖惩制度紧密结合,使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工作得到了加强,这种做法是将生产安全所要达到的目标事先制定,并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各班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达到以这个目标,在奖金或其他方面要给予奖励;若完不成目标,要扣罚奖金或给予其他处罚。
在实行时,通常考虑了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即,权力大,所应承担的责任就重,因此在奖惩方面也要重奖、重罚,就象国务院领导所讲的那样做到有权就要负责,责权统一。
三、风险(1)定义: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2)风险的特性①风险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
从总体上看,有些风险是必然要发生的,但何时发生确是不确定性的。
例如,生命风险中,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这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何时死亡,在其健康时却是不可能确定的。
②风险的客观性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因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都由事物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由超过人们主观意识所存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③其他风险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
(3)风险频率与风险程度风险频率又称损失频率,是指一定数量的标的,在确定的时间内发生事故的次数。
风险程度又称损失程度,是指每发生一次事故导致标的的毁损状况,即毁损价值占被毁损标的全部价值的百分比。
现实生活中二者的关系是:一般是反比,风险频率很高,但风险程度不大;风险频率不高,但风险程度很大。
(4)风险的构成要素①风险因素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
根据性质不同,风险因素可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A)物质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
(故意)C)心理风险因素。
(过失、疏忽、无意)②风险事故风险事故是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就某一事件来说,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成为风险因素。
举例:A)下冰雹路滑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
B)冰雹直接击伤行人③损失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通常我们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导致的财产本身损失和人身伤害,这类损失又称为实质损失;间接损失则是指由直接损失引起的其他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
在风险管理中,通常将损失分为四类:实质损失、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
④风险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三者的关系为: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上述三者关系为: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
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简写为“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共17个)。
五、安全投入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均视为安全投入。
六、“三违”“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1)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
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2)违章作业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
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