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篇教学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教学思路语篇分析下的写作教学设计(以人教版选必一Unit2为例)
选择几个典型的语篇分析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语篇分析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写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语篇分析提高写作水平。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语篇分析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 观看英语电影或电视剧,学习英语口语和听力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电影中的对话和场景来提高写作能力。
- 练习写作,如写日记、短文、故事等,以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 参加英语写作比赛或活动,如英语作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自信心。
课堂
1. 课堂提问: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语篇分析和写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我会提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如“你们能解释一下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吗?”、“你们认为语篇分析对写作有什么帮助?”等。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他们对语篇分析和写作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理解。
- 语篇功能分析: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了解文章的交际功能和目的,如说明、解释、论证等。
- 语篇逻辑关系分析:通过分析文章中的逻辑关系,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推理过程,如因果、对比、递进等。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教授了语篇分析下的写作教学,通过讲解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写作的关系以及语篇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篇分析在写作中的应用。通过课堂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同时,我还认真批改和点评了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Welcome Unit Period 7高中英语单元语篇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to become an engineer
to start his own IT company
Step2 Reading for writing Activity 3 Reading comprehension
4. Learning about new words and a sentence pattern. 1) curious adj. 好奇的;未知欲强的
3.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hen fill in the form using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profiles.
Name age & grade school personality favourite subject learning style hobbies plans & dreams
active and curious looks good, thinks fast, and plays hard
physics
computer science
Step2 Reading for writing Activity 3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hen fill in the form using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profiles.
I was curious to find out what she had said. 我真想弄清楚她说了些什么。
It was curious that she didn’t tell anyone.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很反常。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整体阅读指导
供教师使用2018.2高中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但由于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习惯的影响,高中的英语阅读还存在分段阅读和缺乏整体阅读指导的问题。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老师的指导方法上都还存在许多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英语阅读的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效果。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分析1.1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分段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多数的同学在进行英语阅读时,习惯和方法基本还停留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分段阅读,对整篇阅读缺乏整体目标和计划,无法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的阅读学习目标以及具体的阅读计划。
在传统的阅读习惯和初中长期的英语阅读模式中,英语阅读一般都是采用片断阅读的方法,但对于高中英语来说,需要把片段阅读和整篇阅读结合起来,还要更重视整篇阅读方法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因为高中的英语教学更重视在阅读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情感的体验。
因此。
转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和方法,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1.2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指导缺乏整体观念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是新的高考要求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形式。
但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片段阅读,把阅读的任务放在对英语单词的熟悉和记忆上。
英语学习中注重单词的学习和记忆,已经成英语教学的重点。
新课程实施后,英语教学的阅读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内容情感的体验和理解,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可我们老师和学生还一直停留在字词阅读而忽视了对文章内容、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和体现,对文章阅读还缺乏整体观念,导致在高考中出现只会读,不能读懂的现象。
英语单词为重点的英语阅读模式大大的制约了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的效率。
2.语篇阅读在阅读教学的中的教学意义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要学生不仅理解课文,还要学会分析课文,学会运用课文的内容、观点去分析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去掌握英语单词,更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的要求。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ontents目录01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现状03对策与建议04教学实践案例分析05结论与展望02问题产生的原因01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现状学生对语篇阅读重视不足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认为阅读枯燥乏味学生缺乏阅读技巧,难以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学生缺乏阅读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缺乏阅读时间,无法保证足够的阅读时间进行练习教师教学方法单一01020304教师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视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缺乏对语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指导教师忽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缺乏对语篇阅读评价和反馈的有效手段教材内容陈旧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忽视阅读技巧和策略的培养0102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03教材内容过于强调标准化答案,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思考04缺乏文化背景知识01020304学生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文化差异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影响阅读理解能力02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词汇量不足学习时间不足: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其他学科,导致英语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导致词汇记忆效果不佳缺乏兴趣和动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词汇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过于注重语法和句型教学,忽视词汇教学,导致学生词汇量不足学生语法知识薄弱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阅读理解语法知识运用不熟练,影响阅读速度和准确性语法知识掌握不全面,影响阅读深度和广度缺乏系统的语法学习,导致阅读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学生阅读习惯不良A B C D缺乏阅读兴趣: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导致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方法不当: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效率低下缺乏阅读时间:由于学业压力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缺乏阅读环境:家庭和学校没有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导致学生阅读习惯难以养成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对语篇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观念教师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视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0102教师缺乏对语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03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难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0403对策与建议提高学生词汇量1245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词根词缀法、联想记忆法等制定合理的词汇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使用词汇卡片、词汇软件等辅助工具定期进行词汇测试,以检查学习效果增加课外阅读,提高词汇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学生语法知识语法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和系统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练习、讨论等0102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语法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0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语法意识和学习能力0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标提供阅读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文章、小说、诗歌等0102指导阅读方法: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跳读等03鼓励阅读实践: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提高阅读能力04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和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篇教学通过对语言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进行训练,
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他们具备更加扎实的语言能力和更加敏捷的思维
能力。
一、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的分
析和理解,掌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思维脉络。
通过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语篇,学生可以
逐渐培养起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和结构,从而更好地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这种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在平
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和理顺思维。
语篇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
言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语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多种
一些语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语篇教学在提升思维品质上的作用,
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的主题与主题意义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的主题与主题意义
高中英语教学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篇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篇教学中,主题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的核心,也是学习的重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首先,主题应该有吸引力。
主题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尽量满足学生
的需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另外,主题应该有一定的认知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话、描述、讨论等活动,加深对特定主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此外,主题也应该有实际意义,即能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话题,以引导学生学习实际语言技能,比如情景对话、写作等。
最后,主题应该有可操作性,可以让学生学习、探索和实践,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的主题选择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话题,学习实际的语言技能,实现
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操作性,最终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及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及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实施以来,英语学科在高考考试中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和交际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只有在语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为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注重语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阅读教学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阅读能力在英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意义的教学。
教师总是将一段完整的阅读材料分割开来,逐字逐句地翻译和讲解,把一堂课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字、词、句的分析和语法讲解上,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阅读材料的总体结构,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上下工夫。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体裁十分丰富,其中以记叙体和论证体为主。
在学习Reading 板块内容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思想,分析层次脉络,挖掘深层内涵,总结写作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在语篇理解和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阅读不仅是一种接受性技能,而且是读者与作者的信息交流,是一种积极的交际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体和内涵,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习惯。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重视语篇水平上的阅读教学所谓整体性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一定的教学策略呈现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形成知识整体系统,并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去分析各知识点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语篇理解和整体阅读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篇教学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篇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性 。如 果语 篇 是 衔接 的 , 篇 就 是 连 贯 的 。 接 是 语 篇 的 ~ 种 特 语 衔
征 , 贯 是 对 语 篇 进 行 评 价 的 一 个 方 面 , 过 引 导学 生正 确运 用 连 通
衔 接 构 成 的某 种 语 义 关 系 ,可 以使 学 生 从 更 深 层 次 上 了解 文 章 各 部 分 与 整 体 的关 系 , 好 地 把 握 作 者 的 意 图 , 解 文 章 。 更 理
下 面 我 以人 教 版 新 课 标 Mo ue2, nt1 R a ig“ n sac dl U i , edn I erh
章 的标 题 就 可 以猜 测 文 章 可 能 是 介 绍 加 拿 大 的 一 篇 游 记 。
三 、 重 段 落 内部 的 结 构 和 层 次 , 住 段 落 的 中 注 抓
At bo t30 m nJ l 8 1 7 a u :0a o uy2 ,9 6
At : 2 a o u y 2 , 9 6 4 m n J l 8 1 7 3 On t e a t r oo fJ l 8 1 6 fe n no u y 2 ,97 h
河 北 省 东 北 部 唐 山市 的 大 地 震 , 文 共 四段 , 一 段 : 震 前 ; 全 第 地 第 二 段 : 震 的 发 生 ; 三 段 : 后 ; 四段 : 解 放 军 的救 援 和 全 地 第 震 第 在 国 各 地 的 支援 帮助 下 , 市 的复 苏 。时 间 线 索 较 详 细 , 个 时 间 城 每 点 都 反 映 了地 震 前 后 的 事件 , 以根 据 时 间线 索 进 行 如 下 设 计 : 可
活 用 。总 而 言 之 ,在 阅读 中帮 助 学 生扩 大 词 汇 量 ,进 行 语 法 学
聚焦“读、品、思”,在语篇教学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以译林版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_3_Readi
聚焦“读、品、思”,在语篇教学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以译林版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 3 Reading板块为例摘 要:语篇教学是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落实课程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3 Reading板块“The Internet: a world without frontiers”,为例,在包括“读语篇要义、读细节信息”“品语篇知识、品作者态度”“思标题意义、思现实意义”三个环节的语篇教学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助力学生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转化,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篇教学;英语学习活动观作者简介:刘献瑶(1983.03-),女,江苏苏州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篇是英语课程内容的要素之一,以下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在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中,语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
因此,语篇教学是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
然而,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仍存在聚焦文本表层信息的处理,忽视对主题意义的解读、对文体结构的把握以及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等问题。
基于此,《新课标》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它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本文中,笔者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3 Reading板块的语篇教学为例,在读、品、思三类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语篇学习活动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助力学生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转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语篇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观点 ,以及作者的写作态 l 的教学方式。 度, 以语篇为单位来分析文章的内容, 故事情节发 l 如:
展 , 物性格 , 人 作者论证过程 中体现的思维规律 、 思维 :
对于课 文的理解应该具有两个层次 : 表层理解和
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特定信息 , 确定 、 概括文章的中 J 深层理解。结合这两个层次,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应
心内容 、 作者的写作意图、 风格和特点; 最后发动学生 l 布置预习的任务 , 提出明确的要求 , 设计合适的问题
对文 章内容进行评价 。 中学英语教师若能了解到这 方 来考查学生对课文表层理解 的掌握程度。 问题大多 以
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 分析为之服务 的写 I 语篇理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 以抛砖引玉 。 借
作技 巧 , 在教学 活动 中使学生 对文章进行研读 , 对其 I 这篇课文 的作者从第一人 称“ 的视角来对 他 我”
识和能力。
内容了如指掌, 最终将文章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 l 的工作进行阐述。根据语篇教学的要求, 在讲授这一 l 篇课文时, 教师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词汇、 句式、 语
语篇 。语篇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 因而 日益 凸显 出来, 教学中 , 很多英语教师忙于讲授单词 、 句式的用法 , 而
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研究。 本文拟就语篇理论结合实 I 忽略了“ 语篇” 的讲解 , 也就是说 , 他们重视语言规则
际教学进行分析, 并提出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进 l 的讲解 , 而忽略了文化规则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已
基于语篇解读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语篇解读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文/齐书灵能力,语篇为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语境,学生在这一语境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理解主题意义,学会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承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活动中,语篇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形成学习策略提供素材。
因此,教师研读和分析语篇,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语篇的丰富内涵,围绕主题意义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意识形成、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学习策略的运用,逐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语篇解读所涉及的概念界定1.主题语境角度。
在语篇中,主题是作者通过语篇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着力表达的基本思想,贯穿于语篇始末,体现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
作者在生成语篇时,往往围绕着一个或显或隐的主题进行建构,以主题为轴心层层展开、铺排,或叙或议或兼而有之,将思想诉之于语言进行编码。
因而,语篇内部自始至终自然形成一种一气贯通的潜在的主题倾向性。
2.文体角度。
语篇是通过特定的文本形式来呈现主题和内容的。
语篇解读就是以文本主题为基础,探析语篇的文体结构和文本特征,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以及作者是怎样通过特定的文体形式呈现主题意义的。
从文体角度看,阅读语篇一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每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文体结构和文体特征。
说明文用来探讨各种问题,主要涉及的是过程和关系:如何使用、如何变化、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后果、其性质和意义;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让人信服,让读者同意自己的观一、引言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语言输入渠道,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打开通往未来的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
学生可以运用它们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策略,拓宽视野,了解世界,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从而丰富其精神世界。
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把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和其他语言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意义
高中英语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意义
多模态语篇是指同时使用多种语言模态(语音、视觉、语言文字、手势等)进行交流的语言形式。
高中英语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并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 培养多元智能: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可以通过语音、视觉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帮助他们开发多元智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增强学习效果: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可以在视觉上通过图表、图片等方式呈现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通过语音、语言文字等方式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拓宽思维视野: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背景素材,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生活方式等,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
4. 培养合作能力: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可以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通过写作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总之,高中英语多模态语篇单元教学具有很多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语篇教学的特点、作用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语篇教学的特点语篇教学是指通过对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运用语言,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
语篇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语篇教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通过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强调语境和文化背景语篇教学注重语言所处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语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提倡学生主体性语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理解文本,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篇教学通过真实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理解长段的话语,并能从中准确获取信息和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篇教学强调语境和文化背景,通过真实的语境和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地道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篇教学通过分析和理解论述性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整合材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5.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篇教学注重语境和文化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三、语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学策略1.创设多样化的语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语境、文本语境和学生生活语境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英语人教版阅读语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人教版阅读语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Contents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二、教学目标:Knowledge Goal1. 让学生对文章所叙述的主题即Alexander Hamilton故事有所了解2. 让学生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汇及短语:pioneer hegemony epoch dilemma executive三、教学重点:学习新知识点:pioneer hegemony epoch dilemma executive四、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up1. Ask 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Do you know Alexander Hamilton?2) Do you know why he is famous?Step 2 Pre-reading1. Tell Ss they are going to read an article about Alexander Hamilton.2. Show a video or pictures about Alexander Hamilton.Step 3 While-reading1. Ask Ss to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did Alexander Hamilton do?2) What were his accomplishments?2. Ask Ss to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did Alexander Hamilton plan to do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hegemony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ver the states ?2) Why was Alexander Hamilton considered a pioneering figure in his epoch?3) What was Alexander Hamilton's greatest dilemma?4) What role did Alexander Hamilton play as an executive in George Washington's cabinet?Step 4 Post-reading1. Ask Ss to talk about Alexander Hamilton in groups.2. Ask different groups to report the main points of their discussion.3. Give the class a summary about Alexander Hamilton.。
高中英语阅读语篇Space the Final Frontie教学设计
阅读语篇教学设计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主题语境:太空探索语篇类型:说明性科普文授课时长:一课时(40分钟)文本分析本文以时间线为轴,介绍人类开展太空探索的历史进程以及取得的主要成就,点明太空探索的伟大意义,弘扬“人类的一切进步正是源于对未知的不懈探索”的进取精神。
本文共五个段落,结构清晰。
文本首段始于两个问题,阐明人类探索宇宙的初衷:一是探索宇宙的秘密,二是寻找新的资源。
第二段从国际视角出发,概括人类在太空探索早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
第三段简述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遭遇的危险挑战及科学家继续探索的决心。
第四段聚焦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第五段展望未来,再次点明太空探索的意义及目的。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英语基础一般,词汇量较小,但学习态度较认真,学习热情高。
学生已基本具备在阅读中获取、处理细节信息的能力,部分学生能用英语简单表达自己观点。
多数学生运用英语分析论证观点和批判评价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
学生对太空探索有一定程度了解,对国内外取得的成就和具体研究内容了解不全面,对科学精神缺乏深层理解。
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了解文本的文体特征,分析关键句和关键信息,辨识段落主题句,提炼段落主题大意,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
2.通过阅读和探讨,学习太空探索的历史和发展,了解太空探索的风险和意义。
3.通过探讨分析及综合回顾,再次解读标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引导他们把握语篇的逻辑层次;启发学生解读作者的态度以及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而简练地归纳段落大意;引导学生思考太空探索的意义,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学案、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Activity 1 Lead in1.T plays a short video about Shenzhou 12.2.Q: When you are looking up at the stars/universe, are you curious about the unknown universe? Are you feel lonely and down?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引出主题,激活学生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读写语篇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教学设计
读写语篇教学设计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主题语境:节日与庆典语篇类型:说明文授课时长:一课时(40分钟)文本分析本课是一篇介绍春节习俗和庆祝方式的文章。
该文介绍了春节的意义、春节前的习俗和春节过程中的典型节日活动。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
重点词汇、句型主要涉及春节习俗的表达,如decorate house with red couplets, give children lucky money in red envelopes, pay visits to relatives, enjoy loud and colorful fireworks等。
本文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能从文章中汲取春节习俗、意义的相关英文表述,向他人介绍中国这一重要传统节日。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态度较认真,学习热情高。
学生已基本具备在阅读中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部分学生能用英语自信表达想法。
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都比较熟悉,但对相关英语表述掌握不够。
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获取梳理文中有关春节意义、习俗和庆祝活动的相关语言表达;2.归纳学习文中的重点语言结构(连接词和重点句型),并运用到写作中;3.能够完成回信,介绍春节的寓意和传统活动并邀请对方来中国欢度春节;4.树立文化自信,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思想上、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准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写一篇回信,介绍春节意义和习俗;启发学生在写作中自觉运用本文中的重点语言结构。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春节的了解;积累意义、习俗和节日活动相关语言表达,能够流利用英文介绍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学案、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Lead in1.T plays a short video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2.T shows an assignment: Suppose you are Lihua, your American friend Mik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You need to write a letter of reply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points: the meaning of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activities and inviting him to China to experience the festival.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引出主题,激活学生背景知识。
基于三维语法理论的高中英语语篇语法教学——以现在进行时表将来为例
基于三维语法理论的高中英语语篇语法教学——以现在进行时表将来为例一、引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语法教学始终是语言习得研究和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焦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强调语法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学习语法是在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
这体现的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三维语法理论”。
但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些差距,尤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为例。
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法形式、意义上侧重过多;语法教学活动形式单调;语法教学方法陈旧。
针对以上不足,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探究基于三维语法理论和语篇的语法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核心概念界定(一)三维语法理论“三维语法理论”由语言学研究者Larsen-Freeman (2005)提出,即“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语法框架。
形式指语言形态和变化规则,包括语音,符号,句法模型等;意义是词汇、词组和语法在非语境化中的意义,包括词义、句义和语法意义;使用是特定的语法在某种现实情景的运用。
这三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Larsen-Freeman(2005)认为语法是一套动态的系统,也是构建意义和实现语言交际功能而采用的形式。
从这个层面来看,语法是一种工具,为实现最终的语言交际功能服务。
同时,Larsen-Freeman(2005)在这一系统中提出三个方面总有一个最难学且最费力,对不同的语法学习者而言,他们学习的侧重点理应不同。
也就是说,教师应考虑学习者的母语和文化背景,根据其现有的语法水平、语法知识的难易程度,因材施教,在三者中有所侧重。
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者来说,应首先弄清楚语法结构和规则,通过一定的机械操练来学习语法知识,再进行有意义操练以巩固语法意义,最后能在真实的语境中正确且合适地使用该语法知识。
Larsen-Freeman所提出的三维语法理论(2005)对于如今的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高中英语教师资格面试真题1-语篇教学
真题1:语篇教学试讲内容:Every year, approximately 1.6 billion tons of soil flows into the Yellow River," China's second longest river. The soil contains materials to keep the natural balance of the area. Over time, a lot of soil has been removed. 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erosion of the land along the river. In some areas in Shanxi Province, this has almost all the land, and has forced many local farmers to move to other places.基本要求:(1)朗读所给段落。
(2)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3)针对所给段落的内容,设计分析说明文结构的语篇教学活动。
(4)用英文试讲。
(5)试讲时间: 10分钟教案Teaching aims:Knowledge aims: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key information of this passage.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n expository.Ability aim:Students will improve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and their reading strategies.Emotion aim: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 awareness of ownership and care about our environment.Teaching key point: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 the structure and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ir reading skills.Teaching Procedure:Step 1: Lead-in1. Greetings2.Play a video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and nowadays. Students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asons.Step 2: Pre-readingShow the picture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students have a free talk about it. Then make predictions about the reading material.Step3: While—readingActivity 1 Skimming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try to tell the main idea.Activity 2 ScanningStudents read again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s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Yellow River?Why do many locals have to move?Activity 3 Intensive readingStudents discus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and the teacher explains.Step 4: Post-readingStudents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the Yellow River. Then some representatives will give a report about the solutions.Step 5: SummaryStudents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dayStep 6: HomeworkStudents will surf the Internet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share next time. Blackboard:试讲稿Step 1: Lead-in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Fine, not bad, great! You are pretty good. I'm fine, too. Thank you for asking.Boys and girls, before the class, let's enjoy a video and think about two questions: Q1 : What is the video about Q2: Can you see some difference? Are you clear? Ok, great. Let's start here. Ok, the video is over. Have you got the answers? They are so easy for you, yes? Lily said the video is about the environment. So is it good or bad? I agree with you, the boy said: In the past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was very good. N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ople's needs, our living environment is being destroyed bit by bit. So we should tr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right?Step 2: Pre-readingNow I w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What can you see? Can you see a river? Do you know the name? Bingo, this is Yellow River.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t? Now you can work in groups to have a free talk about it. You can see what you know 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know the most information. I see you have a heated discussion. It seems that you know a lot about it, why not show it? Group one knows that The Yellow River is located in northern China,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Group two?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main birthpla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ch is called the "Mother River" in Chinese. Great! You really know a lot. So can you try to guess what the reading material may talk about? I heard that it may 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Yellow River. wonderful! We'll see whether you're right or not in the following part.Step3: While--readingActivity 1 SkimmingNow let's take out our paper. There is a reading passage on it. And I would like you to skim it quickly and try to catch the main idea of it. You don't need to read every word carefully. You just skim it and focus on some key words, then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it. Clear? Good, let's start here. Have you caught the main idea? It's very easy, right? You can answer me together. The passage tell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soil flowing into the Yellow River. Wonderful!Activity 2 ScanningNow, another task: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my questions below. This time, I will readthe passage for you. Please listen to me carefully. Here comes my question:What's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Yellow River?Why do many locals have to move?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have you caught the information? Luby, the first question, he said so many tons of soil flows into the Yellow River, which caused many problems. So there is the second question: Why do many locals have to move? Right! A lot of soil has almost all the land so they have to move. We can see this has affected people's life.Activity 3 Intensive readingSo after learning about the material, can you see the structure of it? What is the logical reason of it? This type of writing is called expository writing. Let's see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t takes explanation as the main form of expression, and uses concise language to explain things and clarify reasons. Can you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more? Bingo, I see you. First,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is proposed. Second,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is explained. Third, summarize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Do you agree? Great!Step 4: Post-readingNow, Let's do a group discussion and make a report. Four students in one group. Try to discuss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the Yellow River. Then each group chooses one representative to make a report. Time is up Have you thought out some considerate ways? Share with us. Ok, group one. Carol is the reporter. Ok, come in to the front and show us your ideas. Sounds that your suggestions are so reasonable.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Come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 How about group two? Who is your reporter? Oh, Mike, you please. Come on, be brave, don't be shy. Come to the front and share with us, OK?Good, I heard so many considerable methods.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too. Come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 Group 3 and group 4. Great, you are so creative and considerate. You are all helpers. And I hope that all the solutions you provide can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Step 5: SummaryAt last, let's review what we learned in this class. We learned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like skimming and scanning in reading, yes? Besides, we work together to find out some good ways for u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e all did good job in this class. Well done!Step 6: HomeworkWell, after class, I'd like you to surf the Internet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share next time. OK, great! That's all for today's class. Goodbye, see you next class.答辩:1.What is your idea about the activities in pre-reading part?The activities in pre-reading are the predictions of the passage. There ar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ies and the passage. These activities will help learners set up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broa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also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interests.2.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his lesson?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are that students can get familiar with the words under the context and understand the text with some words they are not familiar with. In order to solve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 combine individual study with group work. Through teacher's explaining and giving example, students can know the words better. At last let them make their own sentences to consolid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03年11月8日目录1、《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开题报告 32、注重语篇教学,发展学生能力----《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7 3、有关语篇教学的论文1)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探讨16 2)语篇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20 3)注重语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27 4、教案1)Chapter Three, Oxford English S2A 32 2)Lesson 18, Unit5, SEFC1A 34 3)Sample articles of MNET 38 4)Lesson 33, Unit 9, SEFC 2A 415、获奖证书6、专家鉴定证书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 课题的提出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能使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也就是说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和用英语来理解别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调整教学目的,以话语训练为基础,突出基于信息获取的阅读(information-based reading)为语篇教学的主要目的。
2.现状长期以来,英语教师始终没能,也不敢摆脱升学的指挥棒,热衷于“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埋头笔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只注重字、词、句的分析和语法讲解,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偏低,使用英语的能力差,许多学生只粗略懂一点语法,能辨认一些单词,听、说、读、写能力低下。
这一现象极不利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开展,极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听不懂、看不懂、写不出、讲不出的畸形英语。
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能改变学生被动地听的教学形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听、说等语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英语学习更具有实用性,能改变“哑吧”英语的现状。
二.对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主要内容的思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主要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我们认为是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一部分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师可侧重进行学法指导;这样“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只有在语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发展学生的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英语学科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之所在。
因此,我们主张在英语课堂上构建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
以往的这种以词、句子为核心的外语教学,如果用在外语学习初始阶段也许是有一定作用。
但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些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
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只有语篇教学,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高级中学英语(必修)教科书,每单元共4课,其中第一课为对话课,第二、三课为阅读课文和语法、词汇等语言项目,第四课为听力和写作。
我们认为语篇教学的思想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对于对话课和阅读课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模式:a. 导入(呈现)b.速读c.精读d.理解e.复述(表演)f.讨论g.巩固等七步。
1.导入(呈现)(Presentation):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
2.速读(Fast-Reading):通过速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问题。
3.精读(Intensive-Reading):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
4.理解(Comprehension):通过作记录(Note-making)、问答(Question & Answers)、找中心(topic sentence)、关键词(key words)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5.复述(表演)(Retelling\Acting):通过复述或表演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语言的应用能力。
6.讨论(Discussion):通过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来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发表学生自己的观点,实现知识向能力迁移的目的。
7.巩固(Consolidation):巩固本课的内容,加深记忆。
三.语篇教学构建的策略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教学媒体相继投入使用,校园网,多媒体实验,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VCD,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保证了英语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充足性,为在课堂中开展语篇教学提供保证,因此在每一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来展示语篇功能,从中心句(Topic sentence)到关键词(Key words);从语篇标记(Discourse mark er s)到篇章结构(Discourse structure);从中心话题到与此有关的深层次的思考,在整个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依托所创设的情景,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注重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具体说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中的语言难点的分析和训练,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外部世界知识。
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四.开展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的有利因素1. 桐乡市教委一直提倡科研兴教,重视教育科研,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市教委专门设有教科所,各中学均有教科室,各级领导很重视教育科研,能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对课题的实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而本校又是浙江省教育科研的先进单位。
2. 本市各重点中学大多建成了校园网,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三机一幕,以及多个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为该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 本课题的负责人庄志琳是桐乡市高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自毕业以来一直在中学工作,教学、教研工作成绩斐然。
葛炳芳则为桐乡市教委中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教研员工作的本身条件有利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使课题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 庄志琳于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本科),是桐乡市高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年级组长、桐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葛炳芳为中学高级教师,1985年毕业于湖州师专外语专业,199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在中学和教研室工作16年,系嘉兴市级“高质量、高效益”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嘉兴市级首批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两位负责人均已在国内外发表过多篇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论文,均主编过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论著,并已完成桐乡市级的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多个,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两位负责人均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网建立了工作网站(/; /),开展中学英语教学与科研,颇有影响。
5. 本校的高中学生都是从各初中精选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为在课堂上进行语篇教学提供了保障。
五. 研究手段:实验法为主,辅以问卷法、观察法、文献法。
六. 研究阶段安排及预期目标:实验时间:2001年6月~ 2003年9月分三个阶段。
1. 准备阶段:2001年6月~ 2001年9月a. 收集资料,制定实验方案b. 落实组织分工c. 资料准备d. 理论学习和信息交流2 实施阶段:2001年10月~ 2003年2月a. 规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以本课题确定几个小组为单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实施各组计划;b. 讨论课堂设计思路和方案c. 设计问卷,确立调查对象、方法、反馈教学效果d. 每3--4个月各小组写一个阶段小结,讨论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作必要的修订;讨论并改进课堂设计e. 座谈会反馈教学效果f. 不定期外出听课,访问专家学者g. 每5-6个月课题组负责人写一个课题阶段报告,随时协调并指导、主持各小组开展工作、调整计划、解决问题。
3 总结阶段:2003年3月~ 2003年9月a. 形成材料分析b. 总结各阶段成果c. 写出结题报告七. 成果形式实验总报告、阶段报告、小组报告、课堂教育实录、定量分析数据等。
八. 课题经费20000元。
申报人:庄志琳、葛炳芳2001年2月8日注重语篇教学,发展学生能力----《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庄志琳314500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于1995年兴建,李鹏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著名书画家钱君匋先生题写校训,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先生题写校风。
1996年学校被浙江省教委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法指导,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97年、98年、2000年中有三名同学分获浙江省高考文、理科第一名;2001年被国家基础教育委员会外语分会列为外语基础教学实验学校。
桐高外语组是一个具有很强实力的学科教研组。
建校以来,在每次高考中外语学科成绩一直都名列嘉兴市前茅、浙江省前列。
该组共有20名成员,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55%,其中有嘉兴市外语学科带头人2名、桐乡市外语学科带头人4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2001年我们正式申报了《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的课题,并由国家基础教育委员会外语分会正式立项。
二年来,我们一直从事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现已基本完成,总结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长期以来,英语教师始终没能,也不敢摆脱升学的指挥棒,热衷于“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埋头笔记”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字、词、句的分析和语法讲解,只注意语言本身的结构,认为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