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3.1.2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3.1.2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精神,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理解二分法的步骤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转化思想,在应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思想和“逐步逼近”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掌握用二分法求给定方程的近似解三.教学难点二分法的概念,精确度的概念,二分法实施步骤中的算法思想四.教学准备(前置作业)五.教学过程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同理可得 , , , 。
因为|1.296875-1.375|<0.1,所以,所求的方程的近似解为x=1.3。
例5、判断方程 在区间[1,1.5]内有无实数解;如果有,求出一个近似解(精确到0.1)。
解:设函数 ,因为f(1)=-1<0,f(1.5)=0.875>0,且函数 的图像是连续的的曲线,所以方程 在区间[1,1.5]有实数解。取区间(1,1.5)的中点 用计算器可算得f(1.25)=-0.30<0。因为f(1.25)f(1.5)<0,所以 。再取 的中点 用计算器可算得f(1.375) 0.22>0。因为f(1.25)f(1.375)<0,所以 。同理,可得 , 。由于|1.34375-1.3125|<0.1,此时区间 的两个端点精确到0.1的近似值都是1.3,所以方程 在区间[1,1.5]精确到0.1的近似解约为1.3。
例3:若函数f(x)=x2+(k-2)x+2k-1=0的两个零点中,一个在0和1之间,另一个在1和2之间,求k的取值范围.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
解:如图所示,函数f(x)=x2+(k-2)x+2k-1的图象开口向上,零点x1∈(0,1),x2∈(1,2).
结合图象得 即
解得 <k< ,即k的取值范围是( , ).
三、典例精讲
例2:(课本90页)(略)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存在零点,如果存在,请求出.
(1(x)=x3+1;(4)f(x)= .
分析:可通过解方程求得函数的零点.
解:(1)因为f(x)=-8x2+7x+1=-(8x+1)(x-1),
点评:对于二次函数零点的分布问题,画出图象后,根据二次函数相应特征列不等式(组)求解.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分析教材与学情本节课是新课标教材中新增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函数及其图象,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它既是本册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对函数知识的拓展,同时既体现了函数在解方程中的重要应用,又为高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二分法的算法思想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的时候可能会对二分法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对精确度的理解会有困难;另外数值计算较为复杂,对获得给定精确度的近似解增加了难度。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理解了函数图象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为理解函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符号提供了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二分法,并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步骤中渗透算法思想,为学生继续学习算法内容埋下伏笔。

同时本节内容也能令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设计思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函数零点性质的应用,它蕴含了数值逼近的思想、算法思想(必修3)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教材有目的、有意识地将算法思想渗透在此,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算法、逼近等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和培养理性思维中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理出本节课的教学流程:1运用逼近思想逐步缩小区间,最后找出其近似解让学生体会求近似解的完整过程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基本上把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体系,能够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通过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如设计“八枚金币中仅有一枚较轻,给你一台天平,怎样找出那一枚较合理?为什么?”这样的贴近生活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直径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2、难点:对二分法概念的理解,精确度的理解,求方程近似解一般步骤的概括和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如果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杆子.10km长,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子呢.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以学生感觉较简单的问题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再创造的欲望.注意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从二分查找的角度解决问题.[学情预设] 学生独立思考,可能出现的以下解决方法:思路1:直接一个个电线杆去寻找.思路2:通过先找中点,缩小范围,再找剩下来一半的中点.老师从思路2入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图,维修工人首先从中点C.查用随身带的话机向两个端点测试时,发现AC段正常,断定故障在BC段,再到BC段中点D,这次发现BD段正常,可见故障在CD段,再到CD中点E来查.每查一次,可以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减一半,如此查下去,不用几次,就能把故障点锁定在一两根电线杆附近.师:我们可以用一个动态过程来展示一下(展示多媒体课件).在一条线段上找某个特定点,可以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特定点所在的范围(即二分法思想).(二)师生探究,构建新知问题2:假设电话线故障点大概在函数()ln 26f x x x =+-的零点位置,请同学们先猜想它的零点大概是什么?我们如何找出这个零点?1.利用函数性质或借助计算机、计算器画出函数图象,通过具体的函数图象帮助学生理解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如果两个端点的函数值是异号的,那么函数图象就一定与x 轴相交,即方程()0f x =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解(即上节课的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为下面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去体会函数零点的意义,掌握常见函数零点的求法,明确二分法的适用范围.2.我们已经知道,函数()ln 26f x x x =+-在区间(2,3)内有零点,且(2)f <0,(3)f >0.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找出这个零点?合作探究:学生先按四人小组探究.(倡导学生积极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求区间(,)a b 的中点的方法2a b x +=.合作探究:(学生2人一组互相配合,一人按计算器,一人记录过程.四人小组中的两组比较缩小零点所在范围的结果.)步骤一:取区间(2,3)的中点2.5,用计算器算得(2.5)0.0840f ≈-<.由(3)f >0,得知(2.5)(3)0f f ⋅<,所以零点在区间(2.5,3)内。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及教案说明(第四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山东杨明)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及教案说明(第四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山东杨明)

课题:§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杨明一、教材背景分析本节内容位于数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共分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了“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第二课时学习了“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学生通过前面两节的学习,对方程的根的存在性以及函数零点和方程的根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掌握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具有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为理解函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符号提供了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也就水到渠成。

本节是第三课时,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它体现了函数的思想以及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为高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二分法的算法思想打下了基础,为数学3中算法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分法体现了数学的逼近思想,对学生以后学习圆周的计算,球的面积体积公式的由来等微积分的知识起了奠基的作用。

因此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二分法的思想,掌握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步骤;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能用计算机辅助求解;会用二分法思想解决其他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分法原理的探索,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理解函数与方程,形成用函数的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2.通过求具体方程近似解介绍二分法并总结其步骤,体现了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利用逼近求解,渗透从有限到无限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在二分法步骤的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四、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数学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分法的原理与步骤,以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分法教案

二分法教案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新人教A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是利用前一节课中的函数的零点和方程的根的关系来才解方程的根,而如何求得函数的零点,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里要求学生懂得二分法的求解的过程,理解二分法求解的原理,更重要的是,为必修3算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时让学生对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逼近的数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同学们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对函数的零点具备基本的认识;而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接触二分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

三、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逼近思想;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2.教学难点:方程近似解所在起始区间的确定,近似解与精确度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一分为二的“逼近”思想问题1:在班级举办的新年晚会上,有一支有100个小彩灯组成的串联彩灯电路突然不亮了,知道只有一个灯泡烧毁,如何迅速找出烧掉的灯炮并换掉,让欢乐的气氛得以继续?(这个问题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情预设] 学生独立思可能的解决方法:思路1:用万用表按顺序一个一个灯泡去测试.思路2:通过先找到中间的灯泡,测试两次,这样就剩下50个灯泡,以此类推不用几次即可找出烧毁的灯泡。

老师从思路2入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图,首先找到中间灯炮的接点A51.用万用表测量A1与A51之间的电阻,如果指针不动,说明电阻无穷大,烧毁的灯光就在A1与A51之间,否则烧毁的灯光就在A52与A101之间,若是在A1至A51之间,再测量A1至A26之间和A26至A51之间,找出烧毁灯泡所在的电路段,以此类推.每查一次,可以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减一半,如此查下去,不用几次,就可以烧毁的灯光.接下来教师现场演示测量过程.在一条线段上找某个特定点,可以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特定点所在的范围(即二分法思想).[设计意图] 从实际问题入手,现场演示用二分法思想查找烧毁的灯泡,通过演示让学生初步体会二分法的算法思想与方法, 说明二分法原理源于现实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二)师生探究,构建新知问题2:现在我把烧毁的灯泡比作函数()ln26=+-的零点,请同学们f x x x先猜想它的零点大概是什么?1.教师引导学生计算)2(f,)3(f的值,以及()ln26=+-在(2,3)是f x x x否有定义。

高中数学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教案

高中数学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教案

课题:§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
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
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教学重点:
重点 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难点 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由二分查找及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求问题引入.
二分法的意义、算法思想及方法步骤.
X 围.
初步应用二分法解
. 二分法为什么可以逼近零点的再分析;
. 追寻阿贝尔和伽罗瓦.。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课目的:1.依据详细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2.认识用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3.经过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领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关系4.培育学生着手操作的能力二、教课要点、难点要点:用二分法求解函数f(x)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难点:为何由︱ a - b︳<即可判断零点的近似值为a( 或 b)?教课过程(一)、复习旧知,创建情形,揭露课题复习发问:什么叫函数的零点?零点的等价性是什么?零点存在性定理是什么?零点观点:关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 的实数 x 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方程 f(x)=0 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假如函数y=f(x)在区间 [a,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停的一条曲线,而且有f(a).f(b)<0, 那么,函数y=f(x)在区间( a,b)内有零点,即存在 c (a,b),使得 f(c)=0,这个 c 也就是方程f(x)=0 的根 .提出问题:一元二次方程能够用公式求根,可是没有公式能够用来求方程㏑x+2x-6=0的根;联系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可否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来求它的根呢?引出课题: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商讨新知经过前方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函数 f(x)= ㏑ x+ 2x- 6 在区间 (2 , 3) 内有零点;进一步的问题是,怎样找到这个零点呢?一个直观的想法是:假如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的减小,那么在必定的精准度的要求下,我们能够获得零点的近似值;为了方便,我们经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渐减小零点所在的范围。

取区间( 2, 3)的中点 2.5 ,用计算器算得f(2.5)≈-0.084,因为f(2.5)×f(3)<0,所以零点在区间( 2.5 , 3)内;再取区间( 2.5 , 3)的中点 2.75 ,用计算器算得f(2.75)≈ 0.512,因为f(2.75)×f(2.5)<0, 所以零点在( 2.5 , 2.75 )内;因为( 2, 3),( 2.5 , 3),( 2.5 ,2.75 )愈来愈小,所以零点所在范围的确愈来愈小了;重复上述步骤,那么零点所在范围会愈来愈小,这样在有限次重复同样的步骤后,在必定的精确度下,将所获得的零点所在区间上随意的一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特别地能够将区间的端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学习目标1.能用二分法求出方程的近似解.2.知道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一种常用方法,体会“逐步逼近”的思想.二、知识梳理1.二分法的定义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二分法的步骤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ε;(2)求区间(a,b)的中点c;(3)计算f(c);①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②若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x0∈(a,c)).③若f(c)·f(b)<0,则令a=c(此时零点x0∈(c,b)).(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2)~(4).三、例题讲解知识点一二分法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图象与x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是()答案 A解析按定义,f(x)在[a,b]上是连续的,且f(a)·f(b)<0,才能不断地把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进而利用二分法求出函数的零点.故结合各图象可得选项B、C、D满足条件,而选项A不满足,在A中,图象经过零点x0时,函数值不变号,因此不能用二分法求解.故选A.规律方法 1.准确理解“二分法”的含义.二分就是平均分成两部分.二分法就是通过不断地将所选区间一分为二,逐步逼近零点的方法,找到零点附近足够小的区间,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用此区间的某个数值近似地表示真正的零点.2.“二分法”与判定函数零点的定义密切相关,只有满足函数图象在零点附近连续且在该零点左右函数值异号才能应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跟踪演练1(1)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为()(2)用二分法求函数f(x)在区间[a,b]内的零点时,需要的条件是()①f(x)在区间[a,b]是连续不断;②f(a)·f(b)<0;③f(a)·f(b)>0;④f(a)·f(b)≥0.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答案(1)B(2)A解析(1)函数图象连续不断,函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异号,这样的函数零点才能使用二分法求解,观察四个函数图象,只有B选项符合.(2)由二分法的意义,知选A.知识点二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例2用二分法求方程2x3+3x-3=0的一个正实数近似解(精确度0.1).解令f(x)=2x3+3x-3,经计算,f(0)=-3<0,f(1)=2>0,f(0)·f(1)<0,所以函数f(x)在(0,1)内存在零点,即方程2x3+3x=3在(0,1)内有解.取(0,1)的中点0.5,经计算f(0.5)<0,又f(1)>0,所以方程2x3+3x-3=0在(0.5,1)内有解.如此继续下去,得到方程的正实数根所在的区间,如表:由于所以方程2x3+3x-3=0的一个精确度为0.1的正实数近似解可取为0.687 5.规律方法 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可用下面的流程图表示:2.求形如f (x )=g (x )的方程的近似解,可以通过移项转化成求F (x )=f (x )-g (x )的近似解问题. 跟踪演练2 用二分法求2x + x =4在[1,2]内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2).参考数据:解 令f (x )f (2)=22+2-4>0.∵|1.375-1.5|∴2x +x =4在(1,2)内的近似解可取为1.375. 四、课堂练习1.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x 3+5的零点可以取的初始区间是( ) A .[-2,1] B .[-1,0] C .[0,1] D .[1,2] 答案 A解析 ∵f (-2)=-3<0,f (1)=6>0,f (-2)·f (1)<0,故可取[-2,1]作为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次计算.2.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已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有一个零点x 0,且f (a )·f (b )<0,用二分法求x 0时,当f ⎝⎛⎭⎫a +b 2=0时,则函数f (x )的零点是( )A .(a ,b )外的点B .x =a +b2C .区间⎝⎛⎭⎫a ,a +b 2或⎝⎛⎭⎫a +b 2,b 内的任意一个实数 D .x =a 或x =b答案 B解析 由二分法的思想,采用二分法得到的零点可能是准确值,也可能是近似值.由f ⎝⎛⎭⎫a +b 2=0,知选B.3.函数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在用二分法求方程f (x )=0在(1,2)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f (1)<0,f (1.5)>0,f (1.25)<0,则方程的解所在区间为( ) A .(1.25,1.5) B .(1,1.25) C .(1.5,2) D .不能确定 答案 A解析 由于f (1.25)·f (1.5)<0,则方程的解所在区间为(1.25,1.5). 4.函数f (x )=log 2x +2x -1的零点必落在区间( ) A.⎝⎛⎭⎫18,14 B.⎝⎛⎭⎫14,12 C.⎝⎛⎭⎫12,1 D .(1,2) 答案 C解析 f ⎝⎛⎭⎫18=-154<0,f ⎝⎛⎭⎫14=-52<0,f ⎝⎛⎭⎫12=-1<0,f (1)=1>0,f (2)=4>0, ∴函数零点落在区间⎝⎛⎭⎫12,1上.5.用二分法求方程x 3-2x -5=0在区间(2,3)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为x 0=2.5,那么下一个有根的区间是________. 答案 (2,2.5)解析 f (2)=23-2×2-5=-1<0,f (2.5)=2.53-2×2.5-5=5.625>0, ∴下一个有根的区间是(2,2.5).五、巩固训练1.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其中零点的个数及可以用二分法求解的个数分别为( )A .4,4B .3,4C .5,4D .4,3 答案 D解析 由图象知函数f (x )与x 轴有4个交点,因此零点个数为4,从左往右数第4个交点两侧不满足f (a )·f (b )<0,因此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而其余3个均可使用二分法求零点. 2.为了求函数f (x )=2x -x 2的一个零点,某同学利用计算器,得到自变量x 和函数值f (x )的部分对应值[f (x )的值精确到0.01]如下表如示:则函数A .(0.6,1.0) B .(1.4,1.8) C .(1.8,2.2) D .(2.6,3.0) 答案 C解析 ∵f (1.8)·f (2.2)=0.24×(-0.25)<0,∴零点在区间(1.8,2.2)上.故选C.3.用二分法研究函数f (x )=x 3+3x -1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计算f (0)<0,f (0.5)>0,可得其中一个零点x 0∈________,第二次应计算________,以上横线上应填的内容为( )A .(0,0.5),f (0.25)B .(0,1),f (0.25)C .(0.5,1),f (0.75)D .(0,0.5),f (0.125) 答案 A解析 二分法要不断地取区间的中点值进行计算.由f (0)<0,f (0.5)>0知x 0∈(0,0.5).再计算0与0.5的中点0.25的函数值,以判断x 0的更准确位置. 4.设方程2x +2x =10的根为β则β属于( ) A .(0,1) B .(1,2) C .(2,3) D .(3,4) 答案 C解析 设f (x )=2x +2x -10,则f (x )在R 上为单调增函数,故只有一个零点.f (0)=-9,f (1)=-6,f (2)=-2,f (3)=4,∴f (2)·f (3)<0.∴β∈(2,3).5.函数y =⎝⎛⎭⎫12x 与函数y =lg x 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精确度0.1)约是( ) A .1.5 B .1.6 C .1.7 D .1.8 答案 D解析 设f (x )=lg x -⎝⎛⎭⎫12x ,经计算f (1)=-12<0,f (2)=lg 2-14>0,所以方程lg x -⎝⎛⎭⎫12x =0在[1,2]内有解.应用二分法逐步缩小方程实数解所在的区间,可知选项D 符合要求. 6.用二分法求方程ln x -2+x =0在区间[1,2]上零点的近似值,先取区间中点c =32,则下一个含根的区间是__________. 答案 ⎝⎛⎭⎫32,2解析 令f (x )=ln x -2+x ,∵f (1)=-1<0,f (2)=ln 2>0,f ⎝⎛⎭⎫32=ln 32-12<0,∴下一个含根的区间是⎝⎛⎭⎫32,2.7.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3x -x -4的一个零点,其参考数据如下:据此数据,求f (x )=3x -x -4的一个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0.01). 解 由表中f (1.562 5)=0.003,f (1.556 2)=-0.029. ∴f (1.562 5)·f (1.556 2)<0.又|1.562 5-1.556 2|=0.006 3<0.01,∴一个零点近似值为1.562 5(不唯一). 能力提升8.在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零点近似值时,第一次所取的区间是[-2,4],则第三次所取的区间可能是( )A .[1,4]B .[-2,1] C.⎣⎡⎦⎤-2,52 D.⎣⎡⎦⎤-12,1 答案 D解析 由于第一次所取的区间为[-2,4], ∴第二次所取区间为[-2,1]或[1,4], 第三次所取区间为⎣⎡⎦⎤-2,-12,⎣⎡⎦⎤-12,1,⎣⎡⎦⎤1,52或⎣⎡⎦⎤52,4.9.用二分法求方程x 3-8=0在区间(2,3)内的近似解经过________次“二分”后精确度能达到0.01? 答案 7解析 设n 次“二分”后精确度达到0.01,∵区间(2,3)的长度为1,∴12n <0.01,即2n >100.注意到26=64<100,27=128>100.故要经过7次二分后精确度达到0.01.10.已知图象连续不断的函数y =f (x )在区间(0,0.1)上有唯一零点,如果用二分法求这个零点(精确度为0.01)的近似值,则应将区间(0,0.1)等分的次数至少为________.答案 4 解析 设等分的最少次数为n ,则由0.12n <0.01,得2n >10,∴n 的最小值为4.11.画出函数f (x )=x 2-x -1的图象,并利用二分法说明方程x 2-x -1=0在[0,2]内的根的情况.解 图象如图所示,因为f (0)=-1<0,f (2)=1>0,所以方程x 2-x -1=0在(0,2)内有根x 0;取(0,2)的中点1,因为f (1)=-1<0,所以f (1)·f (2)<0,根x 0在区间(1,2)内;再取(1,2)的中点1.5,f (1.5)=-0.25<0,所以f (1.5)·f (2)<0,根x 0在区间(1.5,2)内;取(1.5,2)的中点1.75,f (1.75)=0.312 5>0,所以f (1.5)·f (1.75)<0,根x 0在区间(1.5,1.75)内.这样继续下去,可以得到满足一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根. 探究与创新12.求方程ln x +x -3=0在(2,3)内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1).解令f(x)=ln x+x-3,求函数f(x)=0在(2,3)内的零点.∵f(2)=ln 2-1<0,f(3)=ln 3>0,取(2,3)作为初始区间,用二分法列表如下:∵2.25-2.187 5=∴在区间(2.187 5,2.25)内任意实数都是函数的零点的近似值,即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2.25. 13.用二分法求5的近似值(精确度0.1).解设x=5,则x2=5,即x2-5=0,令f(x)=x2-5.因为f(2.2)=-0.16<0.f(2.4)=0.76>0,所以f(2.2)·f(2.4)<0,说明这个函数在区间(2.2,2.4)内有零点x0,取区间(2.2,2.4)的中点x1=2.3,则f(2.3)=0.29.因为f(2.2)·f(2.3)<0,∴x0∈(2.2,2.3),再取区间(2.2,2.3)的中点x2=2.25,f(2.25)=0.062 5.因为f(2.2)·f(2.25)<0,所以x0∈(2.2,2.25).由于|2.25-2.2|=0.05<0.1,所以5的近似值可取为2.25.。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案及说明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案及说明

课题:§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会用二分法求解具体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过程与方法――借助计算器求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学生充分体验近似的思想、逼近的思想和程序化地处理问题的思想及其重要作用,并为下一步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体验、展示、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合作意识。

通过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教学重点: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数学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分法的原理与步骤,以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根据问题研讨。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由猜商品价格及实际问题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二分法.提出本节课研讨的数学问题.分析、研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思想、学生总结研讨成果,领悟新知识,提高认识.应用二分法解决简单问题,体会函数零点的意义,明确二分法的适用范围.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260x x +-=的近似解(误差不超过首先利用函数性质或借助计算机、出函数图象,确定函数零点大致所在的区间,二分法逐步计算解答. 探究交流问题: 、你是如何确定函数()ln f x x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案说明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本(A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下面简称‘二分法’),为更好地把握这一课时内容,对本课时教案给予以下说明.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结合3.1.1中的例1,介绍二分法的基本操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又从算法思想的角度归纳了二分法的一般操作步骤,并使学生尝试用二分法按给定的精确度、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等,求一个具体方程的近似解. 借以体验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渗透运动变化(逐步逼近)和极限思想(无限逼近),初步体会“近似是普遍的、绝对的,精确则是特殊的、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信念.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衔接的枢纽,其实质是揭示了客观世界中量的相互依存又互有制约的关系,因而函数与方程思想的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地点:高一(20)班时间:11月6日上午第二节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的第二小节,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它体现了函数的思想以及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为高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二分法的算法思想打下了基础,为数学3中算法的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分法体现了数学的逼近思想,对学生以后学习圆周的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的由来等微积分的知识起了奠基作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求方程近似值的过程;2.体会二分法的思想与方法,使学生意识到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方法;让学生了解近似逼近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3.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通过迂回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教学重点:二分法的原理及其探究过程;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四、教学难点:对二分法原理的探究,对精确度、近似值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11月份,我会选择一天的晚自习让同学们进行必修一的综合测试,那么大家猜一猜我会选在哪一天?猜测之前给大家3个游戏规则:①这天不在1号,不在30号;②如果大家猜测的日期在考试之前我就说小了,在考试之后我就说大了;③大家猜测的日期和考试的日期相差一天就算对。

提问1:在刚才的猜测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境?15日这个日期是不是基本上位于这个线段的中间的位置?这个时候我说大了,那么原来这个区间1-30这个区间长度是不是由原来的30天缩短为15天?区间猜测的范围是不是缩小了?再猜测7日,我说小了,那是不是区间又由原来的1-15日15天缩短为7-15日?提问2:在整个的情境发生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哪几个问题?1.整个的区间长度在逐渐的缩小,而且这个缩小的区间越来越靠近我考试的精确日期,也就是取中点这个方法是有效的;2.我之所以说相差一天就算对,实际上作用是什么?控制误差,这个误差在我们数学上叫做精确度,我们把整个的区间长度规定为精确度,这个度精确度越来越小3.体现了两种思想,第一种思想是越来越逼近于我考试的精确日期,另一种是精确度可以控制我的猜测次数这个问题能不能抽离它的实际背景,把它放到数学应用中来?提问3: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问题:解方程:062ln =-+x x ?求方程062ln =-+x x 的近似解也就是求它对应的函数62ln )(-+=x x x f 的零点的近似值。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案(人教A版必修1)(2)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案(人教A版必修1)(2)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求方程的解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这之前我们学过解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但有些方程求精确解较难.本节从另一个角度来求方程的近似解,这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特点是:运算量大,且重复相同的步骤,因此适合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运算.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方程求解中的不断进步.三维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知道二分法是科学的数学方法.2.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特点,学会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求方程的近似解,初步了解算法思想.3.回忆解方程的历史,了解人类解方程的进步历程,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情景导入)师:(手拿一款手机)如果让你来猜这件商品的价格,你如何猜?生1: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每隔10元降低报价.生2:这样太慢了,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每隔100元降低报价.如果低了,每50元上升;如果再高了,每隔20元降低报价;如果低了,每隔10元上升报价……生3: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报一个价格;如果低了,就报两个价格和的一半;如果高了,再把报的低价与一半价相加再求其半,报出价格;如果低了,就把刚刚报出的价格与前面的价格结合起来取其和的半价……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利用这种方法.譬如,一天,我们华庄校区与锡南校区的线路出了故障,(相距大约3 500米)电工是怎样检测的呢?是按照生1那样每隔10米或者按照生2那样每隔100米来检测,还是按照生3那样来检测呢?生:(齐答)按照生3那样来检测.师:生3的回答,我们可以用一个动态过程来展示一下(展示多媒体课件,区间逼近法).思路2.(事例导入)有12个小球,质量均匀,只有一个球是比别的球重,你用天平称几次可以找出这个球,要求次数越少越好.(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找出最好的办法)解:第一次,两端各放六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第二次,两端各放三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第三次,两端各放一个球,如果平衡,剩下的就是重球,否则,低的就是重球.其实这就是一种二分法的思想,那什么叫二分法呢?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解方程2x-16=0.②解方程x2-x-2=0.③解方程x3-2x2-x+2=0.④解方程(x2-2)(x2-3x+2)=0.⑤我们知道,函数f(x)=lnx+2x-6在区间(2,3)内有零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找出这个零点的近似值?⑥“取中点”后,怎样判断所在零点的区间?⑦什么叫二分法?⑧试求函数f(x)=lnx+2x-6在区间(2,3)内零点的近似值.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⑩思考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特点.讨论结果:①x=8.②x=-1,x=2.③x=-1,x=1,x=2.④x=2-,x=2,x=1,x=2.⑤如果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精确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为了方便,我们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取中点”,一般地,我们把x=2ba称为区间(a,b)的中点〕⑥比如取区间(2,3)的中点2.5,用计算器算得f(2.5)<0,因为f(2.5)·f(3)<0,所以零点在区间(2.5,3)内.⑦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二分法(bisection).x1=2.5,用计算器算得f(2.5)≈-0.084,因为f(2.5)·f(3)<0,所以x0∈(2.5,3).图3-1-2-1由于(2,3)(2.5,3)(2.5,2.75),所以零点所在的范围确实越来越小了.如果重复上述步骤,那么零点所在的范围会越来越小(见上表).这样,在一定的精确度下,我们可以在有限次重复相同步骤后,将所得的零点所在区间内的任意一点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特别地,可以将区间端点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例如,当精确度为0.01时,由于|2.5390625-2.53-1-2-5|=0.0078125<0.01,所以,我们可以将x=2.53-1-2-5作为函数f(x)=lnx+2x-6零点的近似值.⑨给定精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度ε.2°求区间(a,b)的中点c.3°计算f(c):a.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b.若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x0∈(a,c)〕;c.若f(c)·f(b)<0,则令a=c〔此时零点x0∈(c,b)〕.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⑩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我们可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由于计算量较大,而且是重复相同的步骤,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计算程序,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完成计算.应用示例思路1例1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2x+3x=7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1).活动:①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引出借助函数f(x)=2x+3x-7的图象,能够缩小根所在区间,并根据f(1)<0,f(2)>0,可得出根所在区间(1,2);②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有效缩小根所在的区间;③共同探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探寻出通过不断对分区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④用图例演示根所在区间不断被缩小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上述方法的理解;⑤引发学生思考在有效缩小根所在区间时,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所要求的精确度.学生简述上述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解:原方程即2x+3x-7=0,令f(x)=2x+3x-7,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做出函数f(x)=2x+3x-7的对应值表与图象(3-1-2-2).图3-1-2-2观察图表可知f(1)·f(2)<0,说明这个函数在区间(1,2)内有零点x 0. 取区间(1,2)的中点x=1.5,用计算器算得f(1.5)≈0.33. 因为f(1)·f(1.5)<0,所以x 0∈(1,1.5).再取区间(1,1.5)的中点x=1.25,用计算器算得f(1.25)≈-0.87. 因为f(1.25)·f(1.5)<0, 所以x 0∈(1.25,1.5).同理,可得,x 0∈(1.375,1.5),x 0∈(1.375,1.4375). 由于|1.375-1.437 5|=0.0625<0.1,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1.4375.例2利用计算器,求方程x 2-2x-1=0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0.1). 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分析:画出函数f(x)=x 2-2x-1的图象,如图3-1-2-3所示.从图象上可以发现,方程x 2-2x-1=0的一个根x 1在区间(2,3)内,另一个根x 2在区间(-1,0)内.根据图象,我们发现f(2)=-1<0,f(3)=2>0,这表明此函数图象在区间(2,3)上穿过x 轴一次,即方程f(x)=0在区间(2,3)上有唯一解.图3-1-2-3计算得f(232+)=41>0,发现x 1∈(2,2.5)(如图3-1-2-3),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小x 1所在的区间.解:设f(x)=x 2-2x-1,先画出函数图象的简图,如图3-1-2-3. 因为f(2)=-1<0,f(3)=2>0,所以在区间(2,3)内,方程x 2-2x-1=0有一解,记为x 1. 取2与3的平均数2.5,因为f(2.5)=0.25>0, 所以2<x 1<2.5.再取2与2.5的平均数2.25,因为f(2.25)=-0.437 5<0, 所以2.25<x 1<2.5.如此继续下去,得f(2)<0,f(3)>0⇒x 1∈(2,3), f(2)<0,f(2.5)>0⇒x 1∈(2,2.5),f(2.25)<0,f(2.5)>0⇒x1∈(2.25,2.5),f(2.375)<0,f(2.5)>0⇒x1∈(2.375,2.5),f(2.375)<0,f(2.437 5)>0⇒x1∈(2.375,2.437 5).因为2.375与2.437 5精确到0.1的近似值都为2.4,所以此方程的近似解为x1≈2.4.点评:利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一个近似解.思路2例1利用计算器,求方程lgx=3-x的近似解(精确度0.1).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后再回答,教师点拨、提示并及时评价学生.分别画出y=lgx和y=3-x的图象,如图3124所示.在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处,函数值相等.因此,这个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lgx=3-x的解.由函数y=lgx与y=3-x的图象可以发现,方程lgx=3-x有唯一解,记为x1,并且这个解在区间(2,3)内.图3-1-2-4解:设f(x)=lgx+x-3,设x1为函数的零点即方程lgx=3-x的解.用计算器计算,得f(2)<0,f(3)>0⇒x1∈(2,3),f(2.5)<0,f(3)>0⇒x1∈(2.5,3),f(2.5)<0,f(2.75)>0⇒x1∈(2.5,2.75),f(2.5)<0,f(2.625)>0⇒x1∈(2.5,2.625),f(2.562 5)<0,f(2.625)>0⇒x1∈(2.562 5,2.625).因为2.562 5与2.625精确到0.1的近似值都为2.6,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为x1≈2.6.例2求方程lnx-2x+3=0在区间[1,2]内的根(精确度0.1).解:设f(x)=lnx-2x+3,则原方程的根为函数f(x)的零点.设x1为函数的零点即方程lnx-2x+3=0的解.如图3-1-2-5,因为f(1)=1,f(2)=-0.306 852 819,所以f(1)f(2)<0,即函数f(x)在[1,2]内有一个零点.根据二分法,用计算器得出以下表格:(步长为0.062 5)图3-1-2-5因为f(1.75)=0.059 615 787>0,f(1.812 5)=-0.030 292 892<0,所以x1∈(1.75,1.812 5).由于|1.812 5-1.75|=0.062 5<0.1,所以区间(1.75,1.812 5)内的每一个实数都可以作为方程lnx-2x+3=0在区间[1,2]内的根. 点评:①先设出方程对应的函数,画出函数的图象,初步确定解所在的区间,再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②二分法,即逐渐逼近的方法.③计算量较大,而且是重复相同的步骤,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完成计算比较容易.知能训练xA.(-1,0)B.(0,1)C.(1,2)D.(2,3)2.用二分法判断方程2x=x2的根的个数为( )A.1B.2C.3D.4答案:1.C.设f(x)=e x-x-2,f(1)<0,f(2)>0,即f(1)f(2)<0,∴x∈(1,2).x2x与y=x2的图象(图3-1-2-6).图3-1-2-6由图与表,知有三个根.拓展提升从上海到美国旧金山的海底电缆有15个接点,现在某接点发生故障,需及时修理,为了尽快断定故障发生点,一般至少需要检查接点的个数为多少?(此例既体现了二分法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答案:至少需要检查接点的个数为4.课堂小结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提示、点拨,及时评价.引导方法: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两方面来总结.①掌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及二分法的其他应用.②思想方法: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作业课本P92习题3.1A组1、3.设计感想“猜价格”的游戏深受人们的喜欢,它是二分法的具体应用,用它引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二分法是科学的数学方法,它在求方程的近似解和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设计紧紧围绕这两个中心展开,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用多种角度处理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科学性与完美性.习题详解(课本第88页练习)1.(1)令f(x)=-x2+3x+5,作出函数f(x)的图象(图3-1-2-7(1)),它与x轴有两个交点,所以方程-x2+3x+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x(x-2)=-3可化为2x2-4x+3=0,令f(x)=2x2-4x+3,作出函数f(x)的图象(图3-1-2-7(2)),它与x轴没有交点,所以方程2x(x-2)=-3无实数根.(3)x2=4x-4可化为x2-4x+4=0,令f(x)=x2-4x+4,作出函数f(x)的图象(图3-1-2-7(3)),它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相切),所以方程x2=4x-4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4)5x2+2x=3x2+5可化为2x2+2x-5=0,令f(x)=2x2+2x-5,作出函数f(x)的图象(图3-1-2-7(4)),它与x轴有两个交点,所以方程5x2+2x=3x2+5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图3-1-2-72.(1)作出函数图象(图3-1-2-8(1)),因为f(1)=1>0,f(1.5)=-2.875<0,所以f(x)=-x3-3x+5在区间(1,1.5)上有一个零点.又因为f(x)是(-∞,+∞)上的减函数,所以f(x)=-x3-3x+5在区间(1,1.5)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2)作出函数图象(图3-1-2-8(2)),因为f(3)<0,f(4)>0,所以f(x)=2x·ln(x-2)-3在区间(3,4)上有一个零点.又因为f(x)=2x·ln(x-2)-3在(2,+∞)上是增函数,所以f(x)在(3,4)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3)作出函数图象(图3-1-2-8(3)),因为f(0)<0,f(1)>0,所以f(x)=e x-1+4x-4在区间(0,1)上有一个零点.又因为f(x)=e x-1+4x-4在(-∞,+∞)上是增函数,所以f(x)在(0,1)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4)作出函数图象(图3-1-2-8(4)),因为f(-4)<0,f(-3)>0,f(-2)<0,f(2)<0,f(3)>0,所以f(x)=3(x+2)(x-3)(x+4)+x在(-4,-3),(-3,-2),(2,3)上各有一个零点.图3-1-2-8(课本第91页练习)1.由题设可知f(0)=-1.4<0,f(1)=1.6>0,于是f(0)·f(1)<0,所以函数f(x)在区间(0,1)内有一个零点x0.下面用二分法求函数f(x)=x3+1.1x2+0.9x-1.4在区间(0,1)内的零点.取区间(0,1)的中点x1=0.5,用计算器可算得f(0.5)=-0.55.因为f(0.5)·f(1)<0,所以x0∈(0.5,1).再取区间(0.5,1)的中点x2=0.75,用计算器可算得f(0.75)≈0.32.因为f(0.5)·f(0.75)<0,所以x0∈(0.5,0.75).同理,可得x0∈(0.625,0.75),x0∈(0.625,0.687 5),x0∈(0.656 25,0.687 5).由于|0.687 5-0.656 25|=0.031 25<0.1,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0.656 25.2.原方程可化为x+lgx-3=0,令f(x)=x+lgx-3,用计算器可算得f(2)≈-0.70,f(3)≈0.48.于是f(2)·f(3)<0,所以这个方程在区间(2,3)内有一个解x0.下面用二分法求方程x=3-lgx在区间(2,3)的近似解.取区间(2,3)的中点x1=2.5,用计算器可算得f(2.5)≈-0.10.因为f(2.5)·f(3)<0,所以x0∈(2.5,3).再取区间(2.5,3)的中点x2=2.75,用计算器可算得f(2.75)≈0.19.因为f(2.5)·f(2.75)<0,所以x 0∈(2.5,2.75).同理,可得x 0∈(2.5,2.625),x 0∈(2.562 5,2.625),x 0∈(2.562 5,2.593 75),x 0∈(2.578 125,2.593 75),x 0∈(2.585 937 5,2.59 375).由于|2.585 937 5-2.593 75|=0.007 812 5<0.01, 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2.593 75. (课本第92页习题3.1)A 组1.A,C点评:需了解二分法求函数的近似零点的条件. 2.由x,f(x)的对应值表可得f(2)·f(3)<0,f(3)·f(4)<0,f(4)·f(5)<0,又根据“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可知函数f(x)分别在区间(2,3),(3,4),(4,5)内有零点.3.原方程即(x+1)(x-2)(x-3)-1=0,令f(x)=(x+1)(x-2)(x-3)-1,可算得f(-1)=-1,f(0)=5. 于是f(-1)·f(0)<0,所以这个方程在区间(-1,0)内有一个解.下面用二分法求方程(x+1)(x-2)(x-3)=1在区间(-1,0)内的近似解. 取区间(-1,0)的中点x 1=-0.5,用计算器可算得f(-0.5)=3.375. 因为f(-1)·f(-0.5)<0,所以x 0∈(-1,-0.5).再取(-1,-0.5)的中点x 2=-0.75,用计算器可算得f(-0.75)≈1.58. 因为f(-1)·f(-0.75)<0,所以x 0∈(-1,-0.75).同理,可得x 0∈(-1,-0.875),x 0∈(-0.937 5,-0.875). 由于|(-0.875)-(-0.937 5)|=0.062 5<0.1, 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0.937 5.4.原方程即0.8x -1-lnx=0,令f(x)=0.8x -1-lnx,f(0)没有意义,用计算器算得f(0.5)≈0.59,f(1)=-0.2. 于是f(0.5)·f(1)<0,所以这个方程在区间(0.5,1)内有一个解.下面用二分法求方程0.8x -1=lnx 在区间(0,1)内的近似解. 取区间(0.5,1)的中点x 1=0.75,用计算器可算得f(0.75)≈0.13. 因为f(0.75)·f(1)<0,所以x 0∈(0.75,1).再取(0.75,1)的中点x 2=0.875,用计算器可算得f(0.875)≈-0.04. 因为f(0.875)·f(0.75)<0,所以x 0∈(0.75,0.875).同理,可得x 0∈(0.812 5,0.875),x 0∈(0.812 5,0.843 75). 由于|0.812 5-0.843 75|=0.031 25<0.1, 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0.843 75. 5.由题设有f(2)≈-0.31<0,f(3)≈0.43>0, 于是f(2)·f(3)<0,所以函数f(x)在区间(2,3)内有一个零点. 下面用二分法求函数f(x)=lnx x2在区间(2,3)内的近似解. 取区间(2,3)的中点x 1=2.5,用计算器可算得f(2.5)≈0.12. 因为f(2)·f(2.5)<0,所以x 0∈(2,2.5).再取(2,2.5)的中点x 2=2.25,用计算器可算得f(2.25)≈-0.08. 因为f(2.25)·f(2.5)<0,所以x 0∈(2.25,2.5).同理,可得x 0∈(2.25,2.375),x 0∈(2.312 5,2.375),x 0∈(2.343 75,2.375),x 0∈(2.343 75,2.359 375),x 0∈(2.343 75,2.351 562 5),x 0∈(2.343 75,2.347 656 25).由于|2.343 75-2.347 656 25|=0.003 906 25<0.01,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2.347 656 25.B 组1.将系数代入求根公式x=a ac b b 242-±-,得x=22)1(24)3(322⨯-⨯⨯--±=4173+, 所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x 1=4173+,x 2=4173-. 下面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取区间(1.775,1.8)和(-0.3,-0.275),令f(x)=2x 2-3x-1.在区间(1.775,1.8)内用计算器可算得f(1.775)=-0.023 75,f(1.8)=0.08.于是f(1.775)·f(1.8)<0.所以这个方程在区间(1.775,1.8)内有一个解.由于|1.8-1.775|=0.025<0.1,所以原方程在区间(1.775,1.8)内的近似解可取为1.8.同理,可得方程在区间(-0.3,-0.275)内的近似解可取为-0.275.所以方程精确到0.1的近似解分别是1.8和-0.3.2.原方程即x 3-6x 2-3x+5=0,令f(x)=x 3-6x 2-3x+5,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图3-1-2-9所以这个方程在区间(-2,0),(0,1),(6,7)内各有一个解.取区间(-2,0)的中点x 1=-1,用计算器可算得f(-1)=1.因为f(-2)·f(-1)<0,所以x 0∈(-2,-1).再取(-2,-1)的中点x 2=-1.5,用计算器可算得f(-1.5)=-7.375.因为f(-1.5)·f(-1)<0,所以x 0∈(-1.5,-1).同理,可得x 0∈(-1.25,-1),x 0∈(-1.125,-1),x 0∈(-1.125,-1.062 5).由于|(-1.062 5)-(-1.125)|=0.062 5<0.1,所以原方程在区间(-2,0)内的近似解可取为-1.062 5.同理,可得原方程在区间(0,1)内的近似解可取为0.7,在区间(6,7)内的近似解可取为6.3.3.(1)由题设有g(x)=2-[f(x)]2=2-(x 2+3x+2)2=-x 4-6x 3-13x 2-12x-2.(2)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图3-1-2-10(3)由图象可知,函数g(x)分别在区间(-3,-2)和区间(-1,0)内各有一个零点.取区间(-3,-2)的中点x1=-2.5,用计算器可算得g(-2.5)=0.187 5.因为g(-3)·g(-2.5)<0,所以x0∈(-3,-2.5).再取(-3,-2.5)的中点x2=-2.75,用计算器可算得g(-2.75)≈0.28.因为g(-3)·g(-2.75)<0,所以x0∈(-3,-2.75).同理,可得x0∈(-2.875,-2.75),x0∈(-2.812 5,-2.75).由于|-2.75-(-2.812 5)|=0.062 5<0.1,所以原方程在区间(-3,-2)内的近似解可取为-2.812 5.同样可求得函数在区间(-1,0)内的零点约为-0.2.所以函数g(x)精确到0.1的零点约为-2.8或-0.2.点评:第2、3题采用信息技术画出函数图象,并据此明确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在教学中,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条件,建议教师直接给出函数图象或零点所在区间.。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及教案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及教案

解的常用方法之一,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
也渗透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算法思想和逼近思想等数学思想。
在本节之前, 关于方程根的求解的学习, 都是在等式状态下研究方程的变化关系,
通过公式化的方式诸如求根公式、因式分解来求解方程的根,并以精确形式表示求解
结果。而以“数形结合”为导引,以“零点存在定理”为理论基础,用“区间逼近”
本质,为学生总结归纳二分法的定义和步骤奠定基础。
课堂练习是例题的变式,目的是让学生对求一个函数零点(方程根的近似解)的
探究有更完整的认识。
课堂小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想。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采用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整合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中提炼教学素材,
使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在认知冲突中展开学习,学生在试验、探究活动中获取原始 数据, 进而运用抽象建模, 数形类比, 在老师的引导、 启发下领悟二分法的思想方法, 通过二分法的运用,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发现的完整经历,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究中获得对数学价值的新认 识。
二、 新 课 学 习
1.模仿尝试,体会思想方法
例 1:求 2 的近似值。
解析:即求解方程 x2- 2=0 设 f (x)=x2- 2
f (1)= –1<0,f(2)= 2>0, 1<x1<2 f (1)= –1<0, f (1.5)=0. 25>0, 1<x2<1.5 f (1.25)=–0.4375<0, f (1.5)= 0.25>0, 1.253<<x1.5 f (1.375)=–0.109<0, f (1.5)= 0.25>0, 1.3754<<x1.5 f (1.375)=–0.109<0,f(1.4375)= 0.066>0, 1.375<x4<1.4375x4=1.40625 ... ... 2.归纳总结,提炼升华 二分法(bisection:)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参考教案1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参考教案1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材料一:二分查找(binary-search)(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提高组初赛试题第15题)某数列有1000个各不相同的单元,由低至高按序排列;现要对该数列进行二分法检索(binary-search),在最坏的情况下,需检索()个单元。

A.1000 B.10 C.100 D.500二分法检索(二分查找或折半查找)演示.材料二:高次多项式方程公式解的探索史料由于实际问题的需要,我们经常需要寻求函数)(=)f的x(xfy=的零点(即0根),对于)f为一次或二次函数,我们有熟知的公式解法(二次时,称为求根(x公式).在十六世纪,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但对于高于4次的函数,类似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到了十九世纪,根据阿贝尔(Abel)和伽罗瓦(Galois)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高于4次的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亦即,不存在用四则运算及根号表示的一般的公式解.同时,即使对于3次和4次的代数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当复杂,一般来讲并不适宜作具体计算.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的近似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在计算数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师生双边互动: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编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二分法的算法思想与方法,引入课题.生:体会二分查找的思想与方法.师:从高次代数方程的解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组织探究:二分法及步骤: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满足)(a f ·)(b f 0<的函数)(x f y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给定精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1.确定区间a [,]b ,验证)(a f ·)(b f 0<,给定精度ε;2.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3.计算)(1x f :师:阐述二分法的逼近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二分法的算法思想,明确二分法求函数近似零点的具体步骤.分析条件“)(a f ·)(b f 0<”、“精度ε”、“区间中点”及“ε<-||b a ”的意义. 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材料:○1 若)(1x f =0,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 ○2 若)(a f ·)(1x f <0,则令b =1x (此时零点),(10x a x ∈);○3 若)(1x f ·)(b f <0,则令a =1x (此时零点),(10b x x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即若ε<-||b a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 (或b );否则重复步骤2~4.。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教学重点: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一、复习回础,新课引入:高次多项式方程公式解的探索史料由于实际问题的需要,我们经常需要寻求函数)f的根),对于)(xf为一次或二次函数,我们有(=x)f(xy=的零点(即0熟知的公式解法(二次时,称为求根公式).在十六世纪,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但对于高于4次的函数,类似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到了十九世纪,根据阿贝尔(Abel)和伽罗瓦(Galois)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高于4次的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亦即,不存在用四则运算及根号表示的一般的公式解.同时,即使对于3次和4次的代数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当复杂,一般来讲并不适宜作具体计算.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的近似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在计算数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1、二分法:上节(P88例1)课我们已经知道,函数6=x+xf在区间(2,3)内x(-ln2)有零点,问题是:如何找出这个零点呢?如果能够把零点所在的区间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精确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下面介绍一种求近似解的方法.我们知道,函数)(xf的图象与直角坐标系中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xf的解,利用上节课学过的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我们用逐步逼近的方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1)在区间(2,3)内,方程有解,取区间(2,3)中点2.5;(2)用计算器计算084⋅ff,所以零点在区间)3,5.2()3()5.2(<.0f,因为0)5.2(-≈内;(3)再取区间)3,5.2(中点 2.75,用计算器计算51275f,因为.2(≈).0 f,所以零点在区间).2,5.2(内.)5.2(<75⋅f.2()75(4)重复上面的过程,在有限次重复相同步骤后,零点所在区间长度在一定精度控制范围内,零点所在区间内的任意一点都可以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特别地,可以将区间端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本例中,把取中点和判断零点的过程,用表格列出(课本第89页表3-2).当精确度为0.01时,由于0078125.053125.25390625.2=-01.0<,所以,我们可将53125.2=x 作为函数62ln )(-+=x x x f 零点的近似值,也即方程062ln =-+x x 根的近似值.对于在区间],[b a 上连续不断且0)()(<⋅b f a f 的函数)(x f y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bisection ).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1)确定区间],[b a ,验证0)()(<⋅b f a f ,给定精确度ε;2)求区间),(b a 的中点c ;3)计算)(c f ;4)判断:(1)若0)(=c f ,则c 就是函数的零点;(2)若0)()(<⋅c f a f ,则令c b =(此时零点),(0c a x ∈);(3)若0)()(<⋅b f c f ,则令c a =(此时零点),(0b c x ∈).5)判断:区间长度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ε<-b a ,则得到零点近似值;否则重复2——5.说明: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我们可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由于都是重复性的工作,所以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计算程序,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完成计算.例1(课本P90例2)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732=+x x 的近似解(精确到1.0).小结:1)结论:图象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单调函数)f,在a(,)b上至多(x有一个零点.2)函数零点的性质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0f的实数;x(=)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xf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若函数)x=处与x轴相切,则零点0x通常称为不变号零点;f的图象在0x(x若函数)x=处与x轴相交,则零点0x通常称为变号零点.(xf的图象在0x3)用二分法求函数的变号零点二分法的条件)<表明用二分法求函数的近似零点都是指变号(bf0(af·)零点.变式训练1:求方程x2=2x+1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0.1).解设f(x)=x2-2x-1.∵f(2)=-1<0,f(3)=2>0,∴在区间(2,3)内,方程x2-2x-1=0有一解,记为x0.取2与3的平均数2.5,∵f(2.5)=0.25>0,∴2<x0<2.5;再取2与2.5的平均数2.25,∵f(2.25)=-0.437 5<0,∴2.25<x0<2.5;再取2.25与2.5的平均数为2.375,f(2.375)=-0.109 4<0,∴2.375<x0<2.5,再取2.375与2.5的平均数为2.437 5,f(2.437 5)=0.066 4>0.∵|2.375-2.437 5|=0.062 5<0.1,∴方程x2=2x+1的一个精确度为0.1的近似解可取为2.437 5.点评 对于求形如f (x )=g (x )的方程的近似解,可以通过移项转化成求形如F (x )=f (x )-g (x )=0的方程的近似解,然后按照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求之.例2:已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若()()0f a f b ⋅<,则函数()f x 在(,)a b 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②若()()0f a f b ⋅>,则函数()f x 在(,)a b 内无零点 ③若()f x 在(,)a b 内有零点,则()()0f a f b ⋅< ④若()()0f a f b ⋅≤,则函数()f x 在(,)a b 内有零点 ⑤ 若()()0f a f b ⋅<,则函数()f x 在(,)a b 内有零点【解析】①有条件()()0f a f b ⋅<,则函数()f x 在(,)a b 内可能不止一个零点,如3()4f x x x =-有(-3,3)内有三个零点;②在()()0f a f b ⋅>下函数()f x 在(,)a b 内未必没有零点,如2()4f x x =-在(-3,3)内有两个零点;③()f x 在(,)a b 内有零点,()()0f a f b ⋅<未必成立,如2()4f x x =-在(-3,3)内有零点,但(3)(3)0f f ->;④注意端点问题,可能,a b 恰好使得()f x =0.本题从多角度、多侧面考查对定理的理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很有帮助.答案:⑤变式训练2:(课本P92习题3.1 A 组:NO :1)例3:已知函数2()21f x kx x =-+,当k 为何值时,函数()f x 在R 上有一个零点?两个零点?无零点?【解析】 当k =0时,()f x 是一次函数,在R 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当0k ≠时,()f x 是二次函数,其零点个数由∆的符号决定.又44k ∆=-,当1k >时,0∆<,()f x 无零点;当1k =时,0∆=,()f x 有一个零点;当1,0k k <≠时,0∆>,()f x 有两个零点.综上所述,当k =0或1k =时,函数有一个零点;当1,0k k <≠时,函数有两个零点;当1k >时,函数没有零点.变式训练3:函数2()f x x ax b =++的零点是-1和2,求函数3()g x ax bx =+的零点.解:由已知得1,2-是方程20x ax b ++=的两根,10420a b a b -+=⎧∴⎨++=⎩,解得:1,2a b =-=- 由320x x --=得:2(2)0x x +=,即0x =.故函数()g x 的零点是0.三、课堂小结,巩固反思:1.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是:如果函数)(x f 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不断,且0)()(<⋅b f a f ,那么一定存在),(b a c ∈,使0)(=c f .2.二分法的实施要点是什么?二分法寻找零点的过程是将一个含有零点的区间],[b a 平分为两个小区间,判断哪个小区间内含有零点,再将该小区间平分,……,通过n 次的平分、判断,使零点存在于一个长度n a b l 2-=的小区间.当n 适当大时,满足精确度的允许范围,于是小区间内的值可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四、布置作业:A 组:1.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A .f (x )=3x -1B .f (x )=x 3C .f (x )=|x |D .f (x )=ln x 答案 C解析 对于选项C 而言,令|x |=0,得x =0,即函数f (x )=|x |存在零点;当x >0时,f (x )>0,当x <0时,f (x )>0,∴f (x )=|x |的函数值非负,即函数f (x )=|x |有零点但零点两侧函数值同号,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2.若函数y =f (x )在R 上递增,则函数y =f (x )的零点( B ).A .至少有一个B .至多有一个C .有且只有一个D .可能有无数个3.(2011·新课标全国)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e x +4x -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 ⎛⎭⎪⎫-14,0B. ⎝ ⎛⎭⎪⎫0,14C.⎝ ⎛⎭⎪⎫14,12D.⎝ ⎛⎭⎪⎫12,34 解析 因为f ⎝ ⎛⎭⎪⎫14=e 14+4×14-3=e 14-2<0,f ⎝ ⎛⎭⎪⎫12=e 12+4×12-3=e 12-1>0,所以f (x )=e x+4x -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14,12. 答案 C4.若函数f (x )=x 3+x 2-2x -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计算,参考数据如下:那么方程x 3+x 2-2x -2=0的一个近似根为 。

1高中数学必修1精品教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

1高中数学必修1精品教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
环节
呈现教学材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生互动设计





1)函数零点的性质
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 的实数;
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
若函数 的图象在 处与 轴相切,则零点 通常称为不变号零点;
若函数 的图象在 处与 轴相交,则零点 通常称为变号零点.
2)用二分法求函数的变号零点
二分法的条件 · 表明用二分法求函数的近似零点都是指变号零点.
师生互动设计




若 = ,则 就是函数的零点;
若 · < ,则令 = (此时零点 );
若 · < ,则令 = (此时零点 );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 ;
即若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 (或 );否则重复步骤2~4.
生:结合引例“二分查找”理解二分法的算法思想与计算原理.
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求区间 , 的中点的方法 .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
师生双边互动




材料一:二分查找(binary-search)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提高组初赛试题第15题)某数列有1000个各不相同的单元,由低至高按序排列;现要对该数列进行二分法检索(binary-search),在最坏的情况下,需检索()个单元。
例题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教学重点
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后实践
教学过程
例:求函数()6
x
x
f的零点(即的根)
=x
2
ln-
+
对于为一次或二次函数,我们有熟知的公式解法(二次时,称为求根公式).一般的五次以上代数方程的根式解不存在求根公式,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的近似解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函数()6
x
f在区间(2,3)内有零点,进一
=x
x
2
ln-
+
步的问题是,如何找出这个零点?
师:一个直观的想法是:如果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精确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为了方便,下面我们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
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求区间,的中点的方法.
做一做
第一步:取区间(2,3)的中点2.5,用计算器算得f(2.5)≈-0.084.因为f(2.5)·f(3)<0,所以零点在区间(2.5,3)内.
第二步:取区间(2.5,3)的中点2.75,用计算器算得f(2.75)≈0.512. 因为f(2.5)·f(2.75)<0,所以零点在区间(2.5,2.75)内.
结论:由于(2,3) (2.5,3) (2.5,2.75),所以零点所在的范围确实越来越小了.如果重复上述步骤,那么零点所在的范围会越来越小师:这样,在一定精确度下,我们可以在有限次重复相同步骤后,将所得的零点所在区间内的任意一点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特别地,可以将区间端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
例如,当精确度为0.01时,由于|2.5390625-2.53125|=0.0078125<0.01,所以,我们可以将=2.53125作为函数零点的近似值,也即方程根的近似值.
探索发现议一议:你能说出二分法的意义及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吗?
1.二分法的意义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满足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bisection).
2.给定精确度
ε,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定区间[]b
a,,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
ε;
(2)求区间(a,b)的中点c;
(3)计算:f(c)
1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
2若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c a
x,
∈);
3若f(c)·f(b)·<0,则令a=c(此时零点()b c
x,
∈);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
ε;即若<,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
结论: 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我们可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
例2:用二分法求方程7
3
2=
+x
x的近似解(精确度0.1)练习:1,求方程23x+3x-3=0的一个实数解,精确到0.01
2,探求2x-x2=0的近似解
1.方程
4
22
3=
-
+
-g
x
x
x在区间[]4,2-上的根必定属于区间()
A.
)1,2
(- B.
)4,
2
5
(
C.
)
4
,1(
π
D.
)
2
5
,
4
7
(
2.若函数
)
(x
f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且0
)4(
)2(
)1(
,0
)0(<


>f
f
f
f,则下列命题正
确的是()
A.函数
)
(x
f在区间[]1,0内有零点 B.函数)(x f在区间[]2,1内有零点
C.函数)(x f 在区间[]2,0内有零点
D.函数)(x f 在区间[]4,0内有零点
3.函数x y =与1+=
x y 图象交点横坐标的大致区间为( )
A.)0,1(-
B.)1,0(
C.)2,1(
D.)3,2( 4.下图4个函数的图象的零点不能用二分法求近似值的是
5.写出两个至少含有方程0122
3=--+x x x 一个根的单位长度为1的区间
或。

6.求证:方程01752
=--x x 的根一个在区间)0,1(-上,另一个在区间)2,1(上。

7.求方程122
+=x x 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
2.D
3.C
4.①②④
5.[]0,1-或[]2,1
6.证明:设
175)(2
--=x x x f 则0155)3()2()1(,011)1(11)0()1(<-=⨯-=⋅<-=-⨯=⋅-f f f f
而二次函数175)(2
--=x x x f 是连续的,∴)(x f 在)0,1(-和)2,1(上分别有零点。

即方程1752
--x x =0的根一个在)0,1(-上,另一个在)2,1(上。

7.解:设
12)(2
--=x x x f ∵01)2(<-=f ,02)3(>=f
∴在区间)3,2(上,方程0122
=--x x 有一
解,记为x 。

取2与3的平均数2.5
∵025.0)5.2(>=f ,∴
5.220<<x
再取2与2.5的平均数2.25
∵04375.0)25.2(<-=f ,∴
5.225.20<<x
如此继续下去,得
)3,2(0)3(,0)2(0∈⇒><x f f
)5.2,2(0)5.2(,0)2(0∈⇒><x f f ; )5.2,25.2(0)5.2(,0)25.2(0∈⇒><x f f ;
)5.2,375.2(0)5.2(,0)375.2(0∈⇒><x f f ; )4375.2,375.2(0)4375.2(,0)375.2(0∈⇒><x f f
1
.00625.04375.2375.2<=-,2.4375≈2.4
∴方程的一个精确到0.1的近似解为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