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期末复习热
初三热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一、知识梳理、网络结构:二、严格区分热学中几个物理量的含义1、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温度、内能、热量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也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程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不仅跟分子的运动有关,而且跟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的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热量是表示在热传递中,内能变化的物理量,它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的国际单位也是焦耳。
例:(1)说“物体含有热量多少”的提法是不对的,因为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转移到低温的物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得到或失去内能的多少。
当物体之间不存在热传递时,就没有内能的转移,也就不存在“热量”的问题。
(2)说“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也是不对的。
因为在熔化和沸腾的过程中,晶体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是不对的,因为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所从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它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若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的动能增大,如果物体又没对外做功,则它的内能肯定是增大。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它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B、物体的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物体在被压缩时,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2、关于物体内能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3、甲、乙两物体相接触,如果有热量从甲物体传到乙物体,则可知()A、甲物体的热量一定比乙物体多B、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多C、甲物体的质量一定比乙物体大D、甲物体的温度一定比乙物体高4、以下过程可能发生的是()A、外界对物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B、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C、物体对外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D、物体对外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5、关于内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0℃的物体内能为零B、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D、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多6、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A、从质量大的物体传到质量小的物体B、从密度大的物体传到质量小的物体C、从温度高的物体传达室到温度低的物体D、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到比热容小的物体例题:1、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表示物质所含热量多少的物理量B、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多C、热传递过程中,比热容大的物质把热量传给比热容小的物质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与物质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及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无关2、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其质量、吸收的热量、温度都无关系,只与物质种类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升高的温度成反比D、根据Q=cm(t-t o),则c=Qm(t-t o),可知物质比热由其质量m、吸收的热量Q和温度差(t-t o)来决定大小3、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乙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下降了2℃;将乙取出,再将甲投入这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2℃。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热学热学一、热现象:(一.)温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 ℃ )。
3.测量工具:温度计;4.温度计(1)制作原理:利用液体的胀热冷缩。
(2)常用种类:实验用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寒暑表(测量范围:-30℃~50℃)。
(3)使用方法:使用前------使用时-------5.体温计的特殊结构:(1)三棱形的柱体(起放大液体的作用,容易观察液面的位置);(2)缩口——液泡和毛细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部分(作用:上升到毛细管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内,在缩口处被切断)。
6.使用方法:使用前必须先向下甩一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
(二)物态变化:1.熔化:固变液,吸热,(晶体有熔点,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一直升高)。
2.凝固:液变固,放热。
3.汽化:液变气,吸热。
(1)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A.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液体的表面。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表面积、液面上的气流。
(3)沸腾:A.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B .影响沸腾的因素:液体表面上气压的大小(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4液化:气变液,放热。
(1)液化方法:A.降温 B.压缩体积(2)例如:“白气”、雾、露。
液化气。
二、热和能: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焦耳J。
物体间只要有温度差存在就有热传递发生。
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1.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热量是物体传递热能的能力大小的量度,用单位焦耳(J)表示。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用单位摄氏度(℃)表示。
温度高低决定了物体的热运动速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热能传递速率越快。
2. 物质的内能物质内部的分子各自根据其微观状态具有相应的能量大小,这部分能量即为物质的内能,以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内能称为比热容。
物质的内能包括形成势能、动能以及各种内部相互作用交换的能量。
3.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率与物体的温度差、物体的导热系数以及物体的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导热系数越大,传热速率越快。
4. 热扩散热扩散是指物质内部的热平衡过程,热自高温处向低温处传播。
各个点的温度逐渐趋于一致。
热扩散是热传导的一个特例,它主要发生在固体物质中。
5.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播,不需要介质进行传递。
热辐射的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斯特藩定律。
黑体辐射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完全吸收一切辐射的理想物体。
6. 热容热容是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的能力,用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物质的热容来表示。
物体的热容与其质量、物质的比热容以及物体的温度变化量有关。
7. 相变相变是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汽化、固态到气态的升华以及气态到液态的凝结等。
8. 冷热交换冷热交换是指物体或系统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冷热交换的目的是使温度不同的物体趋于热平衡,即达到相同的温度。
9. 热功与功率热功是指物体由于温度差而进行的能量转化。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率,用单位焦耳/秒来表示。
热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大小。
10. 热效率热效率是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有用能量所占的比例。
热效率可以用功率的比例来表示,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展示。
九年级热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热学重要知识点归纳热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涉及到热量、热传递、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热学时,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用温度计来测量,单位为摄氏度(℃)。
热量则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可以引起温度的改变。
热量的传递方式分为传导、传输和辐射三种,其中传导主要通过固体物质中的分子传递,传输主要通过流体介质(如液体和气体)的流动传递,辐射则是指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
2. 热膨胀热膨胀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
根据物体的性质,可以分为线热膨胀、面热膨胀和体热膨胀。
热膨胀有很多应用,比如温度计中的液体膨胀柱的原理,以及铁轨铺设时考虑到夏季温度升高而引起的长度变化。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能量在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转换是守恒的。
简单来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示为: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对外界做功和系统内能的增量之和。
这个定律对于热力学的理解非常重要,也是其它热学定律的基础。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热量在自然界中如何传递的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是卡诺定理,它指出在工作物质温度不变的理想循环中,无论循环的具体形式如何,循环的效率最大值是可逆热机效率,即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热能转化为功。
5.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描述了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物质的行为。
它指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物质的熵趋于零。
这个定律对于解释低温物理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超导、超流等。
6.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系统在压强、温度和体积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有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等。
对于每一种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热力学定律来计算系统的性质变化,比如温度变化、压强变化、体积变化等。
7.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一系列状态变化组成的闭合路径,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回到初始状态。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热学部分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热学部分热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的热现象和热力学性质。
在初三物理的学习中,热学部分是一个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下面将通过介绍热学的基本概念、热能传递、热平衡和热力学等方面,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热学方面的知识。
一、热学的基本概念1. 温度:温度是物体冷热状态的一种度量,用摄氏度(℃)或者开尔文(K)表示。
温度的高低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2. 热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是一种宏观物理量。
热量的传递遵循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原则,即热量传递的方向性是单向的。
3. 内能:内能是物体微观粒子的总动能和势能之和,是一种微观物理量。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加热或者做功等方式改变。
4. 热容: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通常用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或者焦/(克·摄氏度)。
二、热能传递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热量的传递方式。
热传导遵循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原则,传导速率与物体的导热性质、温度差和导热面积等因素有关。
2.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热量的过程。
热对流的传热速率与流体的速度、温度差以及流体性质等有关。
3. 热辐射:热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介质的热量传递方式,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热辐射的强弱与物体的温度和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三、热平衡1. 热平衡:当物体之间没有净热量传递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在热平衡状态下,物体之间的温度是相等的。
2. 热平衡原理:热平衡原理指的是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与第三个物体接触时,三者之间的温度差相等。
四、热力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总能量守恒不变。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量传递方向性的定律,它指出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不会自发地相反。
3. 熵增原理: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它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大的,孤立系统是指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
热学复习-初三物理(光华)
2.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 c.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 窗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树 枝 上 的 “ 雾 凇 ”
d.冰棍外表 的“白霜”
钨丝
吸 热
固态
升华 气态
钨蒸气
放 热
凝华
钨的 颗粒
固态
一、温度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
a.把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热水
冷水
= 冷水分子数 热水分子动能 ﹥ 冷水分子动能 热水内能 ﹥ 冷水内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 结论1: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热水分子数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
问2:同温度时,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热水 谁的内能大?
热水 800c 分子数
热水 800c
﹥ 分子数 每个分子动能 = 每个分子动能 每个分子势能 = 每个分子势能
1. 下表是水表面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2. 请说出高压锅在设计上利用了什么热学原理?
沸点/℃
100 101
105 1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0 143
112 154
114 163
116 175
118 187
120 199
122 211
气压
/kPa
3.如果把这种高压锅拿到哪些地区销售更容易?
液化
——放热过程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 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
,它的原
测量体温的工具叫做 体温计 ,它的测量范 围是 35~42℃ ,最小刻度是 0.1℃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37 ℃,人感到比较舒适 的温度是 25 ℃左右,
物理九年级热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热知识点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了解热的性质和热传递的方式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九年级课程中,有几个热知识点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
本文将从热的性质、热传导、热辐射和热膨胀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的性质热是物体内部平均动能的表现形式,也是物质微观粒子之间相对运动的表现。
热的传递可以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热的性质主要包括热容、比热容和热与机械能的转换等。
1. 热容:热容是物体单位温度变化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Q = mcΔθ,其中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θ表示温度变化。
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
2. 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的热容。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它反映了物质对热的敏感程度。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3. 热与机械能的转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热可以通过热机、热泵和热管等转换为机械能,或者通过电热效应将机械能转换为热。
二、热传导热传导是热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可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1. 导热:导热是指热通过物质的传递方式。
在物体中,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直到两者温度达到平衡。
导热的速率与物质的导热系数、面积和温度差有关。
2. 对流:对流是指伴随着物质的流动而发生的热传递方式。
比如空气受热升温,密度变小,会上升,形成对流气流。
3. 辐射:辐射是指热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热辐射可以穿过真空,并且不受介质的影响。
辐射的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黑体是理想的辐射体,它能够将所有的吸收能量都以热辐射的形式重新辐射出来。
三、热辐射热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它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引起的,可以穿过空气、真空和介质等。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必备复习资料:热和能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必备复习资料: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o℃),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初三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热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热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规律。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热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热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同学们快速复习和理解。
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强弱的度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它会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
热量传递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2. 热膨胀与冷缩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在受冷时会收缩。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增强或减弱导致的。
热膨胀和冷缩在工程实践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铁轨的铺设、温度计等。
3. 热量的传递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热量,如热传导现象中物体的热量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
对流是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自然或强制运动传递热量,如自然对流中的空气温度的传递。
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如太阳的辐射热量使地球变暖。
4. 相变和潜热物质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从一种物态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称为相变。
常见的相变有固体的熔化、气体的汽化、液体的沸腾、气体的凝结等。
潜热是指物体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例如,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从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的热量称为凝结热。
5.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的能量守恒。
具体而言,能量的增加等于能量的减少。
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热量和机械能是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6. 热机与效率热机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完成一定的功的装置,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热机的效率是指能够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与输入能量之间的比值。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的效率不会超过某个特定的极限值,即卡诺效率。
7. 热传导和导热性导热是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传递。
物体的导热性取决于其热导率和物体的几何形状。
例如,导热较好的材料如铜、铝可以用来制作散热器,而导热较差的材料如空气可以作为隔热材料。
初中物理热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现象知识点总结热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热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热现象进行全面总结,其中包括热传导、热扩散、热辐射以及热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质中热量的传递方式。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存在热传导的现象。
热传导的特点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热量到温度较低的物体。
热传导的速度与物体的导热性以及温度梯度有关。
在导热性方面,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导热性能。
金属类物质的导热性能较高,而空气等绝缘体的导热性能较差。
热传导的速度也与温度梯度有关,即温度变化的快慢。
温度梯度越大,热量传递越快。
二、热扩散热扩散是指物体内部温度的均匀分布。
当物体的一部分受热后,热量会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给周围的物质,使其温度也逐渐升高。
这种现象就是热扩散。
在热扩散过程中,热量会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
而若想减慢热扩散的速度,可以通过增加隔热层或者降低温度梯度来实现。
三、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受热后发出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
它是在真空中也能传递热能的唯一方式。
热辐射的特点是无需介质传递热量,速度与光速相同。
热辐射中,发射热辐射的物体叫做热辐射体,而吸收热辐射的物体叫做热辐射体。
物体的热辐射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发射的热辐射越多。
四、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与能量转化关系的一个学科。
它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转化成不同的形式。
在物体间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热量和功是两种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从特定热现象出发,描述了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例如,热量自然地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而不会反向传递。
这也是冷热水混合自动均匀的原因。
总结初中物理的热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热传导、热扩散、热辐射以及热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热传导与物体的导热性和温度梯度有关,热扩散使物体内部热量均匀分布,热辐射是物体发出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而热力学则研究热现象与能量转化关系。
中考物理总复习 热现象
模拟试题一
考查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涉及分度值 、示数变化等知识点。
模拟试题二
考查物态变化,以填空题形式出现,重 点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条件及特点的理 解。
模拟试题三
考查热现象实验探究,以实验报告形式 出现,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步骤及 数据处理方法。
答案
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答案)
THANKS
表达式
dS ≥ 0
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它限制了能量 的自由转化和传递。
能量守恒定律
01 02
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能量既 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表达式
E = ΔE + Q
03
意义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
热胀冷缩实验及操作
总结词
理解热胀冷缩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流程。
详细描述
热胀冷缩是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现象。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细玻璃管或玻璃棒插入液体中, 通过观察液柱高度的变化来验证热胀冷缩现象。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实验前应将玻璃管或玻璃棒 清洗干净,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加热速度,避免过快过热导致液体汽化。
热力学实验及操作
总结词
了解热力学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详细描述
热力学实验是为了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热机模型,将热能转 化为机械能,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热效率。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实验前应检查热机模型 是否完好无损,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加热速度,避免过快过热导致机器损坏。
05
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热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热学研究的是物体热量的传递、储存和转换。
下面将对九年级物理热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第一部分:热传导热传导是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方式。
它有以下几个核心概念:1.热导率:物质对热量传导的能力,单位是热导率(λ)。
热导率高的物质是导热性好的物质,如金属;热导率低的物质是导热性差的物质,如木材。
2.热传导定律:描述热传导的物理规律。
热量的流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流动速率与温度差和物体的热导率成正比,与物体的面积和距离成反比。
3.导热方程:利用导热方程可以计算热传导的温度分布。
导热方程的一般形式是ΔQ/Δt = λA(ΔT/Δx),其中ΔQ/Δt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物体的热量变化,λ表示物体的热导率,A表示物体的横截面积,ΔT/Δx 表示温度梯度。
第二部分:热对流热对流是指在液体或气体中,因为温度差而产生的物质流动,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下面是热对流的几个关键概念:1.对流传热:在液体或气体中,热量是通过流体的运动而传递的。
流体的传热能力比固体要好,因为流体具有高的热扩散性和流动性。
2.热对流定律:描述热对流的规律。
热量的传递与流体的温度差、流体的速度、流体的密度和流体的热导率有关。
此外,流体的流动形式(层流或湍流)也会影响传热过程。
3.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热对流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是指在密闭空间中,由于热力作用和密度差异导致的流动。
强制对流是通过外力使流体产生流动,如风扇。
第三部分: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
以下是热辐射的几个重要概念:1.黑体辐射:黑体是指对任意入射辐射吸收率为1的物体。
黑体辐射的特点是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大。
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和波长有关,用普朗克辐射定律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来描述。
2.温度和能量的关系:热辐射的能量与温度有关,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它们之间呈四次方关系。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热学
总复习:热学(一)温度及温度的测量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熔化和凝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熔化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液体要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二是要继续放热。
2. 汽化和液化(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一切气体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但压缩体积的方法不能使一切气体液化。
3. 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是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三)解答热现象问题的一般步骤1. 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确定研究对象。
2. 分析过程,确定需要用到的物理知识。
3. 表述结果,表述顺序是现象、过程、依据、结论。
(四)解物态变化习题的两种方法1. 观察比较法用观察比较法解答物态变化问题的步骤是:(1)认真观察或回忆观察到的现象(2)对题目中物质的状态、变化的环境、条件、吸放热情况进行认真分析 (3)与物态变化的规律进行比较 (4)得出结论 2. 图像法用图像法解决物态变化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图像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2)弄清坐标上最小分格的数字、单位 (3)明确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像作出判断,得出结论(五)分子动理论1.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九年级物理热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热的知识点热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也是九年级物理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
从日常生活中的温度的感受到能量传递的过程,热与我们紧密相连。
一、热的本质热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无序热运动的能量传递。
也就是说,当物体内部粒子的热运动速度不一致时,就会导致能量传递,即热量传递。
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内能的一部分。
而能量是保持系统运动和变化的原动力,热使物体内能增大或减少,从而影响物体的状态变化。
二、热与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热状态的物理量。
我们通常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热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而传递的方式有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1. 导热导热是通过物体内部粒子的碰撞传递热量。
导热能力和材料的导热性有关,我们常将导热性好的物质称为热导体,如铜、铝等金属,而导热性较差的物质称为热绝缘体,如木材、橡胶等。
2. 对流对流是指由于物体间的密度差异导致的热量传递现象。
液体和气体在加热时,会通过循环流动的方式传递热量,这就是对流。
例如,水加热时,底部受热后变热,密度降低,上升;上升的水受热变热,密度降低,继续上升,形成对流循环。
3. 辐射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方式。
无论是否有介质,热辐射都能传递热能。
例如,太阳能就是通过辐射传递热能到地球上。
三、热传导与热胀冷缩物体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会因为受热而膨胀,我们称之为热胀;反之,物体在降低温度时体积会收缩,我们称之为热缩。
热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汤勺在受热时会加长,热水袋在受热时会鼓起。
这是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速度增加,粒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物体整体的体积也就增大了。
四、热量的计量和传递热的传递是以热的能量传递为基础的,热量的计量单位是焦耳(J)。
我们可以通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来衡量它。
1. 热容热容是物质在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和温度变化的比值。
热容越大,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小。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提纲:《热和能》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提纲:《热和能》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夫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猛烈。
以下是我在期末之际为大家整理初三物理《热和能》的期末复习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初三物理期末复习提纲:《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假设看成球型,其直径大约10-10m。
2、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间隙②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那么的运动③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越猛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保持必须的体积,它们里面的分子不致散开。
分子间的斥力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②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假设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视。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既然物体内局部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分子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一切物体,不管温度凹凸,都具有内能。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猛烈,内能越大。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A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一样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C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一样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D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一样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那么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初中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九年级热能知识点热能是指物体内部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的一种有序运动,是物体内热分子运动的总和。
在初中物理九年级的学习中,了解热能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热能的知识点。
一、热能的定义和单位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有序运动,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热能包括热容和热量两个概念。
1. 热容是指物体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时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其计算公式为:热容 = 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 温度变化量2. 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是热能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
其计量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和卡(cal)。
二、热传导和导热性质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导热性质是指物质对热量传导的特性。
1. 热传导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实现。
固体的热传导能力最好,液体次之,气体较差。
2. 导热性质受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热导率高的材料可以更快地传导热量,而热导率低的材料传导热量较慢。
三、热平衡和热不平衡热平衡是指两个物体之间没有温差,不再发生热传导的状态。
热不平衡则相反,存在温差,导致热量传递。
1. 热平衡条件下,两个物体间不存在热量传递。
这是因为两者温度相等,热量不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2. 热不平衡条件下,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差,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等为止。
四、热的传播方式热的传播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1. 传导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通过分子碰撞传递热量的过程。
传导发生在物体的接触面,受材料导热性质的影响。
2. 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异导致了对流现象,可以加速热量传递。
3. 辐射是通过热波的形式传递的热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的速度最快,不受物质介质的限制。
五、热量计算热量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计算题型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热量 = 质量 ×物质的比热容 ×温度变化量其中质量是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固有的热容量单位质量的大小,温度变化量为温度的改变。
九年级物理热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热知识点热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涉及到能量转换和传递。
在九年级物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热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
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热的传递方式、温度与热量、热膨胀、热导和热辐射。
一、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在物质中通过分子间碰撞传递热能的过程。
对流是指物质在热差驱动下形成的循环流动,随之带走或带来热能。
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不需要媒质。
二、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平均热动能的量度,用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度等单位表示。
热量是指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的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做功的热量。
三、热膨胀物体受热后,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热膨胀现象。
热膨胀可以分为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三种形式。
线膨胀指的是物体的长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面膨胀指的是物体的面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体膨胀指的是物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四、热导热导是指物质中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过程。
不同物质的热导率不同,金属类物质的热导率较高,是热导材料的重要属性之一。
热导的方式可以是传导、对流或辐射,具体取决于物体的性质和周围环境。
五、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因温度不同而发出的热电磁波的现象。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表面积和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黑体辐射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并辐射出所有入射辐射的物体,它对热辐射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物理的热知识点包括热的传递方式、温度与热量、热膨胀、热导和热辐射。
熟悉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现象,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热的特性及其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煤油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举例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的大小,同学 们准备做如图18所示的实验:在两个完全相 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 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给水和食 用油分别加热。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数据记 录表格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已有知识做出 判断: ⑵在此实验中,小强同学想用加热时间的长 短来表示水和食用油_________。
A.15︰8 C.5︰6
B.6︰5 D.8︰15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与油量成正比
Q甲η乙W=甲 P=甲 Q乙η甲 W乙 P乙
Q甲 3 0.25
功率,机械效率综合用
=
Q乙
2 0.2
1、内能和热量
分子动 理论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机
能量转 化守恒
①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扩散:是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 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内能和热量
分子动 理论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机
能量转 化守恒
①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 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 热传递 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
举例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B、D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考试时间:
1月18日
下午1︰30~3︰30
试卷分数分配
• 热学 • 能源可持续发展 • 电学
24分 2分 74分
• 电学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电功率 家庭电路 技能
11分 31分 19分 8分 5分
九年级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十七章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知识点
1、内能和热量
分子动 理论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机
能量转 化守恒
①扩散现象:自发 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物质由分子组成 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拉伸 引力显著
压缩 斥力显著
举例
下面叙述的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C A.往杯中的水里撒一些糖,水会变甜 B.走到炒栗子的店铺附近,能够闻到炒栗子的香味 C.冬季取暖时,室内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D.长期堆在墙角的煤被清理后,发现白墙变黑了
概念记忆要准确
1、内能和热量
分子动 理论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机
能量转 化守恒
①热量的概念 ②热量的单位 ③燃料的热值
举例
天然气的热值是7.5×107J/m3,要想获得 6×108J的热量,至少要燃烧 8 m3的天 然气。
公式Q=mq或Q=mV
1、内能和热量
分子动 理论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机
能量转 化守恒
①比热容的概念 ②比热容的单位 ③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 理解 ④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理解
★基本概念规律的复习
1、内能和热量
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 物体的势能
物体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内能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利用对比记忆
1、内能和热量
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吸热的多少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D.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c=—Q—吸 m△t
举例 5.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相同 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 图可知 ,甲乙比热容较大的是:乙____。
T/℃
甲
50
乙
c=—Q—吸 m△t
40
图像与公式
综合分析
30
20
1、内能和热量
分子动 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机
能量转 化守恒
①热机的能量转化 ②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③热机的效率
举例
内燃机的效率大约是
A.10%以下
B .20%~45%左右
C.60%~75%左右 D.85%以上
回归课本
举例
两台柴油机,甲的功率是乙的1.5倍,甲的热 机效率为20%,乙的热机效率为25%,那么甲与 乙每小时消耗的油量之比为 ( B )
②能源及分类
举例
在进行如图4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 作时,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C
B
D
明确工作过程
实验
在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 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 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 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等的热量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利用排列组合对比记忆
举例
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刚和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了 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然后根据测得的 数据,正确地描绘出在加热过程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线如图4所示。小组中的同学根据该图线比较 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时有四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