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

合集下载

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

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

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这几年,网络游戏成为了大学生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

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网络游戏不仅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法,更是他们的社交圈和生活方式。

然而,有些年轻人因为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形成了游戏成瘾。

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呢?一、社交难题网络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与同龄人互动交流的平台,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人脉关系。

那些认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排挤的年轻人,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很容易让人陷入其中,而离开游戏后,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就会加深,使其更容易沉迷于游戏中。

二、疲惫和压力大学生的生活往往非常紧张,工作与学习压力不断,加上社交活动,导致人们很容易感到疲惫和过度压力。

在进行网游时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疲劳,这是吸引大学生购买和玩游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家庭环境对于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受到过度的保护,无法自由地与外部世界接触,这可能会让孩子们渴望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交往和冒险。

而当他们成为大学生后,这种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和沉迷可能会变得更糟糕。

四、寻求自我认同在网络游戏中,人们可以成为一个不同的角色,并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感、掌控感和认同感。

对于那些在现实中感觉自己不被人重视的人来说,这种寻求认同感的需求可能会让他们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

网络游戏成瘾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大学生们应该了解这些问题,并适当地控制自己玩游戏的时间。

此外,社会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注和教育,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充实和健康。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手机游戏的风靡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成瘾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大学生认识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下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分析1. 方便的获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玩游戏,不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

这种便利的获取方式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

2. 娱乐性强手机游戏通常具有良好的娱乐性和可玩性,很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游戏中的刺激和挑战性也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沉迷其中。

3. 社交需求许多手机游戏提供了多人在线游戏的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结识新朋友,建立游戏社区,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之一。

4. 逃避现实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使得一些大学生选择通过手机游戏来逃避现实,并寻求一种快速的心理满足感。

这些逃避现实的想法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手机游戏产生依赖。

二、对策分析1.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应该意识到手机游戏成瘾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努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定期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娱乐。

2. 合理规划游戏时间大学生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份游戏时间表,合理规划游戏时间,不要让手机游戏成为自己生活的重心。

在学习和工作之余,适当放松也是必要的,但不能让游戏成为主要方式。

3. 丰富其他生活内容大学生可以多参与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运动、旅行、读书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减少对手机游戏的依赖。

4. 增强社交活动多参与校园或社会组织的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社交圈子,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对手机游戏的依赖。

通过积极的社交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避免孤独感的产生。

5. 合理设置手机约束大学生可以给自己的手机设置一些约束,如设置游戏时间、使用密码锁、限制特定应用使用时间等措施,帮助自己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电子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 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而网络游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这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以获得。

2. 孤独感和寂寞感大学生的社交圈子相对狭小,很多人感到孤独和寂寞。

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交平台,可以与他人交流、分享游戏经验和互相帮助,从而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

3. 缺乏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大学生处于自由度相对较高的阶段,缺乏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容易陷入游戏的诱惑中。

他们往往无法正确估计和掌控自己的游戏时间,导致沉迷游戏。

二、对策研究1. 加强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问题的教育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寻找更适合的娱乐方式。

2. 建立监管机制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限制游戏时间,提醒大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爱和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组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体育比赛、文化活动等,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

4. 建立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并与他人建立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建立监管机制、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以及建立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等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防治措施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防治措施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防治措施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一些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过度沉迷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给他们的学业、家庭与社交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1.逃避现实压力: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网络游戏能够让他们暂时逃离现实中的困扰和压力。

2.满足自我成就感:网络游戏中的升级和成就感能够满足大学生追求成功和成就的心理需求。

3.社交需求:网络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平台,他们可以在游戏中交到新朋友并获得社交认同感。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1.学业受损: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往往无法专注于学习,导致成绩下降甚至辍学。

2.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导致缺乏锻炼、不合理饮食等问题,引发身体健康风险。

3.社交障碍:网络游戏中长时间的孤立游戏容易导致与现实社交脱节,影响大学生与他人的正常交流能力。

三、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防治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正确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和游戏,并建立健康的家庭氛围。

2.严格校园管理:学校应设立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监管,如限制上网时间和禁止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

3.提供咨询与帮助: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4.教育宣传: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游戏成瘾防治宣传活动,向大学生普及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资源。

5.建设健康校园: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帮助大学生拓展兴趣爱好,增加社交圈子。

结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提供适当的防治措施,我们才能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游戏成瘾的困扰,健康成长。

同时,大学生应自觉管理好自己的网络游戏时间,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自己的积极、健康的大学生。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手机游戏已成为人们日常消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这其中,大学生成为了手机游戏成瘾的高发人群。

那么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1. 社交因素大学生社交关系较为复杂,自尊和社交关系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很多大学生通过玩手机游戏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缓解压力,消磨闲暇时间,因此形成了“游戏陪伴”和“独处”状态。

所以,手机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2. 心理需求大学生是一个心理需求很强烈的群体,因此,他们通过玩手机游戏能够满足一些非常基本的心理需求,比如追求成就感、享受乐趣、追求挑战等。

3. 缺乏目标感缺乏目标感是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大学生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计划,他们可能觉得身处大学这个大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以致找不到精神寄托点,时间久了容易感到无聊和迷茫。

4. 空闲时间过多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时间上比较宽松,很多学生都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而手机游戏就是孩子们消耗时间的一种好的方式。

1. 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首先,大学生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以保证身体健康,减少游戏和网络的时间和频率。

建议大学生周期性地参加学校的课外兴趣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发掘自己的才能。

2. 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以及个性解放等通过游戏得不到满足。

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并重视实践训练,不要让电子设备掌控自己。

3. 健康游戏的引导礼仪指导与健康引导也是关键。

不仅适当地给大学生引导一些好玩的游戏,还要教会大学生一些游戏协议和礼仪,增强尊重和理解能力。

另外,家长和社会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娱乐计划,合理利用时间。

如果大学生在游戏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家庭和学校应采取合适的手段,适度地控制和帮助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1.1 好奇心的驱使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了解新事物的阶段,网络无疑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娱乐活动和社交平台,而这些新奇的东西往往让他们难以自拔。

1.2 逃避现实的渴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困扰,而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港湾。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沉迷于游戏、网购或社交网络中,获得一种短暂的心理安慰。

1.3 社交需求的满足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平台,使他们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和建立人际关系。

特别是在现实中较为内向或孤独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通过网络社交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2.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宣传。

通过讲座、家长会、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认知,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2.2 设立合理的时间限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表,限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专注于学业和其他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2.3 提供适度的娱乐活动为了减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可能性,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和课外社团,如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4 加强心理辅导针对那些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问卷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他们从网络成瘾中解脱出来。

2.5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社交习惯等。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网络游戏的吸引力。

网络游戏通常具有精美的画面和音效,且以任务、升级、竞技等模式吸引玩家持续参与。

这种游戏设计和玩法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他们沉浸其中。

第二,社交需求的满足。

网络游戏可以供玩家与他人进行游戏交流和互动,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和认同感。

现实压力的转移。

面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沉迷于网络游戏来忘记烦恼和压力。

第四,自我救赎的希望。

对于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无力和无助的大学生,网络游戏可能成为他们展现自己能力、获得荣誉和成就感的渠道。

针对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自我管理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实际活动,如体育运动、社团活动等,来分散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和亲属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网络游戏中的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第四,加强大学校园管理。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游戏使用的监控和管理,设立严格的时间限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减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机会。

第五,提供丰富的课余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化素质培训、实践实习、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有更多积极健康的选择,以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和沉迷。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

但应注意的是,应坚持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限制和禁止网络游戏。

除了限制大学生使用游戏时间和提供其他丰富多样的活动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现实压力的能力,以及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网络游戏和现实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手机游戏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大学生,作为新一代数字原住民,他们对手机游戏的依赖和成瘾问题日益突出。

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陷入手机游戏成瘾的泥沼中,这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本文将从大学生的心理、社会环境和游戏本身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成因分析1.心理因素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自卑、自我价值感不足等心理问题,他们渴望通过游戏来追求一种虚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平衡内心的不安和不安全感。

这一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在校园中生活,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原因,使得一些大学生感到孤独、压抑。

手机游戏可以帮助他们逃避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虚拟社交的方式,从而满足他们对社交的需求。

社会上对于手机游戏的宣传和推广也是导致大学生成瘾的重要因素。

手机游戏在各种平台上广告铺天盖地,一些游戏还利用炒作和赠送道具等方式吸引玩家,使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3.游戏本身因素手机游戏的制作商通常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游戏的吸引力,比如精美的画面、简单的操作、即时的反馈等,这些都会刺激玩家的神经,使他们沉迷其中。

而一些手机游戏往往设置一些游戏元素,比如抽奖、成就、排名等,使得玩家在不断挑战,不断追求“升级”和“超越”等行为中产生快感,从而让他们沉浸其中。

二、对策分析1.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卫生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问题的关键所在。

学校和家庭应该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游戏对自己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压力,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心态。

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游戏成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可忽视,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成瘾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成瘾的原因1.1心理上的诱因对于一些人来说,网络游戏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的逃避感,他们能够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来扮演完全不同于现实中的自己,从而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

同时,网络游戏还通过成就感的给予和任务的设定,让人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也对一些自尊心不强或自卑感较强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1.2社交需求不满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社交圈子变得狭小,有些人甚至缺乏真正的朋友,网络游戏成为了他们寻求社交的途径。

通过网络游戏,人们能够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结交新朋友,满足自己社交交往的需求。

1.3现实生活的压力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使一些人很难面对现实。

而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使人们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和困扰。

二、防治措施2.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环节。

父母应该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发展,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用网络游戏的能力。

同时,父母也应该充当起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告诉孩子网络游戏并不是无休止的娱乐方式。

2.2打造多元化的娱乐选择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建议学校和社区积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活动等,让孩子有更多充实的选择,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2.3合理管理游戏时间合理管理游戏时间对于预防网络游戏成瘾至关重要。

建议家长与孩子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规定,并监督执行。

同时,学校和社区也应该积极推行相关政策,限制学生在校内或校外的游戏时间,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

2.4加强网络游戏监管网络游戏企业应加强自律,提高游戏的安全性,并设立有效的防沉迷系统。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手机游戏成瘾在大学生群体中愈发严重,给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制定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分析1.1 社交压力和求新心理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社交压力较大的阶段,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以及应对更多的社交挑战。

而手机游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和社交压力的途径,让他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一种自我满足感。

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和刺激感的追求也是导致手机游戏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机游戏的快节奏和刺激性让他们很容易沉迷从而忘记了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1.2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全成熟。

在课堂和社交之间来回切换,时间规划和自我控制成了让大学生头痛的问题。

手机游戏的成瘾对于缺乏自我控制的学生来说,只会让这一问题更加严重,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1.3 缺乏有效的娱乐方式由于学业和社交压力的增加,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往往会感到憋闷和疲惫。

而手机游戏则成了他们的一种主要娱乐方式,他们习惯了用手机游戏来放松和消磨时间,导致无法摆脱游戏的诱惑。

二、对策分析2.1 家庭和学校的引导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促进者,他们对于引导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们要关注学生的游戏时间和游戏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

2.2 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课程和培训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规划和分配时间,培养正确的娱乐方式。

2.3 发展多样的课外活动学校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以满足他们对娱乐方式的需求。

音乐会、讲座、体育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选择,使他们不再只局限于手机游戏这一种娱乐方式。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在校园生活中,往往会将网络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并且可能因此导致游戏成瘾的问题。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影响、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1. 娱乐与放松: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网络游戏成为他们放松与娱乐的方式之一。

2.社交需求:网络游戏往往具有团队合作或者在线对战的功能,使得大学生可以与其他游戏玩家进行交流、建立社交关系。

3.虚拟身份:网络游戏中,大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获得成功感、满足感,从而扩展自身的虚拟社交圈和认同感。

4.竞争心理:大学生追求成功和声望,网络游戏中的排名系统和成就系统激发了他们的竞争心理。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1. 学业成绩下降: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可能缺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导致课程成绩下滑。

2.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屏幕,不良的坐姿和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近视、肥胖等生活习惯和健康问题。

3.人际关系受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可能忽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交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4.心理健康问题:长期游戏成瘾可能导致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社交能力、责任感等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 教育宣传:学校和社会机构可以通过校内讲座、社区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危害的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 加强监管:游戏开发者应建立完善的登录时间限制、防沉迷系统等,以减少游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依赖性。

3.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他体育运动、文学写作、音乐等多元化兴趣爱好,分散他们对游戏的注意力和时间。

4. 心理辅导: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有游戏成瘾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

结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手机游戏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大学生会因为沉迷手机游戏而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

理解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管理手机游戏时间,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游戏的娱乐性和刺激性,很多手机游戏采用了设计上的吸引手法,如丰富多样的游戏玩法、奖励机制等,能够满足大学生对刺激和娱乐的需求。

二是游戏社交功能的存在,手机游戏可以提供在线多人互动的功能,使得大学生能够与其他玩家交流、联机对战,满足了社交需求。

三是游戏对大脑的影响,手机游戏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引发快感,使得大学生对游戏产生依赖。

面对手机游戏成瘾问题,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防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到游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成为主导。

大学生需要意识到,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不应该将其放在生活的首要位置,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生可以设置游戏时间限制,如每天1-2小时,或者制定游戏休息规则,如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些休息活动,避免长时间连续游戏。

通过坚持规定时间下线,逐渐调整游戏与生活的平衡。

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

大学生可以参加运动、音乐、读书等兴趣爱好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抵消对游戏的需求。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扩展人际关系圈子,降低对游戏的依赖。

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

如果大学生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自控,游戏成瘾问题严重影响到学业和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帮助,获得更好的心理调适。

手机游戏成瘾问题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

了解成瘾成因,并采取对策,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管理手机游戏时间,保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并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为自己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网络游戏也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沉迷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3000万的大学生成为了网络游戏的重度玩家,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包括个体心理的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 社会压力过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

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等方面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而网络游戏则成为了他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一种途径。

在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摆脱现实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2. 缺乏正确的时间观念大学生的时间观念相对较弱,尤其是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很多人还没有形成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他们可能会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忽视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开始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业。

3. 对于网络游戏的误解一些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成为游戏高手,甚至赚取财富。

这种错误的认识使他们产生了对网络游戏的过度迷恋,丧失了正常的游戏思维。

4. 缺乏正确的娱乐观念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于娱乐活动的需求较为强烈。

一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娱乐观念,他们习惯性地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上,而忽视了其他更有意义的娱乐活动。

5. 缺乏自控能力一些大学生在沉迷网络游戏后,很难自拔,导致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可能在凌晨才离开游戏,白天则出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1. 建立正确的娱乐观念在学校和家庭方面,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娱乐观念教育。

应引导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发展多种多样的娱乐兴趣和爱好,让他们知道网络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成为整个生活的全部。

2. 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应该学会自觉控制自己对网络游戏的迷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意识。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手机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游戏的设计吸引力、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游戏成瘾。

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1. 游戏本身的设计吸引力许多手机游戏采用了精美的画面、丰富多样的游戏玩法以及不断推出新的游戏内容等手段,吸引玩家的注意力。

这些游戏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使玩家愿意长时间投入难以自拔。

2. 心理因素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往往通过手机游戏来寻求一种放松和解压的方式。

手机游戏成为了释放压力和消磨时间的手段,甚至有些人使用游戏来逃避现实的问题。

3. 社会因素在大学校园中,手机游戏成瘾现象也受到社交因素的影响。

一些学生为了追求认同感和满足虚荣心,通过手机游戏来展示自己的成就和实力,逐渐形成了一种“游戏圈子”,加剧了手机游戏成瘾的现象。

对策分析1. 提高对手机游戏成瘾的认识我们需要提高对手机游戏成瘾的认识,让广大学生了解到手机游戏成瘾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学校可以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手机游戏成瘾的认识。

2.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监管家庭和学校在对手机游戏成瘾现象的监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合理规划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手机游戏。

学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体育和社交活动,降低对手机游戏的依赖。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从源头上预防手机游戏成瘾的发生。

4. 加强法制教育学校可以加强法制教育,教育学生们要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和法律法规,不沉迷游戏,不参与非法活动,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5. 提高游戏自律意识结语手机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本文就对大学生游戏成瘾案例进行分析,从成瘾的原因、对大学生的影响、对治疗成瘾者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原因1. 学业和考试压力较大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所面临的压力相当巨大。

由于学业上的要求与竞争都非常激烈,许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各种考试和考核。

这种压力会导致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更愿意选择沉迷于游戏中来放松自己。

2. 娱乐方式匮乏虽然现在有许多娱乐项目可供选择,但很多大学生感觉到外出娱乐成本高,而网络游戏则是一种廉价、便利的娱乐方式。

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已经变得非常逼真和有吸引力,因此一部分大学生对其产生了依赖和成瘾行为。

3. 社交唯一途径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交友经验或者是因为其他个人原因,他们感到较难融入社交圈。

而网络游戏却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倾诉和交流的平台。

这种社交方式,给了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的满足感和认同感,在此过程中产生成瘾行为。

影响1. 健康受损网络游戏需要额外的时间来保证玩家的升级和战斗力,而玩家们因沉迷于游戏而妨碍了正常的饮食、锻炼和休息,直接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社交关系变差沉迷于游戏中的玩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缘故,渐渐地脱离了社交圈。

有些大学生连班级活动和校内活动都无法积极参与,导致其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正常的交往经历。

3. 学术成就下降长期玩游戏会妨碍学生的课业学习时间和充分的学习进程,从而直接导致学术方面的成绩下降。

一旦学业上产生了失败感,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极好的解决办法是摒弃一切挫败感,并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治疗方法1. 家庭关注治疗成瘾行为的第一个关键是家庭环境。

家长应在孩子越年轻时强制规定允许玩游戏的时间和在何处玩游戏,并在这些规定之外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些时间。

2. 朋友支持由于沉迷于游戏中的人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朋友们可以鼓励发展其他爱好,逐渐减少玩游戏产生的兴奋感受。

尝试逐渐适应其他的娱乐方式,从而恢复正常的生活。

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分析

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分析

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游戏成瘾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因对网络游戏上瘾而影响到学业、工作和人际关系。

本文将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以期提供有关部门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的参考。

心理原因网络游戏极具吸引力的同时,也在心理上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从而导致成瘾的发生。

1. 欲望满足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并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

这些游戏机制能够满足人们的成就欲望,使玩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玩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取得同样的成就感时,他们往往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2. 逃避现实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的途径,让人们暂时忘记自己的困扰和烦恼。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扮演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

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较大的人群尤为具有吸引力。

社会原因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也与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个人的社会需求有关。

1. 社交需求现在的网络游戏越来越注重多人在线联机游戏模式,玩家可以与其他玩家合作或竞争。

对于那些社交需求较强的人来说,网络游戏成为了与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互动的重要途径。

缺乏现实中的社交互动,使得网络游戏成为了满足社交需求的替代品。

2. 社会压力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压力巨大,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

在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找到一个相对公平和无压力的竞争环境,摆脱现实世界中的种种不公和压力。

游戏中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成为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时的抚慰。

生理原因网络游戏成瘾还与个体的生理特征和生理需求密切相关。

1. 脑化学反应游戏中的奖励机制会刺激脑中的多巴胺系统,使得玩家产生愉悦感。

这种脑化学反应对于有些人来说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难以自拔。

2. 生理需求网络游戏的持续性和刺激性,往往使得人们在游戏过程中忽视了正常的生理需求,例如饮食、睡眠等。

长期以此会引起身体健康的问题,甚至诱发生病。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他们摆脱游戏的困扰,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我们需要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心理因素大学生处于人生转折期,他们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而网络游戏往往能够成为他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途径。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逃避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二、社交因素随着社交网络游戏的兴起,大学生在游戏中能够结识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子。

这种社交网络的扩大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因为他们能够在游戏中找到一种被理解和认可的感觉。

三、游戏设计现在的网络游戏通常设计得非常具有吸引力,通过不断地更新任务、活动、装备等,让玩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动力,使得玩家很难自拔。

游戏中的竞技、团队合作等元素也能够吸引大学生长时间地投入其中。

一、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沉迷游戏的影响,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时间管理计划,以及参加一些其他有益的活动,来减少游戏时间,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二、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学校可以为那些有游戏成瘾倾向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游戏成瘾的危害,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指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家庭教育和监管家长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监管,制定合理的家庭规矩和制度,规定游戏时间,引导他们正确的利用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社交中。

四、学校建立健康的娱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如篮球比赛、话剧表演、手工制作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并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调查研究及其对策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调查研究及其对策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调查研究及其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网络游戏成瘾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

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现状和对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游戏成瘾的困扰。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1. 心理因素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网络游戏中的曲折剧情、虚拟形象和刺激的游戏玩法能够满足大学生内心的需求,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一种虚拟的满足感。

2. 社交因素大学生在校园里面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交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排斥。

而网络游戏给了他们一个虚拟的社交圈,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3. 诱惑因素网络游戏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元素,比如精美的画面、丰富的游戏内容、刺激的剧情等等。

这些元素很容易就能够深深吸引住大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1. 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逐年上升。

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超过70%的大学生有过网络游戏成瘾的经历。

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网络游戏成瘾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积极性,甚至造成辍学;网络游戏成瘾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的教育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关心、理解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引导他们摆正对网络游戏的态度。

2.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到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性。

3. 自我管理大学生本身也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尤其是控制自己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和精力。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人们对网络游戏的热衷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游戏成瘾。

本文将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1.逃避现实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学业和生活压力,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他们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种种困扰。

例如,他们可以扮演英雄人物,拥有无限的力量和技能,克服各种困难。

这样的逃避让他们感到轻松和满足。

2.社交需求网络游戏提供了一个虚拟社交圈,大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结识新朋友,与他们一起打怪升级。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找到彼此的共同爱好和兴趣,并建立紧密的联系。

这种社交需求的满足也是导致大学生沉迷游戏的原因之一。

3.刺激和成就感网络游戏通常设计有各种任务和挑战,大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战胜困难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获得成就感。

这种刺激和成就感成为了大学生追求游戏的重要动力。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1)性格特点:有些大学生天性比较内向,喜欢独自活动,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2)自控能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大学生更容易无法自拔地抵制游戏的诱惑,进而成瘾。

(3)自我价值感:缺乏自我价值感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无所作为,倾向于通过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感来满足内心的需求。

2.社会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的游戏态度会对其网络游戏成瘾产生影响。

如果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对游戏过度宽容,缺乏规范和监督,那么他们在游戏中的时间和精力就更难以控制。

(2)同伴影响:大学生通常与同龄人交往密切,如果他们的朋友圈中有过多沉迷于游戏的人,那么他们受到的游戏影响也会增加,从而容易成瘾。

(3)网络环境:网络的普及和便利为大学生游戏成瘾提供了便利条件。

长时间使用网络和各种游戏平台,以及游戏的可及性都增加了大学生沉迷游戏的机会和可能性。

三、应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措施1.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教育宣传,让他们充分了解游戏成瘾的危害性和影响因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大学生网游成瘾调查报告分析

大学生网游成瘾调查报告分析

大学生网游成瘾调查报告分析关于大学生网游成瘾调查报告分析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符合大学生的需求网络游戏的知识性、生动新奇性和不可预知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互动性满足了大学生沟通交流,结交朋友的需求;其虚拟性和可反复性以及成功法则和游戏规则的设计使游戏玩家能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完成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2、大学生将网络游戏视为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面临许多压力,诸如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成功的压力等等。

在各种压力面前,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找寻不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积极的缓压方式;另一方面,传统型的理想价值观难以适应大学生日新月异的生活需求,因此大学生选择逃避现实,追求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彻底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失望、痛苦、焦虑、郁闷、愤怒,充分享受网络带给他们的虚拟的物质与精神食粮。

3、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使得大学生难以抵挡诱惑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动期,其自制性和自律能力都还不强,遇事容易冲动和消极应对。

因而容易被光怪陆离层出不穷的新游戏吸引,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又不足以抵抗其诱惑,所以一旦染上网络游戏的瘾,一般难以有效戒除。

4、周边环境复杂和校园网络的管理监管不完善,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创造了条件随着高校经济的发展,校园周边开设有众多网吧,商家们出于盈利的目的,纷纷推出吃、住、上网等系列服务。

这对于喜爱玩电脑游戏的`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此外,校园网络已经基本普及,学生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校园网进行学习交流。

但由于学校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旷课,甚至熬夜通宵玩网络游戏。

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创造了条件。

5、家庭、学校等原因家庭原因。

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关系满意度明显低于网络未成瘾者,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价值取向和情趣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作者:商剑人文社科学院2006级应用心理学指导老师:胡霜【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游戏产业的日益兴盛发展,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也日益显著,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表现得尤为突出。

通过对网游本身特点、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方面的分析,认为三者的相互作用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本文的研究初探以期对指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使网络发挥其积极地作用发挥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心理人格【Abstract】A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online game industry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development, leading to online game addiction question also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network game addiction.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emselves, online it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analysis in three aspects, that is the intera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game addiction. Through this research aims to guide students fang-tsang correct use of network, the network play an active role in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network game addiction reason psychology personality1994年,纽约市的一名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就“声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障碍,把它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AD)[1]。

互联网成瘾症很快引起了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

从临床表现来看,IAD至少包括下列五种亚型:色情网络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强迫信息收集、计算机成瘾(包括不可抑制地长时间玩计算机游戏)。

可见,关于对计算机成瘾的研究和治疗,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心理学界的研究的一个热点。

随着我国网络游戏业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纷纷“触网”,有的因沉迷网络游戏而玩物丧志甚至丧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那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在于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但把网络游戏行为及其成瘾问题作为专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并不是很多[2,3]。

本文拟对此进行尝试性探讨。

1网络游戏成瘾及其表现1.1网络游戏成瘾的定义成瘾是指对某物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通过不断地重复,以取得快感,或者避免出现痛苦,是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或身体病态的状况。

它可以分为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两种。

而其中精神依赖的破坏性影响更大,持续作用时间也更长,更容易受到适宜环境影响,而唤起成瘾者的心理渴求。

[4]英国心理学家Griffiths是第一个以网络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他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游戏成瘾理论观点。

[5]其理论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1)网络游戏成瘾会影响正常人的想象力和幻想力,无节制地使用网络游戏会导致人的想象力衰退;(2)玩网络游戏的原因与人的应激性有关,人们玩网络游戏或者是为了激发情绪,或者是为了平静下来;(3)网络游戏成瘾的状态可以通过口头承认上瘾、身体出现不适、心理依赖等表现出来;成瘾者处于与自我意识和外部环境相斗争的失调状态中;(4)网络游戏使用者也分不同类型。

有的玩家喜欢游戏中的状态和感觉,有的玩家则只是在无聊的时候用游戏来打发时间。

Griffiths将网络游戏成瘾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6]:一类成瘾者是被游戏的刺激性所吸引,他们或者是为了得到某种虚拟社会的回报,或者是为了检验他们技术的高低来增加玩游戏的时间以至成瘾。

另一类成瘾者是通过玩网络游戏来替代其他类型的活动或者减少某种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种成瘾类型更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依赖,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他们会更倾向于逃离现实社会和生活,在网络游戏中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

但是,游戏成瘾的实证研究十分缺乏,因此目前游戏成瘾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仍然未有令人信服的证明与阐述,要给游戏成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还较为困难。

然而在不伤害其原义的情况下,对游戏成瘾作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游戏成瘾是一种以持续性的、大量的,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的电子游戏使用行为为特征的行为成瘾,成瘾者常表现为对电子游戏形成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伴有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以及忍耐、克制和戒断等现象,对玩电子游戏所带来的快感会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1.2网络游戏成瘾的表现根据研究[1],如果大学生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越长,大脑就会分泌越多的多巴胺,身体就会越来越适应大剂量的多巴胺,同时又反过来更加需要不断刺激大脑以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于是就表现为更长时间的玩欲,最后导致上瘾。

根据调查,对电脑游戏上瘾主要有这么几种表现[7]:(1)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2)明显的戒断症状;(3)玩电脑游戏频率逐渐提高;(4)自己无法控制不玩电脑游戏的冲动;(5)花费大量时间在电脑游戏及相关活动上、使自己的社交、学业和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6)虽然能够意识到游戏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用大量时间玩游戏。

2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2.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2.1.1网络游戏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成就动机和心理感官刺激。

网络游戏的升级设计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成就动机,使得玩者的“成就感”越来越强,玩游戏的心理动机也就越强。

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的立体传播形态制造了良好的身临其境的效果,加上砍杀、枪战等火爆的内容,给人以很好的感官刺激,容易使人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尤其游戏中对于力量的表现很注重,很夸张,符合男孩子好斗的心性。

国外有研究发现,当游戏者完全沉浸于游戏中时,会获得某种愉悦的游戏流(Game Flow)体验。

[8]渐渐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条件反射,使得玩家更加沉迷。

2.1.2网络游戏中人际交往形式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

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超越了年龄、性别、文化和时空的限制,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模式,只要打开电脑,连接上网络,就可以与网上的数以十万计的同道中人共同享受游戏的乐趣。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分扮不同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相互交流,建立友情,很多大学生甚至会被里面的虚拟感情所打动。

这种交往模式更能满足青年大学生的需要。

2.1.3网络游戏满足了大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需求。

角色是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相对应的心理状态,它可分为先赋性角色和获得性角色。

[9]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角色都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戏者真实体验不同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它突破了以文本为主要媒介的二维静态局限,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三维立体虚拟空间,动态性、实时互动性和多媒体集成性等技术基础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10]虚拟的网络游戏带给大学生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可以分身有术,可以攻击他人,个体的许多本能欲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能在网络游戏中得以实现;胆怯、貌丑者在网络游戏中常扮演与自己现实身份相差悬殊的角色,在不同身份和性别角色中不断切换,体验着特殊的乐趣。

而网络游戏的可还原性又将人们送回了现实世界,补偿了人们扮演不同身份的新奇感,同时又可自由恢复现实之身。

2.2网络成瘾大学生自身的原因2.2.1人格因素。

目前,国内外有关游戏成瘾者人格特质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透过网络行为、网络成瘾等研究,发现参与游戏者的人格特质。

研究者们一直都认为成瘾者具有某种独特的人格特征,并且这些独特的人格特征是成瘾的必备条件。

然而,至今还未发现何种人格特征为成瘾者所独有。

虽然研究者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导致成瘾者成瘾的人格特质,但是对于人格与成瘾之间存在着联系却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11]最早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K.S.Young,她认为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者;低自尊与自我形象不佳者;喜欢标新立异,不愿遵守社会规范者的人,容易成瘾。

[12]国内张璇等人研究发现电脑游戏成瘾者在情绪稳定性、相容性和责任性三个人格维度上显著低于未成瘾大学生。

[13]]Jessica Harris发现游戏成瘾组的学生自我报告的攻击性要显著多于没有成瘾组学生报告的攻击性。

[14]Zuckerman的研究发现计算机和电子游戏的使用与个体的感觉寻求特征存在着相关关系。

游戏成瘾高分者在电脑游戏环境下比游戏成瘾低分者保持更高的唤醒水平,因而更易对电脑游戏产生痴迷。

由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性格、心理、人格上的差异,使得某些学生成为易感人群。

根据调查,严重的上瘾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焦虑、警觉、自卑。

这部分大学生由于青少年时期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家庭变故、社会不良风气及自卑心理等影响,在人格塑造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对现实环境社会交往的不满足,他们往往寄希望于从其他环境中获得补偿,而网络虚拟空间的特点正好符合这种要求。

在与网络空间的互动过程中,这些大学生容易在网络中形成新社会认知图式及社会角色定位,减少了现实交往时间,不能适应现实生活。

2.2.2 尊重需要的缺失。

尊重需要是一种对自我积极和高度评价的需要。

这种评价可被分成两类——自尊的需要和他人尊重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驱动个体去获得成功、力量、自信、独立和自由。

从本质上来说,自尊的需要是一种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渴望。

他人尊重的需要是获得名誉、地位和认可,他人对我们能力的赏识,以及希望有一种重要感。

当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有—种自信感和自我价值感。

就会认为自己活在世上是有目的的。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无论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的表现好坏,都需要别人的尊重与承认,需要成功与满足。

当某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时,他们就会在电脑游戏中去寻找。

这种追求短期享乐的行为,带来了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疏离、自我认同的降低,导致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虽然游戏中设计的情景是虚拟的,但是那种过关斩将的成功感却是真实的。

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以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

多次的恶性循环导致了自信心的减弱,而电脑游戏中获得的“英雄感和胜利感”等则填补了自身追求的所谓“成就感”,是对自己所谓“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学校家庭的反叛,是对平时不满遭遇的发泄,是自己好奇心虚荣心的满足,并成为唯一可以在同学中炫耀和值得自信的因素,所以玩电脑游戏在不知不觉中上了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