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讲解
遗传学(第3版)第3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以上的测交中,一对基因的杂种,总是与其隐性亲本(rr)
进行杂交,这种杂交方式也叫做回交(backcross)。 4-15
2、自交验证(selfed/selfing) 通过自交后代的类型和数目来推论亲本的情况。
基本方法:以F2分别自交产生F3,然后根据F3的表型类型及 比例,验证所设想的F2基因型,从而推知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 基因是否分离。
黄416粒=315粒 黄圆+101粒 黄皱
绿140粒=108粒 绿圆+32粒 绿皱 所以 从颜色上看 黄色:绿色=416:140=2.97:1=3:1 再考察种子的形状: 圆:423粒=315粒黄圆+108粒绿圆 皱:133粒=101粒黄皱+32绿皱 所以 圆形:皱形=423:133=3.18:1≈3:1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当今的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 核心。谈家桢先生曾生动而形象地将遗传学比喻为一棵根深叶 茂的大树,孟德尔定律便是具有顽强生命的种子,由摩尔根等 人建立起来的细胞遗传学则是这棵巨树的主干。 本章的主要内容: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扩展。
要点:孟德尔遗传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基因在动物、 植物乃至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的表现及其传递规律。
↓
皱豌豆
↓
圆豌豆(吸水性强)4-10
3.1.2 分离定律 ( principle of segregation)
Mendel’s First law The two members of a gene pair (alleles) segregate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in the formation of gametes; half the gametes carry one allele, and the other half carry the o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简述孟德尔遗传定律。
简述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指奥地利的门德尔所发现的遗传学的基础定律。
他以一种迄今仍然是应用和重要的方法,即杂交法,对豌豆花的遗传
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
经过对自交两代后代及对两个有差异的
变异性状(如花色)互相杂交后代的分析,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关于
基因遗传的定律。
第一定律:单因素遗传定律(分离定律),指的是在同一前提之下,杂交后代中某一性状只表现出一种,而另一种隐性性状仍然潜在,也就是说,能够表现出来的性状只有一个,而这个性状是由显性基因
所决定的,至于隐性基因则被掩盖掉了。
第二定律:二因素遗传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在同一基
因组合中,不同单因素性状的遗传规律互相独立分离,即各基因分别
随机进行自由组合,而每种组合的产生概率则是相等的。
第三定律:半数定律(基因重组定律),指的是每个亲代都只会
传递给后代它所具有的一半基因,而其余的基因则被随机组合形成新
的组合,导致后代基因组成不稳定,从而增加了亲代间的基因差异度
和后代的遗传变异度。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为我们深入了解基因的遗传和变异机理提供了
有效理论,并鼓励人们将遗传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开拓出新
的领域。
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人们对育种、种间杂交和基因工程等
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也为人类遗传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工具和理论基础。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总结
1.两对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2.孟德尔假设: 子一代杂合子形成生殖细胞时,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要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
一.双因子杂交实验及自 由组合定律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P60
一.双因子杂交实验及自 由组合定律
(四).自由组合律的细胞学基础:
自由组合律的细胞学基础: 在减数分裂中,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 体)是否共同进入一个生殖细胞的随机性是自由组 合律的细胞学基础。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 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allele)相互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non-allele)自由组合到配子中。
一.双因子杂交实验及自 由组合定律
(一).自由组合的遗传现象
3.不同对的相对性状可以相互 组合:
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2(F2代中):
如果两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而两独立事件同时发 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单独发生概率的乘积(乘法定律); 因此,在F2代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四种 类型的概率(理论比例)应该如下图所示: 实际试验结果与理论比例的比较:
向排列,而表格的主体部分显示的是配子组合或子
代的基因型。
Punnett方格分析AaYyRr自交后代结果
配子 AYR AYr AyR AYR
AAYYRR AAYYRr AAYyRR
AYr
AAYYRr AAYYrr Fra bibliotekAYyRrAyR
AAYyRR AAYyRr AAyyRR
Ayr
AAYyRr AAYyrr AAyyRr
第4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分离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遗传学数据的2分析 人类中孟德尔遗传分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定律⼀般指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了遗传学诞⽣的著名定律。
下⾯⼩编给⼤家分享⼀些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基本概念1.交配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交:植物体中⾃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交是获得纯合⼦的有效⽅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2.性状类:1)性状:⽣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理特性的总称2)相对性状:同种⽣物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基因类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3)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个体类1)表现型:⽣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3)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4)纯合⼦: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例如:AA aa5)杂合⼦: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例如:Aa⼆、⾃由交配与⾃交的区别⾃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称随机交配;⽽⾃交仅限于相同基因型相互交配。
三、纯合⼦(显性纯合⼦)与杂合⼦的判断1.⾃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
例如:Aa×Aa→AA、Aa(显性性状)、aa(隐性性状)AA×AA→AA(显性性状)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
例如:Aa×aa→Aa(显性性状)、aa(隐性性状) AA×aa→Aa(显性性状)鉴定某⽣物个体是纯合⼦还是杂合⼦,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交法均可以,但是对于⾃花传粉的植物⾃交法较简便。
第三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一、分离现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7对性状的结果
豌豆表型 F1 圆形 黄色 紫花 鼓胀 绿色 腋生 高植株 5474圆 6022黄 705紫 882鼓 428绿 651腋生 787高 F2 1850皱 2001绿 224白 299瘪 152黄 207顶生 277矮 F2比例 2.96:1 3.01:1 3.15:1 2.95:1 2.82:1 3.14:1 2.84:1
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
严格自花授粉:没有外界花粉的污染
二、易栽培,生长周期短
人工授粉也能结实
三、后代多,便于收集数据
单株可产生大量种子
四、正确的方法
按系谱记载,研究性状在家系中的传递
P(亲本) ♀(母本) × ♂(父本)
F1(杂种第一代) (自交)
F2 (杂种第二代)
四、正确的方法
三、 非等位基因间互作
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 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 制作用,称这对基因为显性抑制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 13:3。
四、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现象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 称为“多因一效 。在生物界,多因一效现象很 普遍,如:玉米糊粉层的颜色涉及7对等位基因; 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涉及50对等位基因;果 蝇眼睛的颜色受40多对基因的控制。
四、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现象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 育的现象称为一因多效 。如豌豆中控制花色的 基因也控制种皮的颜色和叶腋有无黑斑。红花 豌豆的种皮有色,叶腋有大黑斑
The end
七、孟德尔学说的核心
遗传因子的颗粒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完整版)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分析
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
父母是摩脱维亚(Moravia)——当时属中欧 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农民。在乡间的成长教给了他 许多种植和饲养动物的知识,并激发了他对自然 的兴趣。在21岁时,孟德尔离开了农场,进入了 Brünn市的一个天主教修道院(现在Brno属于捷克 共和国)。1847年,他被任命为牧师,并取得了 教名Gregor。以后,他在当地的高中教书,并于 1851~1853年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随后他返 回Brünn,在那里作为一个教士终老,也在此完成 了最后令他举世闻名的遗传学实验。
红花
Cc
× cc
C
c
c
Cc
cc
红花 白花
1: 1
对于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测交是常用的鉴定个体基因 型的方法。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非同源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在形成配子时,各自独立地 分开和组合,在杂交时各种基 因型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可 以预测比例的表型和基因型的 群体。
孟德尔分离比的条件
1.杂合体的两种配子在形成配子时数目是相等的。 2. 两种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3.子二代基因型个体存活率是相等的。 4.显性是完全的。
孟德尔定律的巧合
为什么孟德尔没有看到多基因调控的性状? 为什么孟德尔没有看到连锁的性状? 孟德尔只做了7对性状的研究吗?
孟德尔研究的7对性状分布在豌豆的五条染色体上,且分 布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距离很远。因此,从这 些基因的研究中看不到连锁现象。
问题:假如我们用人来进行自由组合定 律的研究……在一条染色体上我们挑选 到两个基因连锁的概率会有多大?在全 基因组中呢?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方法知识讲解
五、根据某一性状辨别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
【例13】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实验,单就颜色便能 鉴别雏蝇的雌雄。
参考答案:让白眼雌果蝇(XbXb )与红眼雄果蝇(XBY) 杂交,后代中凡是红眼的都是雌果蝇,白眼的都是雄果蝇。
a是一对等位基因。用开红花的紫茉莉品种与开白花的紫茉莉品
种杂交,F1全为粉红花。请回答: (1)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
(2)若让F2中的全部红花植物和粉红花植物群体内相互授粉,
则F3中出现红花植物的概率为 4/9 。
P:AA × aa
F1: Aa × F2: AA:Aa:aa=1:2:1
P ♀XaXa×♂XAYA→XAXa、 XaYA F1 XAXa×XaYA→XAXa 、XaXa XAYA XaYA
【例10】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 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 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参考答案: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 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 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 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学中的孟德尔定律解析
遗传学中的孟德尔定律解析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物种遗传性状的表现。
而孟德尔定律则是遗传学的基石之一,对于解析基因的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孟德尔定律进行解析,探讨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1. 孟德尔定律的提出孟德尔定律是由奥地利的植物学家格里高利·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试验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遗传性状的分离和重新组合规律,并总结出三个基本定律,分别是单因遗传、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定律。
2. 单因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实验,得出了单因遗传定律。
该定律认为,每个个体的性状由两个因子决定,每个因子都来自于父本和母本,并且这两个因子相互分离,在后代中以各种可能的组合重新出现。
这一定律为后来的基因理论奠定了基础。
3.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他所观察到的豌豆杂交结果得出的规律。
他发现,在性状的遗传过程中,性状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以自由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不受其他性状的干扰。
这一定律说明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独立性和随机性。
4. 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后代中,性状以一定的比例分离出现。
例如,当父本和母本分别纯合地带有某一性状时,杂交后代的第一代(F1)将表现出完全相同的外观,并且杂交后代的第二代(F2)中将有四分之一的个体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这一定律展示了基因在代际间传递的规律性。
5. 孟德尔定律的应用孟德尔定律在遗传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为描述和解释遗传性状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提供了基本的原理,使得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遗传现象。
其次,孟德尔定律的基本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的育种实践中,通过合理的杂交和选择策略,改良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此外,孟德尔定律的遗传规律也为疾病的遗传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有助于揭示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总结:孟德尔定律的提出为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它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和观察,总结出了单因遗传、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分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
一、相关概念;
二、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
三、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
四、孟德尔总结遗传定律所用方法:假说—演绎法
五、假说—演绎法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总结过程中所对应的步骤;
六、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自交与测交的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自交
与测交的应用;
七、遗传图解的写法;
八、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在学生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后,减数分裂中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变化与孟德尔说的遗传因子行为一致,那对减数分裂知识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共38张PPT)
杂交 自交 ( 自花授粉 ) 测交 ( 杂种和隐性亲本杂交 )
双因子杂交试验
The Dihybrid Cross
分离定律的意义
(1)具有普遍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有3711种(1992年 )
侏儒(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 )
显性 短指症 舞蹈病(Huntington)
(2)杂合体是不能留作种子
人类家谱分析中常用的符号
男
女
不知性别 婚配
近亲婚配
生育子女 同卵双生
异卵双生
⊙
I II
12
男女患者
男女携带者
性连锁携带者 流产儿或死胎
已故家庭成员 先证者 人类家谱谱系
3
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
(1) 自由组合定律广泛存在,如蜜蜂的腐臭病 (foul brood);
(2) 使生物群体中存在着多样性,使得生物得 以生存和进化 ;
⊙
性连锁携带者
第二节 遗传数据的统计方法
P(A):A事件发生的概率。
人类家谱分析中常用的符号
× 1CC= 1AaBbCC
3、子二代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Reserch garden
• 实验材料 • 实验目的 • 实验内容 • 实验方法
• 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 实验材料的选择——豌豆 • 豌豆有可区分的稳定性状
(3) 可应用于育种。
P
卫生品系 × 不卫生品系
(AABB)
(aabb)
F1
卫生品系 (AaBb)
互交
F2 卫生品系 只会揭盖 不会揭盖 不卫生品系 不除病蜂 会除病蜂
A_ B_ A_bb
遗传学3 第三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7、显性是完全的
八、分离定律的意义
1、具有普遍性:
不仅适用于植物,也适用于其他二倍体生 物(人类中单基因遗传性状和遗传病约 有4344种)。
2、理论意义: (1)形成了颗粒遗传的正确遗传观念
分离定律表明-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并不相互融 合,而是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相对独立地遗传给后 代;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后代中还会分离出来。
3 : 1
颗粒式遗传: 代表一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因子在同一个体内 分别存在,不相沾染, 不相混合。
比例≈
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完全一致,表明:F1、F2的性状表现 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与哪一个亲本作母本无关。
豌豆的7个相对性状杂交 性状
花色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植株高度
3、豆荚成熟后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准 确记数。 4、价格便宜、占地少、世代短、后代多。
正确的实验方法
简单 (一对相对性状) •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 复杂 (二对相对性状)
•采用 “定量” 的研究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提出理论以解释实验结果
•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是不 是任 何单 位性 状都 是由 一对 基因 控制 的?
实验结果
P F1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
黄色、圆粒 15株自交结556粒种子
↓⊗
F2种子 理论比例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总数
实得粒数 315
9 :
101
3
108
: 3 :
32
1
556
16 556
理论粒数 312.75 104.25 104.25 34.75
重组型
孟德尔遗传规律解析
孟德尔遗传规律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是20世纪以来分子遗传学发展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被公认,孟德尔遗传理论的原创者是奥地利的格雷戈尔·约瑟夫·孟德尔, 他通过对豌豆杂交试验的观察和记载,发现了“一对因子控制一个性状”的遗传规律,建立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本文从不同角度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该规律是如何影响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与生命科学和生态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发现给人类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引导。
孟德尔开创了基因学,令我们能够深入地了解生物系统的机理,它有助于揭示遗传性状的表达机制和遗传性状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是现代生命科学黑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其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遗传信息的分析,证明亲代在后代中有影响。
其实生物遗传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和保存。
孟德尔从豆子的生育节省的操作中发现,染色体上的某个特定区域,称为基因,控制着遗传性状的表达。
在他的第一阶段实验中,他证明了基因的两个表现型之间有着正确的比例,并且在第二阶段实验中,证明了基因可以在Mendelian遗传模式下逐代直接传递给下一代。
这些结果表明了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这与另一种关于生殖的简单的非Mendelian观点是不同的。
Mendel做出的预测(贡献度、纯合和杂合)能够重复地被证实,并且被视为绝对的真理30多年,直到缺乏Mendelian模式的遗传突变被证明所导致的变化。
除此之外,孟德尔的研究还揭示了重组的概念,即通过杂交实验首次定义了基因的工作方式,这是一种由两个互补的染色体构成的海拔形态的遗传过程。
孟德尔发现,不同的特征并不会一直进化,而是可以杂交,如果对这些杂交进行交叉操作,则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特征,甚至可以在多个进行杂交前未考虑的特征之间进行重组。
这种重组方式的发现,有助于了解染色体的工作方式,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遗传方式,这种遗传方式远远超出了人们30年前对基因工作方式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圆 黄、皱
实得数(O) 315 2.25
2
绿、圆
108 3.75
绿、皱
32 34.75 -2.25
2
总数
556 556
101 -3.75
2
按理论比例粒数(E) 312.75
104.25 104.25
差数(O-E)
2
(O E ) 2.25 (2.25) x ... 0.5116 E 312.75 34.35
每一配子(花粉或卵细胞)中只含其中一个;
④ 遗传因子在受精过程中能保持其独立性 表现为随 机性。
以遗传因子解释
现以豌豆红花×白花的杂交试验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三、表现型和基因型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 基因(gene) 1.基因型(genotype):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 如花色基因型CC、Cc、cc 2.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是可以观测的。 如红花,白花 在基础环境内、外在表现 基因型------表现型 (根据表现型决定) 3.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型+ 环境 表现型。
糯性的为支链淀粉,非糯性的为直链淀粉;以稀碘液处理糯性的花粉或籽粒的
胚乳,呈红棕色反应;以稀碘液处理非糯性的花粉或籽粒,则呈蓝黑色反应。
糯性
wxwx F1
×
↓
非糯
WxWx Wxwx
↓观察花粉颜色(稀碘液) 红棕色(wx) : 兰黑色(Wx) 1:1
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根据分离规律,由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产生的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分离规律是完全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的,这个假 设的实质就是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 此分离,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的真实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验证。
(一)、测交法 测交法(test cross):也称回交法,即把被测验的个 体与隐性纯合基因的亲本杂交,根据测交子代(Ft)出现 的表现型和比例来测知该个体的基因型。
F2 种子 实得粒数 理论比例
理论粒数 312.75
104.25 34.75
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 F1出现显性性状; F2会出现4种表型: 2 种亲本型+ 2 种新的重组型(两者成一定比例)。
㈡、结果分析:
先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
黄∶绿=(315+101)∶(108+32)=416∶140=2.97∶1≈3∶1 圆∶皱=(315+108)∶(101+32)=423∶133=3.18∶1≈3∶1
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
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一)测交法 F1 黄圆(YyRr) ↓ G 基因型 YR YyRr
黄、圆
×
双隐性亲本 yyrr ↓
(2)反交
P F1 F2 比例
白花(♀) × 红花(♂) 红花
(自交)
红花 3 :
白花 1
图4-1 豌豆花色的遗传
以上说明了:F1和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
3. 特点: (1).F1性状表现一致,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另一个亲本
性状隐藏。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F1未表现,而在F2 重新出现的性状。 (2).F2分离:一部分植株表现这一亲本性状,另一部分植 株表现为另一亲本性状,说明隐性性状未消失。 (3).以上F2群体中显隐性分离比例大致总为3:1。
同样的存活率。
4.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显性表现是完全的。
5.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 体比较大。 这些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是具备的,所以大量试验结果
都能符合这个基本遗传规律。
六、分离规律的应用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基本的一个规律,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 生物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1. 根据分离规律,必须重视表现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两对性状是独立互不干扰地遗传给子代,每对性状的F2
分离符合3∶1比例;
F2出现两种重组型个体: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从F1
遗传给F2时,是自由组合的。
按概率定律,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分别 出现概率的乘积: 黄、圆3/4×3/4 = 9/16 黄、皱3/4×1/4 = 3/16
绿、圆1/4×3/4 = 3/16
2
表
0.10
2.71 4.61 6.25 7.78 9.24 15.99
0.95 0.50
0.15 1.39 2.37 3.36 4.35 9.34
0.05
3.84
5.99 7.82 9.49 11.07
0.02
5.41
7.82 9.84 11.67 13.39
0.01
6.64
9.21 11.35 13.28 15.09
4. 基因型类型:
(1). 纯合基因型(homozygous genotype):
成对的基因型相同。如CC、cc 或称纯合体,纯质结合。 (2). 杂合基因型(heterozygous genotype):
成对的基因不同。如Cc 或称杂合体,为杂质结合。
虽然Cc与CC的表现型一致,但其遗传行为不同。 可用自交鉴定: CC纯合体 Cc杂合体 cc纯合体 稳定遗传; 不稳定遗传; 稳定遗传。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
1. 孟德尔分离规律、验证、应用; 2. 显性性状的表现及与环境的关系; 3.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4.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基因互作; 6.基因的作用和性状的表现; 一因多效、多因一效。
人类很早就从整体上认识了遗传现象亲子性状相似
在直观上认为子代所表现的性状是父、母本性状的混合 遗传,在以后的世代中不再分离。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 从 1856年起在修道院的花圆里种植豌豆,开始了他的“豌豆杂 交试验”,到1864年共进行了8年。 孟德尔认为父母本性状遗传不是混合,而是相对独立 地传给后代 后代还会分离出父母本性状。
(三)、F1花粉鉴定法
F1花粉鉴定法的原理: 杂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各对同源染 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配子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也随之分离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之中。
这种现象在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植 物中可以通过花粉粒鉴定进行观察 。
例如:玉米、水稻等的子粒有糯性、非糯两种。
从而孟德尔提出:
① 分离规律; ② 独立分配规律。
&4.1 分离规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概念 性状(character) 是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 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位性状。如:豌豆的 花色等。
F1,其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
但是这些分离比的出现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 1.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 2.F1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或接近相等的, 并且两种配子的生活力是一样的;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
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 3.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
相对性状 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称 为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 。如:豌豆花色有红 花和白花等。 例如:(图)
孟德尔为什么会成功?
孟德尔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通过
(1). 以严格自花授粉植物豌豆为材料(遗传纯); (2). 选择简单而区分明显的7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稳定性状); (3). 采用各对性状上相对不同的品种为亲本(相对性状); (4). 进行系统的遗传杂交试验(杂交);
3
4 5 10
18.31
21.16
23.21
自由度:在各项预期值决定后,实得数中能自由变动的项数。 df= n-1(分离组数-1)
统计的标准 P> 0.05,结果与理论数无显著差异,实 得值符合理论值; P< 0.05,结果与理论数有显著差异,实 得值不符合理论值; P< 0.01,结果与理论数有极显著差异, 实得值非常不符合理论值。
1
细胞学基础:
Y-y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R-r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F1的基因型必然是YyRr,在孢母细胞进行分裂时, 可以形成4种孢子: YR Yr yR yr 配子比例1 : 1 : 1 : 1
表型比例9 : 3 : 3 : 1
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 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
Df=k-1=4-1=3
2 x 2 0.5116 x0.05,3 7.81
∴差异不显著,即符合9∶3∶3∶1理论比例。
x
P 0.99 df
1 2
0.0201 0.115 0.297 0.554 2.558 0.00016 0.0039 0.103 0.352 0.711 1.145 3.940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独立分配规律的基本要点: 控制两对不同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
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
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
Rule of Segregation(Mendel’s second law)
两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保持其独立性,互不污
染。形成配子时,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不同对 基因则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