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之润湿剂

合集下载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

因此,在溶液浓度较稀时,-SO4—基在链端的 比在链中间的化合物其表血张力较低;而在浓 度较高时,-SO4—基在链中间的化合物(15-8) 降低表面张力的有效值则较强,显示出较好的 润湿性能。
(2)非离子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EO数:
R一般以C7-C12的润湿性最好,C12以上润湿性 下降。以C8及C9为例,EO数变化时,润湿性 不断变化、EO=10~12时,润湿性最好;EO >12时,润湿性急剧下降;EO数较低时,润 湿性也差。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主要是壬基苯酚和辛基 苯酚的环氧乙烯加成物和低碳脂肪醇和低聚氧 乙烯加成物如渗透剂JFC。
6.2强碱性溶液的润湿剂 强碱性溶液的润湿剂
丝光与煮练要求碱液能均匀而且很快地润湿织物, 有些润湿剂是不溶解的。
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 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 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 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 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 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 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 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 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 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6.润湿剂的选用 润湿剂的选用
在印染加工过程中,要迅速得到润湿效果,润 湿剂必须能迅速的吸附到界面上去。实际上, 具有最大表(界)面活性的物质,并不都是最好 的润湿剂。 而能促使最快吸附到界面而润湿的表面活性剂 才是最好的润湿剂。
6.1弱酸和弱碱性溶液的润湿剂 弱酸和弱碱性溶液的润湿剂
润试剂在弱酸性和弱碱性以及中性溶液的应用 最为普遍,在染整工业中如退浆、漂白、染色、 树脂整理、织布行业的上浆、上油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可作为润湿剂和渗透剂用 的如渗透剂T(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钠)、十二 烷基硫酸酯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 磺酸钠(Nakal BX)、太古油(磺化油AH油酸丁 酯硫酸酯钠盐)等,其中以渗透剂T为最佳。

表面活性剂简介知识分享

表面活性剂简介知识分享
为得到稳定性好、分散度高的乳状液,制备O/W型乳 液的温度应低于PIT2-4℃(在该温度下界面张力接近 零,乳液粒子小而均匀,且不易聚集),然后冷却至 贮存温度。对于W/O型乳液,制备温度应高于PIT24℃,然后升温至贮存温度。
EIP法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EIP法是乳状液转变点法,是指乳液从W/O型 转变为O/W的转变点。
表面活性剂简介
By unireason
表面活性剂
• 定义 • 分类 • 亲水亲油性 • 在溶液中的状态 •actant)是这样一类物质,当他溶液中以 很低的浓度分散时,优先吸附在溶液表面或其他界面上, 使表面或界面的自由能(或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改变 了体系的界面状态;当它达到一定浓度时,在溶液中缔 合成胶团。因而,他可以直接地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 化或破乳、发泡或消泡、分散、加溶和洗涤作用;间接 地产生平滑、匀染、杀菌、防锈和消除静电等作用。
4.第二液相存在的影响
少量表面活性剂是不溶性的,它作为第二液相 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上的cmc值有一定 影响,极性较大的碳氢化合物会较显著降低表 面活性剂水溶液的cmc值。极性更强的乙酸乙酯 会稍微增加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的cmc值。
5.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影响作用是复杂的,随 温度上升,开始cmc值减小,至某一低值后,也进 一步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减少了亲水基的水 合作用,这对胶束化作用有利。然而温度上升引起 疏水集团周围结构水的破坏,又不利于胶束化作用, 这两种相反作用在某一温度下的相对大小决定cmc 是增加还是减少。实验表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mc 最低值约为2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约为50℃。
表面活性剂的发泡作用
室温下蒸馏水溶液中,含有12-14个碳原子的 直链饱和亲油基的烷基醇硫酸酯钠盐和皂类显 示出很好的发泡能力,另外,在高温下含有较 长碳链的同系物有较好的发泡能力。而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的起泡能力差,泡沫也不稳定。 稳泡剂中含有羟基、氨基和酰胺基等形成氢键 而有利于泡沫的稳定性

第五章润湿功能

第五章润湿功能
另外,有机硅聚合物具有硅氧链
且有烷基侧链,能提供一种硅氧化合物型表面; 能为织物牢牢地束缚住,它能在纤维的缝隙发 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表面层,使纤维 表面变成疏水性,且保持一定的透气性。
30
防水材料包括各种蜡、石油残渣、沥青、多价金 属皂和各种硅酮。对于氧化硅和玻璃,甲基二氯 硅烷是一种很好的防水剂,它能与氧化硅或玻璃 表面的一OH基反应,放出HCl得到由甲基组成的 疏水性很强的防水新表面。
47
48
(2)油溶性缓蚀剂的水膜置换性
将带有水膜的金属试片,浸在含有某 些缓蚀剂的矿物油中,水膜会被油膜取代, 而自身粘附于金属表面,并保护金属不锈。
49
若在矿物油中加入十八胺,经过一段 时间后,会出现图5—33(b)的状况,水膜 开始收缩成水滴,若将试片竖起最后水滴 会从试片上脱落下来。如图5—33(c), 十八胺以氨基上的孤电子与金 属表面晶格中的金属原子中的空d 轨道形成反馈健而吸附于金属表面, 而以疏水亲油的碳氢链伸入油相中 的吸附态吸附于金属—油的固—液 界面上使表面张力下降。
12
所谓浮选:就是使各种固体颗粒彼此分离 的一种手段。例如可大规模地和经济地处理 粉碎了的矿石,以使有用的矿石与脉石或矿 石中的杂质分离。
目前,工业上可用此法处理的部分矿 石包括镍矿、金矿、重晶石(硫酸钡)、白 钨矿(即钨酸钙)、碳酸锰和三氧化锰、氧 化铁、氧化铁钛、硅石和硅酸盐类、煤、 石墨、硫黄、可溶性盐类如钾盐即氯化钾。 曾有人估计近年来每年用浮选法处理的矿 石竟达109t。
2
所谓润湿是指: 一种流体(也可以是气体)被另一种液体 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置换的过程。 此润湿往往包括三相。可以是一种气体 和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或者—种固体和两 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或者是固、液、气三相, 甚至可以是三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构成的三相。 然而,人们通常研究得最多的润湿现象是气 体被液体从气—固或气—液的界面上取代的 过程。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作者:xhh指导教师:作者单位:学科专业:2010年11月摘要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溶剂中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分散或凝集,起泡或消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

素有"工业味精"之美称,广泛应用于洗涤剂、纺织、皮革、造纸、塑料、橡胶、农药、冶金、矿业、医药、建筑、化妆品等工业。

它是精细化工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体系的表面或表面张力,当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从而产生日常生活中的多种作用,其中破乳与乳化作用就是其各种重要作用之一。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领域很广,如食品、制药、纺织、金属加工、石油、建筑等行业。

关键字:表面活性剂、润湿功能、作用原理、影响因素、应用实例目录前言 (4)一、润湿过程 (4)二、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 (5)1.在固体表面发生定向吸附 (5)2.提高液体的润湿能力 (5)三、润湿剂 (6)四、表面活性剂在润湿方面的应用 (6)1.矿物的泡沫浮选 (6)(1)定义 (6)(2)浮选法原理 (6)(3)浮选过程 (7)2.金属的防锈与缓蚀 (8)3.织物的防水防油处理 (8)(1)防水处理 (8)(2)防油处理 (8)参考文献: (10)前言润湿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最为普通的润湿是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液体所取代,或是固-液界面上的一种液体被另一种液体取代。

例如:洗涤.印染.润滑.农药喷洒等;还有一些场合往往不希望润湿发生,例如:防水.防油.防锈等。

润湿: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

即润湿过程往往涉及三相,其中至少两相为流体。

润湿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常见的润湿过程是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液体取代,或是固-液界面上的一种液体被另一种液体所取代。

例如洗涤、印染、润滑、原油开采等润湿是前提。

但有些场合又要防止润湿,如防水、防油等。

090000 分散剂润湿剂区别

090000 分散剂润湿剂区别

润湿剂和分散剂及流平剂这三者的根本区别,为什么有些分散剂也具有润湿基材的作用?前两者统称为表面活性剂。

实际上两都所起的作用是很相似的,一般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来衡量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当HLB在7至9之间时作为润湿剂使用,当HLB值在9-18时作为分散剂使用。

分散剂、润湿剂都属于表面活性物质,其作用有相近之处,但又各有其侧重。

分散剂侧重于分散与稳定,而润湿剂则重于润湿,及强化对粉体的浸润,其实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分散剂用量恰到好处时可使粉体处于最佳分散状态,一般此时浆料的粘度最低,过高过低均会使浆料粘度上升,稳定性下降。

润湿剂只有在一些难以浸润的物料分散时才用额外加入,它的使用可以加强溶剂对粉体的润湿,缩短分散时间,降低分散难度,当润湿剂用量过少时润湿效果不佳,导致分散不佳,用量过多时有可能导致分散系稳定性下降。

对于大部分物料分散而言,分散剂作用大于润湿剂,但对于难润湿物料而言,润湿剂则相当重要,不加入就难以分散。

希望以上描述能使你明白两者的差别。

HLB值HLB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Number)称亲水疏水平衡值,也称水油度。

它既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有关,又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界面)张力、界面上的吸附性、乳化性及乳状液稳定性、分散性、溶解性、去污性等基本性能有关,还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有关。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值)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大小的值。

1949 年Gri ffin 提出了HLB 值的概念。

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的范围定为0 ~20 ,将疏水性最大的完全由饱和烷烃基组成的石蜡的HLB 值定为0 ,将亲水性最大的完全由亲水性的氧乙烯基组成的聚氧乙烯的HLB 值定为20 ,其他的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则介于0 ~20 之间。

HLB 值越大,其亲水性越强,HLB 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

随着新型表面活性剂的不断问世,已有亲水性更强的品种应用于实际,如月桂醇硫酸钠的HLB 值为40 。

表面活性剂之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之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之润湿剂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092班姓名:***学号:***********摘要:能使固体物料更易被水浸湿的物质。

通过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使水能展开在固体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而把固体物料润湿。

通常是一些表面活性剂,如磺化油、肥皂、拉开粉BX等。

也可用大豆卵磷脂、硫醇类、酰肼类和硫醇缩醛类等。

润湿剂正日益被陶瓷工业所使用,一般通用的是一种具有很高耐水硬度的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

而磺化油、肥皂等都具有中等的润湿性能、优良的去垢能力和增溶的倾向。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医药,润湿。

一、润湿剂的分类1.根据作用强弱可分为两类:(1)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溶剂,包括乙醇、丙二醇、甘油、二甲基亚砜等。

(2)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某些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斯盘类)、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吐温类)2.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三类:(1)在外用制剂使用的润湿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得到的醇类。

(2)口服制剂使用的润湿剂,包括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乙醇、甘油、吐温类等。

(3)注射给药的润湿剂,包括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等以及吐温-80。

3.根据性质分为两类润湿剂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等。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

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类最新型的硅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称润湿剂,特点:分子量低,多疏水基呈伞形对称结构,与传统活性剂相比较,润湿、渗透性表现极为优异、高效,是革命性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

动、静态表面张力极低,含双羟基,反应型活性剂,化学性质为惰性,一般不参与体系的化学反应,耐酸碱性好,化学性质稳定。

典型的型号是:GSK-588/582/585等系列。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功能与应用——润湿作用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功能与应用——润湿作用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功能与应用——润湿作用一、润湿功能例子:水润湿玻璃,加入表面活性剂润湿容易;水滴在石蜡上,石蜡几乎不被润湿,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石蜡就容易被润湿了;较厚的毛毡或棉絮放入水中,很难渗透,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就容易浸透了。

表面活性剂具有渗透作用或润湿作用所谓润湿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

润湿过程往往涉及三相,其中至少两相为流体。

1.润湿过程润湿作用是一个过程。

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铺展。

产生的条件不同。

其能否进行和进行的程度可根据此过程热力学函数变化判断。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方便使用润湿过程体系自由能变化表征。

(1)沾湿主要指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消失的固-气界面的大小与其后形成的固-液界面的大小是相等的。

如喷洒农药,农药附着于植物的枝叶上。

沾湿附着发生条件:△G A=γSL-γSG-γLG<0W A=γSG-γSL+γLG≥0 (沾湿)式中:γSG、γSL和γLG分别为气-固、液-固和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2)浸湿浸湿是指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原有的固气界面空气被固液取代。

如洗衣时衣物泡在水中;织物染色前先用水浸泡过程浸湿发生条件:△G i=γSL-γSG≤0W i=γSG-γSL≥0 (W i:浸湿功)(3)铺展液体取代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取代的同时液体表面能够扩展的现象。

铺展发生条件为:△G S=γSL+γLG-γSG≤0S=γSG-γSL-γLG≥0 (S:铺展功)一般,若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铺展,则沾湿和浸湿现象必然能够发生。

从润湿方程可以看出:固体自由能γSG越大,液体表面张力γLG越低,对润湿越有利。

2.接触角和润湿方程(杨氏方程)接触角: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处的夹角。

接触角与固-液,固-气和液-气表面张力的关系可表示为:γSG-γSL=γLG COSθ杨氏方程COSθ=(γSG-γSL)/γLG加入表面活性剂,γLG↓γSL↓ COSθ↑θ↓θ>90°不润湿θ<90°润湿θ越小润湿越好θ=0°或不存在→铺展将杨氏方程代入W A W i SW A =γLG (1+ COS θ)≥0 θ≤180° W i =γLG COS θ ≥0 θ≤90° S =γLG ( COS θ-1) ≥0 θ≤0° 纤维特性=γSL +γLG COS θ θ前进接触角 由于液体表面曲率,液体在毛细管中提升力大小为2πr γLG COS θ。

表面活性剂润湿力的测定

表面活性剂润湿力的测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表面活性剂润湿力的测定
测定润湿力的方法通常有帆布沉降法[GB ll9831989浸没法,GB 55581985丝光浴法,GB 55571985鱼钩法、纱带沉降法、沙带沉降法和接触法等。

这里介绍浸没法、丝光浴法和接触角法。

【方法一】浸没法
本方法参照标准GB ll9831989。

在许多纺织应用中,诸如处理或洗涤纺织品以及冲洗或净洗这些硬表面,
所有过程都是以液相(水或有机溶剂)取代空气、油或污垢相。

因此,了解
所用润湿剂的润湿力以及达到完全润湿所需的时间都是有用而且重要的。

润湿力(浸没法):棉布浸没于表面活性剂溶液时,溶液取代棉布中包藏的
空气的能力。

测定原棉布圆片浸没于被测表面活性剂溶液,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润湿剂
溶液中的润湿时间,对相应的浓度绘制润湿时间.浓度曲线可评价表面活
性剂的润湿力。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用原棉布圆片浸没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润湿力的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浴中用作纺织润湿剂的所有表面
活性剂(不管其离子特性如何).不适用于丝光助剂(强碱性浴)或碳化助剂
(强酸性浴)。

(一)方法概述
将已知特性的棉布圆片夹在浸没夹内,浸没于已知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
液中。

由于棉布中包藏空气。

棉布圆片趋向于浮到液面,可借助特制的浸
没夹,使棉布圆片保持完全浸没于溶液中。

空气被取代,溶液渗透迸棉布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上用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上用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上的应用随着合成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各种性能的表面活性剂陆续问世,使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药物合成及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1 表面活性剂做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药物制剂辅料,在传统剂型(如片剂、乳剂、液体制剂等)和新剂型(膜剂、脂质体、微球、泵片、滴丸、共沉物)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各类药物中能够同时发挥润湿、乳化、增溶等作用。

1.1 在液体制剂中做增溶剂在药剂学中常遇到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要配成水溶液的问题,这时增加难溶物溶解度便成了关键,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之一是加入表面活性剂,使难溶药物加溶在胶束内,增大其溶解度。

增溶剂在药物制剂中有很多应用,可用于口服制剂、注射剂等。

内服制剂和注射剂所用的增溶剂大多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选择增溶剂时要慎重,先考虑有没有毒性,会不会引起红血球破坏而产生溶血作用,还要考虑增溶剂的性质是否稳定,要注意不能与主药发生化学反应。

有些增溶剂会降低杀菌剂的效力,有的还会使口服液制剂产生不良气味。

增溶剂可防止或减少药物氧化,增强生理活性。

1.2 在微乳做乳化剂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条件下形成的透明体系。

其乳滴的粒径约为10~100 nm。

近年来微乳在药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中主要起三方面的作用:协助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流动性,减少微乳形成时的界面弯曲能,使微乳自发形成;调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使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有较大的吸附。

1.3 在混悬剂中做助悬剂混悬剂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它具有载药量大、防止药物氧化水解、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易吞咽等优点,是一种制备简单而应用广泛的药物剂型。

但作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混悬剂存在着离子聚集和沉降等问题。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上用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上用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上的应用随着合成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各种性能的表面活性剂陆续问世,使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药物合成及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1 表面活性剂做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药物制剂辅料,在传统剂型(如片剂、乳剂、液体制剂等)和新剂型(膜剂、脂质体、微球、泵片、滴丸、共沉物)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各类药物中能够同时发挥润湿、乳化、增溶等作用。

1.1 在液体制剂中做增溶剂在药剂学中常遇到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要配成水溶液的问题,这时增加难溶物溶解度便成了关键,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之一是加入表面活性剂,使难溶药物加溶在胶束内,增大其溶解度。

增溶剂在药物制剂中有很多应用,可用于口服制剂、注射剂等。

内服制剂和注射剂所用的增溶剂大多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选择增溶剂时要慎重,先考虑有没有毒性,会不会引起红血球破坏而产生溶血作用,还要考虑增溶剂的性质是否稳定,要注意不能与主药发生化学反应。

有些增溶剂会降低杀菌剂的效力,有的还会使口服液制剂产生不良气味。

增溶剂可防止或减少药物氧化,增强生理活性。

1.2 在微乳做乳化剂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条件下形成的透明体系。

其乳滴的粒径约为10~100 nm。

近年来微乳在药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中主要起三方面的作用:协助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流动性,减少微乳形成时的界面弯曲能,使微乳自发形成;调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使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有较大的吸附。

1.3 在混悬剂中做助悬剂混悬剂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它具有载药量大、防止药物氧化水解、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易吞咽等优点,是一种制备简单而应用广泛的药物剂型。

但作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混悬剂存在着离子聚集和沉降等问题。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一、润湿功能例子:水润湿玻璃,加入表面活性剂润湿容易;水滴在石蜡上,石蜡几乎不被润湿,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石蜡就容易被润湿了;较厚的毛毡或棉絮放入水中,很难渗透,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就容易浸透了。

表面活性剂具有渗透作用或润湿作用所谓润湿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

润湿过程往往涉及三相,其中至少两相为流体。

1.润湿过程润湿作用是一个过程。

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铺展。

产生的条件不同。

其能否进行和进行的程度可根据此过程热力学函数变化判断。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方便使用润湿过程体系自由能变化表征。

(1)沾湿主要指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消失的固-气界面的大小与其后形成的固-液界面的大小是相等的。

如喷洒农药,农药附着于植物的枝叶上。

沾湿附着发生条件:△G A=γSL-γSG-γLG<0W A=γSG-γSL+γLG≥0 (沾湿)式中:γSG、γSL和γLG分别为气-固、液-固和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2)浸湿浸湿是指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原有的固气界面空气被固液取代。

如洗衣时衣物泡在水中;织物染色前先用水浸泡过程浸湿发生条件:△G i=γSL-γSG≤0W i=γSG-γSL≥0 (W i:浸湿功)(3)铺展液体取代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取代的同时液体表面能够扩展的现象。

铺展发生条件为:△G S=γSL+γLG-γSG≤0S=γSG-γSL-γLG≥0 (S:铺展功)一般,若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铺展,则沾湿和浸湿现象必然能够发生。

从润湿方程可以看出:固体自由能γSG越大,液体表面张力γLG越低,对润湿越有利。

2.接触角和润湿方程(杨氏方程)接触角: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处的夹角。

接触角与固-液,固-气和液-气表面张力的关系可表示为:γSG-γSL=γLG COSθ杨氏方程COSθ=(γSG-γSL)/γLG加入表面活性剂,γLG↓γSL↓ COSθ↑θ↓θ>90°不润湿θ<90°润湿θ越小润湿越好θ=0°或不存在→铺展将杨氏方程代入W A W i SW A =γLG (1+ COS θ)≥0 θ≤180° W i =γLG COS θ ≥0 θ≤90° S =γLG ( COS θ-1) ≥0 θ≤0° 纤维特性=γSL +γLG COS θ θ前进接触角 由于液体表面曲率,液体在毛细管中提升力大小为2πr γLG COS θ。

第四章-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功能;ppt

第四章-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功能;ppt

20
润湿剂种类: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型润湿剂
①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R
O(C2H4O)nH
②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O(C2H4O)nH ③ 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单硬脂酸酯
O CH2OOCC17H35
H(OCH2CH2)xO
O(CH2CH2)zH
④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O共(C聚H2物CH2O)yH
1 润湿现象
2 润湿定义和特点
定义:润湿(wetting)是指在固体表面上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 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
特点: (1)界面; (2)涉及三相,至少两相为流体; (3)固体表面空气被液体取代 (4)固/液界面上液体间相互取代;
3 接触角
接触角: 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
H(OCH 2CH2)a (OCH 2CH) b (OCH 2CH2)cOH CH3
21
8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
固体表面形成定向排列的吸附层,降低固体表面自由能。
1)润湿作用的固体表面发生定向吸附的机理
=CMC
﹥ CMC
(a)单分子吸附层
(b)双分子吸附层
图3-11 月桂酸钾在云母表面的吸附
2) 极性固体表面改性剂
O
R
O(CH2CH2O)n C CH2
NaO C CH SO3Na
O CH3
O
C17H33 C N CH2CH2SO3Na
R2 SO3Na
⑥ 硫酸酯盐
CH3(CH2)5 CH CH2CH2 CH (CH2)7COOC4H9
⑦ 羧酸盐:RCOOM
OH
OSO3Na
⑧ 磷酸酯
O

表面活性剂及乳剂

表面活性剂及乳剂
考虑温度和pH值的影响
温度和pH值对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也有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整。
注意增溶剂的安全性
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的表面活性剂,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增溶剂。
06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
润湿原理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液体表面的张力,使其更容易润湿其他物质。
分子间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液体表面形成定向排列,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使其他物质更容易在表面附着。
形成界面膜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界面膜,能够防止水分 子的流失,提高润湿性能。
润湿过程
1 2
接触角
润湿过程可以用接触角来描述,接触角越小,润 湿性能越好。
铺展系数
表面活性剂的铺展系数越大,润湿性能越好。
3
吸附速度
表面活性剂在液体表面的吸附速度越快,润湿性 能越好。
润湿剂的选择与使用
溶解
被增溶物质在吸附层的作用下逐渐溶解,形成胶束。
分散
形成的胶束能够将不溶于水的物质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 分散体系。
增溶剂的选择与使用
根据被增溶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需要考虑被增溶物质的性质,如极性、溶解度等,选择与之相匹配的 表面活性剂。
控制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增溶效果有重要影响,浓度过低可能无法形成胶 束,而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胶束聚集。
表面活性剂及乳剂
• 表面活性剂简介 • 乳剂简介 • 表面活性剂在乳剂中的作用 •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 •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
01
表面活性剂简介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够显著降低表面 张力、改变界面性质的物质。

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润湿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润湿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润湿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也被广泛用作润湿剂。

润湿剂的作用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更容易地渗透到固体表面上。

在清洁剂、洗涤剂和个人护理产品中,十二烷基硫酸钠通常被用作润湿剂,因为它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渗透到需要清洁或处理的表面上。

此外,十二烷基硫酸钠还具有乳化和分散功能,可以帮助将油脂和污垢分散在水中,从而更容易清洁。

它还可以增加清洁剂和洗涤剂的起泡性能,提高清洁效果。

因此,在洗涤剂和清洁剂中,常常会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润湿剂来提高产品的清洁性能。

此外,十二烷基硫酸钠还具有抗静电和抗沉淀的作用,可以帮助防止静电产生和沉淀物的形成,从而保持清洁剂和洗涤剂的稳定性。

它还可以改善产品的贮存性能,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总的来说,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润湿剂在清洁剂、洗涤剂和个人护理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产品的清洁性能、稳定性和贮存性能。

同时,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炔二醇润湿剂原理

炔二醇润湿剂原理

炔二醇润湿剂原理
炔二醇润湿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改善润湿性能,增强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减小,使液体更容易在固体表面展开。

炔二醇润湿剂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表面张力:炔二醇润湿剂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较平坦的薄膜,减小液滴的接触角,从而增强润湿性能。

2. 提高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扩展性:炔二醇润湿剂可以改善液体在固体表面扩展的能力,使液体更容易在固体表面展开,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

3. 增加液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力:炔二醇润湿剂能够促进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静电力、吸附力等,使液体更紧密地与固体接触,提高润湿性能。

总的来说,炔二醇润湿剂通过调整液体的表面性质和改善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Ⅳ)——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Ⅳ)——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Ⅳ)——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及其应用谭婷婷;郝姗姗;赵莉;徐宝财【摘要】在简要介绍润湿现象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表面活性剂润湿作用的机理及润湿力的测定,主要综述了表面活性剂润湿作用在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农药、石油开采及煤炭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表面活性剂润湿作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5(045)002【总页数】5页(P72-75,89)【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润湿作用;接触角;应用【作者】谭婷婷;郝姗姗;赵莉;徐宝财【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润湿是指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被水或水溶液等液体所取代,即原来的气/固界面消失,形成新的固/液界面,因此润湿作用实质上是一种表面变化过程。

润湿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洗衣、润滑和采油等过程均涉及到润湿作用。

润湿一般分为3类:接触润湿,即沾湿(adhesion),指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原有气/液和气/固界面被固/液界面所取代(图1a);浸入润湿,即浸湿(immersion),指固体浸入液体时气/固界面被固/液界面所取代(图1b);铺展润湿,即铺展(spreading),指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时气/固界面被固/液界面所取代,同时气/液界面得到扩展(图1c)[1]。

润湿过程的实质是界面性质和界面能量的变化,表面自由能降低时可以自发进行,即由自由能较低的固/液界面替代原有自由能较高的气/固界面。

实验3.润湿力的测定

实验3.润湿力的测定

实验3 润湿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表面活性剂润湿力测定的方法和原理。

二、基本原理液体润湿固体表面的能力称为润湿力。

对于光滑的固体表面,液体的润湿程度通常可用接触角的大小来衡量。

对于固体粉末则用润湿热来表示润湿的程度。

对于织物(纺织品)则用液体润湿织物所需要的时间来润湿程度。

最常用的是纱带沉降法和帆布沉降法以及爬布法。

由于润湿在洗涤去污中非常重要,本实验介绍纺织品润湿性的测定——帆布沉降法。

该法的原理是:一定规格和大小帆布浸入液体中,在液体未浸透帆布前,由于浮力的作用,帆布交悬浮在液体中:一定时间后帆布被浸透,其比重大于液体的比重而下沉。

显然不同液体对帆布润湿力的大小将表现在沉降时间和长短上,沉降时间越短,则润湿力越强,所以沉降时间可作为润湿力比较标准。

三、仪器和试剂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SA)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帆布:21支3股*21支4股的标准细帆布四、实验步骤1.将标准细帆剪成直径约为35mm的圆片,每块经感量为1/1000克的天平称量,重量应在0.38-0.39克之间。

2.取鱼钩一只:每个重量在20-40毫克之间,也可用同重量的细钢针制成鱼钩状使用。

3.用直径为2毫米的镀锌铁丝弯制如图中所示的我丝架。

将鱼钩的一端缚以丝线,丝线的末端打一个小圈,套入铁丝架中心处。

4.配制0.25、0.5、0.75克/升LA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

5.取全高140-150mm,外径110-120mm1000ml烧杯一只,装入1000ml水。

调节温度至20±1。

C。

将鱼钩尖端钩入帆布圈距边约2-3mm处,然后将铁丝架搁在烧杯边上,使帆布圈浸浮于试液中,其顶点应在液面下10-20mm处(图3-1)。

立即开启秒表,至帆布圈沉至烧杯底部时,停表,记下沉降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帆布圈在0.5小时后仍不沉降,也结束实验,记沉降时间为>0.5小时。

图3-2 帆布沉降法测定润湿力6.将烧杯中换上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浓度由低到高),重复(4)的操作,计下沉降时间。

磷酸酯改性底材润湿剂的原理和品种介绍

磷酸酯改性底材润湿剂的原理和品种介绍

磷酸酯改性底材润湿剂的原理和品种介绍1.底材润湿的基本原理将涂料施工于低表面张力或已污染的表面,经常会由于润湿不良导致出现许多表面缺陷,如缩孔、鱼眼、针孔、桔皮和厚边。

只有液体的表面张力低于低材的表面张力(γL<γS),足够的润湿才会发生液体的表面张力越高,越可能产生表面缺陷。

为了降低液体涂料的表面张力,往往在涂料中添加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

许多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如硅酮、纯的或改性的氟类表面活性剂被用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以便获得良好的底材润湿性。

传统氟类表面活性剂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同时,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涂料体系中容易产生气泡,并且具有稳泡的倾向。

有机硅氧烷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则往往有导致重涂性变差的风险。

2.磷酸酯改性底材润湿流平剂的优势MODAREZ X系列底材润湿流平剂采用磷酸酯对丙烯酸聚合物进行改性,同时具有底材润湿和流平的功能。

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它们具有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的特点,提供优异的润湿性,但无任何起泡倾向。

MODAREZ X系列底材润湿流平剂具有如下优点:✓改善底材润湿✓改善流动和流平✓防止缩孔✓具脱泡作用✓不影响层间附着力MODAREZ X系列底材润湿流平剂可以应用于如下场景:3.MODAREZ X系列底材润湿流平剂品种介绍3.1MODAREZ X043MODAREZX043–是一种适用于溶剂型、水性和UV体系的底材润湿剂。

它的作用主要发生于界面。

在界面处它提供强烈的底材润湿性,特别是施工于金属或塑料底材的涂料体系。

由于其优异的相容性,对高光泽清漆也是良好的选择。

应用体系:✓溶剂型体系✓无溶剂型体系✓UV体系✓水性体系添加量:总配方的0,5-2,0%优点:✓改善底材润湿✓改善流动✓防止缩孔✓在清漆中不会引起雾影✓不影响层间附着力✓具有脱气作用✓有助于颜料润湿应用场景:✓大孔木质底材表面的木器漆✓汽车原厂漆和金属底漆上的汽车修补清漆✓金属及塑料底材表面的工业漆✓多孔混凝土表面的环氧涂料3.2MODAREZ X840MODAREZ X840与MODAREZ X043具有相似的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092班
姓名:***
学号:***********
摘要:能使固体物料更易被水浸湿的物质。

通过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
张力,使水能展开在固体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而把固体物料润湿。

通常是一些表面活性剂,如磺化油、肥皂、拉开粉BX等。

也可用大豆卵磷脂、硫醇类、酰肼类和硫醇缩醛类等。

润湿剂正日益被陶瓷工业所使用,一
般通用的是一种具有很高耐水硬度的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

而磺化油、肥皂
等都具有中等的润湿性能、优良的去垢能力和增溶的倾向。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医药,润湿。

一、润湿剂的分类
1.根据作用强弱可分为两类:
(1)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溶剂,包括乙醇、丙二醇、甘油、二甲基亚砜等。

(2)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某些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斯盘类)、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吐温类)
2.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三类:
(1)在外用制剂使用的润湿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得到的醇类。

(2)口服制剂使用的润湿剂,包括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乙醇、甘油、吐温类等。

(3)注射给药的润湿剂,包括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等以及吐温-80。

3.根据性质分为两类
润湿剂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等。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
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

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类最新型的硅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称润湿剂,
特点:分子量低,多疏水基呈伞形对称结构,与传统活性剂相比较,润湿、
渗透性表现极为优异、高效,是革命性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

动、静态表面
张力极低,含双羟基,反应型活性剂,化学性质为惰性,一般不参与体系的
化学反应,耐酸碱性好,化学性质稳定。

典型的型号是:GSK-588/582/585
等系列。

二、常用的润湿剂
1.拉开粉BX
这个也是老牌的润湿剂了,属于丁基萘磺酸钠盐,水溶性好,气泡少,在
可湿粉中用的较多,但是问题是很难拿到原品拉开粉,基本上出售的都不是原品,实际BX的含量也是各异,因而价格差别很大,国产的从七八千到1万多的都有,BASF产的Nekal BX Dry也是拉开粉系,效果很好,但是价格是国产的
好几倍
2. K12,K14
这个也是很常见的润湿剂了,效果非常好,颜色也很白,但是硫酸盐有个
问题是遇酸容易分解,还有就是起泡厉害,而且一般消泡剂还很难消,价位在
润湿剂里也算低端了,一般1.2-1.3万/T
3. 渗透JFC
成分: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外观为白色透明粘稠液体。

pH值呈中性,属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具有良
好的稳定性,耐强酸,耐碱、耐次氯酸钠、耐硬水及重金属盐等。

水溶性良好,5%的水溶液加热至45℃以上时呈混浊状,但温度下降时仍可恢复原状。

对各种
纤维无亲和力,可与各类表面活性剂混用,也适宜与各种树脂初缩体及生物酶
混合使用,浊点40~50℃。

4.快T
水剂里用的较多的润湿渗透剂
5.NP-10
这个在水剂里作为润湿剂用的较多,有一定的润湿效果
6.NNO和SOPA-270
NNO为以分散为主,润湿为辅的一个老牌助剂,价格也较便宜,一般6-7
千一吨,颜色有深有浅,就是有一股刺激性气味,可能与其成分萘磺酸甲醛缩
合物为关
SOPA-270也是一个润湿分散兼有的助剂,但是以分散为主,起泡也多,而
且泡沫比较细腻,不容易消除,南京太化合靖江开元都有这类产品,但是颜色
和粘稠度都不一样,靖江的稍微稀些
7.RS
南京若恩开发的一种润湿剂,性能还可以,价格中等,但是起泡也比较厉害,估计也是硫酸盐一类。

8 T-1004
亨斯曼一款性能优良的润湿剂,但是价格较高
9. Morwet EFW
阿克苏诺贝尔的一款性能优异的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的
混合物,特点是水溶性极佳,起泡少
阿克苏的另几款润湿剂,没有用过,仅作介绍:Morwet IP,主要成分为异
丙基萘磺酸钠,为低泡产品,适用于对泡沫控制要求高的体系,Petro AA是另
一牌号的润湿剂,主要成分为烷基萘磺酸盐,颜色较白,可满足对颜色的要求。

Morwet 3028是烷基芳基磺酸钠的混合物,颜色较浅,吸潮性比Morwet EFW小10.YUS-LXC,SXC
竹本油脂的润湿剂,性能较好,但是价格较贵,基本5万以上
11.Igebal BC/10
罗地亚的润湿剂,液体,效果不错
12.W-2001
北京汉莫克公司的润湿剂,细蜡粒状,水溶性一般,价格中等偏上
13 KDS95
威来惠南公司代理的润湿剂,KDS95价格在2.5万左右,效果相当好!
14 DF95
南京英南科技公司代理的润湿剂,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估计也是进口货15 有机硅类润湿增效剂
基本只适合于现混现用,加入制剂中分解太快
16氮酮
包括水溶性氮酮和油溶性氮酮,润湿增效效果还是相当好的,但是要注意加入到水基制剂中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波. 表面活性剂. 化学工业
【2】梁治齐. 功能性表面活性剂。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任天斌。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应用。

日用化学工业
【3】崔艳红,黄现青。

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素。

生物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