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稿(常见心理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1、离奇怪异的方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为以下几种:1、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现象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如智商在70以下的是智力缺陷,属异常范围。

2、就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3、就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对社会带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人身的、或是对政治的、经济的破坏,如果有明确有犯罪动机,那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找不出任何犯罪动机,那就被认为是行为异常。

4、就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如幻觉,病理性错觉,性欲倒错这些古怪的心理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

5、就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为此,找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间的绝对分界线,是几乎不可能的。

三、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

1、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他们深信,有心理障碍的人,他们的脑部,应当有病理过程存在。

2、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显然这里“心里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

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也便于比较,操作也简便易行,因此,受到很多人欢迎。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成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所以,统计学标准的普通性也只是相对的。

3、内省经验标准:

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

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4、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认为,既然目的是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就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以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性定义为依据。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肉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峭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

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这时我们便说,他产生了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人格特征具有倾向性和独特性。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心情

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我国著名心理卫生学家陈学诗教授说:“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心理不健康者。”据清华大学对1992年获得特等奖学金的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他们具有如情绪稳定、自律性强、有较高的社会理想、兴趣广泛、性格偏外向、人际关系协调等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共同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

(1)偶发与持续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心理不健康。但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持续多久才是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

(2)程度的差异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并且心理正常与异常并无确定的界限,更可能是程度的差异。

(3)状态的变化

心理健康状态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既可能从不健康转变到健康,也可能从健康变为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固定状态,而非永远。所以,判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有发展变化的眼光。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划分,一般用“常态”和“变态”或者“正常”与“异常”来表示。那么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是固定的、明确的?还是变动的、含糊的?

主要是从统计上和道德上来看。异常往往是统计上稀少的。但是,仅仅根据这一点,有时不能理解为什么不把特别聪明的人或者特别幸福的人划入异常范围。因此有必要考虑道德上的规范。即某人的与众不同的行为是否给社会或他自己带来消极影响。例如,抗战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舍生取义,革命英雄江姐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不仅是正常的偏离,而且因为这样的正常的偏离而成为学习的榜样。而神经症患者的自残行为却是病态的偏离,是从统计上和道德上来界定的真正的消极的偏离,是异常的典型。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在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业

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社会媒介及各种不正之风也导致了大学生的心理迷乱,如酗酒、斗殴、违纪等。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都拉博士和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