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经济分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四章 笔记
货币市场的均衡
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k y - h r
以此求出y和r关于其他变量的函数表达式,即得出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在IS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
在LM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用两个表达式联立求解,即曲线上两条曲线相交的点代表的数据意义
重点加难点:!!!
b值大,边际储蓄倾向低,IS曲线比较平坦
问题(困惑):
d值大小的经济意义
d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b值大小的经济学意义
IS曲线平坦或陡峭的经济学意义
支出 = c + i + g
收入 = c + s + t
两式联立:c + i + g = c + s + t
即:i + g = s + t
M2=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M1 + Ds +Dt
M3=M2+其他流动性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大额定期存款)= M2 + Dn
六、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看书上的函数图
§14-4 LM 曲线(即是横轴为y,纵轴为r的函数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
第一,交易动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公众和厂商为应付日常规律性的购买和支付而持有货币。
宏观课件 第十四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Yi h(Pi P e ) Yi*
Pe Pˆ b(Pi Pˆ)
Yi h(Pi [Pˆ b(Pi Pˆ]} Yi* 即:
Yi h(1 b)(Pi Pˆ)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凯恩斯理论受到来自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批 判。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领袖人物是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和明尼
苏达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在他们1981年出版的著作《理性预期和计
量经济实践》一书中包括了许多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根本性贡
献。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厂商在决定产品时如何 获得有关其他商品价格变 动的信息?
——用对P的期望值Pe来 代替未来的真实价格。 ——如何确定未来的价 格期望值?
Yi h(Pi P) Yi*
Yi h(Pi P e ) Yi*
14.1 卢卡斯供应方程
卢卡斯供应方程
确定未来的价格期望值
极端情况:厂商非常无知,把自己观 察到的价格变动作为所有其他商品价格 变动,并且变动幅度相等,这样Pi等于 Pe 。
事实不会如此,因为如果这样,经济 波动就不会产生。GDP就不会背离潜在 GDP。
事实上,人们会对价格进行预测。
Yi h(Pi P) Yi* Yi h(Pi P e ) Yi* Pe Pˆ b(Pi Pˆ)
Pi=P P’’i
如果整个经济的潜在产出量是Y*,那么 第i个厂商的最佳产出量就是Y*/N,记作Y*i。 再假定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i,一旦我们把 一个微观厂商的供给从整个供给的。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非常详细ppt课件
(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恒 常收入,现实消费=恒常消费, 所以现实APC<恒常APC,现实 APS>恒常APS
(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 所以,政府税收政策失效。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式
将第十三章中的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中的C具体化。 一、两部门模式
表格: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
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
年份 收入 消费 APC MPC 1978 1544.0 1515.4 0.98 1980 2246.6 2077.8 0.92 0.80 1985 4674.8 4141.8 0.89 0.85 1990 10176.9 8151.5 0.80 0.73 1991 11590.1 9222.0 0.796 0.757
均衡国民收入图
图解简单国民收入
C+I
45°线 S,I
C+I
总供给Y是横轴, 无法与纵轴C+I 相交。我的每个 点都表示Y=C+I
o
y0
y
o
S曲线
I Y
Y0
第二节 消费理论
组成GDP的排头兵,“三驾马车”的第一驾
一、消费函数
因变量——消费,自变量——DPI、DPIe、P、生命周期、消费意 识、利率、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等等。
(三)形与影
1、APC+APS=1 证明:y=c+s→1=c/y+s/y→1=APC+APS
2、MPC+MPS=1 证明:∆y=∆c+∆s→1=∆c/∆y+∆s/∆y→1=MPC+MPS来自MPC+APC≠1
MPS+APS≠1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五版西方经济学14
经国济世
产出增加
产出减少பைடு நூலகம்
y
IS曲线的水平移动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4章 17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1、投资需求的变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投资增加,IS曲线 会向右移动,移动的量△y=k △i。反之左移。 2、储蓄的变动:人们储蓄意愿增加,意味着消费减少,投资 需求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会向左移动,移动的量 △y=k △S。反之右移。 3、(在考虑三部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G 变动相当于投资支出的作用,政府购买支出增加,IS曲线右 移量△y=k △G。 4、税收的变动:增加税收会使得消费或投资减少,IS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MEC曲线:不同数量的资本供给,其不同的边际效率所形 成的曲线。经过个体的加总,整个社会的资本边际效率线是一条连续的 曲线。MEC向右下方倾斜。
i=投资量
r=利率
r%
投资越多,资本的边际效率 越低。
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 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
经国济世
MEC
i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主要介绍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的IS-LM模 型。这一模型是英国学者希克斯根据凯恩斯的《通论》发展 出来的,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I 指投资,S 指储蓄,L 指货币需求,M 指货币供给。
切入点:上一章我们假定投资为常数,本章认为投资是变 量。要研究国民收入决定,必须研究投资本身是怎么决定的。 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利率又是货币供求关系确定的,从而引 入货币市场。
美国的詹姆斯·托宾( Jamas Tobin 1918200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q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 q=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因而构成了银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除了银行作为中介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 间接融资方式以外 直接融资渠道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例如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将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但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只有商业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M 的存款,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 2 的存款 ,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 然而,应该注意一点.商业银行虽然能够创造存 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B 款.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他在获得存款的同时也须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C也是这样 也是这样,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 也是这样,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增加了经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M C+D = B C+ R
(14. 3)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可得到: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 ,可得到:
M C/ D+1 = B C/ D+ R/ D
(14. 4)
根据我们的定义,C/D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R/D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cr; 根据我们的定义,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是存款准备金率rr。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是存款准备金率 。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r + 1 M= ×B (14. 5) cr + rr 从式(14. 中可以看出 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 中可以看出, 从式 .5)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我 们将比例系数(cr+1)/(cr+rr)称为货币乘数 称为货币乘数(Money multtpler), 们将比例系数 称为货币乘数 , 表示, 式可被写成: 用m表示,则(14·5)式可被写成: 表示 式可被写成 M=mB (14. 6)
第14章 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与国际经济协调
刘振林博士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提纲
第一节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组织形式 第四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与范围 第五节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调整及发展趋 势
14.1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指的是:一个国家 经济发展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发展与政策;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政策又反过来影响其他 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互依赖起源于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其本质是全球市场经济的整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论断 二、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主要理 论
(七)南北关系理论
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 萨米尔·阿明“依附理论”:旧国际分工秩 序的不合理; 勃兰特委员会报告:南北“跨制度”利害 问题日益增多,对话和合作才是解决办法。
14.2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确立与发展
1. 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背景 2. 国际经济协调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3. 国际经济协调本质特征与规律 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渠道( 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渠道(▲)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跨国生产 信息和预期
14.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调整及发展趋势
一、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的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 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的调整: 的崩溃到更广泛、多层次、 的崩溃到更广泛、多层次、全方位一大锅为核心 的G8(G12)会议体制; ( )会议体制; 国际经济协调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 二、国际经济协调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减弱 危机传递,降低通货膨胀程度,减弱危机深度, 危机传递,降低通货膨胀程度,减弱危机深度, 增加经济体系的灵活性; 增加经调的缺陷与不足:一定程度上牺 牲本国主权利益,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自发性、 牲本国主权利益,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自发性、 非强制性、松散性,受益的非均衡性。 非强制性、松散性,受益的非均衡性。
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是指在经济学研究中用于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方法和工具。
在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
首先,供求分析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供求分析是通过研究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来分析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供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预测价格变动趋势,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成本收益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是通过比较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来评估经济活动的效益。
在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中,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
另外,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经济数据来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和趋势。
而动态分析则是通过研究经济变量的变化过程来分析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和机制。
此外,统计分析也是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统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来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和特征。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总的来说,经济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不同的经济分析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问题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只有掌握和运用好经济分析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变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四章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问题
❖ 四、经济周期的成因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做了各种解释,形成了各种经 济周期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消费不足论。消费不足理论(Under-consumption theory)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这种理论早期 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J. Simonde de Sismondi, 1773~1847)。他们认为衰退的原因 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以 致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供给的增长。这种消费 不足的根源主要在于收入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富人储蓄过渡, 所以,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投资过度论认为,新发明、新发现等新产品市场的开发等因素会引 发投资增加。投资的增加首先导致投资品需求增加和投资品价格上升, 刺激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扩张,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扩 张又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过度的投资带动资本 品(和耐用品)生产部门的快速发展,而消费比较稳定,并没有大幅度 增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不可能得到重视,因此,经济扩张时,资本品 生产部门的发展超过了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发展。这种生产结构的失调最 终会引起萧条和经济波动。
总之,无论是长周期的经济波动,还是短周期的经济波 动,其根源都在于“创新”活动的周期性。
值得一提的是,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周期论,在沉寂40多 年后,被普雷斯科特等人吸收、发展并模型化,形成了一个 新的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问题
5、心理理论。心理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 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著名经济 学家庇古(Arthur C. Pigou, 1877~1959)和凯恩斯(J. M. Keynes, 1883~1946)。他们认为,当某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 动,引起经济高涨时,资本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会超 过理性经济思考下应有的程度,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 繁荣。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觉察后,又会形 成过度悲观的预期,进而导致投资大幅度减少,造成经济萧 条。由于人们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出现,所 以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周而复始,形成经济周期性波动。在凯 恩斯和庇古看来,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 源。
第十四章:国际收支
十四章国际收支第一部分填空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的原理编制的。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
5、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6、国际收支平衡表按交易性质分为、、和三大类。
7、经常项目可细分为贸易收支劳务收支转移收支三个项目8、资本项目可分为和两大类。
9、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两个项目。
误差与遗漏官方储备10一国的官方储备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和。
11、将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划分成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可作为判断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
12、考察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的四个口径: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差额官方结算差额。
1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
1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和。
15、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从作用途径来看,可分为支出转移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两大类。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B、国际借贷C、贸易收支D、资本收支2、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B、流量C、不一定D、都不是3、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平衡项目4、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 。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资本项目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应计入项目。
A、资本项目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劳务收支6、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出口业务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
A、顺差B、逆差C、平衡D、不确定7、只有 C 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官方结算8、通过减少国民收入,使用于进口的支出下降,这一对策是。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IS-LM 模型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3年 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 年,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5000元,第二 元 年提供的收益为4000元,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 年提供的收益为 元 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2000元,利率为 元 6%,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5000元 元 4000元 元 + 2000元 元
PV =
因为: 因为:
1 1 + + + + (1 + r) n = r ) ) (1 + r) (1 + r)² (1 + r)³ ) ) R PV = r 所以 这种现值贴现法用途很广,不仅可以用于企业投资决策, 这种现值贴现法用途很广,不仅可以用于企业投资决策, 还可以用于一切未来收入的现值贴现, 还可以用于一切未来收入的现值贴现,从而对作出其他决策 也同样适用。 也同样适用。 1 1 1
二、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1、流动性偏好的概念(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的概念(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
托宾的“ 说 七、托宾的“q”说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 q = 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第二节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曲线及其推导
1、IS曲线的函义 、 曲线的函义
IS曲线 IS曲线
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 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 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 , 衡的。 衡的。 如图: 如图: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十四章
一、利率决定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认为:投资 与储蓄只与利率有关。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 重要的是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20
凯恩斯主义观点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 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所决 定的。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M)一般由国家加 以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分析的 重点是货币需求。
3、投资税抵免
六、风险与投资
七、托宾的“q”说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成本
若q>1,新建比买旧便宜,会新投资;若q<1,买旧比新建便宜, 不会有投资。
10
第二节 IS 曲 线 (产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对于两部门经济: 均衡收入的公式是:
i y 1
现在把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则均 衡收入的公式就要变为:
26
r
m
M P
r L
m m’
L’
r0
E
r1
E1
r0 r2
0
E
0
L(m)
L(m)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动
27
第四节
LM 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认为:投资
与储蓄只与利率有关。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
要的是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第1年本金和为:100 (1 5%) 105 (美元)
第2年本金和为:105 (1 5%) 100 (1 5%)2
110 .25(美元)
6
第3年本金和为:110 .25 (1 5%) 100 (1 5%)3
电力系统分析:第十四章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例14-3
三个火电厂并联运行,各电厂的燃料消耗特性及功率约束条件如下:当总负荷为700MW和400MW时,试分别确定发电厂间功率的经济分配
25
解:
按所给耗量特性可得各厂的微增耗量特性得到等微增率时的电厂出力关系PG1=14.29+0.572 PG2=0.643 PG3, PG3 =22.22+0.889 PG2
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原则
17
增设电源点 提升线路电压等级 增大导线截面 减少变电层次 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减小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的差值(需求侧管理)
措施5:电网技术改造
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
19
耗量特性曲线:反映发电设备(或其组合)单位时间内能量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曲线
耗量特性
20
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称为该点的耗量微增率λ
发电效率η=P/F(同样多的燃料能发出多少电?)
λ =dF/dP
效率曲线和微增率曲线
微增率越大,增加发电机出力越难发电机轻载时增加出力容易,重载时增加出力难
21
目标:总的燃料消耗为最小minF= F1(PG1)+F2(PG2)约束条件:PG1+PG2-PLD=0
措施1: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
12
在环网中引入环路电势进行潮流控制,或考虑开环运行(自然分布-经济分布)。 配电网络重构:通过确定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断开、闭合状态来优化配电系统的运行。
措施2: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13
适当提高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网损:变压器的铁损在网络总损耗所占比重小的电网——高压电网适当降低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网损:变压器的铁损在网络总损耗所占比重大的电网——中压农网
措施3:调整电网运行电压水平
西方经济学-第14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1)调节投资。 (2)影响加速系数。 (3)影响边际消费倾向。
第四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的评定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就是给居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 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这种生产能力 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这种进 步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
160 320 40
160 320
0
150 300 -20
重置投 资 20 24 28 32 32 30
总投资
20 64 68 72 32 10
第一,投资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而不是产 量变动的绝对量的函数。
第二,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第三,要使投资增长率保持不变,产量就必 须维持一定的增长率。
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 励)
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 资本形成(机器、工厂、道路) 技术变革和创新(科学、工程、管理、企业
家才能
(一)人力资源
在生产中劳动力投入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二)自然资源
这里所指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石油、天然 气、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等。
设a为加速系数,ΔI为投资增量,ΔY为收入增量, 则: a I Y
这就说明,加速系数(a)等于投资增量与收入增 量之比。
这里说的投资增量,是指引致投资,或称净投资, 而非投资总量。
第n年
1 2 3 4 5 6
产量 资本量 净投资
100 200 ---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图14-9 场是均衡的。
L M曲线
L 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
2.LM曲线的推导 (1)公式推导
M 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m L k y h r , P 推导出 L M 曲线的表达式为:
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
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用 L 1 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 关系可表示为: L L y。 y k 1 1 (3)投机动机
h r m k m y 或 r y k k h h
(2)四象限法
图14-10 L M曲线推导
(3)从 r L 坐标系到 r y坐标系
图14-11 L M曲线的形成
要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r与y必须相互配合、一一对应,这种相互配合、一一对应的同方向变动的轨迹,就是 L M曲线。它描述了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道路。
图14-2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4.投资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资本是存量概念,投资则是流量概念,相当于本期资本对上期资本的改变值。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 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r就会缩小。这个缩小了的 r就是投资边 际效率(MEI)。由于投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因此,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陡峭。它更 精确地反映了投资和利率间存在的反方向关系,更符合分析的投资需求函数 i i r 。 【例14.1】请严格陈述“投资边际效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投资边际效率曲 线和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东北财经大学2010研]
第十四章 失业、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四章失业、就业与通货膨胀一、选择题:1、货币供应在什么情况下会增加?A.政府采购增加时;B.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时;C.私人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时;D.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股,将所得股款开设分厂时。
2、根据费雪效应,高通货膨胀率将导致A.高的实际货币余额;B.高的名义利率;C高的实际利率;D.上述所有答案。
3、若通货膨胀从6%降至4%,同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那么根据费雪效应:A.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同时下降2%;B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保持不变;C.名义利率下降2%而实际利率保持不变;D.名义利率保持不变而实际利率下降2%。
4、若名义货币供给增长了6%,物价水平上涨了4%,产出增长了3%,根据数量论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A.增加了13%;B.增加了7%;C.增加了3%;D.增加了1%。
5、假如某一年的货币供应增加1%而以后各年度的货币供应在此基础上保持不变,根据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率:A.在该年度及以后年度均为1%;B.在该年度增加1%,以后每年增加1%;C在该年度增加1%,在以后年度则保持不变;D.不受货币供应增加的影响。
6、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数量取决于A.事前的实际利率;B.名义利率;C.实际收入;D.B和C都正确。
7、在恶性通货膨胀末期,实际货币余额上升,这是由于A.中央银行通过发行更多的货币来阻止通胀;B.预期通胀率的下降降低了名义利率,从而使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上升,因此即使物价得到稳定,实际货币供应也会增加;C.通胀率的降低使预期的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增加货币的需求;D.实际利率上升,人们把更多的资产转化为货币。
8、如果货币需求方程式为(M/P)d=0.4Y,那么:A.货币的流通速度为常数;B.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C.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5;D.以上答案均正确。
9、根据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可得出如下结论A.货币供应不影响任何实质变量;B.一般物价水平和所有其它名义变量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所决定;C.货币是中性的;D.以上答案都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价范围和货物的划分
现行价格需要调整的理由: 市场价格:只有均衡市场才能作为影子价格,但均衡价格极少 出现 计划价格:即使好的计划价格也不能反映供求关系,不好的计 划价格不能反映任何问题。 价格调整的范围: 并不是所有投入物和产出物都要调价,有两个约束条件: 一是价格严重不合理; 二是在总费用或效益中占的比重较大 货物的划分 (一)外贸货物 (二)非外贸货物 (三)特殊投入物(劳动力、土地、资金、外汇)
2、直接进行经济分析的步骤:
识别和计算项目的内部效益 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土地的影子费用、影子工资、 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参数直接进行项目的投资 估算 流动资金估算 根据生产经营的实物消耗,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影 子费用、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等参数计算经营费用 识别和计算项目的外部效益和费用 编制有关报表,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
项目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异同:
2.不同点
(1)经济目标不同:财务分析是从企业或项目的角度,追求利 润最大化。国民经济分析是从国家的角度,分析项目对整个 国民经济是否达到可行的要求。 (2)价值尺度不同:财务分析使用的是市场价格。国民经济分 析使用影子价格,即对现实的市场价格进行了一些调整。 (3)折现率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的是行业标准或部门标准,而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是社会标准,是不分行业、不分部门的。 (4)汇率不同: (5)分析内容不同:
效益=支付意愿=实际支付+消费者剩余
P S1 S2
P1
市场需求曲线
P2
C
Q1
Q2
Q
(三)外部性 外部性也称外部效果、外部效应和溢出效应 指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交易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 或利益。 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负的外部性 (外部不经济性) 项目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性作为间接效益,项目所产生 的外部不经济性作为间接费用。
财务分析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第四种情况 可行 不可行 可行 不可行
经济分析 可行 可行 不可行 不可行
决策结果 可以实施 可以实施 不可以实施 不可以实施
需要进行经济分析的项目
自然垄断项目 公共产品项目 具有明显外部效果的项目 国家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开发及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
项目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异同:
效益:一个投资项目对社会经济所作的贡献。 效益分类: 直接效益:项目产出物用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价值; 间接效益:项目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而项目的投资者本身 并未得到的那部分效益 效益的度量: 用愿支付价格运输量为Q1, 修建后由于里程缩短和交通条件改善,运输量增至Q2, 价格也由P1降至P2。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净得收益为面 积S1S2Q2Q1S1(支付意愿的增加)而面积 P1P2S2S1P1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是外部效果。
第十四章
经 济 分 析
14.1
含义
概
述
经济分析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社会 经济的角度出发,用一套经济分析参数分析项目对 社会经济的贡献,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 的经济评价方法。 意义 第一,经济分析克服了“失真”因素; 第二,经济分析不但考虑了项目的内部效益和内 部费用,而且考察了项目的外部效益和外部费用。 第三,财务分析考察项目给企业带来多少商业利 润,经济分析考察给社会经济带来多大的净效益。
经济分析的步骤:
1、在财务分析基础上进行经济分析的步骤:
(1)效益和费用范围的调整 A、剔除已计入财务效益和费用中的转移支付。 B、识别和计算项目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凡是能 定量计算的应进行定量计算,对不能定量的应作定性 描述。 (2)效益和费用数值的调整 A、建设投资的调整 B、流动资金的调整 C、经营费用的调整 D、营业收入的调整 (3)编制项目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并据 此计算全部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
1. 共同点:
(1)评估目的相同.两者都是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 的产出. (2)评估基础相同.两者都是在完成产品需求预测、厂址 选择、工艺技术路线和工程技术方案论证、投资估算 和资金筹措基础上进行的. (3)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类同。两者都采 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通过基本报表计算净现值、内部 收益率等指标。
项目投入物中的外贸货物(投入物到项目所在地 的价格)
(1)直接进口品—到岸价 格(CIF)+口岸到项目所在地 的国内运输和贸易费用。
项 目
B A
影子价格=CIF+AB
例:项目使用的某种原材料为进口货物,其到岸价 格为 100美元/单位,项目离口岸500公里,该材料影 子运费为 0.20元/单位公里,贸易费用为货价的 6% ,外汇的官方汇率为 8.27(下同),影子汇率调整系 数为 1.08。试计算该投入物(原材料)的影子价格。 解:影子价格 =100×8.27×1.08+(500×0.2+100×8.28×1.08×6%)
(1)直接出口品—离岸价格(FOB)-国内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
项
目
B
A
影子价格=FOB-AB
例: 某项目的产出物为出口产品, 其离岸价为 20美 元/单位。项目离口岸200公里,影子运费为 0.20元/ 单位公里,外汇的官方汇率为 8.27,影子汇率调整系 数为 1.08,(后面例子采用相同的汇率和汇率挑战系 数)。贸易费用为货价的 6%。试计算该产出物的影子 价格。 解:影子价格=20×8.27×1.08-200×0.2020×8.27×1.08×6% =127.91(元/单位)
14.4 价格的调整
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时,能够反映 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其 含义指稀缺资源在最优利用情况下,每单位(资源的利用单位) 所能获得的超额利润。 影子价格反映在项目的产出上,是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影子价格反映在项目的投入上,是资源不投入该项目而投 在其他经济活动中所能带来的效益,即“机会成本”。
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一)(产出物出厂价)直接出口品、间接出口和替代进口 品的影子价格 产出物的影子价格=离岸价格×影子汇率-出口费用 (二)(投入物到厂价)直接进口品、间接进口品和减少出 口品的影子价格 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到岸价格×影子汇率+进口费用
项目产出品中的外贸货物(项目产出品的出厂价格)
(二)费用和效益 费用概念: 因项目建设而使社会经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项目自身和 社会经济其他部门或其他环节所付出的代价。 费用分类: 直接费用——用影子价格计算的项目投入物的经济价值; 间接费用——社会为项目付出了代价,而项目本身并不需 要支付的那部分费用。 费用的度量: 一般用机会成本来度量。
度量的原则 支付意愿原则 受偿意愿原则 机会成本原则 实际价值计算原则
费用分析
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是指项目投入物按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价值。 包括: 第一,因项目建设而增加项目所需投入物的社会供应量, 直接费用就是增加国内生产所消耗的资源价值; 第二,减少对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供给量; 第三,增加进口来满足投入物的需求,直接费用就是所花 费的外汇;减少出口来满足投入物的需求,直接费用就是 减少的外汇收入; 2.间接费用是指社会为项目付出了代价,但项目本身并不 需要支付的那部分费用。 如:工业项目排出的三废引起环 境污染及造成生态平衡破坏所需治理的费用
效益分析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产出物用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价值。 包括: 第一,项目投产后增加社会总的供给量; 第二,项目投产后减少了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量; 第三,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
2. 间接效益是指项目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而该项目的投资 者本身并未得到的那部分效益。它主耍包括技术培训和技术推 广、给“上、下游”企业带来的效益等等。
(3)间接出口品—离岸价格(FOB)-原生产厂家到口岸的运输费用 和贸易费用+原生产厂家到用户的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项目到用 户的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
D
原有D向用户C提供产品,项 目B建好后向用户C提供产品, C 使原有提供产品的D提供量 减少,从而增加D的出口。 B 项目 A
影子价格=FOB-AD+CD-CB
14.2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费用-效益分析
(一)基本原理 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问题是计算影子价格和项目未来的 经济效益和费用,估算对未来效益和费用进行折现的社会折现 率,并对净效益进行折现,最后对计算出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 标进行分析和判断。 其基本要求是在费用一定的前提下,取 得最大的效益,或者是在效益一定的前提下耗用最小的费用。 常用的指标是经济净现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
二、经济分析参数 (一)社会折现率 从国家角度对资金机会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 代表资金被占用所获得的最低收益率。我国规定为8% (二)影子汇率 两国货币实际购买力的比价关系,即外汇的影子价格 ,反映出外汇的真实价值。。 影子汇率SER=外汇牌价OER×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我国影子汇率换算系数为1.08
(2)进口替代品—到岸价格(CIF)+口岸到用户的运输费用和贸 易费用-项目到用户的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
即:原来C是从国外进口某种 物品,现在项目B建成了,可 以由B供给C,则B对C的供给实 际上是一种间接的出口,也 就减少了进口。
B
C
A CIF:进口价
项目
影子价格=CIF+AC-BC
例:某厂所需的原材料为进口货物,现在某地新建项 目生产此种原材料并由新项目供应,该原材料的进口 到岸价为 100美元/单位,影子运费为0.20元/单位公 里,某厂到口岸的距离为200公里,到新建项目的距 离为100公里,贸易费用为货价的 6%。试计算新建 项目生产该原材料的影子价格。 解:影子价格 = 100×8.27×1.08 +(200×0.20+100×8.27×1.08×6%) —(100×0.20+100×8.27×1.08×6%) =913.16(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