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2017届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卷
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2017届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卷语文10.6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B.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每日上班无事可做,月月工资照拿不误,常使他有尸位素餐之感,心中颇不安宁。
D.外援和主教练在出场费和转会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2. 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D.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森林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杭州等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
C.日前,成都血液中心销毁了近73万毫升人民无偿捐献的血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血浆袋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D.金钱会腐蚀一些明星、艺术家,诱使他们放弃昔日的理想,成为金钱的奴隶,这必然会损害他们的形象。
4.线上与上文衔接的句子①-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在蒸汽机出现之前,必须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和科学知识问题,如__________ 机械转动装置的知识等等。
2021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8月)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三2020年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美学?我个人的回答:审美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没有实体性的美。
审美是人与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
中国到底有没有美学?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没有美学,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样明确的表述。
但是我们中国肯定有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方式,有人和对象的审美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有自己的美学。
那么我们怎么概括?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概括叫“生生美学”。
提出“生生美学”的动因就是试图在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哲学环境美学之外提出一种中国自己的生态美学。
梁漱溟将孔子学术之要旨概括为“生”,指出:“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知道所有孔家的话。
”牟宗仁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儒道两家是中国所固有的,后来加上佛教,亦还是如此。
”这就是儒家之爱生——仁者爱人,道家之养生,佛家之护生。
《周易》中原有“生生之谓德也”一说。
最高的道德是什么?是“生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给予人类的最大的恩赐是什么?是“生”。
中国美学将“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之美”,将“生”字重言,使其具有了“生命的创生”之意,中国的美学是生命创生的美学,是创造生命的美学,这样就使“生生”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
而生命直抵艺术之深处,所有感动人的艺术都是具有蓬勃生命的艺术,具有美的内涵和美的含义。
具有生命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
“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到底是什么?第一个文化特点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本源性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立场,此成为生生美学生成的主要文化背景,决定其明德敬天、以德配天的文化传统。
第二个文化特点是“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
“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艺术与审美的根本规律。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析能力。
B.“同杜诗一样,大量歌咏时事”曲解文意。
结合原文第2段看“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张冠李戴。
故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C.“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错误。
原文信息是“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
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
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可见文中引用两人的说法是从不同角度论证杜甫诗的特点,没有对比。
故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错误。
原文第4段信息是“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可见文中意思只是说从某方面或某个角度而言,选项因果逻辑表述绝对。
B.“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错误。
原文第4段信息是“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可见选项曲解文意。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久前,已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类 SARS”病毒。
尽管它与SARS (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称,自从2012年发现这种新病毒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
未知的是这种新型病毒是怎么出现,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
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日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更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曾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目前多个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只是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中的的一个,“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这些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而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 病毒,2009年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INI病毒,以及这次高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无一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与2003年报告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都能够引起严重疾病,且里现出高病死率,但SARS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似乎不太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南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要求将客观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共 54 分)一、基础知识积累(3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寥.廓(liào) 逶迤.(yí ) 拜谒.(yè)百舸.( ɡě )争流B.漫溯.(sù) 颓圮. (pǐ) 骨髓.(suí)以药淬.之(cù)C.阙.秦(quē) 忤.视(wǔ)瞋.目(chēn)目眦.尽裂(zī)D.濡.缕(rú)拊.心(fǔ)箕.踞(jī)挥斥方遒.(qiú)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部署贴标签心无旁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宽宥舶来品秋毫无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C.跻身打园场刚愎自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慰藉万户侯戮力同心老骥伏枥,智在千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B.辩论会上,小李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时而用语巧妙,时而义正词严,巧言令色....,令现场听众叹服。
C.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D.占地15000多平方米的西藏军区军史馆本月6号在拉萨盛装开馆,重现60年来人民军队在雪域高原上的峥嵘岁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南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南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 (11分) (2020高二下·安达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河南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南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南阳一中秋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审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方“武侠之父”相继离开,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会在宋金波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StanLee)辞世。
因为与金庸老爷子的私人丧礼几乎是在同一天发生,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斯坦.李联合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称为漫威的灵魂人物,而金庸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作者,创造了无数武侠人物形象。
“东西方两位武侠世界的创造者”相继离世,巧合得不同寻常。
巧合也因为漫威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和金庸作品中的侠客,有着共通之处。
“侠以武犯禁”,漫威超级英雄们也是凭借超能力大打出手。
这两个世界中的英雄或者侠客们都有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传统,对毁灭世界或破坏江湖道义、秩序的反派都斗争到底。
所以也不难理解,一些漫威电影到中国,翻译都是直接取“侠”这个定义,如蝙蝠侠、钢铁侠……而且,与梁羽生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不同,金庸学贯中西,他的小说不少地方借鉴了西方电影剧本的技巧。
金庸的武侠世界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的文化现象。
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
如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
这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
在东方,侠客传统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向下而至传奇小说、《三侠五义》。
在西方,也起码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中追根溯源,后面也有侠盗罗宾汉。
但金庸武侠世界与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无疑又有相当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东西方文化本身对一些价值的理解不同。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移动互联网的改变下,不少“50后”“60后”正在向社交平台靠近,他们热衷于和年轻人互动,追踪韩剧,依傍QQ,青睐微信,还建立了专属的朋友圈。
B . 舞殿里,裙裾拽地,摇曳中流泻着如银似金的光华,顾盼里满是水样的风情……那样的女子,一定是长袖善舞、明眸善睐的吧?一定是人世间最稀有的精灵吧?C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城市文化竞争力”,温州出人意料地雄踞榜首,但是温州当地一些主管文化建设的官员对此颇感尴尬,认为这样的桂冠不敢笑纳。
D . 如何扮演成功女人背后的另一半,姜山有其独特的“老公之道”:李娜不喜欢外界关注她的私生活,姜山就尽量保持低调,赛场内外只是默默地为妻子推波助澜。
2. (2分) (2016高三上·南京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
B . 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情况下,中国经济不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C . 昨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16年1月1日以后的车票,根据过去几年春运情况显示,除夕前三天将进入乘客返乡高峰期,因此春运抢票也将迎来高峰期。
D . 个人所得税改革何时才能“破茧”?个税起征点是否会有提高的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能解决课税公平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尤其对盆栽兰花,我更是心怀痛惜。
她们在人的下,野性全无,变得羸弱,经不起风风雨雨,勉强开一些小小花朵,以示自己的存在。
解析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
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
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为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
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为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
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
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
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
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
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
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
河南省南阳市重点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板+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重点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板+解析版)2023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提出的,二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所遵循的逻辑不同。
西方是资本逻辑,以资本为中心;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逻辑,坚持人民至上。
资本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轴心,也是各种矛盾危机的原因;与之相反,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
何谓“人的逻辑" 简单说,就是人的发展规律,包括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发展的推进方式、发展的实现条件等。
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人的逻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发展的逻辑主线。
依据这个逻辑, 现代化建设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更适合人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也正因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把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而现代化的推进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一矛盾。
当然,讲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注意需要的合理性。
这里涉及内在、外在两个尺度,分别看的是需要的提出和满足是否符合人的正常生存发展,并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是否从实际出发,以现有条件为前提。
两大尺度的确立,事实上提出了需要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问题,以及二者的有机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规律,又突出人民至上,从而形成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人的发展逻辑是渐进的,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也需要稳健推进,那就又涉及到如何看待人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
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
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1929-1933年的大萧条。
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
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
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
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
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
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
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2020年4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
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
2021年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网民数量突破9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突破60%。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渗入各个领域,也为传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动力,加快了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随着新一代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让孩子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资源成为家长们的共同认知。
而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更高需求。
近年来,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层面频频颁布鼓励政策。
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2年,将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键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可见,在政府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在线教育行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摘编自《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材料二:(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材料三:“互联网+教育”时代早已到来了,在线教育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线上教育自发展以来一直都受到了很多的争议。
此次疫情,线上教育模式因为不涉及课堂场地的限制,于是,有不少的教育企业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线上优势就是能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扩大化,扩大优秀教育资源的传播。
这对于教育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在线学习一个老师能给上万人乃至几十万人授课,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而传统线下教育还受到场地限制,面授课程最多也只能到达上百人,而且老师精力有限,无法一时之间接纳太多学生。
线下教育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特别是经济条件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一直相对缺乏,亟待改善。
2021年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受互联网传播影响,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发展趋势有了显著变化。
随着网生代对纪录片需求日益增加,纪录片受众年龄普遍偏大的格局已经改变。
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原创纪录片品牌不断崛起。
“网红”纪录片的崛起,无论选题角度还是讲述方式都凸显出“以新取胜”的理念。
《人生一串》让市井气十足的街头烧烤摊成为主角,用极致的“俗”撬动表达的“新”;《如果国宝会说话》,抛开了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以几分钟一集的轻盈姿态讲述历史故事。
创新之于纪录片,已从“附加分”变为普遍的受众期许。
“求变,求新,求跨圈”是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基本创作生态。
一些基于互联网审美的创新制作手法,不断拓宽着纪录片的外延。
纪录片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家庭相册”,强调关注社会命题和细微之处见人情人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这种与生俱来的精英式优越感,让国产纪录片成为少数人的自我文艺表达。
可喜的是,近年不少纪录片在勇于直面现实与沉重的同时,也积极辟出了符合大众审美的表达、传播路径。
得益于更精进的表达,纪录片的“沉重感”不但没有吓跑观众,还成为当下娱乐氛围中的理性调剂与刚需。
纪录电影《四个春天》用质朴的生活哲学与痛苦握手言和的情节令观众动容;《生门》,则将小小产房变成一面折射社会问题与人情冷暖的棱镜……在学者看来,成熟的展现手法之外,这类作品带给观众感动,还因为其正确的精神落脚点:展现生命的可贵与尊严,引发人们对社会议题的思考,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正如一位纪录片人所说:“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你的拍摄对象,可以看到最真挚的责任、最深刻的批判。
”(节选自《文汇报》2019.5.12期《中国纪录片产业规模十年增长12倍》,有删改)1. 请简要概括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发展趋势的显著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2. 请解释文中“沉重感”的含意。
3. 根据材料,分析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面对新的变化,应该怎样做?(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阳一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日期:2022.8.4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美好生活离不开充盈的文化滋养和审美支撑,中华美学独有的意境与韵味,既体现于文艺作品中,也融注在造物设计里,它是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晶,至今散发着无穷魅力与蓬勃生命力,成为我们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养。
中国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绘画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善于摹写内在神韵的微妙玄奥,体现了老子哲学中“为腹不为目”的精神内蕴。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把桃花芳菲的时空转换产生的生命感知作为诗歌意境营造的重心,淡去了自然界季节的更替流转,而将笔墨指向内在心灵生命感悟。
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家在“师法自然”中主体生命对造化之物的感受与体悟作用,使艺术在主客体融合中达到心灵层面的圆融自足。
中国山水画构筑的艺术世界里,贯穿着道禅哲学“既雕且琢,复归于朴”的艺术理念,使得简括空灵、大巧若拙、虚实相生成为中国艺术最具标志性的美学旨趣,其中包含着独特的审美智慧与创造手法,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特别推崇,这不仅体现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而且延伸到造物文化领域。
园林、家具、盆景、建筑、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常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人们更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
强调造型的简约与洗练,使器用之物蕴含丰厚的美学内涵、人文意趣。
所谓“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正表达了中华造物文化特有的美学趣味。
中华传统造物文化具有鲜明的心物相照、巧法造化、顺乎自然的美学特征,尊崇“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熔铸着法天象地、“空故纳万境”的造物智慧。
古典园林与建筑在空间布局、意趣营造上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构建法则,将建筑与自然浑融一体,追求“流水淡然去,孤舟随意还”的天然意趣,造就出一个充满生命灵动趣味的世界。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8月)语文试题
高三2020年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美学?我个人的回答:审美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没有实体性的美。
审美是人与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
中国到底有没有美学?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没有美学,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样明确的表述。
但是我们中国肯定有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方式,有人和对象的审美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有自己的美学。
那么我们怎么概括?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概括叫“生生美学”。
提出“生生美学”的动因就是试图在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哲学环境美学之外提出一种中国自己的生态美学。
梁漱溟将孔子学术之要旨概括为“生”,指出:“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知道所有孔家的话。
”牟宗仁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儒道两家是中国所固有的,后来加上佛教,亦还是如此。
”这就是儒家之爱生——仁者爱人,道家之养生,佛家之护生。
《周易》中原有“生生之谓德也”一说。
最高的道德是什么?是“生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给予人类的最大的恩赐是什么?是“生”。
中国美学将“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之美”,将“生”字重言,使其具有了“生命的创生”之意,中国的美学是生命创生的美学,是创造生命的美学,这样就使“生生”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
而生命直抵艺术之深处,所有感动人的艺术都是具有蓬勃生命的艺术,具有美的内涵和美的含义。
具有生命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
“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到底是什么?第一个文化特点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本源性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立场,此成为生生美学生成的主要文化背景,决定其明德敬天、以德配天的文化传统。
第二个文化特点是“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
“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艺术与审美的根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是南阳一中2012级高三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查了高中学段所学的全部内容。
成语、语病、名句等基础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文言文阅读严格按照高考设题,符合高考命题趋向。
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形神兼备方能“以文化人”》颇有趣味,关注传统文化。
实用类文本选了永《唯灵魂不可征服》,这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散文,对学生是一次很好地情感熏陶,同时对学生很有借鉴意义。
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走的太快”的材料很有思辨性,学生有话可讲,但要写出有深度的作文还需要深入开掘。
整套试卷难易适中,偏重基础,对高三学生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题文】M0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李纳新)形神兼备方能“以文化人”今天的中国,每年创作的歌曲、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堪称海量,规模空前。
然而正如文化部官员前不久针对“低俗化”问题所发问的,其中能传唱传世、能与先辈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比肩的有多少?只怕答案不容乐观。
在一些创作者、出版商那里,不求“化人”、但求娱人,不求启迪心灵、但求吸引眼球,不求担当传扬文化的使命、但求趁早成名赚足利润,已成为一种创作生产的价值导向。
然而,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之中,一代受众已然产生视觉与审美疲劳,延续这种创作生产方式又如何能让其文化产品留住受众?令人深思的是,不但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已难留住受众,就是某些以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价值为己任的所谓“高雅”文化产品也难留住受众,屡屡出现“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尴尬现象。
有人说,正是主旋律的使命限制了思维的空间。
但事实表明,这只是一种不得门径的无能借口。
给人以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的美国大片《烈火雄心》、《阿凡达》就没有“主旋律”?让观众眼噙热泪、赚得票房和口碑的国产大片《唐山大地震》就只有“商业化”?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任何一种文化载体,无论色彩上怎么美轮美奂,造型上怎么新颖奇特,音效上怎么震撼全场,如果缺乏那一种风骨神韵、价值理念,顶多是一场“视觉盛宴”,只会带来感官的刺激与享受。
流芳百世、享誉中外之作,莫不形神兼备。
尽管《唐山大地震》在如何凝“神”聚“气”上还只是牛刀小试,但它真正打动人心的,正是气贯全篇的那种精神与价值内核。
有形无神的文化产品,是不可能“化人”的,也注定是短命的。
有神无形,同样行之不远。
可以说,“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从来未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缺位过,自始至终都在烛照着中国人前行,并得到丰富和发展。
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文化产品还不善于表达它。
撇开主流,执著于极端个性化的精神叙事,固然难以赢得大众的共鸣;但用大而无当的方式、居高临下的气势、顶礼膜拜的讴歌去表达,受众更会在不能承受之重中自觉远离。
惟有选择那些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群体人格的精神价值,从人性的角度去解析,用平等的视角去阐述,以艺术的手段去展现,才能真正走进大众的内心,让人们在欣赏与享受中自我升华,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化大众”。
今天,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频繁的大势下,我们该如何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提取当代的精神元素,从当代中国人的奋斗实践中提炼时代的共同价值,进而艺术地贯穿于我们的多样文化载体中,在普及中让公众更好地享受文化的熏陶,在“走出去”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值得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现今文化产品存在的问题的评说,错误的一项是()A.一些以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价值为己任的所谓“高雅”文化产品也难留住受众,不是因为主旋律的使命限制了思维的空间。
B.不少文化产品动用高科技手段,色彩上绚丽缤纷,造型上新颖奇特,音效上震撼全场,一味追求给人以感官的刺激与享受。
C.文化产品如果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解析,没有用平等的视角去阐述,自然也就难以走进大众的内心,难以让人在欣赏与享受中自我升华。
D.作品缺乏风骨神韵、缺乏气贯全篇的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的精神和价值内核,都是因为创作者没有弘扬主旋律、没有倡导主流价值的意识。
【知识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有的创作者虽有“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价值的意识”,但其作品仍“缺乏风骨神韵,缺乏气贯全篇”的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的精神和价值内核,是因为其作品艺术上有问题。
【思路点拨】做“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题目,首先要确认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区间,然后把所给选项的信息与原文中的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最后紧扣语境,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要求准确筛选。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
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
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
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下列关于文化产品“形神兼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形神兼备”的“形”,是指文化产品的艺术形式。
优秀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好的艺术形式,否则,挑剔的受众也是不买账的。
B.“形神兼备”的“神”,是指文化产品的思想内容。
优秀的文化产品,其思想内容无论是悲,还是喜,都是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
C.文化产品只要做到“形神兼备”,就能流芳百世、享誉中外,从而与先辈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比肩。
D.文化产品要做到“形神兼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美国大片《烈火雄心》《阿凡达》及国产大片《唐山大地震》都说明了这点。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第一句与后面内容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应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思路点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方法:①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其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
②对概念的理解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创作者、出版商其创作、出版的出发点是为了赚足钞票,至于担当传扬文化的使命,可以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
B.只有顾及受众的接受能力,也就是注意普及,才能得到受众的喜欢;但如果不注意提高,那么我们的文化产品,说是上档次,也就是一句空话。
C.创作者有强烈的使命感,但如果用大而无当的方式、居高临下的气势、顶礼膜拜的讴歌去表达,那么也是难以赢得受众的共鸣的。
D.文化产品只求娱人,只求吸引眼球,没有烛照着国人前行的丰富的精神内核,那么它们滑入庸俗、低俗、媚俗的泥潭,就将难以避免。
【知识点】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解析:后半句所说内容在文中无根据。
【思路点拨】归纳、概括的思维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归纳内容要点一般是针对一个或几个段落而言,常用的方法是:①摘句法。
文章段落的主题句(首领句、总结句)和中心句就是对全段内容的概括,可以直接摘取。
②联词法。
在段落中摘出能表达本段内容的中心词语、句子,将其联结在一起,但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③分层归纳抽象法。
即先弄清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再将这些句子切分成合理的层次,确定层次的逻辑关系及作者的表达意图,然后舍次取主,以此为点,再找出各层的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具有涵盖性的简洁的语句。
④归纳内容要点也要从文章整体出发,对题干中命题者的提示语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题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题文】J0(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翁壮)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
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林翼敦劝之,乃出。
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
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
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
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
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
”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
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
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
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
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
穆宗尝戒其褊衷。
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
中兴诸将帅,大率国藩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藩。
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
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
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藩之盛。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
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待将士以诚信相感。
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
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宗棠初出治军,胡林翼为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
”曾国藩见其所居幕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廉俭若此。
初与国藩论事不洽,及闻其薨.,乃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
”志益远矣。
(《清史稿》)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试礼部不第.第:科举考中B.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擢:提拔C.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颖:聪明D.及闻其薨.薨:去世【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颖”,“厉害”的意思。
【思路点拨】偏义复词的三点必知:①一个词是否属于偏义复词,只有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看它是指两方面还是只指其中的一方面才能判断出来。
至于偏向哪一方面,也只能放在句子里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