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第一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2025高三总复习 物理(新高考)
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2.认识竖直上抛运动规律,体会实际中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考点一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 =gt 。
(2)位移公式:h =12g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h 。
学生用书第10页【高考情境链接】(2021·湖北高考·改编)2019年,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
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5m 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m 完成姿态调整。
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陈芋汐前5m 完成技术动作的时间为1s 。
(√)(2)陈芋汐后5m 完成姿态调整的时间为1s 。
(×)(3)任何物体从静止下落的运动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推论1.从静止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3∶5∶7∶…2.从静止开始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h t =v 2=12gt 。
3.连续相等时间T 内的下落高度之差Δh =gT 2。
注意:物体只有从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是竖直下抛运动,此时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考向1单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某天,家住8楼的小华发现有一钢球从落地窗外坠落,调看家里视频监控发现钢球通过落地窗用时0.1s,已知落地窗高度为2m,每层楼高度为3m,试估算钢球从几楼抛出()A.9楼B.10楼C.15楼D.20楼答案:C解析:设钢球下落点距离小华家窗户上沿高度为h,则h=12gt2,h+2m=12(t+0.1s)2,解得t=1.95s,h≈19m,由193≈6.3可知钢球从15楼抛出。
物理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物理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或以某个初速度投掷,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的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是指物体以某个初速度投掷,克服重力作用沿竖直方向上升的运动。
这两种运动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在本文中将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竖直方向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如下:1. 速度公式:v = gt其中,v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位移公式:h = 1/2gt²其中,h表示物体下落的高度。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² = 2gh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的速度、位移和时间。
二、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同时以初速度向上运动。
相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如下:1. 速度公式:v = u - gt其中,v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u表示物体的初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位移公式:h = ut - 1/2gt²其中,h表示物体上升或下落的高度。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² = u² - 2gh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的速度、位移和时间。
三、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的比较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它们具有以下区别:1. 运动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是向下运动,而竖直上抛运动是向上运动。
2. 初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通常为0,而竖直上抛运动的初速度可以是任意值。
3. 运动轨迹: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而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轨迹也是抛物线,但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反。
4. 时间关系: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是从物体开始下落到触地停止的时刻,而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是从物体开始上升到最高点再下落到触地停止的时刻。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3.气球以10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的高 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 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
s=v0t+1/2 gt2
vt2 – v02 =2gh
3、竖直上抛运动 (1)竖直上抛运动的条件 :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v0; 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2)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恒定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 为坐标轴正方向,其位移公式与速度公式分别为 s=v0t-1/2gt2 vt=v0-gt vt2-v02 = - 2gh (3)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 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前一阶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后一阶段则是自由落体运动,具备的特征主要有: “ 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的运动以最高点对称。 ①时间对称——―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通过同一 段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位移所经历的时间相等,即t上 = t下 ②速率对称 ——―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通过同 一位置时的速率大小相等,即v上=v下 ③上升的最大高度hm= v02/2g 上升的最大时间t上=v0/g
自由落体运动和 竖 直 上 抛 运 动
1、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0 、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 线运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都适用于 自由落体运动。 vt= gt s= 1/2gt2 vt2 =2gh
2、竖直下抛运动
竖直下抛运动是初速度不为0、加速度为g 、竖直向下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都适用于竖 直下抛运动,只要将公式中的a用g代替。 vt=v0+gt
第一章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变式练习2
原地起跳,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 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 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 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 为“竖直高度” 。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 “加速距离” d1=0.5m ,“竖直高度”h2=1.0m; 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 d1=0.00080m ,“竖 直高度” h2=0.1m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 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 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能为5m/s,方向向下; 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 能为5m/s,方向向上;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ACD
作业 同步训练第一章第三节 (P181-182)
要点回顾
1.自由落体运动 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
2.重力加速度g g与高度和纬度有关; 2 通常取g=9.8m/s
3.自由落体运公式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4.竖直上抛运动 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 只受重力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例题1 将小球A以10m/s的速度是竖直上 抛,同时,在小球A的正上方20m 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试求AB 两球相遇的碰撞的时间。(g取 2 10m/s ,空间足够大且不计空气 阻力)
变式练习1
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经过高 为1.8m的窗户历时0.2s,若不 2 计空气阻力,g取10m/s ,求 屋檐离窗顶的距离。
5.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1)空间对称:在抛出点上方运动 时,将两次经过空间的同一位置。
(2)速率对称:上升和下落经过同 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时间对称:经过同一段高度, 上升和下落的时间相同
第三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第三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竖直上抛运动(一)知识要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在此同样适用(详见第二讲)。
(二)例题解析与跟进练习。
例1 从H=180m高处下落一物体,如果把180m分为三段,(1)若要通过各段的时间相等,求各段高度;(2)若要各段的高度相等,求通过各段的时间。
练习1、由100m高处每隔1s释放一个小球,设每个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当第五个球释放时,五个球离地高度分别为多少?练习2、一矿井深为125米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距离.小结: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种比例关系要能灵活运用。
例2一物体从高为H的地方自由下落,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为4s,求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和总时间。
练习1、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最后1秒下落的距离为45m,求其下落的总高度。
练习2、某物体从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下落的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12m/s,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以及下落的总高度。
小结:自由落体运动初始的运动状态是确定的,因而,只要知道最后时刻的运动状态,就能得到整个过程中任意时刻的运动情况,并能据此得到位移、速度、离地高度等数据。
例3由落体下落过程中先后经过A、B、C三点,通过AB和通过BC所用的时间相等,AB=23m,BC=33m,求起落点离A的高度。
练习1、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一直经过A、B两点的速度关系是Vb=4Va/3,且AB=35m,求经过B点时的速度Vb。
练习2、物体A从某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3s后物体B又从该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再经时间t,两者的高度差等于B开始下落时两者高度差的4倍,问时间t是多少?此时A 下落的总高度为多少?练习3、有甲乙两球,甲球由塔顶自由下落,当它落下高度a时,乙球在塔顶下与塔顶距离为b处也开始自由下落,结果这两球同时落地,求塔高。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先减速后加速)。
一、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也叫重力加速度,且同一地点这个加速度是相同的。
g有两个名字,也就代表了两个意思。
自由落体加速度,很显然指的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又是什么意思呢?重力加速度可以这么理解,由重力产生的加速度。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这个加速度在同一地点相同,需要我们先提前预习一下重力和牛顿第二定律。
自由落体当中的自由是不受任何的束缚,但是在地球上的物体就会受到重力,物体在空气中运动也会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
因此这里的自由落体也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即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忽略空气的阻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就可得到加速度G mg===。
因此自由落体加速度和重力加速a gm m度是一样的。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是一样的,所以通过实验测量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也是一样的(空气阻力的影响可以忽略的前提下)。
另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随着维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两极重力加速度最大,在赤道重力加速度最小,通常我们取29.8m/s,为了便于计算有时候我们也用210m/s。
不过大家一定要记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只有在同一地点才是相同的,在不同地点其大小和方向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里面的奥秘就需要等大家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乊后再去探索了。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乊前学习的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在这里都是适用的。
即212a g v gt x gt ===,, ,22v ax = ,当然乊前推导的出来的所有规律这里也是适用的。
但还是要提醒一下,公式中的t 、x 都是指的以初始状态为起点的。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2)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 =gt .②位移公式:x =12gt 2.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x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①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 ②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合理外推.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2.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2)运动性质:匀变速直线运动.(3)基本规律 ①速度公式:v =v 0-gt ;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gt 2. 自测3 教材P45第5题 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1是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 s 闪光一次.如果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一试.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是厘米.图1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方法一 根据公式x =12gt 2 x =19.6 cm =0.196 m.t =5T =0.2 sg =2x t 2=0.196×24×10-2 m/s 2=9.8 m/s 2 方法二 x 5-x 3=2gT 2x 4-x 2=2gT 2g =x 4+x 5-(x 3+x 2)4T 2=(19.6-7.1)-(7.1-0.8)4×(0.04)2×10-2 m/s 2≈9.69 m/s 2 方法三 根据v =gt 和v =v 0+v 2=x t =2v t v 4T =v =(19.6-7.1)×10-22×0.04 m/s =1.56 m/s g =v 4T t = 1.564×0.04m/s 2=9.75 m/s 2.。
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运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运动的特点、公式以及实际应用。
一、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由地面抛出后,受到重力的作用逐渐上升并最终落回地面的运动过程。
其特点如下:1. 运动轨迹: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轨迹呈抛物线形状,首先向上升起,然后逐渐下降。
2. 平抛和斜抛:如果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则为平抛运动;如果物体以倾斜初速度抛出,则为斜抛运动。
3. 最高点和最大高度: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到达的最高点称为最高点,物体运动过程中达到的最大高度即为最大高度。
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 上升过程中的位移公式:h = v0t - (1/2)gt^2其中,h为高度,v0为初速度,t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2. 上升过程中的速度公式:v = v0 - gt其中,v为速度,v0为初速度,t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3. 落地时的时间公式:t = 2v0/g其中,t为时间,v0为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任何初速度的情况下,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自上而下进行运动的过程。
其特点如下:1. 运动轨迹: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轨迹呈直线形状,竖直向下。
2. 统一加速度: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恒定的值,约为9.8 m/s²。
3. 时间和距离无关: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与物体的下落时间和下落距离无关。
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 重力加速度:g = 9.8 m/s²2. 下落过程中的位移公式:h = (1/2)gt^2其中,h为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3. 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公式:v = gt其中,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三、物体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1. 摄影和烟花表演:摄影中的快门速度和曝光时间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来调整,从而拍摄出物体的虚化效果。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从静止开始,即初速度为零.(2)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它的大小约为9.8 m /s 2,方向竖直向下.(1)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不同,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在两极的要小.(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会随位置的改变而变化,但变化量不大,所以我们在今后的计算中,认为其为一定值,常用9.8 m /s 2,在粗略的计算中也可以取10 m /s 2.(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对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适用的.v =gt ,h =12gt 2,v 2=2gh.另外,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是适用的.【例1】 从离地500 m 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 取10 m /s 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下落时刻起,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最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3)落下一半时间时的位移大小.答案 (1)10 s (2)5 m 95 m (3)125 m解析 (1)由位移公式x =12gt 2,得落地时间t =2x g =2×50010s =10 s . (2)第1 s 内的位移:x 1=12gt 21=12×10×12 m =5 m ,前9 s 内的位移为:x 9=12gt 29=12×10×92 m =405 m ,最后1 s 内的位移等于总位移和前9 s 内位移的差,即x 10=x -x 9=(500-405) m =95 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 ′=5 s ,其位移x ′=12gt ′2=12×10×52 m =125 m . 9.(2011·济南质检)小芳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乡村女孩,她在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对自家房上下落的雨滴产生了兴趣,她坐在窗前发现从屋檐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 的窗子的上、下沿,小芳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了如图6所示的雨滴下落同自家房子尺寸的关系图,其中2点和3点之间的小矩形表示小芳正对的窗子,请问:图6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答案 (1)3.2 m (2)0.2 s解析 设屋檐离地面高为h ,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由h =gt 2/2得第2滴水的位移为h 2=g(3T)2/2①第3滴水的位移为h 3=g(2T)2/2②且h 2-h 3=1 m ③由①②③得 T =0.2 s则屋檐高h =g(4T)2/2=3.2 m .二、竖直上抛运动1.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1)分段法可以把竖直上抛运动分成上升阶段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降阶段的自由落体运动处理.(2)整体法将竖直上抛运动视为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1)对称性①时间对称性: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时间相等②速度对称性: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通过同一点时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通过某一点对应两个时刻,即:物体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例2】某物体以30 m /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 /s 2.5 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 mB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 /s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 /s ,方向向上答案 AB解析 物体的上升时间t =v 0g =3 s ,上升高度H =v 202g=45 m ,下降时间t 1=(5-3) s =2 s ,下降的位移x 1=12gt 21=20 m .所以5 s 时物体的位移x =H -x 1=25 m ,方向向上.路程s =H +x 1=65 m .5 s 末的速度v 1=gt 1=20 m /s ,方向向下,5 s 内速度改变量Δv =v 1-v 0=-50m /s ,方向向下.v =x t =255m /s =5 m /s ,方向向上. 10.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火山灰尘给欧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假设一灰尘颗粒开始以4 m /s 2的加速度从地面竖直上升,10 s 末,忽然失去所有向上的推动力,灰尘颗粒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则该颗粒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此颗粒失去推动力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g 取10 m /s 2)答案 280 m 11.48 s解析 向上加速阶段H 1=12a 1t 21=12×4×102 m =200 m 失去向上的推动力时,灰尘颗粒的速度大小为:v 1=a 1t 1=4×10 m /s =40 m /s此后,灰尘颗粒做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上升阶段:H 2=v 212g=80 m t 2=v 1g=4 s 自由下落阶段:H 1+H 2=12gt 23得t 3=2(H 1+H 2)g=56 s =7.48 s 所以,此颗粒距地面最大高度H max =H 1+H 2=280 m颗粒从失去推动力到落地的总时间t =t 2+t 3=11.48 s考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实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 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竖直上抛运动的实质是加速度恒为g 的匀变速运动,处理时可采用两种方法:(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降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0时,物体正在上升;v <0时,物体正在下降;h >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 <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3.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如图3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A 、B 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 为最高点,则(1)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2)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图3(3)能量的对称性:物体从A →B 和从B →A 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 AB . 例3 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 ,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A .10 mB .20 mC .30 mD .50 m解析 物体在塔顶上的A 点抛出,位移大小为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A 点之上,另一处在A 点之下,在A 点之上时,通过位移为10 m 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s 1等于位移x 1的大小,即s 1=x 1=10 m ;下降通过时,路程s 2=2h -x 1=2×20 m -10 m =30 m .在A 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s 3=2h +x 2=2×20 m +10 m =50 m .故A 、C 、D 正确,B 错误.答案 ACD5. 气球以10 m/s 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 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 取10 m/s 2)答案 7 s 60 m/s解析 解法一 全程法取全过程为一整体进行研究,从重物自气球上掉落计时,经时间t 落地,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画出运动草图,如图所示.重物在时间t 内的位移h =-175 m将h =-175 m ,v 0=10 m/s 代入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解得t =7 s 或t =-5 s(舍去),所以重物落地速度为v =v 0-gt =10 m/s -10×7 m/s =-60 m/s其中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法二 分段法设重物离开气球后,经过t 1时间上升到最高点,则t 1=v 0g =1010s =1 s 上升的最大高度h 1=v 202g =1022×10m =5 m 故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H =h 1+h =5 m +175 m =180 m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间和落地速度分别为t 2= 2H g = 2×18010s =6 s , v =gt 2=10×6 m/s =60 m/s ,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重物从气球上掉落至落地共历时t =t 1+t 2=7 s.题组2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4. 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 .保持不变B .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答案 B解析 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 ,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1) s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 =12gt 2-12g (t -1)2=gt -12g ,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 的增大而增大,故B 正确.5. 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答案 AC解析 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g ,方向向下,A 正确,B 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 正确,D 错误.6. 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T b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A.18g (T 2a -T 2b ) B.14g (T 2a -T 2b ) C.12g (T 2a -T 2b ) D.12g (T a -T b ) 答案 A解析 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a 2,从b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b 2,所以a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 a =12g (T a 2)2=gT 2a 8,b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 b =12g (T b 2)2=gT 2b 8,故a 、b 之间的距离为h a -h b =18g (T 2a -T 2b ),故选A. 7.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原点的时间为t ,现在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后以原速率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此时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 A .0.5t B .0.4t C .0.3t D .0.2t答案 C解析 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为t 2,把上升的位移分成相等的两段,自上向下的时间的比为1:(2-1),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所需时间为t 1=2-12×t 2,由对称性,物体从最大位移的一半处下落到抛出点的时间也为t 1,故题中所求时间为2t 1=2×2-12×t 2≈0.3t .。
物体的运动3.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是存在于自然界很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是在各条件严格约束下理想化的运动。
下落的雨滴、飞落的树叶没有两个雨滴和两片树叶的运动情况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它们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周围空气扰动的结果,但是,下落的雨滴、飞落的树叶本质上具有相同的共性。
把各次要的因素去掉抽象出本质的东西,这就是科学。
记得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只有从实际抽象出来的才是科学的,只有科学的才是最联系实际的”。
掌握内容:第一要认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因为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都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第二要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能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迁移到解决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中。
知识要点:一、自由落体运动。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任何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时都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从而使运动情况变的复杂。
若想办法排除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改变物体形状和大小,也可以把下落的物体置于真空的环境之中),让物体下落时之受重力的作用,那么物体的下落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从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出发,显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因为下落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而对于每一个物体它所受的重力在地面附近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它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也是保持恒定的。
而且,对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个地点下落时的加速度也是相同的。
关于这一点各种实验都可以证明,如课本上介绍的“牛顿管实验”以及同学们会做的打点计时器的实验等。
综上所述,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
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
因为这个加速度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物理学霸笔记0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2) 位 移 公 式 :
h
1 =
gt2 。
2
(3) 速 度 位 移 关 系 式 : v2 = 2gh 。
(4) 平 均 速 度 公 式 : v = v t = v 。 22
(5) 位 移 差 公 式 : Δ h = gT2 。 例 1 :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 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 的高度(重力加速度 g 已知) A .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B .石子下落的时间 C .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平均速度 D .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 答 案 : ABD 解 析 : 知 道 石 子 的 落 地 速 度 , 根 据 v2 = 2gh 可 求 出 楼 的 高
度 , A 正 确 ; 知 道 石 子 下 落 的 时 间 , 根 据 h = 1 gt2 , 可 2
求出楼的高度, B 正确;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下落情况 与运动的总时间或总位移无关,无法求出楼的高度, C 错 误 ; 由 石 子 下 落 最 后 1 s 内 的 位 移 , 可 求 落 地 前 0.5 s 的 速度和下落时间,进而能得到总的下落时间,再根据 h
3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个特性 ( 1 )对称性 ①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 大、反向 ②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所用的时 间相等 ( 2 )多解性 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 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形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 注意这个特性 4. 竖 直 上 抛 运 动 的 两 种 解 法 ( 1 )分段法 上升阶段: a =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 2 )全程法 将 全 过 程 视 为 初 速 度 为 v0 , 加 速 度 a = - g 的 匀 变 速 直 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 习 惯 上 取 v0 的 方 向 为 正 方 向 , 则 v > 0 时,物体正在上升;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基本的运动模型,下面我们要讨论的竖直上抛运动以及曲线运动中的平抛运动都是以自由落体运动为基础的。
上升过程 ,解得 ;
下落过程 ,解得 。
所以 与 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反即 。
再由速度公式 可得
上升过程 ,解得 ;
下落过程 ,解得 。
又因为 ,所以 。
3.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性
因为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会经过同一位置,因此在已知位移的情况下,时间和速度都会出现两个解。如果位移的方向没有确定则时间与速度还有可能出现第三个解,即物体落回抛出点之后又继续往下落(如山顶抛物、窗口抛物,跳水运动员等)。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图像来帮助我们研究此类问题(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抛出点为原点)。
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到达最高点之前速度均匀减小到零,之后又从零开始均匀增加,且两个过程的加速度相同,运动轨迹重叠,因此这两部分运动具有高度的对称性。我们先利用速度图像来分析一下。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画出速度时间图像。在时间轴上最高点两侧取B点和 点,过B点和 点分别做时间轴的垂线,与速度图像相交于A点和 点。假设 时刻和 时刻物体在同一位置,则有物体到最高点的距离相等,即△OBA和△ 面积相等。
也就是说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与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间隔、速度的大小都相等,它们是关于最高点对称的。
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自由落体运动1.概念:物体只在________作用下由________开始的运动.2.运动特点(1)初速度为________;(2)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______,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_.3.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 t=________.(2)位移公式:h=________.(3)速度-位移关系式:v2t=________.二、竖直上抛运动1.概念: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后,只在________作用下而做的运动.2.运动特点(1)初速度竖直向上;(2)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 ,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_ .3.运动规律(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1)速度公式:v t=________.(2)位移公式:h=________.(4)上升的最大高度:H=________.(5)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t=___探究点一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求解应用自由落体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初速度为零②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是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去解决竖直下抛运动问题.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从运动开始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1∶3∶5∶7∶….(2)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t 2,v -=h t ,v -=12gt . (3)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位移的增加量相等,即Δh =gT 2. 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解题.例1 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通过1.75 m 高的窗户所需时间为0.1 s ,物体从窗底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0.2 s ,则物体是从多高处下落的?变式:如图3-1所示,悬挂的直杆AB 长为L 1,在其下L 2处有一长为L 3的无底圆筒 CD ,若将悬线剪断,则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为多少?探究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求解竖直上抛运动过程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仍为重力速度g ,所以物体此时并不处于平衡状态.1.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1)分段法:把竖直上抛运动的全过程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上升阶段做末速度v t =0、加速度a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阶段的运动和上升阶段的运动互为逆运动.(2)全程法:把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看成是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始终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反. 应用全程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速度、位移、加速度等矢量的方向,一般选向上为正方向,初速度v0为正值,运动规律表达式为v t=v0-gt,h=v0t-12gt2.上升过程中速度v为正值,下降过程中速度v为负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上时位移h为正值,在抛出点以下时位移h为负值.2.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1)时间的对称性①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即t上=t下=v0 g .②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从某点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和从最高点落回该点所用的时间相等.(2)速度的对称性①物体上抛时的初速度与物体又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个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能量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3.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从而产生双解.例2 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175 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变式:某人站在50层高楼18层的平台边缘处,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求抛出后石子经过距抛出点15 m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探究点三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物体的相遇问题当两个物体从不同位置先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或两个物体分别做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时,两物体在空中相遇的条件都是两物体在同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上述两种情况下两个物体的相遇问题,可以地面为参考系根据自由落体规律结合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求解,也可以某一物体为参考系根据两物体相对匀速运动结合相对位移和时间关系求解.对两个分别做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相遇的问题,还可以结合上抛运动的临界条件如“恰到达最高点”、“恰好返回地面”等,求解上升过程或下降过程相遇的条件等问题.2.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多体问题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多体问题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每个物体都经历相同的运动过程;(2)每个物体开始运动的时间差相等.对此类问题如水龙头滴水、杂技演员连续抛球、直升机定点空降等问题,可把多体问题转化为单体问题求解.例3 [2011·合肥模拟] 如图所示,A、B两棒的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求:(g取10 m/s)(1)A、B两棒何时相遇.(2)A、B两棒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变式:从距离地面125 m的高处每隔相同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第11个小球刚释放时,第1个小球恰好着地,则:(1)相邻的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Δt=________s.(2)第1个小球恰好着地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间的距离Δs=________m.。
第三节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
1 2 1 t 2 1 此时离地高 度 h1=2gt -2g2 ,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的高度 h2= 把运动员看成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 g 取 10 2 gt2 g2 ,则待求距离Δ h=h1-h2= 4 .
2
她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___ s. (计算时, 可以
晶从离水平面 10 m 高的平台上跃起, 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 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 (D 在此过程中运 A. gt2 B.3gt2/8 C.3gt2/4 .gt2/4
t 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 ),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 解析: 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 第一个物体已下落 时间,
答案 (1)20 m 4 s (2)(2+2 2) s
题型三
“临界分析法”解决抛体相遇问题
1.临界问题:是指一种物理过程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一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物体的相遇问题 状态的分界处的问题. 处于临界状态的物理量的值叫临界值. 当两个物体从不同位置先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或两个物 体分别做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时,两物体在空中 2 .临界问题的特点 相遇的条件都是两物体在同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 (1)物理现象的变化面临突变性. 上述两种情况下两个物体的相遇问题,可以地面为 (2)对于连续变化问题, 物理量的变化出现拐点, 呈现出两性, 参考系根据自由落体规律结合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求 即能同时反映出两种过程和两种现象的特点. 解,也可以某一物体为参考系根据两物体相对匀速运 动结合相对位移和时间关系求解. 3 .分析方法:解决临界问题,关键是找出临界条件. 对两个分别做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 一般有两种基本方法:(1)以定理、定律为依据,首先求出所 空中相遇的问题,还可以结合上抛运动的临界条件如“ 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然后分析、讨论其特殊规律 恰到达最高点”、“恰好返回地面”等,求解上升过程或 和特殊解;(2)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和相应的临界值,求 下降过程相遇的条件等问题.
第一章 微专题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微专题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推论公式也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全过程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列方程,也可分成上升、下降阶段分段处理,特别应注意运动的对称性.3.“双向可逆类运动”是a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参照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可分段处理,也可全过程列式,但要注意v0、a、x等物理量的正负号.1.(2023·河南濮阳市高三摸底)某同学想测一细绳的长度,手头没有刻度尺,只有停表,他找来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在楼顶自由释放小球A,测得小球的下落时间约2s.把A和B 两小球分别拴在细绳两端,手持A球,小球B自然下垂,小球A再次由第一次位置自由释放后,测得两球的落地时间差约为1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细绳的长度约为() A.20m B.15m C.10m D.5m答案B解析设楼顶距地面高度为h,细绳长度为L,A自由释放过程,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12gt12,细绳拴上两球后,有12gt12-12g(t1-1)2=L,联立可解得L=15m,故选B.2.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到达地面,下列有关两球运动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A.若m A>m B,则两球可能同时释放B.若m A>m B,则B球可能比A球先释放C.若m A<m B,则两球落地时速度大小可能相等D.不管两球质量关系怎样,A球一定比B球先释放答案D解析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落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均为g,根据t=2hg,可知A球在空中下落时间较长,又因为两球同时落地,则不管两球质量关系怎样,A球一定比B球先释放,选项D正确,A、B错误.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gh,则不管两球质量关系怎样,落地时一定有v A>v B,选项C错误.3.(202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检测)升降机从井底以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行,某时刻一螺钉从升降机底板松脱,再经过4s 升降机底板上升至井口,此时螺钉刚好落到井底,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螺钉松脱后做自由落体运动B .矿井的深度为45mC .螺钉落到井底时的速度大小为40m/sD .螺钉随升降机从井底出发到落回井底共用时16s 答案D解析螺钉松脱后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再做自由落体运动,A 错误;规定向下为正方向,根据v =-v 0+gt ,螺钉落到井底时的速度大小v =-5m/s +10×4m/s =35m/s ,C 错误;螺钉下降的距离h 1=-v 0t +12gt 2=-5×4m +12×10×42m =60m ,因此井深h =v 0t+h 1=80m ,B 错误;螺钉随升降机从井底出发到落回井底的时间与升降机从井底升到井口的时间相同为t ′=hv 0=16s ,D 正确.4.建筑工人常常徒手抛砖块,地面上的工人以1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间隔1s 连续两次抛砖,每次抛一块,楼上的工人在距抛砖点正上方3.75m 处接砖,g 取10m/s 2,空气阻力不计,则楼上的工人两次接砖的最长时间间隔为()A .1sB .2sC .3sD .4s答案B解析研究第一块砖h =v 0t +12(-g )t 2,即3.75=10t -5t 2,解得t 1=0.5s ,t 2=1.5s ,分别对应第一块砖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根据题意第二块砖到达抛砖点正上方3.75m 处的时间为t 3=1.5s ,t 4=2.5s ,楼上的工人两次接砖的最长时间间隔为Δt =t 4-t 1=2s ,故选B.5.物体从某高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一个高为5m 的窗户,窗户的上边缘距释放点为20m ,已知它在落地前1s 内共下落45m ,g =10m/s 2,物体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物体落地前2s 内共下落80mB .物体落地时速度为45m/sC .物体下落后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每段位移之比为1∶2∶3D .物体经过窗户所用的时间为(5-3)s 答案A解析设下落时间为t ,最后1s 内的位移可以表示为x =12gt 2-12g (t -1)2=45m ,解得t =5s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落地前2s 内共下落的高度为h =12gt 2-12g (t -2)2=12×10×52m-12×10×(5-2)2m =80m ,故A 正确;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知落地的速度为v =gt =10×5m/s =50m/s ,故B 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即下落后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每段位移之比为1∶3∶5,故C 错误;设物体到达窗户的上边缘的时间为t 1,则h 1=12gt 12,可得t 1=2h 1g=2×2010s =2s ,设物体到达窗户的下边缘的时间为t 2,则t 2=2h 2g=2×(20+5)10s =5s ,所以物体经过窗户所用的时间为Δt =t 2-t 1=(5-2)s ,故D 错误.6.(多选)将一个物体在t =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 =0.8s 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m/s(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一定是在t =3.2s 时回到抛出点B .t =0.8s 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20m/sD .t =0.8s 时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答案BCD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规律有v =gt =10×0.8m/s =8m/s ,则t =0.8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m/s ,即物体此时的运动方向不可能向下,物体应该处于上升过程,此时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上方,所以B 、D 错误;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有v =v 0-gt ,解得v 0=v +gt =8m/s +10×0.8m/s =16m/s ,所以C 错误;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有,物体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 =2v 0g=2×1610s =3.2s ,所以A 正确.7.物块以8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对物块施加一恒力F 使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此后物块在3s 内的位移和5s 内的位移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B .物块在第1s 内和第3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7∶3C .物块在0~8s 内的平均速率为0D .物块在0~8s 内的平均速度不为0答案B解析根据对称性,物块在4s 末速度减为0,加速度为a =vt=2m/s 2,选项A 错误;正方向的匀减速可以看成反方向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加速,物块在第1s 内和第3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7∶3,选项B 正确;物块在8s 内的位移为0,但路程不为0,根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概念,物块在8s 内的平均速率不为0,平均速度为0,选项C 、D 错误.8.(多选)(2023·宁夏青铜峡市开学测试)在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m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sB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sC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2+7)sD .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m/s 答案ABC解析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v 0=10m/s ,a 1=-5m/s 2,当物体的位移向上,且为7.5m时,x 1=7.5m ,由运动学公式x =v 0t +12at 2,解得t 1=3s 或t 2=1s ,故A 、B 正确;当物体的位移向下,且为7.5m 时,x 2=-7.5m ,由运动学公式x =v 0t +12at 2,解得t 3=(2+7)s 或t 4=(2-7)s(舍去),故C 正确;由速度公式v =v 0+at ,解得v 1=-5m/s 或v 2=5m/s 或v 3=-57m/s ,故D 错误.9.t =0时,将小球a 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t =0.3s 时,将小球b 从地面上方某处静止释放,最终两球同时落地.a 、b 在0~0.6s 内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a 抛出时的速率为12m/sB .小球b 释放的高度为0.45mC .t =0.6s 时,a 、b 之间的距离为2.25mD .从t =0.3s 时刻开始到落地,a 相对b 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由v -t 图像可知,a 球经0.6s 到达最高点,则抛出时的速率为v 0a =gt =10×0.6m/s=6m/s ,故A 错误;由对称性可知小球a 落地时间为1.2s ,两球同时落地,则小球b 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t b =1.2s -0.3s =0.9s ,则小球b 释放的高度为h b =12gt b 2=12×10×0.92m=4.05m ,故B 错误;t =0.6s 时,a 到达最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a 1=12×10×0.62m =1.8m,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4.05m-12×10×0.32m=3.6m,此时a、b之间的距离为1.8m,故C错误;从t=0.3s时刻开始到落地,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a相对b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10.(多选)如图所示,长度为0.55m的圆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圆筒正上方距其上端1.25 m处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在由静止释放小球的同时,将圆筒竖直向上抛出,结果在圆筒落地前的瞬间,小球在圆筒内运动而没有落地,则圆筒上抛的速度大小可能为(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A.2.3m/s B.2.6m/s C.2.9m/s D.3.2m/s答案BC解析由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可得,小球落地的时间为t1=2(l+h)g=2×(1.25+0.55)10s=0.6s,若此时圆筒刚好落地,则圆筒抛出的速度为v1=g·t12=3m/s;若圆筒落地时,小球刚进入圆筒,则小球的下落时间为t2=2hg=2×1.2510s=0.5s,对应的圆筒抛出的速度为v2=g t22=2.5m/s,则圆筒上抛的速度范围为2.5~3m/s.故选B、C.11.如图所示,将一小球甲(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H处自由释放的同时,将另一小球乙(可视为质点)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二者在距地面34H处的P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球乙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恰好为0B.v0=gHC.若将小球乙以初速度2v0竖直上抛,则甲、乙会在距地面78H处相遇D .若将小球乙以初速度2v 0竖直上抛,则甲、乙会在距地面1516H 处相遇答案D解析两球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 =2×14Hg=H 2g ,由于v 0t -12gt 2+12gt 2=H ,可得v 0=2gH ,则相遇时乙球的速度v 乙=v 0-gt =gH2,选项A 、B 错误;若将小球乙以初速度2v 0竖直上抛,则2v 0t ′-12gt ′2+12gt ′2=H ,解得t ′=142Hg,相遇点距地面的高度h =H -12gt ′2=1516H ,选项C 错误,D 正确.12.(多选)(2023·湖北黄冈市检测)黄州青云塔始建于1574年,距今400多年.某物理研究小组测量出塔高为H ,甲同学在塔顶让物体A 自由落下,同时乙同学将物体B 自塔底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且A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v 0=gH ,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B .若v 0=gH2,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 .若v 0>gH ,两物体相遇时,B 正在上升途中D .若gH2<v 0<gH ,两物体相遇时,B 正在下落途中答案BCD解析若物体B 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两物体相遇,物体B 速度减小为零所用的时间t =v 0g,得此时A 下落的高度h A =12gt 2,B 上升的高度h B =v 022g,且h A +h B =H ,解得v 0=gH ;若A 、B 两物体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t =2v 0g,此时A 下落的高度h A =12gt 2=H ,解得v 0=gH2,所以若v 0=gH ,则物体B 运动到最高点时两物体相遇,A 错误;若v 0=gH2,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B 正确;若v 0>gH ,则两物体在B 上升途中相遇,C 正确;若gH2<v 0<gH ,则两物体在B 下落途中相遇,D 正确.。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h (t-1)s
ts A
25m 1s
B
解三:O →A 自由落体运动 vA =g(t –1)
O →B 自由落体运动 vB =gt
h=1/2×gt2
A →B 竖直下抛运动 vB2- vA2 =2g×25 O
g2 t2- g2 (t –1)2 =2g×25
解出 t=3s, h=45m
解四: A →B 平均速度为 (vA+vB)/ 2 =25
出的物体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
2. 性质: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 、竖直向下的 匀加速运动。
3. 规律: vt= v0+gt h= v0t + 1/2 gt2 vt2-v02 = 2gh
例1、一个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测得物体落地前最 后1秒内下落了25米,求:物体下落的高度h. (g取10m/s2)
解一:画出运动示意图,设落地总时间为t, 则依题意,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
O到B h=1/2×gt2
(1)
O
O到A h-25 = 1/2× g(t-1)2 (2)
解得 t=3s, h=45m
解二:A→B 由竖直下抛运动规律
hAB = vA× 1 +1/2× g×12 = 25 ∴ vA= 20m/s O到A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 h-25 = vA2 / 2g=20m ∴h=45m
例6、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最
高点C点下方一个比较低的A点的时间间隔为TA,两 次经过最高点下方一个比较高的B点的时间间隔为TB , 试求AB之间的距离。
解: 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示:
C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BB
C →A 自由落体运动 t1 = TA / 2 hCA= 1/2 ×g t12 =1/8 ×g TA2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v20
(4)两个特征量:最大高度 h=____2_g_____;从抛出到落回
2v0
抛出点的运动时间 t=_____g_____.
【基础检测】 1.两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
体下落时间为
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
t 2
,当第二个物体开始
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gt2 C.34gt2
答案:D
》》》考点 2 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重点归纳
1.分段法分析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vt=0、a=-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分析竖直上抛运动 将上升和下降过程统一看成是初速度 v0 向上,加速度 g 向 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t=v0-gt.
1
图 1-3-1
解析:小球 a、b 释放后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h=12gt2, 代入计算得 ta=2 s,tb= 3 s,小球 a 提前 1 s 释放,所以 b 释 放后 a 运动 ta-1 s=1 s 落入 C 盘,比 b 球早落入.选项 A、C 错误.b 球释放时 a 下落 1 s,此时下落的高度 h=12gt′2=5 m, 刚好到达小球 b 的同高处,此时 b 开始释放,所以二者在 B 点 相遇,然后 a 球超过 b 球先落入盘中.选项 D 正确,B 错误.
t=2gv0=2 3 s.
》》》考点1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重点归纳
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包括初速度为零的比例式结 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考点练透】 1.(2015 年上海十三校联考)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三、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知识要点: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特点:只受重力作用,即a=g。
从静止开始,即υ0=0运动规律:υt=gtS=gt2/2υt2=2gh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的时间仅与高度有关,与物体受的重力无关。
2、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上获得竖直向上的初速度υ0后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且与初速度方向反向,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a=-g运动规律:υt=υ0-gth=υ0t-gt2/2υt2=υt2-2gh对于竖直上抛运动,有分段分析法和整体法两种处理方法。
分段法以物体上升到最高点为运动的分界点,根据可逆性可得t上=t下=υ0/g,上升最大高度H=υ02/2g,同一高度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整体法是以抛出点为计时起点,速度、位移用:υt=υ0-gth=υ0t-gt2/2 求解注意:若物体在上升或下落中还受有恒空气阻力,则物体的运动不再是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分别计算上升a上与下降a下的加速度,利用匀变速运动公式问题同样可以得到解决。
例题分析:例1、从距地面125米的高处,每隔相同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队,不计空气阻力,g=10米/秒2,当第11个小球刚刚释放时,第1个小球恰好落地,试求:(1)相邻的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大?(2)当第1个小球恰好落地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拓展)将小球改为长为5米的棒的自由落体,棒在下落过程中不能当质点来处理,但可选棒上某点来研究。
例2、在距地面25米处竖直上抛一球,第1秒末及第3秒末先后经过抛出点上方15米处,试求:(1)上抛的初速度,距地面的最大高度和第3秒末的速度;(2)从抛出到落地所需的时间(g=10m/s2)例3、一竖直发射的火箭在火药燃烧的2S内具有3g的竖直向上加速度,当它从地面点燃发射后,它具有的最大速度为多少?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从发射开始到上升的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规律: h=v0t-gt2/2 (1)上升过程: 匀减速直线运动 v=v0-gt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上升时间: t=v0/g 上升最大高度: h=v02/2g (2)下降过程: 自由落体运动 v=-gt h=-gt2/2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返回时间: t/=v0/g 返回抛出点速度: v=-v0
gh
gh v0 gh (2) 2
谢谢大家 !
再 见!
宣化一中 高三物理教研组 魏江
例3:物体a从地面上竖直上抛,同时在它的上方有物体b自由下 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未发生碰撞)时的速率都是v,不计空 气阻力,则 ( ) A、物体a上抛的初速度为2v B、到相遇时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 C、两物体落地时速率相等 D、两物体同时落地 分析:由于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相同,所以a上升的最高点与b物 体的释放点相同,从开始运动到相遇时,a、b运行的时间相同, 相遇点为a物体上升过程中间时刻的位置,根据匀变速运动 的平均速度公式 v 1
练习2、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 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g=10m/s2)问 (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1) t1 (2) t2
2( h b ) 2h g g
(2)
2(h a b) 2h g g
1 2 h gt 2
v v v1 :v 2 : 3 :…: n = 1:( 2 1 ):( 3 2 ):…:( n n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1:一小球从楼顶边沿处自由下落,在达到地面最后1s内通过 的位移是楼高的9/25,求楼高h?(g=10m/s2)
二、竖直上抛运动
1、概念:将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 动 2、特点:加速度为g,初速度竖直向上为v0
第一章 直线运动
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 与竖直上抛运动
宣化一中高三物理组 魏 江 weijiang012400@
一、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将物体自由释放,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为g,初速度为零 3、规律: v gt
连续相同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之比 x1:x2:x3:…:xn= 1:3:5: …:(2n-1) 前t秒、前2t秒及前nt秒所发生的位移之比 xⅠ:xⅡ:xⅢ:…:xN= 1:22:32: …:n2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 1:( 2 1 ):( 3 2 ):…:( n n 1 ); 连续相等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之比:
练习3、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跳台上跃起举起双臂直体 离开台面,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到达最高点,落水身体竖直, 手先入水,从离开台面到触水,在空中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约1.7s 练习4、在离地面上高h处质点A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此同时在A 的正下方的地面上有质点B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 (1)若B在上升阶段能与A相遇,求出v0的取值范围; (2)若B在下降阶段与A相遇,求出v0的取值范围; (1)v0
2 t
的速率也等于2v。选AC。到相遇时两物体的位移大小之比为sa: sb=3:1。
v 0 vt v =v,vt=0,v0=2v,b落地时 2
练习1、物体自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物体经过 B点时,速度是到达C点时速度的3/5,BC间距离为8m,求AB间 距离和到达C点时的速度? 答案:4.5m,5 10 m/s;
说明: ①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点时速率相等; ②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段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相等; ③可以对全过程列方程 v=v0-gt h=v0t-gt2/2 (取竖直向上方向 为正方向)其中的位移是对抛出点的位移 位移为正表示质点 处于抛出点之上;位移为负表示处于抛出点之下;位移等于零 表示质点回到抛出点位置; ④对全过程列方程要注意多解性问题 例2:将一物体由距地面20m高处,以初速度v0=10m/s竖直向上 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求: (1)物体的速率为5m/s时所需要的时间? (2)物体距抛出点的距离为2m时,所需要的时间? (3)物体在空中运行的总时间? 分析:(1)因为末态物体的速率小于抛出的初速度,所以,末 态物体的位置处于抛出点位置之上 上升到该位置时: v1=v0-gt1 t1=0.5s 返回到该位置时: - v1=v0-gt2 t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