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阆中市总体规划

阆中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修编背景基于国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发展的产业政策及重点开发大西北的战略思想,特别是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及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设想,以及212国道、302省道的即将贯通,对改变阆中市原来落后的交通区位条件起到了一定作用,为其实现大交通、大旅游、大发展带来了机遇。

为近一步引导、促进阆中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特对阆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条? 修编重点1、合理的确定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准确对城市进行定位。

2、重点分析论证阆中市的经济发展方向。

3、重点论证阆中市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及可行性,并按照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进行这次总规修编。

4、重点对旅游进行规划及论述。

5、重点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规划及论述。

6、重点对城市绿地及景观进行规划及论述。

7、注重确定土地开发时序和大型基础设施布点。

8、加强对城市综合交通的分析及布局,其中包括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和区域交通相互衔接以及旅游线路、步行系统和静态交通等问题,并且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

第三条? 规划期限近期:2001-2005年远期:2006-2020年远景:2021-2050年第四条? 规划层次及规划区范围第一层次为市域,包括23镇48乡,面积1877.8平方公里,确定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功能和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市域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基础设施等规划。

第二层次为城市规划控制区,包括7镇84村,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时对居民点、蔬菜副食品基地、城市大型基础设施进行布局规划。

第三层次为阆中市,包括老城区、江南、七里,面积26.1平方公里,确定城市性质、城市建设区规模、结构形态和用地布局规划,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防灾及各专项规划等。

第五条? 规划成果组成及法律效力范围本次规划修编成果包括《阆中市总体规划文本》、附件及图纸三部分。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是历史⽂化名城。

阆中历来是川北政治军事重镇,三国时张飞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阆中“⼭围四⾯,⽔绕三⽅”,选址、布局与周围⼭川有机融合为⼀体,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合⼀的城市规划思想。

现有⽂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物保护单位13处。

本次规划的创新和特⾊为:保护规划的重点在于保护古城与⼭、⽔等⾃然环境的关系,保护历史⽂化保护区和各级⽂物保护单位,保护和延续古城“城郭如丹青”的历史风貌。

在城市总体规划层⾯上,确定发展新城,保护古城的战略。

搬迁古城污染企业和⼤型⼯业,发展旅游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扩⼤就业,激活古城区的活⼒。

规划确定阆中古城历史⽂化保护区(⾯积0.61ha)和南津关历史⽂化保护区(⾯积2.23ha)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和保护要求。

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的规划结合景观视廊、景观视线,重点控制⽤地类型、建筑⾼度、体量、⾊彩、风格等内容。

古城轮廓线的保护重点保证蟠龙⼭、⽩塔⼭、锦萍⼭、华光楼的制⾼点地位,保护⼭、⽔、城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征。

严格保护古城区内道路的空间尺度和格局,为修建防洪堤⽽建设的滨江路拆除⾼家坎街、⽪坊街南侧的历史建筑,破坏了城、江关系和历史风貌,规划对此进⾏了改善整治。

交通规划以步⾏交通为主,形成富有特⾊的旅游步⾏道系统。

规划通过滨江绿带、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体绿化等各种绿化形式组成绿化系统。

并通过连续或⽚断的绿化⽅式将古城城址勾勒出来。

城内绿化与周围蟠龙⼭、锦屏⼭、东⼭等风景园林和⽣态林相结合,增加城市的⼈⽂景观特⾊。

沿江两岸各100⽶范围划定沿江风貌控制带,保护⼭体植被、沼泽湿地等绿化形式。

规划根据街区历史功能划定传统商业街、传统⽣活居住、传统⽂化景观区,整合滨江休闲娱乐区。

规划旅游线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保护区防灾系统。

制定街道景观、传统建筑、风貌不协调建筑的整治导则。

积极探索保护规划实施的政策和古城经济恢复的⼿段。

四川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四川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阆中古城保护与管理,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阆中古城保护范围内居住、游览、生产经营和从事规划、保护、建设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阆中古城实行分区保护,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

核心保护区是指南津关嘉陵江大桥北岸以西,大步坎巷、何家巷以西,三陈街以南,白果树街以西,东街小巷、内东街以南,盐市口街、官菜园街以西,古莲池街、火药局街以南,西至张桓侯祠,南至嘉陵江北岸的区域。

建设控制区是指嘉陵江阆中古城段以北、张飞南路以西、新村路以南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以及东起南津关嘉陵江大桥和梁子山脚、北至嘉陵江阆中古城段、西至锦屏山脚、南至黄花山北侧山脚和阆南桥所围合的区域。

环境协调区是指除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以外的古城区域及古城视线所及的城周山体和嘉陵江玉台山至嘉陵江、东河交汇处水域。

第四条阆中古城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阆中古城保护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阆中市人民政府负责阆中古城保护工作。

阆中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履行古城保护管理具体职责,行使部分行政处罚权。

阆中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城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阆中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度,对古城保护的规划、名录的编制和调整、建设与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实施论证,提出决策意见。

第七条南充市人民政府、阆中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将古城保护经费列入预算,予以保障。

古城保护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等渠道筹集。

第八条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成立公益性组织、提供技术或者志愿服务等方式,在阆中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指导下依法参与古城保护工作。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阆中古城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古城的行为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川北军事重镇。扼 守川甘孔道,水绕 三方,七关合护, 形成金汤之固。兵 家攻守必争之地。 三国蜀国张飞镇守 阆中达七年之久。
3、科学价值
著名的风水城市。地 理形势和山水格局符 合理想的风水环境意 象。
4、艺术价值
古城与自然 环境有机融 合,形成山 川秀美的城 市整体风貌; 拥有众多较 高艺术价值 的文物古迹。
3. 改善了历史街区的市政设施,提高了 居民的生活水平。
4. 进行了院落保护改善的积极探索。
5. 通过宣传和行动,提高了市民和各级 领导的保护意识。
6. 加强街区的管理,制定了管理办法。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文 物 古 迹 受 到自然和人 为破坏的威 胁。
2. 历 史 文 化 风 貌和自然景 观受到破坏。
名 城 格 局 及 环 境 风 貌 分 析 图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 (3) 《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推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
(1999年12月17日温家宝在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规划期限:
与总体规划相同,近期为2003~2005年, 远期为2006~2020年。
保护规划指导思想
(1)树立整体性思想,保护规划应纳入阆中城市总体规划,成为阆中 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新区,保护古城,使保护 与建设协调发展。
(2)确立分层次保护思想,突出保护重点,建立市域历史文化环境、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与文物古迹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位于四川盆地北 部,嘉陵江中游 的低山丘陵区。

阆中市土地利用规划

阆中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充市阆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阆中市人民政府二0一0年十月规划编制单位:阆中市人民政府规划组织编制单位:阆中市国土资源局规划技术编制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项目负责人:牛德强翟有龙戚红许永波项目组成员:牛德强翟有龙戚红王如渊许永波王佑汉姚德强田浩李文政贾春蓉杜虎传李谦苟庆蔡玉倩钮林蒲小梅江黎王英唐令超鞠薇胡莽熊正贤刘扬董姗娜郭丽娟单得朋文本编写人:翟有龙戚红贾春蓉杜虎传唐令超苟庆蔡玉倩蒲小梅王英鞠薇熊正贤刘扬董姗娜江黎郭丽娟单得朋图件制作人:王佑汉田浩李谦胡莽钮林成果审定人:牛德强戚红许永波姚德强李文政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市域概况 (1)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3)第三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5)第二章规划目标 (8)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8)第二节土地利用的战略方向 (9)第三节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11)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2)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原则 (12)第二节各类用地的数量和结构变化 (14)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方案和调控措施 (16)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7)第一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7)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 (18)第三节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 (19)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19)第一节优化配置并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19)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1)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24)第六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24)第一节各类基础性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25)第二节生态屏障建设用地安排 (26)第三节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措施 (27)第七章土地整治安排 (28)第一节土地整治目标 (28)第二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区域 (29)第三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工程 (31)第四节重点项目 (33)第五节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管理措施 (33)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34)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34)第二节各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 (36)第九章乡镇土地利用安排 (37)第一节乡镇控制指标 (37)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管制要求 (38)第三节土地利用的方向和重点 (39)第十章近期土地利用规划 (40)第一节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40)第二节近期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40)第三节近期土地利用的目标任务 (40)第四节近期土地利用的重点 (41)第十一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2)第一节土地利用环境现状与演变趋势分析 (42)第二节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第三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4)第四节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45)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46)第一节完善土地执法监察机制 (46)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47)第三节加强规划实施经济调控机制 (48)第四节提高规划实施社会能力 (49)第五节建立规划实施技术保障 (49)第六节加强教育宣传 (50)阆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言为了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切实协调好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根据《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南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阆中市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实施规划》、《阆中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2009年征求意见稿)》,制定《阆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阆中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编阆中古城旅游总体规划 (4)第一章规划总纲 (5)第二章旅游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6)第一节区域条件 (6)第二节自然环境 (7)第三节历史文化背景 (7)第四节社会经济环境 (7)第五节旅游发展现状 (7)第三章阆中古城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8)第一节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8)第二节阆中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9)第四章阆中古城旅游市场分析 (10)第一节中国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10)第二节四川省旅游市场分析 (11)第三节阆中古城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12)第四节阆中古城客源市场分析 (12)第五章阆中古城SWOT分析 (13)第六章战略、目标与定性定位 (15)第一节总体战略 (15)第二节定性目标 (15)第三节定量目标 (15)第四节旅游形象定位 (16)第五节旅游形象塑造 (16)第七章旅游空间结构规划 (17)第一节规划理念 (17)第二节旅游空间布局规划.................................................................................................................................17 第八章重点旅游片区规划. (19)第九章旅游产品规划 (24)第一节旅游产品体系 (24)第二节主要旅游产品规划 (25)第十章旅游线路规划 (26)第一节旅游线路体系 (26)第二节游线组织规划 (26)第三节门票实施建议 (28)第十一章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29)第一节旅游商品资源及开发现状 (29)第二节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29)第十二章旅游开发的影响分析 (31)第一节经济效益及影响 (31)第二节社会和文化影响 (32)第三节环境影响 (32)第十三章旅游环境容量 (32)第一节阆中古城环境容量 (32)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 (33)第十四章旅游环境管理规划 (34)第一节自然生态保护与培育 (34)第二节历史文化景观保护 (35)第十五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6)第一节旅游基础设施现状 (36)第二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6)第十六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37)第一节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37)第二节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38)第十七章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39)第一节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39)第二节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39)第三节旅游促销方案 (39)第四节促销费用规划 (41)第十八章政策保障与管理体制规划 (42)第一节保障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 (42)第二节旅游组织机构规划 (42)第三节旅游人力资源规划 (43)第四节旅游开发资金筹措 (44)第十九章旅游开发项目投资规划 (45)第一节旅游开发项目时序 (45)第二节基础设施投入估算 (45)第三节旅游住宿设施及其他项目投入估算 (46)第四节旅游开发项目的投资估算 (47)第五节收益—成本分析 (48)第二编阆中古城4A级旅游区建设规划 (49)第一章4A级旅游区(点)评价标准概述 (50)第二章阆中古城旅游区建设现状分析 (50)第三章阆中古城4A旅游区建设方案 (52)第一编阆中古城旅游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总纲一、项目由来及规划背景《阆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审议稿)中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将阆中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变为旅游产业优势,使之成为阆中市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

历史街区保护导则

历史街区保护导则

历史街区保护导则
历史街区保护导则是一个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其目的是确保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得到有效保护。

历史街区保护导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原则:强调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如“科学规划、积极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利用”,并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2. 规划编制:提出具体的保护规划编制内容与要点,统一保护规划编制深度、表达格式等要求。

3. 保护措施:针对街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包括对建筑、街道、景观等各个方面的保护要求,以及对居民生活和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等。

4. 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出对历史街区的合理利用方案,如文化旅游、商业开发等,以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5. 管理规定:制定历史街区的管理规定,包括对建筑活动、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以确保街区的历史风貌和环境得到有效维护。

历史街区保护导则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街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居民需求等。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衔接,以确保导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第一部分历史研究1 历史研究1(1 古城的演变阆中历史悠久,仅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算起,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一直是川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汉初至现在经历两千多年,古城位置基本未动。

1(2 街区的演变阆中古城选址,有效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

顺着等高线走向的街道和建筑。

县城有91条街道,街道呈棋盘式布局.2 街区价值分析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3 街区特色分析3(1 整体风貌特色3(2 建筑特色阆中现状保存较好、有特色的古民居院落共12座,其建造形式吸纳了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园林建筑的优势,多为串珠式品字型和倒天井型。

其建筑结构多为穿斗构架,富有韵律感的双坡屋顶.。

街巷后建筑布局多是四合院、一颗印、一字形、多字形(即不规正对称的四合院组合意即多子、多幅、多寿)。

3(3 街巷特色阆中古城的街巷,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棋盘式的格局,按南低北高的地形特征沿东西和南北向布局,主要街道之间由街巷联系,整体形成古城道路网体系。

传统街巷宽度大多在2,8米不等。

传统街巷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古城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各种公共的城市活动多在街巷内进行。

阆中古城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多为一层,有1.2,2米宽的由挑枋或檐柱支撑的檐廊,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的空间,也是沿街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空间,4 街区面临的问题分析4(1 历史街区面临功能性衰退4(2 风貌正面临现代多层高层建筑的侵蚀。

4(3 街区的市政设施不完善,院落内厨卫设施不配套。

4(4 多数木结构建筑由于常年缺少正常维护和维修,房屋急待进行整治。

4(5 街区房屋存在潮湿,采光、通风不良,热工性能不佳等问题,室内环境需要改善.4(6 古城建筑多为私人所有,而房屋所有者又以低收入者为多,没有能力自主进行全面而正确的保护和维修。

阆中市总体规划

阆中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修编背景基于国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发展的产业政策及重点开发大西北的战略思想,特别是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及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设想,以及212国道、302省道的即将贯通,对改变阆中市原来落后的交通区位条件起到了一定作用,为其实现大交通、大旅游、大发展带来了机遇。

为近一步引导、促进阆中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特对阆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条修编重点1、合理的确定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准确对城市进行定位。

2、重点分析论证阆中市的经济发展方向。

3、重点论证阆中市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及可行性,并按照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进行这次总规修编。

4、重点对旅游进行规划及论述。

5、重点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规划及论述。

6、重点对城市绿地及景观进行规划及论述。

7、注重确定土地开发时序和大型基础设施布点。

8、加强对城市综合交通的分析及布局,其中包括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和区域交通相互衔接以及旅游线路、步行系统和静态交通等问题,并且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

第三条规划期限近期:2001-2005年远期:2006-2020年远景:2021-2050年第四条规划层次及规划区范围第一层次为市域,包括23镇48乡,面积1877.8平方公里,确定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功能和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市域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基础设施等规划。

第二层次为城市规划控制区,包括7镇84村,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时对居民点、蔬菜副食品基地、城市大型基础设施进行布局规划。

第三层次为阆中市,包括老城区、江南、七里,面积26.1平方公里,确定城市性质、城市建设区规模、结构形态和用地布局规划,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防灾及各专项规划等。

第五条规划成果组成及法律效力范围本次规划修编成果包括《阆中市总体规划文本》、附件及图纸三部分。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纪略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纪略

四月 的 蜀 川 大 地 , 处 是 一 派 明 媚 春 光 。 到
同 行 约我 去 阆中 , 没 有 多 大 兴趣 。 阆中 , 我 我
石 门 , 其 是 古 民 居 、 统 作 坊 、 民居 客 栈 、 尤 传 古
古 院 落 、 台轩 榭 、 阁 丹 青 , 是 风 格 迥 异 , 亭 飞 更
建保 兼 顾 , 衡 发 展 的 思想 指 导 下 , 平 又邀 请 全 国著 名 专 家 、 者 来 阆 中 现 场 踏 勘 , 地 规 学 实 划 , 时 三 年 , 次 修 整 , 台了 《 中市 城 市 历 三 出 阆
・ 69 ・
城 市 发 展 研 究 9卷 2 0 0 2年 5期 U b n S de 0 . 0 5、 0 2 ra t is 19 N . 0 u v 2
维普资讯
城 市 走 笔
总 体 规 划》、 古 城 区 保 护 规 划 》 《 中 名 城 《 和 阆 文化 保 护 规 划 》 得 到 了 上级 政 府 的认 可 和 赞 ,
古城 史 : 飞 庙 、 光 楼 、 巴 寺 、 合 院 、 张 华 巴 四 古
街 道 、 贡 院 、 砖 汉 瓦 , 额 窗 花 , 城 轮 道 秦 匾 商 廓 , 城 遗 址 … … 公 元 前 3 4年 , 惠 文 王 灭 汉 1 秦
巴 设 置 阆中 , 创 了 阆 中 建 城 的 历 史 。 开
国内稀有。
过 去 听说 过 , 没 有 多 深 印 象 。 朋 友 的 执 意 但 不便推脱 , 只好 应 允 。 但一走进 阆中, 的印象却骤然变新 。 我
我 们 站 在 锦 屏 山 上 , 觉 得 阆 中 如 一 颗 只
然 而 , 经 沧 桑 , 种 建 设 又 对古 城 的 破 历 各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摘编)第一部分历史研究1 历史研究1.1 古城的演变阆中历史悠久,仅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算起,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一直是川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汉初至现在经历两千多年,古城位置基本未动。

1.2 街区的演变阆中古城选址,有效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

顺着等高线走向的街道和建筑。

县城有91条街道,街道呈棋盘式布局.2 街区价值分析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3 街区特色分析3.1 整体风貌特色3.2 建筑特色阆中现状保存较好、有特色的古民居院落共12座,其建造形式吸纳了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园林建筑的优势,多为串珠式品字型和倒天井型。

其建筑结构多为穿斗构架,富有韵律感的双坡屋顶.。

街巷后建筑布局多是四合院、一颗印、一字形、多字形(即不规正对称的四合院组合意即多子、多幅、多寿)。

3.3 街巷特色阆中古城的街巷,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棋盘式的格局,按南低北高的地形特征沿东西和南北向布局,主要街道之间由街巷联系,整体形成古城道路网体系。

传统街巷宽度大多在2~8米不等。

传统街巷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古城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各种公共的城市活动多在街巷内进行。

阆中古城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多为一层,有1.2~2米宽的由挑枋或檐柱支撑的檐廊,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的空间,也是沿街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空间,4 街区面临的问题分析4.1 历史街区面临功能性衰退4.2 风貌正面临现代多层高层建筑的侵蚀。

4.3 街区的市政设施不完善,院落内厨卫设施不配套。

4.4 多数木结构建筑由于常年缺少正常维护和维修,房屋急待进行整治。

4.5 街区房屋存在潮湿,采光、通风不良,热工性能不佳等问题,室内环境需要改善. 4.6 古城建筑多为私人所有,而房屋所有者又以低收入者为多,没有能力自主进行全面而正确的保护和维修。

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第一篇: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设计范围:概念规划设计建设单位:四川阆中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设计设计面积:634.8公顷项目性质:城市规划项目位置:四川阆中设计时间:2012 竣工时间:在建阆中,千年古城,风水之都。

项目规划以传承历史文脉、塑造新城界面、构筑国际一流新城滨水空间为目标,将旅游与城市功能融为一体,突出生态、休闲、宜居氛围,将其打造成与千年阆中古城相辉映的国际旅游度假新城,为阆中步入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设计上,利用理水、通脉、聚气、塑形等手法,显山水之形胜,聚阆中之神韵,迎时代之潮流,站在城市、旅游、产业、场地、形象“五维度”的高度,强化新城视觉形象,塑造可渗透的呼吸空间,构建混合型、高效能的城市体系,创建国际山水生态新城。

第二篇:李家镇汪家坝社区庆李家镇汪家坝社区庆“七一”晚会主持词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男:女士们、先生们(合):大家晚上好!(女):九十一年前的七月,一个伟大的政党庄严宣告成立。

(男):九十一年前的七月,一面火红的旗帜迎风冉冉升起。

(女):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男):从此,华夏儿女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女):又是一个丰收的七月,中国共产党用金色的镰刀把希望收割!(男):又是一个如火的七月,中国共产党用金色的斧头把前程开拓!(女):鲜红的党旗,经历了九十一年的洗礼,显的更加飒爽多娇。

(男):庄严的党徽,经过了九十一载的锤炼,显得更加坚如磬石。

(女):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之际,为弘扬社区精神,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我们精心准备了这场“汪家坝社区庆祝建党九十一周年”大型综合文艺晚会。

(男):应邀参加本次演出的领导有:(女):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男):今天,让我们用最美好的歌声表达我们心底的声音。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引言阆中市新中心区开发建设的积极意义老城面临的突出问题:老城现今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

要对古城实施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减缓它的压力。

通过新城的开发建设,将老城的一些功能尤其是行政功能通过土地置换,转移至新城区,来达到有效保护古城的目的。

只有把行政职能分解出去,才能通过置换作用,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空间结构的调整,才能增加城市空间的有效供给,达到满足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

老城的扩张建设要迅速减少,通过减少需求,疏解城市功能来减少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要严格控制现有老城区的人口和功能,并最终实现人口在一定范围的净减少,进而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保护。

新中心区开发建设的积极意义:阆中市能否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能否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城市及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的成功就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新中心区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才能带动整个新区(包括居住区、工业区)的整体发展,进而带动阆中市新的跨越式发展。

1 总则1.1 为使阆中市新中心区的城市建设能够协调有序发展,控制和引导新区建设和改建,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城市设施及环境,特编制本规划。

1. 2 规划背景·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及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设想。

·城市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总规的宏观意图。

1. 3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文件;•《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阆中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地形图及各种现状资料。

1. 4 本规划以国家上述有关政策、规范、规划为依据,并与有关专项规划协调,规划中使用的土地分类代码,计算标准等均按国家有关统一标准执行。

本规划中未详细规定的有关城建的标准均按当地的有关规定执行。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规划背景阆中市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阆中市决定建设一个新的中心区。

本规划旨在为新中心区的发展提供指导,并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

二、规划目标1. 打造现代化的城市形象:通过规划设计,新中心区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的城市区域,吸引人才和投资。

2. 优化交通网络:规划将考虑新中心区的交通需求,设计合理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枢纽,提高交通效率。

3. 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将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4. 保护生态环境:规划将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促进经济发展:规划将考虑新中心区的经济发展需求,鼓励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投资。

三、规划范围新中心区规划范围包括阆中市原有的城市区域以及周边的农村地区,总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四、规划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规划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2. 建筑规划:规划将制定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建筑的美观、安全和环保。

3. 交通规划:规划将设计合理的道路布局和交通枢纽,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将确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配套标准。

5. 生态环境规划:规划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将考虑新中心区的经济发展需求,鼓励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投资。

五、规划实施1. 规划编制:阆中市将成立规划编制团队,负责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调研、方案设计和报批等。

2. 公众参与: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广泛征求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民意性。

3. 规划审批:规划编制完成后,将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4. 规划实施:规划实施将分阶段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实。

阆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阆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阆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完善方案阆中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九月规划编制单位:阆中市人民政府规划组织编制单位:阆中市国土资源局规划技术编制单位:四川志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戚红苟兴海项目组成员:戚红苟兴海钮林苟俊杰佘强田浩王洁黄艳萍刘华蓉王佑平舒月王丹丹向红李鸿亮文本编写人:戚红苟兴海钮林佘强王洁黄艳萍舒月王丹丹向红图件制作人:钮林佘强田浩刘华蓉王佑平李鸿亮成果审定人:戚红钮林佘强目录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调整完善的主要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规划调整期限与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节规划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调整的原因与必要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调整的原因.............................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调整的必要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土地利用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耕地保有量任务调整.....................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历史街区保护范围

历史街区保护范围

历史街区保护范围通常是指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划定的特别保护区域,这个区域内包含了具有历史风貌、传统建筑、街巷格局以及相关历史遗存的地段。

在规划和管理上,历史街区保护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核心保护区:这是历史街区的核心部分,包含最能体现街区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严禁任何破坏原有历史风貌的建设行为,原则上不允许新建或改建。

2. 建设控制地带:围绕核心保护区设立的缓冲区,该区域内允许有限度的新建或改建活动,但必须严格遵循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保持与历史风貌的协调一致。

3. 环境协调区:这一区域内的建设和改造活动应尽可能与历史街区的整体风格相适应,避免出现与历史街区风貌格格不入的现代建筑,以确保整个街区历史氛围的完整性。

4. 风貌影响区:虽然可能不在严格的历史街区范围内,但这些区域因地理位置临近,其发展也可能对历史街区产生视觉和环境上的影响,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与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协调性。

具体的历史街区保护范围由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的专项保护规划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摘编)第一部分 历史研究1 历史研究1.1 古城的演变阆中历史悠久,仅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算起,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一直是川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汉初至现在经历两千多年,古城位置基本未动。

1.2 街区的演变阆中古城选址,有效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

顺着等高线走向的街道和建筑。

县城有91条街道,街道呈棋盘式布局.2 街区价值分析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3 街区特色分析3.1 整体风貌特色3.2 建筑特色阆中现状保存较好、有特色的古民居院落共12座,其建造形式吸纳了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园林建筑的优势,多为串珠式品字型和倒天井型。

其建筑结构多为穿斗构架,富有韵律感的双坡屋顶.。

街巷后建筑布局多是四合院、一颗印、一字形、多字形(即不规正对称的四合院组合意即多子、多幅、多寿)。

3.3 街巷特色阆中古城的街巷,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棋盘式的格局,按南低北高的地形特征沿东西和南北向布局,主要街道之间由街巷联系,整体形成古城道路网体系。

传统街巷宽度大多在2~8米不等。

传统街巷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古城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各种公共的城市活动多在街巷内进行。

阆中古城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多为一层,有1.2~2米宽的由挑枋或檐柱支撑的檐廊,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的空间,也是沿街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空间,4 街区面临的问题分析4.1 历史街区面临功能性衰退4.2 风貌正面临现代多层高层建筑的侵蚀。

4.3 街区的市政设施不完善,院落内厨卫设施不配套。

4.4 多数木结构建筑由于常年缺少正常维护和维修,房屋急待进行整治。

4.5 街区房屋存在潮湿,采光、通风不良,热工性能不佳等问题,室内环境需要改善.4.6 古城建筑多为私人所有,而房屋所有者又以低收入者为多,没有能力自主进行全面而正确的保护和维修。

4. 7 嘉陵江防洪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的矛盾.第二部分 规划研究1 规划范围阆中古城保护区位于阆中城区西南部,北临新村路,东靠张飞大道,西南以嘉陵江为界,面积为178.40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63.08公顷;建设控制区面积115.32公顷。

2 规划原则真实性原则 保存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首先应当遵循的,各项整治工作应当围绕真实性这一基本原则展开。

整体性原则 以现存文物古迹和大量历史建筑为基础,完整保护构成阆中风水古城的整体空间环境、景观风貌和人文特色。

协调性原则 对建筑、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应包括它们的环境和相关诸多要素。

古城内的改建和新建建筑应遵循保护城市传统机理连续性和逻辑性的原则,在建筑尺度、组合关系、色彩、形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与传统环境协调。

可持续性原则 从发展的角度认识保护的含义,处理好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关系。

以有机更新为基础,循序渐进,在整体保护的同时,重点保护、恢复和更新主要的特色地段,最终使古城区和新城区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和谐共存、协调发展。

公众参与原则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直接牵涉到街区内每一个住户的利益,不仅需要政府的执行,也需要公众的理解和合作。

建立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不仅利于政府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够得到居民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3 规划目标3.1 保持阆中古城保护区现存的历史风貌,保护留存的历史信息,包括古城的格局、传统街巷和景观特征等。

3.2 在保护古城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有机更新,改善整体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利用自然山水和风水城市的优势,创造现代优质的人居环境,3.3 挥古城优势,突出古城特色,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人文资源,发展城市文化,开发以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的多类型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古城阆中的经济发展。

4 保护内容4.1 保护历史街区与嘉陵江、周边山脉共同形成的古代风水城市的整体景观。

4.2 保护文物建筑、传统民居和其他有价值的建筑或建筑局部。

4.3 保护其他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变迁等)。

5 用地功能调整 (附表1、2)6 建筑和院落的保护与更新保护与更新方式:保护 修缮 维修 改善 改造 整治7 街巷保护与道路交通7.1 街巷保护城内的道路以北街、双栅子街和西街、武庙街为贯穿南北和东西十字轴,沿线集中了古城主要的公共建筑,也是传统城内的主要商业街。

而笔向街、白花庵街、屏江街等则是传统的居住为主的街区,由于多是官邸和富商的居所,因此建筑等级较高。

7.2 道路交通7.2.1 现状保护区内当前已不允许通行货车,但允许小型机动车通行,7.2.2 规划在保护区的主要入口处应当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设计小规模的集散广场、进行绿化分隔或设置传统的入口标志等,起景观引导和空间界定的作用。

保护区内的道路断面按原有道路的宽度进行设计。

道路断面大致控制为三类:1、保护区主要道路,断面为8米左右;2、保护区次要道路,断面为5米左右;3、保护区小街巷,断面为2~3米。

道路的铺装宜按原有的青石板路面进行修补,重新铺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仿石砼砌块。

8 历史景观的保护和恢复景观规划的原则是,突出阆中传统风水城市山水城的空间布局,保护和恢复古城明清时期的整体风貌,创造具有川北丘陵地区特有的生态型园林式的城市。

8.1 景观分区保护区特色景观区包括:传统商业街景观区、传统生活居住景观区、传统文化景观区、滨江休闲娱乐区等。

8.2 江路南段规划醋房街至管星街滨江段规划建筑基底面积为10828平方米。

在滨江路南段皮坊街和高家坎街南侧恢复古民居院落的原因,考虑到是由于滨江路的修建拆除了皮坊街和高家坎街南侧的古民居院落,破坏了历史景观环境,故规划建议恢复。

恢复历史景观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恢复的原则是尊重历史,尽可能恢复历史风貌特色。

8.2.1 道路规划保留皮坊街和高家坎街原有路面,局部损坏严重的地方进行适当修补或替换。

向南拓宽至5~6米,允许急救、防洪、搬家和沿街店铺送货车辆能够驶入。

皮坊街和高家坎街两侧建筑可以是居住或商业店铺。

(图2-10、11)恢复下华街、中新街和县学坝街等街道与嘉陵江的关系,即街道通过坡道和石阶直接入水。

恢复时应尽量发掘出原有石阶,在原有石阶两侧适当拓宽铺以新的仿石石阶,但应保持街的形式,不能太宽,更不能为了照相建广场。

在不影响行洪断面的前提下,同意滨江路从堤外下面通过。

堤上宽度4~5米,被下华街、中新街和县学坝街等街道分断后,在中间建筑之间另开小街与皮坊街和高家坎街相连。

堤上平时可以作为茶座和休闲观光。

8.2.2 建筑设计皮坊街南侧建筑的恢复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应将建筑设计成传统民居大院的形式,建筑的形式、体量、尺度和色彩应当与街北侧现存的民居建筑相协调。

特别是屋顶的大小、屋脊标高、坡度、材料和做法应当和街北侧的建筑一致,即使建筑平面是较大的空间,屋顶也应当按传统的尺度分解成几个进行处理,并有高低错落。

考虑到地形的高差问题,临皮坊街一侧建筑限高两层,临江一侧建筑限高一层,建筑的高差问题在院落内通过台阶进行处理。

总体建筑高度不超过皮坊街和高家坎街北侧建筑高度。

沿江立面不能做成商业店面形式,应采用石材或砖砌,并考虑防洪要求加固。

码头造型应古朴自然,采用长方形,不要太花哨。

8.3 滨江路西段规划沿滨江路西段规划2~4层的单元式商品房,沿路为1层商铺2层住宅,内部为3、4层。

建筑为院落或行列式布局,灰色坡屋顶,白色或冷灰墙面。

沿滨江路商业店面,经营项目应多元化,店面按框架柱距分隔,但立面设计应在协调中有变化,需避免简单的重复。

每个组团配一定数量的露天停车场和相关配套设施。

8.4 古城墙恢复设计结合风貌不协调建筑和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的拆除,恢复古城墙南段和东段的局部。

现状保留较好的城墙段清理后直接展示;残缺的城墙段,可做原状保留也可做有区别的修补;城墙缺失的部分,可有区别的修补完整也可用绿化和铺地进行标识。

古城墙沿线修步行道和小面积硬地,种植花木,供市民休闲、锻炼。

城墙东南角设广场,是古城墙遗址的重点展示部位,城墙可局部修复完整,并有登城的踏步,结合临近的清真寺,配置相应的娱乐、饮食、旅游服务设施。

广场通过地面铺装、成组树木及广场景观建筑来划分空间,使之与古城传统的空间尺度和肌理相协调。

沿古城墙的公园与周边民居建筑自然融合,不应设隔离设施。

9 绿化保护区现状绿地主要以庭院绿地形式分散于各个居住合院的天井内,沿街巷的绿化主要以解放后新栽的梧桐为主,集中在保护区的北部。

保护区没有专门的公共绿地。

9.1 存在问题1.古城区公共绿地面积不足。

2.园林绿地和游憩服务设施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掘古城保护区滨江地带的自然优势。

9.2 规划措施扩大绿地面积,充分利用现有边角空地进行绿化。

加强园林绿地、公共绿地、街坊绿地、庭院绿地、垂直绿化等多层次绿化建设,作到点、线、面结合。

注重本地树种和其他植物的搭配,多种植传统树种和花木,营造与古城相宜的绿化环境氛围。

10 公共设施规划的保护区内现有部分行政办公单位和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各一座。

考虑阆中城区现状的发展情况,保留教育单位,迁出部分行政办公,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适应街区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发。

11 旅游11.1 旅游产品规划在旅游产品的规划中,要扩大阆中旅游业的规模,除了为游客提供传统的名胜古迹、自然人文景观外,还应当提供给游客游览古城传统历史街区、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参与日常生活等旅游活动。

11.2 游线规划旅游线路规划分为水上游线和路上游线两条。

12 市政设施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是提高保护区内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应当作为保护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3 防灾13.1 避难场所与避难通道学校、滨江公园是古城区主要的避难场所,在历史建筑密集地段要结合街道设置避难场所,并把这些街道与宅间小巷连接起来,构成避难疏散的通道。

13.2 防灾设施消防问题在历史街区中要变通的解决,应当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方针,争取居民自救是历史街区消防的原则。

14 分期建设近期 中期 远期15 政策建议15.1 保护政策(一)针对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街区制定地方性文物、历史街区保护法规。

(二)当地政府应当制定各项有利于保护工作的经济类政策、行政性政策和法律性政策等,利用经济杠杆协调平衡保护工作。

保护区是实施某些特殊政策的地区,应当进行特殊扶植和帮助。

(三)保护整治的同时首先应当改善居住生活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资金方面提倡“政府出一点,单位出一点、私人掏一点”的方式,保护资金的筹措有多重途径,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旅游发展资金、银行贷款国外贷款和资金、个人资金、开发商资金、招标和拍卖资金、社会集资资金、股份合作资金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