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试卷: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总:透镜及其应用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总: 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答案】D【解析】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A不符合题意;B.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物距在焦距以内时,即放大镜的应用,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不符合题意;D.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的规律,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增大像距,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减小物距,使镜头靠近投影片,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从二倍焦距想一倍焦距靠近时,成的像变大,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2.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答案】C【解析】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采用较粗糙的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A不符合题意;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当蜡烛和像重合时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不符合题意;C. 探究光的析射特点时,当光从空气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C符合题意;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因为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所以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光线垂直射向反射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3.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 大于20cmB. 等于10cmC. 小于10cmD. 在10cm与20cm之间【答案】C【解析】【解答】因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小于10cm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放大镜。
2018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6: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2018北京,10,2)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4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光屏上可以呈接的像都是实像,故A选项错误;实像都是倒立的,故B选项错误;像是倒立、放大的,故C选项正确;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像的有:投影仪、幻灯机。
故D选项错误。
2.(2018广西柳州,9,3)如图6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答案】D【解析】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发生偏折,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另一侧的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而ABC三个图中光线没有经过光心,传播方向也没有变化故均是错误的,D是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D正确。
3.(2018河南省,题号11,分值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物距小于像距,该图与投影仪原理相同,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对,B错;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物和像移动方向相同,C选项中蜡烛左移,光屏也应该左移,才能再次成像;D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后仍可成清晰的像。
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阶段检测卷: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
阶段检测卷(一)——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2017东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2.(2017曲靖)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________。
演奏时按下不同的琴键,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4. (2017黄冈)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5.(2017郴州)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1所示。
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图16.(2017遵义模拟)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品保鲜,我们往往将食品和结了冰的矿泉水一起放到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其中食品保鲜是利用了冰__________,而矿泉水瓶外壁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而形成的。
7.2017年7月G20峰会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以此强化安防。
如图2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当被识别人逐渐靠近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时,她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物理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命题点1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1.(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会聚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2.(2018·广元)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解:3.(2016·德阳)作出图中所缺的光线.解:4.(2015·广元)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它们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解:命题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探究5.(2018·雅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8 cm刻度线处,则对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D)A.正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可能是虚像D.一定是实像6.(2018·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__左__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右__移动.7.(2018·绵阳)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的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换上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向__靠近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缩小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8.(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 cm,像距v=15 cm,则光屏上是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7.5__cm<f<10__cm__.9.(2016·广元)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__ 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__倒立、缩小的实像__(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远离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甲乙命题点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0.(2017·德阳)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B)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11.(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C)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12.(2016·眉山)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投影仪__;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漫__反射.命题点4视力及其矫正13.(2018·广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D)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透镜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外形特征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光学作用①__会聚__ ②__发散__三条特殊光线实际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远视镜近视镜【提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物距u像的特点像距v应用u>2f ①__倒立、缩小、实像__②__f<v<2f__ ③__照相机__u=2f ④__倒立、等大、实像__v=2f测焦距f<u<2f ⑤__倒立、放大、实像__⑥__v>2f__ 投影仪u=f不成像u<f⑦__正立、放大、虚像__v>u(物像同侧) 放大镜【提示】(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2)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眼睛和眼镜1.眼睛与照相机眼睛照相机承像元件视网膜胶片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的调节调节焦距调节像距成像特点①__倒立__、②__缩小__的③__实__像2.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远视(老花)眼症状①__近__处清晰,②__远__处模糊③__远__处清晰,④__近__处模糊成因与图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⑤__强__,成像于视网膜前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⑥__弱__,成像于视网膜后矫正⑦__凹透镜__ ⑧__凸透镜__ 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①__放大__镜特点物镜成倒立的②__实__像,目镜成正立的③__虚__像,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物体④__倒__立的像命题点:透镜1.放大镜是中央厚度比边缘__厚__的透镜,如图所示,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__很小很亮__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折射__形成的,这个光斑的位置就是凸透镜__焦点__的位置.命题点:照相机的原理2.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照相机的镜头是__凸__透镜,成__倒立__、__缩小__的__实__像,若要照全身像,应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相机和两位被照相人之间的距离.命题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如图是凸透镜成虚像的情景,欲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应使蜡烛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一些,所成的像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命题点:望远镜原理4.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__倒立、缩小的实__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放大镜__,使这个实像成一个__正立、放大的虚__像.重难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类型1静态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15 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3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变式训练1】(2018·郴州)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C)类型2动态变化规律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 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变式训练2】(2018·常州)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A)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破解易错题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4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3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小 D.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大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_10__cm,凸透镜A的焦距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2)在图甲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右_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幻灯机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靠近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_上__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__光屏向上(或凸透镜向下)__移动.(5)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__能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6)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25 cm到30 cm之间的某一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取下光屏,应从凸透镜的__右__(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练本1.要使冰块能“向日取火”,就必须将冰块制成(A)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2.(2018·深圳)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C)A.大于20 cmB.等于10 cmC.小于10 cmD.在10 cm与20 cm之间3.(2018·南宁)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B)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4.(2018·益阳)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B)5.(2018·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A.甲、乙 B.甲、丁 C.丙、丁 D.丙、丁6.(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 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7.(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将蜡烛移动到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8.(2017·常州)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 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A.20 cm B.15 cmC.10 cm D.5 cm9.(2018·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10.(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 cm.11.(2018·临沂)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__凸__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大于两倍焦距__.12.(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投影仪_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13.(2018·达州)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0.05__m 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14.(2018·深圳)如图所示,完成凸透镜的光路图.解:15.(2018·南充三模)图中凸透镜的右焦点与凹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经过两透镜的光路.解:16.(2018·德州)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放大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40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 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B__(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__4__(填“1”“2”“3”或“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17.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B.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前伸18.(2018·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9.(2018·南充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此时光屏上的像跟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C.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0 cm<f<15 cm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20.(2018·威海)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幻灯片21.(2018·遂宁)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缩小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__照相机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 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__近视眼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22.(2018·凉山)如图所示,两透镜的主光轴在同一直线上,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适当透镜的符号.解:23.(2018·南充二模)用如图所示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光屏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前__(填“前”或“后”)方.(3)在第(2)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要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的是__B__.A.将光屏远离凸透镜B.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C.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4)在第(2)小问的情况下,小明采用移动光屏的方法,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在该过程中若蜡烛移动的距离为s,光屏移动距离s′,则s′__<__s(填“<”“=”或“>”).。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3——光现象(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3——光现象(答案)1.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是类比法B.用细线悬挂起来的乒乓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是放大法C.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是模型法D.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等量替代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解:A、电流不能直接观察,水流可以直接感受,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采用的是类比法.此选项正确;B、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用细线悬挂起来的乒乓球接触音叉来显示音叉的振动,采用的是放大法.此选项正确;C、光线实际不存在,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是模型法.此选项正确;D、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采用的是归纳法.此选项错误.故选D.2.如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日偏食B. 钢笔错位C. 湖边夜景D. 雨后彩虹【答案】C【解析】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错;铅笔错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在,故B错;湖边夜景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应选C。
3.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基色光的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黄、绿、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色光的三基色是: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的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考点:光的三基色4.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1 / 11A. B. C. D.【答案】B【解析】日食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C错;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铅笔在水中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应选B。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光现象(解析版)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光现象一、选择题1. (2018广东))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答案】B【解析】形影相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镜中生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
2. (2018江苏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答案】B【解析】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时,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光斑右移;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光斑向左移动,如图所示;同理,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折射光线逐渐向右偏折,光斑向右移动;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也增大,光斑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B。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现象;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
3.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 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 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答案】A【解析】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无关,A不符合题意;B.物体与在镜中所成的像与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蜡烛靠近玻璃板的时候,像也会靠近玻璃板,B符合题意;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C符合题意;D.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所以用光屏可以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透镜及其应用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8•广安)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解答】D。
2.(2018•自贡)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解答】D。
3.(2018•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解答】A。
4.(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解答】A。
5.(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cm,故A错误;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时,物距为50cm﹣20cm=3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u=50cm﹣45cm=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错误。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5《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5《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2.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A.B.C.D.3.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5.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来表示,而是用度来表示,其度数D等于焦距f(以米作单位)的倒数的100倍,即D=,已知小明的左眼镜片焦距为0.25m,其度数应为()A.100B.200C.300D.4006.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凹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凸面镜7.正午时,太阳光直射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凸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A.5cmB.10cmC.15cmD.30cm8.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变大,像距变大.9.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A.B.C.D.10.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湖面的倒影B.用放大镜看数字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11.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A.会聚B.发散C.仍为平行光D.无法判断12.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B.反光镜C.放大镜D.幻灯机13.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A.会聚光束B.发散光束C.平行光束D.不能确定14.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5.如图所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景物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平板玻璃片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像(填“虚”或“实”).17.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18.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这是______ 成因的光路图,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体A应该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 透镜制成的眼镜.三、实验题(共3小题)19.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中学生近视率达到90%以上,这引起小明等同学的兴趣,为了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水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性质为倒立、______ 、实像;它的应用______ (写一个光学仪器).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______ .(写一点)20.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 ______ 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______ 像(选填“虚”、“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选填“小于”或“大于”).21.某班学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小李同学在图中观察到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仍然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 .(2)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5.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 .(3)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______ .四、简答题(共3小题)22.为了提高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当众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迅速上升,一会儿窗帘就被点燃了.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3.在森林中旅游,导游会向你建议,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环境美观,更是为了保护森林,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______ .24.为什么雨过天晴后花农们要及时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五、计算题(共1小题)25.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因为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将像前移了,而没有戴上眼镜时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面;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2.【答案】C【解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答案】B【解析】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说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属于近视眼,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4.【答案】C【解析】A、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都可以,故A错误;B、低倍镜放大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需要更清楚观察部分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主要是为了观察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如果在低倍镜下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故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故C正确;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5.【答案】400【解析】D=6.【答案】B【解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中间时,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7.【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已过焦点一半时的,则15cm是焦距和一半的焦距的和,即焦距是10cm,则ACD错误,B正确.8.【答案】D【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在50cm和12cm之间成实像,所以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A、B、C错误,D正确.9.【答案】D【解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答案选D.10.【答案】C【解析】A.亭台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放大镜中看到镜后正立、放大的数字,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景物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11.【答案】B【解析】空玻璃砖可看作是左右两个凹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变得发散,经过两个凹透镜变得更加发散.12.【答案】B【解析】反光镜是应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而其他的光学器件都是应用了凸透镜.13.【答案】B【解析】以空气为标准,可以把它分解为左右两个中间薄,边缘厚“水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经过空气透镜时会被发散.因此对照过去的平行光有发散作用.14.【答案】D【解析】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15.【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16.【答案】凸透;虚【解析】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放大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17.【答案】凸;会聚【解析】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18.【答案】远视眼;左;凸.【解析】分析图可以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若想看清物体A,应将物体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增大物),使像向左移动(像距减小),靠近视网膜;也可以利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使像前移,重新成在视网膜上,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19.【答案】(1)缩小;照相机;凹;靠近;(2)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得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的缘故.【解析】(1)据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的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其折光能力变强,会使得像提前会聚,所以若想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应该让光线发散,推迟成像,所以此时应该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若此时将凹透镜撤去,像仍会成在原光屏的前方,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2)故可知,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的缘故.20.【答案】(1)10;(2)实;幻灯机;(3)大于.【解析】(1)由图知,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此时应该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凸透镜A成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凸透镜B成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B的焦距小于凸透镜A的焦距.21.【答案】(1)光路是可逆的;(2)光屏上呈现像的清晰程度不同;(3)移除光屏,用眼睛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解析】(1)由图可知,u<v,所以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光屏上还能得到像,此时u>v,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3)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在凸透镜的5cm处时,u<f,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在蜡烛同侧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观察烛焰的成像特点,需移去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22.【答案】因为装有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太阳光会聚于窗帘某点处,温度上升,窗帘被点燃.【解析】透明球形鱼缸装水后,中间厚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阳光透过球形鱼缸时,将会聚于窗帘上某点处,窗帘上的聚光点温度上升,窗帘被点燃.23.【答案】因为装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解析】装有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树叶等.所以不允许随便丢弃饮料瓶.24.【答案】下雨后,在塑料棚上的积水就像一个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凸透镜”,阳光通过这些“凸透镜”会聚,照到蔬菜上,被照蔬菜可能会被烤死,所以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解析】下雨后,在塑料棚上的积水就像一个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凸透镜”,阳光通过这些“凸透镜”会聚,照到蔬菜上,被照蔬菜可能会被烤死,所以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25.【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2018年中考物理 专题讲解 第五讲 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透镜及其应用【考纲要求】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中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命题趋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考点精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A. B. C. D.【考点】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解答】解: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口,因为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选B.2.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AT:红外线;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BE:生活中的透镜.【分析】(1)照相机应用的是u>2f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电视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投影仪是应用f<u<2f 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答】解:A、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B正确;C、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A.3.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解答】解: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C正确;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从光屏上看到的像为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故D错误.故选D.4.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解答】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距凸透镜即像距v >2f.故选A.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焦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在图示位置,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物距是20.5 cm.(2)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填“左”或“右”)移动.【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光具座上的刻度读数;(2)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1)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30.5cm﹣10.0cm=20.5cm;(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光屏向右移动,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故答案为:(1)20.5;(2)放大;(3)右.7.(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靠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1)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2)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像距变大,则物距应减小,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2)靠近;缩小.8.如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图2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两种情形.这两种成像情形中,图2 (选填“图1”或“图2”)能够模拟眼睛成像.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需佩戴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光线的会聚点推迟会聚.【解答】解: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图2符合;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图2;远离.9.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cm,像距v=15cm,则光屏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7.5cm <f<10cm .【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缩小的像,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0cm>2f,所以10cm>f.此时的像距满足:2f>v>f,2f>15cm>f,则7.5cm<f<15cm;故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为:7.5cm<f<10cm.故答案为:缩小;7.5cm<f<10cm.10.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应配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考点】B9:眼睛及其视物原理;BB: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眼睛和照相机类似,可以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2)近视眼是因为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楚,需要利用发散透镜进行纠正.【解答】解: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因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答案为:缩小;凹.三.计算题(共1小题)11.如图L表示凸透镜,M N是主光轴,O为光心,F为焦点.请运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的光路图.如果凸透镜的焦距为f,物体AB的高度为h1,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像到透镜的距离为v,请你证明像的高度h2=.【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据此做出交点即为像点,据此做出物体AB所成的像的光路图,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出答案.【解答】解: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A的像点,然后做主光轴的垂线即可得出物体AB 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由△AOB∽△A′OB′可得:=,即=,所以h2=.(当然本题也可以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来证明)四.解答题(共5小题)1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来作出入射光线;(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作;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2)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13.在测量凹透镜焦距时,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嵌入挡板中直径为d 的凹透镜上,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直径为D的圆形光斑,测得光屏到凹透镜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请推导凹透镜的焦距:f=.【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并且要掌握三条特殊的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况: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③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解答】解: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将图中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与主光轴交与点F,则O、F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如下图所示:三角形A′B′F和三角形ABF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则有=,即=,解得:f=.14.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的两次折射和凸透镜右侧的平面镜的反射后,仍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请你完成该光路,并画出平面镜.【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2)对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以上内容和图示完成光路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平面镜在焦点处、与主光轴垂直,折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也过焦点,再经凸透镜后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出,如下图所示:15.图甲是车门迎宾灯,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乙,点亮光源后,在地面上出现清晰的像.(1)在图乙中标示出物距;(2)画出图乙中所示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3)请完整说明地面上的像的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从焦点上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3)根据光路图说明成像的特点.【解答】解:(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字母u来表示,如图所示:(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由此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3)物体发出光经折射后会聚于一点,由图可知,像点相对物体在主光轴两侧,像点距离凸透镜远些,所以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1)(2)见上图;(3)倒立放大的实像.1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大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①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2)当凹透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解答】解:(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右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一次成像,并且此时的像比刚才的像大.(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靠近凸透镜时,使光线发散,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3)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故答案为:(1)照相机;右;大;(2)右;(3)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2018年中考物理100套试卷分类精华——4透镜及其应用
2018年中考物理100套试卷分类精华——4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18•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2. (2018·广州)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图11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12中哪副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3.(2018·深圳)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大于20cm B.等于10cm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4.(2018·衡阳)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回透镜可以正远视眼C.图内中,海市质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循光的反射定律5.(2018湖南株洲)如图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则这个玻璃体()A. 可以看做一块凹透镜、一块凸透镜B. 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C. 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D. 对图示光束具有汇聚作用6.(2018北京)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7.(2018·昆明)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A.a 点B. b 点C.c 点D.d 点8.(2018黄石)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
1. (2018•自贡)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紧作用2. (2018 •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 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 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3. (2018 •威海)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 .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4. (2018 •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5. (2018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 .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只有①和④6. (2018 恩施)m圏1 .小玄金僮实讥他悌11以FFAtfc ■休4沖正•搐■ \ *fl 4X W T『点时*lte老#Lttfciii—牛旅氏的僮B H越胃f b 灿”在址耳上催班・卩園&壇小的像■:塔肢*A M直的A点井M +赴睛上的(•谖渐空K r>暫城从右蠱別坨建动.孔甲卜前權忑母处址7. (2018 黄石)D”几砂<h r"lR I- 耳・li■■命■& 八. "「■E f 丁讀L・會上・财•■韩・Mt对MBttMB ^A*«I ft fllVttf, AMftAWl-HK^fltA^^i 苗从倉■〒力■■ * 7B#X«*«**9tnutU E・HJkA. JT B 拥l»■亠F«lt«KC 構Illi 上詡于上卩■■EX BSAtl FMMmAit9.(2018天津)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
2018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5-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解析)
5透镜及其应用10. (2018·威海)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13.(2018·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20.(2018·泰安)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在答题卡上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8.(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
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
10.(2018•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分析】(1)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4——透镜及其应用(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4——透镜及其应用1.1.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A. 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D.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⑤【答案】C【解析】解答: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⑤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综上可知,ABD错误、C 正确。
故选C.点睛:首先明确这五种事物的成像规律,才可做出判断,哪些成实像,哪些成虚像,哪些是反射成像,哪些是折射成像.2.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做法是(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离放大镜稍远些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离放大镜稍近些【答案】B【解析】解答: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
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纹的像大一些,应让放大镜远离手指,所以选项A. C. D都不正确。
点睛:放大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凸透镜成虚像时,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根据题意要求可判断出正确的做法.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常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自动照相机,可以通过改变“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B. 望远镜是通过拉近像到人眼的距离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C. 显微镜是通过两次放大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D.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形成的【答案】D【解析】A. 正常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自动照相机,可以通过改变“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正确;B. 望远镜是通过拉近像到人眼的距离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正确;C. 显微镜是通过目镜和物镜两次放大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正确;D、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故D错误;故选D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1)小孔成像(2)平面镜成像(3)放大镜中的像(4)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 .属于实像的是(1)(4)B. .属于虚像的有(2)(3)(4)C. .属于反射而成的像有(2)(4)D. 由于折射形成的是(1)(2)(4)【答案】BC【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时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放大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故答案选BC。
2018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__专题四_透镜及其应用
2018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专题四】透镜及其应用综合1. 如图,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光线,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些?第1题图2、以下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1)幼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2)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
使其在。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 ,c ,e三点;①蜡烛在a点时移动光屏,接收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②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将蜡烛从a点移至C点,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透镜方向移动;③将蜡烛移到c点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选填“能”、“不能”)。
第2题图第3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3. 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5、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 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
2018年中考物理 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综合练习题
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
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
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1/4,再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B )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4.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A.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B.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5.小明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6.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7.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C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 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9.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D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10.下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A. 4 cm B.6 cm C.7 cm D.12 cm13.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_音色_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__真空不能传声(或声音传播需要介质)__。
精选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含解析
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D.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 凸透镜B. 凹透镜 C. 凸面镜 D. 凹面镜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C. 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D. 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放大镜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潜望镜5.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他必须A.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6.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 ( )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B.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 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 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 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 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10.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苹果所成像的大小()A. 不变B. 逐渐减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11.离凸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检测卷(二)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当你漫步在小河边,看到岸边柳树在水中的倒影和在地上的影子,关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许多公共场所都使用了自动感应水龙头,我们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水龙头就启动工作。
这主要是利用了()
A.紫外线B.超声波
C.红外线D.白光
3.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立竿见影B.镜花水月
C.坐井观天D.海市蜃楼
4.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5.下列光学图中不正确的是()
6.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A.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是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7.下列光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不符合的是()
A.测温枪能进行体温测量——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光的色散
C.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桌面上的苹果——光的直线传播
D.从岸上看见湖中的游鱼——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8.在如图1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图1
A.②①B.②④
C.③①D.③④
9.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做的眼镜进行矫正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
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
10.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11.下列关于图2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图2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2017眉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 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
图4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__。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让激光笔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此时测得入射角为__________。
(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B面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C.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
14.(2017阜新)如图5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图5
(1)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填符号)。
A.像和物的大小B.像的虚实
C.物距和像距D.像的倒正
(2)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5)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5.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如图6-甲所示,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图6
(2)如图6-乙所示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摆放__________(选填“合适”或“不合适”)。
(3)实验中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同轴等高。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若器材按如图6-乙位置摆放,保持透镜、蜡烛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并将光屏_____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5)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6)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__________cm和__________cm之间的区域。
(7)当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后,若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为了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综合开放题
(1)如图7所示,清晨的河面平静如镜,倒映着绿树青山;水面弥漫的白雾,如曼妙的轻纱悠然飘舞,给美丽的大自然平添了几分神秘。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这美景中的两处物理现象。
图7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常用到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球面镜等镜子。
仿照下例,请你举出任意两种镜子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应用的实例。
例: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应用的是球面镜中的凸面镜。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给你一个平底玻璃杯,一桶水,一支笔,一张纸,一小勺奶粉,一只激光手电筒。
请你选择以上器材设计出两个不同的光学实验,写出器材,简单的操作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并简单解释其应用的原理。
实验个数实验器材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原理
1 玻璃杯、水、笔用笔敲盛有水
的玻璃杯
杯子发声,水在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产生的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C 2.C 3.D 4.C 5.D 6.B7.C8.C9.D10.D
11.B12.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3.(1)粗糙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垂直(2)在纸板上标出角度(3)0°(4)存在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5)B 14.(1)A(2)垂直(3)不变(4)不能虚
(5)多次操作,消除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15.(1)10(2)不合适(3)成像在光屏的中心(4)上靠近(5)倒立等大(6)6070(7)靠近变小
16.(1)①清晨的河面平静如镜,倒映着绿树青山,是景物在水面上所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②水面弥漫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
(2)①近视眼要戴透镜矫正,应用的是凹透镜
②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应用的是凸透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