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地理自然灾害相关知识点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整合一、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我国灾害地域差异显着:1、.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2、.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是指连云港以南的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3、.东部灾害带:主要是指第三阶梯;以洪涝、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4、中部灾害带:主要是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5、.西北灾害带:主要是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6、.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是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二、主要的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1、干旱和旱灾展和社会稳定我国东部季风区灾情重的原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农牧业灾情..防御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耕作制度;推广耐旱作物;节约用水;加强监测预报;人工降雨;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旱灾与涝灾的关系在时间上交替和空间上交错出现;我国主要的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这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气候有关..思考: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2、热带气旋――台风台风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概念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热带气旋产生条件①有广阔的暧洋面26O C以上;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O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结构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台风眼风力微弱、天气晴朗的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旋转离心力抵消;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路径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部沿海影响较大天气特征狂风暴雨3、寒潮二地质灾害2、滑坡和泥石流、洪涝1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围湖造田;毁林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在河流下游低洼地冲蚀过多的经济活动;增加了洪灾的风险性..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建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⑤为我国经济核心地带..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四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2、鼠害3、病害4、虫害三、防灾和减灾应从以下几方面答题。
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与规律
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与规律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一类灾害。
它是地球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发生机制和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和规律,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1.地质构造活动: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与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地震是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火山喷发则是地幔中的岩浆喷出地表。
这些地质构造活动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物理破坏,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
2.气象环境因素:气候变化、气象系统的运动与交互作用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例如,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气旋引起的风暴潮等。
这些气象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和季节的灾害有着显著影响。
3.地表地貌特征:地形地貌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山区地势陡峭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平原地区易受洪水和干旱的影响。
此外,沿海地区容易受到强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侵袭。
4.生态环境变化:生物物种的生态系统变化也会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
例如,森林砍伐导致的土壤侵蚀,湿地的沼泽化导致水患等。
这些变化会破坏生态平衡,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1.周期性: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例如,地震活动会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气候变化也会随着季节、年代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规律有助于人们通过观测和研究,预测和防范灾害的发生。
2.地域性: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频率和形式各异。
例如,火山活动在火山带上比较常见,地震则在地震带上相对集中。
由于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和地质构造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也存在差异。
3.灾害链效应:一个自然灾害事件往往会引发其他灾害,形成灾害链效应。
例如,地震可能导致滑坡、火灾、洪水等次生灾害,这些灾害又会进一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可能的次生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强度大:高于世界平均的频率
1、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
(1)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 发 (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 区面积广,滑坡泥石 流多发; (3)季风气候不稳定,多旱涝灾害 (4)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表现:
思考题:
找出我国旱灾、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温 冷害、台风灾害的多发区?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
1、成灾人口多,主要集中在东部 2、农业灾情严重,东部农作物受灾面积大
问题: 自然灾害的 成灾程度与人口 数量有何关系?
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使得成灾人 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问题:
农作物成 灾面积与播种 面积有何关系?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 种也集中在东部。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
1、成灾人口多,主要集中在东部 2、农业灾情严重,东部农作物受灾面积大
问题:
我国因灾 死亡牲畜比较 多的省区有哪 些?
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
3、我国东、西部灾情的差异
西北灾害带:主要是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
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
青藏高原灾害带: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
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自然灾害为主
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是指连云港以南的地区,以台风、风暴潮、
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
东部灾害带:主要是指第三阶梯,以洪涝、旱灾、病虫害
另一个国家的自然灾害与中国有何不同?
另一个国家的自然灾害与中国有何不同?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每年都会给不同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损失。
就像人类的饮食习惯因为地区、民族、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国家的自然灾害也因为地貌、气候、地理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本文将会对比分析一下另一个国家的自然灾害与中国在不同的方面存在何种不同。
一、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地层发生改变,导致地表出现新的结构性质,引起地质现象的灾害。
关于地质灾害类别,最常见的包括突泉、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震等。
阿富汗、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国家是位于“新月状地带”的国家,沿着这个区域的国家,由于区域内地质和地壳变动频繁导致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对较多,地震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相对较大。
中国是一个发生地震频率较高且地震波及范围广的国家,由于地震对于民众的影响和危害较为可怕,因此,中国政府在预防和抵御地震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二、海洋灾害海洋灾害包括海洋风暴、海啸、洋流等等。
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沿岸的国家由于在环太平洋火山环线上分布较为集中,因此,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例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等国。
而中国受影响的情况相对较少。
我国虽然地跨亚欧两个板块,但是我国周围的海域并不是海啸的高风险区域。
自然灾害将为受灾地区带来经济、社会和心理上的影响,而海洋灾害对于海岸线长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对于海洋生物、渔业、航运有着巨大的困扰和影响。
三、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同样的自然灾害,也会因地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出现一些极为不同的情况。
例如,在气候变化造成的冰川融化方面,到了中亚地区和北欧地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整个地球都将会面临着全球变暖的问题,而这也给中亚、北欧等高纬度国家带来了增加洪水、蚊虫增多、疾病传播等新的挑战。
结论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自然灾害问题。
这种问题是因为地区、气候、地质、人口、基础设施等因素带来的。
1.2.1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百强校】浙江省余姚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检测
自然灾害——灾害的地域差异班级姓名学号下图是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B.干旱C.寒潮D.风沙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3.在图中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右图所示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可能分别是A.沙尘暴、寒潮B.暴雨、高温C.滑坡、沙尘暴D.泥石流、寒潮冰海啸,亦称冰壅,是指大量的冰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灾害现象。
2018年某月,新疆天山赛里木湖中断裂消融的冰块,不断向岸边堆积,形成了罕见的冰海啸现象。
读新疆天山赛里木湖冰海啸景观图,回答6-7题。
6.此次塞里木湖的冰海啸现象发生于A.1月B.4月C.7月D.10月7.赛里木湖冰海啸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的是①湖底地震②温度变化③冰川搬运④湖水搬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
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
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8.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8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如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读图,回答第9题。
9.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6分)。
参考答案1.D 2.D 3.B 4.B 5.B 6.B 7.C8.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2分);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且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4分);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2分)。
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
中国气候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东西气候过渡明显。
3
极端气候事件
中国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 生,如寒潮、暴雨、台风、干旱等。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总量丰富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
水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水资源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差 异,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北 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案例分析:典型自然灾害事件回顾与启示
汶川地震事件回顾与启示
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 发生8.0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启示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加强应急 救援体系建设。
长江洪水事件回顾与启示
事件回顾
长江流域多次发生大洪水,如1998年特大洪水,导致沿江地区严重受灾。
05
CATALOGUE
防灾减灾措施与政策建议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01
建立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整合各类监测资源,提高监 测覆盖面和准确性。
02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加强对自然灾
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达给受影
03
响人群。
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原、云贵高原等。
03
平原与盆地
中国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如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同时,中国还拥有多个大型盆地,如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等。
气候类型及分布
1 2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 气候等五大类。
地域差异的知识点总结
地域差异的知识点总结1.地理差异地理差异是指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地域差异。
地理差异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地形是地理差异的重要方面之一,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各异,如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
地形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土地的利用和经济发展,比如山地多岩石、盆地多平原、高原多牧草地等,因此会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有所不同。
气候是地理差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各有不同,如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气候差异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农业生产、能源利用和居民生活方式,同时也会对当地的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水文和土壤是地理差异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和土壤肥力各不相同,如河流水系、湖泊分布、土壤类型等。
水文和土壤的差异会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也会导致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所不同。
地理差异对地区的发展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地理差异的知识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2.经济差异经济差异是指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地域差异。
经济差异会直接影响当地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对于了解和掌握各地区的经济差异知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
资源禀赋是经济差异的重要方面之一,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各有不同,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
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以矿业为主导,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以农业为主导。
产业结构是经济差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各有不同,如工业发达的地区、农业发达的地区、服务业发达的地区等。
产业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也会对当地的就业条件和人口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知识网络】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1、差异表现:(1)各种灾害的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请你回答以下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①干旱灾害:②台风灾害:③洪水灾害:④地震、火山喷发灾害:(2)各种灾害在各大洲的发生率也不同: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大洲,而且该大洲遭受的自然灾害的次数占全球次数的比例呈趋势。
2.带状(1)概念: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点往往具有或分布的特点,灾害集中分布的带状地域被称为,灾害集中分布的面状地域称为。
(2)分布状况: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巨型灾害带上,请从位置、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和成因三方面进行对比,完成下表世界两大巨型灾害带①世界上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点实际上都集中在一些带状区域,被称为地震带。
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带一致。
②读课本47页图,找出全球范围内的四个地震带: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表现(1)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______和不同的______,其损害程度可能。
(2)从自然灾害危害的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也呈现____________。
在世界各大洲中,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
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成因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取决于哪些方面?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知识拓展】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差异从世界范围看,自然灾害危害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欧洲的重大自然灾害中,以洪水和地震影响的人数最多,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最多。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答案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难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难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难的产生气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难的形成缘由)。
3.自然灾难与环境(同一自然灾难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应对自然灾难的方法或应急措施;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考纲解读] 1.以当前发生的重大地质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难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防备措施等。
2.以近几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气象灾难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灾措施及气象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结合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难,分析我国洪水灾难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洪水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洪水灾难的防备措施,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4.以一些新颖的时事(如海水入侵、咸潮等)作为背景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原理,考查同学的学习探究、学问迁移力气。
考点一用辩证观点生疏自然灾难疑难剖析1.自然灾难的分类自然灾难种类繁多,分类思路也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标准包括种类按成因分地质灾难、气象灾难、生物灾难、人为诱发灾难等按表现特征分突发型灾难、缓发型灾难、过渡型灾难按进展过程分原生灾难、次生灾难等按承灾体的性质分城市灾难、农业灾难、矿山灾难等按损失程度分轻度灾难、中度灾难、重大灾难等2.自然灾难的特点特点含义突变和渐变双重性自然灾难大多具有突发性特点,但发生、进展又往往表现为缓慢孕育、突然爆发、渐渐消退的渐变过程联系和分异双重性自然灾难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各次自然灾难之间、各种自然灾难之间往往存在着确定的联系。
同时,自然灾难的分布又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规律自然和社会双重性自然灾难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难免和可防双重性引发自然灾难的原动力是自然所固有的,目前人类无法转变其进程,但人们可以生疏它们发生、进展的规律,转变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规避风险,削减损失3.自然灾难的规律自然灾难的发生、进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律表现(含义) 举例空间分布的规律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难、不同的灾难组合和不同的灾难后果倒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区,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时间分布的规律性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各种自然灾难总是表现出在某些时间发生或增多,而在另一些时间不发生或削减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并且这种变动的时间间隔往往是有规律的,表现为周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难发生频率的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相关,表现出确定的周期性。
选修5第3章第1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
选修5第3章第1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1、运用材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理解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及原因。
4、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学习重点】自然灾害损失的时空差异。
【学习难点】各自然灾害损失差异的成因。
【学习流程】课前: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课堂: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自主学习】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1.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造成各种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__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________和__________上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2.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______________、灾害造成的____________等方面。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指标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3.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发达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严重,____________较低;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____________较大。
4.从近40年的情况看,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呈________趋势。
课堂探究学习【问题探究】1、试分析东亚地区多洪水、热带气旋、地震、滑坡等灾害的原因。
2、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
(1)描述1950~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次频发、地域差异大、灾情严重,具体到地震灾害是分布广、分布不均、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与滑坡泥石流有链发现象;洪水灾害的特点是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旱灾则是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长的渐发性。
(1)种类多,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各类灾害中,尤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
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10~20年出现一次。
近40多年来,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洪涝灾害次,台风次,冷冻灾害次,都远远超过世界的平均频度。
在过去的40年中,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000万~4700万公顷,受灾害影响人口约2亿,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从千至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
1989~1992年的4年,年均损失约为全球20世纪90年代初年均损失500亿美元的1/4。
(3)时空分布广,灾害的地域组合明显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差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就宏观分布而言,多发生在春、秋两季的干旱主要分开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多发生在夏季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东部季风区,集中在7大江河流域;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多发生在冬春干旱季节;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上;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在青藏高寒流地区尤为突出;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西南伴随地震、暴雨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洪的集群发生。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还呈现一定的共轭性。
比如,季风的强弱变化导致了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以及一个地区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现象。
根据国家气象局资料统计,各种气象灾害平均发生频次呈增长趋势,20世纪的50年代是次,60年代为次,80年代达次。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五教学设计 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点拨】1. 1980~1988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多,1960~1969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少。
2.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往往是该地域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6)东南亚和大洋洲:洪水、地震、滑坡和干旱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灾害,其次是火山喷发和流行病、海啸等
(7)西亚和北非:洪水和地震破坏最重
(8)西非和东非:干旱和流行病最严重
(9)南部非洲:Βιβλιοθήκη 带气旋、洪水和干旱是破坏巨大的灾害种类。流行病、洪水、干旱和热带气旋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重
【课后探究】
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遭受罕见的雪灾。这次雪灾给我们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请同学根据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来谈谈这次雪灾的成因以及对我们国家所产生的危害有哪些?并且思考:如果是同样大的雪,降在我国东北地区,那么还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吗?为什么?
【思考活动】读下表,回答问题。
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
时段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8年
1989—1998年
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元)
504
969
1538
4793
保险理赔(亿美元)
67
113
310
1069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多,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少?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 世界大学城
二、我国的鼠灾
2、我国鼠灾的危害:
农田鼠害 草原鼠害 森林鼠害
《死鼠行》
师道南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见日,人死如诉堵。 昼死人,莫间数,日色惨淡愁云雾。 三人行,未十步,忽见两人横截路。
驱走黑死病——鼠疫
“我的天哪!大街上没有人走动,景象一 片凄惨。许多人病倒在街头。我遇到的每个人 都对我说,某某病了,某某死了……”这就是 文学家纪录下的中世纪鼠疫流行时的欧洲。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十分密切。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时 期地理区域内,与区域的自然要素、 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 区域性的环境特点。有什么样的环境, 就孕育着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问 有哪两种表现形式?
2、从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看,哪些
【鼠害原因】
农区:各种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免 耕土地与设施农业的面积增加,加之田间农 作物混播,农户储粮较多,天敌锐减使生态 调控减弱等因素均有利于害鼠的增长。
牧区:长期以来,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 增加了对草原植被和资源的利用强度,并由 此改变系统内包括鼠类及天敌动物赖以生存 的条件,导致植被高度和盖度明显下降;随 着放牧践踏作用的加剧,土壤坚实度增加, 含水量下降,植被向旱生化物种组成方向发 展,进一步诱发了鼠类增长。
第二章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一、我国的虫灾
1、害虫的主要类型
农作物害虫 森林害虫
2、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的原因:
活动探究:阅读P58页材料,总结原因。
气象 作物 天敌
阅读P58页:了解外来物种对农林业的影响
3、蝗虫灾害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水文变化: “先涝后旱,蚂蚱成片”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地震活动的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
地震活动的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地震是地球表面地壳运动的产物,其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地震活动的地域差异却非常明显。
有些地区常年地震频繁,而有些地区却几乎没有地震。
地震活动的地域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被分为许多块状的板块,它们之间以不断运动、碰撞和相互挤压的方式影响着地壳的稳定性。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地震活动的发生。
具体而言,地壳边界上的板块碰撞,使得地壳受到巨大的应力作用,当应力超过地壳的抗压强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因此,那些处于板块交汇边界附近的地区,如太平洋“火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北部,地震活动相对频繁。
二、地壳密度地壳的密度也是影响地震活动的重要因素。
地壳密度越大,地壳的稳定性就越高,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
相反,地壳密度较小的地区则容易发生地震。
例如,大部分海洋地区的地壳密度较小,因此海洋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地球上最大的地震带太平洋“火环”地区。
而且,地壳密度的分布也受到板块构造的影响,这导致了地震活动的地域分布差异。
三、地震活动历史地震活动的地域差异还与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史有关。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一些地区的地壳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地震发生的机率相对较低。
相反,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由于地震活动的历史比较丰富,地壳相对不稳定,地震的发生机率就较高。
四、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影响地震活动的地壳构造和地形。
在一些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地壳稳定,地震风险相对较低。
而在一些复杂的构造地区,如断裂带和地形陡峭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风险较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山区、高原地区和断裂带经常遭受地震的袭击。
总结起来,地震活动的地域差异主要受到板块构造、地壳密度、地震活动历史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地震活动在地理上的分布差异。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为地震预防和灾害减轻提供重要参考。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讲义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讲义一、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对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灾害种类繁多我国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类型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如病虫害、鼠害等。
这些灾害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灾害发生频率高由于我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许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例如,洪涝灾害在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流域时有发生;干旱在华北、西北等地区较为常见;台风每年都会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灾害分布地域广我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自然灾害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部地区受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较大;西部地区则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南方地区洪涝灾害较为频繁,北方地区则干旱和寒潮灾害较多。
4、灾害损失严重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事件中,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和失踪,还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气象灾害的分布(1)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
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上夏季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干旱灾害在华北地区,由于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较为严重。
西北地区也经常受到干旱的影响,但由于人口和经济活动相对较少,干旱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
(3)台风灾害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地。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常常给这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4)寒潮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从东北到西北、华北等地都可能受到寒潮的侵袭。
高中地理 第2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5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学案 中图版5
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标要求1.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课标解读1.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地域差异。
2.结合实例,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地域差异的原因.3.运用案例,对比分析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区域造成危害的差异及成因。
4.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六大自然灾害区的划分依据及各自的范围、主要灾害。
●新课导入建议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里氏7。
8级(矩震级7。
5级),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
2万人死亡,重伤16。
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
而距唐山才110多千米的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由于在震前向群众宣传、普及了有关预测、预防地震,以及震后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创造了该县在唐山地震时无一人伤亡的奇迹.说明了同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会出现地域差异。
利用以上材料引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2.了解我国六大自然灾害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每个灾害区的范围和主要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重点)我国六大自然灾害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每3。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个灾害区的范围和主要灾害。
(难点)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1.灾害地域差异灾害分布地震灾害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洪涝灾害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气象灾害(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最严重海洋灾害以东海海域最突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2。
灾害危害程度的差异(1)影响因素:自然灾害活动强度、人口和受灾财产等承灾体的类型、价值及其时空分布等。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地域分异 滑坡、 西南为多发区 泥石流
原因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 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低温冷 东北地区为多 害 发区 台风 东南沿海为多 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 源地 濒临西北太平洋
中国六个灾害带 (P28)
华北地区 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洪涝、农作物病 虫害等。 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 定,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 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因此,冬春季节 强劲的冬季风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这些灾害主要是由气象 灾害造成的。其关系表示如下:
东部地区 气候、地形 湿润、半湿润;平原、 丘陵 土地类型 耕地面积大 农业部门 种植业为主 西部地区
干旱、半干旱;高原、 山地 草原广阔 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经营 舍饲、半舍饲,高密度 靠天养畜 方式 养畜 主要受灾灾 洪涝、干旱、冷冻、风 雪灾、旱灾、虫灾 种 雹 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大 牧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 农作物受灾面积等 牲畜掉膘、死亡
课堂小结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中国自然灾害灾种特点——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二、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特点——成灾人口多, 农业灾情严重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1.海洋灾害带 2.东南沿海灾害带 3.东部灾害带 4.中部灾害带 5.西北灾害带 6.青藏高原灾害带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学法指导】 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 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 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 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 道排水速度与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 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典例探究】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导 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②黄 土高原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③黄土高 原降水量较南方低山丘陵大而集中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较之南方低山丘陵更加崎岖不 平⑤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抗侵蚀能力 更低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⑤D .①③⑤解析:水土流失是指降水、径流、风力等侵蚀 地面,引起地表物质侵蚀、搬运而转移离开原来位 置的现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要严重于我国其它地 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其自然条件中的土壤 特性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
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的 黄土在暴雨多发的季节,由于长期的垦殖,地面缺 少植被保护,抗侵蚀能力下降。
在①—⑤叙述中③ 是一个明显的知识错误;④这一表述也欠准确,因 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势起伏也比较大。
答案:C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但 南方低山丘陵区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直接和间 接的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试从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因素角度 加以分析说明。
解析:本题旨在说明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 异。
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时 间,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这主要是取决于地 理背景的差异。
因此应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加 以分析。
从自然地理背景看,表现出的差异是水土流失 在黄土高原发生得更加严重,因此危害的差异应是 更多地来源于两地的人文地理背景的差异,如该地 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土地的单位面积产值情 况,人口经济密度等;当然,也必须考虑到该区自 然条件方面的特殊性,如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土质 比之黄土高原更浅薄,更易流失,却难以恢复。
所 以既要对比分析,又要联系实际,进行逻辑推理, 由因及果地综合分析。
答案:(1)从自然地理背景看,这里属于亚热 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较大,多河流发育;地貌多 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侵蚀,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岩石裸露,难以恢复。
(2)从人文地理背景看,首先,这里人多地 少,因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好,单位土地的生物 生长量和产值高,单位面积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 损失和社会影响都大; 其次,本区为江河下游地区, 人口稠密,城镇集中,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造成的影响会更 大。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的 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发生率会有很大的不同。
结合 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回答 1〜3题:1 •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属于最易发生洪水灾害 的是A •印尼、中国B .中国、印度C .日本、美国D .孟加拉国、韩国 2•属于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A .非洲、西亚B .非洲、中亚C .中欧、西亚D .南亚、北美3 .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A .中国、日本、韩国B .日本、美国、巴西C .日本、菲律宾、印尼D .墨西哥、智利、印度4 .世界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地域上差异很大,但就 其具体的发生地点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特点可 寻。
有关这一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具有带状或斑点状分布的特点,其中灾害集中分布的斑点状地域被称为灾害区B .具有带状和面状分布特点, 其中灾害集中分 布的带状地域被称为灾害带C .只具有带状分布特点, 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 震带D .灾害发生时人们常把这一地区称为灾区,所以灾害发生点更多地具有面状分布特点,被 称为灾害区5.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发生 点是分布在两条巨型灾害带上,它们是A .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带B .海岸灾害带和大陆裂谷带C .板块构造带和山地平原过渡带D .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6 •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带,主要的灾害种类有A .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B .台风洪涝、地震海啸、寒潮沙尘暴C .火山地震、台风海啸等D •风暴潮、洪水及低温、干旱等7 •有关世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但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B .从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多大差异C. 与灾害发生次数的情况相呼应,世界各大洲中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当属非洲D. 对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也有一定差异,欧美主要表现为台风、干旱和寒潮&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对较轻的大洲是A .欧洲B .北美洲C .大洋洲D .南美洲9. 自然灾害危害最小的地域是A .非洲B .大洋洲C .南美洲D .南极洲10. 各种自然灾害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主要是因为A .各自然灾害都发生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内B .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环境不同C .是各自发生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 .主要取决于发生区域内自然环境因素二、综合题11. 读图,回答:材料一2003年12月4日,巴姆发生6.4级地震;12月22日,坎布里亚发生6.5级地震。
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为两地震中示意图。
诃1X°图甲图乙(1)分析巴姆和坎布里亚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简述两次地震的成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坎布里亚受灾程度比巴姆轻的自然原因—12. 读下列表格,分析回答有关自然灾害危害时空差异问题。
表年—年世界各洲最多,哪个时期发生的最少?(2)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趋势如何?(3 )和其他大洲相比,欧洲自然灾害的损失较轻,这与欧洲经济发展水平有没有关系?为什么?【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A .西北太平洋海域B .西南太平洋海域C •西北大西洋海域D •印度洋海域2•从世界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A .大陆的内部地区B .大陆的边缘地区C .环大西洋、地中海和东非地区D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3 •我国四大地震区中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是A .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B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C .西南的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D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4 .下列国家和地区中经常遭受台风、飓风侵袭的是①西亚②南亚③中美洲④美国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③D .①②④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5 —10小题:5 •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是A •热带沙漠气候B •有明显的旱季C.四季分明D.全年炎热干燥6 •从图中可以判断A .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 .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D .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7. 图中f、c、d、e四处海域沿岸,常年受寒流影响的是A . f B. c C. d D. e8.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是A .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B .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9 .从图中不难看出,水平衡数值呈现负值的地区,正是世界上荒漠化分布最大和蔓延严重的地区。
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地点也呈现一定的带状和面状分布的特点,即相对集中分布于A .南北回归线附近B .北回归线附近C.副热带大陆西部或宽广的温带大陆内部D .只分布于有寒流经过的大陆西部10. 图中a所在的大洲发生次数高于世界上其它大洲的自然灾害是A .气象灾害B. 地质灾害C. 生物灾害D .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二、综合题11.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自然灾害危害地域差异显著,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 I960年5月22 日,智利发生了一次震级为里氏9.5级的特大地震。
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浪高最高可达25米,波及太平洋东西两岸。
其中推起的10多米高的浪墙,使距之一万多千米的日本太平洋沿岸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受其影响的国家中,中国沿海遭受的海啸袭击是最小的,这除我国比日本等国距离震区较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我国的海域特点考虑)(1) A 国主要地形区是 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2)A国近30年来,沿海海平面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据报载,在那次地震及引发的海啸中,智利临近地区损失惨重,但未殃及外国游客,原因是该国的旅游业欠发达,来该国的游客较少。
试从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经济发展方面分析该地区旅游业欠发达的原因。
(3)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26日8时58分,A国首都的地方时约为 _______ 时______ 分;此次海啸给沿岸国家带来巨大损失,试从自然原因方参考答案【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 . B 2. A 3. C 4. B 5. D 6. C 7 .A8. C 9. D 10. C二、综合题11 . (1)巴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坎布里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2)两次地震发生地分别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
坎布里亚地震震源较深;坎布里亚距震中较远,且地处山区。
12. ( 1) 20世纪八十年代最多,20世纪六十年代最少(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3)这是和欧洲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的。
欧洲经济发达,社会防灾减灾系统完善,各国对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和防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经济发达,经济总量高,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对较轻。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I. A 2. D 3. A 4. B 5. D 6 . A 7 . B8 . C 9 . C 10 . C二、综合题11 . (1)恒河三角洲该国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5〜10月且多暴雨,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河床淤塞。
(2)人类生产生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88° 93°面加以分析: 23.5°12.森林,导致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海水膨胀,冰川融化使海平面持续上升。
(3)6时58分此次地震震级较大,引发了强烈的海啸,印度洋沿岸国家,离此震中较近,沿岸地区或岛屿地势低平,防潮能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