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章9-10解析几何统计等PPT优秀课件11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9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第1课时 抛物线的定义、方程与性质
|PF|=-y0+
2
x≥0,y∈R
向右
焦半径(其中 P(x0,y0)) |PF|=x0+2
y轴
F(0,2 )
2
F(0,-2 )
2
2
2
2
2
微点拨1.求抛物线方程时,要依据题设条件,弄清抛物线的对称轴和开口方
向,正确选择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由y2=mx或x2=my(m≠0)求焦点坐标时,只需将x或y的系数除以4,再确定焦
D.y2=16x或y2=8x
解析 因为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所以点 M 的横坐标是
x=- ,而点
2
M 到准线的距离为 6,
6-2.所以点
又因为点 M 在抛物线上,所以
M 的坐标为(6-2,-4√2).
32=2p 6- ,解得 p=8 或 p=4,
2
故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16x 或 y2=8x.
p 的几何意义:焦点 F 到准线 l 的距离
图形 到抛物线顶
点的距离
顶点
对称轴
取决于一
焦点
次项变量
离心率
(x或y)的
准线方程 取值范围
范围
开口方向
原点
x轴
F(2 ,0)
F(-2 ,0)
e=1
x=-
x=
y=-
y=
x≤0,y∈R
向左
|PF|=-x0+
y≥0,x∈R
向上
|PF|=y0+
y≤0,x∈R
F(1,0)到直线3x+4y+7=0的距离,
人教A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文科数学精品课件 第9章 解析几何 第2课时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或定值)问题
将 x=0,y=-2 代入上式,整理得 12-2(x1+x2)+3y1y2+6(y1+y2)-x1y2-x2y1=0.(*)
6(+2)
因为 x1+x2=
2
4+3
3(+4)
,x1x2=
2
4+3
,
-8-16
所以 y1+y2=k(x1-1)-2+k(x2-1)-2=
在椭圆上,即 9
2
9(1- 1 )
9
( 1 +3)2
∴
联立
=
2
1- 2
9
2
( 2 -3)
9
+
( 2 -3)2
,
22
2
1 =1, 9
+ 22 =1,
,整理得 4x1x2-15(x1+x2)+36=0,
= + ,
2
=
22
+ 2 = 1,
得(1+9k2)x2+18kmx+9m2-9=0,
+ 4
则点 M
将
= 1,
= 1,
2 6
1,3
2 6
y=- 代入
3
解得
,N
=
2 6
1,
3
2
y= x-2,得
3
2 6或
3
= 1,
=
2 6
- 3 ,
.
x=3- 6,则点 T 3-
2 6
6,3
.
又 = ,所以点 H(5-2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解析几何说课 (共23张PPT)
四、高考预测
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是直线,圆,圆锥曲线。其命 题一般紧扣课本,注重知识交汇,强化思想方法,突出创 新意识,灵活运用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向量、三角、不 等式等知识。
预测2017年试题结构将保持稳定,小题侧重基础知 识,如直线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定 义、方程等;大题重点是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多涉及弦长、范围、轨迹方程、定值、定点、存在性等问 题。
求直线AB方程。
求AB斜率
【3】、例题讲解,授人以渔 题型四:向量问题
例4(2)、已知椭圆C:x2+2y2=4,设O为原点.若点A在直线y=2上, 点B在椭圆C上,且OA OB,求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
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
距. 2.圆与方程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
年 第16题:双曲线的最值
系
2016 第5题:椭圆的性质;
第20题:直线与抛物线的位
年 第16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置关系
三、高考命题特点、规律
1、小题主要考查定义,几何性质,较易得分; 大题考查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相比于湖北卷,题目要温和,更易得分。
2、注重基础,考查全面,题型、题量稳定, 一般为2小1大。
2017届高三一轮备考
解析几何(文)
一、精研考纲,明确方向
1.直线与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点斜式、两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第七节抛物线课件理
[典题 3] 已知过抛物线 y2=2px(p>0)的焦点,斜率为 2 2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x1,y1),B(x2,y2)(x1<x2)两点,且|AB|=
9.
(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
(2)O 为坐标原点,C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
(2)由(1)得 4x2-5px+p2=0,即 x2-5x+4=0,则 x1=1, x2=4,于是 y1=-2 2,y2=4 2,从而 A(1,-2 2),B(4,4 2).设 C(x3,y3),则 =(x3,y3)=(1,-2 2)+λ(4,4 2)=(4λ+1,4 2λ -2 2).
又 y23=8x3,所以[2 2(2λ-1)]2=8(4λ+1),整理得(2λ-1)2 =4λ+1,解得 λ=0 或 λ=2.
A.(-1,0)
B.(1,0)
C.(0,-1)
D.(0,1)
(2)设抛物线 C:y2=2px(p>0)的焦点为 F,点 M 在 C 上,
|MF|=5.若以 MF 为直径的圆过点(0,2),则 C 的方程为( )
A.y2=4x 或 y2=8x
B.y2=2x 或 y2=8x
C.y2=4x 或 y2=16x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为: y2=2px(p>0) ; (2)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为: y2=-2px(p>0) ; (3)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y 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为: x2=2py(p>0) ; (4)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y 轴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为: x2=-2py(p>0) .
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9课时 抛物线(一)课件 文.pptx
10
5.(2018·江西八校联考)已知抛物线 y=ax2(a>0)的焦点到准
线的距离为 2,则 a=( )
A.4
B.2
1
1
C.4
D.2
答案 C
解析 化为标准方程 x2=1ay,据题意1a=2×2,
∴a=14.
11
6.焦点为(2,3),准线是x+6=0的抛物线方程为( )
当点 M,P,D 共线时,|PM|+|PF|的值最小. 由最小值为 41,得 20+p2=41,解得 p=42. 当点 M(20,40)位于抛物线外时,如图②,当点 P,M,F 共线时,|PM|+|PF|的值最小.
17
由最小值为41,得 402+(20-p2)2 =41,解得p=22或 58.
当p=58时,y2=116x,点M(20,40)在抛物线内,故舍去. 综上,p=42或22.
21
(2)(2018·贵州遵义模拟)已知点P是抛物线x=
1 4
y2上的一个动
点,则点P到点A(-1,2)的距离与点P到y轴的距离之和的最小
值为( )
A.2 2
B.2 2-1
C. 5-1
D. 5+1
22
【解析】
抛物线x=
1 4
y2的焦点为F(1,0).由抛物线定
义,得点P到点A(-1,2)的距离与点P到y轴的距离之和为|PF|+
19
★状元笔记★ “看到准线想到焦点,看到焦点想到准线”,许多抛物线问 题均可根据定义获得简捷、直观的求解.“由数想形,由形想数, 数形结合”是灵活解题的一条捷径.
20
思考题 1 (1)平面内满足: (x-1)2+(y-1)2= |x+y2-2|的动点(x,y)的轨迹是________.
解析几何全册课件
(讨论旋转曲面)
(讨论柱面、二次曲面)
(1)已知曲面作为点的轨迹时,求曲面方程.
上一页
返回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2.3 空间曲线的方程
下一页
返回
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曲线上的点都满足方程,不在曲线上的点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方程.
下一页
返回
(1)向量混合积的几何意义:
关于混合积的说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式中正负号的选择保证结果为正.
上一页
返回
解
例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水桶的表面、台灯的罩子面等.
曲面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被看成是点的几何轨迹.
曲面方程的定义:
曲面的实例:
§2.2 曲面的方程
下一页
返回
以下给出几例常见的曲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设P点坐标为
所求点为
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由此可知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空间两向量的夹角的概念:
类似地,可定义向量与一轴或空间两轴的夹角.
特殊地,当两个向量中有一个零向量时,规定它们的夹角可在0与 之间任意取值.
线为
的连
的中点
对边
一组
设四面体
证
e
e
e
AP
e
AD
e
AC
e
AB
P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课件(打包15套)理
直线的斜率 (1)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α 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 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 k 表示,即 k=tanα ,倾斜角是 90°的直 线没有斜率. (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经过两点 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 y2-y1 k= . x2-x1
课前自助餐
直线的方向向量 若 P1(x1,y1),P2(x2,y2)是直线 l 上两点,则 l 的方向向量的 坐标为(x2-x1, y2- y1); 若 l 的斜率为 k, 则方向向量的坐标为(1, k).
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当直线 l 与 x 轴相交时,取 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 向与直线 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 l 的倾斜角. 当直线 l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 0°. (2)范围:直线 l 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
=2,∴ m=4.
5. 一条直线经过点 A(2, -3), 并且它的斜率等于直线 x+ 3 y=0 的斜率的 2 倍,则这条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2x+ 3y+3 3-4=0
6. 已知直线 l: ax+ y-2-a=0 在 x 轴和 y 轴上的截距相等, 则 a 的值是( A.1 C.-2 或-1
答案 D
) B.-1 D.-2 或 1
授 人 以 渔
题型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
(1)直线 xsinα +y+2=0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0,π ) π C.[0, ] 4 π 3 B.[0, 4 ]∪[4π ,π ) π π D.[0, ]∪( ,π ) 4 2
【思路】 先求斜率 k,根据其表达式确定其范围,再根据 正切函数的单调性确定倾斜角范围. 【解析】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 θ,0≤θ<π,根据直线斜率 的计算方法,可得直线的斜率为 k=-sinα,易得-1≤k≤1.由 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易得-1≤tanθ≤1 ,故 θ 的范围是[0, π 3 ]∪[ π,π). 4 4 【答案】 B
北师版高考总复习一轮理科数精品课件 第9章 解析几何 第2节 点与直线、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l1和l2的交点坐标即为两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2 + 2 + 2 = 0
的解.
l1与l2相交⇔方程组有
唯一解
l1与l2平行⇔方程组 无解 ;
无数个解
l1与l2重合⇔方程组有
;
.
3.三种距离公式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要求两条直线方程中x,y的系数分别相等.
对点训练2(2022上海虹口二模)设a∈R,k∈R,三条直线l1:ax-y-2a+5=0,
l2:x+ay-3a-4=0,l3:y=kx,则l1与l2的交点M到l3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答案:5+ 2
解析:∵a×1+(-1)×a=0,∴l1⊥l2.
垂直
k1k2=-1
A1A2+B1B2=0
平行
k1 = k 2
b1 ≠ b2
重合
k1 = k 2
b1 = b2
A1 B2 -A2 B1 = 0,
A1 B2 -A2 B1 = 0,
或
B1 C2 -B2 C1 ≠ 0
A1 C2 -A2 C1 ≠ 0
A1B2-A2B1=0,且 B1C2-B2C1=0
微点拨解析几何中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含有重合,而立体几何中空间两
2
2
2
(3-0) + (4-0) + 2=5+ 2.
.
考点三
对称问题(多考向探究)
考向1 点关于点的对称
例5过点P(0,1)作直线l,使它被直线l1:2x+y-8=0和l2:x-3y+10=0截得的线段
被点P平分,则直线l的方程为
高考数学一轮(实用课件)章9-10解析几何统计等ppt(14份) 北师大版4
当斜率存在时,设其为 k,则所求直线方程为 y-10=k(x-5), |10-5k| 3 即 kx-y+10-5k=0. 由点线距离公式,得 2 =5,解得 k=4. k +1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3x-4y+25=0.
综上知,所求直线方程为 x-5=0 或 3x-4y+25=0.
考点二
直线方程的求法
规律 方法
根据各种形式的方程,采用待定系数的方法求出其中的系数,在求直 线方程时凡涉及斜率的要考虑其存在与否,凡涉及截距的要考虑是否为零 截距以及其存在性.
考点二
直线方程的求法
【训练 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 P(4,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2)经过点 A(-1,-3),倾斜角等于直线 y=3x 的倾斜角的 2 倍; (3)经过点 B(3,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二
直线方程的求法
【训练 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 P(4,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2)经过点 A(-1,-3),倾斜角等于直线 y=3x 的倾斜角的 2 倍; (3)经过点 B(3,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直线经过点 A(-1,-3),
3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 y+3=- (x+1),即 3x+4y+15=0. 4
∴a=5,∴l 的方程为 x+y-5=0.
综上可知,直线 l 的方程为 x-4y=0 或 x+y-5=0.
(2)由已知:设直线 y=3x 的倾斜角为α ,则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 2α.
x y 若 a≠0,则设 l 的方程为a+a=1, 2tan α 3 ∵tanα =3, ∴tan 2α = 2 =-4. 1-tan α
(1)证明:直线 l 过定点;(2)若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求 k 的取值范围; (3)若直线 l 交 x 轴负半轴于 A,交 y 轴正半轴于 B,△AOB 的面积为 S(O 为坐标原点),求 S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 l 的方程.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四节 椭圆实用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椭圆定义的应用
椭圆上的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解
决焦点三角形问题常利用椭圆的定义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以椭圆
x2 a2
+
y2 b2
=1(a>b>0)上一点P(x0,y0)(y0≠0)和焦点
F1(-c,0),F2(c,0)为顶点的△PF1F2中,若∠F1PF2=θ,则 (1)|PF1|+|PF2|=2a. (2)4c2=|PF1|2+|PF2|2-2|PF1||PF2|·cos θ. (3)S△PF1F2=12|PF1||PF2|·sin θ,当|y0|=b,即P为短轴端点时,
[答案] 4 3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求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方法 (1)定义法.根据椭圆的定义,确定 a2,b2 的值,结合焦 点位置可写出椭圆方程. (2)待定系数法.这种方法是求椭圆方程的常用方法,具 体思路是先定形,再定量,即首先确定焦点所在位置,然后 再根据条件建立关于 a,b 的方程组.如果焦点位置不确定, 要考虑是否有两解,有时为了解题方便,也可把椭圆方程设 为 mx2+ny2=1(m>0,n>0,m≠n)的形式.
2(1.)焦椭点圆在的x标轴准上方的程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xa_22_+__by_22=__1__(a>b>0), 焦点为F1(-c,0),F2(c,0),其中c2=a2-b2.
(2)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ay_22_+__xb_22=__1__(a>b>0), 焦点为F1(0,-c),F2(0,c),其中c2=a2-b2.
a42+b32=1, c2=a2-b2, ac=12
得 a2=8,b2=6,故椭圆方程为x82+y62=1.
[答案] (1)x32+y22=1 (2)x82+y62=1
湘教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直线的方程
2-1
A( ,0),B(0,1-2k).
∵直线 l 与 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
∴
2-1
> 0,
解得 k<0.
1-2 > 0,
∴|MA|·|MB|=
1
2
+ 1 ·√4 + 4 2 =
k<0,即 k=-1 时,等号成立.
(4)已知△ABC的顶点A(2,3),边AC,AB的中线方程分别为x-3y=0,5x+6y14=0,求直线BC的方程.
解 (1)当直线过原点时,方程为
当直线 l
3
y= x,即
2
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
−
3x-2y=0.
=1.
将 P(2,3)代入方程,得 a=-1,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y+1=0.
+2
上,则 2
−
32-5
=0,解得
4
c=4,所以点 C 的坐标为
(4,-1).
直线 BC 的斜率为
-1-0 1
k= 4-0 =-4,因此直线
BC 的方程为
1
y=-4x,即
x+4y=0.
规律方法 求直线方程的两种方法
考点三
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
例题已知直线l过点M(2,1),且分别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A,B
3
故直线
1
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3].
3
引申探究2(变条件变结论)若将本题组(2)中的B(0, √3 )改为B(2,-1),其他条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9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9.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考试要求 1.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3.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知识梳理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相交、重合三种情况. (1)两条直线平行对于直线l 1:y =k 1x +b 1,l 2:y =k 2x +b 2,l 1∥l 2⇔k 1=k 2,且b 1≠b 2.对于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l 1∥l 2⇔A 1B 2-A 2B 1=0,且B 1C 2-B 2C 1≠0(或A 1C 2-A 2C 1≠0). (2)两条直线垂直对于直线l 1:y =k 1x +b 1,l 2:y =k 2x +b 2,l 1⊥l 2⇔k 1·k 2=-1.对于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l 1⊥l 2⇔A 1A 2+B 1B 2=0. 2.三种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①条件:点P 1(x 1,y 1),P 2(x 2,y 2). ②结论:|P 1P 2|=x 2-x 12+y 2-y 12.③特例:点P (x ,y )到原点O (0,0)的距离|OP |=x 2+y 2(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P (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 (3)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与l 2:Ax +By +C 2=0之间的距离d =|C 1-C 2|A 2+B 2.常用结论 1.直线系方程(1)与直线Ax +By +C =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 +By +m =0(m ∈R 且m ≠C ). (2)与直线Ax +By +C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 -Ay +n =0(n ∈R ).(3)过直线l 1:A 1x +B 1y +C 1=0与l 2:A 2x +B 2y +C 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λ∈R ),但不包括l 2.2.五种常用对称关系(1)点(x ,y )关于原点(0,0)的对称点为(-x ,-y ).(2)点(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x ,y ).(3)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 (4)点(x ,y )关于直线x =a 的对称点为(2a -x ,y ),关于直线y =b 的对称点为(x ,2b -y ). (5)点(x ,y )关于点(a ,b )的对称点为(2a -x ,2b -y ). 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当直线l 1和l 2斜率都存在时,一定有k 1=k 2⇒l 1∥l 2.( × ) (2)若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解,则两直线相交.( × ) (3)点P (x 0,y 0)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为|kx 0+b |1+k 2.( ×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 ) 教材改编题1.点A (2,5)到直线l :x -2y +3=0的距离为( ) A .2 5B.55C. 5D.255答案 C解析 点A (2,5)到直线l :x -2y +3=0的距离为d =|2-10+3|1+4= 5.2.直线2x +(m +1)y +4=0与直线mx +3y -2=0平行,则m 等于( ) A .2 B .-3 C .2或-3 D .-2或-3答案 C解析 直线2x +(m +1)y +4=0与直线mx +3y -2=0平行,则有2m =m +13≠4-2(m ≠0),故m=2或-3.3.直线l 1:2x +y -1=0和l 2:x -2y +7=0的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解方程组⎩⎪⎨⎪⎧ 2x +y -1=0,x -2y +7=0,得⎩⎪⎨⎪⎧x =-1,y =3,所以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为(-1,3).题型一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例1 (1)(2022·汉中模拟)已知直线l 1:ax +(a +2)y +1=0,l 2:x +ay +2=0(a ∈R ),则“e a =1e ”是“l 1∥l 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当l 1∥l 2时,⎩⎪⎨⎪⎧a 2-a +2=0,2a -1≠0,解得a =-1或a =2. 而由e a =1e,解得a =-1,所以“e a =1e”是“l 1∥l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2022·长春模拟)已知直线l 经过点(1,-1),且与直线2x -y -5=0垂直,则直线l 的方程为( )A .2x +y -1=0B .x -2y -3=0C .x +2y +1=0D .2x -y -3=0答案 C解析 ∵直线l 与直线2x -y -5=0垂直, ∴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c =0, ∵直线l 经过点(1,-1), ∴1-2+c =0,即c =1. 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1=0.教师备选1.“m =3”是“直线l 1:2(m +1)x +(m -3)y +7-5m =0与直线l 2:(m -3)x +2y -5=0垂直”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由l 1⊥l 2,得2(m +1)(m -3)+2(m -3)=0, ∴m =3或m =-2,∴“m =3”是“l 1⊥l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已知三条直线2x -3y +1=0,4x +3y +5=0,mx -y -1=0不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 )A.⎩⎨⎧⎭⎬⎫-43,23 B.⎩⎨⎧⎭⎬⎫-43,23,43 C.⎩⎨⎧⎭⎬⎫43,-23D.⎩⎨⎧⎭⎬⎫-43,-23,23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直线mx -y -1=0与2x -3y +1=0或4x +3y +5=0平行,或者直线mx -y -1=0过2x -3y +1=0与4x +3y +5=0的交点.当直线mx -y -1=0与2x -3y +1=0或4x +3y +5=0平行时,m =23或m =-43;当直线mx -y -1=0过2x -3y +1=0与4x +3y +5=0的交点时,m =-23.所以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43,-23,23.思维升华 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注意点 (1)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况.(2)可直接利用直线方程系数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跟踪训练1 (1)(2022·洛阳模拟)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ABC 的顶点A (2,0),B (1,2),且AC =BC ,则△ABC 的欧拉线的方程为( )A .x -2y -4=0B .2x +y -4=0C .4x +2y +1=0D .2x -4y +1=0答案 D解析 由题设,可得k AB =2-01-2=-2, 且AB 的中点为⎝⎛⎭⎫32,1,∴AB 垂直平分线的斜率k =-1k AB =12,故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12⎝⎛⎭⎫x -32+1=x 2+14, ∵AC =BC ,则△ABC 的外心、重心、垂心都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ABC 的欧拉线的方程为2x -4y +1=0.(2)已知两直线l 1:x +y sin α+1=0和l 2:2x sin α+y +1=0.若l 1∥l 2,则α=________. 答案 k π±π4,k ∈Z解析 由A 1B 2-A 2B 1=0, 得1-2sin 2α=0, 所以sin α=±22.又A 1C 2-A 2C 1≠0,所以1-2sin α≠0,即sin α≠12.所以α=k π±π4,k ∈Z .故当α=k π±π4,k ∈Z 时,l 1∥l 2.题型二 两直线的交点与距离问题例2 (1)两条平行直线2x -y +3=0和ax +3y -4=0间的距离为d ,则a ,d 的值分别为( ) A .a =6,d =63 B .a =-6,d =53 C .a =6,d =53D .a =-6,d =63答案 B解析 由题知2×3=-a ,解得a =-6, 又-6x +3y -4=0可化为2x -y +43=0,∴d =⎪⎪⎪⎪3-435=53. (2)已知直线经过点(1,2),并且与点(2,3)和(0,-5)的距离相等,则此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x -y -2=0或x =1解析 若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则可设其方程为 y -2=k (x -1),即kx -y -k +2=0, 由题设有|2k -3-k +2|1+k 2=|0+5-k +2|1+k 2,即|k -1|=|7-k |,解得k =4. 此时直线方程为4x -y -2=0.若所求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方程为x =1,满足题设条件.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4x -y -2=0或x =1. 教师备选1.经过两直线l 1:x -2y +4=0和l 2:x +y -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 -4y +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4x +3y -6=0解析 由方程组⎩⎪⎨⎪⎧ x -2y +4=0,x +y -2=0,得⎩⎪⎨⎪⎧x =0,y =2,即P (0,2).因为l ⊥l 3,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4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43x ,即4x +3y -6=0.2.直线l 1经过点(3,0),直线l 2经过点(0,4),且l 1∥l 2,d 表示l 1和l 2之间的距离,则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0,5]解析 当直线l 1,l 2都与过(3,0),(0,4)两点的直线垂直时, d max =32+42=5;当直线l 1和l 2都经过(3,0),(0,4)两点时,两条直线重合. 所以0<d ≤5.思维升华 利用距离公式应注意的点(1)点P (x 0,y 0)到直线x =a 的距离d =|x 0-a |,到直线y =b 的距离d =|y 0-b |. (2)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要把两条直线方程中x ,y 的系数化为相等.跟踪训练2 (1)若P ,Q 分别为直线3x +4y -12=0与6x +8y +5=0上任意一点,则|PQ |的最小值为( ) A.95 B.185 C.2910 D.295 答案 C解析 因为36=48≠-125,所以两直线平行,将直线3x +4y -12=0化为6x +8y -24=0,由题意可知|PQ |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即|-24-5|62+82=2910,所以|PQ |的最小值为2910.(2)点(0,-1)到直线y =k (x +1)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2 答案 B解析 由y =k (x +1)可知直线过定点P (-1,0),设A (0,-1),当直线y =k (x +1)与AP 垂直时,点A 到直线y =k (x +1)的距离最大, 即为|AP |= 2. 题型三 对称问题命题点1 点关于点中心对称例3 过点P (0,1)作直线l ,使它被直线l 1:2x +y -8=0和l 2: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 +4y -4=0解析 设l 1与l 的交点为A (a ,8-2a ),则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a ,2a -6)在l 2上,代入l 2的方程得-a -3(2a -6)+10=0,解得a =4,即点A (4,0)在直线l 上,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4y -4=0. 命题点2 点关于直线对称例4 若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得点(0,2)与点(4,0)重合,点(7,3)与点(m ,n )重合,则m +n =________. 答案345解析 由题可知纸的折痕应是点(0,2)与点(4,0)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直线y =2x -3,它也是点(7,3)与点(m ,n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于是⎩⎪⎨⎪⎧3+n 2=2×7+m2-3,n -3m -7=-12,解得⎩⎨⎧m =35,n =315,故m +n =345.命题点3 线关于线对称例5 直线2x -4y -1=0关于x +y =0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 .4x -2y -1=0 B .4x -2y +1=0 C .4x +2y +1=0 D .4x +2y -1=0答案 A解析 设直线2x -4y -1=0上一点P (x 0,y 0)关于直线x +y =0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 ′(x ,y ), 则⎩⎪⎨⎪⎧y -y 0x -x 0=1,x +x 02+y +y 02=0,整理可得⎩⎪⎨⎪⎧x 0=-y ,y 0=-x ,∴-2y +4x -1=0,即直线2x -4y -1=0关于x +y =0对称的直线方程为4x -2y -1=0. 教师备选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AC =4,点P 是边AB 上异于A ,B 的一点.光线从点P 出发,经BC ,CA 反射后又回到点P (如图所示).若光线QR 经过△ABC 的重心,则AP 的长度为( )A .2B .1 C.83 D.43答案 D解析 以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C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B (4,0),C (0,4),A (0,0),则直线BC 的方程为x +y -4=0.设P (t ,0)(0<t <4),可得点P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P 1的坐标为(4,4-t ),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2的坐标为(-t ,0),根据反射定律可知直线P 1P 2就是光线RQ 所在的直线,由P 1,P 2两点的坐标可得直线P 1P 2的方程为y =4-t 4+t ·(x +t ).设△ABC 的重心为G ,易知G ⎝⎛⎭⎫43,43.因为重心G ⎝⎛⎭⎫43,43在光线RQ 上,所以43=4-t 4+t ·⎝⎛⎭⎫43+t ,得t =43(t =0舍去),即|AP |=43.2.已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 (4,-1),它的两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分别为l 1:x -y -1=0和l 2:x -1=0,则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2x -y +3=0解析 易得A 不在l 1和l 2上,因此l 1,l 2为∠B ,∠C 的平分线,所以点A 关于l 1,l 2的对称点在BC 边所在的直线上,设点A 关于l 1的对称点为A 1(x 1,y 1),点A 关于l 2的对称点为A 2(x 2,y 2). 则⎩⎪⎨⎪⎧4+x 12-y 1-12-1=0,y 1+1x 1-4·1=-1,解得⎩⎪⎨⎪⎧x 1=0,y 1=3,所以A 1(0,3),又易得点A 关于l 2的对称点A 2的坐标为(-2,-1), 所以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3-1-3=x -0-2-0,即2x -y +3=0.思维升华 对称问题的求解策略(1)解决对称问题的思路是利用待定系数法将几何关系转化为代数关系求解.(2)中心对称问题可以利用中点坐标公式解题,两点轴对称问题可以利用垂直和中点两个条件列方程组解题.跟踪训练3 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求: (1)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2)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3)直线l 关于点A 的对称直线l ′的方程. 解 (1)设A ′(x ,y ),由已知条件得 ⎩⎪⎨⎪⎧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x =-3313,y =413.∴A ′⎝⎛⎭⎫-3313,413. (2)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直线m ′上. 设对称点M ′(a ,b ),则 ⎩⎪⎨⎪⎧2×a +22-3×b +02+1=0,b -0a -2×23=-1,得M ′⎝⎛⎭⎫613,3013.设直线m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 ,由⎩⎪⎨⎪⎧2x -3y +1=0,3x -2y -6=0,得N (4,3). 又m ′经过点N (4,3),∴由两点式得直线m ′的方程为9x -46y +102=0. (3)方法一 在l :2x -3y +1=0上任取两点,如P (1,1),Q (4,3),则P ,Q 关于点A (-1,-2)的对称点P ′,Q ′均在直线l ′上, 易得P ′(-3,-5),Q ′(-6,-7), 再由两点式可得l ′的方程为2x -3y -9=0. 方法二 ∵l ∥l ′,∴设l ′的方程为2x -3y +C =0(C ≠1). ∵点A (-1,-2)到两直线l ,l ′的距离相等,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得|-2+6+C |22+32=|-2+6+1|22+32,解得C =-9,∴l ′的方程为2x -3y -9=0.课时精练1.过点A (2,3)且垂直于直线2x +y -5=0的直线方程为( ) A .x -2y +4=0 B .2x +y -7=0 C .x -2y +3=0 D .x -2y +5=0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m =0,将A (2,3)代入上式得2-2×3+m =0,即m =4,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4=0.2.过直线l 1:x -3y +4=0和l 2:2x +y +5=0的交点,且过原点的直线的方程为( ) A .19x -9y =0 B .9x +19y =0 C .19x -3y =0 D .3x +19y =0答案 D解析 方法一 解方程组⎩⎪⎨⎪⎧x -3y +4=0,2x +y +5=0,可得直线l 1和l 2的交点坐标为⎝⎛⎭⎫-197,37,又所求直线过原点,所以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319x ,即3x +19y =0.方法二 根据题意可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3y +4+λ(2x +y +5)=0,因为此直线过原点,所以4+5λ=0,解得λ=-45,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3y +4-45(2x +y +5)=0,即3x +19y=0.3.(2022·漳州质检)已知a 2-3a +2=0,则直线l 1:ax +(3-a )y -a =0和直线l 2:(6-2a )x +(3a -5)y -4+a =0的位置关系为( ) A .垂直或平行 B .垂直或相交 C .平行或相交 D .垂直或重合答案 D解析 因为a 2-3a +2=0,所以a =1或a =2. 当a =1时,l 1:x +2y -1=0,l 2:4x -2y -3=0, k 1=-12,k 2=2,所以k 1·k 2=-1 ,则两直线垂直;当a =2时,l 1:2x +y -2=0,l 2:2x +y -2=0,则两直线重合. 4.点P (2,5)关于x +y +1=0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6,3) B .(3,-6) C .(-6,-3) D .(-6,3) 答案 C解析 设点P (2,5)关于x +y +1=0的对称点为Q (a ,b ), 则⎩⎪⎨⎪⎧b -5a -2·-1=-1,a +22+b +52+1=0,解得⎩⎪⎨⎪⎧a =-6,b =-3,即P (2,5)关于x +y +1=0对称的点的坐标为(-6,-3).5.已知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3-a )x -y +a =0,若l 1∥l 2,则a 的值为( )A .1B .2C .6D .1或2 答案 C解析 ∵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3-a )x -y +a =0的斜率都存在,且l 1∥l 2, ∴k 1=k 2,即-a2=3-a ,解得a =6.6.已知直线l :x -2y +8=0和两点A (2,0),B (-2,-4),若直线l 上存在点P 使得|P A |+|PB |最小,则点P 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2,3) D .(-2,2)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大致图象,如图.设点A 关于直线x -2y +8=0的对称点为A 1(m ,n ). 则有⎩⎪⎨⎪⎧n -0m -2·12=-1,m +22-2·n +02+8=0,解得⎩⎪⎨⎪⎧m =-2,n =8.故A 1(-2,8).此时直线A 1B 的方程为x =-2.所以当点P 是直线A 1B 与直线x -2y +8=0的交点时,|P A |+|PB |最小,将x =-2代入x -2y +8=0,得y =3,故点P 的坐标为(-2,3).7.若动点A ,B 分别在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3 2B .2 2C .3 3D .4 2答案 A 解析 ∵l 1∥l 2,∴AB 的中点M 的轨迹是平行于l 1,l 2的直线,且到l 1,l 2的距离相等,易求得M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y -6=0.∴中点M 到原点的最小距离为原点到直线x +y -6=0的距离,即62=3 2. 8.(2022·苏州模拟)已知直线l 1:ax -y +1=0,l 2:x +ay +1=0,a ∈R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不论a 为何值时,l 1与l 2都互相垂直B .当a 变化时,l 1与l 2分别经过定点A (0,1)和B (-1,0)C .不论a 为何值,l 1与l 2都关于直线x +y =0对称D .如果l 1与l 2交于点M ,O 为坐标原点,则|MO |的最大值是 2 答案 C解析 对于A ,a ×1+(-1)×a =0恒成立,l 1与l 2互相垂直恒成立,故A 正确; 对于B ,直线l 1:ax -y +1=0,当a 变化时,x =0,y =1恒成立, 所以l 1恒过定点A (0,1);l 2:x +ay +1=0,当a 变化时,x =-1,y =0恒成立,所以l 2恒过定点B (-1,0),故B 正确; 对于C ,在l 1上任取点()x ,ax +1,其关于直线x +y =0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x -1,-x , 代入l 2:x +ay +1=0,则左边不恒等于0,故C 不正确;对于D ,联立⎩⎪⎨⎪⎧ax -y +1=0,x +ay +1=0,解得⎩⎪⎨⎪⎧x =-a -1a 2+1,y =-a +1a 2+1,即M ⎝ ⎛⎭⎪⎫-a -1a 2+1,-a +1a 2+1, 所以|MO |=⎝ ⎛⎭⎪⎫-a -1a 2+12+⎝ ⎛⎭⎪⎫-a +1a 2+12=2a 2+1≤2, 所以|MO |的最大值是2,故D 正确.9.(2022·邯郸模拟)直线l 1:x +ay -2=0(a ∈R )与直线l 2:y =34x -1平行,则a =________,l 1与l 2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43 25解析 由题可知直线l 1的斜率为-1a (a ≠0),直线l 2的斜率为34,所以-1a =34,解得a =-43,则直线l 1:x -43y -2=0,即3x -4y -6=0,直线l 2:y =34x -1,即3x -4y -4=0,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 =|-6+4|32+-42=25. 10.直线3x -4y +5=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3x +4y -11=0解析 直线3x -4y +5=0与x =1的交点坐标为(1,2),又直线3x -4y +5=0的斜率为34,所以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的斜率为-34,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2=-34(x -1),即3x +4y -11=0.11.已知直线l 1:ax +y +3a -4=0,则原点O 到l 1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 5解析 直线l 1:ax +y +3a -4=0等价于a (x +3)+y -4=0, 则直线过定点A (-3,4),当原点到l 1的距离最大时,满足OA ⊥l 1,此时原点到l 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OA |=-32+42=5.12.已知l 1,l 2是分别经过A (1,1),B (0,-1)两点的两条平行直线,当l 1与l 2之间的距离最大时,直线l 1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答案 x +2y -3=0解析 当直线AB 与l 1,l 2垂直时,l 1,l 2之间的距离最大. 因为A (1,1),B (0,-1), 所以k AB =-1-10-1=2, 所以两平行直线的斜率k =-12,所以直线l 1的方程是y -1=-12(x -1),即x +2y -3=0.13.(2022·南通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在曲线y =x +1x (x >0)上,则点P 到直线3x -4y -2=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45 B .1 C.65 D.75 答案 C解析 设点P (x 0,y 0), y =f (x )=x +1x(x >0),则f ′(x 0)=1-1x 20,点P 与直线3x -4y -2=0的最小距离,即为f (x )在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直线3x -4y -2=0的斜率时的情况,即满足1-1x 20=34,解得x 0=2,所以y 0=2+12=52,所以点P ⎝⎛⎭⎫2,52, 所以点P 到直线3x -4y -2=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d =⎪⎪⎪⎪2×3-4×52-242+32=65.14.若两条平行直线l 1:x -2y +m =0(m >0)与l 2:2x +ny -6=0之间的距离是25,则直线l 1关于直线l 2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 .x -2y -13=0 B .x -2y +2=0 C .x -2y +4=0 D .x -2y -6=0答案 A解析 因为直线l 1:x -2y +m =0(m >0)与l 2:2x +ny -6=0平行, 所以n =-2×2=-4,又两条平行直线l 1:x -2y +m =0(m >0)与l 2:2x +ny -6=0之间的距离是25, 所以|2m +6|4+16=25,解得m =7,即直线l 1:x -2y +7=0,l 2:x -2y -3=0,设直线l 1关于直线l 2对称的直线方程为x -2y +c =0, 则|-3-7|5=|-3-c |5,解得c =-13,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13=0.15.定义点P (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a 2+b 2≠0)的有向距离为d =ax 0+by 0+c a 2+b 2.已知点P 1,P 2到直线l 的有向距离分别是d 1,d 2.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d 1=d 2=1,则直线P 1P 2与直线l 平行 B .若d 1=1,d 2=-1,则直线P 1P 2与直线l 垂直 C .若d 1+d 2=0,则直线P 1P 2与直线l 垂直 D .若d 1·d 2≤0,则直线P 1P 2与直线l 相交答案 A解析 设P 1(x 1,y 1),P 2(x 2,y 2), 对于A ,若d 1=d 2=1,则ax 1+by 1+c =ax 2+by 2+c =a 2+b 2,直线P 1P 2与直线l 平行,正确;对于B ,点P 1,P 2在直线l 的两侧且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直线P 1P 2不一定与l 垂直,错误; 对于C ,若d 1=d 2=0,满足d 1+d 2=0, 即ax 1+by 1+c =ax 2+by 2+c =0,则点P 1,P 2都在直线l 上,所以此时直线P 1P 2与直线l 重合,错误; 对于D ,若d 1·d 2≤0,即(ax 1+by 1+c )(ax 2+by 2+c )≤0,所以点P 1,P 2分别位于直线l 的两侧或在直线l 上,所以直线P 1P 2与直线l 相交或重合,错误.16.(2022·武汉调研)台球运动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参与者用球杆在台上击球.若和光线一样,台球在球台上碰到障碍物后也遵从反射定律.如图,有一张长方形球台ABCD ,AB =2AD ,现从角落A 沿角α的方向把球打出去,球经2次碰撞球台内沿后进入角落C 的球袋中,则tan α的值为( )A.16或12B.12或1C.16或32 D .1或32答案 C解析 如图1,作A 关于DC 的对称点为E ,D 关于AB 的对称点为G ,C 关于AB 的对称点为F ,连接GF ,EF , 由题可得tan α=EG GF =3AD 2AD =32.图1 图2 如图2,作A 关于BC 的对称点为G ,B 关于AD 的对称点为F ,C 关于AD 的对称点为E , 连接EF ,EG ,由题可得tan α=EF GF =AD6AD =16.综上,tan α的值为16或32.。
高考数学一轮(实用课件)章9-10解析几何统计等(14份) 北师大版13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考点二 定值问题
【训练 2】(2016·北京卷)已知椭圆 C:ax22+by22=1(a>b>0)的离心率为 23,A(a, 0),B(0,b),O(0,0),△OAB 的面积为 1.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设 P 是椭圆 C 上一点,直线 PA 与 y 轴交于点 M,直线 PB 与 x 轴交于点 N.求证:|AN|·|BM|为定值.
解 (1)∵椭圆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b=c.
又斜边长为 2,即 2c=2,故 c=b=1,a= 2,椭圆方程为x22+y2=1. (2)当 l 与 x 轴平行时,以线段 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x2+y+132=196;
考点一 定点问题
当 l 与 y 轴平行时,以线段 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x2+y2=1. 由xx22++yy2+=131,2=196,得xy==10,,
规律 方法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求代数式为定值.依题意设条件,得出与代数式参数有关的等 式,代入代数式,化简即可得出定值;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距离 的解析式,再利用题设条件化简、变形求得; (3)求某线段长度为定值.利用长度公式求得解析式,再依据条件 对解析式进行化简、变形即可求得.
考点二 定值问题
令 x=0 得 yM=x-0-2y20. 从而|BM|=|1-yM|=1+x02-y02. 直线 PB 方程为 y=y0x-0 1x+1. 令 y=0 得 xN=y-0-x01. ∴|AN|=|2-xN|=2+y0x-0 1. ∴|AN|·|BM|=2+y0x-0 1·1+x02-y02=x0+x02-y02-2·x0+y02-y01-2
目录页
ContentsPa ge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9章解析几何第7节抛物线课件文aa高三全册数学课件
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 与抛物线相关的综合问题是命题
问题中的作用.
的热点.题型既有小巧灵活的选
2.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择题、填空题,又有综合性较强
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的解答题.
[核心素养]
1.数学运算 2.直观想象
12/8/2021
第三页,共五十七页。
1
12/8/2021
课 前 ·基 础 巩 固
p
=4,故选 B.
12/8/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4.(2019 届东北四市模拟)若点 P 为抛物线 y=2x2 上的动点,F 为抛物线的焦点,则 |PF|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 x2=12y,则 F0,18,设 P(x0,2x20),则|PF|= x20+2x02-182= 4x40+12x02+614=2x20+18,所以当 x20=0 时,|PF|min=18.
|母题探究| 1.(变条件)若将本例(2)中的 B 点坐标改为(3,4),试求|PB|+|PF|的最小值. 解:由题意可知点 B(3,4)在抛物线的外部. 因为|PB|+|PF|的最小值即为 B,F 两点间的距离, 所以|PB|+|PF|≥|BF|= 42+22= 16+4=2 5, 即|PB|+|PF|的最小值为 2 5.
12/8/2021
第八页,共五十七页。
3.设 AB 是过抛物线 y2=2px(p>0)焦点 F 的弦, 若 A(x1,y1),B(x2,y2),则 (1)x1x2=p42,y1y2=-p2. (2)弦长|AB|=x1+x2+p=si2np2α(α 为弦 AB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 (3)以弦 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4)通径: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等于 2p,通径是过焦点最短的弦.
高考数学一轮(实用课件)章9-10解析几何统计等(14份) 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简答
解析 (2)从 35 人中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 7 人,
则可将这 35 人分成 7 组,每组 5 人, 从每一组中抽取 1 人,而成绩在[139,151]上的有 4 组,所以抽取 4 人, 故选 B.
答案 (1)1 211 (2)B
考点二 系统抽样及其 应用
规律
(1)如果总体容量 N 能被方样法本容量 n 整除,则抽样间隔为 k=Nn, 否则,可随机地从总体中剔除余数,然后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样, 特别注意,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是Nn.
解析
①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被抽取的样本总体 的个体数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 ②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它是放回抽样. ③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这是“一次性”抽 取,而不是“逐个”抽取. ④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不是等可能抽样.
考点一 简单随机抽样 [例 1](2)总体由编号及为其01,应02,用…,19,20 的 20 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
A.在某年明信片销售活动中,规定每 100 万张为一个开奖组,通过随机抽 取的方式确定号码的后四位为 2709 的为三等奖
B.某车间包装一种产品,在自动包装的传送带上,每隔 30 分钟抽一包产品, 称其重量是否合格
C.某学校分别从行政人员、教师、后勤人员中抽取 2 人、14 人、4 人了解 对学校机构改革的意见
考点三 分层抽样及其 应用
[训练 3] 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 120 件,80 件,60 件.为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 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 3 件, 则 n 等于( )
A.9 B.10 C.12 D.13
13 0 0 3 4 5 6 6 8 8 8 9
高考数学一轮(实用课件)章9-10解析几何统计等(14份) 北师大版2精品课件
≈0.103
^a= y -^b t ≈1.331-0.103×4≈0.92.
所以 y 关于 t 的回归方程为^y=0.92+0.10t.
将 2016 年对应的 t=9 代入回归方程得^y=0.92+0.10×9=1.82.
所以预测 2016 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将约为 1.82 亿吨.
考点二 线性回归方程 及应用
考点三 独立性检验
规律 方法 (1)在 2×2 列联表中,如果两个变量没有关系,则应满足 ad-bc≈0.|ad-bc|越小,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越弱;|ad-bc|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越强. (2)解决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一定要按照独立性检验的步骤得出结论.独立 性检验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样本数据制成 2×2 列联表: ②根据公式 K2=(a+b)(an+(ca)d-(bbc+)d2)(c+d)计算 K2 的观测值 k0; ③比较 k0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推断.
又因为样本数据中有 210 份是关于男生的,90 份是关于女生的.
所以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列联表如下:
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列联表
男生 女生 总计
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 4 小时 4 3
7
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 4 小时 1565 600 2525
总计
210 90 300
将 2×2 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 K2 的观测值 K2=300×7(5×452×256×0-21106×5×9030)2 =12010≈4.762>3.841. 所以,有 95%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
(2)建立 y 关于 t 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 0.01),预测 2016 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量.附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2)证明 由题意,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b(k≠0),
P(x1,y1),Q(x2,y2), 将 y=kx+b 代入 y2=8x 中,
得 k2x2+(2bk-8)x+b2=0.其中Δ =-32kb+64>0.
简答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8-k22 bk,①x1x2=bk22,② 因为 x 轴是∠PBQ 的角平分线,所以x1y+1 1=-x2y+2 1,
(3)动点的轨迹方程和动点的轨迹是一样的.( )
(4)方程 y= x与 x=y2 表示同一曲线.( )
解析/显隐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 1】 (2017·青岛模拟)已知动圆过定点 A(4,0),且在 y 轴上截得弦 MN 的长为 8.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 C 的方程; (2)已知点 B(-1,0),设不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l 与轨迹 C 交于不同的两点 P,Q,若 x 轴是∠PBQ 的角平分线,证明:直线 l 过定点.
相交于
A,B,C,D 四点.点 A1,A2 分别为 C2 的左,右顶点.求直线 AA1 与直线 A2B 交
点 M 的轨迹方程.
由①②相乘得 y2=x-20-y209(x2-9).③ 又点 A(x0,y0)在椭圆 C 上,故 y20=1-x920.④ 将④代入③得x92-y2=1(x<-3,y<0).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因此点 M 的轨迹方程为x92-y2=1(x<-3,y<0).
考点三 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 方程
规律 方法 “相关点法”的基本步骤: (1)设点:设被动点坐标为(x,y),主动点坐标为(x0,y0); (2)求关系式:求出两个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式xy00==gf((xx,,yy)),; (3)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主动点满足的曲线方程,便可得到所求被 动点的轨迹方程.
即 y1(x2+1)+y2(x1+1)=0,(kx1+b)(x2+1)+(kx2+b)(x1+1)=0,
2kx1x2+(b+k)(x1+x2)+2b=0③
将①,②代入③得 2kb2+(k+b)(8-2bk)+2k2b=0,
∴k=-b,此时 Δ>0,
∴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1),即直线 l 过定点(1,0).
故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x2+3y2=4(x≠±1). 答案 x2+3y2=4(x≠±1)
考点二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 2】 已知圆 M:(x+1)2+y2=1,圆 N:(x-1)2+y2=9,动圆 P 与圆 M 外 切并且与圆 N 内切,圆心 P 的轨迹为曲线 C.求 C 的方程.
解 由已知得圆 M 的圆心为 M(-1,0),半径 r1=1; 圆 N 的圆心为 N(1,0),半径 r2=3. 设圆 P 的圆心为 P(x,y),半径为 R. 因为圆 P 与圆 M 外切并且与圆 N 内切, 所以|PM|+|PN|=(R+r1)+(r2-R)=r1+r2=4>|MN|=2.
考点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训练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B 与点 A(-1,1)关于原点 O 对称, P 是动点,且直线 AP 与 BP 的斜率之积等于-31,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点 B 与点 A(-1,1)关于原点 O 对称,所以点 B 的坐标为(1,-1). 设点 P 的坐标为(x,y),由题意得xy-+11·xy+-11=-13, 化简得 x2+3y2=4(x≠±1).
由曲线的对称性,得 B(x0,-y0), 设点 M 的坐标为(x,y),直线 AA1 的方程为 y=x0y+0 3(x+3).① 直线 A2B 的方程为 y=x-0-y30 (x-3).②
考点三 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
【例
迹方程
3】 如图,动圆
C1:x2+y2=t2,1<t<3,与椭圆
C2:x92+y2=1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目录页
ContentsPa ge
第8讲 曲线与方程
1.基础诊断 2.考点突破 3.课堂总结
考点精讲
基础诊断
判断正误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f(x0,y0)=0 是点 P(x0,y0)在曲线 f(x,y)=0 上的充要条件.( )
(2)方程 x2+xy=x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考点二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训练 2】 已知两个定圆 O1 和 O2,它们的半径分别是 1 和 2,且|O1O2|=4, 动圆 M 与圆 O1 内切,又与圆 O2 外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圆圆心 M 的 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何种曲线.
解 如图所示,以 O1O2 的中点 O 为原点, O1O2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O1O2|=4,得 O1(-2,0),O2(2,0).
解析 依题意知 F1(-1,0),F2(1,0),设 P(x0,y0),G(x,y),
则由三角形重心坐标关系可得xy==yx300-31+1,即yx00==33yx,,
考点三 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
方程
【训练 3】
已知
F1,F2
分别为椭圆
C:x42+y32=1
的左、右焦点,点
考点三 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
方程
【训练 3】
已知
F1,F2
分别为椭圆
C:x42+y32=1
的左、右焦点,点
P
为椭圆
C 上的动点,则△PF1F2 的重心 G 的轨迹方程为( )
A.3x62 +2y72 =1(y≠0)
B.49x2+y2=1(y≠0)
C.94x2+3y2=1(y≠0)
D.x2+43y2=1(y≠0)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1)解 如图,设动圆圆心为 O1(x,y), 由题意,|O1A|=|O1M|,当 O1 不在 y 轴上时, 过 O1 作 O1H⊥MN 交 MN 于 H,则 H 是 MN 的中点. ∴|O1M|= x2+42, 又|O1A|= (x-4)2+y2, ∴ (x-4)2+y2= x2+42,化简得 y2=8x(x≠0). 当 O1 在 y 轴上时,O1 与 O 重合,点 O1 的坐标(0,0)也满足方程 y2=8x, ∴动圆圆心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y2=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