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精细版修订版)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精细版修订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一、导言(第1、2章)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1)宏观经济学。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

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

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

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重点掌握:CPI的含义。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重点章节在4、5、6。

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1)国民收入的分配。

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

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1)货币数量论。

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

(12年真题)(2)通货膨胀与利率。

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

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4-1所示。

图14-1长期总供给曲线2.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见表14-1)表14-1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3.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假设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

当总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

此时价格高于预期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点A变动到点B,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率水平。

在长期,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到EP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点C,这时产出回到其自然率水平,如图14-2所示。

图14-2需求的移动是如何导致短期波动的考点二: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现代菲利普斯方程为:π=Eπ-β(u-u 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u n表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为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假设Eπ和v固定,则可以得到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3所示。

但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这是因为在长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图14-3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曲线Y=_Y+α(P-EP)变形为P=EP+(Y-_Y)/α,接着进行以下步骤:(1)“一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详解(宏观经济学科学)【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详解(宏观经济学科学)【圣才出品】

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实际GDP(real GDP)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inflation and deflation)答:(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

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原理答案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一篇导言复习题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解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差距,这两个领域如何相互关联?【答案】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原理是家庭和企业的最优化——他们在目的和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下可以让自己的境况更好。

而相对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情况,它主要关心总产出、总就业、一般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等问题,以及这些宏观指标的波动趋势与规律。

应该看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这些宏观经济变量是以经济体系中千千万万个体家庭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因此,微观经济决策总是构成宏观经济模型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为什么经济学家建立模型?【答案】一般来说,模型是对某些具体事物的抽象,经济模型也是如此。

经济模型可以简洁、直接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经济对象的各种关系。

这样,经济学家可以依赖模型对特定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由于经济实际不可控,而模型是可控的,经济学家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合理、科学的调整模型来研究各种经济情况。

另外,经济模型一般是数学模型,而数学是全世界通用的科学语言,使用规范、标准的经济模型也有利于经济学家正确表达自己的研究意图,便于学术交流。

3、什么是市场出清模型?什么时候市场出清的假设是适用的?【答案】市场出清模型就是供给与需求可以在价格机制调整下很快达到均衡的模型。

市场出清模型的前提条件是价格是具有伸缩性的(或弹性)。

但是,我们知道价格具有伸缩性是一个很强的假设,在很多实际情况下,这个假设都是不现实的。

比如:劳动合同会使劳动力价格在一段时期内具有刚性。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情况下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适的。

现在一般认为,在研究长期问题时,假设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理的;而在研究短期问题时,最好假设价格具有刚性。

因为,从长期看,价格机制终将发挥作用,使市场供需平衡,即市场出清,而在短期,价格机制因其他因素制约,难以很快使市场出清。

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失业和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失业和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第24章失业和通货膨胀24.1复习笔记一、失业率1.失业的定义和度量失业被定义为那些正在积极寻找工作但是没有被雇用的人。

一国劳动力是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总和,也就是那些正在工作的人和那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的总和。

劳动力参与率被定义为劳动力相对于可劳动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大于等于岁的人口%16100失业率,被定义为失业人口相对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100=⨯2.失业率的重要性总体而言,失业率是一个衡量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寻找工作难易程度的好指标。

但是,它却不是一个能如实衡量想找工作却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的比例的指标。

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失业率夸大了人们寻找工作的困难程度,寻找工作需要时间,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也不会为0。

但是另一方面失业率同样有可能低估这一困难程度,因为低失业率很可能掩盖了工作机会缺乏的更深层次问题,经常有一些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没被记在失业人口中,其中包括虽然想找工作但是由于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过于渺茫而放弃了寻找的丧志工人(discouraged workers),以及对自己找工作信心不足但也没有被计人失业人口的非充分就业工人。

因此,应当把失业率视为对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的一种衡量而非对人们找工作难易程度的衡量。

3.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关系在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上升,在经济扩张时期失业率通常下降。

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某种负相关的关系。

实际GDP高增长的年份中失业率是下降的,并且实际GDP增长呈负值的年份中失业率是上升的。

但是,经济繁荣并不一定都伴随着失业率的下降。

在某些年份,虽然GDP是增长的,但是增长率相对较低,这些时期经济并不处于衰退,但是失业率同样在上升,这些时期被称为“增长型衰退”(growth recession)。

4.自然失业率尽管经济高速增长有降低失业率的倾向。

但是,失业率最低不可能降低到零。

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仍然存在着就业创造和就业流失。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章节题库(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章节题库(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圣才出品】

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一、判断题1.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和短期总供给曲线方程式在本质上代表了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因此,经济学家也常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总供给。

()【答案】F【解析】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在本质上代表了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即短期内物价、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也会影响产量。

但是菲利普斯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短期内价格与收入的关系,反映的内容不同,因此不能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总供给。

2.如果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内有效,说明预期在长期内是无效的。

()【答案】T【解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预期是有效的,则菲利普斯曲线就是无效的。

因此,如果预期在长短期内均存在,则菲利普斯曲线在长短期内均不存在,也即在长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均不存在取舍关系。

3.奥肯定律意味着失业率降低1.5个百分点,将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3个百分点。

()【答案】F【解析】奥肯定律反映的是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的增长便低于潜在的GDP的2个百分点。

4.假设某菲利普斯曲线为π=π-1-0.75(u-5%),要使通货膨胀率下降9个百分点,则需要使失业率提高到12%。

()【答案】F【解析】由题意有π-π-1=-9%,从而u-5%=9%÷0.75=12%,则失业率应当提高到17%。

5.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经济中黏性价格企业的比例s,s 越大,斜率越小。

()【答案】T【解析】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可写为:Y=Y_+s(P-EP)/[(1-s)a],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a(1-s)/s。

当比例s越大,斜率越小。

6.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答案】F【解析】黏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是如此。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圣才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圣才

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图35-1菲利普斯曲线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他们既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也不同意货币主义的说法。

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一条垂线。

2.自然率假说(natural rate hypothesis)答:自然率假说指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最终要回到其正常率或自然率的观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北京工业大学2005、2006研;山东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他们既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也不同意货币主义的说法。

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一条垂线。

2.自然率假说(natural-rate hypothesis)答:自然率假说指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最终要回到其正常率或自然率的观点。

自然率假说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16章)【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16章)【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西安交通大学2008研)答: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

这里所说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

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函数。

2.菲利普斯曲线(上海交通大学2003研;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2研;东南大学2014研)答: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后来的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以表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关系: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3-1所示。

图13-1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可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3.价格黏性(上海大学2001研;上海交通大学2004研)答:价格黏性是指在短期内价格并不能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减而灵活的涨落。

造成价格黏性的的理由有:(1)市场的不完全。

市场的不完全性意味着垄断因素的存在,而垄断因素的存在又意味着厂商或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力量。

(2)工资的黏性。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3.价格黏性(上海大学 2001 研;上海交通大学 2004 研) 答:价格黏性是指在短期内价格幵丌能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减而灵活的涨落。造成价格黏 性的的理由有: (1)市场的丌完全。市场的丌完全性意味着垄断因素的存在,而垄断因素的存在又意 味着厂商戒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价格上升戒下降的力量。 (2)工资的黏性。工资是构成企业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工资的黏性使成本没有 发化戒发劢丌大,从而厂商也就没有多大劢机改发价格。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3 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一、名词解释 1.总供给(西安交通大学 2008 研) 答: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戒国民收入),卲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 生产的产量。这里所说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劢、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在宏观经济学中, 描述总产出不劳劢、资本和技术乊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凼数。
6.理性预期(上海大学 2000 研;西安交通大学 2002 研;上海交通大学 2004 研; 东南大学 2009、2012 研)
答: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敁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发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 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不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 《合理预期和价格发劢理论》(1961 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 个含义:
1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3-1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不通货膨胀率乊间的关系为实斲政府干预、迚行总需求管理 提供了一仹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 业率提高,以换叏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可采叏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 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亍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丌同学派对此有丌同的看法。普遍接叐的观点是:在短 期内,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斱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不 通货膨胀率乊间丌存在替换关系。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详解(失业)【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详解(失业)【圣才出品】

第7章失业一、概念题1.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它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是经济在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是指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

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2.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答: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

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3.部门转移(sectoral shift)答:部门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同部门和行业的重新配置。

由于许多原因,企业和家庭需要的产品类型一直在变动。

随着产品需求的变动,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需求也在改变,因此就出现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转移。

由于工人改变部门需要时间,所以,部门再配置量越大,离职率就越高,摩擦性失业水平也越高。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北京工业大学2005、2006研;山东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投资
第17章消费
第19章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和银行体

第19章经济 周期理论的 进展(第6版
教材)
附录指定曼 昆《宏观经 济学》教材 为考研参考 书目的院校 列表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第10章总需求Ⅰ:建 立IS-LM模型
第11章总需求Ⅱ:应 用IS-LM模型
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与汇率制度
第13章总供 给与通货膨 胀和失业之 间的短期权

第14章一个 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动态 模型
第3章国民收 入:源自何 处,去向何 方
第4章货币与 通货膨胀
第5章开放的 经济
第6章失业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经济增 长Ⅰ:资本 积累与人口
增长
第8章经济增 长Ⅱ:技术、 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第章
习题
复习
理论
第版
政策
笔记
教材
习题 习题
教材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习题精编详解第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习题精编详解第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3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作者:————————————————————————————————日期:2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经济中黏性价格企业的比例s ,s 越大,斜率越大。

( )【答案】F【解析】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可写为:()()1s Y Y P EP s a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1s a s-。

当比例s 越大,斜率越小。

2.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 )【答案】F【解析】黏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是如此。

事实上,所有对于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假定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时,产出会增加。

3.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之所以与物价水平正相关,主要是因为劳动力需求能够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的供给却不能。

( )【答案】T【解析】在黏性价格模型中,名义工资是在合同中规定好了的,而实际工资则会随着实际的物价水平而波动,由于劳动者提供劳动力是以名义工资为标准的,而企业雇佣劳动力则以实际工资水平为标准,因而劳动力需求能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供给则不能。

4.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产量与其自然率的背离与物价与其预期水平的背离负相关。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章节题库-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章节题库-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圣才出品】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一、判断题1.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和短期总供给曲线方程式在本质上代表了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因此,经济学家也常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总供给。

( )【答案】F【解析】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在本质上代表了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即短期内物价、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也会影响产量。

但是菲利普斯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短期内价格与收入的关系,反映的内容不同,因此不能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总供给。

2.如果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内有效,说明预期在长期内是无效的。

( )【答案】T【解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预期是有效的,则菲利普斯曲线就是无效的。

因此,如果预期在长短期内均存在,则菲利普斯曲线在长短期内均不存在,也即在长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均不存在取舍关系。

3.奥肯定律意味着失业率降低1.5个百分点,将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3个百分点。

( )【答案】F【解析】奥肯定律反映的是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的增长便低于潜在的GDP的2个百分点。

4.假设某菲利普斯曲线为π=π-1-0.75(u-5%),要使通货膨胀率下降9个百分点,则需要使失业率提高到12%。

( )【答案】F【解析】由题意有π-π-1=-9%,从而u-5%=9%÷0.75=12%,则失业率应当提高到17%。

5.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经济中黏性价格企业的比例s,s越大,斜率越小。

( )【答案】T【解析】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可写为:Y=Error!+s(P-EP)/[(1-s)a],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a(1-s)/s。

当比例s越大,斜率越小。

6.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 )【答案】F【解析】黏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是如此。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2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2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十二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第一节、总供给的基本理论一、两种总供给模型1、粘性价格模型强调企业不能针对需求变动即刻调整他们索取的价格。

(1)价格粘性的原因①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合约决定;②一旦企业印制和分发它的产品目录或价格单,改变起来成本高昂;③可能是工资黏性的反映。

(2)企业的合意价格企业的合意价格p 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1)价格总体水平更高的价格水平意味着更高的企业成本。

因此,价格总体水平越高,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想要收取的价格也越高。

2)总收入水平更高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由于在更高的生产水平上边际成本增加,所以,需求越大,企业的合意价格也越高。

企业的合意价格是:p=P+ a(Y-Y(预期))其中a > 0,衡量企业的合意价格对总产出水平的反应有多大这个方程表明:当价格水平偏离预期的价格水平时,产出就偏离其自然水平;参数α表明产出对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作出的反应有多大,1/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3)表现形式与结论2、不完备信息模型(1)假定①市场出清,供需平衡;②每个供给者只生产一种产品和消费很多产品,因此无法观测到所有价格;③信息不完全,混淆了价格总水平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影响了供给决策,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在短期存在正相关关系。

(2)分析供给者进行生产决策时,并不知道价格水平,因此使用预期的价格水平P e。

当价格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上升。

他们都理性但是却错误地推断,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因此生产更多商品。

不完备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价格P超过P e,供给者提高他们的产出。

3、总结①两个总供给模型中的每个模型都用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市场不完备性;②第一个模型假设一些产品的价格是黏性的;第二个模型假设关于价格的信息是不完备的。

第二节、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失业率高则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因而有低通货膨胀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及附录【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及附录【圣才出品】

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4-1所示。

图14-1 长期总供给曲线2.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见表14-1)表14-1 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3.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假设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

当总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

此时价格高于预期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点A变动到点B,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率水平。

在长期,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到EP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点C,这时产出回到其自然率水平,如图14-2所示。

图14-2 需求的移动是如何导致短期波动的考点二: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现代菲利普斯方程为:π=Eπ-β(u-u 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u n表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为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假设Eπ和v固定,则可以得到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3所示。

但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这是因为在长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图14-3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曲线Y=Y_+α(P-EP)变形为P=EP+(Y-Y_)/α,接着进行以下步骤:(1)“一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圣才出品】
1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变动。这种混淆影响了供给多少的决策,并导致价格水平与产出之间在短期的正相关关系。 当价格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 的上升。他们都错误地推断,他们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并生 产得更多。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 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 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 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 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3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 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 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 答: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 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可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 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 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在产量达到最大时,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时,当需求 增加,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 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实际因素,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 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通过 IS 曲线右移),它们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需求 曲线右移;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即实际货币余 额增加(通过 LM 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复习笔记1.通货膨胀及其类型(1)定义: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2)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批发价格指数。

(3)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Ms=B·M,它提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因素:基础货币(B)和货币乘数(M)。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常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3.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指有效的货币需求,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意愿;二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

(2)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收入状况、信用的发达程度、市场利率、消费倾向、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心理预期、人们的资产选择等因素。

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价值下降)增加名义货币需求量。

(3)名义货币需求指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指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货币数量。

4.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与由经济的实际变量或客观因素决定的货币需求相符合。

5.货币注入的影响在经济原来是均衡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突然增加货币供给时,会造成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

6.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的理论。

7.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大卫·休谟在18世纪认为所有经济变量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由名义变量组成——名义变量是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第二类由真实变量组成——真实变量是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3.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总需求的移动影响物价水平,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3-1所示。

图13-1 长期的总供给曲线(2)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都认为市场的某种不完善性使经济的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结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垂直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引起产出水平暂时背离其自然率。

得出了相同的短期总供给方程式:(),0e Y Y P P αα=+->其中,Y 为产出,Y 为自然产出,P 为物价水平,e P 为预期的物价水平,参数α表示产出对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1/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这个方程式说明,当物价水平背离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

①黏性工资模型在黏性工资模型中,在短期内假设劳动市场失灵,名义工资具有黏性,不能随劳动的供求状况立即调整。

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上涨不会立即影响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W P )下降,更低的实际工资使企业雇佣更多劳动力,从而导致产出增加。

如图13-2所示,图(a )表示劳动需求曲线。

由于名义工资W 是黏住不变的,当物价水平从1P 上升到2P 时,实际工资从(1W P /)下降到(2/W P ),较低的实际工资使劳动需求量从1L 上升到2L 。

图(b )表示生产函数,当劳动量从1L 上升到2L 时,产出从1Y 增加到2Y 。

图(c )中的总供给曲线概括了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的这种关系,物价水平从1P 上升到2P ,产出则从1Y 增加到2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一、概念题1.黏性价格模型(sticky-price model )答:黏性价格模型即阐述黏性价格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黏性价格指不能迅速地反映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产品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价格。

黏性价格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

该模型用公式表示为:()EY Y P EP α=+- 说明了产出与自然率水平的背离和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的背离是正相关的。

2.不完备信息模型(imperfect-information model ) 答:不完备信息模型是阐述经济主体在作出经济决策时,并不能掌握所有相关信息从而影响总供给的模型。

不完备信息模型假设市场出清,即所有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可以自由调整使供求平衡,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是因为对价格暂时的错觉。

此外,该模型还假设,经济中的每个供给者生产一种单一产品并消费许多产品。

由于产品数量如此之多,供给者无法在所有时间中观察到所有价格。

他们密切注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但对他们消费的所有产品的价格关注较不密切。

由于信息不完全,他们有时混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

这种混淆影响了供给多少的决策,并导致价格水平与产出之间在短期的正相关关系。

当价格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上升。

他们都错误地推断,他们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

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并生产得更多。

总之,不完备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物价超过预期物价时,供给者增加其产出。

由()EY Y P EP α=+-可知,当实际价格水平背离预期价格水平时,产出背离自然率水平。

3.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14-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 ),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 ),菲利普斯曲线(PC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14-1 菲利普斯曲线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他们既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也不同意货币主义的说法。

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

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一条垂直线。

4.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答:适应性预期是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修正以后的预期的方式。

“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

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

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例如,某个时点的适应性预期价格P等于上一个时期的预期价格加上常数C乘以上期价格的误差。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50~60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了。

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

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答: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可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在产量达到最大时,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时,当需求增加,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实际因素,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通过IS曲线右移),它们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即实际货币余额增加(通过LM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

6.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答: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据经济学者解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经济学者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水平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

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工资—价格螺旋。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牟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经济学者认为,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

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价格完全决定于商品的供求,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控制产量来改变市场价格;而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

7.牺牲率(sacrifice ratio)答:牺牲率是指通货膨胀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实际GDP的百分比。

由菲利普斯曲线得知,在短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有取舍关系,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高失业率;又由奥肯定理得知,失业增加,产出减少,也即降低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

牺牲率就是用来衡量降低通货膨胀成本的。

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引发通货膨胀预期,而通货膨胀预期又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是巨大的。

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如果政府能够以可信地承诺降低通货膨胀,公众理解这种承诺,并相应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的话,那么降低通货膨胀不必经历一个高失业、低产出的时期,牺牲率是可以为零的。

尽管牺牲率的估算差别很大,但典型的估算基本在5%左右:通货膨胀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一年的GDP必须牺牲5%。

8.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答: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之一,指人们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预期。

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

它的含义有三个:①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②所作决策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作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他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预期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

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假设(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市场出清和自然率),是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

9.自然率假说(natural-rate hypothesis)答:自然率假说是卢卡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

自然率主要指自然失业率。

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

长期而言,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