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剥削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的分析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的分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在我国早就已经被消灭。
可是在某些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剥削现象。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既然无法避免的存在了,我们就应当对其有正确的认知与理性的态度,首先,我们要对剥削的定义有所了解。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狭义经济学意义上的解读,剥削就是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
还有一种广义的剥削,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法律上并没有所有权、而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权及政治权力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如假冒伪劣、偷税漏税、以次充好、侵吞国有资产,等等。
“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为什么会出现剥削现象呢?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剥削产生有两大基本条件,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以及私有制的存在。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上述两个条件,因而剥削现象在当前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
我国是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跨过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因此我国生产力岁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卓越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且发展非常不平衡。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非劳动者私有制。
我国是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因此剥削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与历史上的阶级剥削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仅仅是一种剥削现象,而而历史上的阶级剥削是一种剥削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并不是处处存在而,是一种局部的现象。
市场经济中的剥削及剥削现象
市场经济中的剥削及剥削现象关键词:剥削;剥削现象;剥削有理说;经济剥削内容摘要:历史上存在的剥削现象都是以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存在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利益根本对立为前提的。
剥削实质上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不公平交易,中国当前的剥削现象之存在也同样是制度环境不够公正合理造成的。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剩余劳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借助于经济剥削,因此经济剥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
一剥削的定义剥削实质上是依靠对财产的私人占有从而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一种经济关系。
剥削现象,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恩格斯说:"剩余劳动,即超出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时间以外的劳动,以及这种剩余劳动的产品被别人占有,即对劳动的剥削,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形式的共同点。
"历史上出现的剥削现象大都与私人财产的形成方式和支配方式有关。
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是共有的,个人没有私有财产。
人类在从原始社会的野蛮时代迈向文明时代的时刻,采取了最野蛮的方式,即彻底剥夺一部分人,使其成为奴隶,成为另一部分人可以任意使用和支配并为其创造财产。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它掌握在地主手中,农民必须依附于土地才能生存,农民实际上并不拥有多少财产,他们与财产的关系是间接的,即主要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向其缴纳地租来实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财产主要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即通过暴力对小生产者财产的剥夺而实现的。
"剥夺人民群众的土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形成资本主义剥削。
可见,历史上存在的剥削现象都是以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存在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利益根本对立为前提的。
消灭剥削与我国的剥削问题
谢谢
“消灭剥削”与我国目前存在 的的剩 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所谓剥削,就是在利用他人拥有的生产 要素时所付报酬低于其贡献,其实质是对 他人要素的无偿占有。” ——蔡继明
•
我国的现实情况:
我国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基本上建立起了社 会主义制度,而剥削作为一种制度和阶层被消灭。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制度。因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 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应当承认,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 除了个体经济以外,其他经济形势都或多或少地 存在剥削,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 一段时期内都存在着剥削。
• “消灭剥削”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的 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 度发达到私有制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 求了,私有制已没有存在任何的生产力发展空 间的时候,人类社会才从根本上铲除剥削赖以 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也只有到这个时候, 人类社会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正确看待我国存在的剥削现象
• 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存在, 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劳动生产率发展相 对不足,尚未达到足以使剥削彻底消灭的程度, 而劳动生产率发展相对不足又决定了社会主义 生产方式还不能覆盖全社会,还必须在公有制 占主体的情况下,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 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不高,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情况下, 剥削现象和剥削行为以及对剩余产品和剩余价 值的追求,仍然具有推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 改进以及社会关系调整与改良的作用。
怎样对待我国的剥削问题
• 任何一种剥削形式,即使在它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 期,当我们运用其去促进经济发展时,也应关注其可 能产生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消极方面,要看到并对剥 削程度能够自觉加以限制。资本主义是被动解决剥削 的消极影响,而社会主义应该主动调节和消除剥削的 消极影响,面对“强资本,弱劳工”的现状,政府应 该采取各种手段,减少剥削的负面影响,已维护社会 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国家应以法律形式,保护雇 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劳动市场的监管等,对 现存的过度和非法剥削要给予严厉打击,同时实施好 再分配政策,避免产生两极分化。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资本剥削——兼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剥削观
说成是 剥削者 , 们继续 接受道义上 的谴 责 。 让他 剥 削是对人类进 入文 明社会 以来关 于财 富分 配关 系 的一种 道德 价值 判断 , 它必 然 同一定 社会 的发展 阶段 相关联 。不 管是奴隶 主剥削奴 隶 、 封建 地 主剥削 农 民 , 还是 资产 阶级 剥削工 人 , 存在 都有 它暂 时 的 其 历史 正 当性 。因此 , 马克思 恩格斯从来 没有一般地 反对剥削 , 总是从 经济 的角度 去理解 和解 释这一 现 他们 象, 而不是仅仅从 道义 的角 度去批判 它 。同样 , 马克思 对资 本主 义社会 剥 削现 象 的批 判 , 是在 对其 理性 也
21 0 2年 5月
第3 O卷第 2期
陕 西 理 工 学 院学 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unl f hax U ie t o eh o g( oil c ne) ora o ani nv ̄i f cnl y Sca Si cs S y T o e
M a . 01 v 2 2 Vol3 No 2 _O .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社会 发展过程所 面临 的各 种挑战和争议 就没有停 止过 , 高校思 想政 治理论课 而
程 中受到的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如何讲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的资本剥削。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 度之初就是 以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所揭示的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 , 主观上为了避免资本剥削行为在中国 社 会 的出现 , 实行 了生产资料 的公 有制 。但人类 社会历史 的发展规律不 以任何 人 的主观 意志 为转移 , 胎 脱 于半殖 民地 半封建 社会 的新 中国不能跳 过任 何 民族 、 何地 区都 必须经 历 的商 品经济 的发 展 阶段 。历 史 任 上落 后 的生产关 系会 制约 、 阻碍一个 民族 国家 的发展进 程 , 于 中国现 实社会落 后 的生产力 而言 , 相对 以纯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剥削现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剥削是把“双刃剑”,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影响。
因此,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剥削现象中有利的一部分,也要以坚定的态度取缔威胁生产力发展的剥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剥削现象。
标签:剥削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并发展生产力,摒弃剥削,拒绝两级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当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即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换言之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水平的角度而言,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仍然根深蒂固存在的私有制经济,决定着剥削的存在。
但是当前绝大多数的国家不能正确面对这一问题,针对这一点我们当务之急要做的首先就是正确对待、科学认识这一阶段所特有的剥削现象。
一、我国当代社会剥削现象的积极作用1.剥削现象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活力私人所占有的生产资料,通过结合雇佣劳动者而产生利润,即私营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渠道。
换言之即兴办工厂为私营企业带来了利润来源。
当然这也契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经营资本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特别是对私人资本来说更是这样。
毋庸置疑在这一过程中为获得利润最大化必然需要雇佣劳动力,而这也契合了生产的最终目的,另外在这一过程中,雇佣工人就成为了受剥削的对象。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国内外私人企业资本都会选择到能够获得利润的地方投资建厂。
而这也决定著世界各地,都有可能迎来投资,而各方面均具优势的投资市场则是私营企业的最好选择,而这样即可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促进再生产,并优化劳动生产率,积累投资资本。
[1]因为有了雇主对生产利润率的不断追求,使得私营经济的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当代社会私营经济中的剥削则体现在雇佣劳动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问题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问题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剥削已经给我们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扬其长避其短,最大限度抑制剥削并逐渐消除剥削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后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剥削;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问题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因为在多种所有制結构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剩余价值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的经济现实。
是否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存在的客观现实,是承认剥削是否存在的经济前提。
一、剩余价值的本质及其存在意义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时,更多的是强调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的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唯一冲动就是不断追求剩余价值。
但马克思也在一般意义上对剩余价值作了一些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P.243,244)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为: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即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前提;剩余价值是在价值移动过程中形成的“余额”。
因此,剩余价值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其次才是一个政治范畴。
因为马克思从剩余价值中揭示了阶级对立关系。
至于剩余价值是通过奴隶劳役、封建地租、资本利润还是公有制经济中的“纯收入”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就是“余额”,这个“余额”是一切社会形态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因此,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是它们的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
”[2](P.89)在当代中国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以及作为其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剩余价值,也不可避免地要继续存在下去。
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私营经济的存在
2.存在剥削的私营经济,能促进市 场经济较快地发展
3.从国内改革的实际看, 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是可 以同时并存相互兼容的,国 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搞股份制改造,建立公有制 与私有制兼容的股份公司。
三、重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1.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同样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2.剥削和私营经济是相伴而生的 3.生产要素对劳动的直接雇佣是剥削存在的必要 条件 4.我国私营经济的雇佣关系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 5.承认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剥削和它在社会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并不矛盾 6.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行为必须进行规范、限制和 引导
•
总之,剥削在现实社会中是客观 存在的,是社会分配不公的必然结 果。我们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 系,并不是鼓励和发展私营经济的 剥削行为,而是利用私营经济的发 展来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最终 消灭剥削,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变为 社会主义的现实。
二、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 经济成分,在整个社会经济 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此,私营 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到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私营经济的性质 作为一般性质来讲,现阶段的私营经 济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以获 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为目的。作 为特殊性质来讲,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 经济,也不同于新中国建立之前的私 营经济,而是具有特殊性。
问题:
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 会主义建设的今天 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 私营经济的存在
一、剥削的一般概念 二、我国现阶段的私 营经济 三、重新认识我国现 阶段的剥削现象
一、剥削的一般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凡是社 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 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 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 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 时间来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生活 资料。
论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
论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量私营企业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企业主凭借所有权占有雇工的剩余劳动, 这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能否推理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存在剥削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是否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矛盾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与剥削不相容, 尽管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但伴随着改革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剥削现象不但没有消灭反而有了扩大的趋势。
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剥削现象?一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
我国是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且发展不平衡, 层次比较多。
虽然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但生产力水平远没有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程度。
因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根据生产力状况, 我们允许私有制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
30多年来,我国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私营企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势力。
私有制经济的存在, 决定了剥削现象的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对物质利益仍然有着强烈的欲望。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
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贫富分化问题(初稿)
贫富差距是正常的现象,这个社会每个人的付出不一样所以获得的也就不一样,因此贫富差距目前为止必然存在,在目前的情况下难以解决,如果真的要解决那就等到"共产主义"的到来吧剥削与两极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与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与两极分化所赖以存在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还依然存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相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要根据我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分化究竟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这一难题,一种思路认为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另一种思路认为关注社会公平的时机已经成熟。
其实,这两种思路存在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将效率和公平自然而然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存在6个方面的差距:一是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拉大,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三是有些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4倍以上;四是行业内部一些企业经营者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超过了20倍;五是从城市财富分布来看,10%的财富多的人占有城市全部财富的45%,10%财富少的人占有城市全部财富的1.4%;六是从财政分配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却逐年下降,14年时间下降了4个百分点。
怎么来看待这组数据?总体而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在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以及财富差距明显扩大,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如果追究收入差距因何产生,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既要看到绝大多数人是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通过合法手段富裕起来的,也要看到确实存在因分配机制不科学等原因而产生了不合理的收入,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剥削制度的再现
剥削制度的再现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与此同时仍然根深蒂固存在的私有制经济,决定着剥削的存在。
但是当前绝大多数的国家不能正确面对这一问题,针对这一点我们当务之急要做的首先就是分析剥削现象的危害。
1.剥削现象的存在导致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剥削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两面性。
一方面剥削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能强化一定的生产力;另外一方面剥削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是为了他人劳动,还是为了自己劳动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
其中差异最大的就是劳动的积极性了。
比如在被雇佣而劳动的过程中,雇主往往存在希望最大限度的强化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劳动力最大化。
与此同时,雇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避免透支劳动力和被掠夺劳动力。
因为这样一来,如果剥削越大,那么就越会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任何生产生活中都是这样的。
2.剥削现象的存在阻碍劳动者自身全面发展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雇主通常情况下都会有意的“缩水”劳动者的工资,而这样,对于劳动者而言为了满足生存所必须的条件,就无法投入更多的金钱用于培训教育、再生产以及抚育下一代等。
特别是对于那些迫于生计,而收入却不高的劳动者而言,很多时候只能被动的,或者无奈的选择那些相对机械性的、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即意味着很难有时间再发展自我。
3.剥削现象的存在导致收入差距两极分化社会成员之间也会由于剥削的存在,而存在明显的收入差距。
特别是一些成功的私营企业其年收入更是相当可观的。
另外在资本不断积累,再转化过程中,剥削收入使其进一步变成投资,这就意味着剥削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而这对于其它社会成员而言,这种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
如果不加予控制,而是任由这一种剥削制度的无限发展的话,那么必然会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
4.剥削现象给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由于剥削的存在而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剥削的资本为他们的私欲、奢靡等不良倾向提供物质基础。
小议我们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
小议我们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人类社会随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出现并产生了剥削现象,剥削曾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却又是其后期发展的阻力,是造成社会各成员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根源之一。
社会主义里不存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之所以出现剥削是为了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剥削现象。
通过学习,查找资料,认知社会。
我了解到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有三种:第一,资本剥削形式。
在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各体户、专业户、承包户等经济成分中,尽管资本数量、质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并且通过雇佣劳动来获得利润。
因此称之为资本剥削。
第二,产权空位造成的剥削。
有些人通过地位和权力占有实际的产权,这些人在产权空位的情况下并没有提供与其所获相等量的报酬,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不劳而获”。
当代社会权力常常变相可以获得财力第三,差别剥削。
因为人们的地位不同、所处的行业和地域不同、智力条件不同形成的剥削。
比如,当IT行业的CEO的工资比当清洁人员的工资高出不止百倍。
知晓了社会的剥削种类,我们会想,为什么在最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还存在着剥削现象呢?我们知道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处不在,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剥削是由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化,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按马克思发现的价值规律,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形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让整个社会的资料掌握在了大资本家手里,生产资料私有化了。
从人类文明开始,自从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后,剥削便一直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着。
我们会疑惑,远远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以共产主义为为最高追求的社会,怎么还会存在剥削呢?我们知道剥削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所有制中真真切切地包含有私有化: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专业户、承包户等等。
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之所以要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那是因为,首先消灭剥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条件,而目前我们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生产力还不发达。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和剥削联系在一起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允许、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私人资本,由此引出初级阶段是否存在剥削以及如何看待剥削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究竟应如何看待呢?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剥削的基本观点现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关于剥削问题有很多争议,要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需要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剥削的基本观点。
?1. 剥削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生产力不够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对剥削的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剥削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进程,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第一,剥削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以剩余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条件的。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全部劳动时间都用来生产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产品,没有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也没有剩余劳动,因而不可能产生剥削。
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这种剩余时间,就不可能有剩余劳动,从而不可能有资本家,而且也不可能有奴隶主,不可能有封建贵族,一句话,不可能有大占有者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585页。
)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以后,剥削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
剥削作为一种制度的存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条件的。
生产资料为少数人所占有,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从而也失去了对自己剩余劳动的占有权,使得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成为现实。
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272页。
)?第二,剥削方式在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剥削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剥削的存在性及其历史命运
_
维普资讯 http://www.cຫໍສະໝຸດ
邓献晖: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中剥削的存在性及其历史命 运
从 全社 会 来 讲 ,剩 余 价 值 只 有 唯 一 的源 泉— — 劳 动, 除劳 动 以外 的其 他 生 产 要 素 ( 括 资 本 ) 都 是 包 , 不 创造 剩余 价值 的 。马克 思 的这 个 逻辑 结 构 , 清 很
体 水 平来 看 而 不是 专 注于 偶 然事 件 ) ,价 格 是 价值
的货 币 表现 , 值 实体 是 无差 别 的人 类 劳动 , 以 , 价 所
。
作者简介 : 邓献 晖 (99 ) 男 , 族 , 16 一 , 苗 中共 贵 州 省委 党 校 ( 州行 政 学 院 ) 济 学 系副 教 授 , 贵 经 主要 从 事 政 治 经 济 学 、 共 经 济 公
本 文 拟 对 这些 问 题提 出 自己 的理 解 ,以就 教 于 同 仁。
一
再 用 自己 的剥 削概 念来 分析 马 克思 的剥 削 理论 。提
出一 个 新 的剥 削 概 念 是 无 可 非 议 的 , 是 , 果 用 但 如
一
个 新 的剥 削 概 念 来 探讨 原有 剥 削概 念 基 础 上 的
题复杂化 , 削这个非常通俗的范畴 , 剥 已经 被 发 展
得很 不容 易 掌握 。所 以 , 讨论 剥 削 问题 , 先要 确定 就
剥 削 的 内涵— —重 要 的是 要 明 确 将 要 讨 论 的 是 什
人 式 的剥 削 。
么 意义 上 的剥 削 , 马 克思 式 的剥 削 还是 罗宾 逊 夫 是
才 可 以得 出消 灭剥 削 的 正确 判 断 : 当剥 削的 存 在 更 有 利 于社 会 生 产 力发 展 时 , 们 应 该 容 忍 之 ; 我 当剥 削成 为 生产
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蓬勃发展,剥削现象也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否认和日益突出的问题。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与外资经济,是天生与剥削联系的。
据统计,1999年,我国的私营企业已达148万户,这还不算300万户挂靠“戴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另外还有3000万个体户和30万户和30多万户的外资企业,与此相关的是有7000万人处在雇佣劳动关系之中。
这表明,剥削现象的存在我国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该如何看待?首先,要超出道德层面看剥削。
剥削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有制出现而产生发展,也将随着私有制的没落而消亡。
历史表明,凡存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垄断的时候与地方,剥削就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
诚然,剥削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这无疑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但在经济学上,是否合理正当,不能用道德为衡量,而只能由生产力标准来判断。
一件事物,一种制度,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只能看它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剥削虽然不是道德的行为,但在财富有限的条件下,没有剥削就不可能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的创造,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所以,我们不要忘记马克思的话,“承认剥削,即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暂时的正当性”,而不能一概否定。
第二,我国现阶段剥削的存在是合法的。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现发展”,与此相应,“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部分,由此而产生的剥削也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允许的。
第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由于无产阶级革命几乎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获得成功的,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的尝试,但实践结果均不理想。
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历许多我们无法超越的阶段。
社会主义要消除剥削,为什么现在还有剥削?11应用化学 张淇皓2011070101032
现阶段的剥削是为了实现生产要素更合理的分配,使生产要素以及资本能够更加 集中地返回到再生产中,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带动整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 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余的人民群众富裕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剥削是符合长期的民族利益的,而且在长期开来并不与社会 主义体制相矛盾,所以现阶段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展的阶段,剥削现象还是有 他存在的价值,而且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与资本主义所存在的剥削制度有本质 的区别,最终目标是不同的,所以不应该把我国的经济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 本主义相比较,社会主义的优势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体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国现阶段仍存在剥削现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剥削,对 于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剥削行为,要采取历史的容忍态度,对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 剥削行为,要采取历史的淘汰态度,允许一定程度的剥削同时又禁止残酷的剥 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蓬勃发展,剥削现象也 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否认和日益突出的问题。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与外资经济,是天生与剥削联系的。 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私营企业已达657.42万户,另外还有几千万个体 户和30多万户的外资企业,与此相关的是有数亿人处在雇佣劳动关系之中。 这表明,剥削现象的存在我国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剥削是一个历史范 畴,它随着有制出现而产生发展,也将随着私有制的没落而消亡。历史表 明,凡存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垄断的时候与地方,剥削就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诚然,剥削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 这无疑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但在经济学上,是否合理正当,不能用道德为 衡量,而只能由生产力标准来判断。
剥削的消亡
剥削的消亡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私有制是剥削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及基础。
正因为如此,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宣布:“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作为己任,并为之奋斗不息。
建国以后,党力图在这方面有所前进,几十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限制、改造私有制,限制、进而消灭剥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剥削这一经济现象却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之中。
对此,人们议论颇多,褒贬不一。
显然,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出现的剥削,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间题,从理论与实线的结合上探讨这一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拟就有关剥削的几个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剥削的内涵及现阶段剥削的主要形式二、剥削是让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形式,是“剥削”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我们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
从我国国情来看,我们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但是生产力仍没有达到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而这样呈现出的生产力多层次性,就客观地、必然地导致了所有制的多层次性,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因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并鼓励其适当发展,是适应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既然私人经济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那么,根据马克思的利余价值理论,作为私营经济的必然产物—雇工以及因此产生的剥削,就有其存在客观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未具备消灭一切私有制的物质手段,这是剥削现象存在的直接根源。
因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物质基础本来就十分薄弱,加上这些年来工作上的种种失误,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难免会出现资金、找术设备短缺的困准.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过:“现在的自由市场还有资本主义,虽然没有资本家。
我国是否还存在剥削阶级
我国是否还存在剥削阶级
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着剥削和两极分化
我们国家会有剥削,但是没有剥削阶级,就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所以不会有剥削。
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所以剥削还是会有的。
至于两极分化,这是因为世界的发展,没有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还是提倡先富起来再帮别人富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剥削吗?为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
历史上的剥削现象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存在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根本对立之上的。
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但与历史上的阶级剥削有严格的区别。
我国现阶段的剥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存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剥削阶级
因为我国是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剥削阶级在我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年前,一位老人站在高山之巅,挥手洒下了令中国强大的种子,今日早已遍地开花。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就已经在各个领域独树一帜,并且变得越发坚韧。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无数国人尝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甜头,但在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时候,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78年,中国内部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动乱,人们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
当然,这场动乱自然开始向经济上扩展,并且演变成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大对决。
世界强国,社会主义阵营的龙头老大前苏联,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逐渐僵化。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全面接手政治经济之后,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将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和“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哪种体制,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就可以施行)”两种理论。
在老人睿智的思维和幽默的话语的带领下,中国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在这个大方向的带领下,中国经济天天向好,蒸蒸日上。
与此同时,便无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隐患,发展到现在,贫富差距过大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归根结底两个字:剥削。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
简单来说,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中国发展的大方向,是令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余下的人富起来。
所以中央开放了沿海经济发展带,并明确指出:“中央没有钱,所以要你们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
面对惨淡的事实,一些人自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俨然创造了一个可以被称作阶级的“资产阶级”,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存在了一些“剥削”,可是无法否认的是这些人所起的模范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并帮助其他人富起来。
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剥削”和“贫富差距”的产生,这些都是我们要行走的必经之路。
目前我国的生产力还未达到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的水平,所以理所应当的要经历这一环节,但是也应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应使其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影响。
但事实证明,中国现状确实出现了“富的更富,贫的更贫”的现象,而且我国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迅速攀升至2004年的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前景实在令人堪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应该认清,中国现状不是要去消灭什么剥削,而是允许一些剥削,利用他们大力发展生产力,缩短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也并非能在短时间实现。
现在世界上除了经济特别发达和经济特别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较小,其他地区都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所以中国在走一条别人都在走的老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
但是根据各国国情,每个国家又都很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发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先富到共富,这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还尚待后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