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
诺古拉
“诺古拉”,是长调演唱中最具代表性、也 最具风格特色的演唱技巧。人们都认为蒙 古族长调,其长音节奏与“诺古拉”装饰 性歌腔,二者巧妙结合,相辅相成,构成 了一幅天宽地阔,碧波涟漪的草原景色。 诺古拉在蒙古语原意中有“皱褶”的意思, 也有“拐弯”的意思,它所表达的是指一 种包含不同高音的装饰性歌唱技巧。
长调的概念
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蒙 古长调区别于蒙古族音乐中的 牧歌、赞歌、宴歌、思乡曲、 儿歌等题材分类,是以音乐的 体裁结构为分类标准的。长调 之外还有短调。这里的长调非 指音高与音列特性(西方乐理 中“大”“小”调概念),而 是与篇幅结构相关。当然,篇 幅的长短也仅仅是一个外在的 方面,它的真实内涵在于形成 篇幅结构的歌腔和律动。长调 的歌腔悠长、节奏自由,短调 则反之。所以,“那些曲调悠 缓而无明显节拍限制的民间歌 曲”即被称为“长调”。
蒙古长调的申报事宜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 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 的文化分布区。因此我国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 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作”的意见。蒙古国政府积极回应了我 国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 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 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 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 工作。2004年6月8日,两国在乌兰巴托签署了合 作协议,同意两国联合申报。11月25日,由两国 经过不懈努力联合申报的蒙古长调终于获得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的通过,被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简称“非物质遗产”)。
蒙古长调申报非物质遗产成功
2004年11月2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代表马 燕生(左)和蒙古驻法大使阿勒坦格列尔(右)一起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手中接过“蒙古族 长调民歌”荣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证书。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
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
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
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
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
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在音乐领域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
它以其独特的旋律、表达深情的歌词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
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起源于古老的游牧生活,秉承了蒙古族人民勇敢、豪放、豪情的精神特质,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情。
它的旋律宏大、深沉、激情四溢,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长调民歌以其独特的唱腔形式和音调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草原上,感受到了自然风光、季节变迁和生命力的伟大。
长调民歌的歌词质朴而又真实,它以民间语言直接表达人们对生活、爱情、亲情、友情等方方面面情感的追求和诉求。
歌词中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描绘了广袤草原上人们的生活场景、情感变化和精神世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通过长调民歌,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内蒙古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人文历史,感受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长调民歌是内蒙古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的口耳相传方式,代代相传至今。
它是内蒙古地区民众的精神食粮,也是塑造了蒙古族人民集体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音乐形式。
每当民族节日、婚礼、生活欢庆等重要场合,长调民歌都会成为人们欢庆的主旋律和精神寄托。
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也超越了国界的限制,走向了世界。
它经过现代音乐创作和演绎的加工,形成了与西方音乐相融合的新型长调民歌,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深情的歌词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拥有极高的艺术魅力。
它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思索,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刚毅豪情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跨越了国界,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和关注。
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音乐遗产,让世人共同领略到它的魅力与价值。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为您简单的介绍蒙古族长调。
长调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文化之一。
早在一干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内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
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
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占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占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
她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白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长凋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
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
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
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
浅析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
摘要“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蒙古族用他们动人的歌声感染了所有人,也让所有人从歌声中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的令人魂强梦绕的美景和豪迈好客的热情。
蒙古族长调作为蒙古族独有的表演形式,不仅是蒙古族热情好客的表现,更是蒙古族特有地域环境下所产生的艺术风格。
本文通过浅析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形式,探究蒙古族长调各演唱流派的特点及其区别,并分析蒙古族长调对于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蒙古族长调,艺术特点,演唱形式Abstract" the blue sky of the blue sky, the horse running under the white clouds, waving the whip round the quartet, hundred birds qi Fei. " the Mongolian people infected all the people with their moving songs, and let everyone feel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the hospitable enthusiasm of the Mongolian steppe. Mongolian long tune as a unique performance form of Mongolia, not only 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ngolian hospitality, but also the artistic style produced by the Mongolian unique region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inging form of Mongolian long tun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Mongolian long tune singing school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ongolian long ton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ic.Key words:Mongolian,Mongolian long – tune,artistic characteristics,singing form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绪论 .....................................................................................................................................(一)概述 ............................................................... (二)蒙古族长调的形成与发展 ............................................. 1蒙古族长调的概述...................................................... 2蒙古族长调的形成......................................................3蒙古族长调的发展···························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与特点 ·······································································(一)蒙古族长调的风格··················································································· 1旋律悠长舒缓....................................................................2多为倚音装饰三蒙古族长调的流派及演唱特点 ·······································································(一)蒙古族长调的流派 ..................................................... 1呼伦贝尔流派..........................................................2锡林郭勒流派3鄂尔多斯流派4阿拉善流派(二)蒙古族长调各流派的演唱特点四对蒙古族长调当代发展的思考..................................................................................(一)蒙古族长调的当代发展趋势(二)对蒙古族长调当代发展的思考五小结参考文献 ..................................................................................................................................... 致谢...............................................................................................................................................一绪论(一)概述有人用长长的诗词表述内心的情绪,有人用厚重的文字记录下社会的文明,有人用美丽的画卷展示人生的精彩,而蒙古族用他们独有的歌声——蒙古族长调向所有人娓娓道来他们蒙古族对于历史、文化、人文、道德、哲学等多方面的感悟。
蒙古长调和古琴
蒙族长调民歌
古
琴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在 2005.11月被评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长调早在蒙古 族形成时期已存在, 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 式息息相关。是蒙古 族生活生产和精神性 格的标志性展示。
古 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 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 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 《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 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 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 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 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 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谢
谢
THE END
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描述歌声之美是困难的。
记者在呼和浩特的五天里,多次听到蒙古长调那悠扬、深沉而宽广的旋律,不管是在斗室之内,还是在人潮汹涌的新华广场,只要听到一曲长调响起,马上就能被带到那辽阔的草原,那发自胸臆的歌声,在天地之间飘荡,仿佛能传到无穷的远方。
2005年6月3日,我们驱车去呼市北边八十公里外的希拉穆仁草原,这个草原和西北方向的锡林郭勒草原、和更远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更为遥远的外蒙草原都是连成一片的。
6月初的草原,草还只有寸余高,无名的黄色、蓝紫色小花点缀其间,大风挟带着沙尘直扑人的眼睛。
牧民们牵来马,我们纵马在草原上飞奔,从小在牧区长大、来自狮子王旗的小伙子布仁白依尔一边唱起长调《摔跤歌》,一边策马绝尘远去,自由挥洒的长调、撒蹄飞奔的骏马、辽阔无边的草原,三者融合无间。
布仁说,他偶尔也听流行歌曲,但与长调相比,太没有味道了。
中午在蒙古包里,女主人托娅端来烤羊排和草原白酒,同行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朝克图老师唱起了长调名曲《小黄马》,歌者端坐着,神态肃穆深沉,布仁白依尔配以低沉的呼麦,虽然听不懂蒙语的歌词,但那苍凉悠远的歌声,足以让听的人肃然起敬,暂时忘掉自己,与身处的这片草原融为一体。
如今,一直在草原上自由回荡的蒙古长调获得了世界性的声名。
2004年的11月份,蒙古长调入选为联合国第三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在此之前,同为草原文化精髓的马头琴已由蒙古国独立申报成功。
联合申遗2005年6月8日,两国的乌兰巴托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意两国联合申报。
11月25日,由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长调获得通过。
“下一步就是具体措施了”,乔玉光说,要按照申报文本的十年规划来做事,目前正在着手组建两国联合机构。
将与蒙古国联合开展田野调查,共同进行理论研究,联合制定长调民歌传承人的普查和评价体系标准,并进行长调的宣传与培训,举办国际长调比赛等等。
“学校教育下的传承是一方面,非主渠道,学校教育会学院化,而原生态的文化重要的是在民间,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将会在牧民居住地建立保护区。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的珍贵瑰宝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调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深厚的内容和扣人心弦的演唱方
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长调民歌的旋律优美动人。
长调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结构著称,采用自由节奏,灵活
变化的曲调,高亢慷慨的音色和回旋的情感表达,使长调民歌的旋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旋律中融入了大量牧民群众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表现了他们对牧区生活的深厚感情。
旋律的流畅和和谐让人们如沐春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长调民歌的内容丰富多样。
长调民歌的歌词内容主要反映了牧民对生活、爱情、自然
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歌词中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真实地反映了蒙古民族的生
活状态和文化内涵。
长调民歌的内容丰富多样,从日常琐事到神话传说,从个人情感到社
会风貌,从动人故事到深邃哲理,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歌词中的触动和意境让人们沉
浸领略到了生活的美好之处。
长调民歌的演唱方式独具特色。
长调民歌的演唱方式恢弘大气,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演唱者通常以高亢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色,表达出内蒙古
大草原上人们爱情、希望、失落和幸福等丰富的情感。
演唱时,演唱者的身体动作和面部
表情也很重要,通过舞蹈、咏叹、喊叫等方式,使整个唱腔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演唱的
艺术性和观赏效果。
内蒙古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内蒙古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是其中一些: 1. 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
它以悠扬、婉转、深情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唱风格,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的代表之一,以其悠扬、柔美、感人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和信仰。
3. 剪纸艺术:内蒙古地区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被誉为“剪纸之乡”。
它以简洁、生动、有趣的造型和鲜艳、明亮的色彩,表现了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
4. 呼麦歌唱艺术:呼麦歌唱艺术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复杂的唱法和高超、精湛的技巧,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和信仰。
5. 蒙古象棋:蒙古象棋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古朴的造型和规则,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 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隆重、热闹、喜庆的氛围和独特的表演方式,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以上是内蒙古地区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们都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摘要】蒙古长调是蒙古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其音乐风格特点饱含草原风情,具有悠扬、深沉的特点。
演唱形式多样,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变化。
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口传和实践相结合。
在当今音乐界中,蒙古长调具有独特影响力,受到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其形成背景与蒙古族的生活、文化以及历史传统密不可分。
蒙古长调独特性凸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对世界音乐影响深远。
通过深入了解和传承蒙古长调,可以更好地弘扬蒙古族文化,推动世界音乐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蒙古长调、音乐风格、形式、历史、特点、演唱、传承、影响、形成背景、独特性、未来发展、世界音乐。
1. 引言1.1 蒙古长调的概述蒙古长调,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也是蒙古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唱形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蒙古长调具有悠久的历史,凝聚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承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精神。
蒙古长调的魅力在于其深沉悠扬的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歌词,能够触动人心,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思和感悟。
蒙古长调不仅在蒙古族内部广泛流传,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
它的美妙旋律和独特韵味已经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交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2 蒙古长调的历史渊源蒙古长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民族的生活和文化。
据历史记录,蒙古长调最早起源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一种以口传心传的传统歌唱形式。
在古代,蒙古长调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传承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被视为一种祭祀和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在蒙古长调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音乐本身的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蒙古长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通过蒙古长调,人们可以感受到蒙古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情感表达,这些都构成了蒙古长调独特的历史渊源和魅力所在。
2. 正文2.1 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特点1. 蒙古长调的音域广阔。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蒙古长调是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形式。
蒙古长调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瑰宝,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承载着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和民族精神。
本文将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和形式,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悠久而迷人的音乐形式。
蒙古长调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于世。
蒙古长调以其宏大而悠远的音乐语言展现出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草原文化的热爱。
以骑马放歌、猎歌等为主题的蒙古长调,常常以大胆豪放的旋律和深情厚重的音域表现出蒙古族人民豪情壮志的气魄,并流露出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深情厚意。
蒙古长调独特的喉音唱法、高亢激昂的音色和极富辨识度的旋律,使其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蒙古长调的形式也具有独特性。
蒙古长调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短序曲、长调正歌、尾声和哭歌。
这四个部分通过复杂的编排和细致的演唱技巧,充分展示了蒙古长调的音乐魅力。
其中短序曲旨在引入主题和调子,并为下一部分做好准备;长调正歌是蒙古长调的主体部分,包括多个段落,以不同的旋律、动态和节奏变化,形成丰富的音乐韵律,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尾声往往是对前面部分的总结和回顾,表达出独特的情感和追忆;哭歌则展示了蒙古族人民对亲人离别和生死的思考和祈祷。
除了以上的基本形式,蒙古长调还有一些衍生和变体形式,如独唱、二重唱和合唱等。
这些变体形式在保留蒙古长调的特点和风格的同时,增加了更丰富的音乐层次和表现手法。
独唱常常由一位优秀的歌手演唱,以其娴熟的喉音唱法和动人的演唱技巧,将蒙古长调的音乐艺术表现地淋漓尽致;二重唱则增加了人声的交互和对唱,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和挑战性;合唱则聚集了多个歌手的力量,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团结和友爱,使音乐更加庄重肃穆。
蒙古长调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具有独特性,在表现主题和内容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蒙古长调以其自由奔放的形式和深邃迷人的音乐语言,常常表达出对大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蒙古长调的主题涉及到草原风光、民族历史、战争和爱情等,使其音乐内涵更加丰富多样。
非遗系列蒙古族长调民歌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形态特征传承保护课件
列
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出现有关长调的记载。
MONGOLIANLONGSONG
M
O
N
G
O
L
I
A
N
L
O
N
G
S
O
N
G
CHIN
Mongolian Chieftain folk songs, traditional music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非
遗
系
列
MONGOLIANLONGSONG
M
O
N
G
O
L
I
A
N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N
G
S
O
N
G
CHIN
Mongolian Chieftain folk songs, traditional music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非
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
遗
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 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 系
或“草原牧歌”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
列
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
缓、意境开阔。
MONGOLIANLONGSONG
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 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 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 的感悟来发挥,取材内容大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 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它以草原人特有的 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 学和艺术的感悟。
蒙古民歌长短调 碧草蓝天醉琴音——简述蒙古民歌的艺术特点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
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
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国政府积极回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
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
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
草原瑰宝——蒙古长调
草原瑰宝——蒙古长调【摘要】蒙古长调是属于草原的独特瑰宝,更是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财富,文章简述了蒙古长调的起源、分布、发展及传承,期望能够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蒙古长调艺术能够久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关键词】蒙古长调;形成;发展;传承蒙古民族世代以草原为家,生存环境和民族风貌造就了他们坚韧、豪迈、热情的性格,歌声更是陪伴着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述说着他们的深情,述说着草原上动人的故事。
蒙古长调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依然回响在中国大地,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亦是广为人知。
1.长调的起源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
“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
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长调除了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悠远之意。
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蒙古族的祖先由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逐渐由狩猎转变为畜牧,长调这种歌曲形式也渐渐产生发展起来。
在很长一段的历史时间内长调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并对蒙古族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调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草原生活,几乎涵盖了草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对自然的赞颂: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蒙古人对大自然的变化体验最为深刻,面对着茫茫的草原、壮阔的山河会心生崇敬,四季更迭时光易逝会感悟珍惜光阴;又如对亲朋的浓厚感情:婚丧嫁娶、朋友往来,或开怀或忧伤或期待或彷徨,这些情绪都可以用歌曲表达出来;再如对牲灵的咏叹:这点可以从蒙古人对马的热爱上充分的体现出来。
马对蒙古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可以借助生活生产的工具,更是一生的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生活伴侣。
在长调中以马为名的歌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其他如历史典故、风俗礼仪、道德信条等内容也经常在长调歌曲中出现。
可以说长调是一部草原教科书,世世代代传承着草原文明,传播着草原文化。
2.长调的特色与风格区长调豪放又不失细腻,字少腔长,宜于叙事,旋律悠长、徐缓,主要形式“密—疏—更密—疏”,一般情况下,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由于节奏自由,长调所表达的情感也呈现多样化,欢快、舒坦甚至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这在其他民族民歌中很难找到。
蒙古长调朗诵稿子
蒙古长调朗诵稿子
蒙古长调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声乐形式,常用于朗诵、歌唱、演说
等各种文艺表演。
在蒙古,这种声乐形式被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一,被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蒙古长调以其特有的节奏、音调、韵律和情感表达方式而闻名,
它的特点是把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听众可以深刻感受到表
演者的情感内涵。
不同于其它声乐形式,蒙古长调采用了一些独特的
表现手法,例如颤音、润音、咽音、假音、吸气、压颤等,使得表演
者的嗓音能够产生更为高亢、激越的效果。
蒙古长调从它的表演方式可以分为单人演唱和合唱,从其来源可
以分为蒙古族、满族、阿尔泰族等,从其歌曲内容可以分为歌颂祖国、赞颂英雄、抒发爱情等。
文艺表演使用蒙古长调时,不仅能够吸引大
量观众、蓬勃发展,并且还能体现出蒙古族民众的文化特点,增加民
族文化自信心。
蒙古长调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着崇高的地位,从它的传承、
演唱史中,可以看出蒙古长调地位与历史影响力的重要性。
同时,作
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之一,它也提供了很多学术研究价值,为后人留
下了丰富的音乐文献。
蒙古长调的名词解释
蒙古长调的名词解释蒙古长调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之一,源于蒙古地区的民间歌曲。
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长调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国内外都有着一大批的忠实拥趸。
蒙古长调隶属于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曲艺”类别,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技巧而闻名。
它通常由一个人独立表演,表演者通常身穿传统的蒙古服饰,手持琴弦乐器马头琵琶。
表演者通过马头琵琶的弹奏,结合声乐的演唱,将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传达给观众。
蒙古长调的演唱方式独特而独具魅力。
表演者通过不同的音调、音符和音节的变化,构建了独特的旋律体系。
这种旋律体系通常具有独特的音高和音色,使得蒙古长调在演唱过程中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蒙古长调通常以叙事为主题,内容涉及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爱情故事等。
通过音乐和歌唱,表演者能够生动地再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背后的文化价值。
蒙古长调的演唱技巧独特而复杂,需要表演者具备出色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首先,表演者需要掌握独特的音调和咬字技巧,以准确地表达旋律和歌词的情感。
其次,表演者还需要通过呼吸和发声的控制,准确地掌握节奏和力度。
最后,表演者还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及琴弦乐器的演奏,增强演唱的艺术效果。
蒙古长调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凝聚了蒙古地区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在民间广泛传承,也得到了专业音乐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
蒙古长调的独特艺术形式和深刻内涵,使其成为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蒙古长调的魅力还在于其对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共鸣。
通过歌唱和音乐的表达,蒙古长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引发思考和共鸣。
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辛酸和激情,感受到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包容。
同时,蒙古长调也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勇气和力量,带给人们生活中的积极正面的能量。
在现代社会中,蒙古长调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蒙古长调民歌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蒙古长调民歌的形成、发展及特点2019-03-31摘要: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乐风格的典型代表。
公元七、⼋世纪,蒙古先民⾛出了额尔古纳河,来到蒙古⾼原。
他们基本上放弃了以狩猎为主的⽣产⽅式,⽽改变成以畜牧业为主,随之代表游牧⽣活的牧歌题材长调产⽣了。
蒙古族长调民歌⽓息宽⼴,是较长篇幅的深沉情歌。
它不但在长⾳的演唱上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的颤⾳,⽽且演唱者需要拥有宽⼴的⾳域,还要灵活掌握长调民歌的共鸣、节奏等演唱特点。
关键词:⾳乐艺术;艺术作品;蒙古民歌;长调;诺古拉;共鸣;节拍;节奏;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J60 ⽂献标识码:A⼀、蒙古长调民歌的形成在蒙语中,长调被称为“乌⽇图边”,意长歌,它除了拥有曲调⾼亢悠扬的特点之外,还拥有遥远的历史,在公元1206年,蒙古部⾸领铁⽊真统⼀蒙古,将领⼟从⼤兴安岭深林地带扩充到⼴阔的草原,使蒙古部落由深林狩猎民族转变为草原游牧民族。
⽣活在美丽的⼤草原上,蓝天、⽩云、骏马、⽺群,陪伴着草原牧民⼀年⼜⼀年。
在长期的游牧⽣活中,蒙古族⼈民以草原⼈特有语⾔述说着蒙古民族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对⼤⾃然的崇尚。
创造了⾼亢悠远、舒缓⾃如、连绵起伏、⾳域宽⼴的蒙古长调民歌。
⼆、蒙古长调民歌的发展蒙古从早期奴⾪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开始从事畜牧业。
由狩猎到游牧⽣产⽅式的变化,⾳乐风格也以短调为基础,逐步向长调发展。
原来⼀些古⽼的⾳乐,如狩猎歌舞、萨满教歌舞被⾼亢悠远、反映蒙古牧民⽣活的蒙古长调所代替。
草原牧民将蒙古长调称为牧歌。
千百年来,蒙古⼈民过着“还⽔草⽽迁徙”的游牧⽣活。
最后,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长调占据了蒙古族民歌的主导地位。
独特的草原的草⾹,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野花芬芳的空⽓,给了草原⼉⼥纯净真诚的⼼灵。
长调是蒙古歌曲,在⼴阔的草原,牧民们⽤长调赞美⽣活、草原和表达情感。
蓝天、⽩云、⽺群、奔驰的骏马,翱翔的雄鹰在长调的歌声中。
听⼀曲牧歌,就像站在辽阔⽆边的草原,渴望⾃然美丽的画卷,草原牧民称它是与⾃然的完美统⼀。
长调名词解释
长调名词解释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属于草原牧歌类型,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
人称“道吉卓德”:汉语意思为创始者或领唱者。
歌手都必须是博尔济吉特氏。
他们没有特殊的服装要求,一般都穿长袍。
扎木年与胡尔年是蒙古人传统的说唱艺术。
巴尔虎草原上的博古克是蒙古说唱艺术的代表。
其形式由某个专门从事这种艺术的人来完成。
这种演唱方式虽然可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但却因缺乏宣传教育作用而没有很好地推广开来。
一年一度的乌兰牧骑艺术节上,来自各旗县区的蒙古族歌手争相献艺,这些代表着蒙古族音乐最高水平的演员们,以嘹亮的歌声、动听的琴声、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成功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民歌节,集中展示了全国民歌的魅力和风采。
在内蒙古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关心下,经过各级民族文化工作者不懈努力,蒙古族传统音乐已成为我区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无穷魅力。
蒙古长调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素有“草原之魂”的美誉。
从2007年起,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三届“草原上的歌唱家”大赛,使“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真正唱响了大江南北。
玛依拉的演唱大多用蒙语演唱,内容多为描写爱情、赞美家乡、祝福亲人等。
大都是在户外即兴表演,不化妆、不做道具。
演唱者身着艳丽的蒙古袍,怀抱七弦琴,头顶飘带,踏着马头琴声的节拍边走边唱。
玛依拉的歌词全部押韵,歌词长短随歌曲而定,短则三、四句,长则十多句,一般由两个人对唱,也有一人领唱众人合的,场面热烈火爆。
在每个礼拜五下午的时候,内蒙古人都会从城市赶往乡村。
他们成群结队的来到一片绿油油的田野里,放眼望去,天地间铺满了耀眼的黄,它们比任何时候都要壮观。
这是阿爸的杰作,阿爸在他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他们来到这儿,指导他们演出,让他们去感受那美妙的音符。
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当他们熟悉之后,便立刻把节奏加快,越来越快,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欢快的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
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
对长调民
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国政府积极回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
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
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
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
历史渊源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在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
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
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
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
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
融合交流步伐加快。
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短调民歌重获新生快速发展,长调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文化、艺术价值
"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灵魂都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这是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在1996年拜访一代长调歌王哈扎布后,为其演唱的蒙古族长调而深深倾倒,即此写下的赞文。
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
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
据了解,只要有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三五个人以持续低音潮尔,就会产生庄严肃穆、声势浩大、辉煌壮丽的气势;而一首马头琴民间独奏曲《走马》,就会有排山倒海之气概。
二者均能使人产生一种雄浑壮美的崇高体验。
长调牧歌的典范之作《辽阔的草原》,音乐语言、曲式结构都是简洁精练的,全曲只上下两个对偶乐句旋律,但却热情奔放,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同样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
古老的宴歌《六十个美》,仅在一首单乐段淳朴的歌曲中就唱出六十个美的事物。
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候鸟鸿雁、阳光云霭、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风光、怒放的鲜花、清澈的流水、弹拨的琴弦、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天下的太平……这种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在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更为突出显示出蒙古族长调民歌高度的美学价值。
爱是长调根本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爱就没有人类世界,更不可能产生艺术。
但因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及生存环境的差异等,对爱的表达方式也自然不会一致。
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
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
承前与发展
在长调艺术史上,长调艺术大师可谓代代辈出。
一代歌王
哈扎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而蜚声于国内外,其《小黄马》高音区的演唱令人拍案叫绝。
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一曲《辽阔的草原》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金牌,倾倒世界级音乐大师与各国青年。
评委之一、著名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称其是"罕见稀有的民音女高音"。
70年代末,年近古稀的鄂尔多斯长调民间歌手扎木苏震惊了北京舞台,在音乐理论界、声乐界、教育界引起轰动和惊叹。
许多专家高兴地称赞为"草原美声唱法",他被请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著名声乐大师沈湘亲临现场聆听他的演唱。
90年代初,80多岁的扎木苏歌喉依旧,充分显示出坚实而科学的歌唱功底。
这充分说明,长调演唱艺术不仅有它独特美学本质及其风格,而且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歌唱技术。
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拉苏荣认为,蒙古长调通过演唱者的歌喉得以传承,同样的作品不同人演唱可以风格迥异,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身上。
现在著名长调演唱艺人、流派代表人物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保护与发展。
伴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