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这些事我来做》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承担一些责任,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他们开始从依赖父母逐渐转向独立,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仍存在依赖心理,缺乏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承担一些责任,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事情是谁来做的?为什么这些事情需要人来做?”引发学生对自主意识的思考。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以及如何培养自主意识。
3.实践体验:布置一个简单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4.分享交流: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培养自主意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图片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编排,是继三年级“预测”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本文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五颗一起长大的豌豆,各自奔向自己理想的未来,其中一颗在一座小楼窗台的裂缝里发芽、长叶、开花;给一位长期卧病在床的小姑娘带来生机,给她信心和勇气,战胜病魔的故事。
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 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提问策略,学会筛选有价值问题。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好起来的原因,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体会小豌豆美好的心灵。
(四)教学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不同目的提出不同方面问题。
(五)教学准备1.在第一课时中带领学生疏通字词,理清文意,梳理五粒豆子的不同命运。
2.布置学生根据文章来提问,教师在课前收集并整理。
02说学情图片学生对安徒生的童话非常喜爱,也读过很多他的童话故事,对本课的学习和体会人物的情感有很好的帮助。
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生虽然能够能提出问题,但是学生的发问大多缺乏质疑精神,不能针对整体提问。
例如:随意发问,问题只是指向文本内容,不知如何确定有价值的问题等等。
因此在提问策略方面教师应给予引导。
03说教学方法图片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我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采取“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点拔启示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笔记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笔记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琥(hǔ):琥珀,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
- 珀(pò):与“琥”组成“琥珀”一词。
- 嗡(wēng):象声词,如蜜蜂嗡嗡叫。
- 脂(zhī):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
- 拭(shì):擦拭,用布、手等摩擦使干净。
- 渗(shèn):渗透,液体慢慢地透入或漏出。
- 俯(fǔ):俯身,低下头。
- 扎(zhā):扎针的“扎”,在这里表示用力刺进去。
- 番(fān):一番,回、次的意思。
- 埋(mái):埋葬,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
2. 会写的字。
- 怒:愤怒,形容生气的样子。
注意“心”字底的写法。
- 吼:吼叫,大声叫。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 脂: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旨”。
- 拭:右边是“式”,不要写成“戒”。
- 餐:笔画较多,注意上下结构的比例。
- 划:多音字,在这里读“huá”,划船;还有“huà”,计划。
- 晌:晌午,中午。
- 辣:左右结构,左边是“辛”,右边是“束”。
- 渗:左半部分是“氵”,表示与水有关。
- 挣:多音字,“zhēng”挣扎;“zhèng”挣钱。
- 番:上面是“釆”(biàn),不是“采”。
- 埋:把“里”字写在“土”字下面。
- 刷:左右结构,左边是“尸”,右边是“刂”。
二、词语理解。
1. 松脂。
- 从松树等针叶林树木树干渗出的树脂,是琥珀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
2. 拂拭。
- 掸掉或擦掉(尘土)。
在课文中形容蜘蛛小心地把苍蝇身上的灰尘弄掉。
3. 前俯后仰。
- 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文中用来描写苍蝇和蜘蛛被松脂包裹时挣扎的样子。
三、课文内容。
1. 琥珀的形成过程。
- 松脂球的形成。
- 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松林。
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一只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正掸着翅膀上的灰尘,这时一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善用法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节内容。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正确使用法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但对法律的认识还较片面,理解也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分析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其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认识法律的重要性。
3.知识讲解:讲解法律的作用,解释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
4.小组合作:提供一组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维护公民权利2.规范公民行为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单元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执教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号部分要求同学背诵,其余部分要求同学理解一、考点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
*2、中华文化的组成(内容)?独具特色的、浩如烟海的、名扬世界的、异彩纷呈的、充满智慧的、完备而深刻的等。
3、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的力量如何?)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之中。
*4、中华文化的特点:*5、中华文化的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
*6、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和中国的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和世界文化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表现):①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⑦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⑧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8、中华传统美德是的精华。
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的品质。
随着时代的和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和也在不断和。
*9、为什么要具有民族精神?①是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
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
③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
*10、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以为核心的、、、的伟大民族精神。
*11、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
②新中国成立后:、“”精神、精神、精神;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③改革开放以来:意识、意识、意识、意识;精神、精神、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12、如何弘扬、培养民族精神?(笼统谈)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2(2024秋)
5.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材分析】本课为单元第五课。
本课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5.5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感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到一年级为止,学生通过感觉器官认识环境变化,但未意识到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本课将从室内转向室外研究,关注感觉器官本身。
通过室外环境观察,收集信息,建立对感觉器官的认知,如通过校园观察了解视觉、听觉和嗅觉功能。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聚焦环节,引导学生关注我们是如何通过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器官来观察周围事物的。
通过提问“每一种感官分别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每个感觉器官的功能和局限。
第二部分是探索环节。
活动一:出示校园环境图,引导学生思考并描述他们通过感觉器官观察到的现象,为室外观察做准备。
活动二: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观察,指导他们运用感觉器官收集信息并记录发现,同时感受单一感官的局限性和多感官协同观察的优势。
第三部分是研讨环节,通过讨论,学生将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特定信息,单一感官观察有局限,而多感官观察能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第四部分是拓展环节,在了解感觉器官功能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如何保护眼、鼻和耳等感觉器官,培养他们爱护器官、健康生活的意识。
【学情分析】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到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过研究鼻子,他们了解到这一器官在认识周围事物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然而,他们还未充分理解感觉器官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为了加深这一理解,本课将通过室外观察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感觉器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虽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绘画记录技巧,但在面对复杂观察对象时,他们仍需进一步指导。
教师需要根据学校条件,提供更详细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精细的记录技巧。
同时,本课还将引导学生从无意识观察转向有意识观察,鼓励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记录,以提升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每个感觉器官都有各种的功能,都有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说课稿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李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主要内容。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本课题的内容,加上对哲学观点的模糊认识,他们对本课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走出这一盲区,加深对哲学观点和以及这些观点对人生指导的认识,对于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因此,本课题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本课从哲学知识体系线索看阐述的是唯物辩证法发展的基本观点,从学生的人生发展线索看指向的是学生的人生发展问题,共有2课时。
二.学情分析基础知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和方法不理想,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兴趣不是很高,觉得缺少成才的动力,对自己前途较迷茫。
心理情况:心理上潜意识认为哲学在遥不可及的远方,与生活、学习、人生似乎没有关系,所以积极性不高。
解决对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热情、鼓舞学生的斗志、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根据教材分析,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新事物和旧事物、了解量变和质变、理解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树立自信,增强前途光明的坚定信念。
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增强社会责任感,注重量的积累,培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和行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立法权
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
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注意:有立法权不一定就是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 机关是唯一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中,全国人大
行使最高立法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 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决定权 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 (尚未发生或执行,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
重大事项
行)
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任免的决定,则
及其他组成人员
是任免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 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 监督权 一委”的工作、审议上年度的工作报告。 议,则是监督权。(正在执行或已经执行完毕,如:
易混提醒
(集体行使)
立法权
审议权
(个人独立行使)
人
民
决定权
代
表
大
会
任免权
权
力
表决权
人 大
代
表
提案权
的 权
利
监督权
质询权
注意 在做题时,二者的依据:问题的主体是人大或人大常委会还是人大代表。
易混提醒
1、“国家权力机关”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区分 前者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仅指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2、“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机关”的区分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判 机关和检察机关) 3、“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区分 前者是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但后者只能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4、人大“监督权”与公民“监督权”的区分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第二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一、教学目标:1. 理解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3. 了解积极面对人生境遇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逆境适应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 积极面对人生境遇。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2. 图像展示法: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逆境适应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开场:引入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顺境和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3. 图像展示: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逆境适应能力和思辨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积极面对人生境遇的重要性。
五、教学建议:1.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 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逆境适应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图像展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顺境与逆境对人生发展的影响,并培养了学生的逆境适应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二单元第5课时问题解决(练习)
第二单元第五课时问题解决(同步练习)1、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米,宽18米。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这块地菜地种白菜,每平方面能收9千克白菜。
这块菜地能收多少千克白菜?2、在一张长15cm,宽10cm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0cm15cm3、一根铁丝能够围成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
竹篱笆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一间教室的地面长8米,宽6米,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6、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用这个花圃的种郁金香。
郁金香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王大伯要给花圃施肥,平均每平方米浇2千克营养水,这个花圃共需要多少千克营养水?7、一个新教室要安装窗户玻璃。
每块玻璃长50厘米,宽40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一共要装64块这样的玻璃,需要买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8、有一块玉米地长37米,宽25米。
菜地中间留了一条1米宽的小路,把菜地平均分成四份。
每一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1、30×18=540(平方米)9×540=4860(千克)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540平方米;这块菜地能收4680千克白菜。
2、15×(15-10)=75(cm²)答:剩下部分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解析:根据题意,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剩余的面积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5-10)厘米,宽是10厘米。
据此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剩余部分的面积。
3、(8+4)×2=24(cm) 24÷4=6(cm) 6×6=36(cm²)答:它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解析:根据题意,正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第二单元第五课 管理好自己的小团队
二、妥善处理团队冲突
(一)正确认识团队冲突
打造和谐、高效的团队是我们的愿望,但在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团队成 员与团队之间,以及团队与团队之间难免会在观念和行为上产生矛盾和分歧,形 成冲突。冲突是一种相互抵触、对立甚至攻击的状态。冲突出现后我们必须及时、 有效解决,才能凝聚人心,促进工作。
首先,王旭没有选择合适的批评时机。在短会上,王旭在这么多教练的面前 批评刘星,会让刘星觉得丢脸。如果他在会后找刘星单独谈话提出批评,可能效 果就会不一样。
其次,王旭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就当众对刘星提出严厉的批评。在愤怒的 情况下批评刘星可能会激发其自卫反应,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所以,王旭如果在 批评刘星之前首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则更有利于刘星接受批评。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允许团队成员在尝试性或创新性的工作中犯 错,因为这种犯错是合理的,这种错误会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如果团队成员确实 犯了不应犯的失误需要对其进行批评时,我们要注意几个原则:要有理有据,对 事不对人,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态度和语言。
团队成员的性格各不相同,能接受的批评方式也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性格 的团队成员,选择他最能接受的、效果也最好的方式。
最后,王旭批评时没有对事不对人。作为管理者,应该在批评时对事不对人, 并且最好只对团队成员当下所犯的错误进行合理批评,而王旭不仅批评了刘星开 会时犯的错误,还把“陈年旧事”翻出来重提,对刘星的性格进行了否定。这种 既批评当下的错误,又算“陈年旧账”,还否定人本身的方式,极容易引起团队 成员的反感,在团队合作中是不可取的。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部编版
2.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合作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独立思考的能பைடு நூலகம்。
-游戏化学习: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律,提升自主能力。
-问题导向法: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这些事我来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如自己收拾房间、完成作业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责任的奥秘。
2.教学难点
-责任意识的培养: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自律能力的提升:自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定期检查和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矛盾冲突等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家庭责任和集体责任的概念仍然有些模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重点难点的讲解,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解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展示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以下是这篇课文的笔记:
一、作者简介
安徒生,丹麦19 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二、词语解释
1. 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2. 预感:事先感觉到的。
3.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
4.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三、多音字
称chèn(相称)chēng(称呼)
四、反义词
僵硬——柔软丰满——干瘪
五、问题思考
1. 五粒豌豆的各自的结局是什么?
第一粒豌豆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落到了水沟里,涨得大大的;第三粒和第四粒豌豆被鸽子吃掉了;第五粒豌豆在裂缝里生根发芽,使小女孩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2. 为什么说第五粒豌豆是最了不起的一粒?
因为第五粒豌豆在逆境中顽强生长,发芽开花,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六、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讲述五粒豌豆的不同经历,告诉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六上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课堂笔记
六上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课堂笔记一、背景介绍在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二单元第五课是一篇文言文课文,内容涉及到我国古代文学名家陆游的《登鹳雀楼》一诗。
这是一首描写了陆游登高远眺的诗歌,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在阅读这篇诗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陆游的艺术才华,而且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二、课堂笔记内容1. 诗歌赏析陆游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七绝诗,通过对登高的景象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展现了作者的豪迈与激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时代和社会的关切。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对诗歌的逐句讲解,帮助我们理解了诗句的意境和博大精深之处。
2. 人生感悟诗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登高眺望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对人世间沧桑变化的深刻感悟。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从诗歌中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启迪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3. 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了解到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和阅读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对古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了详细解释,并引导我们多读多练,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三、总结回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陆游的诗歌艺术,而且从中获得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我们也学会了一些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个人观点《登鹳雀楼》这篇诗歌,通过作者对登高的描述和对人生的感悟,让人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壮志,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启迪。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努力登上人生的“鹳雀楼”,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情怀。
以上是对六上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课堂笔记的全面评估和撰写的文章,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登鹳雀楼》一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名家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作者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对诗歌的赏析和讲解,使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对于今后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课堂笔记一、课文题目:《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二、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
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三、字词积累1. 生字惧(jù):害怕。
凄(qī):凄凉。
寞(mò):寂寞。
宴(yàn):宴会。
霉(méi):发霉。
籍(jí):书籍。
聊(liáo):聊天。
乏(fá):缺乏。
栅(zhà):栅栏。
控(kòng):控制。
贷(dài):贷款。
剔(tī):剔除。
袭(xí):袭击。
覆(fù):覆盖。
2. 词语解释畏惧:害怕。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寂寞:孤单冷清。
宴会: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指比较隆重的)。
缺乏:(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倾覆:(物体)倒下。
四、课文内容梳理1. 主要内容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
梗概部分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节选部分讲述了鲁滨逊初到荒岛的生活状态和面对困境的思考。
2. 段落划分梗概部分:(1)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前往非洲途中遭遇风暴,流落荒岛。
(2)鲁滨逊在荒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下“星期五”,回到英国。
节选部分:(1)鲁滨逊初到荒岛的绝望心情。
(2)鲁滨逊理性思考当前处境,积极乐观面对困难。
五、重点句子分析1.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这句话体现了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困境中能够看到事情的两面性,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六、中心思想课文通过记叙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
七、写作特点1. 以第一人称叙述,使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 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方法论要求: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 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 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 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不管是正确的意识 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 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 产生,也不能发展。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2)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意识并不会自行产 生。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意识。 (2)错误的意识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意 识中的那些错误的思想、片面的认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是这种反映 是歪曲的,有时甚至是虚幻的。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2.意识的生理基础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 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1)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在掌握这一问题时,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2)认为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3)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 前者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是第二位的。同时,物 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 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唯心饕宓拇砦蟆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表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年份
比例(%)
考点透析
1953
13.26
易错指点
2009
46.6
能力提升
1979
18.96
1995
29.04
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 人口数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
选举法制定 或修改年份 农村和城市 每一代表所 代表的人口 数比例 1953 (制定) 8∶ 1 1979 (修改) 8∶ 1 1995 (修改) 4∶ 1 2010 (修改) 1∶ 1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思维过程: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 动性,即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要针对材料 组织答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答案:(1)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计划性。 (2)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3)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 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 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 消极的阻碍作用。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需 借助实践促使事物变化。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 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本课在高考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常结合本省市或某地经济发展、关注民生、 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 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知识进行分析,预计2012年仍会延续 这一趋势。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 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典题例证】 (2010年上海卷,35,节选)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 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 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 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解析: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学生对意识的理解。在本题中,首先要 弄清楚这是对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意识能动的认识作用,排 除A、D项;其次,明确意识、认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推知出 B项说法错误。答案为C。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则每 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它类推。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典题例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 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 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 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近几年来,尽管全球 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 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审设问: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审材料:①提出并实施“文化强省”战略;②安徽文化资源丰富;③文化产业 发展成为新引擎。 知识链接:意识的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典题例证】 (2010年重庆,30)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 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 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 人鱼”形象。材料表明( )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以“美人鱼”雕像为基础 C.人们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D.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是其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解析: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主观意识,A表述错误;B说法错误,人们心中的“美人 鱼”形象应该以客观事物为基础,而“美人鱼”雕像也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形象;C正 确,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差异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D说法错误,即使虚幻的反映, 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答案为C。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典题例证】 (2010年山东文综卷,24)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 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 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 (2)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的要求。 (3)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返回目录
考纲展示
自主学习
考点透析
易错指点
能力提升
(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 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 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 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 内容。 (3)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