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增粘树脂生产工艺
增粘树脂生产工艺
1.树脂油加入量2000公斤,溶剂油加入量500公斤。
2.催化剂(三氯化硼乙醚络合物)加入量8公斤(4%),加入过程为滴加。
滴加控制在1小时,25-30度停止滴加,35度时要降温。
后期间断性滴加。
3.中和加入氢氧化钙25公斤(有时多家五公斤),每隔五分钟加入5公斤。
4.抗氧剂加入量400克。
5.反应过程一般为2.5-3小时。
反应温度控制在50+-5度。
6.中和反应一般为70分钟左右。
加完后加溶剂油500公斤。
循环20分钟,吹板框内液体2小时。
7..分水大概在4小时。
8.蒸馏大概在4小时左右,取样分析在1小时,合计五个小时,投料量在4吨。
9.切油投料初次在大概在500 L.左右,切油每5小时可切2吨料,10小时4吨料。
原来一天切2吨料。
10.投抗氧剂预处理大概在70分钟(投料时间20分钟)。
11.设备情况:反应釜3000L,中和釜3000L,分水釜3000l,预处理釜2000L。
计量罐1500公斤。
原料储罐20*3=60KL,溶剂油储罐15KL*4=60KL
12.造粒每小时12-13袋,每袋25公斤。
13.压滤在2个小时。
14.切油10吨时需排渣。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增粘树脂制得的橡胶特征:增加改性处理步骤,加入一元酚作为改性剂,有机酸作为催化剂原料:芳香族化合物:二甲苯、奈、甲基萘、二甲基奈、联苯等1环或2环的芳香族烃甲醛类:甲醛、福尔马林、多聚甲醛改性剂:对叔丁基苯酚,占反应液5~50% (对甲酚、对氯苯酚、对溴苯酚、苯酚、对苯基苯酚等一元酚)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占混合液0.1~2‰(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制备方法: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反应,包括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缩合反应步骤,对过量的酸的分离步骤、过量甲醛类的蒸馏步骤。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进行改性处理步骤: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元酚和有机酸得到混合液,并对混合液进行升温和保温,然后蒸馏至无馏分,制得增粘树脂。
升温和保温过程:反应液升温至100℃~120℃时保温30分钟,升温至150℃~180℃时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180℃~200℃时保温60分钟,升温至180℃~220℃时进行整理至无馏分。
产品特性:保持期长、耐湿和耐高温等优点,应用后橡胶具有高的拉扯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等优点。
树脂粘度范围:70~130mPa?S制得橡胶的扯断伸长率%为700~750,撕裂强度71~80KN/m酚醛树脂对NBR性能的影响酚醛树脂结构上的薄弱环节是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氧化, 耐热性能受到影响。
酚醛树脂的加入对混炼胶加工性能无太大影响。
酚醛树脂补强NBR 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硫化交联网络的完善程度。
一般认为,酚醛树脂与固化剂,如HMT 等交联形成的网络与胶料网络重叠,即酚醛树脂网络能够与胶料网络形成互聚合物网络( IPN) ,从而起到对橡胶补强的作用。
对于加补强填料的胶料,滞后是造成生热的主要原因。
填料有较窄的分子尺寸分布会导致较高的滞后, SP6600 经腰果壳油改性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加上SP6600 能与NBR 形成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这就使SP6600 补强NBR 硫化胶在动态压缩状态下滞后损失较小,因此具有较好的动态压缩性能。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增粘树脂制得的橡胶特征:增加改性处理步骤,加入一元酚作为改性剂,有机酸作为催化剂原料:芳香族化合物:二甲苯、奈、甲基萘、二甲基奈、联苯等1环或2环的芳香族烃甲醛类:甲醛、福尔马林、多聚甲醛改性剂:对叔丁基苯酚,占反应液5~50% (对甲酚、对氯苯酚、对溴苯酚、苯酚、对苯基苯酚等一元酚)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占混合液0.1~2‰(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制备方法: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反应,包括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缩合反应步骤,对过量的酸的分离步骤、过量甲醛类的蒸馏步骤。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进行改性处理步骤: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元酚和有机酸得到混合液,并对混合液进行升温和保温,然后蒸馏至无馏分,制得增粘树脂。
升温和保温过程:反应液升温至100℃~120℃时保温30分钟,升温至150℃~180℃时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180℃~200℃时保温60分钟,升温至180℃~220℃时进行整理至无馏分。
产品特性:保持期长、耐湿和耐高温等优点,应用后橡胶具有高的拉扯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等优点。
树脂粘度范围:70~130mPa?S制得橡胶的扯断伸长率%为700~750,撕裂强度71~80KN/m酚醛树脂对NBR性能的影响酚醛树脂结构上的薄弱环节是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氧化, 耐热性能受到影响。
酚醛树脂的加入对混炼胶加工性能无太大影响。
酚醛树脂补强NBR 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硫化交联网络的完善程度。
一般认为,酚醛树脂与固化剂,如HMT 等交联形成的网络与胶料网络重叠,即酚醛树脂网络能够与胶料网络形成互聚合物网络( IPN) ,从而起到对橡胶补强的作用。
对于加补强填料的胶料,滞后是造成生热的主要原因。
填料有较窄的分子尺寸分布会导致较高的滞后, SP6600 经腰果壳油改性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加上SP6600 能与NBR 形成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这就使SP6600 补强NBR 硫化胶在动态压缩状态下滞后损失较小,因此具有较好的动态压缩性能。
增粘树脂生产工艺
增粘树脂生产工艺
增粘树脂生产工艺
1.树脂油加入量2000公斤,溶剂油加入量500公斤。
2.催化剂(三氯化硼乙醚络合物)加入量8公斤(4%),加入过程为滴加。
滴加控制在1小时,25-30度停止滴加,35度时要降温。
后期间断性滴加。
3.中和加入氢氧化钙25公斤(有时多家五公斤),每隔五分钟加入5公斤。
4.抗氧剂加入量400克。
5.反应过程一般为2.5-3小时。
反应温度控制在50+-5度。
6.中和反应一般为70分钟左右。
加完后加溶剂油500公斤。
循环20分钟,吹板框内液体2小时。
7..分水大概在4小时。
8.蒸馏大概在4小时左右,取样分析在1小时,合计五个小时,投料量在4吨。
9.切油投料初次在大概在500 L.左右,切油每5小时可切2吨料,10小时4吨料。
原来一天切2吨料。
10.投抗氧剂预处理大概在70分钟(投料时间20分钟)。
11.设备情况:反应釜3000L,中和釜3000L,分水釜3000l,预处理釜2000L。
计量罐1500公斤。
原料储罐20*3=60KL,溶剂油储罐15KL*4=60KL
12.造粒每小时12-13袋,每袋25公斤。
13.压滤在2个小时。
14.切油10吨时需排渣。
(整理)增粘树脂制备增粘树脂助剂生产工艺技术
本套技术资料汇集国内所有相关技术资料,为你的创业提供可靠包括,资料全面真实,绝不是网上的垃圾信息!相关专利包括相关专利号,制备工艺流程,设计等全面新颖!本资料在行业价格保证最低,(如果有比此价格低的同类资料,我们可以按相关价格的8折价格给你,这就是我们的实力!)欢迎咨询以下联系方式:本套技术资料120元1 97105832.6 橡胶工业用烃类复合增粘树脂及制备方法2 97113452.9 基于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热熔粘合剂,其在一次性纺织品中的应用以及其中所含的增粘树脂3 96196518.5 使用非热固性酚醛增粘树脂制备压敏粘合剂4 99125258.6 一种橡胶专用增粘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5 99810018.8 增粘剂和自底漆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制品6 200610070466.4 一种低温增粘、增亮树脂的制备方法7 200710190278.X 橡胶增粘剂对-特辛基苯酚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8 200680009802.2 增粘剂以及增粘树脂乳胶9 200380102159.4 热塑性聚酯树脂用增粘剂与含该增粘剂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成型体10 200480003732.0 基于萜烯树脂和烃树脂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增粘剂树脂的水分散体11 200480028723.7 烷基酚-酚醛树脂、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橡胶增粘和/或增强树脂的用途12 200580013131.2 热塑性聚酯树脂用增粘剂及将其配入而形成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13 200810001942.6 基于萜烯树脂和烃树脂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增粘剂树脂的水分散体14 200810146001.1 含有亲水性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和增粘树脂的橡胶以及具有其侧壁的轮胎15 200810214755.6 橡胶组合物及具有含乳液SBR和增粘性树脂组合的组分的轮胎16 200810246358.7 无溶剂制备增粘对叔丁基酚醛树脂的方法17 200780033029.8 用作增粘剂的改性烃基酚醛树脂以及包含所述改性烃基酚醛树脂的橡胶组合物18 200910165681.6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增粘树脂制得的橡胶19 201010501981.X 水基增粘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付款方式:1、本套技术资料120元2、资料都为电子版的,部分资料包括专利和科研成果资料,可以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增粘树脂制得的橡胶特征:增加改性处理步骤,加入一元酚作为改性剂,有机酸作为催化剂原料:芳香族化合物:二甲苯、奈、甲基萘、二甲基奈、联苯等1环或2环的芳香族烃甲醛类:甲醛、福尔马林、多聚甲醛改性剂:对叔丁基苯酚,占反应液5~50% (对甲酚、对氯苯酚、对溴苯酚、苯酚、对苯基苯酚等一元酚)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占混合液0.1~2‰(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制备方法: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反应,包括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缩合反应步骤,对过量的酸的分离步骤、过量甲醛类的蒸馏步骤。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进行改性处理步骤: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元酚和有机酸得到混合液,并对混合液进行升温和保温,然后蒸馏至无馏分,制得增粘树脂。
升温和保温过程:反应液升温至100℃~120℃时保温30分钟,升温至150℃~180℃时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180℃~200℃时保温60分钟,升温至180℃~220℃时进行整理至无馏分。
产品特性:保持期长、耐湿和耐高温等优点,应用后橡胶具有高的拉扯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等优点。
树脂粘度范围:70~130mPa?S制得橡胶的扯断伸长率%为700~750,撕裂强度71~80KN/m酚醛树脂对NBR性能的影响酚醛树脂结构上的薄弱环节是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氧化, 耐热性能受到影响。
酚醛树脂的加入对混炼胶加工性能无太大影响。
酚醛树脂补强NBR 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硫化交联网络的完善程度。
一般认为,酚醛树脂与固化剂,如HMT 等交联形成的网络与胶料网络重叠,即酚醛树脂网络能够与胶料网络形成互聚合物网络( IPN) ,从而起到对橡胶补强的作用。
对于加补强填料的胶料,滞后是造成生热的主要原因。
填料有较窄的分子尺寸分布会导致较高的滞后, SP6600 经腰果壳油改性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加上SP6600 能与NBR 形成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这就使SP6600 补强NBR 硫化胶在动态压缩状态下滞后损失较小,因此具有较好的动态压缩性能。
酚醛树脂在轮胎中的应用橡胶用助剂在硫化之前混入胶料中,用于提高胶料自粘性的树脂为酚醛清漆类, 尤其是对辛基酚甲醛树脂, 这种树脂多以浆状或片状形式提供。
具有以下特点的高性能树脂:粘着性好,有利于提高胶层之间的粘合性,在长时间及各种条件下粘性保持稳定。
改性酚醛树脂DHJH—D在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下三角胶中的应用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三角胶包括上三角和下三角胶两部分。
上三角胶硬度低,要求胶料具有较好的柔性、耐屈挠且生热低,而下三角胶硬度较高、挺性大,以抵抗胎圈部位的屈挠变形。
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下三角胶硬度一般为85~92度。
改性酚醛树脂DHJH—D理化性能基本达到进口改性酚醛树脂SP一6701水平。
两种树脂对胶料的增硬作用基本相同,胶料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物理性能相差不大。
生产配方:NR 100,炭黑N375 66,氧化锌3.5,硬脂酸2,树脂204 4,树脂SP-6701 10,防老剂4020/RD 3,芳烃油5,促进剂Hexa-80 1.2,促进剂NS 1.2,硫黄3.5,其它5。
试样制备(1)小配合试验小配合试验胶料采用两段混炼工艺,一段混炼在1.57 L密炼机中进行,转子转速为115r?min-1,压砣压力为0.35 MPa,加料顺序为生胶→小料→炭黑→一芳烃油;二段混炼在开炼机上进行,辊筒速比为1:1.4,混炼前胶料停放16 h,加料顺序为:一段混炼胶→硫黄和促进剂。
(2)大配合试验大配合试验胶料采用三段混炼工艺,一段混炼在BB370型密炼机中进行,转子转速为60r?min-1,压砣压力为0.60 MPa,排胶温度控制在(155士5)℃,加料顺序为:生胶→小料→3/4炭黑→芳烃油;二段混炼在BB370型密炼机中进行,转子转速为40 r?min-1,压砣压力为0.60 MPa,排胶温度控制在(145±5)℃,加料顺序为:一段混炼胶→1/4炭黑;三段混炼在GK270型密炼机中进行,转子转速为20 r?min-1,压砣压力为0.60 MPa,排胶温度控制在(95士5)℃,加料顺序为:二段混炼胶→硫黄和促进剂。
各段混炼胶停放时间均不少于4 h。
改性酚醛树脂在子午线轮胎三角胶中的应用妥尔油改性酚醛树脂(牌号SP6701)和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牌号SP6700),美国十拿国际公司产品。
在子午线轮胎下三角胶中加入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可提高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和100%定伸应力,但其配方成本略高;而加入妥尔油改性酚醛树脂,可延长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和t10及t95工艺安全性较好。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配方设计的胶料硬度要求及设备允许的胶料工艺性能来选择改性酚醛树脂的品种。
配方A:NR 100,炭黑66,妥尔油改性酚醛树脂10,操作油 3.5,促进剂H(六亚甲基四胺)0.8,硫化剂5,其它14.2。
混炼工艺小配合试验胶料混炼工艺为:NR→1/2炭黑→小料、改性酚醛树脂→操作油→剩余炭黑→硫化剂→打三角包翻炼→薄通2 遍→出片。
大配合试验胶料混炼分三段均在密炼机中进行。
一段混炼工艺为:NR、2/3炭黑、改性酚醛树脂及小料→压压砣→50s剩余炭黑→压压砣→20s注油→压压砣→30s提压砣→10s压压砣→100s或160℃排胶。
二段混炼工艺为:一段母炼胶→压压砣→40s提压砣→10s压压砣→100s或160℃排胶。
三段混炼工艺为:二段混炼胶、硫化剂→压压砣→40s提压砣→10s 压压砣→100s或95℃排胶。
改性辛基酚醛增粘树脂在全钢子午线轮胎配方中的应用试验配方试验选用全铜子午线轮胎实用配方。
主要成分为:NR 1 0 0 ;炭黑4 5 ;辛基酚醛增粘树脂4 ;促进剂1.4 0;硫黄1.7 5 。
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的化学分析结果见表改性增粘树脂TKM系列在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普通型烷基酚醛树脂( 如普通型对叔丁基酚醛树脂,即2 0 4树脂) ,这种树脂在胶料中具有较好的增粘效果,但当半成品部件存放时间过长、环境湿度过大或存放温度过高时,胶料粘合性下降很快,使半成品部件返回率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着力开发的T KM 系列增粘树脂系多元烷基苯酚甲醛缩合树脂( 改性增粘产品) ,可在苛刻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增粘效果。
B A S F公司的K O R E S I N树脂属烷基苯酚-乙炔型树脂,又称超级增粘树脂。
在整个混炼周期内温度在1 1 0 ~1 4 0 ℃范围内占时较长,高于1 4 0℃的时间很短。
TK M- O树脂的软化点为1 2 2 ℃,因此有利于其分散,而K O R E S I N树脂样品为粉末状,质轻易飞扬,且软化点高,不利于分散。
国产辛基酚醛增粘树脂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与CIIR相比,BIIR 具有与NR 相容性好、极性大、气密性好的优点,但其加工性能较差。
为了改善BIIR的加工性能,在BIIR 内衬层胶配方中加入了辛基酚醛增粘树脂。
辛基酚醛增粘树脂在化学结构上具有以下特征: ①烷基处于酚醛基的对位,树脂分子用对位烷基封端, 因此烷基酚醛树脂具有非热反应性,即在硫化温度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②烷基上存在叔碳原子, 使烷基成支化结构, 且叔基越多,支化度越高, 树脂与橡胶的相容性越好; ③树脂存在酚羟基的强极性结构, 具有形成氢键的能力。
几种增粘树脂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胶料中的应用选用辛基酚醛树脂( 2 0 3 ) 、叔丁基酚醛树脂( 2 0 4 ) 、TKM-M及K o r e s i n等增粘树脂进行了化学特性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增粘树脂Ko r e s i n ,德国B A S F公司产品;增粘树脂T KM -M,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提供;加入增粘树脂后,可明显提高胶料的工艺粘性及粘性保持率,在本试验研究的几种增粘树脂中以T KM-M 树脂和K o r e s i n树脂的综合粘合性能最佳。
( 2 ) 加入增粘树脂后,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硫化速度加快,门尼焦烧时间缩短( T KM-M 树脂延长门尼焦烧时间) ;同时硫化胶的3 0 0%定伸应力下降,扯断伸长率和扯断永久变形增大,而对其它物理性能的影响不大。
( 3 ) TKM-M 树脂与K o r e s i r i 树脂相比,含前者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较优,而含后者硫化胶的加工工艺性能较好。
叔丁基酚醛增粘树脂对子午线轮胎硬胶料性能的影响化学分析:叔丁基酚醛增粘树脂的分析结果为:外观浅黄色片状物;软化点1 4 3 -l 5 7 ℃;皂化值≤6 0 ;游离酚≤2%;灰分≤1%试验基本配方为;橡胶1 00 硫黄2 .0 ;促进剂l .2 ;氧化锌 3.5 ;硬脂酸2.0 炭黑8 8 防老剂3.5;操作油4.0 增粘树脂变量。
叔丁基酚醛增粘树脂对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是有效的,且对胶料焦烧和正硫化时间无不良影响。
( 2 ) 从胶料的综合性能来看,在子午线轮胎硬胶料配方中加入4份叔丁基酚醛增粘树脂效果最佳。
( 3 ) 在本实验范围内,与石油树脂、烃粘合树脂和叔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相比,叔丁基酚醛增粘树脂增进胶料的粘合性是最为有效的。
特烷基酚醛增粘树脂通过鉴定特烷基酚醛树脂是对-特辛基酚醛增粘树脂和特丁基酚醛树脂的简称。
该产品与橡胶相容性大,除起改善胶料粘性外,还兼有增塑及软化功能,可减少传统软化剂的用量,同时有助于填充剂的分散,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老化性能。
它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投资少,见效快,产品市场潜力大。
该树脂的技术指标为:(1)特辛基酚醛增粘树脂(TXN)外观黄色至红褐色透明薄片或粒状物,质脆软化点(环球法) 85~100℃酸值(mgOH)25~42灰分(%)≤0.5羟甲基(%)≤1.0②特丁基酚醛树脂外观黄色至黄褐色片状或粒状软化点(环球法)(℃) 130~140(Ⅰ型)、142~157(Ⅱ型)皂化值, mgOH/g,≤60(Ⅱ型)游离酚,(%)≤2;灰分(%)≤1;加热减量(%)≤0.2萜烯酚醛树脂增粘剂的研究进展萜烯酚醛树脂是用萜烯将酚醛树脂进行烷基化改性的产物,其外观为淡黄色至棕红色玻璃状透明固体,软化点在6 0~150℃之间,Ga r d n e r色泽大多在1 2 左右,能全部溶解在甲苯等有机溶剂中。
酚醛树脂由于不溶于有机溶剂及植物油中,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改变这种性能,必须用烷基、松香及桐油对其进行化学改性,诸如对叔丁基酚醛树脂、对叔辛基酚醛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和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等均在许多应用配方中得到了使用。
中国有丰富的松节油资源,用其对酚醛树脂进行化学改性以得到价廉的萜烯酚醛树脂,可望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S c h e n e c t a d Y公司推出的S P5 5 9 及S P 56 6 系列产品,其软化点分别为1 3 0 ℃及1 1 5℃的萜烯酚醛树脂,与各种聚合物均具良好的相容性,适用作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及再生胶的增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