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命题

合集下载

7形式逻辑-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7形式逻辑-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d.根据模态命题的差等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p→◇﹁p; ﹁◇﹁p→﹁□﹁p。
⑵根据“实然”和“必然”、“可能”的关系进行推 演的模态推理。
□p→p;p→◇p;□﹁p→﹁p;﹁p→◇﹁p。 ⑶模态三段论
模态三段论就是在三段论中引入模态词而进行的 推理。
模态三段论推理要遵循“结论从弱”的原则∶从较 强前提可以推出较弱的结论,但不能由较弱前提可以 推出较强的结论。(必然命题最强,实然命题次之, 可能命题最弱)
模态三段论又有两种形式: A.纯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全都是模态命题的模态推 理。它们或是由同一种模态命题构成,或是由不同种 的模态命题构成。具体地说有纯必然模态三段论、纯 可能模态三段论和必然与可能结合的模态三段论等。 当前提是由不同种的模态命题组成时,推理的结论应 该同前提中那个确然程度较低的模态命题相一致。
根据对当关系,同样可以由一个模态命题的真或假, 来确定与其同素材的另外几个模态命题的真或假。
必然p
必然非p
可能p
可能非p
□p、□﹁p、◇p、◇﹁p之间在真假值上有以下四 种关系情况∶
⑴反对关系∶ □p与□﹁p
⑵矛盾关系∶ □p与◇﹁p;□﹁p与◇p
⑶差等关系∶ □p与◇p;□﹁p与◇﹁p ⑷下反对关系∶ ◇p与◇﹁p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一、模态命题
1.狭义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模态命题就是断定思维对象不同确然程度的命题。
模态命题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它总是包含有“可能” 或“必然”之类的模态词。
例如:今天晚上他一定不会来。
这部小说可能畅销。
我们主要讨论逻辑上的“必然”和“可能”两种模 态,即真值模态命题及其推理。所以真值模态命题又 称断定思维对象之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在现代逻 辑中,用“□”表示“必然”,用符号“◇”表示 “可能”,用p,q,r,…表示命题。它的公式为:

第六章 模态命题

第六章 模态命题



7.制裁规范与行为规范不同。此处,行为规 范即第一性法律关系(第一性权利义务关 系),制裁规范即第二性法律关系(第二 性权利义务关系)。且主体有时有不同 (制裁规范是对行政、司法机关作出的指 示) 如:场内禁止吸烟,违者罚款50元。 前者是行为规范,后者是制裁规范。 制裁规范的主体是制裁执行者。





二、真值模态命题的特征及其分类 (一)必然命题:断定事物情况具有必然性的命题。 1.模态词通常为:必然、一定、必定、必将、总是等 2.分类: 2.1必然肯定命题:S必然是P==“S是P”是“必然”的 ==表示相等,=表示赋值 符号表达:□p 读作:必然p 2.2必然否定命题:S必然不是P==“S不是P”是“必然”的 必然不=“不”的必然≠不必然 符号表达:□~p 读作:必然非p



3.规范命题的完整结构:承受者(针对的人, 主体对象);假定;行为;执行方式(模 态词) 例如:课本p139,两个例子 4.规范命题的分类: 4.1个别规范(承受者为具体某人);一般 规范(承受者为一类人) 4.2具体规范(假定是一次有效的);抽象 规范(假定是多次有效的)





(二)或然命题: 1.模态词通常为:可能、也许、大概等 2分类: 2.1肯定或然命题:S可能是P==“S是P”是“可能” 的 符号表达:◇p 读作:可能p 2.2否定或然命题:S可能不是P==“S不是P”是“可 能”的 可能不=“不”的可能≠不可能 符号表达:◇~p 读作:可能非p





三、规范命题的组成 1. “某人具有特征(T),并且出现情况(W)”都归属于 行为规定,可以用X代替。 所以:(T∧W)→(m)C,可以简化为:(m)(X→C) 或(X→C)(m) 2. (X→C)可以进一步简化为A,即“某人具有特征 (T),并且出现情况(W),作出C行为”=A 3.模态词可以抽取: 所以“A”是必须(可以、禁止)的=“必须(可以、禁止) A” 4.所以,规范模态命题的基本组成为:行为规定(以A代 替)和执行方式(即规范模态词),即(m)A。 前者是变量,后者是常量。

逻辑学课件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课件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 必然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可能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 所以,模态命题共有四种: • 1、必然肯定命题 必然p • 2、必然否定命题 必然非p • 3、可能肯定命题 可能p • 4、可能否定命题 可能非p
□p
□¬p
◇p
◇¬p
三、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
• 以上四种模态命题之间,也可用逻辑方阵表示 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
该”)、“允许”、“禁止”这些规范 模态词的命题。
• 例如:1、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允许开办私营企业。
• 这些都是规范命题。前者表示公民遵守 宪法和法律是必须的;后者表示开办私
营企业是允许的。
二、规范命题的种类
• 在现代规范逻辑中,作为逻辑常项的规 范模态词有三个:
• (1)“必须”(用“O”表示)。现代汉 语中表示这一规范词的还有“应当”、 “应该”、“有义务”等等。
二、根据“必须”与“禁止” 之间的等值关系进行的推理
• 有效式:
• 1、必须p →禁止非p • 2、必须非p →禁止p • 3、禁止p →必须非p • 4、禁止非p →必须p
三、规范三段论
• 规范三段论就是在三段论中引入规范词 的三段论。其大前提是规范命题,小前
提是性质命题,结论是规范命题。
• 常见的规范三段论有三种: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态命题
•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 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
的命题。 • 例1: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 例2:明天可能不下雨。 •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前者反映了共产主
义胜利具有必然性。后者反映了明天不 下雨具有可能性。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考研联考逻辑之模态命题

考研联考逻辑之模态命题

考研联考逻辑之模态命题一、模态命题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主要是反映事物情况存在或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用“◇”表示“可能”,用“口”表示“必然”。

必然P为“口P”必然非P为“口P”可能P为“◇P”可能非P为“◇P”二、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即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1)“必然P”与“可能非P”矛盾(2)“必然非P”与“可能P”矛盾2、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至少有一假,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必然P”与“必然非P”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一定假;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假,则另一个命题真假不能确定。

3、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至少有一真,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可能P”与“可能非P”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假,则另一个命题一定真;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真假不能确定。

4、差等关系(从属关系)(1)“必然P”与“可能P”(2)“必然非P”与“可能非P”若全称命题为真,则同质的特称命题为真;若特称命题为假,则同质的全称命题为假;若全称命题为假,则同质的特称命题真假不定;若特称命题为真,则同质的全称命题真假不定。

三、负模态命题一般推理非必然P=可能非P非必然非P=可能P非可能P=必然非P非可能非P=必然P“必然”变为“可能”,“P”变为“非P”四、负模态命题直言推理负模态命题直言推理,是模态词嵌套在直言命题中的一种推理。

非必然所有S都是P=可能有的S不是P非必然所有S都不是P=可能有的S是P非必然有的S是P=可能所有S都不是P非必然有的S不是P=可能所有S都是P非可能所有S都是P=必然有的S不是P非可能所有S都不是P=必然有的S是P非可能有的S是P=必然所有S都不是P非可能有的S不是P=必然所有S都是P五、负模态命题复合推理负模态命题复合推理,就是模态词嵌套在复合命题上的一种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一模态命题1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一模态命题1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⑶求同求异并用法 思路:考察两组事例,一组由被考察现象出现的若 干场合组成(称正事例组),一组由被考察现象不出 现的若干场合组成(称负事例组);如果在正事例中 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这个情况在负事例组中都不出 现,那么这一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⑷共变法 思路: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个情况 发生变化,另一被现象也随之发生相应程度的变化, 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或部分原因。 ⑸剩余法 思路:如果某一复合现象由另一复合原因引起,把 其中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则剩余的部分也存 在因果联系。
满足上述要求的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必然真。 完全归纳推理的运用有其局限性。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即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部分个体 的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 而推出该类思维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的 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断定范围超出其前提的断 定范围,因而未必是真的。正因此,对不完全归纳 推理的作用,长期存在激烈争论。 不完全归纳推理因其推论的根据不同,又有两种 不同形式。
模态三段论有两种形式: ⑴纯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全都是模态命题的推 理。它们或是由同一种模态命题构成,或是由不同 种的模态命题构成。具体说,有纯必然模态三段论、 纯可能模态三段论和必然可能模态三段论等。 当前提是由不同形式的模态命题组成时,推理的 结论应该同前提中那个确然程度较低的模态命题相 一致。 ⑵混合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是由模态命题和性 质命题组成的模态推理。这种推理的结论应该与前 提中的模态命题相一致。
⑴演绎推理以归纳推理为基础; ⑵归纳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先导。
二、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根据前提是否考察了一类思维对象的全部个体,归 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形式。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即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所有个体的考 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 该类思维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的一般性知 识的结论的推理。 对完全归纳推理的要求:前提所考察的应是某类思 维对象的所有个体,不能有遗漏;前提对每一思维对 象的考察所获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五、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五、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当p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真时,“必然p” 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当p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假时,“必 然非p”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当p至少在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时, “可能p”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当p至少在一个可能世界中为假时, “可能非p”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类型
p在所有 可能世界 为真时
4.混合式模态三段论 混合式模态三段论就是两个前提一为真
值模态命题一为性质命题的模态三段论。 例如:
正义的事业必然要胜利, 社会主义事业是正义的事业, 所以,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胜利。
➢ “罪犯必然无犯罪时间”(□p)为假; ➢ “罪犯可能有犯罪时间”(◇p)为真; ➢ “罪犯可能无犯罪时间”(◇p)为假。 • (2)“并非明天必然下雪”(□p)等值于“明
天可能不下雪”(◇p) • (3)“并非他必然不被当选”(□p)等值于
“他可能被当选”(◇p)
三、混合模态直接推理
混合模态直接推理就是由一个真值模态命题和 实然命题(也叫非模态命题,即不含模态词的命 题)组成的演绎推理。实然命题的真值介于必然 命题和可能命题之间。
必然(非)P----(非)P ----可能(非)P 在这个序列中,前真后必真,前假后
可真可假;后假前必假,后真前可真可假。
四、真值模态三段论
1.必然模态三段论 必然模态三段论就是大小前提都是必然
命题的模态三段论。例如: 凡客观规律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教育规律必然是客观规律, 所以,教育规律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第一节 模态命题
一、什么是真值模态命题 从广义上讲,模态命题是指含有任意模态词
(如:必然、可能、应当、禁止)的命题。它包 括真值模态命题和规范命题。
真值模态命题是含有“必然”“可能”这两种 模态词的命题,即断定事物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命 题。这类命题中的模态词表达了真假强度。例如:

模态命题的名词解释

模态命题的名词解释

模态命题的名词解释模态命题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陈述一个论断关于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在模态逻辑中,模态词如“可能”、“必然”、“可能不是”等词语用来表示命题的陈述方式。

模态命题分为几种不同类型:可能命题、必然命题、可能不是命题。

可能命题是指某命题在某种情况下成立,但并不是一直成立。

例如,命题A:“明天可能会下雨。

”这是一个可能命题,因为明天的天气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

必然命题是指某命题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

例如,命题B:“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这是一个必然命题,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太阳升起的方向都是东方。

可能不是命题是指某命题在某种情况下不成立,但并不是一直不成立。

例如,命题C:“他可能不是昨晚在家。

”这是一个可能不是命题,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昨晚是否在家,有可能在家,也有可能不在家。

模态命题在数理逻辑和哲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用来探讨命题的真值和推理的逻辑关系。

在逻辑学的研究中,对于模态命题可以进行形式化处理,通过对模态算子的运算规则和公理进行定义和推导,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模态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用来研究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蕴涵、等价和矛盾等。

模态命题还与实际推理和谬误检测密切相关。

通过对模态命题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命题关于可能性或必然性的正确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假设和推论,通过掌握模态命题的概念和运用模态逻辑,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评估各种陈述。

此外,模态命题的研究还涉及到对认知科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模态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知识表示和推理的问题,对于机器智能和人类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模态命题是数理逻辑中的一种陈述方式,涉及可能性和必然性等概念。

通过对模态命题的解释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解决现实问题。

这一领域的发展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模态命题推理

模态命题推理
D.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出现的可能性比不出现大。(接近于B)日.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可能出现。(同C)
3.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 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 的人。”
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
A肯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
1况卜P
2P卜源
3□—P厂P
4—P卜◊—P
5—P厂况
6―瞬卜—P
„„
必须注意,上述两大类型的模态推理,都属于直接推理,其所有的 推理公式都是普遍有效式,但是它们都是以预设P真且P的量项不变为 前提的。
二、模态三段论(从略)
A.可能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B.可能有的花不结果。
C.可能有的花结果。
D.必然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E.必然有的花不结果。(是)
2.“原先预报的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一定出现。”以下哪项的 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人.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可能不出现。(是)
8.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可能出现。
。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一定不出现。
4—◊ —P厂□—P
公式①如,“明晨必然结冰,所以明晨可能结冰”。公式②如,“明晨 必然不结冰,所以明晨可能不结冰”。公式③如,“明晨不可能结冰,所 以明晨不必然结冰”。公式④如,“明晨不可能不结冰,所以明晨不必然 不结冰”.
必须注意:上述推理没有考虑到实然判断,如果考虑到实然判断, 则应增加下列推理公式:
第二节模态推理
模态推理,就是以模态命题为前提或结论,并根据模态命题之间或 模态命题与其他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进行推演的推理。
模态推理的种类较多,这里仅介绍较为简单的两种:
一、根据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而进行的模态推理

命题的四种形式举例

命题的四种形式举例

命题的四种形式举例
命题是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判断(陈述)所表达的观点或命题。

命题可以是直言命题、条件命题、模态命题和复合命题。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形式的命题,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1.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是指直接陈述一个事物的本质或属性的命题。

例如:“所有猫都是哺乳动物。

”这个命题就属于直言命题,因为它直接陈述了猫的本质属性。

2.条件命题
条件命题是指陈述两个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命题。

条件命题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件和后件。

前件是条件,后件是结果。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

”这个命题就是一个条件命题,其中“天下雨”是前件,“地会湿”是后件。

3.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是指陈述事物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

”这个命题就是一个模态命题,表达了明天下雨的可能性。

4.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是指由多个简单命题组合而成的复杂命题。

复合命题通常由多个子命题组成,每个子命题都是一个简单的判断(陈述)。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但是今天没下雨。

”这个命题就是一个复合命题,它由两个条件命题和一个否定命题组成。

以上就是四种形式的命题及其举例。

在逻辑学中,这些命题形式被广泛用于推理和论证。

逻辑学第四章 模态命题

逻辑学第四章  模态命题

• [例3]某甲必然不是诉讼当事人, • 所以,某甲不可能是诉讼当事人。 • [例4]某甲可能是这个案件的作案人, • 所以,某甲不必然不是这个案件的作案人。 • 总之,根据模态命题的矛盾关系,可以由其中一 个命题为真推知另一命题为假,也可由其中一个 命题为假,推知另一命题为真。
• 2、差等关系对当推理 • 差等关系对当推理,是指利用模态命题间的差等关系进 行的推理。 • 差等关系是指□p和◇p、 • □p和◇p之间的真假关系。
第二节 模态推理
• 模态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中有模态命题的推理。 • 模态推理主要有以下三种。 • 一、模态对当推理 • 模态对当推理,是指根据模态对当关系进行的推 理。 • 模态对当关系就是同素材的□P、□P、◇P、 ◇P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 模态对当关系可用逻辑方阵图表示如下。
□P 差
• • • •
[例5]法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所以,法可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例6]某甲不可能有作案时间, 所以,某甲不必然有作案时间。
• ②□p和◇p之间的真假关系 • 当□p为真时,p在所有可能世界里为假,所以, ◇p为真。 • 当◇p为假时,p在所有可能世界里为真,所以, □p为假。 • 当□p为假时,p至少在一个可能世界里为真,所以, ◇p可真可假。 • 当◇p为真时,p至少在一个可能世界为假,所以, □p可真可假。 • 可见,□p和◇p之间也存在着差等关系。 • □p和◇p之间的真假关系可用蕴涵式表示为: • □p◇p • ◇p□p • 根据这种真假关系也可以进行差等关系对当推理。
B C
A
P在所有可能 世界里为真
P在所有可能 P在所有可能 世界里可真可 世界里为假 假
□P
□P ◇P ◇P
+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一、模态命题(一)模态命题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做“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

模态词分为可能性和必然性两种,其中“可能”、“大概”、“也许”属于可能性模态词;而“一定”、“必定”、“必然”等属于模态词。

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

海洋中一定有生物。

(二)模态命题分类根据模态词和命题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模态命题分为四类:1.必然肯定模态命题。

即必然P例如:这句话必然是真的。

2.必然否定模态命题。

即必然非P例如:他今天肯定不会来3.可能肯定模态命题。

即可能P例如:这个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4.可能否定模态命题。

即可能非P例如:她可能完不成任务。

(三)模态命题对当关系“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和“可能非p”之间的真假关系,类似于直言命题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也可用一个对当逻辑方阵来表示:二、模态推理根据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真假关系),便可构成一系列简单的模态命题的直接推理。

(一)根据模态命题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1.必然p,推出并非可能非p;2.并非必然p,推出可能非p;3.可能非p,推出并非必然p;4.并非可能非p,推出必然p;5.必然非p,推出并非可能p;6.并非必然非p,推出可能p;7.可能p,推出并非必然非p;8.并非可能p,推出必然非p;上述1式,可举例如下:正义必然战胜邪恶,所以,并非正义可能不能战胜邪恶(即:正义不可能不能战胜邪恶)。

上述3式,可举例如下:火星上可能没有生物,所以,并非火星上必然有生物(即火星上不必然有生物)。

(二)根据模态命题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1.必然p,推出并非必然非p。

例如:蔑视辩证法是必然要受到惩罚的,所以,蔑视辩证法并非必然不受到惩罚的。

2.必然非p,推出并非必然p。

例如:侵略战争必然是非正义战争,所以,侵略战争并非必然是正义战争。

(三)根据模态命题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1.并非可能p,推出可能非p。

第五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1) 必须肯定命题:规定某种行为必须履行的命题。 (2) 必须否定命题:规定某种行为必须不得履行的命题。 (3) 允许肯定命题:规定某种行为可予履行的命题。 (4) 允许否定命题:规定某种行为可以不履行的命题。 (5) 禁止肯定命题:规定某种行为不得履行的命题。 (6) 禁止否定命题:规定某种行为不得不履行的命题。 关于上述分类,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在各种规范命题中,其规范词在命题中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将规范词与命题联项结合在一起,置于命题的中间 (如上述OP和O﹁P),也可以将规范词置于命题之前(如FP和F﹁P)或之后(如PP和P﹁P)。 (2) 在上述六种命题中,由于禁止P与必须非P、禁止非P与必须P其陈述是相等的,因而,我们就可以用“必须P”来表示 “禁止非P”(“必须着装整齐”等于“禁止不着装整齐”),用“必须非P”来表示“禁止P”(“必须不赤膊进入公共场所”等 于“禁止赤膊进入公共场所”)。 这样一来,上述六种命题实际上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命题: (1) 必须P(OP)。 (2) 必须非P(O﹁P)。
第五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态命题 第二节 模态推理 第三节 规范命题 第四节 规范推理
第五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 态 命 题
第五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即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其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模态命题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 如“必然”、“必须”、“可能”、“禁止”、“允许”等)的命题,而狭义的模态命题特指包含有“必然”和“可能”这类 模态词的命题。本文所指模态命题均为狭义的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可以是简单的命题,也可以是复合的。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根据命题所反映的事物的模态情况,可将模态命题分为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 (一) 必然命题 必然命题反映的是事物必然性情况的命题,根据事物是否必然具有某种情况,又可分为必然肯定命题及必然否定命题。 1. 必然肯定命题 必然肯定命题,即反映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必然肯定命题可用公式表示为:“S必然是P”,也可以简化为“必然 P”或“□P”(在这里,“P”表示命题,“□”是“必然”模态词的人工表意符号)。 2. 必然否定命题 必然否定命题,即反映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命题。必然否定命题可用公式表示为:“S必然不是P”,也可简化为“必 然 ﹁P”(必然非P)或“□﹁P”。

MBA逻辑之模态命题

MBA逻辑之模态命题

MBA 逻辑之模态命题一、含义模态命题是指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例如:(1)今天可能会下雨(2)钓鱼岛必然是中国的一部分二、分类及形式(一)模态词用来表示模态或者模态概念的词语,它分为必然性模态词和可能性模态词,“一定”、“必定”、“必然”属于必然性模态词;“可能”、“大概”、“也许”属于可能性模态词。

注意:其中“必然”“可能”是最为常见也是考试中经常涉及的模态词。

必然:事情发生的概率 P=100%可能:事情发生的概率:0<P<100%注意:辨别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的关键就是看这个命题中是否包含模态词,如果包含模态词就是模态命题(二)模态命题的分类及结构根据所断定事物情况的可能性还是必然性,可以把模态命题分为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

必然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必然性的命题,反之,可能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可能性的命题。

必然命题又可分为必然肯定命题和必然否定命题,可能命题又可分为可能肯定命题和可能否定命题。

1.必然肯定命题:断定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

结构:必然 P2.必然否定命题:断定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命题。

结构:必然非 P3.可能肯定命题:断定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命题,结构:可能 P4.可能否定命题:断定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命题。

结构:可能非 P三、模态命题间的矛盾关系矛盾词:“可能”与“必然”,“是”与“非”矛盾关系:“可能P”与“必然非P”:“可能非P”与“必然P”经典例题例:火星上可能有生物假设该命题为真,则下面哪个命题必为假?A.火星上可能没有生物B.火星上也许有生物,也许没有生物C.火星上一定没有生物D.火星上一定有生物解析:以真求假题型可先找矛盾。

“可能P”的矛盾命题为“必然非 P”,C 选项中的一定没有生物即必然没有生物,正确答案为 C。

四、等价关系1、比较常用的等值式(并非=不)并非必然P=可能非P 并非可能P=必然非P并非必然非P=可能P 并非可能非P=必然P经典例题例 1:某专家针对后半年的房价作出预测:房价可能上涨。

模态命题的矛盾命题公式

模态命题的矛盾命题公式

模态命题的矛盾命题公式模态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模态命题都含有“必然”或“可能”等模态词,不含有模态词的命题是非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是在非模态命题的基础上加上模态词而构成的。

模态词可以加在命题的中间,也可以加在命题的前面或后面。

如例3也可表述为:“可能辩护人的意见是对的。

”在分析模态命题的形式时,将模态词放在命题变项p、q、……的前面。

在模态逻辑中,用符号“□”或“L”表示“必然”,用符号“◇”或“M”表示“可能” 。

必然命题必然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命题。

在自然语言中,通常用“必然”“必定”“一定”等语词作为它的模态词。

必然命题又分为两种:1.必然肯定命题。

必然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

例如:客观事物必然发展变化。

必然肯定命题的形式是:必然p。

可用符号表示为: □p或Lp。

2.必然否定命题。

必然否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命题。

例如:客观规律必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必然否定命题的形式是:必然不p。

可用符号表示为:□¬p或L¬p。

可能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命题。

在自然语言中,通常用“可能”“或许”“也许”“大概”等语词作为它的模态词。

可能命题又分为两种:1.可能肯定命题。

可能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命题。

例如:某甲可能是作案人。

可能肯定命题的形式是:可能p。

可用符号表示为: ◇p或Mp。

2.可能否定命题。

可能否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命题。

例如:明天可能不下雨。

可能否定命题的形式是:可能不p。

可用符号表示为: ◇¬ρ或M¬p。

第三讲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三讲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三讲模态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模态命题无论是直言命题,还是复言命题,都是表达明确推断的句子。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这样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有时会出现谈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情况例如:今天早上堵车。

表达的是一种推断,是直言命题。

但是,今天早上堵车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是有可能会堵车呢?还是肯定会堵车?为了探讨这种可能性,就要引入我们模态命题这一局部的学习一、什么是模态命题模态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的必定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只是关于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陈述。

但有些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必定的,有些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可能的,陈述这种必定性或可能性的命题就是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度。

例如:违反客观规律必定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处。

辩护人的意见可能是对的。

模态命题都含有“必定〞或“可能〞等模态词。

必定:肯定、肯定、必须、必定等。

可能:大概、也许等。

不含有模态词的命题是非模态命题。

人们使用模态命题一般是出于两种情况:1、用模态命题来反映事物本身实在存在的某种可能性或必定性。

如例〔1〕;2、我们有时对事物是否实在存在某种情况,一时还不十分清楚确定,因而只好用可能命题来表示自己对事物情况断定的不确定的性质。

如例〔2〕。

其它,模态词在一个模态命题中所处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模态命题是在非模态命题的根底上,加上模态词而构成的。

模态词可以加在命题的中间,也可以加在命题的前面或后面。

如例〔2〕也可表述为:“可能辩护人的意见是对的〞。

注意:区分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的关键就是看这个命题中是否包含模态词,如果包含模态词就是模态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既然是命题,就是表示某种推断,所以,依据模态词和推断词的不同,模态命题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必定P(P是非模态命题),必定非P,可能P,可能非P。

「可能肯定命题〔可能p 〕可能命题V -可能否认命题〔可能非P 〕『必定肯定命题(必定P )必定命题Y-必定否认命题(必定非P )1、可能命题可能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命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主项是一个概念,而模态概念是谓项中的一部分。 一是主项是一个概念,而模态概念是谓项中的一部分。
例如: 例如:
①凡占有脏物的人都可能是作案人。 凡占有脏物的人都可能是作案人。 ②高温作用致死的人的姿势必然为”拳击家”的姿势。 高温作用致死的人的姿势必然为”拳击家”的姿势。
模态命题可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例如: 模态命题可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例如: ①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 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这些都是简单模态命题。它们都是反映事物的一种可能性或必然性。再如: 这些都是简单模态命题。它们都是反映事物的一种可能性或必然性。再如: ①在学习的过程中。 ②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就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这是必 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就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 然的。 然的。 这两个模态命题属于复合命题。例①反映了在学习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入 这两个模态命题属于复合命题。 反映了在学习科学技术的过程中, 精通”两种可能性的同时存在, 反映了“ 门”和“精通”两种可能性的同时存在,例②反映了“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 破”与“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重大的进步”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必然存在。 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重大的进步”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必然存在。 复合模态命题总是以简单模态命题为基础的。 复合模态命题总是以简单模态命题为基础的。
三、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 同素材的简单模态命题“必然P” “必然非 ” 、“可能 ”与 必然非P 可能P 同素材的简单模态命题“必然 必然非 可能 与 可能非P 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用模态方阵来表示: 之间的关系, “可能非 ”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模态方阵来表示: 此图表明: 此图表明: 1.“口P”与“口P ”之间关系是反对关系。其中,一个真, 之间关系是反对关系。 . 与 之间关系是反对关系 其中,一个真, 则另一个必假; 个假 另一个则真假不定。 个假, 则另一个必假; —个假,另一个则真假不定。 例如:“犯罪分子必然有作案时间”为真.那么“犯罪分子 例如: 犯罪分子必然有作案时间”为真.那么“ 必然没有作案时间”为假。又如“犯罪分子作案后必然情绪反 必然没有作案时间”为假。又如“ 常”为假,那么,“犯罪分子作案后必然不情绪反常”真假不定。 为假,那么, 犯罪分子作案后必然不情绪反常”真假不定。 2. “◇ 与“◇P”之间的关系是下反对关系。其个一 之间的关系是下反对关系。 . “◇P”与“◇ 之间的关系是下反对关系 个假,另一个必真;一个真,另—个则真假不定。 个假,另一个必真;一个真, 个则真假不定。 个则真假不定 例如:“张某可能是杀人犯”为假,那么“张某可能不是杀 例如: 张某可能是杀人犯”为假,那么“ 人犯”为真。又如“违法行为可能是犯罪行为”为真,那么“违 人犯”为真。又如“违法行为可能是犯罪行为”为真,那么“ 法行为可能不是犯罪行为”就真假不定。 法行为可能不是犯罪行为”就真假不定。
第二节 模态推理 一、根据模态逻辑方阵进行的模态推理 在前面,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同素材的简单模态 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并用逻辑方阵表示出来。 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并用逻辑方阵表示出来。 据此,可构成如下一系列简单的模态推理。 据此,可构成如下一系列简单的模态推理。 1.根据反对关系的模态推理 . ①口P→口P 例如:新生事物必然能战胜腐朽事物,所以, 新生事物必然能战胜腐朽事物, 新生事物必然能战胜腐朽事物 所以, 新生事物不必 然不能战胜腐朽事物。 然不能战胜腐朽事物。 ②口P → 口P 例如:幸福必然不会从天降,所以,幸福不 幸福必然不会从天降, 幸福必然不会从天降 所以, 必然会从天降。 必然会从天降。
在模态命题中,可能、必然这两种模态概念的出现有两种情况: 在模态命题中,可能、必然这两种模态概念的出现有两种情况:
一是主项是一个命题,而谓项是一个模态概念。例如: 一是主项是一个命题,而谓项是一个模态概念。例如:
①潜逃的罪犯与其家庭或亲友取得联系是可能。 潜逃的罪犯与其家庭或亲友取得联系是可能。 ②犯罪现场遗留犯罪痕迹是必然的。 犯罪现场遗留犯罪痕迹是必然的。
第六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态命题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三、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 四、事物的模态和认识的模态
第二节
模态推理
一、根据模态逻辑方阵进行的模态推理 二、模态三段论
第一节
模态命题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所谓模态,是指事物或认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性质。模态在我 所谓模态,是指事物或认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性质。 们思维中的反映,表现为—定的认识或观念 这就是模态概念。 定的认识或观念, 们思维中的反映,表现为 定的认识或观念,这就是模态概念。 从语言的方面说,表达模态的语词或符号称为模态词。例如: 从语言的方面说,表达模态的语词或符号称为模态词。例如: 必然” 可能”等等。 “必然”、“可能”等等。 模态还可以分为广义模态和狭义模态。 模态还可以分为广义模态和狭义模态。狭义模态就是事物或认 识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的性质。 识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的性质。有时也把事物或认识中的其性质或 状态叫做模态,如应该、禁止、允许等等这些就是广义的模态词。 状态叫做模态,如应该、禁止、允许等等这些就是广义的模态词。 所谓模态命题,广义地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如 可能” 所谓模态命题,广义地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 如“可能” 必然” 必须” 允许” 禁止”等等)的命题 的命题。 “必然”、 “必须”、“允许”、“禁止”等等 的命题。在本 书中,我们按照通常时“模态”一词的狭义用法, 书中,我们按照通常时“模态”一词的狭义用法,主要是指其中 包含有“必然” 可能”这类模态词的命题。因此, 包含有“必然”和“可能”这类模态词的命题。因此,我们就可 以这样来给模态命题下定义, 以这样来给模态命题下定义,即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的可能性或 必然性的命题。例如: 必然性的命题。例如: 犯罪分子有可能逃跑。 ①犯罪分子有可能逃跑。 犯罪分子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犯罪分子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 反映了犯罪分子逃跑的可能性,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例①反映了犯罪分子逃跑的可能性,
2.必然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必然性的命题是必然命题;必然命 .必然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必然性的命题是必然命题; 题也可以分为两种:必然肯定命题和必然否定命题。 题也可以分为两种:必然肯定命题和必然否定命题。 必然肯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 必然肯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例如: 我国的统一大业必然实现。 ①我国的统一大业必然实现。 故意杀人必然有作案的动机。 ②故意杀人必然有作案的动机。 例①反映了我国的统一大业肯定要实现的必然性,例②则反映了 反映了我国的统一大业肯定要实现的必然性, 故意杀人肯定有作案的动机的必然性。其逻辑形式是: 故意杀人肯定有作案的动机的必然性。其逻辑形式是: 必然P”或 “必然 或“口P” “口”是表示“必然”模态词的符号。 口 是表示“必然”模态词的符号。 必然模态否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命题。例如: 必然模态否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命题。 ①客观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是必然的。 客观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是必然的。 ②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日子必然不会太长了。 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日子必然不会太长了。 例①反映了客观规律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个情况的必然不存在。 反映了客观规律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个情况的必然不存在。 例②则反映夕了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日子会太长久这个情况 必然不存在。 其逻辑形式是: 必然不存在。 其逻辑形式是: 必然非P”或 “必然非 或“口P”
四、事物的模态和认识的模态
我们还必须注意区分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 我们还必须注意区分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 情况是, 情况是,人们使用模态命题是用以如实反映事物本 身确实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身确实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例如:我们前面所举出的“我国人民生活小康的日 例如:我们前面所举出的“ 子必然不会太长久了” 子必然不会太长久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 个国家取得胜利”这两个模态命题, 个国家取得胜利”这两个模态命题,它们就分别反 映了客观事物确实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映了客观事物确实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可以说 这是一种事物的模态,又叫客观的模态。 这是一种事物的模态,又叫客观的模态。 另一种情况是, 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对事物是否确实存在某种情 一时还不十分清楚,不很确定, 况,一时还不十分清楚,不很确定,因而只好用可 能命题来表示自己对事物情况反映的不确定的性质。 能命题来表示自己对事物情况反映的不确定的性质。 例如: 罪犯可能会潜逃” 例如:“罪犯可能会潜逃”,“张某可能是复员军 这些可以说是一种认识的模态, 人”,这些可以说是一种认识的模态,又叫主观的 模态。 模态。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我们根据命题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可能性还是必然性,可以把模态命题分为可 我们根据命题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可能性还是必然性, 能命题和必然命题。 能命题和必然命题。 可能命题。也叫或然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命题。 1.可能命题。也叫或然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命题。可能命题 又分为两种:可能肯定命题和可能否定命题。 又分为两种:可能肯定命题和可能否定命题。 可能肯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命题。例如: 可能肯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命题。例如 今天可能下雨。 ①今天可能下雨。 潜逃的罪犯可能拒捕。 ②潜逃的罪犯可能拒捕 例①反映了今天下雨的可能性存在,例②则反映了罪犯拒捕的可能性存在。 反映了今天下雨的可能性存在, 则反映了罪犯拒捕的可能性存在。 其逻辑形式是: 其逻辑形式是: 可能“ 或 可能“P”或“◇P” 在这里, 表示非模态命题, 是表示可能模态词符号。 在这里,“P ” 表示非模态命题,“◇”是表示可能模态词符号。 可能否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命题。例如: 可能否定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命题。例如: ①今天可能不下雨。 今天可能不下雨。 ②被害人不认识犯罪嫌疑人是可能的。 被害人不认识犯罪嫌疑人是可能的。 例①反映下雨这种情况可能不存在,例②则反映被害人认识犯罪嫌疑人这种 反映下雨这种情况可能不存在, 情况可能不存在。 其逻辑形式是: 情况可能不存在。 其逻辑形式是: “可能非P或“◇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