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出生前后的不利因素 有些学者报 道出生前、出生时以及出生后的有关不利 因素与脑的损伤和孤独症的病因有关。他 们提出出生前和出生时的脑损伤可使孤独 症于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而出生后脑损伤 则在1-2岁后起病。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 标准,对以上发现需持谨慎态度。作者于 1987年曾作孤独症、单纯精神发育迟滞和 正常儿童三组作对照研究,发现有关的产 科并发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有显著性相关, 但与孤独症则无关。
2
一、流行病学资料
如严格按照Kenner和Rutter所提的孤独症 诊断标准,该病的患病率为0.02%~0.05 %。1987年DSM-III-R提出的“孤独性障 碍”的命名后诊断标准放宽,将具有孤独 性特征表现的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等也包括 在其中,患病率有所增高。据北美、欧洲 和亚洲学者的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孤独症 患病率为0.02%~0.13%。
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6%,而11对双卵双
生子的同病率为100%,18对双卵双生子
同病率为9%。但同样存在诊断标准和资料
来源不一致问题。至今,较多学者认为孤
独症中一亚群存在隐性基因遗传。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实验室研究 1.神经生理学研究 (1)大脑半球一侧化障碍:大脑皮质功能失
调可引起语言、非语言沟通障碍和特定的 认知障碍,从而说明孤独症存在大脑半球 一侧化障碍,即左侧半球的信息程序紊乱。 (2)脑功能失调:根据孤独症病儿调节刺激 的反应和作出相应的动作发生障碍,可认 为孤独症原发于脑功能失调。
6
(一)心因学说
Kenner最初报道孤独症时,注意到该症 的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存在缺陷,这 是由于父母对小儿淡漠、高傲、冷若冰 霜。但目前研究证明,对孩子照料上的 不足与孤独症的发生无关。孤独症的父 母与其他发育障碍的父母一样并不存在 照料孩子上缺陷或异常人格特征。情况 却相反,父母与小儿间相互交往的不正 常出于孩子,而不是父母。父母照料一 个异常孩子难免会出现紧张,以至焦虑、 抑郁,从而影响交往关系。
1
Rutter1968年将孤独症的主要特征归结为: 1、缺乏社会兴趣和反应;2、语言障碍: 从无言语至语言形式奇特;3、异乎寻常的 动作行为:游戏形式僵硬、局限,动作具 有刻板、重复、仪式性以及强迫性行为;4、 起病于出生后30个月内。这些特征几乎所 有孤独症概念儿童均可出现。
Kanner和Rutter提出的特征为日后ICD10和DSM-IV两大国际分类系统诊断标准 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11
(3)视、听通路统合缺陷:有些研究提示病 儿存在视、听通路上存在缺陷,但未能得 到视听脑干诱发电位研究的支持。
12
2. 生物化学研究 不少研究发现约 1/3孤独症病儿的周围血内5-羟色胺含量较 高,为此有人用酚弗拉明企图降低血5-HT 进行治疗,但未见效。以后有研究发现精 神发育迟滞等不少精神障碍性疾病也有此 现象,并且周围血5-HT之间的关系尚不清 楚,故这一学说未得到证实。
也有对DA、NE和脑脊液中代谢物HVA 和MHPG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物质与 孤独症无关。
13
Kalat等1978年的内啡肽学说认为孤独症 与吗啡成瘾后的感觉迟钝,对周围缺乏兴 趣,不乐意与人交往等有相似之处。这与 脑内吗啡含量增高有关。当前有不少临床 医师应用盐酸纳曲酮治疗孤独症,发现能 改善与外隔离、刻板重复动作和自伤伤人 行为。但怎样测定脑内吗啡含量,以及其 治疗机制如何尚待研究。
14
3.免疫学研究 近年来,免疫学研究 表明一部分孤独症病儿存在T淋巴细胞数量 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也减少, 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降低等。这些发现提示孤独症与免疫系统 功能异常有关,但研究结果不一,机制也 不明。
15
4.神经病理学研究 约30%~75%的 孤独症病儿有神经病理异常。表现为肌张 力减低或增强,动作笨拙,舞蹈样动作, 姿势和步态异常,斜视,颤抖,出现较多 软体征和病理反射。这些征象提示基底节 (尤其是新纹状体)、额叶中间部位以及 边缘系统的功能失调。
3
引起患病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1、研究的样本大小和对象不同,如有的是儿
童精神科门诊病人,有的是教育或康复机 构的儿童; 2、采用的诊断标准和执行的严格程度不同 3、孤独症研究较多,诊断标准比较明确,若 包括研究较少、从属关系尚不明确的其他 广泛性发育障碍,则患病率必然增加。
4
男女发病率有明显差异,多数报道为(45):1,而我国的报道为(6.5-9):1。 近有证据表明本病对女孩的影响较为严重, 且有认知障碍家族史者也较多。
Kanner1943年提出孤独症在社会经济条 件较好的家庭多见。现已证明,孤独症的 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教育无关。 Treffert1970年曾报道该病城市与农村的 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但另有研究发现城市 的患病率较高。
5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从1943年Kenner提出孤独症后,很 多学者从不同科学领域进行了病因学探 讨,并提出不同的假说,主要有心源性 和生物源性两类。
Kanner1943年在“孤独性情感交往 障碍”一文中提出来“早期婴儿孤独症” 的概念,该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下列表现: 1、极度孤独;2、言语发育迟缓;3、言语 不起交流作用;4、游戏活动重复而简单; 5、孤立性才能。他认为这些特征中只有孤 独性独自活动和强迫地坚持同一格式才具 有诊断意义。
Eisenberg和Kanner1956年将以上 特征减少至两个,即极度孤独和专注于保 持同一格式,并将起病年龄延长至两岁。
7
(二)生物学机制 现今多种研究结果提示神经生物学
因素在孤独症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1.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神经异常 孤
独症病儿常表现有身体发育异常、持久 性原始反射、多种软体征以及脑电图异 常,而且发生癫痫发作的危险性较高。 先天性风疹、结节性硬化症、苯丙酮尿 症、脆性X综合症伴发孤独症较多见 。
9
3.遗传因素 Rutter等1968年的研 究发现孤独症的同胞患病率为2%~3%, 高于一般人群50-100倍。August等1981 年还发现孤独症病儿的同胞中患有其他认 知障碍的人数则高达6%~24%。这些认知 障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语言发育障碍、 学习无能等。
Folstein和Rutter1977年查的21对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