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东西必须得到满足

合集下载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_4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_4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为了发展他的心灵,儿童在他的环境中必须有一些他能看和听的物体。

由于他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他需要有一些能使他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提供活动的动机。

但在家庭里,这种需要被忽视了。

儿童周围的东西属于成人所有,并为成人所用。

对儿童来说,这些东西是禁忌之物。

在儿童的发展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即他不要碰任何东西。

如果一个儿童成功地抓到了某个东西,他就会像发现了一块骨头并躲到角落去啃的饥饿的小狗一样,从并不能给他营养的物体中寻求营养,并且还害怕有人会把他赶走。

就词汇的运用而言,儿童并不像鹦鹉。

他不仅仅模仿声音,而且能运用他已获得的和储存起来的知识,儿童的模仿绝不仅仅是机械的。

如果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活动和他跟成人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

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做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的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节奏并不只是一种可以随意改变的旧观念。

它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型,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特征,当其他人的活动节奏跟我们的相接近,我们就会为之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破事自己适应于他人的节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谁会想到,给儿童不需要的帮助就是儿童将经历的各种压制中的第一个压制,而且这种压制将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后果呢?儿童对暗示的敏感性可以理解是一种内在敏感性的扩张,而内在敏感性能帮助儿童心理的发展,并可以称之为“对环境的热爱”。

儿童是一个热情的观察者,他特别容易被承认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它们。

在这方面,成人可能有一种使命。

他可能对儿童行为的一种鼓舞,是一本打开的书。

通过这本书儿童可以学会如何指导他自己的活动。

但是,如果成人要提供正确的指导,他就必须始终平静地和慢慢地行动,这样,正在注视着他的儿童就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行为的所有细节。

2023关于知足的名言

2023关于知足的名言

2023关于知足的名言2023关于知足的名言11.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2.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3.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4.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5.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6.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7.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8.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曾国藩10.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纪昀《训次儿》2023关于知足的名言21、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2、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3、我学到去实践我所谓的——「建设性的不满足」。

——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4、幸福的最大障碍就是期待过多的幸福。

——丰特奈尔5、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

——北宋隐逸诗人林逋6、我相信,自我的满足就是每天感觉自己的薪水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流血流汗赚来的。

——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7、财富,帝国和权力不是满足欲望的更有力的手段,又是什么?——英国剧作家威·康格里夫8、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9、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10、母亲怀胎十月,婴儿哇哇落地,辛辛苦苦的养育着,所有的痛苦代价都有在孩子头一声“娘”中,得到了补偿,得到了满足。

——武侠小说家古龙《怒剑狂花》11、自愿的贫困胜于不定的浮华;穷奢极欲的人要是贪得无厌,比最贫困的而知足的人更是不幸得多了。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12、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即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那么他将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地逸然自得。

——布朗13、爱,不过是一种享受贪欲的和永远不满足的热望而已。

亲子沟通ppt课件

亲子沟通ppt课件

孩子会觉得 生长在一个 不安全的地 方
1.表现出异乎 竭力维持毁灭 寻常极度害怕 性的感情关系, 被遗弃的表现 展示偏执的倾
向如暴饮暴食
或过度需要别 人的夸奖
信任与不信任 让孩子知道她 的重要性及家 长多么需要他
2.拼命的寻找
一个依赖对象
3.需要别人照
2
阶段与 发展任 务
第二阶段 2-3岁
自主与羞愧
3
阶段与 发展任 务
孩子的 需要或 行为
孩子的 需要得 到满足
孩子的 需要得 不到满 足
未得到 满足长 大后可 能出现 的特征
有关的 成人后 的心理 障碍
第三阶段 4-5岁
主动性与内疚
1.喜欢幻想 创 得到家长的支 造及按照自己 持 会说出自 的主意行事 己的想法及表
达他的情绪并 且会发展一份 健康的好奇心 2.发展出主动 性
阶段与 发展任 务
第四阶段 6-11岁
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 需要或 行为
孩子的 需要得 到满足
孩子的 需要得 不到满 足
未得到 满足长 大后可 能出现 的特征
有关的 成人后 的心理 障碍
开始与别人竞 争与比较
如果老师和家 长鼓励孩子学 习及表示与其 他孩子一样有 同样的能力, 孩子将会受到 激励变得有活 力
亲子沟通
亲子
1
把握孩子成长的5个黄金期(埃里克森)
阶段与 发展任 务
孩子的 需要或 行为
孩子的 需要得 到满足
孩子的 需要得 不到满 足
未得到 满足长 大后可 能出现 的特征
有关的 成人后 的心理 障碍
第一阶段 0-1岁
肚饿-被喂食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孩子会觉得生 长在安全的地 方 长大后会是一 个开朗寄信任 别人的人

【儿童心理】四大方面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儿童心理】四大方面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儿童心理】四大方面满足孩子心理需求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一、父母的亲切态度宝宝需求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脸。

2岁以后,婴儿可以和父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早餐。

虽然早上的这段时间很短,但在与父母相处的短时间里,婴儿会感到亲切和快乐。

当爸爸妈妈离家去上班,要拥抱或亲吻宝宝的脸,和他皮肤接触,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说上几句鼓励他的话,微笑着和宝宝说再见。

清晨的这一段时间,父母的笑脸和关心会给宝宝的一天带来新的气息和良好的情绪。

然而,许多上班族的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只关心自己的时间。

当他们起床晚了,工作时间快到了,他们会更加焦虑,心情也不好。

他们的行为和语言不可避免地粗鲁,甚至易怒。

这样的情景十分常见:爸爸妈妈慌慌张张地做事,嘴里急急忙忙地催促孩子,“快!快点起床。

”“怎么这么慢?快点吃饭呀!”要不就抱怨孩子,“你天天拖拖拉拉的,害得我上班总是迟到”。

这样一个慌乱而糟糕的开始让孩子在早上感到不亲切,而是易怒;我看到的不是一张笑脸,而是一种紧张而无聊的表情。

在受到不良刺激后,孩子的情绪会变得消极,心理会受到干扰,这会影响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二、更多的亲子互动3岁之前的婴儿特别依恋父母,经常希望与父母亲近、交谈和玩耍。

因此,当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时,他们应该花一些时间听宝宝的陈述和问题,读儿歌,讲故事,唱歌或和他一起玩游戏。

不需要太多时间。

父母可以放松自己,调整一天在户外工作的紧张情绪,给宝宝带来快乐和舒适。

当宝宝的心理得到满足时,他会很乐意独自玩耍或帮助父母做一些小事情。

有的爸爸妈妈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晚上还要读夜校,有的要看电视或打麻将,常只顾及宝宝的生活需求,而忽视宝宝的心理需求,不把宝宝的情感要求放在心上。

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适度满足孩子的要求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孩子却只有一个,所以几乎所有家长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无论是吃的喝的,穿的还是玩的,只要孩子张嘴,家长就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满足。

对于这种做法,大多数家长不以为然:我们有这个经济条件啊,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没什么困难,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高兴呢?甚至没有经济条件的也声称:“没钱借钱也要给孩子买,别的孩子有的,咱的孩子不能没有。

”如果孩子过多关注吃、穿、玩,势必减弱对学习的注意力,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与生活技能,并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骄奢而不知道进取。

溺爱这服毒药导致的后果有很多,贪心就是其中之一。

溺爱的方式最直接的就是无原则满足孩子的需求,以至于孩子越来越贪心。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叹息:孩子的脾气太坏了,想吃麦当劳就得马上去买,迟了点就哭闹不休;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不撒手,不给买就躺地上打滚;想到动物园去玩,刚说没时间,马上就大发脾气……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满足了他,他会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你拒绝了他,他可能会哭得令你心疼。

所以,虽说无奈叹息,但大多数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很少有无动于衷的,要么赶紧哄劝,要么赶紧答应孩子的要求。

案例分析一个年轻母亲在博客上留言写道:我是一个6岁女孩的妈妈,一向认为馋嘴愿望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容易变得更加馋嘴。

所以,对女儿的馋嘴需求总是有求必应,抽屉里永远装满了各种吃食。

而且我认为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欲望,作为家长那简直就是犯了罪。

一旦馋嘴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女儿就摇头晃脑地哼哼唧唧、手舞足蹈地浅吟低唱,她的这种表现,也让我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她对零食的态度已经变成了无所谓。

抽屉里杂七杂八的零食总被遗忘,每次采购的数量也只好减少。

零食吃倒了胃口后,孩子开始向各种玩具进军,对玩具的兴趣越发浓厚,啥都喜欢,见啥都要,不管男孩玩的枪炮,还是女孩玩的小动物,似乎永远也没个够,很多玩具都只玩一次就扔一边不要了。

儿时的缺憾,将耗尽一生去寻回

儿时的缺憾,将耗尽一生去寻回

儿时的缺憾,将耗尽一生去寻回心理导读: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0-3个月我只会哭,但要你无条件接纳我】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

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

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

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

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

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 in life。

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即使你很忙,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

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来做这些不难。

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

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

从生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

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

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

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

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

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

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

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

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

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

孩子的情感需求满足

孩子的情感需求满足

孩子的情感需求满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需求的满足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作为孩子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承担着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孩子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有效满足这些需求,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情感需求是指他们对爱、关怀、理解、支持和认同的需求。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得到这些情感支持来建立自信、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素质等。

具体而言,孩子的情感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爱与关怀: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和亲人的爱与关怀,这种爱可以体现在陪伴、倾听、关心和包容中。

父母应该尽量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注意力,用行动和言语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2. 理解与支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

家长和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面对困难。

3. 认同与尊重:孩子需要被认同和尊重,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

家长和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不断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二、家庭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方式家庭是孩子情感需求满足的首要场所,下面将介绍几种家庭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方式: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应该创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的氛围。

家长可以从饮食、睡眠、娱乐等方面关心孩子的生活,增进家庭成员的亲密度和感情联系。

2. 沟通和倾听: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倾听的习惯。

家庭成员可以每天进行交流,了解彼此的所思所愿,获取对方内心真实的需求。

3. 强化肯定和表扬:家长应该注重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认可。

同时,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必要的纪律和规矩,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学校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方式除了家庭,学校也扮演着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重要角色。

以下是学校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方式:1. 关怀备至的教师: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重要依靠和指导者。

这八大儿童成长黄金法则,您一定要收藏!

这八大儿童成长黄金法则,您一定要收藏!

【导语】幼⼉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并且在⽣命的初始就已经存在。

在这伟⼤的规律中,幼⼉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驱使着幼⼉主动地接触环境,以达到成长的⽬的。

下⾯⽆忧考为您详尽介绍⼀下这⼋⼤⼉童成长黄⾦法则,希望对您的教⼦有所帮助。

1.⼯作法则 蒙特梭利说:“只有⼉童会把他的激情、全部的⼈格⼒量完全地投⼊到⾃我建构中去。

如果⼉童不能把他全部的⼈格⼒量投⼊到⾃我建构中的话,⼉童的成长就会受到巨⼤的影响。

” 蒙特梭利认为,使幼⼉⾝⼼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作”。

⼉童在专⼼地做完⾃⼰所选择的⼯作后,表现出极度的愉悦、平静与宁静。

蒙⽒教育为幼⼉提供了⼤量完整的、系统性的⼯作材料及教具,但并不是指幼⼉只在操作教具时才叫⼯作。

教具只是幼⼉⼯作的⼀种⼯具材料⽽已。

凡是以智⼒为⽬的的活动都称为⼯作,如玩沙、玩⽔、搭积⽊、绘画、参与家务等⼀系列活动,都是⼉童在通过⼯作建构⾃⼰的过程。

如频繁吸吮母乳的新⽣⼉,⼿舞⾜蹈的两三个⽉⼤的婴⼉,不断爬来爬去的爬⾏⼉,想到处⾛动的学步⼉,想⾃⼰取⽔、倒⽔、穿脱鞋袜的幼⼉,这些都是努⼒争取⼯作机会、喜爱⼯作的孩⼦⾃我建构的积极表现。

所以,成⼈⼀定要为孩⼦创造合适的⼯作机会,让他们在⽇常⽣活的锻炼中吸收成长所需的养分,以此促进孩⼦健全⼈格的建构。

2.秩序法则 蒙特梭利博⼠认为:“⼤⾃然中的⼀切事物,包括教育在内,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顺利地发展。

” 热爱秩序是幼⼉的⼀个特点。

对于幼⼉来讲,秩序是⽣命的⼀种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样,当它得到满⾜时,就产⽣了⼀种⾃然的快乐。

蒙特梭利曾遇到这样的孩⼦:“有⼀个出⽣⼤约6个⽉的⼩⼥孩。

⼀天,她在⼀个房间⾥玩耍。

这时,⼀位妇⼥⾛了进来,这位妇⼥把她的阳伞放在了桌⼦上。

于是,这个孩⼦变得不安起来。

这并不是由于这位妇⼥,⽽是由于她的那把阳伞,因为⼩⼥孩对那把阳伞看了很长时间才开始哭泣起来。

这位妇⼥以为孩⼦想要那把伞,就拿起它并微笑着送到她⾯前。

从层次需求理论分析孩子成长需要

从层次需求理论分析孩子成长需要

从层次需求理论分析孩子成长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并按照相当确定的层次排列,由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

第一个层次是生理需求: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求,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生理需求。

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求: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出现新的需要,即安全的需要,包括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遭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对秩序的需求等等。

马斯洛认为:父母在正常家庭结构的中心地位是无可争辩的。

家庭内部的争吵、动手打架、分居、离婚或死亡往往是特别可怕的。

同样,父母对孩子大发脾气,吓唬说要惩罚他、对他进行谩骂,粗声粗气地对他讲话,粗暴地对待他,或者对他进行体罚,这一切有时竟会使孩子惊慌失措,惊恐万分。

的确,在某些孩子身上,这种恐惧同时也是害怕失去父爱或母爱的表现,然而,它也可以发生在被完全抛弃的孩子身上,这样的孩子依附于仇视他们的父母似乎不是出于对爱的希望而纯粹是为了求得安全和保护。

第三个层次是爱和归属的需要。

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后,爱、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就会产生。

对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

马斯洛认为:如果这个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配偶和孩子。

这样的一个人会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付出努力。

此时,他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在遭受抛弃、遭受拒绝,举目无亲,尝到浪迹人间的痛苦。

第四个层次是自尊的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名誉和威信的欲望。

如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或必不可少。

然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一、引言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分析孩子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性。

二、认识孩子的心理需求1. 爱与归属的需求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们最早建立情感联系、满足归属感的地方。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稳定与融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

2. 安全与保护的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保护。

这包括身体上的安全,如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心理上的安全,如避免受到欺凌和虐待等。

3. 自尊与自信的需求孩子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长、教师和社会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

4. 探索与创造的需求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渴望在探索、实验、创造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为了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家庭和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5. 独立与自主的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需要得到一定的自主空间,学会自主思考和独立决策。

父母和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自主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三、满足孩子心理健康需求的重要性1. 促进全面发展筑牢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石,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不仅涉及到孩子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还关系到他们学习、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2. 提升学习能力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3. 预防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需求未得到满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尊重儿童的需要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尊重儿童的需要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尊重儿童的需要尊重儿童的需要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探索和发展自我认知的阶段,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包括身体、情感、社交和认知等方面的需求。

幼儿园教师应该关注并尊重这些需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一、满足身体需求大班幼儿的身体需求比较特殊,他们需要更多的运动和活动,以帮助他们消耗能量和培养身体协调能力。

幼儿园应该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玩具供孩子们选择,同时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享受自然的美好。

同时,幼儿园教师还应该关注孩子们的饮食需求,提供平衡的饮食和营养指导,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二、满足情感需求大班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依赖情感和情感安全的需求。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温暖、安全的环境,满足他们表达、分享情感的需要。

在处理冲突和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满足社交需求在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关系,他们希望与同龄人互动,分享和合作。

幼儿园应该提供丰富的社交机会,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友谊和合作关系。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孩子们选择朋友的权利,避免对孩子们进行过度干预。

四、满足认知需求在大班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愿意主动探索、学习和思考。

幼儿园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水平,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总之,尊重儿童的需求对于幼儿园的大班阶段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关注并满足孩子们的身体、情感、社交和认知等多重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通过尊重儿童的需求,幼儿园可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心理学角度分析满足儿童物质需求的重要性

心理学角度分析满足儿童物质需求的重要性

心理学角度分析满足儿童物质需求的重要性在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他把人的需求从基本到高级划分了五层。

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分别是—第一层:生理需求第二层:安全感的需求第三层:爱与归属的需求第四层:自尊与成就的需求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类的需求层次有以下的特点:1、越是低层次的需求,驱动力越大。

2、每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需求自动上升到更高一层次。

3、第一层到第三层叫做生存的需求,需要父母或重要他人给予满足。

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自发产生第四、第五层成长的需求。

这两层叫做成长的需求。

生理需求就是:饮食、睡眠、活着,当这些需求极度缺乏时,可以催生巨大的能量。

所以毛泽东把农村里快要饿死的农民集合了起来,许诺给他们分地主的地,分地主的粮时,他们就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湖北的黄冈,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很多人一生都在为吃饱而奋斗,所以黄冈中学的学生一入学,老师就给他们摆出一双草鞋、一双皮鞋,问他们:你们愿意一辈子穿草鞋还是去城里穿皮鞋?自己选择!所以导致到现在,黄冈学生的刻苦、勤奋是举国闻名的。

可黄冈学校进入大城市后,那一套却不管用了,因为大城市的黄冈学校几乎是最贵的私立学校。

那里的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已经被满足,甚至过度满足,所以再多的食品、衣服都不具备任何吸引力,也就不具备驱动力。

他们的需求自动提升到下一层,他们需要一个保护生命安全不受侵害的环境和一个稳定的社会身份。

现在我们家家住在有保安、有监控的小区里,从幼儿园起就已经确定学生的身份,这一需求也早就满足了。

当安全感的需求被满足后,人们的需求自动提升到第三层:爱与归属的需求。

在这个层次,每个人都希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同、被爱、被需要,渴望在关系中有重要感、价值感和归属感。

如果这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孩子就会自发产生对成就感的追求,愿意参与竞争、有进取心、能够自我激励,努力学习,为自己将来的成就努力奋斗。

物始于此小得盈满盈的意思

物始于此小得盈满盈的意思

物始于此小得盈满盈的意思“物始于此小得盈满盈”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一件物品开始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东西就可以得到满足,一旦得到了满足,就应该停止追求。

这句话的含义可以用于个人生活中的追求,例如物质生活、职业发展等。

开始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东西,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更多,可能会失去原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这句话也展示了一种“趋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要珍惜自然界提供的资源,不过度消耗,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生活。

除了在个人生活中应用,这句话在企业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也有启示意义。

企业刚开始创业时只需要少量的资源,但如果一味地扩大规模,可能会失去运营的初衷。

在社会治理中,政府不应该过度介入,而是应该依靠市场自主调节来保持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总之,“物始于此小得盈满盈”这句话,呈现了一种简约、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经营理念,值得我们思考和践行。

0到18岁心智发展特点及障碍

0到18岁心智发展特点及障碍

孩子从0到18岁心智发展特点及障碍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心智成长的特定目标,如果在该阶段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发展,这个人会在生活上出现一些问题,长大后他就需补回这个过程,但要付出很大的人生代价。

今天和大家分享前5个阶段:0—18岁。

每个阶段里孩子的需要和家长正确的做法,每个阶段简单精辟。

第一阶段 0—1岁信任与不信任孩子的需要或行为:肚饿--被喂食物,受惊--被拥抱,哭泣--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和家长多么需要他。

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明和信任别人的人。

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1、表现出异乎寻常及极度害怕被抛弃,2、拼命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3、需要别人的照顾,4、深信不能信任他人。

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 2—3岁自主与羞愧孩子的需要或行为: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比如控制大小便)。

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如果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若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嘲讽,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大小便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害羞及其惭愧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1、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哦存在的理由;3、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4、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5、经常做出不恰当地道歉。

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 4—5岁主动性与内疚孩子的需要或行为:1、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2、发展出主动性。

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适度满足孩子的要求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孩子却只有一个,所以几乎所有家长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无论是吃的喝的,穿的还是玩的,只要孩子张嘴,家长就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满足。

对于这种做法,大多数家长不以为然:我们有这个经济条件啊,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没什么困难,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高兴呢?甚至没有经济条件的也声称:“没钱借钱也要给孩子买,别的孩子有的,咱的孩子不能没有。

”如果孩子过多关注吃、穿、玩,势必减弱对学习的注意力,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与生活技能,并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骄奢而不知道进取。

溺爱这服毒药导致的后果有很多,贪心就是其中之一。

溺爱的方式最直接的就是无原则满足孩子的需求,以至于孩子越来越贪心。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叹息:孩子的脾气太坏了,想吃麦当劳就得马上去买,迟了点就哭闹不休;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不撒手,不给买就躺地上打滚;想到动物园去玩,刚说没时间,马上就大发脾气……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满足了他,他会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你拒绝了他,他可能会哭得令你心疼。

所以,虽说无奈叹息,但大多数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很少有无动于衷的,要么赶紧哄劝,要么赶紧答应孩子的要求。

案例分析一个年轻母亲在博客上留言写道:我是一个6岁女孩的妈妈,一向认为馋嘴愿望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容易变得更加馋嘴。

所以,对女儿的馋嘴需求总是有求必应,抽屉里永远装满了各种吃食。

而且我认为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欲望,作为家长那简直就是犯了罪。

一旦馋嘴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女儿就摇头晃脑地哼哼唧唧、手舞足蹈地浅吟低唱,她的这种表现,也让我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她对零食的态度已经变成了无所谓。

抽屉里杂七杂八的零食总被遗忘,每次采购的数量也只好减少。

零食吃倒了胃口后,孩子开始向各种玩具进军,对玩具的兴趣越发浓厚,啥都喜欢,见啥都要,不管男孩玩的枪炮,还是女孩玩的小动物,似乎永远也没个够,很多玩具都只玩一次就扔一边不要了。

如何满足孩子的愿望

如何满足孩子的愿望

如何满足孩子的愿望当玲珑剔透的女儿要求买一个漂亮的布娃娃时,你因想到她已有满屋的布娃娃而犹豫不决。

她便眨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你,嘴里不停地小声恳求,并用小手摇着你的臂,真让人左右为难。

若买给她,有求必应,这样会不会使她养成恣意、任性的习性?若不买,难道连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吗?即使她拥有很多布娃娃,但并不代表这就是可以舍弃的理由。

有一个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法,那就是买给她,但是时间要在两天或更久之后。

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父母对小孩极度宠爱,对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玩的看的,只要一嚷嚷,父母就会"奉命"立即设法满足。

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自制力差,对什么东西都想马上获得而不愿花费半点气力或等待一段时间。

针对孩子的这种现象,父母在教育中要注意实施"延迟满足"的策略,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对已为父母的人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其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

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

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使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

孩子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使孩子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得到迅速发展。

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愿望并没有什么难处,但不能立即、马上满足。

把愿望太快变成现实会使他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向父母撒个娇,任何事情便会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 1/2 —— 1/2 —必须让孩子明白,不是每个愿望都可以顺利地实现,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同时,世上事不全是尽善尽美,即使拼尽全力也有得不到的东西。

怎么纠正孩子奢侈浪费不良习惯

怎么纠正孩子奢侈浪费不良习惯

怎么纠正孩子奢侈浪费不良习惯当今,幼儿高消费之风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染上了奢侈浪费的习惯,以及形成了相互攀比的心理。

那么怎么才能纠正孩子爱浪费的习惯呢?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孩子奢侈浪费的教育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孩子奢侈浪费不良习惯的纠正法一、告诉孩子节俭是一种美德;让孩子懂得金钱是父母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尊重父母就应当爱惜父母为他所买的任何东西,而不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

让孩子懂得养成节俭的习惯将对他的一生都有好处。

二、让孩子感到并非想要什么随时就能够得到。

其实,如果孩子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得到满足,这是养成孩子奢侈习惯,孩子是不会产生珍惜的心理的。

所以得到的越容易,浪费的就越多。

三、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满足孩子的要求。

就像吃饭一样,饥饿的时候,吃起来才香,而饱腹之时,即使山珍海味,也食之无味。

因此,只有孩子产生强烈的愿望且这一愿望是非常合理的时候,父母满足孩子的要求才是必须和适当的。

怎样培养孩子爱惜东西爱惜东西是一种美德,从小就培养孩子爱惜东西的品质。

家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告诉孩子东西来之不易。

孩子不爱惜东西的首要原因在于物品来得太容易了,“坏了拉倒,爸爸再重买新的。

”孩子头脑中根本不存在物品价值的概念。

要让孩子体验物品的价值,家长首先要“计划经济”,控制一定的供给量,不要孩子要啥就买啥,并且不要乱给多给孩子零用钱,还要让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家务,体验做家务事的辛劳;教育孩子知道父母挣钱辛劳,使之懂得钱来之不易,东西是钱买来的,应爱惜东西。

再者,当孩子不爱惜物品,甚至破坏物品时,家长可进行一些必要的惩罚,如在一段时间内不给他买新玩具,这种方式对于3~4岁的幼儿会有一定效果。

父母还要注意勤俭持家,爱护和珍惜物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并在游戏、故事之吕多讲爱惜东西的故事,对儿童时行教育。

还应认识到孩子损坏、浪费东西有时要由于缺乏相关知识造成的。

所以家长应教孩子一些玩具、食品的使用和保管的知识。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

《为孩⼦⽴界线》读后感《为孩⼦⽴界线》读后感(1)“⽣活的意义并⾮逃避吃苦,⽽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

从⼩学会逃避痛苦的孩⼦,长⼤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都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律和延迟享乐的痛苦。

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

”这样的话⼀直出现在⽣活当中。

这次真真实实地出现在了书本⾥。

作者克劳德,⼀位美国⼈。

谁都知道要让我们的孩⼦吃吃苦,才能成长。

看过富翁假装贫穷,让孩⼦成长的故事,看过孩⼦⾃⼰独⽴⽣活的故事,看过变形计⾥的⼀幕幕……看过⽆数,却只是冰⼭⼀⾓。

世界上每⼀天都有新⽣⼉出⽣,每⼀天都有年轻⼈成为新⼿爸妈,孩⼦如何去抚养,如何去教育,书本或许可以点播⼀⼆,这本《为孩⼦⽴界线》或许可以有⼀点点帮助。

孩⼦,从⾃然⼈成长为社会⼈,也需要付出很多。

都说我们喜欢⼀位有责任⼼的⼈,却对孩⼦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不管孩⼦做了什么,很多⼈会抱着⽆所谓的态度,这样只是放纵。

孩⼦,⼀个完整的个体,他必须懂得⽣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法则,需要学会担起责任,就像书中第⼀篇所解释——"孩⼦为何需要界线",它描绘出有界线的成熟孩⼦看起来像什么样⼦;也描绘了有界线的⽗母本⾝,会有什么样的举⽌及相关的事情。

从本质上做出了最好的多⽅⾯的解释。

或许理论的东西太空洞,总是⽆法实施,那么在书本的后⾯就列举了实例。

做为⼀位⼼理医⽣,克劳德⽤最真实的例⼦告诉我们如何成功完美得实施。

⽣命只有⼀次,想要给孩⼦最好的,物质是最次的,精神的⽀援是孩⼦⼀⽣的财富,每⼀位朋友,请放下⼿⾥的电⼦产品,陪孩⼦建⽴最好的品格。

《为孩⼦⽴界线》读后感(2)《为孩⼦⽴界线》前⼏天终于草草地看完了⼀遍。

不过,我下⾯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没看完之前发⽣的。

所以,有时也觉得好书的最⼤⽤处不是教会了我们多少,⽽是启发了我们什么!曾经在⼀篇博⽂⾥谈起过,我和SIVON订了⼀个电脑协议,周六、周⽇的电脑时间分别长达2。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阅读埃米尔的感受(1)《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

这本著作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并且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的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埃米尔》共分五卷。

卢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出了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重点介绍如何在两岁之前对婴儿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够自然发展。

在第二卷中,它认为2到12岁的儿童仍处于睡眠状态,缺乏思考能力,因此它提倡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12至15岁的青少年已经通过感官感受获得了一些经验,因此他主要讨论了他们的智力教育。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15到20岁的年轻人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他主要讨论他们的道德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青年男女主要讨论子女的教育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教育。

从本书的出版说明中,我对《爱弥儿》一书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我带着对卢梭自然教育观点的深厚兴趣,开始细细品味了第一卷。

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后,我们开始了解到一些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但是都没有深入的去学习去探讨,只是很浅显的知道那些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对于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也是一样。

之前一谈到自然教育,我只是认为自然就教育就是遵循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儿童,遵循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运用适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教育儿童。

但是从没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然教育,也就是说自然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读完《爱弥儿》第一卷之后,我也对自然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年的八月底是家长最忙碌的时候,也是学生们最兴奋的时候,家长们忙着给孩子准备开学用的文具、参考书,而学生们在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后,马上就要升入新年级了,又要和分别很长时间的同学们聚在一起,自然是满心盼望着九月一日的到来。

这不,肖肖一大早就拽着妈妈来到了商场,不一会妈妈和肖肖的手中就拿满了各种学习用品,什么橡皮尺子铅笔,书皮本皮转笔刀……他们来到卖书包的柜台前,肖肖指着一种带拉杆的书包跟妈妈说:“妈妈,你看这个书包多高级啊,你给我买一个吧。

”妈妈一看标价,吓了一跳,两百多元。

妈妈说:“学校离家又不远,要这种带拉杆的书包有什么用?别买了!”“我们班有好几个人都用这种书包呢!”“不行,太贵了!再说你那个书包是上学期刚买的,又没坏干嘛要买新的”“新学期就得用新书包,才有新气象嘛!”母子二人声音越来越大,惹得很多人好奇的张望,甚至还有人围了过来。

这些人基本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支持妈妈的家长队,一派是同意肖肖的学生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肖肖一看围了这么多人更来劲了,妈妈觉得非常没面子,好像自己买不起这个书包似的,赶紧掏钱买了下来,拉着得意的肖肖逃回了家。

回家后,妈妈心里很是不高兴,看着兴高采烈的摆弄着新书包的肖肖,生气的说:“你必须等旧的那个书包用坏了,才能在用这个!”肖肖听了,火冒三丈,冲到厨房,拿出剪子就把旧书包给剪了个烂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家长往往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过得快乐,但是无条件的物质上的满足真的能让孩子快乐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受不了一点打击,家长稍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孩子就会非常不满。

为什么孩子得到的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能找到满足感呢?并不是外在条件的幸福水平降低了,而是孩子对幸福的感受力变低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快乐起来?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很难解决,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的方法。

方法1: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家长要想不让孩子不要盲目的攀比,首先不应该轻易的满足孩子的物质方面的要求,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家庭环境来决定孩子的消费。

有的家长非常要面子,爱慕虚荣,即使自己手头不是那么宽裕,也要让孩子吃穿用各方面比人强,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会体谅家长的苦衷呢?
其次,一味的满足孩子超出正常水平的消费就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幸福的”这样一种错觉。

聪明的家长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等于物质财富的占有。

并不是只有拥有更多的物质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发自内心的长久而真正尊重是来自这个人的品行。

总之,家长不要刺激了他的物质占有欲之后再因无法满足孩子的愿望而责备孩子。

◆注意事项
¤年龄很小的孩子不懂东西和价格的关系,你跟他说太贵了之类的话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这时家长不能上来就训斥孩子不懂事,而是要耐心的和他讲道理,或者找一些代替品。

家长也不要把我多么爱你,花了多少钱给你买这个那个的话挂在嘴边,这样会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印象——爸爸妈妈给我买很多东西才是爱我,如此以往,孩子势必会因为你不同意给他买什么而觉得父母不再爱他了。

¤孩子长大了,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他们会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家长对于他们合理的需要应该尽量满足,否则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自卑的阴影,但是还是上面提到的,要让孩子明白真正的自尊是来自于自己的人格,是发自内心的,可以适当注意外表,但不要太在乎外在的东西。

¤有的时候家长认为没有必要买的东西,对于孩子可能很重要,所以在拒绝孩子的要求的时候,要给他申辩的机会,分清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过分的要求。

方法2:提前打好“预防针”
大人一进到商场超市还会有这也想买那也想买的时候,何况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所以与其到了商场再跟他讨价还价,不如在出发前就和孩子约法三章。

如果孩子不同意你提出的条件,干脆就不带他去了,这样孩子一般就会妥协了,到了商场如果孩子又反悔,那么家长就绝对不能同意了,可以用他在这之前曾答应的话来跟他对质,孩子觉得理亏,也就不会在外人面前大哭大闹了。

但是如果孩子遵守约定,家长还可以适当的给与额外的奖励,来表扬他的这种行为,有利于孩子今后继续保持它,为逐渐养成自控的好习惯打下了基础。

◆注意事项
¤家长要遵守诺言,要让孩子守信,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不然孩子不仅不再相信你的话,还会养成说话不算的毛病,改起来会比较困难。

如果在临行前曾答应孩子要买的东西商场里没有卖的,也一定要对孩子解释清楚,并承诺会给他补上或者找别的东西代替。

¤家长要掌握孩子任性发作的规律,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约法三章”之外,还应预先告诉他不遵守约定的后果。

办法3:面对孩子的要挟冷静处理
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哭大闹往往能起到效果,这是因为家长会觉得很没面子,只想着尽快结束这种尴尬的场面,而孩子就是抓住了大人的这个弱点一再的得逞,可是家长不知道,
每一次让步其实都是对孩子这种过分行为的正强化。

所谓正强化就是指由于某种行为给个体带来有利的结果,促使此种行为重复出现。

也就是说,当孩子每次在外人面前哭闹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他会把这些东西看成对他哭闹行为的奖励,并一再重复这种行为,以获得更多的“奖励”。

面对以上那种场面时,家长一定要冷静处理。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先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

如果这种方法没有奏效,家长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转移注意力: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家长可以利用孩的子好奇心,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喜新厌旧”的特点,把他的注意力从眼前的事物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比如在商场里,一个小孩子为了得到一个电动玩具,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家长可以先不要回答他买还是不买,而是可以引导孩子:“你看那边的摇摇车真好玩,咱们去试试吧。

”孩子一般都很喜欢新鲜的东西,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了。

¤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以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也不要打骂孩子,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

可以假装没看见,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

事后,家长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适当惩罚:对于像案例中的肖肖这样的孩子,错误的认知已经养成,家长在关键时机又没有处理好。

肖肖把书包给剪坏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对家长的示威,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比如说扣除他的零花钱,做家务来补偿等,要让他知道他这样做的后果还是由他自己承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