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

合集下载

排水工程水力计算表

排水工程水力计算表
1、南昌市暴雨强度公式见下: q=1386×(1+0.69logT)/(t1+mt2+1.4)0.64 式中, q—暴雨强度,(L/s.104m2) T—设计重现期;本次 T=1 a m—折减系数,m=2 t1—地面集水时间,t1=10 min 2、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qψ F Q—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L/s.104m2); ψ —径流系数;本次ψ =0.65 F—汇水面积(ha) 3、 径流系数按下表采用,平均径流系数可按加权平均计算。 地面种类 径流系数ψ 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 0.90 青路面 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 0.60 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级配碎石路面 0.45 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0.40 非铺砌路面 0.30 公园或绿地 0.15 区域综合径流系数 ψ 区域情况 市区 郊区 径流系数ψ 0.5~0.8 0.4~0.6
雨水管段水力计算 单位面积径流 量 设计流量 设计管断面 水力坡度 q0=ψ ×q Q(L/s) D(mm) S (L/s.104m2) 189.78 121.65 107.78 95.83 281.83 903.25 1440.48 1850.03 500 800 1100 1250 0.0025 0.0023 0.0011 0.0009
1250 1500 1600 18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00
0.0011 0.001 0.0016 0.0013 0.0017
1.17 1.26 1.67 1.63 1.86
0.313 0.375 0.400 0.450 0.450
76.923 76.923 76.923 76.923 76.923
管道输水 能力Q' (L/s) 188.80 634.18 1025.30 1304.13

雨水排水计算

雨水排水计算

雨水排水计算
依据GB-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雨水排水量按下
式计算
Q —雨水设计流量 ( L/s )
F —汇水面积 ( L×W )m2
q —设计暴雨强度 L/(s.hm2)
ψ —径流系数,可参考下面的表格。

注:
Q,就是区间类设计的排水沟需要承担的雨水排水量,如果需要知道每米沟体承担的排水量,就要除以设计的沟体总长度。

F、指需要排水的区间汇水面积(长度L×宽度W)。

q,当地的暴雨强度,计算时应依据设计规范取值,查查
《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等资料,可查找不同地区不同重现期的暴雨强度表。

ψ、径流系数,不同地面材料,径流系数不一样,具体可
参照下表取值。

地面种类径流系数绿地 0.1 各类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 0.5~0.95 大块石铺切路面及广场 0.55~0.70 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及广场 0.55~0.65 级配碎石路面及广场
0.40~0.50 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及广场 0.35~0.40 非铺砌土路面 0.25
温馨提示:
在地形比较复杂时,如地面周围有建筑,建筑屋顶水由水管直排地表;排水区域周围有大的坡体等等,那么就得多划分排水区域或设定水沟拦截下水。

污水管水力计算

污水管水力计算

第2.2.1条 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式中,Q=qψF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注:当有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第2.2.2条 径流系数按下表采用。

平均径流系数可按加权平均计算。

径流系数ψ综合径流系数ψ第2.2.3条 设计暴雨强度(见专用表)第2.2.4条 雨水设计重现期:一般选用0.4~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2~5a.第2.2.5条 设计降雨历时,按下式计算:t=t1+mt2式中,t--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15min;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注:在陡坡地区,采用暗管时折减系数m=1.2~2.第2.3.1条 合流管道的总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第2.3.1条 合流管道的雨水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

第3.2.1条 排水管渠的流速,应按下式计算:V=(1/n) R2/3I1/2式中,V--流速 (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第3.2.2条 管渠粗糙系数按下表选用:管渠粗糙系数 n第3.2.3条 排水管渠的最大设计充满度和超高,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污水管道应按不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应按下表采用。

最大设计充满度注: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淋浴或短时间内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二、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

三、明渠超高不得小于0.2m。

第3.2.4条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金属管道为10m/s;二、非金属管道为5m/s;第3.2.6条 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二、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三、明渠为0.4m/s。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篇一:雨水管道设计要点】雨水管道设计要点:221降雨强度: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l/m)/min =10000(l/min)/hm,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式中 q—降雨强度,(l/s)/hm;i —降雨强度,mm/min。

2(9-2)2暴雨强度的计算: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m;—设计重现期,a;2(9-9)—降雨历时,min。

—地方参数(待定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9-12)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小于1;—汇水面积,hm;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径流系数的确定设计规范》gb50101-2005中有关径流系数的取值见表9-3。

径流系数值表9-322实际设计计算中,在同一块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需要计算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值。

(9-14)式中-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m;-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全部汇水面积,hm。

22在设计中可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

国内部分城市采用的综合径流系数值见表9-5。

一般城市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5~0.8,城市郊区的径流系数采用0.4~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推荐的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取值见表9-6。

1. 设计重现期p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居住区。

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郊区。

设计重现期p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a,一般地区选用0.5~3a,对于重要干道或短期积水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地区,一般选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相协调。

特别重要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23页)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23页)

3
4
5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流量叠加法
t=15min 1
t=16min 2
t=17min 3
4
5
t=15min 1
t=16min 2
t=17min 3
4
5
径流系数的确定
1 降雨在整个汇水面积上是均匀分布的;
2 降雨强度在选定的降雨时段内不变;
假定条件
3 4
雨水从计算管段的起端汇入管段; 径流系数为确定值,为讨论方便假定其值等于1;
影响地面集水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地面坡度、地面覆盖、降雨强度和地面集水距离
对还是错?
集水时间的确定
L——各管段的长度,m; 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速度,m/s; 60——时间的单位换算系数。
5min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极限强度理论
Q
q
F
Q=q × F
集水时间
降雨历时
极限强度理论(一句话概括):承认面积增加的影响大于雨强减小的影响,即在汇水面积最大前提 下降雨历时最短时,Q最大。即降雨历时=集流时间(最远点面积雨水刚到达设计断面时间)时, Q 最大。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极限强度理论
Qs =ψqF
Q一雨水设计流量(L/s) ;
q一设计暴雨强度[L/ (s-hm2) ];
Ψ一径流系数;
F一汇水面积(hm2)。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一、地面上产流过程
思考: 1. 地面入渗率在降雨过程中是否变化? 2. 降雨量一地面入渗流=径流量?
圆石路面
0.6
非铺砌路面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返回本书总目录
5.径流系数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2 系统计算原理与参数
返回本书总目录
1.雨水斗泄流量
重力流状态下,雨水斗的排水状况是自由堰流,通过雨水斗
的泄流量与雨水斗进水口直径和斗前水深有关,可按环形溢
流堰公式计算: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3 设计计算步骤
返回本书总目录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布置 即确定天沟的分水线及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按照屋面的
构造一般应在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天沟分水线,单坡的排泄长 度不宜大于 50m。天沟较长时,坡度不能太大,但最小坡度不 得小于0.003。
确定天沟断面 天沟形状:矩形、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 天沟尺寸:根据排水量、天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每一条天沟
管径 I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75mm
3.07 3.77 4.35 4.86 5.33 5.75
100mm 150mm 200mm 250mm
6.63 8.12 9.38 10.49 11.49 12.41
19.55 23.94 27.65 30.91 33.86 36.57
211(110.85lgP) q
(t8)0.70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1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5min计算, 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
t t1M2t

(完整版)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完整版)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 S=qΨF 式中Q S———雨水设计流量(L /s)q———设计暴雨强度,(L /s・ha) 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公顷)其中一、暴雨强度公式为:q=3245.114(1+0.2561lgP) (t+17.172)0.654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一)设计降雨历时t=t1+mt2,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t2——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m——折减系数t1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t1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t1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t1=5~15min。

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t1=5~8min;而在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t1值可取10~15min。

m的确定:暗管m=2,明渠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

t2的确定:t2=∑L 60v式中t2——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L——各管段的长度(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v的确定:v=1n∙R23∙I12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 I——水利坡度n——粗糙系数R确定:R=A XA——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m2)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n的确定:(二)设计重现期(P)P的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3.2.4 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 /s)q———设计暴雨强度,(L /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公顷)其中一、暴雨强度公式为: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一)设计降雨历时,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地面集水时间(min)——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m——折减系数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5~15min。

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5~8min;而在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值可取10~15min。

m的确定:暗管m=2,明渠m=,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

的确定:式中——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L——各管段的长度(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v的确定: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利坡度n——粗糙系数R确定:A——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n的确定:(二)设计重现期(P)P的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二、汇水系数的确定(Ψ)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随着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变化,Ψ的值也各异。

因此整个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应采用平均径流系数;也可采用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Ψ=郊区的综合径流系数Ψ=。

雨水流量

雨水流量

屋面雨水按t=5min的降雨强度、雨水设计重现期P=10年计算。

雨水流量计算资料乃取自北京地区的降雨强度公式,其设计参数详列如下:重现期p=10年,降雨强度(5分钟)q=2001(1+0.811㏑P)/(t+8)0.711q=2001(1+0.811㏑10)/(5+8)0.711=5.85升/秒/100平方米1. 所有屋面汇水面积约=24550平方米,雨水设计流量Q1= k xΨx q x F= 1 x 0.9 x 5.85 x 24550= 1293 升/秒地面雨水按t=5min的降雨强度、雨水设计重现期P=5年计算。

q=2001(1+0.811㏑P)/(t+8)0.711q=2001(1+0.811㏑5)/(5+8)0.711=5.06升/秒/100平方米2. 地面硬地汇水面积约=12770平方米,绿化地面汇水面积约=12770平方米雨水设计流量Q2 = k xΨx q x F= 1 x 0.9 x 5.06 x 12770 + 1 x 0.25 x 5.06 x 12770= 743 升/秒C05地块总雨水设计流量Q = Q1+Q2= 1293 + 743= 2036 升/秒DN600雨水管的排水能力按下面公式计算,取n=0.011,ⅰ=0.003,R=0.15m(满流计算)Q= 1 / n X R2/3Xⅰ1/2 X A= 1 / 0.011 X 0.152/3 X 0.0031/2 X 3.14 X 0.62/ 4= 397.5 m3/ sC03地块需要DN600雨水管数量:= 2036 / 397.5= 5.1≈5注:k - 校正系数q- 设计暴雨强度Ψ- 流量径流系数 F - 汇水面积Q - 排水流量n- 粗糙系数R- 水力半径ⅰ- 坡度A- 截面积。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雨水设计流量公式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 /s)q———设计暴雨强度,(L /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公顷)其中一、暴雨强度公式为: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一)设计降雨历时,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地面集水时间(min)——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m——折减系数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5~15min。

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5~8min;而在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值可取10~15min。

m的确定:暗管m=2,明渠m=,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

的确定:式中——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L——各管段的长度(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v的确定: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利坡度n——粗糙系数R确定:A——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n的确定:(二)设计重现期(P)P的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二、汇水系数的确定(Ψ)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随着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变化,Ψ的值也各异。

雨水管设计规范

雨水管设计规范

雨水管设计规范【篇一:雨水管道设计要点】雨水管道设计要点:221降雨强度: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l/m)/min =10000(l/min)/hm,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式中 q—降雨强度,(l/s)/hm;i —降雨强度,mm/min。

2(9-2)2暴雨强度的计算: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m;—设计重现期,a;2(9-9)—降雨历时,min。

—地方参数(待定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9-12)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小于1;—汇水面积,hm;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径流系数的确定设计规范》gb50101-2005中有关径流系数的取值见表9-3。

径流系数值表9-322实际设计计算中,在同一块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需要计算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值。

(9-14)式中-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m;-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全部汇水面积,hm。

22在设计中可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

国内部分城市采用的综合径流系数值见表9-5。

一般城市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5~0.8,城市郊区的径流系数采用0.4~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推荐的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取值见表9-6。

1. 设计重现期p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居住区。

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郊区。

区选用0.5~3a,对于重要干道或短期积水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地区,一般选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相协调。

特别重要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

在同一设计地区,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雨水径流计算

雨水径流计算

雨水径流计算1.1汇水面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Q = k∙Ψm∙q∙F (1.1)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k——汇水系数,当采用天沟集水且沟沿在满水时会向室内渗漏水时坡度大于2.5%的斜屋面或采用内檐沟集水时取1.5,其他情况取1.0;Ψm——径流系数;q——设计暴雨强度(L/s·hm2);F——汇水面面积(hm2)。

1.2 各种汇水面的径流系数宜按表1.2的规定确定,不同汇水面的平均径流系数应按加权平均进行计算。

表1.2 各种汇水面的径流系数1.3各汇水面积应按汇水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高出汇水面积有侧墙时,应附加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的有关规定;2 球形、抛物线形或斜坡较大的汇水面,其汇水面积应附加汇水面竖向投影面积的50%。

1.4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式计算:q =(1.4) 式中:P ——设计重现期(a );t ——降雨历时(min ); A 、b 、c 、n ——当地降雨参数。

1.5建筑屋面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汇水区域性质、气象特征、溢流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建筑降雨设计重现期宜按表1.5中的数值确定。

表1.5 建筑降雨设计重现期注:(1)表中设计重现期,半有压系统可取低限值,虹吸式压力流系统宜取高限值;(2)工业厂房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应根据生产工艺、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宜小于10年。

1.6设计降雨历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t =t 1+t 2 (1.6)式中:t1——汇水面汇水时间(min ),根据距离长短、汇水面坡度和铺盖确定,可采用5min ;m ——折减系数,取m=1;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

2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降雨历时按屋面汇水时间计算,可取5min 。

167 (1 lg )()nA c P t b ++。

排水管设计规范

排水管设计规范

排水管设计规范篇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GB 50015-20034.9.2 设计雨水流量应按下式计算:(4.9.2)4.9.4 建筑屋面、建筑物基地、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按5min计算。

2居住小区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4.9.4)4.9.5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汇水区域性质、地形特点、气象特征等因素确定,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不宜小于表4.9.5中规定的数值:4.9.6各种屋面、地面的雨水径流系数可按表4.9.6采用。

4.9.7雨水汇水面积应按地面、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高出屋面的侧墙,应附加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计算。

窗井、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和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汇水面积,应附加其高出部分侧墙面积的二分之一。

4.9.8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工程应设置溢流口、溢流堰、溢流管系等溢流设施。

溢流排水不得危害建筑设施和行人安全。

4.9.9一般建筑的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1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

重要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的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

4.9.10建筑屋面雨水管道设计流态宜符合下列状态:1檐沟外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2长天沟外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3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4工业厂房、库房、公共建筑的大型屋面雨水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4.9.11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应单独排放。

4.9.12阳台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

阳台雨水立管底部应间接排水。

4.9.13屋面雨水管道如按压力流设计时,同一系统的雨水斗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4.9.14屋面排水系统应设置雨水斗、不同设计排水流态、排水特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选用相应的雨水斗。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0.025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2 系统计算原理与参数
返回本书总目录
3.横管 横管包括悬吊管、管道层的汇合管、埋地横干管和出户管,
横管可以近似地按圆管均匀流计算:
I 的确定分为重力流和重力半有压流两种情况。 横管的管径根据各雨水斗流量之和确定,并宜保持管径不变。
取25×10-5 m;
α ——充水率,塑料管取0.3,铸铁管取0.35;
d ——管道计算内径,m。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2 系统计算原理与参数
返回本书总目录
重力半有压流状态 雨水排水立管 按水塞流计算, 铸铁管充水率:
α=0.57~0.35
小管径取大值, 大管径取小值。
管径 I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75mm
3.07 3.77 4.35 4.86 5.33 5.75
100mm 150mm 200mm 250mm
6.63 8.12 9.38 10.49 11.49 12.41
19.55 23.94 27.65 30.91 33.86 36.57
6.3.2 系统计算原理与参数
返回本书总目录
5.溢流口 功能:主要是雨水系统事故时排水和超量雨水排除。
按最不利情况考虑,溢流口的排水能力应不小于50年重
现期的雨水量。溢流口的孔口尺寸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式中
Q——溢流口服务面积内的最大降雨量,L/s; b——溢流口宽度,m; h——溢流孔口高度,m; m——流量系数,取385; g——重力加速度,m/s2,取9.81。

初期雨水计算

初期雨水计算

初期雨水量按下式计算:
Q=q•ψ•F
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取ψ=0.5;
F─汇水面积(ha),根据实际情况,按总面积的20%计,为4.68ha。

ha,采用**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暴雨量,l/s
488 (1+0.83lgp)
q=------------------- ha)⋅(l/s
t0.45
其中:重现期p=1年;
t=t1+mt2;
t1─地面集水时间,采用10min;
m─折减系数,取m=2.0;
t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取2.5min;
ha,年暴雨次数取*次,初期雨水量约***m3/a。

⋅计算得暴雨量为**l/s
2、汇水区,应该是雨水会进入生产区雨水集水池的面积。

另外,这个是暴雨公式,与初期雨水是不同的。

初期雨水应该是一个统计的概念,说两个极端情况:若是每次都只下15min就停,那么所有的雨水都是初期雨水,另一种极端情况是:“一年只下一次,一次下完”,那么初期雨水就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了,所以我这边,一般就直接使用总降雨的百分比来作为初期雨水的(我一般都是取20~25分之一)。

3、初期雨水计算公式
q=2880(L+lgP)/(t+18.8)0.81
0.81为幂指数
t为时间
L为迳流指数不同地面、材料有不同的取值。

暴雨强度及雨水流量计算管道

暴雨强度及雨水流量计算管道

暴雨强度及雨水流量计算管道【篇一:设计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设计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qy?qj?fw10000式中:qy ————设计雨水流量(l/s);fw ——汇水面积(m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5 min计算;各种屋面﹑地面的雨水径流系数可按表4.9.6采用。

表4.9.6 径流系数【篇二:雨水管计算】第九章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2、了解截流制合流式排水管渠的设计;3、掌握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1、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2、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3、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4、雨水径流调节;5、排洪沟设计与计算;6、合流制管网设计与计算。

(三)重点:雨水管网设计计算、合流制管网设计计算。

第一节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一、雨量分析1. 降雨量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其计量单位为(体积/时间)/面积。

由于体积除以面积等于长度,所以降雨量的单位又可以采用长度/时间。

这时降雨量又称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a;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月;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中降雨量最大的一日的降雨量,计量单位用mm/d。

2. 雨量的数据整理自记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mm)和降雨时间(min)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和以累计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曲线。

降雨量累积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时间的降雨瞬时强度。

将降雨量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量除以该时间段长度,可以得到描述单位时间内的累积降雨量,即该段降雨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

3.降雨历时和暴雨强度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t,称为降雨历时。

如果该降雨历时覆盖了降雨的雨峰时间,则上面计算的数值即为对应于该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区间取得越宽,计算得出的暴雨强度就越小。

室外排水设计 (4)雨 水 量

室外排水设计 (4)雨 水 量

雨水量3.2.1 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 s=qΨF (3.2.1)式中 Q s——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EL/(s·hm2)L;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3.2.2 径流系数,可按表3.2.2-1的规定取值,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径流系数,可按表3.2.2-2的规定取值。

3.2.3 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m2)];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A1,C,6,n——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在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有关规定编制。

3.2.4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3.2.5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t1+mt2(3.2.5)式中 t——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15min;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3.2.6 当雨水径流量增大,排水管渠的输送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雨水调蓄池。

雨水量计算公式

雨水量计算公式

雨水量计算公式【篇一:设计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设计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qy?qj?fw10000式中:qy ————设计雨水流量(l/s);fw ——汇水面积(m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5 min计算;各种屋面﹑地面的雨水径流系数可按表4.9.6采用。

表4.9.6 径流系数【篇二:降雨量是如何计算的】降雨量是如何计算的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

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

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

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

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

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

雨腕,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雨量器的种类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1.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