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验报告40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热处理
(完整word版)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完整word版)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2f4b7ba0b4c2e3f56276372.png)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
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
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关于40Cr的热处理工艺
![关于40Cr的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9994217a6c30c2259019e98.png)
40Cr热处理制定40Cr钢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测定在各种热处理情况下试样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并进行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得出了40Cr钢调质处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结论。
1 40Cr材料简介1.1 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见表1。
表1 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化学成分临界温度C Mn Si l C Ac Ac0 A A 00.37~0.45 O.5~O.8 。
.2~。
.4I。
.8。
~1.1。
743 800 693 73O1.2 4OCr的性质从铁碳合金相图来看,40Cr钢属于亚共析钢,缓冷到室温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从钢的分类来看,40Cr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40Cr钢可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2 40Cr热处理工艺特性介绍2.1 预备热处理调质钢经热加工后,必须经过预备热处理来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热加工时造成的组织缺陷,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
对于40Cr钢而言,可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
2.2 最终热处理调质钢的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一般可以采用较慢的冷却速度淬火,可以用油淬以避免热处理缺陷。
当强度较高时,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反之选用较高的回火温度。
3 40Cr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按上述知识,对40Cr钢分别采用退火、正火、淬火、不同的回火温度情况下的热处理,测定不同情况下试样的硬度与冲击韧性值。
3.1 退火工艺的制定图1为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
加热温度:A 。
+(3O~50) 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 C;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随炉冷却。
t/mirl图1 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3.2 正火工艺的制定加热温度:Ac。
+ (30~50)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 C;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空冷。
3.3 淬火工艺的制定图2为淬火工艺曲线图。
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5413f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a.png)
摘要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取决其内部组织的改变状况,内部组织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力学性能可通过静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冲击试验、疲劳试验、磨损试验中仪器的使用获得。
热处理工艺的制订则有赖于正确掌握成分,淬火温度,冷却速度与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一般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
本实验通过对40Cr淬火温度、冷却速度、回火的综合实验设计,使其每一种热处理影响因素都在单一变量和对照的条件下实现了分析,从而得出了40Cr的金相组织、硬度等相关性能随热处理工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主要介绍40Cr正火、淬火(水冷)后的组织性能特点。
关键字:仪器使用、原理、40Cr、热处理、金相分析目录第一章仪器的使用及原理1.1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1.1.1 静拉伸试验‥‥‥‥‥‥‥‥‥‥‥‥‥‥‥‥ 21.1.2 硬度试验‥‥‥‥‥‥‥‥‥‥‥‥‥‥‥‥ 21.1.3 冲击试验‥‥‥‥‥‥‥‥‥‥‥‥‥‥‥‥‥ 41.1.4 疲劳试验‥‥‥‥‥‥‥‥‥‥‥‥‥‥‥‥‥ 41.1.5 磨损实验‥‥‥‥‥‥‥‥‥‥‥‥‥‥‥ 4 1.2 金相综合分析1.2.1 金相显微镜的构成原理及使用‥‥‥‥‥‥‥‥‥‥41.2.2 钢件的火花鉴别法‥‥‥‥‥‥‥‥‥‥‥‥‥‥‥5 1.3 钢的热处理1.3.1 碳钢的热处理‥‥‥‥‥‥‥‥‥‥‥‥‥‥‥61.3.2 结构钢的淬透性测定‥‥‥‥‥‥‥‥‥‥‥‥‥61.3.3 离子氮化‥‥‥‥‥‥‥‥‥‥‥‥‥‥‥‥‥‥6 1.4 铸造综合实验1.4.1中频感应电炉‥‥‥‥‥‥‥‥‥‥‥‥‥‥‥‥‥‥61.4.2真空热压炉‥‥‥‥‥‥‥‥‥‥‥‥‥‥‥‥‥‥61.4.3铸造合金流动性测定‥‥‥‥‥‥‥‥‥‥‥‥‥‥7第二章40Cr热处理及金相分析2.1实验目的‥‥‥‥‥‥‥‥‥‥‥‥‥‥‥‥‥72.2实验材料及设备‥‥‥‥‥‥‥‥‥‥‥‥‥‥‥72.3 实验工艺制定‥‥‥‥‥‥‥‥‥‥‥‥‥‥‥‥72.4 实验结果及分析‥‥‥‥‥‥‥‥‥‥‥‥‥‥‥92.5 2号试样(正火+淬火水冷))具体过程及分析‥‥‥102.6实验总结‥‥‥‥‥‥‥‥‥‥‥‥‥‥‥‥‥12致谢‥‥‥‥‥‥‥‥‥‥‥‥‥‥‥‥‥‥‥‥‥12参考文献‥‥‥‥‥‥‥‥‥‥‥‥‥‥‥‥‥‥‥‥‥12第一章仪器的使用及原理1.1金属力学性能实验1.1.1静拉伸试验一、使用及原理静拉伸试验在油压式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热处理工程实训实验报告
![热处理工程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ca0a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金属材料性能的认识和掌握。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热处理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
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 退火:将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
退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加工性能。
2. 正火:将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硬度,降低韧性,改善切削性能。
3. 淬火:将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
淬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
4. 回火:将淬火后的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韧性。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 实验仪器:加热炉、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砂纸等。
2. 实验材料:45号钢、20号钢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45号钢淬火及回火前后硬度测量(1)将45号钢试样加热至850℃,保温30分钟,然后淬火。
(2)将淬火后的试样进行回火,分别在200℃、300℃、400℃下保温1小时。
(3)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淬火及回火后的硬度。
2. 实验二:20号钢正火后硬度测量(1)将20号钢试样加热至840℃,保温30分钟,然后正火。
(2)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正火后的硬度。
3. 实验三:金相组织观察(1)将45号钢和20号钢试样进行金相制样。
(2)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45号钢淬火及回火前后硬度测量(1)淬火后的硬度为60HRC,回火后的硬度分别为58HRC、56HRC、54HRC。
(2)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逐渐降低,韧性逐渐提高。
2. 实验二:20号钢正火后硬度测量(1)正火后的硬度为48HRC。
40Cr钢的热处理及组织分析
![40Cr钢的热处理及组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b5150416fc700abb68fc93.png)
毕业设计(论文)——40Cr钢的热处理及分析专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班级: 金材二班姓名:向星学号:0903140205指导教师:苏光浩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零一二年二月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模具材料选择及其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已在模具制造业中引起广泛的重视。
模具热处理是保证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
它对模具的制造精度,模具的强度,模具的制造成本,模具的工作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模具材料和40Cr钢热处理及金相实验基础上,根据模具的选材条件、试样的材料性质,以及40Cr的热处理工艺和金相组织综合分析,根据实际制订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并根据实验得出数据进行分析。
这样,能使模具达到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要求的。
同时,满足经济性要求,降低成本。
关键词:模具材料;热处理;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目录前言 (3)第一章绪论 (4)1.1模具制造概况 (4)1.2我国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4)1.3模具选材 (5)1.4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7)1.5实验目的及意义 (9)1.6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10)第二章 40Cr钢的热处理研究分析 (11)2.1 钢的热处理概况 (11)2.2 40Cr钢的热处理 (12)2.2.1 40Cr钢特性 (13)2.2.2 40Cr钢的物理性能 (14)2.2.3 40Cr钢的化学成分 (14)2.2.4 40Cr钢的调质处理 (15)2.2.5 40Gr热处理实验过程 (15)2.3 热处理实验小结 (24)第三章实验总结 (31)4.1 热处理实验总结 (31)4.2 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分析 (34)谢词 (37)参考文献 (38)前言在国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和国际接轨的形势下,我国模具制造企业和热处理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而模具制造、热处理技术和使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标志,它在基础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碳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碳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0a821c69dc5022abea0099.png)
碳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模块一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项目二钢的热处理任务一: 钢的普通热处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
2、研究冷却条件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3、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钢的淬火所谓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 V冷应大于V临 ),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碳钢经淬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
为了正确地进行钢的淬火,必须考虑下列三个重要因素:淬火加热的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1)淬火温度的选择选定正确的加热温度是保证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
淬火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相图确定(如图4所示)。
对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30,50?,若加热温度不足(低于),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而造成强度及硬度的降低。
对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为,30,50?,淬火后可得到细小的马氏体与粒状渗碳体。
后者的存在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2)保温时间的确定淬火加热时间是将试样加热到淬火温度所需的时间及在淬火温度停留保温所需时间的总和。
加热时间与钢的成分、工件的形状尺寸、所需的加热介质及加热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可按照经验公式来估算,碳钢在电炉中加热时间的计算如表1所示。
表1 碳钢在箱式电炉中加热时间的确定工件形状加热圆柱形方形板形温度(?) 保温时间分钟/每毫米直径分钟/每毫米厚度分钟/每毫米厚度700 1.5 2.2 3800 1.0 1.5 2900 0.8 1.2 1.61000 0.4 0.6 0.8(3)冷却速度的影响冷却是淬火的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到钢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冷却时应使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获得马氏体组织;在这个前提下又应尽量缓慢冷却,以减少钢中的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为此,可根据C曲线图(如图2所示),使淬火工作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范围(650,550?)进行快冷(即与C曲线的“鼻尖”相切),而在较低温度(300,100?)时冷却速度则尽可能小些。
钢材热处理4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形象比喻
![钢材热处理4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形象比喻](https://img.taocdn.com/s3/m/e693a3cbba1aa8114531d90b.png)
退火、正火、淬cuì火和回火钢材的热处理:工业四火,它们是:退火、正火、淬火[ cuì huǒ ]、回火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它们的区别退火就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的冷却到室温想一想你煮了碗面但是太烫了所以你要把它放一边让它冷一冷再吃退火就是这个道理正火就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听起来只不过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生产周期短因为正火是这样降温的↓↓↓往往能更快吃到面也就是能更快的得到产品所以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如果说退火和正火是亲兄弟那淬火和回火就是不离不弃的好伙伴了淬火就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点以上这个时候金属内部的结构和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奥氏体化我们需要保温一定的时间来让金属进行这种变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得到介稳态马氏体组织或下贝氏体组织这个快速冷却的方法通常是这样的淬火后就得到了马氏体组织但是这个组织状态内部结构极其不平衡虽然硬度高但塑性、韧性差脆性也大因此淬火后的金属不会作为成品出厂毕竟厂家也不傻这种不能进行二次加工的比Iphone 6s 屏幕都脆的金属没人会要所以回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金属被淬硬后将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让金属内组织能够均匀分配之后再冷却到室温就能得到既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又有一定的塑性、韧性的成品这就是1+1>2的完美例子!说了上面那么多关于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区别,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其实“淬火”和“回火”可以让面也爽脆起来嘛~。
钢的热处理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钢的热处理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8c3f83844769eae009edea.png)
钢的热处理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罗毅晗2014011673一、实验目的(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硬度)的影响。
(3)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概述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固态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的一种操作。
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进行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工艺因素。
三、实验内容加热温度冷却方法回火温度洛氏硬度洛氏硬度洛氏硬度平均值860℃水冷﹨52.0 52.1 52.6 52.2 860℃油冷﹨20.2 23.4 19.1 20.9 860℃空冷﹨94.1 94.6 94.2 94.3 860℃炉冷﹨86.0 85.2 85.7 85.6 860℃水冷200℃51.9 52.0 52.1 52.0 860℃水冷400℃34.8 35.3 35.7 35.3 860℃水冷600℃20.3 21.5 19.6 20.5显微组织观察45钢860℃气冷索氏体+铁素体45钢860℃油冷马氏体+屈氏体45钢860℃水冷马氏体45钢 860℃水冷+600℃回火回火索氏体T12钢 760℃球化退火球化体T12钢 780℃水冷+200℃回火回火马氏体+二次渗碳体+残余奥氏体T12钢 1100℃水冷粗大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四、实验分析1.火温度而言,淬火温度越高,硬度越高。
但是一旦达到过高温度会导致形成的马氏体,使得力学性能恶化。
2.火介质而言,硬度大小:空冷>炉冷>水冷>油冷。
3.火温度而言,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
图像:分析原因:①据铁碳相图,淬火温度升高,45钢(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含量减少,珠光体含量提高,而珠光体硬度很高,铁素体硬度低,导致硬度提高。
②根据C曲线,对亚共析钢的连续冷却,空冷生成F+S,炉冷生成F+P,水冷产生M,油冷产生T+M。
实验报告:40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热处理
![实验报告:40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bc846949649b6648d747f7.png)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_机械工程材料_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热处理操作。
(2)学会使用洛氏温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的钢的金相组织分析。
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温度、回火温度T12 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
二、实验内容(1)40 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热处理。
(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实验前后的硬度。
(3)观察样品,获取其纤维组织图像对照金相图谱,分析讨论本次实验可能获得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
三、实验概述(1)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Fe-F&C状态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热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2)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碳钢经热退火后可得到(近)平衡组织,淬火之后则得到各种不平衡组织。
普通热处理除退火、淬火之外还有正火和回火。
这样在研究钢热处理后的组织时,还要熟悉索氏体、托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式体等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
(3)金相组织的数码图像金相组织照片可提供材料内在质量的大量信息及数据,金相分析是材料科研、研发及生产中的重要分析手段。
XJP-6A金相显微镜数字采集系统是在XJP-6光学显微镜基础上,添加光学适配镜,通过图像采集和信息化处理,提供计算机数码图像的系统,可获得真实、精细的影像,以及高品质的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四、实验材料及设备(1)砂纸、玻璃板、抛光机等金相制样设备。
钢的热处理综合性实验报告
![钢的热处理综合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b95dbaf61fb7360b4c65c8.png)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时间: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实验室钢的热处理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钢的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操作;2.熟悉洛氏硬度计和维氏硬度计的测试原理和操作方法;3.熟悉金相试样的制备和显微镜的使用;4.分析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5.分析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规律。
二、实验仪器1.洛氏硬度计(型号:Hr-150)2.维氏硬度计(型号:Hv-120)3.金相显微镜(型号:IE200M)4.抛光机(型号:P-1)5.砂轮切割机(型号:QG-1)6.镶嵌机(型号:XQ-2B)7.热处理炉(型号:SX24-13)三、实验材料1.45钢和40Cr钢2.砂纸(型号和粒度:DP22 400cw 600cw 800cw 2000cw)3.抛光粉:氧化铝4.腐蚀剂:4%硝酸四、实验内容将45钢和40Cr钢试样放入热处理加热炉(型号:SX24-13),加热到850℃保持20min后,分别进行水冷、油冷和炉冷。
将水冷的试样分别放入200℃、400℃和600℃回火炉(型号:RJC108)中保持30min,出炉水冷。
采用砂轮切割机,将经不同热处理后的试样从中间切开,在剖开的截面上利用洛氏硬度计分别测量试样心部、1/2R处和表层处硬度值。
填入表1中。
采用砂纸,将试样表面磨光,然后抛光、腐蚀(腐蚀剂:4%硝酸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金相组织,采用维氏硬度计测量试样不同区域的维氏硬度值,记录在表1中。
五、实验结果45和40Cr钢热处理实验结果见表1 。
表1 45钢和40Cr钢热处理实验结果材料热处理工艺硬度值,HRC表层1/2R处中心45钢850℃×20min,炉冷 6.709.158.81850℃×20min,空冷15.5710.578.62850℃×20min,油冷32.8329.6827.75850℃×20min,水冷44.2041.0039.4 850℃×20min,水冷+200℃×30min,水冷44.0037.1734.08 850℃×20min,水冷+400℃×30min,水冷37.6736.8534.06 850℃×20min,水冷+600℃×30min,水冷24.0321.9821.0240Cr钢850℃×20min,炉冷13.9212.4710.71850℃×20min,空冷19.0719.7119.84850℃×20min,油冷51.1751.9251.85850℃×20min,水冷58.2354.4652.89 850℃×20min,水冷+200℃×30min,水冷52.8755.9756.07 850℃×20min,水冷+400℃×30min,水冷48.0752.8151.74 850℃×20min,水冷+600℃×30min,水冷42.6844.6747.05六、实验报告要求1.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个人直接发送至我qq邮箱:2.表1数据和所照样品的金相照片同组可以共享;3.结果分析部分,同学之间可以口头讨论,但不得复制他人的实验报告内容,否则,实验成绩以0分计,切记!!!4.结果分析部分排版要美观,图要有图号和图题,且图号和图题放在图的下方。
钢的热处理实习报告
![钢的热处理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799337ee06eff9aef807c5.png)
钢的热处理:是将固态钢材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不仅可用于强化钢材,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而且还可以用于改善钢材的工艺性能。
其共同点是:只改变内部组织结构,不改变表面形状与尺寸。
第一节钢的热处理原理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善钢的性能,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性能潜力、降低结构重量、节省和能源,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大幅度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分类:(根据热处理的目的、要求和工艺方法的不同分类如下)1、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调质;2、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3、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热处理的三阶段:加热、保温、冷却一、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加热的目的:使钢奥氏体化(一)奥氏体(A)的形成奥氏体晶核的形成以共析钢为例A1点则W c =0.0218%(体心立方晶格F)W c =6.69%(复杂斜方渗碳体)当T 上升到A c1 后W c =0.77%(面心立方的A)由此可见转变过程中必须经过C和Fe原子的扩散,必须进行铁原子的晶格改组,即发生相变,A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形成。
有两个有利条件①此相界面上成分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②原子排列不规则,空位和位错密度高。
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示意图a) 形核b) 长大c) 剩余渗碳体溶解d) 奥氏体均匀化(二)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奥氏体大小用奥氏体晶粒度来表示。
分为00,0,1,2…10等十二个等级,其中常用的1~10级,4级以下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8级以上为超细晶粒。
影响A晶粒粗大因素1、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愈长,奥氏体晶粒越粗大。
因此,合理选择加热和保温时间。
以保证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930~950℃以下加热,晶粒长大的倾向小,便于热处理)2、A中C含量上升则晶粒长大的倾向大。
40Cr热处理工艺
![40Cr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5d30a04bb68a98271fefa3b.png)
40Cr热处理工艺制定40Cr钢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测定在各种热处理情况下试样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并进行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得出了40Cr钢调质处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结论。
1 40Cr材料简介1.1 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见表1。
表1 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化学成分临界温度C Mn Si l C Ac Ac0 A A 00.37~0.45 O.5~O.8 。
.2~。
.4I。
.8。
~1.1。
743 800 693 73O1.2 4OCr的性质从铁碳合金相图来看,40Cr钢属于亚共析钢,缓冷到室温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从钢的分类来看,40Cr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40Cr钢可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2 40Cr热处理工艺特性介绍2.1 预备热处理调质钢经热加工后,必须经过预备热处理来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热加工时造成的组织缺陷,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
对于40Cr钢而言,可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
2.2 最终热处理调质钢的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一般可以采用较慢的冷却速度淬火,可以用油淬以避免热处理缺陷。
当强度较高时,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反之选用较高的回火温度。
3 40Cr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按上述知识,对40Cr钢分别采用退火、正火、淬火、不同的回火温度情况下的热处理,测定不同情况下试样的硬度与冲击韧性值。
3.1 退火工艺的制定图1为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
加热温度:A 。
+(3O~50) 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 C;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随炉冷却。
t/mirl图1 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3.2 正火工艺的制定加热温度:Ac。
+ (30~50)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 C;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空冷。
热处理的实验报告
![热处理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e091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8.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掌握热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热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 退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金属内部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2. 正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大气中冷却,以获得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3. 淬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组织。
4. 回火: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淬火应力,降低硬度,提高韧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箱式电炉、加热炉、金相显微镜、抛光机、洛氏硬度计、水浴锅、天平等。
2. 材料:45号钢、20CrMnTi钢、T10钢等。
四、实验过程1. 实验一:退火实验(1)将45号钢加热至800℃,保温1小时,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退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退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2. 实验二:正火实验(1)将20CrMnTi钢加热至900℃,保温1小时,然后在大气中冷却。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正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正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3. 实验三:淬火实验(1)将T10钢加热至850℃,保温1小时,然后迅速浸入水中冷却。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淬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淬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4. 实验四:回火实验(1)将淬火后的T10钢加热至200℃,保温1小时,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回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回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热处理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a00280f46527d3250ce044.png)
材料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设备和几种热处理工艺〔正火,回火,淬火〕的实际操作。
2. 了解材料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3. 熟悉冷却条件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 初步熟悉洛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5. 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钢组织。
二、实验原理钢的淬火: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钢的淬火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
加热温度: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温度以上30~50℃。
高温下钢的状态处在单相奥氏体(A)区内,故称为完全淬火。
如亚共析钢加热温度高于Ac1、低于Ac3温度,则高温下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未完全转变成奥氏体,即为不完全(或亚临界)淬火。
过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1温度以上30~50℃,这温度范围处于奥氏体与渗碳体(A+C)双相区。
因而过共析钢的正常的淬火仍属不完全淬火,淬火后得到马氏体基体上分布渗碳体的组织。
淬火保温:淬火保温时间由设备加热方式、零件尺寸、钢的成分、装炉量和设备功率等多种因素确定。
对整体淬火而言,保温的目的是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趋于一致。
对各类淬火,其保温时间最终取决于在要求淬火的区域获得良好的淬火加热组织。
加热与保温是影响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奥氏体化获得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淬火后的性能。
-般钢件奥氏体晶粒控制在5~8级。
冷却速度: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热处理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7d98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5.png)
热处理实验报告
近日,我进行了一次热处理实验,探究了钢材在高温下的性能
变化。
通过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热处理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并对热处理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一开始,我首先对待测钢材进行了切割,制成多种尺寸不
同的试样。
然后,在准备好的热处理设备中,加热将试样升温至
指定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将试样冷却至室温。
热处理的整个
过程需要高度精确的控制,以避免钢材的过度热处理或过度冷却。
经过热处理后,我对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详见下面。
首先是拉伸强度的测试,我选择了不同热处理方式下的两个试
样进行了拉伸强度的测试。
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热处理后的钢材
拉伸强度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热处理产生的晶粒细化和去除
金属中的杂质所致。
其次,我对试样进行了冲击韧性的测试,这是检验钢材抗外力
冲击较好的一项指标。
经过热处理后,试样的冲击韧性明显增强。
经过分析,这是因为热处理可以消除钢材中的缺陷,提高钢材的韧性和塑性。
最后,我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了经过热处理和未经过热处理的两个不同试样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钢材的晶粒尺寸较小,结构更加致密,且杂质含量较少。
这样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总结而言,热处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加工手段,能够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晶粒结构而使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在今后的工程应用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热处理的过程及其原理,以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优势。
40Cr钢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
![40Cr钢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c8c16e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4e.png)
40Cr钢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制定40Cr钢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测定在各种热处理情况下试样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并进行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得出了40Cr钢调质处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结论。
40Cr钢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制定40Cr钢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测定在各种热处理情况下试样的硬度和冲击韧性,并进行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得出了40Cr钢调质处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结论。
140Cr材料简介1.1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见表1。
表140Cr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化学成分临界温度CMnSilCAcAc0AA00.37~0.45O.5~O.8.2~。
.4I。
.8。
~1.1。
74380069373O 1.24OCr的性质从铁碳合金相图来看,40Cr钢属于亚共析钢,缓冷到室温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从钢的分类来看,40Cr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40Cr钢可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240Cr热处理工艺特性介绍2.1预备热处理调质钢经热加工后,必须经过预备热处理来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热加工时造成的组织缺陷,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
对于2.2最终热处理调质钢的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一般可以采用较慢的冷却速度淬火,可以用油淬以避免热处理缺陷。
当强度较高时,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反之选用较高的回火温度。
340Cr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按上述知识,对40Cr钢分别采用退火、正火、淬火、不同的回火温度情况下的热处理,测定不同情况下试样的硬度与冲击韧性值。
3.1退火工艺的制定图1为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
加热温度:A+(3O~50)C,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850C;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随炉冷却。
t/mirl图1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3.2正火工艺的制定加热温度:Ac。
zg40mn2热处理硬度
![zg40mn2热处理硬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03d0c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a.png)
zg40mn2热处理硬度
ZG40Mn2是一种锻造用碳素钢,通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
构件。
对于这种钢材进行热处理可以改善其硬度和强度。
一般来说,ZG40Mn2钢材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和淬火。
首先是退火处理,将ZG40Mn2钢材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为
800-880摄氏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缓慢冷却。
这样可以
消除内部应力,改善加工性能和韧性,但硬度不会有显著提高。
其次是正火处理,将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为860-900摄氏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空冷或油冷。
这种处理可以提高
ZG40Mn2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会相应降低。
最后是淬火处理,将ZG40Mn2钢材加热至临界温度(通常为
850-880摄氏度),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这种处理可以使钢材获
得最高的硬度,但会降低韧性。
淬火后的ZG40Mn2钢材通常具有高
硬度和强度,但也容易产生脆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要
求和材料性能来确定,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性能。
同时,热处理过程
中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的控制也至关重要,不同的参数组合会对最终的硬度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仔细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应的工艺流程,以确保所得到的ZG40Mn2钢材达到预期的硬度要求。
热处理实习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25a8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a.png)
热处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实习地点,某热处理厂。
实习内容:
在热处理厂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热处理工艺的操作和管理。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对热处理设备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包括炉
子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流程。
随后,我开始参与了具体的热
处理工艺操作,包括淬火、回火、正火等。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
习了热处理工艺的相关知识,包括金相分析、硬度测试等技术,对
热处理工艺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热处理工艺的管理工作。
我学习
了热处理工艺的生产计划编制、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我对热处理工艺的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收获: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对热处理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了解了热处理工艺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对热处理工艺的相关设备和工艺参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习,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了与同事和领导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实习总结:
这次热处理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感谢热处理厂的领导和同事,在实习期间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四火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四火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https://img.taocdn.com/s3/m/8c3c8c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03.png)
淬硬层深度是指由工件 表面到半马氏体区 (50%M + 50%P)的深 度。
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
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即
硬化能力.
M深量度和的硬变度化随
②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 同一材料的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有关。工件
尺寸小、介质冷却能力强,淬硬层深。 淬透性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无关。它只用于不同材料之
浴中保温足够长时间,从而获得 下贝氏体组织的淬火方法。 经等温淬火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 力学性能,淬火应力小. 适用于形状复杂及要求较高的小 型件。
钢的淬透性
淬透性是钢的主要热处理性能。 是选材和制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之一。
网带式淬火炉
①淬透性的概念 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其大小是用
介质中冷,却躲过鼻尖后, 再在另一种冷却能力较弱的 介质中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方 法。如水淬油冷,油淬空冷.
优点是冷却理想,缺点是不 易掌握。用于形状复杂的碳 钢件及大型合金钢件。
3、分级淬火法 在Ms附近的盐浴或碱浴中淬火,待内外温度均匀后再取出
缓冷。 可减少内应力,用于小尺寸工
件。
盐浴炉
4、等温淬火法 将工件在稍高于 Ms 的盐浴或碱源自40钢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淬火钢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变化
200℃以下,由于马氏体中碳化物的弥散析出,钢的硬度并 不下降,高碳钢硬度甚至略有提高。
200-300℃,由于高 碳钢中A’转变为M回, 硬度再次升高。
大于300℃,由于Fe3C 粗化,马氏体转变为 铁素体,硬度直线下 降。
3、回火脆性 淬火钢的韧性并不总
400℃以上, Fe3C开始 聚集长大。
450℃ 以上铁素体发生 多边形化,由针片状变 为多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_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工程材料_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年月日
专业班号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
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热处理操作。
(2)学会使用洛氏温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的钢的金相组织分析。
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
T12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温度、回火温度二、实验内容
(1)40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热处理。
(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实验前后的硬度。
(3)观察样品,获取其纤维组织图像
对照金相图谱,分析讨论本次实验可能获得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
三、实验概述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1(.
Fe-FeC状态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热3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2)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
碳钢经热退火后可得到(近)平衡组织,淬火之后则得到各种不平衡组织。
普通热处理除退火、淬火之外还有正火和回火。
这样在研究钢热处理后的组织时,还要熟悉索氏体、托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式体等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
(3)金相组织的数码图像
金相组织照片可提供材料内在质量的大量信息及数据,金相分析是材料科研、研发及生产中的重要分析手段。
XJP-6A金相显微镜数字采集系统是在XJP-6光学显微镜基础上,添加光学适配镜,通过图像采集和信息化处理,提供计算机数码图像的系统,可获得真实、精细的影像,以及高品质的金相显微组织照片
四、实验材料及设备
(1)砂纸、玻璃板、抛光机等金相制样设备。
(2)40钢
(3)马福电炉
(4)洛氏硬度计
(5)淬火水槽、油槽
(6)铁丝、钳子
金相显微镜、数码金相显微镜)7(.
五、实验流程
(1)取已编好号码的试样一块,绑好铁丝环。
(2)由实验老师讲解洛氏硬度计的使用,观看硬度测定示范并测定试样处理前硬度。
(3)断电打开电炉门,将试样放入850℃炉膛内加热,试样尽量靠近炉中测温电偶端点,以保证热电偶测出的温度尽量接近试样温度。
(4)当试样加热到要求温度时,开始计算保温时间,保温到所需时间后,断电开炉门,立即用钩子取出试样,出炉水冷30 秒左右。
(5)试样经处理后,用砂布磨去氧化皮,擦净,然后在洛氏硬度计上测硬度值,将数据填入原始记录表格中。
(6)制备金相试样,在数码显微镜上采集图像。
六、实验心得
通过实验,了解了碳钢的热处理工艺操作,学会了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硬度和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组织图像,实验过程要耐心细心,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40钢在淬火后硬度大幅度提高,从0提高到22左右,因为淬火后得到了马氏体,强度增加。
原始记录表格
处理前淬火后回火后试样材料25.0 HRC2
)45钢样品硬度(编名称22.2 0
号23.1
回火温度加热温度冷却方法热处理工艺油冷850无回火℃
显微镜XJP-6A金相组织描马氏4硝酸硬度计型400 HR-150A
放大倍数腐蚀剂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