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凸透镜成像得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结论大全(超全面)
请将此页图和文字贴于床前、门后熟记之
1、凸、凹透镜的特殊光线: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画出成像光路图并总结成像规律:
物距像距倒正大小实虚异同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
u=2f v=2f
f,<u<2f
u=f
u<f
综上所述:u=f 是物体、、的分界点;
u=2f 是物体和的分界点。
(2)、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实像越大,且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物近像远像变大)
当物体成虚像时,物体越远离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越大,且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物近像远像变大)
(3)、当物体成实像时:
①、当u>v时,等价于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u=v时,等价于u=2f 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当u<v时,等价于f<u<2f 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一定大于或等于4f。
(5)、当u>2f 时,f<v<2f,物体比像的移动速度快: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当物
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大。
当f<u<2f时,v>2f,物体比像的移动速度慢: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大,当物
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小。
凸 透 镜 成 像 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的原理。
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们需要了解凸透镜的特性以及成像的基本原理。
首先,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它的中心是凸起的,两面都是凸面,常用于光学设备中的成像和放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遵循光线在透镜中的折射规律。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光线会发生折射,从而形成成像。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几个重要的概念来解释。
首先是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物距是指光线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通常用符号“u”表示;像距是指光线从透镜到成像的距离,通常用符号“v”表示。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像距为正,成像为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成像为虚像。
其次是焦距的概念。
焦距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透镜的成像性质。
焦距通常用符号“f”表示,焦距的大小取决于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凸透镜的焦距可以为正或负,正焦距表示透镜为凸透镜,负焦距表示透镜为凹透镜。
最后是放大率的概念。
放大率是指成像物体与实际物体的大小比值,通常用符号“M”表示。
放大率的计算公式为M=v/u,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放大率为正,表示物体放大;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放大率为负,表示物体缩小。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成像仪器、摄像机、望远镜等光学设备都是基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设计的。
通过深入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的原理,为光学设备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总的来说,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知识,准确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的原理,为光学设备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学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光学知识,拓展光学领域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详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详解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
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1透镜区别结构不同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对光线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成像性质不同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透镜与面镜透镜(通常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能透过光线,当平行光源照射时,能使光线发生折射,光线均遵守折射定律。
面镜(通常分为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当平行光源照射时,能使光线发生反射,光线均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可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线。
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于扩散光线。
2成像规律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镜,像距(v) 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像的位置关系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大小分界点物像异侧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物像异侧u=f 不成像- - - 制平行光,强光聚焦手电筒实虚分界点-u<f 大于物距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百科名片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编辑本段]【规律简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一.结构不同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实像; •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 一倍焦距不成像;一倍焦距以内,正 立放大虚像; •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 在凸透镜同侧。
•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 虚实 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应用实例物距和像距 的关系 •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 u>2f 倒立 缩小的 实像 2f>v>f 照相机 u>v • u=2f 倒立 等大的 实像 v=2f可用来测量凸透 镜焦距 u=v • 2f>u>f 倒立 放大的 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 机,投影机u<v •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 探照灯 \ • u<f 正立 放大的 虚像 v大于u 虚像在物体同 侧 放大镜\ •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 试验。 • 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 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 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 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 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 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平面 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 到)。 •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 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 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 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实像,物近像远像变 大;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 (4)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 上下一致;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 反,上下相反.。 • (5)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 是成效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 像虚像的分界点。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及规律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特点
1、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
4、u=f,不成像。
2、u=2f,v=2f,倒立、等大的实像。
5、u<f,像距大于物距,正立、放大的虚像。
3、f<u<2f,v>2f,倒立、放大的实像。
5、u<f,像距大于物距,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像特点:
1、二倍焦距点是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当u=2f时,成等大的像,当u>2f时,成缩小的
像,当u<2f时,成放大的像。
2、焦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成实像,当u<f时,成虚像。
3、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
4、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也减小。
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与物距、相距的关系。
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
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点燃蜡烛应在调节高度前。
4、调节好后,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5、调节好后,无论怎么移动光屏也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像为虚像,光屏承
接不到,这时观察像的方法是:通过凸透镜向蜡烛方向观察。
6、如果光屏上的蜡烛火焰太靠上,其他器材不动,应将蜡烛向上移动。
7、当物体与像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时,物距和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除以2就是焦距。
8、实验过程中,若把凸透镜遮住一部分,光屏上的像仍然完整,像可能会变暗。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一.结构不同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三.成像性质不同凸透镜是折射成像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物,镜,像的位置关系u>2f 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f<u<2f v>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物像异侧u=f----制平行光,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u<f v>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
凸透镜的五种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五种成像规律凸透镜,听起来像个高大上的词,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透镜。
它像个小魔法师,把光线聚拢,让东西变得清晰。
说到凸透镜,咱们就得聊聊它的五种成像规律。
今天我就来跟你唠唠这个,轻松点,幽默点,保证让你看完笑着点头。
咱们得说说当物体在焦点外时。
这个时候,物体的影像就会反转过来,变得小巧玲珑。
就好比把一个大西瓜放在桌子上,透过透镜,你看到的却是一个小巧的西瓜影像,真是神奇呀!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我们拍照的时候,咱们用手机的镜头,恰好就是这种效果。
影像还会在像纸上形成,谁不想一张完美的自拍呢?简直让人欢喜得想跳起来。
再往下说,当物体在焦点和透镜之间时,这时候就出事了。
影像变得直立,放大,简直就像看到了变魔术的瞬间,真让人惊叹。
想象一下,一个小花瓶,放在透镜前面,它的影像在透镜后面,就像变成了个大花瓶,摆在那里,仿佛在跟你说:“看我多美!”这时候,心情就特别好,仿佛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说到焦点,就不得不提它的位置。
焦点的位置可是决定成像效果的关键。
如果你把物体放在焦点的位置,透镜后面几乎没有影像。
这就好比你去一个派对,结果发现自己是个透明人,没人注意到你,真是让人感到失落。
这个时候影像变得模糊不清,完全没有存在感。
哎,真是个尴尬的场面。
而当物体在焦点和透镜之间,透镜就像变戏法的高手,把影像放得大大的,还特别直立。
这个时候,就像在逛动物园,看到了一只巨大的长颈鹿,心里乐开了花。
可要小心了,这种成像可不太适合用来拍照,因为它不太稳定,稍微一动就乱了套,拍出来的照片估计得让你笑掉大牙。
咱们还得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物体在无穷远的时候,透镜的影像就会变得特别小,还特别清晰,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看到的每个事物都是那么简单。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起一颗星星,远远的闪烁着,虽然小,但却异常美丽。
这样的影像,清晰到让人心醉,仿佛能看见那星星背后的故事,令人向往。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就像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每种情况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和感受。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百科名片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编辑本段]【规律简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一.结构不同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字母含义:u表示物距(物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v表示相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F
表示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经过凸透镜会聚到主光轴上
的一点);f表示焦距(焦点到
光心的距离);2f表示2倍焦
距点(该点到光心的距离是2
倍焦距)。
二、凸透镜成像部分规律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3:当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
4:当u=f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5:当u<f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v>u。
6、2f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7、F点是倒立和正立、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8、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9、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0、成实像时,物和像的最小距离为4f。
11、物在2f点之外,∆u>∆V(物距的变化量大于像距的变化量)
12、物在2f点和F点之间,∆u<∆V(物距的变化量小于像距的变化量)
13、成实像时,物向上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动
14、成虚像时,物向上移动,像向上移动
15、成实像时,镜向上移动,像上移
16、成实像时,凸透镜f不变,直径变小,像完整但变暗
17、实验前,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
18、人眼可以直接看到实像,人眼在成像点之后的发散区域里
19、成实像时,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
20、同一个凸透镜,一个像点对应的只有一个物点。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概念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2、像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即成最清晰的像时光屏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3、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调节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观察像时应以最清晰,最明亮时为准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注意: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成像规律1、焦点:成实像与成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内(u<f)时成虚像,物体在焦点外(u>f)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上时(u=f)不成像2、二倍焦距点: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f<u<2f)成放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上(u=f)成等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u>2f)成缩小实像。
3、实像都是倒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异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注意:远近都是指距凸透镜的距离,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物体越靠近焦点,像离焦点越远,但所成的像越大。
判断像是放大还是缩小,除了用物距和焦距比较外,还可以用像距和物距比较。
如果像距大于物距,即v>u,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如果v<u,那么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易考点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有两个一致性:像随物体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像的大小随像距大小变化的一致性2、透镜一部分被遮挡,仍能生成完整的像,只不过像变暗,透镜破裂去掉一半后也能成完整的像,相当于遮挡了一部分,像大小,位置不变,只是变暗些。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与凹透镜的区别结构不同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
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
对光线的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成像性质不同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缩小。
起聚光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虚像。
起散光作用。
透镜与面镜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
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
凹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详细成像规律(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3)物体处于一倍焦距以内(4)凸透镜成像光路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
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物距像的性质像的位置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u=∞ 很小很亮的小光点实像异侧 v=f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 f<v<2fu=2f 倒立等大实像异侧 v=2f 此时物体与像的距离是最小的,即4倍焦距。
f<u<2f 倒立放大实像异侧 v>2fu=f 不成像 v无限大(平行光源,如:探照灯)u<f 正立放大虚像同侧 |v|>u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
镜面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镜面和透镜的成像规律镜面和透镜是光学中常用的光学元件,它们在成像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
本文将详细讨论镜面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是一种表面光滑平整的镜子,它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相等,成像过程符合以下规律: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角度相等。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线)三者共面。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平面镜成像形象与物体相似,只是左右颠倒。
2. 平面镜成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相等。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是一种厚边薄中心的透镜,它的两个面都是曲面,成像过程中遵循以下规律:1. 入射光线与透镜的两个面的交线在入射点处垂直于透镜的两个面。
2. 透镜的主光轴是入射光线和透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轴线。
3. 入射光线与透射光线通过透镜的焦点。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可由透镜公式计算得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2. 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关系:a. 当物体离透镜较近(u < f)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呈放大、倒立的实像。
b. 当物体离透镜远(u > f)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异侧,呈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当物体距离透镜等于焦距(u = f)时,成像位置在无穷远处,呈缩小、倒立的实像。
d. 当物体距离透镜无穷远(u = ∞)时,成像位置在焦点处,呈缩小、倒立的实像。
三、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是一种薄边厚中心的透镜,它的两个面都是曲面,成像过程中遵循以下规律:1. 入射光线与透镜的两个面的交线在入射点处垂直于透镜的两个面。
2. 透镜的主光轴是入射光线和透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轴线。
3. 入射光线与透射光线通过透镜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该点被称为焦点。
根据凹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凹透镜成像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系与凸透镜相同,但成像形象均为倒立、缩小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五个规律
凸透镜成像五个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五个规律是:
1. 物距-像距关系: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称为物距,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称为像距。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1/f = 1/v - 1/u,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根据这个关系,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也会增大,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也会减小。
2. 物象距离比例关系:根据物距-像距关系,可以推导出物体的高度与像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即h/v = h/u,其中h为物体的高度,v为像高度,u为物体的高度。
这个比例关系告诉我们,物体和像的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成反比的。
3. 放大率的定义: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的放大率定义为图片高度与物体高度的比值:|v/u| = |h'/h|,其中h'为图片的高度。
放大率告诉我们图片相对于物体的大小变化。
4. 倒立成像:对于凸透镜来说,如果物体是直立的,那么它的像是倒立的。
这个规律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看到镜子中的图片是倒立的。
5. 实像和虚像: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成像是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是一个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如果物距等于焦距,成像距离无限远,成像是一个实像。
这些规律告诉我们在不同情况下成像的性质。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透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物体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当物距无限远时,所成的像无限接近1倍焦距,但始终比1倍焦距远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
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编辑本段凸凹透镜区别结构不同凸透镜是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以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对光线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成像性质不同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缩小。
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起发散作用。
透镜与面镜透镜(通常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能透过光线,当平行光源照射时,能使光线发生折射,光线均遵守折射定律。
面镜(通常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当平行光源照射时,能使光线发生发射,光线均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作为光学仪器的一种,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光线的传播路径以及成像的特点。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我们理解光学原理以及应用凸透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成像特点。
一、凸透镜的基本知识在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凸透镜的基本知识。
凸透镜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呈现凸面状的镜片。
凸透镜可以分为凸凸透镜和凸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凸透镜,即两个凸面相朝,称为双凸透镜;凸凹透镜,即一个凸面和一个凹面,称为双凹透镜。
凸透镜具有两个焦点,分别为凸透镜的前焦点(F)和后焦点(F')。
焦距是指光线平行射入透镜时,经过折射后所交于的点与透镜的距离。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三个基本要点需要掌握:平行光线的成像、凸透镜前后焦点与物距及焦距的关系、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1. 平行光线的成像当平行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将汇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
这意味着凸透镜能够将平行光线变为焦点光线。
2. 凸透镜前后焦点与物距及焦距的关系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p),而凸透镜能够成像的位置称为像距(q)。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以下关系式:1/f = 1/p + 1/q其中,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
当物距为无穷远时,即光线为平行光时,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1/q = 0,即像距为焦距F'。
这也就是为什么平行光线会在焦点处成像的原因。
当物距等于焦距f时,根据公式,1/p + 1/q = 1/f,我们可以得出,1/p + 1/q = 1/f = 0。
此时,像距将变为无穷远。
当物距小于焦距f时,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像距将为负值,这意味着像位于透镜的背面。
3.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距与像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也相应增大;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也相应减小。
这符合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对称性。
凸透镜的呈像规律
凸透镜的呈像规律一、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眼镜、放大镜、显微镜等领域。
了解凸透镜的呈像规律对于正确使用和设计光学仪器具有重要意义。
二、凸透镜的定义和性质1. 定义: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界面构成的光学元件,其中至少一个球面是凸面。
2. 性质:(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为前焦点和后焦点。
(2)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线聚焦成一个点,该点称为焦点。
(3)当物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的焦距时,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形成实像;当物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的焦距时,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形成虚像。
三、凸透镜成像公式1. 焦距公式:f = (n-1)(1/R₁ - 1/R₂),其中f为焦距,n为介质折射率,R₁和R₂分别为两个球面半径。
2. 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
四、凸透镜的呈像规律1.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1)当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光线近似为平行光线,此时成像位置在凸透镜的后焦点处。
(2)当物体在凸透镜前焦点内时,成像位置为虚像,放大且正立。
(3)当物体在凸透镜后焦点内但远离凸透镜时,成像位置为实像,倒立且缩小。
(4)当物体在凸透镜后焦点内但靠近凸透镜时,成像位置为虚像,倒立且放大。
2. 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根据成像公式可知,在相同的物距下,焦距越小,则成像越大;反之则成像越小。
因此,在相同的物距下,如果焦距不变,则放大倍数也不变。
3. 物体和像的方向关系:根据上述规律可知,在无穷远处的物体成虚直立;在前焦点内的物体成虚直立;在后焦点外但远离凸透镜的物体成实倒立;在后焦点内但靠近凸透镜的物体成虚倒立。
五、凸透镜的应用1. 眼镜:通过凸透镜将光线聚焦到眼睛的视网膜上,纠正近视、远视等视力问题。
2. 放大镜:通过凸透镜将物体放大,便于观察。
3. 显微镜:通过多个凸透镜组合,放大微小物体,便于观察和研究。
六、结论了解凸透镜的呈像规律对于正确使用和设计光学仪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广德县东亭中学查显芬
一、教材简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多媒体,通过复习、再现(“Flash”动画)——照相机(实像——缩小、倒立),投影仪(实像——放大、倒立),放大镜(虚像——放大、正立)成像的规律后,质疑——这些像都是由凸透镜所形成的,为什么性质却不同?它们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使学生能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
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能用规律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促进良好的物理观的养成。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认识。
2、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物理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Flash”制成的动画),光具座及附件。
图1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各自成像的特点后,提出“同一凸透镜所成像的规律”为什么不一样?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勇于求知。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探索发现,总结规律
(1)展示用“Flash”制作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动画【如图(1)所示】,
分别让每一组五名学生按下列“五种情况”依次演示操作(每位学生只演示一种情况)。
① u>2f;② u=2f;③ f<u<2f;④ u=f;⑤ 0<u<f;
(2)在作“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演示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然后在透镜的左侧(右烛为像),把蜡烛从远离“凸透镜”向靠近“凸透镜”进行上述五种情况的演示,并由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出每情况下的像的性质。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实际操作中亲自感受“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想一想:你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原理吗?
教师听取学生的想法后,电脑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原理
【如图(2)所示: u>2f ——是五种情况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让学生了解一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原理,知道物理学的科学性,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议一议: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固定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
任意改变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再在凸透镜的右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的
距离,让学生判断光屏上有无实像;若有,说出像的性质(即:“正、倒”,“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议一议,教师借机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掌握得如何,用以加深理解、巩固所学。
3、强化训练,夯实基础:
例1、小华给小敏拍照,拍了一张后,小敏向小华靠近了几步,要求再拍一张。
如果小华的位置不变,小华应该是()
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
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
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
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
例2、如图(4),下面是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照相机是利用把物体放在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2)放大镜是利用把物体放在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3)幻灯机是利用把物体放在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4)将物体放在点时,在光屏上成像最大。
图(4)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灵活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问题。
4、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1)、用圆形透明塑料杯泡茶,从侧壁看,茶叶比实际的大,这是因为装水的茶杯相当于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
(2)、用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物距应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f;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D、光屏上没有像
(4)、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放大倒立的实像
D、无像
设计意图:根据接受性原则,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所以通过这组“练习”进行巩固。
同时可让学生抢答,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也可使学生在“做物理”的过程中积累物理活动的经验,巩固新知识。
5、应用拓展,小试牛刀
(1)、小明看地图时,有一个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她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将地图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就能看清楚地图了,请你分析其原因。
设计意图:本题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6、反思小结,提练规律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启发?你能否按一倍焦距、两倍焦距的内外情况,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出来(以便记忆——口诀)?(这里教师并给予点拨:u=f 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u=2f 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
提出问题后,教师再次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演示图,分类演示,让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物变远像变近且变小,相反物变近像变远且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越近像越大。
;。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概括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同时,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7、作业:【学生分为:A 层(优)、B 层(良)、C 层(一般)】
(1)、【C层做】(教材P65:3)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点),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2)、【A、B层做】有A、B、C三块凸透镜,用它们做成像实验时,蜡烛与透镜的距离相同,得到的像分别为:A镜:放大、倒立的像;B镜:缩小、倒立的像;C镜:放大、正立的像,则这三块凸透镜的焦距关系是
()
A、f A>f B>fC
B、fA <fB <fC
C、f C>fA >f B
D、 f B>fA >fC
设计意图:本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在物理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的提升。
六、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以“创设问题情景——建立物理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教学模式进行的,主要采用“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并以合作讨论、交流相结合,将直观操作和简单说明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
操作、仔细观察、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创设各种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的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
同时为了让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加强,组编了强化训练题、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构建自己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