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3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2023 地理 八年级上 第二章核心知识点汇总
![2023 地理 八年级上 第二章核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6a556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0.png)
八年级第2章《世界气候》核心知识点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考点][课程标准]: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核心知识点]: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日较差。
2.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南半球相反;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2)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洋流因素: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气温较高;寒流经过,气温较低。
(4)地形因素: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海陆相间分布,等温线更曲折;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等温线比较平直。
[考点][课程标准]: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核心知识点]: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赤道及其两侧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纬度位置)(2)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海陆位置)(3)暖流经过降水多,寒流经过降水少。
(洋流因素)(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因素)(5)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内部少雨;东部多雨。
2.①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
②世界干极:南美洲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
八年级第2章《世界气候》核心知识点(填空版)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考点][课程标准]: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核心知识点]: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气候与人类活动》参考教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气候与人类活动》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d7ac1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6.png)
《气候与人类活动》参考教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说是强化了人地关系这一主题,这一影响可以从多侧面或多角度来理解。
本节知识较为简单,没有难点,很多内容在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中都有涉及,学生学起来应该很轻松。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讲解气候对生产的影响;一部分讲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教科书以农业生产的作物类型、作物熟制、气候资源为例来分析气候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以民居建筑为.例来分析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查找资料,看看除了教科书中所提到的几个方面外,人类还有哪些生产、生活活动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如气候与旅游、气候与体育等。
可以说,本节的内容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并用理论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c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所举实例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例如,在生活方面,气候对文化、艺术等的影响不易理解,而对穿衣、饮食、住房等的影响容易理解。
在生产方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等是较为适宜的例子。
气候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候的异常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建议引入一些关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问题,以加强对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认识。
本节重点: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课导入。
方案一:完成探索活动。
先让学生观察“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分布”图,(1)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都分布在哪个半球上?(北半球) (2)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中纬和部分高纬)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各个地点的位置而非方框及文字位置。
(3)你知道为什么在这个纬度范围吗?(这些地区冬季气温比较低,有积雪) (4)推测各个城市的海拔。
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册中“世界地形”图。
(图中各点所在城市的海拔一般较高,因为相同纬度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更利于降雪,形成积雪。
例如,瑞士、法国、意大利等国选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山地,美国、加拿大选在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高海拔处)通过读图、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探究习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一册课件-第二章-世界气候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一册课件-第二章-世界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0d67138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f.png)
互动课堂理解
如何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横坐标表示时间。 (2)图中为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平均气温。 (3)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功能:估计一年中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 计算气温的年较差;判断气温季节变化大小,气温曲线弯曲程度的 大小,反映了气温变化的幅度。
东 部多雨。
4.中纬度地区,一般 沿海 多雨, 内陆 少雨。
5.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 蒸发微弱 ,降水 少 。
6.山地迎风坡一侧,因气流抬升,气温 降低 ,易凝云致雨;而
背风坡一侧,降水 少 。
7.降水的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全年各月降水多
且 均匀 、全年各月降水稀少、夏季多雨
和 冬季多雨 。
12
【例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互动课堂理解
(1)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少? 解析:从降水柱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地10、11两个月降水多,6、7、 8三个月降水少。 答案:(1)10、11月降水多。 (2)6、7、8月降水少。
轻松尝试应用
1234
1.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部降水少,西部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半球,B地在
半球。
关闭
(1)7 (2)7 (3)南 北
解析 答案
第二课时 世界的降水
快乐预习感知
1.降水的地区差异是由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和 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中图版初二上册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点梳理
![中图版初二上册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52372ede80d4d8d15a4f2b.png)
中图版初二上册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点梳理
为了帮助大家在考试前,巩固知识点,对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掌握,为大家编辑了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气候对人类的活动有不同的影响。
2、了解气候对农作物的分布影响。
3、初步了解不同气候区的不同作物类型。
4、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5、了解我国农作物熟制的分布。
6、了解气候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和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适应。
二、教学重点:农作物与我国农作物熟制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人类如何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
四、教学课时:1个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法、交谈法、图示法、分析法
五、教学用具: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农作物熟制分布图、热带气候的景观图、寒带气候的景
观图、温带气候的景观图。
六、板书设计:一、气候与农业
1、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农作物熟制的影响
二、气候与生活
1、衣2、食3、住4、行。
2.3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
![2.3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07a3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2.png)
1.导入新课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第2.3课时“气候与人类活动”。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气候对我们的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2.新课讲解
(1)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正式学习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气候对人类居住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类会选择不同的居住地。例如,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农业发展,而气候寒冷的地区则适宜畜牧业发展。另外,气候还会影响人类的交通出行,比如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会阻碍交通,而在冬季冰雪覆盖的道路则会导致交通中断。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的深度理解上还存在不足,生活经验有限,对于一些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实际案例可能理解不够透彻。此外,学生对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认识相对片面,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地理实践力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身边的气候现象,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学生们可以组织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地理知识讲座等活动,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板书设计
1.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候影响人类居住地选择
-气候影响农业生产
-气候影响人类生活
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产量和质量
3.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案例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看看气候是如何影响人类活动的。请大家阅读教材P45-46页的“气候与人类活动”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2章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八上
![《第2章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八上](https://img.taocdn.com/s3/m/15e0194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b.png)
《气候与人类活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气候与人类活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气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培养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气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开。
具体包括:1. 气候基本概念学习: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掌握气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气候类型分析:学生需分析并整理不同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的特征,包括气温、降水、风等要素,并绘制气候类型分布图。
3. 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探讨:学生需结合实际生活,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建筑、交通等方面,并举例说明。
4. 小组讨论与汇报: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就某一具体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汇报材料。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学生需按照以下要求完成作业:1. 认真学习教材内容,理解并掌握气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认真观看教学视频,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整理和分析数据,绘制准确的气候类型分布图。
4. 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并举例说明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分组进行讨论,形成完整、有条理的汇报材料,并准备进行课堂汇报。
6.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相关资料的引用或来源,确保学术诚信。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条理性;2. 学生对于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程度;3.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小组合作和汇报的能力。
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评,综合各方面评价给出最终成绩。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气候和人类活动 学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气候和人类活动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9f20c9b89680202d8257e.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气候和人类活动学案第三节气候和人类活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正确地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2.通过探究式学习,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2.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导入:(引导探究)我们一起看看: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的分布图,了解一下这些城市所在地区气候的关系问题设置:1.种什么(农作物的种类)?温度、水分不一样,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有些地区不能生长。
图片资料:苹果、火龙果、柑橘、葡萄等。
2.收获次数(熟制的差别)?探究二:图片资料:高架屋分布的热带地区高温潮湿,窑洞分布在冬冷夏热的黄土高原。
师:这些都说明气候对一个地区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气候影响着人类,反过来人类也影响着气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气侯,你能从平常所见所闻中举些例子吗?现在全球的气温是升高还是降低?有什么危害?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四、师生质疑五、巩固练习。
1.下列生产部门中,受气候影响最小的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汽车制造业D.房屋建筑业2.影响“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农业生产的模式的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气候变化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影响的是()A.中秋节吃月饼B.江南水乡乘舟代步C.傣族人住竹楼D.因纽特人乘雪橇、住雪屋4.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影响是()(1)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可以找到合适的生长的地方(2)夏季普遍高温,使我国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水稻等喜温植物(3)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作物的抗旱能力强(4)我国抗灾能力强,寒潮和台风不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bfa3759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8.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方面。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时,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出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资料,如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实例。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气候景观,如热带雨林、沙漠、寒带等,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呈现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如农业生产受气候类型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特点;工业布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如高耗能工业多分布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城市分布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更适合人类居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实例中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2c3feeec3a87c24028c488.png)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正确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能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能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全球变暖的危害、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图表、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图片:春节期间的哈尔滨冰雕、春节期间的海南省三亚、圣诞节瑞典的人们在滑雪、圣诞节悉尼的人们在海边。
提问:上面四幅图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明确: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很大。
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新课学习活动探究:出示“历界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图。
提问: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都分布在什么纬度带上?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几乎都在中、高纬度带上,原因是冬奥会有许多冰雪项目,首先就要保障一个较为寒冷的天气。
(一)气候与生产1.气候对哪些生产部门产生影响?(学生回答)明确:气候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有影响,其中对农业影响最为显著。
提问:你能举例说明气候对农业方面和影响吗?(学生发言)明确:热带地区的作物:咖啡、香蕉、芒果、榴莲。
亚热带地区的作物:柑橘、茶。
粮食作物:以秦岭——淮河为界,我国北方地区为小麦,小麦性喜温凉;南方地区为水稻,水稻喜湿热。
作物熟制: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暖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中温带寒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活动1:结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说出葡萄为什么适合在地中海地区种植?(学生回答)明确:葡萄是喜光作物,对热量要求高,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
活动2:说说水稻主要适宜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种植?(学生回答)明确:水稻适宜在湿热的环境下种植。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世界气候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世界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d23fe20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b.png)
(2022·衡阳)读图,判断该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B)
⇨ 例2思路分析 根据图可知该地 1 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约 4°C,7 月为最热月,
平均气温约 26°C,1 月降水量最少,7 月降水量最多,说明该地夏季高 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 和湿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全年少雨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在 0 ℃到 15 ℃之 间
小于 0 ℃
夏季多雨 夏季少雨 全年湿润 夏季多雨 全年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2·贺州)读“某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 成(1)~(2)题。
(1)该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2)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②热带草
全年高温,分干、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_南_南、、北北__两侧
原气候
湿两季
③热带季 亚欧大陆_东_东南南__部(印度半岛和 全年高温,分
风气候 中中南南__半岛)
_旱_ 旱、、雨两季
④热带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_西_西部部__和 常干年旱__少干旱雨少雨__
漠气候 _内内部部__地区(撒哈拉沙漠)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课件2中图版(1)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课件2中图版(1)](https://img.taocdn.com/s3/m/42210dae83d049649b665859.png)
D.旅游业
课堂练习
2.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下列某超 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D ) A.品名:葡萄 产地:新疆 B.品名:苹果 产地:山东 C.品名:梨 产地:山西 D.品名:菠萝 产地:河北
课堂练习
3.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倾斜度很大,一般 都是尖顶房子,这是因为( D ) A.欧洲人的审美情趣不一样,喜好尖顶建筑 B.欧洲风大,尖顶房子可以防风 C.欧洲人身材高大,尖顶房屋空间大 D.阿尔卑斯山区下雪多,倾斜度大的尖顶房
1:250000000 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0C范围带
北半球的冬季想要避寒, 应该选择纬度较低的热 带或亚热带;南半球的 人们想去比较凉爽的地 方避暑,可以选择海拔 较高的山上或海边避暑。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其中最
显著的是( A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运输
拓展延伸 想一想
良性影响 人工造林 修建水库 灌溉工程
人类有哪些活动对气候产生影响?
恶性影响 砍伐森林 排放温室气体
拓展延伸
温室气体排放
拓展延伸
温室效应后果
新课学习 太阳能 水能
风能 地热能
新课学习 (二)气候与生活
衣
阿拉伯人生活 在北非,气候 炎热干燥。宽 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 大的白袍可通 青藏高原温差大,午热的 气候严寒,毛皮可御寒。 风、反射阳光。 时候可将一只袖子褪下来。
一年一熟区
一年两熟区 二年三熟区 一年三熟区
中国农作物熟制
新课学习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新课学习
活动1
地中海气候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030b6a3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7.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从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地形、水文等方面的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数据等方式,深入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数据等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例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分析气候对该实例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具体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气候与人类活动(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气候与人类活动(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5eb4d39e31433239689350.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气候与人
类活动(中图版)
影响民居
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
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
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
影响服饰
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
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
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山西人喜酸;四川人喜辣;藏民喜欢吃糌粑;
影响农业生产
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气候和人类活动 学案-精选文档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气候和人类活动 学案-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0162341866fb84ae45c8dbf.png)
第三节气候和人类活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正确地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2.通过探究式学习,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2.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导入:(引导探究)我们一起看看: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的分布图,了解一下这些城市所在地区的特点。
思考:1.这些城市所在地的纬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地方?(从气候特征考虑)2.你认为这些城市除了纬度较高,还有其他适合举办冬奥会的因素吗?推测一下?3.通过刚才的探索活动告诉我们,冬奥会选址要考虑哪方面的因素?4.人们的活动注意到了当地的气侯特征,气候与人类的活动有哪些关系呢?可以利用吗?如果气候发生了异常,对人类的活动又会有什么影响呢?二、自主学习。
1.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的_______和人们的________两个方面。
属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农业、工业、_______等不同的层面。
从这一点上来看,虽然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也会受到____影响,但_______受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
2.气候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活动活动:探究一:分两人小组讨论农业生产的几个方面与气候的关系问题设置:1.种什么(农作物的种类)?温度、水分不一样,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有些地区不能生长。
图片资料:苹果、火龙果、柑橘、葡萄等。
2.收获次数(熟制的差别)?探究二:图片资料:高架屋分布的热带地区高温潮湿,窑洞分布在冬冷夏热的黄土高原。
师:这些都说明气候对一个地区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98703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7.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节的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了解和掌握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入,例如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新课导入:介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4.实践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气候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是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的。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气候与人类活动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
中图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
![中图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c428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6.png)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长短的判断技巧: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就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3、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4、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第二节海陆分布一、填空1、目前海洋的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因此,人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海路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3、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乌乌里大黑土)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印度洋)和地中海(大西洋)};5、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6、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8、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9、各大洲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分为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
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美国以南)10、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它的东面是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11、大西洋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像字母“S”。
12、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所包围,南部与大西洋、太平洋相通。
13、北冰洋面积最小的大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e7f42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3.png)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一、填空1、目前海洋的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因此,人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3、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5、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7、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大致相当于欧洲的4倍。
亚洲和欧洲位于同一大陆——亚欧大陆之上。
①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
②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主要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
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④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亚洲。
⑤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8、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9、各大洲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分为欧洲西部、欧洲东部。
美洲分为北美、拉丁美洲(美国以南)10、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它的东面是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面通过白令海峡和、冰洋相通。
11、大西洋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像字母“S”。
12、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所包围,南部和大西洋、太平洋相通。
13、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住——南通风北保暖
4、行——南船北马
5、体育
5、体育
6、性格
气候的差异,使地球上不同区域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性格暴躁易怒
因纽特人——永不发怒的人
居住在温暖宜人的水乡的人们,因为气候湿润,风景秀丽 ,万物生机盎然,所以人们往往对周围事物很敏感,比较多愁 善感,也很机智敏捷
油菜
甘蔗
柑橘、荔枝、菠萝、香 蕉、龙眼等
北方 小麦、玉米 花生、大豆
甜菜
苹果、枣、山楂、梨 、杏、桃等
活动探究
葡萄是喜光作物,对热量要求很高,在地中 海地区有大面积种植。结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说出葡萄为什么适合在地中海地区种植。
适宜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 在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光照充足。
10月19日,墨西哥因干旱导致水位下降,400年的教堂遗迹“重出江湖”
云南大旱
台风
寒潮
冰雹
冰雹
冻害
4、气候资源
光能
热量
水分
风能 优点:不但可以再生,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风能
太阳能
二、气候与生活
衣
食
住
行
1、服饰——南薄北厚
阿拉伯人
2、饮食——南淡北咸
【
【
北
南
面
米
】
】
分析下面两种民居的不同点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3节气候与人类
活动
2020/9/4
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气候与生产
1、气候决定农作物类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气候决定农作物类型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南方 北方
水果
1、气候决定农作物类型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水果
南方
水稻
水稻主要适宜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种植?
雨热同期
2、气候影响农作物耕作制度
①降水丰富:热量→农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②降水<250mm:灌Fra bibliotek农业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降水少 与 灌溉农业
新疆的坎儿井与绿洲
3、气象灾害
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洪涝、干旱和寒潮等灾害。
孟加拉国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