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共88张PPT)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五带的范围
一轴:地轴。二面:黄道面和赤道面。三角:地轴与赤 道面夹角、地轴与黄道面夹角、黄道面和赤道面夹角。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23°26′;南北极 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66°34′。
(3)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与黄赤交角呈正相关, 随黄赤交角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A.①
C.①③④
B.①③
D.①②④
(2)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那么当地球自转
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 ③。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即可 得知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为③②①。 答案:3.A 4.C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
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
(2)随季节变化规律 ①夏至日 一年中最大值: 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地区 一年中最小值: 南半球 各纬度 一年中最大值: 南回归线
②冬至日
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 各纬度 ③春、秋分日:赤道 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 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判断依据:晨昏线将地球上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 若昼弧长于夜弧,则 昼长夜短 ;反之,则 昼短夜长 。 若昼弧等于夜弧,则 昼夜等长 。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黄赤交角变化 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变化→五带范围 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的变化→气候分布范围的 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
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上,各地不再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
鲁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0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昼夜变化
昼夜变化的规律是:在地球上,随着纬度的增加,白 天和夜晚的时间会逐渐变长或变短。在极地地区,白 天和夜晚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半年的时间,而在赤 道地区,白天和夜晚的时间最短,几乎无法区分。
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而非公转。地球自 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
其他天体的影响
其他行星和卫星的引力对地球公转轨 道产生扰动作用,导致地球公转轨道 的进动和章动现象。
其他天体的辐射压也对地球公转产生 一定的影响,例如太阳辐射压导致地 球公转轨道半径的变化。
04
地球公转的未来预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地球公转轨道的变化趋势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 年,平均轨道速度约 为每秒29.79公里。
地球公转的速度和加速度
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在近 日点时速度最快,在远日点时速度最 慢。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较大,所 以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也是不断变 化的。
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约为每秒 29.79公里,平均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 度。
昼夜变化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例如,许多动物在夜间活动,而人类 则更倾向于在白天进行工作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地 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因此 形成了四季的交替现象。
02
四季更替的规律是:随着纬度的增加 ,四季的温差逐渐增大。在赤道地区 ,由于受到太阳直射的影响,温度较 高,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而在极地 地区,由于太阳辐射较弱,温度较低 ,形成了极地气候。在南北半球的中 纬度地区,由于受到季风和洋流的影 响,形成了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优质课件(共70张PPT)
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的纬 度分布
春 分 3月21日前后 夏 至 6月22日前后 秋 分 9月23日前后 冬 至 12月22日前后
赤道 0°
北回归线 23°26 ′N
赤道
0°
南回归线 23°26′S
由赤道 向南 北两方降低 由北回归线 向南 北两方降低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方降低 由南回归线 向 南北两方降低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地点)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 减 Ⅰ季、节夏变至化日规:律直(射同北一回地归点线不,同北时回刻归)线及其以北正 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 南)达到最小值。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概念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
在当地地方时12点。
太阳高度
-------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单的说 是人们看太阳时的仰角;
正午
4
3
5
上午
2
下午
6
日1
3
4
5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四、画图小结
1.在下图中用线条分别表示出春秋分、夏至和冬 至日全球各地昼长分布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2.绘出赤道和北极圈、南极圈上的三地昼长随季 节变化的曲线
鲁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共47张PPT)
C.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短
D.正午人影逐渐变短 解析:第 3 题,从图中可知,此时 a 点处于黑夜,b 点出现
极昼,c 点位于赤道昼夜平分,d 点正值正午 12 时。第 4 题,
此日之后一周内,6 月 22 日至 6 月 29 日,a 点昼长仍大于
夜长,且昼长逐渐变短。
答案:3.C 4.C
知识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最大值地区
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 _北__回__归__线__及其以北各纬度 _南__半__球__各纬度
冬至日 南__回__归__线__及其以南各纬度 _北__半__球__各纬度
第 3 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反映了 日照时间 的长短。
(2)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大于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 长 ,夜越 短 ,北极四周出现极昼
现象 ①北半球夏半年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 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 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 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 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优质课件(共21张PPT)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4.(2014·广东文综,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
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
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2 B.1/3
C.1/6
D.1/9
Office
Type : Image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a.同纬度各地的昼长__相__等_,夜长__相__等_。
直射 点
纬度
五 带
自主先学
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2)特点分析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_昼__长__夜__短___,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
纬度越高,昼__越__长__, 年中的_最__大__值__,北极圈及其
夜_越__短__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 际)、产品归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 反白字,加阴影。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Soft X (CS)
策略管理服务器
SGW 信令网关
GK
C&C08 iNET
MSR多业务交换机 (ATM/IP/MPLS)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单元第3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共18张PPT)
4、太阳直射点与 昼夜长短状况的关系
探究问题3: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此时是什么节气?日期是多少 3、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4、哪个纬度昼长最长? 哪个纬度昼长最短? 5、昼长的纬度分布有
什么规律? 6、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
状况的关系?
总结:
直射点北移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昼半 球
A B
C
30°N
春分
夏至
D E
30°S
秋分 冬至 春分
A B
C
30°N
春分
夏至
D E
30°S
秋分 冬至 春分
A 0°S
秋分 冬至 春分
A B
C
30°N
春分
夏至
D E
30°S
秋分 冬至 春分
探究问题1: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此时是什么节气? 日期是多少?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公转的方向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1.“一轴两面三角度”
66°34 ′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 道 平面;
23°26 ′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 赤 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2.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前知识准备:
(1)、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为两部 分,位于昼半球的叫昼弧,位于夜半球 的叫夜弧。
夜弧
夜半 球
N S
昼弧
教师点拨: (1)赤道上昼夜等长; (2)春分日与秋分日全 球昼夜等长; (3)直射的确定:延长 太阳光线,过球心,与球面 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4)同一纬线上各点昼 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 度昼夜长短相关。
探究问题3: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此时是什么节气?日期是多少 3、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4、哪个纬度昼长最长? 哪个纬度昼长最短? 5、昼长的纬度分布有
什么规律? 6、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
状况的关系?
总结:
直射点北移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昼半 球
A B
C
30°N
春分
夏至
D E
30°S
秋分 冬至 春分
A B
C
30°N
春分
夏至
D E
30°S
秋分 冬至 春分
A 0°S
秋分 冬至 春分
A B
C
30°N
春分
夏至
D E
30°S
秋分 冬至 春分
探究问题1: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2、此时是什么节气? 日期是多少?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公转的方向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1.“一轴两面三角度”
66°34 ′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 道 平面;
23°26 ′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 赤 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2.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前知识准备:
(1)、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为两部 分,位于昼半球的叫昼弧,位于夜半球 的叫夜弧。
夜弧
夜半 球
N S
昼弧
教师点拨: (1)赤道上昼夜等长; (2)春分日与秋分日全 球昼夜等长; (3)直射的确定:延长 太阳光线,过球心,与球面 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4)同一纬线上各点昼 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 度昼夜长短相关。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共24张PPT)
天道酬勤
书 山 有 路 勤 为 径
谢谢大家
学 海 无 涯 苦 作 舟
课堂练习:
A 1.读图回答:
D C B
(1)请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2)图中各点代表的日期是:A 6月22日 、B 9月23日 、 C 12月22日 、D 3月21日 。 (3)由A到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慢、再变快 ; 由C到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先变快、再变慢 。 (4)由A到B,济南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昼渐短、夜渐长 , 悉尼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规律是: 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 。 (5)请在图中画出A、C两点的光照示意图。
(3)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一)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引起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形成
课堂小结: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公转的方向、周期 二、公转的轨道、速度 三、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四、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一)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返回主页
三、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1.产生了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片
太阳直射点: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北极 阳光 北回归线 赤道 阳光
 ̄
南回归线
阳光
南极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北极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北回归线 赤道
0°
在太阳直射点上, 单位面 南回归线 积获得的太阳辐射 能量最多。
返回主页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
6月22日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次年3月21日 春分日 昼最长夜最短 昼夜平分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共37张PPT)
昼极夜现象的是 ,昼夜平
分的是 。
(5)假若B点的纬度为7
0°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
纬度是
。
(6)A点在B点的_______
方向。
夏至
昼昼 短渐 于长 夜
冬至 昼最短
昼渐短,昼<夜
昼昼 渐长 短于
夜
秋分 昼夜等长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越 往北白昼越长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越 往北白昼越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越 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短 往南白昼越长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2. 应用
(1) 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计算昼长:
(3) 甲地比丙地日出(早或晚) __早__8_
分钟经,度日和落纬(早度或都晚不)相__同晚__的4_8_两分地钟,;日出和 日落的早晚由经度位置和昼长共同决定, 一般先算出时差,再根据昼长进行修正。
赤道
黄道 黄赤
季节 四季
正午太阳
三、 四季的更替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随时间的变化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冬至日情况相反。 (3) 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全球随纬度的变化
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纬 度昼长>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 现极昼。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的变化
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 >夜
昼最长
春分
昼长=(12—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
5点 A
昼长=
0点
C
6点
(12-5)×2 =14小时
B
12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活动:P19 第2题
五带划分的依据: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本 课 小 结
地球的公转
方向 轨道 速度 周期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地 球 公 转 的 地 理 意 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上节知识回顾
地球的公转特征
方向 轨道
速 度
周期
近日点
远日点
月初
月初
速度
速度
。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 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 侧______。 二分日:从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从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从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1)纬度变化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北回归线及 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其以北地区
(2)季节变化 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
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
回归线之间地区
2.季节变化: 夏至日:_____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_的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_____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_的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二分日:_____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 值之间。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读图1-3-8“昼弧和夜弧”,总结: 1.什么是昼弧?什么是夜弧? 夜弧 2.若昼弧长于夜弧,则_________; 昼弧
季节变化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昼夜长短的变化
成因
赤道上 春分日和秋分日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低纬度地区
四季的更替
纬度差异
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当堂检测:第5题
感谢您的关注!
SUN
活动:教材第16页1.2题。
归纳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3°26′N
0°
23°26′S
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公转轨道是个偏心率很大的椭圆
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2.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个点附近( B ) A.A B.B C.C D.D
3.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C ) A.持续变快 C.先变慢再变快 B.逐渐变慢 D.先变快再变慢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什么是太阳高度角?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规律
4.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地 ___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北极附近出现_______现 象。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_______,_______ 范围也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规律总结: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南、北)半球,哪个(南、北)半球 就昼长夜短。
第一单元
第三节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兖州市第一中学
孙玉国
SUN
新课导入
“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示意
一、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特征
方向 轨道
速 度
周期
近日点
远日点
月初
月初
速度
速度
。
。
1.什么是黄道平面?什么是赤道平面?什么是黄赤交角? 目前黄赤交角是多少度?
2.什么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运动周期是多少?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南、北)方向移动;哪个(南、北) 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活动:P18 第1.2.3.题
四、四季的更替
1.产生原因: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辐射能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2.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 (1)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 (2)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
其他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
练
习
王先生最近计划移民澳大利亚的悉尼,想购买一座面 向正北方的二层楼房。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都 B 照到的地方,以便规划栽植的内容,他应该选择在______ 某日的正午时刻去参观。 A.三月 B.六月 C.九月 D.十二月
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节气是________,在____月____日前后。 (2)地球在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这时堪培 拉的季节是________,新加坡的季节是________。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点,每年7月初 地球位于________点附近。 (4)北极极昼的天数和南极极昼的天数是否相同?________。如不相同, ________极极昼日数较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昏
晨 线 线
若昼弧短于夜弧,则_________;
若昼弧等于夜弧,则_________。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读图1-3-9“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的昼长”,总结: 1.赤道上终年昼夜_________;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_________;
3.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地_______, 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北极附近出现_______现象。夏至 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_______, _______范围也达 最大。(南半球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