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政治共25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
初步形成:战国 确立:秦朝
巩固:
西汉 完善: 隋唐 强化: 北宋 新发展: 元 顶峰: 明清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确 立 和 发 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和发展———秦汉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 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及其影响。 知道西汉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认识其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秦 确 立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 中央集权 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 归中央。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 加强。 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 分土地为列侯,列侯从中央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 对土地无管理权
西周分封制有利 于稳定当时的政 历史作用 治秩序,但也容 易发展为割据势 力
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 了国家的统一; 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 标志。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二)
第 一 轮 复 习
考点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概念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中央的统治方式,地方绝对服从
中央和地方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根本)特 征: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集权的核心: 郡县制
中央。
发展历程:
秦 汉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
秦的统治及两汉政治经济制度ppt 通用
王朝所沿用,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
灭的影响。
1.(2010· 杭州模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
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 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 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吸取分封制导致战国诸侯割据纷争的教训
统一和独立,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但是随着其发展,必然 成为统治者专制独裁和腐朽的基础,阻碍社会的进步。
3.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徭役繁重, 刑罚严酷 ,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2)经过
①前209年,陈胜、吴广在 大泽乡 起义,不久在陈建立 张楚 政权。 ②前207年,刘邦军至 咸阳 附近,秦朝灭亡。
系
(2)过程 ①灭掉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 221 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②统一边疆:南下统一 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北击匈奴 ,取得河套地区。 (3)疆域:东临大海,西到 陇西 ,南濒南海,北抵长城 。
(4)意义
①结束了诸侯 割据称雄 的局面,为我国 统一多民族 国家 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为社会经济 的恢复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提供了有 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2010· 临沂模拟)《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 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
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引文的效果,
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B. C. (
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荀子的观点是君主应加强对百官的监察,达到控制的效
解析:西汉前期实行分封制,其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出现
偏差,凸显政治决策与制度创新的影响力,需慎之又慎。 西汉前期推行郡国二制并行,禁止分封异姓王侯,其目的 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本题中B是现象,A是目的。 答案:A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经济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央集权的代表。
在这个时期,秦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在统一中国后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重组。
本文将就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措施展开讨论。
一、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采用的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也是秦汉王朝长期统治的基石。
这种政治制度体现在统一帝国的强大组织力、巨大的集中权力、强制性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上。
在秦汉时期,各地方自治权被大大削弱,各种地方势力也遭到了瓦解。
政权的权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皇帝不仅成为了宪法和法律制定者,还成为了最高的最终裁判人。
此外,由于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还存在一些官方职位等级制和官职任命制度,因此政治体制明确、权限清晰,使得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变得更容易和高效。
二、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秦汉时期也是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时期。
当时创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制度,其中包括官制、州县制和赋税制度。
官制是指秦汉时期各级官员的等级制度。
秦汉政权采用的是九品官人制,即根据官员的职权、工作岗位、身份地位等级别分为九品,等级越高,权力越大。
同时,在官职任命上,也按照职官等次进行。
这种官制保障了各级官员的权利,对于维护秦汉王朝的稳定和统一贡献了巨大力量。
州县制是指设立州郡县的行政管理制度。
秦汉时期制定的这个制度为中国历史上的行政机构体制奠定了基础。
这个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地方势力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合理持续发展。
赋税制度是制定了方便统一计税的一套法律和规定,贯穿于秦汉时期的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
秦汉时期财政管理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组织性,把范围更广的国家财富分配到每个地区,加速了资源整合和协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政府机构体系和官员职责秦汉时期的政府机构体系和重要官员职责分配变化较大。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创新性的制度以应对当时的特殊情况。
秦汉时期的政治
2、皇帝制度
• (1)来源:“始皇帝”的来历:嬴政
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
“五帝”中取一个“帝”字,作为自
己的名号,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
“
”, 嬴政自称“始皇帝”。
• (2)特点
显示权力的不可转
移,
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3、中央官僚机构
• (1)内容:三公是指: 、 和 。
辅佐
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
诸侯国拥有很强 的地方独立性, 容易发展为割据 势力
郡县制 相同点
封建社会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 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是按地域划分的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 郡县则是地方行
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位不世袭,官吏
政机构,受制于 中央,有利于中央
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集权的加强和国
家的统一
都是地方一级机构、都是为巩固统治而设立的,并在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
利
评弊 价
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董仲舒)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和社会安定(主要),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创造灿烂文明及 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抵御外来侵略 政治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 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妨碍地方的发展;人民受到沉 重的政治压迫 经济上:使之发展缓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 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
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
第二单元-1 秦汉时期的政治
附注: 附注:秦朝 汉朝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7 207年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221 公元前202年 公元8 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西汉) 202 公元25年 公元220 220年 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 25
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 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时期。 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时期。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社会经 济继续发展,秦汉文化高度繁荣, 济继续发展,秦汉文化高度繁荣,造纸术等许多 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秦灭六国后,明令统一度量衡, 秦灭六国后,明令统一度量衡,使长 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 度、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秦一 斤应为250 250克 秦一升为202毫升。 202毫升 斤应为250克。秦一升为202毫升。至今尚 未发现秦尺, 未发现秦尺,但可通过商鞅铜方升计算出 秦的度值, 23.1厘米 厘米。 秦的度值,1尺=23.1厘米。秦明令规定 每年都要对度量衡进行检验,校正。 每年都要对度量衡进行检验,校正。
(4)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伐越族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蒙古高原匈奴兴 袭扰中原, 盛,袭扰中原,秦、赵、燕三国 筑城以御。 忙于逐鹿中原 筑城以御。秦灭六 国后,为了解除威胁, 国后,为了解除威胁,派蒙恬北 击匈奴, 击匈奴,继而连接三国长城形成 秦长城” 西起临洮,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 对于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 东。对于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 稳定和边境社会秩序的安定起了 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灭六国后, 灭六国后,为了统一岭南地 区,秦始皇派人南伐征服越族地 之后设置桂林、南海、 区,之后设置桂林、南海、象郡 加强对西南南越地区的控制, 加强对西南南越地区的控制,另 设闽中郡加强对东越地区的控制。 设闽中郡加强对东越地区的控制。 其间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问题, 其间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问题, 派史禄开凿了灵渠 灵渠。 派史禄开凿了灵渠。
5第六章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PPT课件
二、贾谊尊仁义与 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1、重民思想与仁义之政
《留梁之人贾
“闻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
治下怀,,谊 安传王但二(
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
策颂太遭十公
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
》千傅老岁元 等古,臣为前
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
。 的 三 反 文帝 0
4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
5
道家黄老派: 崇尚黄帝老子,积极主治。
曹参:(盖公)“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
1、法令既定,遵而勿失。 2、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3、静勿扰民,治在无为。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
陈平:“宰相者上佐天资理阴阳,顺四时,
之治 贾《 邦 ,之 :诗 :
“国以道德为上,
文乎
行以仁义为本”
武? 并且
——关键在于解决德与刑的关系:用 汤
“秦二世尚刑而亡”。
,、 长武
“秦以刑罚为巢, 故有覆巢破卵之患” 。
久逆 之取 术而
也以
。顺
”
“ 居 马 上 得 之 , 宁 可 以 马
》 、 《 书 》 ! ”
“ 乃 公 居 马 上 而
饮食、祭祀、死丧等方面均有差异。
——“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12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独尊儒术”与董仲舒的天人政治论
13
一、汉武帝独尊儒术
1、汉武帝与窦太后的治术之争 2、董仲舒的《贤良对策》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 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 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 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
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被视为一个统一大一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政治体制主要是由皇帝和官僚制度构成的,行政管理也发展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中央集权体制。
在这个体制中,君主独揽大权,有着无上的权威。
皇帝通过设立太尉、御史台等院府机构来管理国家政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中央集权的稳定。
例如,废除了诸侯的封土,设立郡县制度,将地方贵族纳入中央控制之下,有效地避免了分封割据的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为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法律法规,强化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此外,他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加强了边防的管理,确保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秦朝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并非一切顺利。
秦始皇的一系列措施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却也引起了贵族地主的反抗。
秦始皇对异议的镇压更加激化了社会的矛盾,导致了朝廷的动荡和秦朝的短命。
随着秦朝的灭亡,汉朝建立了起来,汉朝在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也加入了更多的儒家思想和礼仪制度。
他们提倡礼仪和仁政,并且建立了一系列官僚制度,如太常、太仆等,这些官僚制度细致入微,严密有序,确保了政府的运转效率。
汉朝也对行政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例如,设置了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以协助君主处理政务。
丞相的职责是辅佐君主,制定政策和管理政务。
而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官吏,维护政府的廉正作风。
此外,汉朝还实行了县官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为政府选人提供了更加公正和效率的途径。
然而,汉朝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也并非没有问题。
随着汉武帝时期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政治腐败逐渐加剧,官僚机构衍生了一些问题,如贿赂、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朝政的混乱。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变革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被认为是一个政治和文化变革的时期。
在秦朝时期,中国大规模地进行了改革,从而实现了统一和一体化。
而在汉朝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向封建制度转变,实现了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形成。
本文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秦汉时期的变革和影响。
一、政治变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继承了周朝皇权传统,推行君主专制,大力推崇法家思想。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改革。
秦朝的政治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方行政改革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秦朝对地方行政进行了调整,将行政区域划分为州、郡、县和乡,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并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2. 管制改革秦朝取消了封建制度,推行三公九卿制度,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官僚制度。
同时,秦朝还将兵役制度、度量衡、货币统一和徭役制度全国普遍实施。
3. 强制推行法家思想秦始皇强制推行法家思想,宣扬“法家独尊”,并实行了焚书坑儒,禁止百家争鸣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同时,秦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工程,如修建了万里长城、推广轮作制度等等,推进了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改革。
这些重大的政治变革,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的分裂状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和一体化。
然而,秦朝的统一并未能够持久,反而导致了新的动荡。
汉朝则进一步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形成了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
在官僚制度方面,汉武帝设立了三公九卿、九卿三百石官、千石以下官等新官职,建立了各级官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合的关系,完善了官员晋升制度。
在科举制度方面,汉朝设立了明经与举人制度,充分发挥了才子的才华,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二、文化变革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变革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多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脉动和变化。
1. 文化多元性的消失秦朝推广法家思想,加强了统一思想的力度,废除了百家争鸣,使文化多元性的消失成为了必然。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PPT课件
• 三、德治主张 • 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了,主张以德
治国,认为以德治国才符合天的意志。 •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 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汉书·董仲舒 传》)
17
• “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 德治的基本特征是德主刑辅,首先以教化 为主,“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 礼”,善化社会习俗,提防民众犯法。
• 其次,也要辅以刑罚,“正法度之宜,别 上下之序,以防欲也。”(《汉书·董仲舒 传》)
1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露·天道无二》)
13
• “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不得两起”。 • 董仲舒也尝试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现实的
伦理道德的绝对性 • “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变。” 这是古代思想家试图论证道德法是根本法则, “是故古之人象物而书文,心止于一中者, 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 一者也。”(《春秋繁露·天道不二》)
15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用专制主义的政治
权力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言论。董仲舒在 《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思想,认为天和人是统一的,即“天人一 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创造物。 “为生不能 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 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 天》)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汉承秦制 郡国并行制 内外朝制度 察举制和征辟制
汉朝初期基本沿袭了秦朝的政治 制度,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 整。
汉武帝时期设立内外朝制度,加 强皇权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秦汉政治制度特点
中央集权
秦汉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中 央集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 力。
法律制度
秦汉时期注重法治建设,制定了 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维护社会秩序 和统治稳定。
御史台
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负责监督百官、纠察违法、弹劾奸邪。
刺史制度
地方设立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举报贪赃枉法行为。
职能发挥
监督机构在维护政治清明、整治贪腐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 受到皇权干预和权臣压制等限制。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设立专门的后勤机构,负责军需物资的筹集、储备 和运输。
03
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军粮供应;加强医疗卫生工作 ,减少疾病对军队的影响。
05
文化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Chapter
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地位确立
秦始皇焚书坑儒
为推行法家思想,秦始皇下令焚 毁儒家经典,坑杀儒生,使儒家
思想在秦朝受到严重打击。
汉初黄老之学盛行
01 02 03 04
官僚制度
秦汉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官僚 制度,各级官吏分工明确、职责 清晰。
选拔制度
秦汉时期注重选拔有才能的人才 来担任官吏,为国家的治理和发 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对后世影响及意义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秦汉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 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间的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宗族、乡里、亭里等,它们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秦汉政治
考点008 ——2
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 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 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 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 秦汉政治
(一)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 3郡县制 4选官制度 5监察与谏议制度 6法律制度
秦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监察与谏 议制度
汉初 不填
汉武帝 不填
不填
帝制度 不填
汉初
不填
汉武帝
不填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 中朝 地方制度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选官制度 军功爵制 不填 察举制
监察与谏 御史大夫 议制度 法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汉初诸臣, 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 主吏椽,曹参狱椽”属于小吏一类,“其余 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 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 ,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种状况说明了( ) A. 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 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①秦国在新征服的领土上设郡县实行管理; ②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已 占主导地位。
(一)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根据材料概括秦国推行郡县制度的基本情况
①秦国在新征服的领土上设郡县实行管理; ②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方 行政制度中已占主导地位。
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 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 “进步”主要表现在 A.实行分封制 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C.实行郡县制 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
秦汉时期的政治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基本策略:远交近攻。
(2)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长城和直道,巩固边防。(北方) (3)统一岭南: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南方)
(4)管辖西南夷:修五尺道;任命官吏。把西南纳入管辖范围。(西南)
3、秦统一的意义 ①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基础。 ②开创一系列制度,影响深远 ③为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安定生活和交往提 供了条件。 ④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秦: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
汉武帝后:州、郡、县唐: 宋:来自道、州、县 路、州、县
趋势:不断削弱 地方的权力,以 加强中央的权力。
元: 行省、路、州、县 明: 省、府、县 清: 省、道、府、县
焚书坑儒 1、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2、范围:民间除医学、卜筮和种树外的书籍 一律集中焚毁。 3、评价: (1)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2)消极:是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是文化 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全力的附庸, 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含义:
①专制主义即君主专制,对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皇帝独断,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重要标志。 3、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 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利 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性质不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郡县制是官僚政治。
明清之后
扩展:1、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
秦朝 汉朝
中央政治制度
三公九卿制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随后的汉朝也沿袭了这一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是指政权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各地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其权力来源于中央政府的授权。
在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典型代表。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通过对各个地方的统一,实现了各个地区之间货币、度量衡、文字、法律的一致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秦朝时期,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以便将各个地方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进一步分为县,实行三公九卿制,由三公负责国政大事,由九卿负责具体的事务管理。
此外,秦朝还实行了县官制,由中央政府派往地方的官员代表中央政府管理当地的政务。
这种制度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领导层失信,但也实现了对各地官员的控制,同时也为吏治整顿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时期,统治阶层从秦朝继承了中央集权制度,并进一步整顿完善,使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首先,汉朝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权力,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地方官员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其次,汉朝发展了中央官署制度,中央官署将各官署间的职责划分得更加明确,领导机构也更加专业化。
再次,汉朝还创立了《孝经》、《礼记》等经典著作,强化了封建礼教对于政治的影响,良好的礼制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中心位置。
总体来看,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完善了秦朝的基础,特别是在地方组织方面的完善,使得政策唯一、制度完备、有章可循、执行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中央集权制度确保了国家的强有力,为中国在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提供了强劲的力量支撑。
其次,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的中央集权思想、封建传统、职业道德、宗法体系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
A、对秦朝: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②经济: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能调动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抵御外敌、进行工程建设)
③文化: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B、对后世: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 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消极:
政治: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
外朝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九卿
3、监察体制:刺史制度
1】演变: ①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
常置。 ②武帝废诸郡监察御史,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冀州、
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 州、并州、交趾、朔方),各置刺史一人。 2】评价:封建国家的地方监察制度。对维护皇权、澄清 吏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安定起了积极 作用。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秦 思想 书同文(篆李斯、隶) ;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文化
北击匈奴、夺河套、修筑长城、筑直道
民族关系 南征百越,设三郡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第23页,共49页。
——
二、西汉: BC202年—9年(长安-陕西西安)
汉承秦制:继承秦朝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律 、土地制度、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第15页,共49页。
④选官制度 军功授爵、皇帝任命
⑤监察制度
【1】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每郡设御史,任监 察之职,称监察御史。 【2】评价: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社会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第16页,共49页。
(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2、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外朝;以丞相为 首三公九卿组成。 且布衣为相。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①建立中朝
皇
帝
中朝
尚 书 令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外朝
侍 中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太 尉 卿
1、西汉初,地 方实行什么制度? 刘邦大肆分封同 姓诸侯的目的是 什么? 2、刘邦大肆分 封诸侯,造成了 怎样严重的后果? 3、汉景帝与汉 武帝是怎样解决 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 了国家的统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 按地域划分
划分标准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一、两汉中央官制的演变
(中、外朝制)
中朝:皇帝侍从、秘书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任尚书令、侍中,参与 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 权力日显重要。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本质是君主专 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中央官制的建立
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
御史大夫 (副丞相)
执掌奏章 下达诏令 监察百官 九 卿
太 尉 军务
三公
全国政务
(虚有其位)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粟 内史
少 府
太 仆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作用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秦
公元前221年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称号来源: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始皇帝”的来源;皇帝制的内容)
皇帝制的特征 ①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②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③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02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 古文经: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 德等人通过各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 书都用古代的文字大篆写成,故称古文经。
• 古文经学的特点:历史性强,讲文字训诂,明典 章制度,注重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学风朴实, 但失之繁琐。
• 谶纬经学:谶是用神秘隐晦的语言预示吉 凶;纬是“经之支流”,是当时经学家用 神秘方式自造的解经之书。谶纬经学的根 本特征是用天地阴阳五行来比附社会政治, 为圣人、君主进行神秘主义论证。神化孔 子和儒家经典;神化汉代君主。
• 东汉时期的反谶纬思潮:桓谭《新论》、 王充《论衡》。
五、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 天人合一论
《春秋繁露》
天与人相副;人副天数。
• 君权至上和天谴说
君权天予;天在临鉴。
• 阴阳合分论与等级伦理观
阴兼于阳,阳制约阴。“三纲”。
• 德治主张
重教化;施仁政。
六、汉代的经学
• 今文经:朝廷为了便于经学传播,搜集整理儒家 著作,写为定本,作为传述的依据。这些书都是 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隶书、小传),故 称今文经。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社会特点 • 中央集权政体的确立 • 封建官僚制度的完善 • 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 • 政治上的专制向思想文化领域渗透
二、秦朝皇权专制思想
• 皇帝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 权力欲;穷奢极欲。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焚书坑儒
三、汉初黄老政治思想
•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 静勿扰民,治道无为 • 分任责成,君佚臣劳
君道曰圆:处无为之事,行 不言之教。 君主统筹全局,因任授官。 臣道曰方:守职分明以立功。 君上无为,臣下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