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基础

合集下载

肌电图

肌电图

肌电图(EMG)基础附属医院神经科电生理第一部分概况一、概述(一)EMG的概念EMG是研究肌肉静息电位和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科学。

狭义EMG:指同心圆针极肌电图,既常规肌电图。

广义EMG:1、神经传导速(NCV: MNCV、SNCV)2、重频电刺激(RNA)3、反射(瞬目反射\皮肤交感反SSR)4、单纤维肌电图(FEMG)5、巨肌电图、6、运动单位计数。

7、扫描肌电图(二)国外动态表面肌电图及临床应用优点:无创无痛没有感染的危险。

缺点:是不能记录单个MUAP1、运动肌电图学(1)步态研究(2)人体工程(3)康复研究(4)运动医学2、多导肌电图(1)评价肌肉的传导速度(2)终板区定位,为活检提供依据。

3、疲劳研究(三)EMG在临床上的应用EMG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是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及基因技术等检测不能取代的临床手段。

(四)EMG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病变二、EMG的检测的临床意义1、常规EMG:反映部分运动单位的大小形态等变化。

鉴别神经源和肌源性损害。

排除神经肌肉接头病运动单位的概念:指由一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所支配的纤维,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单位。

MU的大小:N和M的比例是不同的Eg : 眼肌1:3 腓肠肌1:1934它与肌肉的活动精细程度有关2、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的测定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的功能诊断和鉴别髓鞘或轴索的损害F波反映近端运动神经功能与EMG结合具有定位诊断价值3、RNS了解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鉴别诊断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病变是诊断肌无力(MG)、副肿瘤综合征(LES)的特异性手段4、FEMG主要了解神经肌肉接头(NMJ)的传导功能可鉴别神经源或肌源性损害了解运动单位(MUAP)内纤维的分布。

记录范围的直径为此300微米。

了解神经再生情况。

5、各种反射瞬目反射:三叉神经——面神经通道皮肤交感反射(SSR)第二部分常规EMGEMG检查原则、适应症和注意事项1、熟悉解剖知识及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2、掌握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3、了解禁忌症: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3000 、乙肝,HIV阳性用一次性针电极。

肌电图基本原理ppt课件

肌电图基本原理ppt课件
在前臂屈肌引出,如桡侧腕屈肌。
47
原理
在神经干给予电刺激后,经感觉神经的IA类 纤维传入脊髓后角,由α运动神经元轴突传 出,引起相应肌肉产生动作电位 。
48
A. 在低强度刺激下可诱发出H反射而无M波出现加强度,M波幅逐渐增高,而H反射则逐渐消失。49
距离 mm 175 速度 m/s 56
24
异常感觉传导的判断标准
传导速度降低(SNCV)超过正常值的20% SNAP波幅降低:SNAP波幅<正常值低限 意义:
轴索损害:波幅↓ 髓鞘损害:传导速度↓
25
神经损伤病理与神经传导异常
26
神经传导测定的注意点
常规测定的是末端神经
波幅:
增加: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减低:见于肌源性损害
63
64
解释
神经源性损害
失神经支配后,相邻神经轴突长入失神经支配 的肌纤维,使该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增加。
由于轴突再生需要3周时间才支配相邻肌纤维, 因此神经损害后针肌电图的检查时间为3周后。
肌源性损害
肌纤维损害,使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减少。
位减少(单纯相、缺失) 肌源性损害:自发电位、MUAP时限缩短、募集电位
呈病理干扰相
78
首先NCV,然后针EMG NCV“正常”,针EMG不一定正常 NCV“异常”,针EMG也不一定就有问题。
单纯感觉纤维受累 运动传导异常:检测技术、影响因素 损害早期 单纯的脱髓鞘,针EMG是正常的。
H反射与F波的区别
特征
H反射
F波
机制
单突触反射:IA类纤维传入, α运动神经元轴突传出
刺激阈值
波幅与 潜伏期
刺激阈值低,超强刺激可阻断 H反射

肌电图原理

肌电图原理

肌电图原理肌电图(EMG)是一种用于记录肌肉电活动的生理学技术。

肌电图原理是基于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生物电信号,通过电极捕捉和放大这些信号,最终转化为肌电图图形。

肌电图可以反映肌肉的神经控制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肌电图的原理基础是肌肉电活动。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纤维时,会引起肌肉纤维的收缩,同时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信号。

这些生物电信号可以通过肌电图仪器采集到,并转化为肌电图形。

肌电图形可以分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两种。

静息电位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它主要反映了肌肉的基础电活动水平。

而动作电位则是指肌肉在收缩或放松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它主要反映了肌肉的神经控制情况和肌肉活动的强度和频率。

肌电图的原理还涉及到肌电图仪器的工作原理。

肌电图仪器通常由电极、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

电极用于捕捉肌肉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这些信号,记录仪用于将信号转化为肌电图形。

通过这些仪器的协同工作,可以准确地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情况。

肌电图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

在临床诊断中,肌电图可以用于评估肌无力、神经损伤、肌肉病变等疾病的情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科学研究中,肌电图可以用于研究肌肉的生理和病理情况,探索肌肉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总的来说,肌电图原理是基于肌肉电活动的生物电信号,通过肌电图仪器的工作原理,将这些信号转化为肌电图形。

肌电图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了解肌肉的神经控制情况和活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肌电图原理,进一步认识肌肉电活动的重要性。

肌电图诊断基础及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内容详析

肌电图诊断基础及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内容详析

参考材料
26
异常肌电图
参考材料
27
针电极插入及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
➢ 插入电位延长:针极插入、挪动时骤然出现电位排放,针 极挪动停止后电位并不立即消失,但数量、频率逐渐减少 以至消失,挪动针极后又重新出现。 病理意义:插入电位延长常见于神经源性疾病,在周围 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肌炎、肌强直中也可见到
3 临床应用
参考材料
19
五、瞬目反射
1 检测内容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3 临床应用
(1)三叉神经、面神经通路周围和中枢病变的辅助定位诊断, 特别是脑干外病变的诊断。
(2)判断面神经炎的预后。
(3)眼睑痉挛或面肌痉挛者,潜伏期可以缩短,波幅增高
(4)部分PD患者瞬目反射的波幅可以增高。
参考材料
20
六、H反射 1 测定参数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反映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通路的病变,有
神经肌肉疾病肌电鉴别
疾患 正常肌 肉
肌病
放松
轻收缩(MUP)
无自发电活动,可 时限电压正常,
有良性束颤、偶见 多相电位<12
纤颤电位

可有肌强直电位, 时限缩短电压下
少量纤颤电位
降多相电位增加
重收缩 干扰相
神经传导速度 正常
病理干扰相
正常
周围神 插入电位延长,纤 时限增宽电压增
经病变 颤电位、正相波明 大或下降,多相
及损伤 显增多
电位增加
运动单位电 常减慢或测不 位无或数量 出 减少
脊髓前 角细胞 病变
可有插入电位延长、时限增宽电压增 纤颤电位、正相波 高(常有巨大电 (但不及周围神经 位),多相电位 病变多)常见束颤 增加 电位

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基础知识

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基础知识

第二十页,共231页。
F波检测原理及其意义
F波提供了一种检测(上肢)
周围神经近心端功能状况的手段
刺激点至脊 髓传导时间
=t/2
tF
tM
t
t= tF-tM
sM
F
脊 髓 前
刺激强度
角 运





s

R
s
出现率>79%
F波检测原理
第二十一页,共231页。
SR
Rr Ra
面N
Blink反射检测原理
三叉N节 三叉N主核
SCV
节段性
SNAP
第十九页,共231页。
原因
失轴索 部分性失轴索 部分性失轴索 失轴索+脱髓鞘
脱髓鞘 脱髓鞘
H反射检测原理及其意义
刺激点至脊 髓传导时间
=t/2-1/2突触延搁时间
H反射提供了一种检测(下肢) 周围神经近心端功能状况的手段
tH
tM
t
t= tH-tM
sM
H
S

S





反射弧机理
第九页,共231页。
终板放电
正相电位 正锐波 正尖波
自发电活动(失神经电位)
m
肌 细胞 受损
肌细胞膜 稳定性下降
产生机理、意义、特点
肌细胞外
环境变化
肌细胞膜 完整性破坏
针电极刺入
神经对肌肉的 抑制作用丧失
n 周围神经 轴索
中枢 下运动神经元
第十页,共231页。
肌强直放电:
强直性肌病的特征电位
m 电位发生机理不明
诱发反应的特性:

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基础知识

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基础知识

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 突触后神经元,从而改变其电活动状 态。
神经电信号传导机制
动作电位
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是一种全或无的电信号,沿神经元轴突传导。
离子通道与膜电位
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如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等 。这些通道的开放与关闭调节着膜电位的变化。
运动神经元疾病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运动神经 元疾病可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 性脊肌萎缩、原发性侧索硬化和进行 性延髓麻痹等类型。
常见运动神经元疾病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肌无力、肌萎缩、锥体束征等, 不同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具有
不同的临床表现。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运动神经元疾病 的重要诊断手段,包括肌电图、神 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等。
肌肉收缩时募集反应减弱或消失,提示神 经支配功能受损。
03
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与应用
周围神经病变概述及分类
周围神经病变定义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周围神经系统 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神经信号 传导障碍,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周围神经 病变可分为神经根病变、神经丛 病变、神经干病变和末梢神经病 变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神经递质与突触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引起突 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实现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02
肌电图检查原理及方法
肌电图检查目的与意义
评估肌肉功能
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息、轻度收 缩和最大收缩状态下的电活动

肌电图基础

肌电图基础



意义:诊断后膜病变—MG
20
高频RNS正常值和意义
刺激频率:>10c/s 计算:最后波比第1波上升的
百分比,计算机自动计算
正常值:<30%;
>100%为异常

意义:诊断突触前膜病 Lambert-Eaton综合征等
21
肌源性损害
时限缩短20% 波幅降低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7
干扰相 单纯相 病理干扰相

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 神经源性损害:单纯相 肌源性损害:病理干扰相
8
三、异常EMG(1)
1. 神经源性损害
自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或病变早期)
MAUP时限增宽、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
大力收缩单纯相(运动单位丢失)
11

运动单位小结:正常、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
12
第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NCV)
CMAP波幅
一、MCV和SCV测定
1. MCV:波幅称为复合 肌 肉 动 作 电 位
(CMAPs)
13
2. SCV:波幅称为 感觉神经动作电 位(SNAPs)
14
15
3.NCV异常意义
诊断周围神经病 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
NCV:髓鞘损害
波幅:轴索损害
了解病变的程度
16
二、F波的测定

F波概念: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M波后的晚成分,是运
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的,在足部肌肉记录故称为F波

F波潜伏期主要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的传导功能,补充 MCV的不足,有助于诊断运动神经近端病变
17
正常F波
正中神经F波的出现率为50% GBS病人早期表现

肌电图检查基础知识

肌电图检查基础知识

}什么是肌电图?}为什么进行电诊断学检查? }关于检查的仪器设备}神经传导检测方法}周围神经损伤}肌电图学}如何制定电诊断学检查计划}鉴别某些神经和肌肉疾病的一种方法}电诊断学检查代表诊断的生理学部分}在下列情况出现时可以考虑进行电生理学检查 ◦ 患者主诉麻木◦ 患者主诉感觉异常◦ 患者有疼痛◦ 患者出现无力◦ 患者发生跛行◦ 患者出现肌肉萎缩◦ 患者感到疲劳等}电诊断学临床应用◦ 确立正确的诊断◦ 病灶定位◦ 即使已经诊断清楚,还可用于决定治疗方案 ◦ 提供预后的信息}病例一:}患者男性,48岁,手痛,有感觉异常和麻木,并以右 手食指和中指为重,同时有颈项疼痛。

查体未见异常。

}鉴别诊断:腕管综合征(CTS)和颈椎病神经根型}该病例可以选择进行NCV 或EMG 检查}病例二:}患者男性,40岁,右手食指和中指麻痛,曾诊断为CTS ,并行腕管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和物理治疗,症状已经 完全缓解,但是现在症状复发。

对此患者进行NCV和EMG检查,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肌电图仪器照片}用于NCS检查的表面电极有三种◦ 记录电极◦ 参考电极◦ 接地电极}用于EMG 检查的电极◦ 记录电极(针电极)◦ 参考电极◦ 接地电极◦ 注:如果使用同心圆针电极,只需使用一个接地电极放大器}静息跨膜电位◦ 细胞膜内与细胞膜外之间的电位差 ◦ 人类骨骼肌的静息跨膜电位是-90mv}动作电位◦ 外在刺激引起的不断升级的阈下兴奋◦ 钠离子导电性增加引起的超阈兴奋◦ 例如:弱电流刺激神经干–阴极下,负电荷聚集于膜外,使得膜内相对为正性(阴极去极化)–阳极下,负电荷离开膜表面,膜内相对为负性(阳极超极化)当去极化达到10-30mv时,就达到了动作电位发放的临界点,不 受刺激种类和强度影响的动作电位就产生。

}容积传导◦ 细胞内电位通过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织传导 ◦ 近场电位◦ 远场电位一. 神经传导和晚反应检查 神经传导:神经检查可分为三个部分:①运动神经②感觉神经③混合神经。

肌电图基础ppt课件

肌电图基础ppt课件
*
LEMS患者重复电刺激。A显示低频衰减;B-D分别为30个、100个和200个连续30Hz高频刺激,可见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CMAP波幅递增更趋明显。
*
小结
肌电图——鉴别肌源性/神经源性 神经传导速度——远端神经 晚反应——近端神经 重复神经电刺激——神经肌肉接头
*
*
肌电图基础和临床应用
*
概述
肌电图检查就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神经肌肉电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以此作为临床定位诊断的依据。
*
肌电图的适应征
肌萎缩(需除外脂肪萎缩和废用性肌萎缩) 无力(需除外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无力) 感觉障碍(尤其是感觉减退)
*
无力
伴感觉障碍
Dist.235 mm
CV 62 m/s
*
下肢传导检查
Recorder
Stimulation 2
Stimulation 1
运动传导检查
感觉传导检查
Recorder
Stimulation
*
特殊神经传导检查
晚反应(F波和H反射)和瞬目反射——用于检查近端神经传导功能。 重复神经电刺激——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电生理检查
肌肉
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
重症肌无力
肌无力综合征
不伴肌肉压痛
伴有肌肉压痛
肌强直
肌营养不良
代谢性肌病
炎性肌病
动脉炎
*
肌电图检查的作用:有无损害?病变部位?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根性损害 周围神经病 神经肌肉接头病 肌肉疾病
*
肌电图检查的手段
针极肌电图检查 神经传导检查 诱发电位(运动和体感)
*
不伴感觉 障碍
↑腱反射—上运动神经元

肌电图测定的基本知识

肌电图测定的基本知识




在不同神经上,由于解剖各异,选用不同诱发刺激点。诱发刺激点是指用一定强度 和持续一定时间的电流刺激神经干时,所用电流量最小,最易引起兴奋的部位,一 般是解剖上神经接近皮肤的表浅处(见表1A、B)。掌握不同神经诱发刺激点的位 置,方可准确地安放记录电极和选择刺激的位置。


(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生理条件下起源于前角细胞或感觉末梢的生理性冲动仅呈 顺向(单向)传导,但在神经轴索任一部位讲行刺激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均向两端传导。 对于感觉纤维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末捎或神经干时所获得神经诱发电位,测定方法有顺行、 逆行2种方法。顺行法是刺激手指或足趾的末梢神经,记录点在神经近端,顺向性地近 端收集。逆行法同MCV,是刺激神经干而逆向地在手指或足趾收集。由于刺激点在神 经干,阈值低,不疼痛,产生MUP振幅大,伪迹和动作电位起点清楚,但多杂有运动 纤维的成分,而顺行法为纯感觉电位,但波幅较低。

4.重收缩时 ①单纯相(simple pattern):肌肉用重力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 的波形。②混合相(mixed pattern):又称减弱干扰相。肌肉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在部分区域 内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运动单位电位。③干扰相(interference pattern):肌肉作重 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原性疾病肌肉作重收缩时,单个或几个运动单位电位高频发放组成的波形,亦可称为高频单纯 相。肌病时,肌肉明显无力但出现密集的高频干扰相,亦可称为病理干相。
由于很多因素影响MUP形状,尤其是针极与各个肌纤维之间的空间关 系,因此临床上对每一块计算其平均波幅和时限。由电子计算机进行定 量测定,多相波的百分比也可准确得到。

肌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肌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参考《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综合整理,总结并辑录为四部分:概论、检测和意义、常见疾病检测方法和报告书写。

第一部概论电生理诊断目的一.补充临床的定位诊断:当根据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定位诊断存在困难是更具有价值。

(1)辅助临床明确病变的部位(2)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发现临床下病变(3)辅助发现临床不易识别的病变(4)鉴别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判断病变累及的范围二.为临床定性诊断提供线索(1)NCV的测定提示病变部位是轴索损害为主,还是脱髓鞘为主,或二者并重。

(2)某些电生理的特异性所见有助于缩小疾病诊断的范围,甚至是唯一确诊的方法。

(3)有助于判断病变处于急性期、恢复期或稳定期。

三.有助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客观评价治疗的效果和判断预后。

肌电图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技术。

导电极有表面电极和针电极两种。

表面电极可以导出深处全体肌肉活动的合成电位,但不能分辨单块肌肉的电位。

将针电极插入欲检查的肌肉可以导出个别肌肉的动作电位。

肌电诊断检查基本上包括三大部份: 1.神经传导检查(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 ;2.针极肌电图检查(needle electromyography) ;3.诱发电位检查(evoked potentials)。

神经传导检查:以电极刺激受测神经,而于其支配的感觉神经或肌肉上记录电位,以得到感觉神经电位波(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及特殊反射的电位波(H-reflex及F-response)之检查。

检查方法是以超大电量刺激(supramaximal stimulation)来刺激受测神经(H反射例外),以使该神经所有轴突均同时兴奋,而得到一最大反应波,根据此最大反应波之传导潜期(latency),振幅(amplitude),表面积(surface area),及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再与正常值作比较,可以帮助区别神经的轴突病变(axonopathy)或髓鞘病变(demyelination)。

肌电图基本操作

肌电图基本操作
刺激 阴茎神经
R1
R2
记录电极
增加刺激电量
m. 海棉体
刺激 阴蒂神经
肛门括约肌 记录电极(表面)
(针电极) R1 typically 33 ms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容易出现的问题
若电极的阻抗偏高,会减小传导速度、波幅 记录和参考电极的位置相反- 会造成潜伏期计算错误 将刺激电极的极性反置,会造成潜伏期延长
ms/Div 2 2
3倍 阈值 0.2 1-3
最大记录波幅,两点间的 差略有变化。
Lower % diff. between two sites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F-波
• 周围神经接受到超强刺激后,在CMAP后 出现一个小的肌肉反应电位,称为F波。
• 是一个晚电位反应。 • F波不稳定:潜伏期、波幅、出现率。
• 时限1 to 3 ms. 潜伏期取决于刺激点的位置 • 刺激电量取决于神经和部位, 15 - 30 mA
感觉传导 • 波幅5 µV to 35 µV
• 负相峰 –正相峰平均点 • 通常为两相
• 时限 1 to 3 ms. 潜伏期取决于刺激位置
• 刺激量取决于神经和部位, 5 - 15 mA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潜伏期
运动动作电位
+-
神经
-+ - ++ -+ -+ -+ -+ -+ - + -+ -+ -
S
运动潜伏期(MS)
M
=
。 电信号从刺激点到运动点的传导时间

《肌电图基础》课件

《肌电图基础》课件
探索肌电图的图像处理技术,以提取有价值的 信息和模式。
统计分析
学习如何使用统计方法对肌电图数据进行分析, 揭示潜在的关系和趋势。
肌电图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案例
康复训练
了解肌电图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如肌肉功能评估 和运动控制训练。
人机界面
探索肌电图在人机界面中的应用,如手势识别和智 能控制系统。
运动优化
了解肌电图对运动优化的应用,包括姿势调整和动 作改进。
生物力学分析
学习如何利用肌电图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揭示运动 过程中的力学特性。
肌电图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 无线传输
探索无线肌电图传输技术的发展,提高测试的便利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2 智能算法
了解智能算法在肌电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精度。
3 个性化监测
探索个性化肌电图监测技术的前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定应用场景。
结语和总结
资料分享
分享一些肌电图学习资料和参 考文献,帮助你进一步深入学 习和研究。
未来展望
展望肌电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 向学员的问题,并提供进一 步的指导和帮助。
《肌电图基础》PPT课件
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肌电图基础的定义与概述,肌电图的原理和应用,以 及肌电图测量的步骤与准备工作。
肌电图的数据解读与分析方法
波形分析
学习如何解读和分析肌电图波形,包括幅值、 频率和时态等特征。
信号滤波
了解肌电图信号滤波的原理和方法,以消除噪 音干扰,提高数据准确性。
图像处理

肌电图学

肌电图学

• (4)肌肉不同程度收缩时波型 改变 当肌肉大力收缩时,正常 情况下就出现干扰相。随病变程 度不同出现混合相或单纯相,有 时可见单个电位组成的高频放电。 上述波型多见于周围神经损伤或 脊髓前角细胞疾病。
• 病理干扰相:有时肌肉瘫痪严 重,虽最大用力,而肉眼公见 轻微收缩,肌电图上反而见到 极高频率的放电,波型琐碎呈 干扰相,多见于肌原性疾病。
• 临床意义:对三叉神经、 面神经和脑干病变的早期 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神经传导速度
判定标准: • 1)轴索退行性变:动作电位的 波幅下降,同时有轻度神经传 导的减慢 • 2)节段性脱髓鞘:神经传导速 度的减慢,如图
• 临床意义: 鉴别神经呈 脱髓鞘和轴索损害 如图
球海绵体肌反射
• 临床意义:评价骶神经或骶 丛损伤以及直肠、膀胱和性 功能障碍
• 因此运动单位波是一个运动神 经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电活 动的总和。在肌肉极轻度主动 收缩时,可看到一个运动单位 波。可能为单相,双向或三相。 每一个波以每秒5-10次的频率 重复出现。
• 波宽或时限为2-10MS,波幅 为0.4-3MV,一般为0.5- 1MV,双相或三相波在运动单 位波中约占80%以上。四相以 上的则称多相波,在正常肌肉 中约占5%-10%。
• 8)周期性麻痹 • 9)癔病性肌无力 • 10)神经损伤的电刺激治 疗及判定疾病恢复的程度 和预后
诱发电位学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 五个波的起源:波I产生于与耳 蜗紧密相连的一段听神经纤维 的动作电位或为与毛细胞相连 接的听神经树突的突触后电位。 波II可能具胡两个发生源,一部 分与听神经颅内段有关;另一 部分与耳蜗核有关。
测定肌电图一般应从下列几方面观 察: • 1)插入电极或休止时自发性电活 动的出现 • 2)动作电位的平均时限 • 3)动作电位的波幅 • 4)轻微收缩时多相电位出现的情 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
a
3
周围神经解剖定位
•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脊髓内感觉,还包括从第III-第XII 对脑神经核发出的脑神经。
a
4
• 脊髓两侧各有31条脊 神经,其中颈段8条, 胸段12条,腰段、骶 短各5条和一条尾神经。
a
5
• 每个脊髓节段,从脊髓前角细胞发 出轴索形成周围神经的运动部分, 即前根。从脊髓后角细胞发出轴索 形成周围神经的感觉部分,即后根。
• 前、后根(后根感觉神经节)
脊神经 前、后支(脊旁肌)
神经丛 干
分支
a
6
上肢肌电图检查常用肌肉、功能、及神经支配
a
7
上肢肌电图检查常用肌肉、功能、及神经支配
a
8
下肢肌电图检查常用肌肉、功能、及神经支配
a
9
下肢肌电图检查常用肌肉、功能、及神经支配
a
10
肌电图基础理论
功能科 税琴琴
a
1
周围神经损伤分类
• (一)、急性神经损伤 • 1、神经失用:由于突发局部神经受压而导致的局部脱髓鞘,产生神
经功能短暂性丧失,但并没有轴索断裂,神经功能障碍常持续几小时 到几周不等,如果去除病因,神经功能可在几天或几周后恢复。 • 2、轴索断裂:轴索失去连续性,周围结缔组织膜的连续性仍保留。 • 3、神经断裂:受伤神经包括周围结缔组织膜在内已经完全切断。 • (二)、慢性神经损伤 • 指慢性神经受压或嵌压性神经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局部神经脱髓鞘 和轴索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